放牧歌谣 教案(模版)

时间:2019-05-13 21:3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放牧歌谣 教案(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放牧歌谣 教案(模版)》。

第一篇:放牧歌谣 教案(模版)

小学音乐第七册第三课《放牧歌谣》

第一课时教案

执教:陆肖群

学校: 睦岗中心校小学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欣赏,使学生从脑海中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并感受放牧孩子愉悦的心情及了解当时他们的生活背景,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欣赏《牧童短笛》,激发学生能随音乐即兴律动来表达牧童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惬意的情绪。

3、学唱《牧童之歌》,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体验哈萨克族放牧儿童那天真活泼、勇敢豪放的性格特色。

4、有关“牧童”诗词朗读比赛,加深对牧童形象的理解,并肯定了牧童在当时社会有着相当高的称誉。教学重难点:

欣赏《牧童短笛》、学唱《牧童之歌》 教具准备: 音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画面上的小孩他什么身份?(牧童)怎样的人什么是“牧童”?牧童在你的脑海中的形象是怎样的?用你的语言描绘一下……

二、三、欣赏音像,源自画家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欣赏《牧童短笛》表达牧童放牧时的欢快的情绪。

1、初听,看画听辨音乐段落。

2、作品赏析:

(1)作者贺绿汀与《牧童短笛》(2)分段欣赏

(3)再次全曲完整欣赏,并随音乐音乐即兴律动来表达牧童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惬意的情绪。

四、学唱《牧童之歌》体验哈萨克族放牧儿童那天真活泼、勇敢豪放的性格特色。

1、初听。辩出歌曲是我国哪个民族的儿歌(图上彩色)?用简单的话描绘一下歌曲中牧童的心情是怎样的?

2、听唱法学唱歌曲,声音要自然甜美。

3、解决难点。(随机)

五、诗词朗颂比赛。

分组有感情朗诵两首有关写“牧童”的诗词

六、延伸、课堂总结。

2009-10-15

第二篇:《放牧歌谣》教学设计

放牧歌谣

授课教师:蹇 亮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教材第19页歌曲《牧童之歌》。

2、教材第26页音乐游戏。教学目标:

1、使大多数学生基本学会歌曲《牧童之歌》。

2、结合此歌曲学习后十六分音符,使学生了解其特点并基本掌握其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牧童之歌》,对歌中出现的音乐知识——后十六分音符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教学难点:后十六分音符。教学方法:示范法、律动法、讲授法 教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音阶练习

二、复习歌曲《牧童》

三、教学歌曲《牧童之歌》

1、演奏歌曲,让学生欣赏。目的是让学生在学歌曲之一方面先了解歌曲的旋律、速度、音高等等,同时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为接下来对歌曲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歌谱。(三至五次)

3、让学生跟着琴声填歌词。(三至五次)

4、全班齐唱歌曲。

5、将这首歌曲与上节课所学习的歌曲《牧童》进行对比,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首歌曲所表达的内容的不同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6、全班再次齐唱歌曲《牧童之歌》。

四、讲授后十六分音符。

1、给学生指出歌中的后十六分音符,并提问学生,这里应该怎样唱。

2、给学生示范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并讲解其演唱方法和技巧。

3、在之前学过的歌曲中找一找后十六分音符。

五、再次齐唱歌曲《牧童之歌》。

六、全课总结。

七、作业布置。

课后看一看第22页至23页的歌曲《牧羊姑娘》,通过理解歌词以及和本课上节课学过的两首歌曲进行对比,体会一下歌中所体现的感情。

第三篇:第三课 放牧歌谣 累13课时

累计第13课时 第三课

放牧歌谣 教学目标: 一、五首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塑造了各种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放牧孩子的不同心情及他们不同的生活背景,在音乐中感受牧童生活的变化,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牧童之歌》、《牧童》、《牧羊姑娘》、《牧羊女》,体验不同的情绪表达出不同情感。在欣赏《牧童短笛》过程中能随音乐即兴律动表达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惬意的情绪。

三、了解音符的名称及读法拍法:认识加入我们小音库中的两个新音符SI和DO并结合前面学的音符做“七个好朋友”的音乐游戏。教材分析:(略)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牧童之歌》、《牧童》、《牧羊女》。

2、对答式歌表演《牧羊姑娘》。

3、音乐游戏:七个好朋友。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之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新课教学:

1、边听边看。师边有节奏地念着歌词“红太阳,从天上 慢 慢地爬上,风 吹绿 草 马儿把 头扬„„.,”边在黑板上画着简笔画,展现出”红太阳、绿草地、马儿、羊儿和马背上的孩子。

2、边讲边读。

1)设问:黑板上的画表现了什么情景? 2)揭示课题,解释“牧童”的含义。

3)你能像老师那样把画里的意思试着读出来吗?

3、边唱边做:

1)跟着琴声用“LU”模唱。

2)跟琴填词演唱,重点唱好“骑上骏马扬起鞭,赶着牛羊下河滩”,这句中每小节弱拍上的附点节奏以及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

3)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设计几个动作来记住歌词。4)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新疆哈萨克族的地域文化风情。

5)老师展示民族知识讲解课件,详细地介绍哈萨克族的地域文化风情。

4、边找边记:复习学过的音符种类。

1)欣赏钢琴版的《牧童之歌》,在钢琴声中中老师出示四种音符卡片来做一个游戏。2)全班分四组,派一名代表为自己组选择一种音符卡片。

3)四组在《牧童之歌》的曲谱里寻找与自己选择的音符长得相似的音符,再派代表把找到的音符写在黑板相应的音符卡片旁。如:

5—一组:1—、6—

二组:3、2、6、6、4 5

三组:剩下的全都是有一条小横线在下面的音符

四组:6、2、4、7 4)先请学生思考回答这些音符的名称。

5)最后老师小结:第一组找的叫二分音符,第二组找的叫四分音符,第三组找的叫八分音符,第四组找的叫十六分音符。

6)设问:你们知道他们怎么读?怎么拍吗?看了书中的列表就明白了。7)边读边拍:看书本一起边拍边读四种音符

8)设计其他节奏练习:如《雨快要停了》或《火车到站了》 5 5 5 5 5 5 5 | 5 5 5

5 5 5|

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5 5 5 | 5 5 5 5 | 5 | 5 5 |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咔 嚓

5— | 5— |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复习《牧童之歌》,用愉快、自然的声音演唱。

三、新课教学:

1、模仿模仿语言:老师按歌曲节奏地说一句话“朝霞 里

| 牧 童 在 | 吹 小 | 笛 0 |”,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来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熟悉并掌握切分节奏。如:

“校园 里 | 我 们 在| 玩 游 | 戏 0 |”

2、拍打节奏:初听范唱拍节奏,说说切分节奏出现了几次?(五次)

3、分析乐句:复听范唱划 乐句,找出重复出现的节奏型:第一、二、四句节奏完全相同。XX X | X X X | X X | X 0 |

4、模唱旋律:随琴声用“噜“分别模唱两声部的旋律,注意唱好每句尾的休止符。

5、小乐器进课堂:采用小乐器口风琴分声部吹奏旋律,熟悉后再合练。熟悉本曲旋律音准时,再进行二部合唱。

6、二部合唱: 1)分声部练习。

2)老师与学生分别唱一个声进行合唱。3)学生分组分声部进行合唱。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对答式歌表演《牧羊姑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新课教学:

1、思考:让学生眼看歌谱初听歌曲,想一想它与前面所学的两首牧童年歌有什么不同?

2、表达: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熟悉歌词引导学生说说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年代的故事?

3、朗读:歌曲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的,让男学生学生扮演“问者”,女学生扮演“牧羊姑娘”,启发他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体会人们和牧羊姑娘之间的情感交流。

4、歌唱:

1)“对”字是整首歌的第一个字,启发学生要一张嘴就唱出应有的音高,切忌滑上去。2)整首歌曲的演唱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声音的放松、柔和。

5、感悟:演唱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表达问者与牧羊女的一问一答的感情色彩。前者要表现出充满同情、怜悯的情绪,后者要表现出充满衰怨、愤恨及无可奈何的情绪。

6、处理:第一乐段中的末尾句作渐慢处理,似乎表达了人们的深切询问,要唱得稍迟缓一些,唱得纯朴、真挚。第二乐段要力求把对善良而饱受苦难、孤苦无依的牧羊女的无限同情表现出来。

7、分组练习。

8、表演:评选出优秀表演组。

三、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钢琴曲《牧童短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新课教学:

1、看后听: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播放《牧童知笛》第一部分)

2、听后说。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作者贺绿汀及本作品的来历。

3、说后唱。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提示课题《牧童短笛》,哼唱主题旋律[1]。

4、再听议。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之下有什么变化?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并哼唱主题旋律[2]。

5、听后演。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再次完整聆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听边即兴用肢体动作来表演(肢体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使大家能真正做到在音乐中表演。)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羊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新课教学:

1、聆听音乐,分析乐句。设问:这首歌曲分几个乐句?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用动作或图形表示出来。如:● ● ▲ ●。

2、看图式,学唱歌曲。老师唱●代表的第一、二、四句,学生唱▲代表的第三乐句,然后互换。注意三个相同的乐句句尾都有所不同,要唱准确,而对比句的前后力度要唱出区别来。

3、编声势,配合演唱。相同乐句可以找寻一种方式表现出三拍子的感觉,对比句可以辅以“羊叫”的动作,左右或上下动。

4、学舞蹈,表现快乐。这一内容,设计成让学生随音乐跳集体舞,速度可随意。

方法:大家围成一个双圆圈。第一、二乐句:外圈人右手牵里圈人左手举过头顶(另一只手放背后或叉腰),踏着音乐的节拍往前走。第三乐句:唱“白羊儿”时两人弯腰屈膝背对背,手放头上做“羊”状;“咩咩”时反向面对学“羊”叫。后半句同前。第四乐句;两人面对双手相握高举(1小节),再甩开或分开外面的手(2小节),最后两手回握高举,里圈人手高举不动,外圈人翻身从里圈里两人高举的手下转出去,接着与下一位合作从头跳。

5、分组表演,请学生参与评价。

三、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游戏:七个好朋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前几节课,我们学习好多首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和音符玩玩游戏,放松放松,好不好?

三、音乐游戏:

1、找音符:出示一歌谱,让学生认一认,哪些音我们小音库还没有? 5-4|3 5 1|7 6 7|1 5 0|

2、认音符:在老师的键盘上听唱这两音7和1,并找到它们的音名B和C’的位置。

3、唱音阶:认识音阶1234567并变找花样(变力度、速度、节奏)唱一唱。

4、学歌曲: 《七个好朋友》共四个乐句,师生合作把每句分成前后来接唱,这会唱得很有趣。

5、玩游戏:请八名学生分别戴上音符头饰在《七个好朋友》的歌声中被当作键盘,来玩“弹钢琴”的游戏。当同学们慢速歌唱时,请一同学当演奏员,随唱到的音符按代表相应音高同学的头,被按同学就蹲下。可以找同学反复玩。

6、总复习:

1)唱一唱四首牧歌和游戏歌,他们全都是由七个好朋友组成的; 2)比一比四首放牧歌的异同点;

3)听一听描写放牧孩童的乐曲片断,说出曲名; 4)玩一玩:乐器+游戏+表演。

四、小结;

综合组已查

2012年09月24日

第四篇:草原放牧教案(范文)

《草原放牧》教案

一、课题:《草原放牧》

二、教案背景:《面向学生:高一年级 学科:高中音乐

面向学生:高一年级 学科:高中音乐 课型:音乐鉴赏课 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在网上搜索关于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的资料、关于“草原小姐妹”的故事。

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草原放牧》是个呈示性段落,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在乐队的引子后,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题,节奏轻松活跃,旋律明朗欢快,这是取自于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它是这部协奏曲的主要主题,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第二主题是描写草原放牧的另一侧面,表现了蒙古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丽风光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活泼可爱的形象。这里写景是为了抒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抒发内蒙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教学方法

本节课充分应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平台,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并根据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特点采用对比法、演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草原放牧》,使学生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鉴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形式要素。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重点:

1、体会乐曲意境。2了解什么是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

教学

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分析、探究音乐形式要素的艺术作用。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 HYPERLINK “http://cai.edudown.net” 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歌曲《天堂》

师:歌曲的曲名是什么?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在那里,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引导 HYPERLINK “http://www.xiexiebang.com” t “_blank”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对我来说还处于一种探索、学习的阶段。就《草原放牧》这课的教学,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时,让学生自主地体验音乐,分组讨论,要求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述,让组员在小组中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用音乐语言表达和理解事物,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横向及纵向的对比、认识,畅谈学习体会、讨论对艺术作品的情感态度。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之下,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去寻找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路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未果的前提下,再进一步进行铺路搭桥。这种教学实践,既使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的感悟,又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方法和乐趣,保证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独立思考、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享受发现美、表现美的愉悦,增强了自信心。在审美鉴赏、思想品德、情感表达、创造能力方面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在学会表达中学会学习,在学会审美中学会创造和学会做人。

第二、从生活实际中挖掘课程资源。根据认识规律的迁移,有了体验的事物学生就容易理解,再把这种体验和感受进行迁移,就使学生易于理解作品。本节课的导入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歌曲《天堂》;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时启发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内蒙古及“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谈自己了解的乐器琵琶;教授蒙古族舞蹈动律时更是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学习等等,我发现这一切足以使学生产生共鸣。

第三、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本节课最后设计了一个情景表演环节,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给学生创设即兴创造的平台,让“http://www.edudown.net/student/Index.html” |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

HYPERLINK

教师个人简介: 南昌市第十八中音乐教师魏燕萍 中学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南昌市西湖区东书院街8号南昌十八中

第五篇:《草原放牧》教案

《草原放牧》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草原放牧》,使学生对蒙古族“短调”,“长调”歌曲体裁有所了解,对协奏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所了解。

2、通过鉴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形式要素。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乐曲意境。

2、了解什么是协奏曲,了解蒙古族“短调”、“长调”音乐特点。

3、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分析、探究音乐形式要素的艺术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在网上搜索到的有关内蒙古的资料,初步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

二、创作背景:草原小姐妹动人事迹。

过渡语: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内蒙古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1964年2月9日,小姐妹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那时龙梅11岁,玉荣还不满9岁。没想到中午的时候,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向草原袭来,羊群惊恐四散。她们牢牢记得阿爸平时说的话:“羊是集体的财产,是集体的命根子,一只也不能丢!”就这样,她俩一前一后,不停地奔跑、拦挡。但是狂风暴雪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羊群的归路,羊群顺风乱窜。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小姐妹在暴风雪后由于冻伤严重,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她们为保卫集体财产而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2008年,姐妹俩光荣地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曾被拍成电影,搬上舞台,写进小学课本,还写成了琵琶协奏曲。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于1972年春,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作品是根据蒙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表现了她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首协奏曲是以同名电影主题歌和一支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作为音乐素材而写成的。全曲一共有五个部分:①草原放牧;②与暴风雪搏斗;③在寒夜中前进;④党的关怀记心间;⑤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今天我们欣赏的是第一部分——草原放牧。

三、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

1、观看作品录像,思考。(1)、主奏乐器是什么? 琵琶。

(2)、乐曲分几段?

二段体结构:引子+A欢快主题+B抒情主题。听后分组讨论交流。

2、简介琵琶。

3、什么是协奏曲?

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4、分段欣赏。(1)、欣赏引子。

师:是什么主奏乐器?表现了什么? 学生:圆号,表现小姐妹的英雄气质。

师:圆号奏出了“小姐妹”的主导动机,表现小姐妹的英雄气质。复听:要求学生注意圆号柔润饱满的音色。

师:琵琶在中音区出现一个音调挺拔的战斗性号角声。作曲家试图渲染蒙古族“长调”音乐的悠扬和美妙,而琵琶那珠落玉盘般的轮指技法正是最好的表现了这一音乐主题。引子既表现了小姐妹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内蒙古草原辽阔、明朗、富有生机的清新景象。(2)、对比欣赏A、B两段,组织学生听后分组讨论。首先欣赏第一主题音乐:师:这段主题的速度、节奏、旋律各有什么特点? 速度较快、节奏轻快活泼具有舞蹈性、旋律灵活跳跃。这段音乐又描写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主题旋律视唱。

(4)、学生模仿骑马动作、模仿马蹄声,教师教授蒙古族舞蹈马步动律。

师:蒙古族人民以马为伴,每天都过着游牧生活,你能模仿一下骑马的动作并配合上声音吗?师:你们看,这个动作像什么?(雄鹰。)对,像雄鹰展翅,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呢?

师:雄鹰是草原人民最崇敬的生灵,草原人民常把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称为“草原上的雄鹰”。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做简单动律。(5)、欣赏第二主题音乐。

师:第二主题音乐在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不同?两个主题音乐描写的情景是不是一样的呢?这段音乐又描写的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速度缓慢、节奏宽广、旋律抒情具有内蒙古长调色彩,它形象地模仿了蒙古族民歌手的歌唱方法和马头琴的演奏方法,突现了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仿佛小姐妹手拿牧鞭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声歌唱。表现了蒙古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丽风光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活泼可爱的形象。抒发了内蒙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6)、整体欣赏,要求聆听中积极展开想象。

四、作者简介。

吴祖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

王燕樵,作曲家。代表作:《草原英雄小姐妹》(合作),电影音乐《大河奔流》等。刘德海,琵琶演奏家。代表作:《十面埋伏》、《彝族舞曲》等。

五、拓展与探究:蒙古族两种民歌体裁——“短调”、“长调”。

长调民歌:音调高亢、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字少腔长,旋律悠长舒缓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等特点。内容多为赞美草原、歌颂故乡、夸奖坐骑、表达爱情等题材。

短调民歌:结构短小规整、音调简洁、节奏明了、欢快,活泼、字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

六、小结。

今天,通过《草原放牧》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作用。同时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了龙梅和玉荣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高尚情操。相信在她们的感染下,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下载放牧歌谣 教案(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放牧歌谣 教案(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原放牧 教案

    《草原放牧》教案 【教学理念】:采用纳溪中学在泸州市教育界率先推出的“352”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依靠学生”、“激扬学生生命”、“创造良好......

    《放牧》教案分析整理5篇

    《放牧》教案分析整理 1本与第二《草原》属同一主题,但作品所产生的地区不一样,《小放牛》等作品主要流传在汉族地区,所以其音乐风格与蒙古族有很大的差别。通过本的学习,了解音......

    草原放牧教案1

    《草原放牧》教学设计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中学 胡 静 授课 一、课题:《草原放牧》 二、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高一年级学科:高中音乐 课型:音乐鉴赏课 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

    放牧 第五册第四课 教案

    放牧 第五册第四课 (2008-11-03 19:20:25) 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总第课时本轮第课时第周 星期上 课题:4、放牧(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高......

    《春节歌谣》教案

    教学目标:1、回忆、分享自己了解有关“过春节”的趣事,进一步感受过年的快乐气氛。2、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诵。3、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

    潮汕方言歌谣教案

    潮汕方言歌谣教案 教学内容:《潮汕方言歌谣说唱赛》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 1. 通过各种竞赛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的过程......

    音乐《放牧》

    苏教版第二课 放牧 一、教学内容: 1、 聆听《牧童短笛》2、 聆听《牧童谣》3、 表演《牧童》4、 表演《放牛歌》二、教学总目标: 1、 通过听《牧童短笛》、《牧童》、唱《牧......

    《草原放牧》说课教案

    《草原放牧》说课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放牧》。本节课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说教法、教学过程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