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教案
课标要求
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
标准: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要求: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能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第一课时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能力目标: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对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特征的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公平的相对性和如何理智地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式导入
展示有关公平的名人名言和图片,直接由学生概括今天授课的主题——公平。
二、发散性授课
情景一:唐僧师徒一行到达西天后,如来准备论功行赏。
问题:
1、你认为如来怎样行赏才公平,你应该得到怎样程度的赏赐?
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让学生分别从唐僧师徒四人或唐朝皇帝或唐朝百姓或现代社会旁观者的角度来设想回答,通过这个问题要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从而推广到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公平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公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公平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包含了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
2、请你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你认为什么是公平?
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有比较广的参与度,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他对公平的看法,最后可概括出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公平的看法,也就是不同社会情况下公平的共性:社会上每个人(合法公民)都应当被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平等的、自由的,社会给予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换句话说就是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得到应得到的利益。
情景二:如来和观音商量了很久,但一直拿不定主意。他们想出了很多个提案,但最终都否决了。
问题:
1、为什么如来和观音会如此为难?
这个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要告诉学生:公平其实多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2、如果按照他们的这些提案,会有怎样的后果?
这个问题是要让学生通过他们设想的后果了解到不公平的严重后果,有一种情感的认同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加评论,让学生自己用归谬法得出结论。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么?结果如何?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把视线和思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例,谈不公平的现象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破坏,让学生对不公平给社会稳定、个人发展可能造成的恶果有一定的认识,从反面了解认识公平的重要性,也是落实课标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一部分。
情景三:最终,如来和观音终于定下了一个方案。
问题:
1、你对他们定下的这个方案有何感想?你觉得这个方案公平么?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只有相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而且公平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公平的感受也是随着个人的发展而发展的。
2、请你续写后面的西游故事,并说明理由。
希望在这个续写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公平对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从正面认识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落实课标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3、你能想出比他们的方案更合理更公平的办法么?
三、拓展性小结
探讨:公平与和谐大气的社会的关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公平和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已经认识到社会稳定和发展不能没有公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追求社会公平理想的过程。而且,我们国家当前更是在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进程中提出了一个目标: “构建和谐大气的社会”,如果我们从社会学角度理解,和谐首先是公平与公正,2004年12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认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建设和谐社会寄托了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也是几千年来炎黄子孙的梦想所系。那么,我们在构建和谐大气的社会的过程中,在处理社会稳定和发展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中,哪些是做得比较好的,哪些是还有待改进,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现在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不公平现象呢?
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能联系实际,联系热点,进一步思考公平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系,树立公平意识,并能对不公平现象有一定的理智感,从而再次落实课标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要注意的是,在讲这个问题时,应主要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优越性,理解现阶段的社会公平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另外,在讲这个问题时,还需补充关于构建和谐大气的社会的一些材料。
第二课时 维护社会公平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关于公平问题的辨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公平合作对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公平合作意味着同时分担利益和负担,最重要的是树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识。教学难点
关于公平合作意识和社会不公平问题。教学过程
一、行为实践导入 “是否公平大家谈”
判断下面的情况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
1、班上只能选一名“优秀班干部”,并且这次的名额关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后,万兵和李超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万兵当选,因为他的成绩好。
2、期终语文考试,章卫的试卷被老师少给了5分,可语文老师说凡是6分以下的误差一律不改。
3、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班长,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4、一次初三年级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1班的参赛人员要求改判,裁判没有理睬,初三1班篮球队拒绝继续比赛,篮球赛不欢而散。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希望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二、小组合作讨论
(一)活动一:理智面对不公平
目的:通过这次的合作讨论,让学生知道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一,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第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第三,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要求:
1、6人组成一个小组,推选1名组长和记录员。
2、请每位同学谈谈自己曾经遇到的不公平情形及当时的真实感受。记录员做好小组成员发言的书面记录。
3、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问题,遇到不公平情形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列举的对待不公平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对策。
4、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举1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小组的主要观点。
5、由同学代表进行本次主题讨论的小结、点评。
引导: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我们可以有很多对策,可以从法律援助的角度,可以从心理调节的角度,可以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等等;我们要积极消除不公平现象,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我们中学生需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请大家设想一起,我们可以做哪些具体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把思索的范围再扩大一些,思考一下你生活的社区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
在这个活动的进行中,讨论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交流重点放在第五个环节。这个活动是希望学生能结合知、情、意、行综合看待处理公平问题,自觉培养对待公平问题的理智感,并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在讲到伦理道德时,可穿插讲解道德价值观。
(二)活动
二、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尝试当一次政协委员,谈你对一个议案的想法以及对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感想,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社会倡导的共同富裕与实际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材料:议案:萧灼基:特困补贴亟待提高 应开征高消费特别税
萧灼基委员(经济界委员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呼吁,“当前迫切需要提高农村贫困人员的补助标准”,建议从每人每年平均627元提高到1000元,并今后按照农村每人年均收入增长幅度相应增加补助金额,提高对特殊困难户的特殊补贴,特别是对长期伤病人员进行特殊关爱。
萧灼基委员提出要对一些高消费行为征收特别消费税,例如购置豪华住宅、名牌轿车、名贵消费品、化妆品、高档宴会、高档休闲娱乐以及饲养宠物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征收特别消费税,作为扶贫扶困专项基金”。十六大报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方式: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目的:通过这次的合作讨论,让学生知道社会需要合作,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同时,我们需要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要求:
1、6人组成一个小组,推选1名组长和记录员。
2、请每位同学谈谈自己对议案和报告的看法。记录员做好小组成员发言的书面记录。
3、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问题,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社会倡导的共同富裕与实际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建议,尤其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想法和提议。
4、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举1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小组的主要观点。
5、由同学代表进行本次主题讨论的小结、点评。
这个活动,第一层次是要解决共同富裕、平均主义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是要解决效率、公平与合作的关系,最后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
三、模拟演练小结
班级要举行一次学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要评比出最佳小组,请你为班级制定一套公平合作的评比制度。
参考资料
1、美国的贫富差距
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国内税务局等发表的调查报告披露,1989年以来10年间全国家庭净资产,包括住宅、其他不动产、股票、债券、汽车和银行存款等,其分配大体比例是:1%的最富家庭占37%,另外9%的富有家庭占31%,其余90%的家庭仅占32%;布鲁金斯研究所经济学家柏特里斯的研究发现,1995年美国最富有的5%的人收入是最贫困的5%的25倍,而1969年的差距为11.7倍。全国最富裕的20%的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49.7%,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6%。美国联合争取公平经济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11年间,美国企业总裁的工资增长幅度高达571%,而普通工人工资的增长水平只有37%,扣除10年来的通货膨胀幅度32%,工人实际平均工资增长无几。另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目前美国老板的平均薪水是一般工人平均薪水的531倍!据计算,如果工人的工资从1990年开始也像企业领导那样增长,今天工人的平均年薪就应该是120491美元,而不是目前可怜的24668美元。1990年,美国法定最低工资为每小时3.80美元,目前才提高到5.15美元,如果最低工资界限也以老板工资增长的速度那样上涨,今天工人的最低工资界限应该是每小时25.50美元。2000年,美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3110万人,贫困人口占人口比重11.3%。其中黑人贫困率22.1%,白人贫困率7.5%。
2、两会焦点问题比较 ①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 去年修宪焦点
在去年的两会中,众多代表指出对私有财产提供宪法保护,有利于人们增强对私有财产的安全感,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启动民间投资,使资本不外流,放手发展经济,保证就业,惠及长远。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基。通过修宪确立私有财产权,解决了市场经济中最敏感、最复杂的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问题,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这些无疑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之后,来自经济本身自然要求,也是维持经济继续积极发展的必要保障。我明显感觉到,在整个社会前进的过程中所必须平衡的公平和效率两方面因素中,政府和社会把对增长方面关注程度仍然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并为其创造了理论基础和宪法保障。
2005年:和谐社会压倒一切
在今年的两会中,和谐社会被视为重中之重的核心内容,而且其理论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之中。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抽象理想,而是一个有着明确所指的现实战略构想。和谐的对立面是失衡,而严重的失衡就是断裂。但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这就要求政府在调整工作重心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做到效率和公平两方面兼顾,增长和稳定要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制约。而考虑怎样让不同的利益群体参与到制定过程中,表达出他们的意愿和思想,作为一个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应该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通过行政权力来维护公共权利,而不是侵犯公共权利。在本次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对于如何建立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提案、议案,政府也在政策面上做了很大的支持。
②2004年:给民营经济以平等的国民待遇
2004年两会期间,我们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在谈到非公有经济时说:要解决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后顾之忧,就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思想和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同时还要积极为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大开方便之门,从客观上消除歧视现象。
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在几次修宪中逐渐得到承认。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表明我们将给民营经济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2005年:权利与义务并举
今年两会中,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两会代表,仍把非公有经济视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焦点,如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清除限制国内非公有资本市场准入的体制壁垒,公用事业应向非公有企业敞开大门等等。但本届两会中值得人们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代表和委员们逐渐由为非公有经济争取平等权利的共时,也开始思考和建议非公有经济在获得权利同时也应该承担平等义务。
第二篇:第四单元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教案
第四单元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教案
第四单元
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
第一框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增强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和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搜集和运用学校和班级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在学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公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导入新课:以“三个和尚”的故事导入。
2、围绕以下问题自读课文P100-102内容,在书中做出圈点:
(1)、公平是怎样产生的?谈谈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是怎样的?
(2)、列举几个你在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有关不公平的事例。
(3)、不公平的危害是什么?
(4)、公平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协进学习]、阅读书中P101案例,回答问题:
(1)你认为李伟受表彰公平吗?为什么?
(2)你认为什么是公平?
教学方法:学生先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后点拨、引导: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将自己的付出与所得进行比较后才产生了“公平”与“不公平”的感觉。
2、板书:人们心目中的公平,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3、活动:不同人眼中的“公平”。
如:法学家——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物理学家——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
体育老师——公平就是反兴奋剂。
消费者——公平就是不缺斤短两。
……
结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
4、活动:畅所欲言。
(1)某地方政府每年重奖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2)某银行在招聘职员时规定了身高条件
(3)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4)国家规定:对外地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
请回答:以上事件中哪些体现公平?谈谈公平对个人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略。公平的作用见书上P102第二段。
5、请学生说说自己经历过或者所见所闻的“不公平”的事例,并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如何以及这种现象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举例:略。感受:委屈、气愤,想报复……
“不公平”的危害性表现见书中P102第一段。
6、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公平是人们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不仅公民个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公平,而且社会稳定和发展也需要公平,因此为了追求公平,全社会都应付出自己的努力,这将是我们下一课探讨的主要内容。
[提升学习]、完成《随堂练》上相应内容。
2、探究: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不够公平的行为?这些行为对于班级建设有什么影响?你准备怎么办?
教学反思:
第九课第二框
维护社会公平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理解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提高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和关于公平问题的辨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安排学生结合书中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体验学习,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们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树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
行为实践导入。
活动:“是否公平大家谈”
判断下面的情况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班上只能选一名“优秀班干部”,并且这次的名额关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后,万兵和李超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万兵当选,因为他的成绩好。
2、期终语文考试,章卫的试卷被老师少给了5分,可语文老师说凡是6分以下的误差一律不改。
3、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班长,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4、一次初三年级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1班的参赛人员要求改判,裁判没有理睬,初三1班篮球队拒绝继续比赛,篮球赛不欢而散。
过程:略。
教师: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希望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协进学习]
一、活动1:理智面对不公平(见书中P104)
情境1:小蒙想和同学一起参加夏令营,但家长以收费太高为由拒绝了她的要求。小蒙心里很委屈。情境2:上课时,李乐和几个同学一起小声议论,被老师点名批评,李乐很不服气。
情境3:秦雯参加学校征文比赛,满以为自己会获奖,没想到榜上无名。她看了那些获奖的,很不以为然,觉得评选不公平。
思考:他们的想法有什么道理?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他们该如何面对?
小组讨论:略。
教学目的:通过这次合作讨论,让学生知道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一,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第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第三,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二、活动2:同学谈自己曾经遇到的不公平情形及当时的真实感受。
(一)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遇到不公平情形时应该怎样做?
教师引导: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我们可以有很多对策,可以从法律援助的角度,可以从心理调节的角度,可以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等等;我们要积极消除不公平现象,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我们中学生需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请大家设想一下,我们可以做哪些具体的事情?
提供情境:
当有人恃强凌弱时,……
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
当有人排斥异己、处事不公时,……
学生回答略。
三、案例分析1:瞎子和跛子的故事。
故事梗概:一栋大楼失火了,瞎子和跛子被困在里面。
思考:他们怎样做才能逃离危险?
学生:瞎子背跛子走。
教师指出这是一种合作并引导学生说出合作的必要性(原因)。P106
四、案例分析2:见书本106页同学们分组排历史剧一例。
思考:小张的分数最高,大家为什么并没有觉得不公平,反而为他高兴?
为什么以后的活动大家不愿意找小王?
为什么老师没给小亮分数?
这一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在学生分析、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怎样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的结论。P106
[提升学习]
一、请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并提出质疑。
二、探究园:班级要举行一次学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要评比出最佳小组,请你为班级制定一套相对公平的评比制度。
教学反思:
第三篇: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导学案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课本活动答案和重点
1、当今时代,公平问题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平是维系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公平是社会的稳定器。(公平的重要性)
2、教材第100页“你认为怎样做才公平?”
提示:本问题考察学生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公平的不同理解。
公平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究竟选谁去才公平,只要你能言之有理即可)
3、在人类历史上,对公平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请你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你认为什么是公平?)
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
公平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知道在特定环境中如何行动,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如何做是最好的。
公平就是每个人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合其天性的职务,每个人在社会中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得其所。
公平体现在一种均衡的关系中,公平走“百德之总”。
公平是人们为生活得更好、快乐和谐而共同制定并遵宁的社会契约。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观念化表现。
4、教材第101页“这样的表彰公平吗?”
提示:此问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公平要求责任现利益相一致”的理解。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你可以说,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也可以说,公平是分担自己该做的。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请根据据这一段的分析判断是否公平)
5、教材第101页“推销人员辞职的原因。”
提示:本题考察意图是(1)社会生活中处处需要公平。(2)不公平会影响合作。(1)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该公司推销人员最初跳槽的原因在于该公司个别推销能力强的人觉得多干不多拿吃了亏,所以要跳槽另谋高就。
(2)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实现这一点。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该公司推销人员后来仍然因为多干后公司不能兑现多拿的承诺,公司不讲诚信,所以纷纷提出辞职,导致公司后来乱了套。
6、教材第102页“怎么看社会公平?”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公平的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1)这两件事涉及他们的平等权、劳动权、选举权、建议权等。(2)有了这些权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
(3)他们的公平感受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7、我国现代社会是公平的: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比旧社会少数人专制公平得多;人们主要按照劳动贡献参与分配,多劳多得,比旧社会不劳而获要公平得多。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为巩固发展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的大好局面奠定了基础。
公平是相时的,目前我国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在我国,还存在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差异,存在侵犯公平权利的现象,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国家从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8、教材第103页“你能从中寻找到有关公平观念发展的轨迹吗?”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类社会对公平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不同历史暑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平观都受到当时社会的制约”的理解。
虽然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用理性的目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总之,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9、教材第103页“如何面对不公平?”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要有平等意识,懂得用合法手段去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1)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不能任其发生,否则,会损害自己的权益。要知道,我们的每一次积极行动,都将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一步。
(2)解决不公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自觉增强法制观念,通过合法手段去寻求公平。
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①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③我们要敢干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平现象,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不公平。
10、教材第104页“形形色色的‘不公平’。”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1)他们的想法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公平”。
(2)是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
(3)他们应该承认无可改变的事实,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不公,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例如,因收费高而不参加夏令营,对家长来说是公平的;老师的批评是对自己的爱护和帮助,并不是坏事;受到不公正待遇可以变挫折为动力,把不公当成垫脚石,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11、教材第105页“你见到下列不公平现象时有何感受?(学生自己扩展)你遇到这些事应当怎么做?”
当有人恃强凌弱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 检举揭发
当有人排斥异已、处事不公时: 仗义执言、主持公道,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12、教材第106页“收到假钞之后” 提示:本题考察意图是让学生理解“个人的公平意识和所作所为影响着他人的公平感受和社会公平,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1)小吴的行为影响到哪些人的利益?原因是什么?
小吴影响了以下几位前来购物的顾客:受了气的妈妈回家,发现给儿子买的礼物丢在商场了,让儿子很失望;受了气的餐馆老板回来后,告诫伙计对顾客的态度要好,不然会失去回头客;受了气的政府部门办事员对同事说,难怪群众反映这家商场服务态度不好,是因为售货员的素质太低。
原因是没认识到:社会需要合作,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小吴应该怎么改正:①尊重别人,平等待人,一视同仁;②心胸开阔,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自己小的得失;③真诚地给别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④以大局为重,从长远利益考虑,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⑤诚信做人,恪守自己在合作中的诺言。
(2)小吴可能怎么做?她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小吴可能有以下做法:①设法将假钞用出去或将假钞掺在真钱里上交公司。结果是损害了他人或国家的利益。②交给银行处理或将假钞销毁。避免了他人或国家的损失。
13、公平合作的好处: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推动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14、教材第106页“排演历史剧后的打分。”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需要公平互惠的合作”的理解。
(1)小张的分数最高,大家为什么并没有觉得不公平,反而为他高兴? 因为小张做了他应该做的,所以他才可能获取自己该得的。(2)为什么以后的活动大家不愿意找小王?
因为小王没有很好地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只想多享受利益而不愿多承担负担。(3)为什么老师没给小亮分数?
因为小亮没有付出。
启示:在社会合作中,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而不公平和合作是无法长期延续下去的。只有做了我们该做的,才可能获取自己该得的。当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只有公平互惠的合作才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人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教案)
【课题】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2)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3)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2.能力目标
(1)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2)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对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特征的理解能力。(3)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4)善于公平问题的辩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3.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识公平问题、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2)了解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
(3)知道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4)理解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在公平问题上的模糊认识。虽然学生已经对社会上的公平问题有思考,但对公平及公平的重要性等问题,学生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清晰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树立公平意识。
针对学生不能客观认识、处理对自己“不公平”事件的现实。针对学生在合作认识上的偏差及不会合作的现实。【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难点:维护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
突破方法:利用大量的案例,巧设问题,诱导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分析,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平是相对的,并学会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利用实例,开展活动探究,让学生明白公平是在规则基础上建立,要维护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维护。【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故事、素材,制作课件。学生:预做课本问题。【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课题
关于公平的名言警句: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氏春秋〉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毕达哥拉斯: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
苏格拉底:公平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知道在特定环境中如何行动,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如何做是最好的。
柏拉图:公平即和谐,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导入课题: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P100,什么是公平?
教师归纳: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到的,分担自己该做的。
合作探究:说说发生在你身边的不公平的事,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选取一例分析后果,危害.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组讨论,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做好笔录,汇总小组成员意见,组织发言等。
教师补充: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温州公管处“招领导亲属”;从择校现象看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养老金双轨制”;等等。
探究活动:P101(1)该公司推销人员最初跳槽的原因是什么?
(2)推销人员后来为什么纷纷提出辞职?公司后来为什么陷入混乱? 教师归纳:失去公平的严重后果
(1)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
(2)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3)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总之,社会的稳定需要公平.探究活动:P102(1)这两件事涉及他们的哪些权利?(2)这些权利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他们的公平感受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归纳:
(1)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
(2)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3)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总之,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平。时政链接:
(1)十八大报告: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成为银行白领。
(3)马贵莲,28岁,宁夏灵武市东塔乡宋桥村人。全家4口人。2000年接受幸福工程帮扶款2000元,饲养奶牛和山羊,三头奶牛每天可产130-140斤牛奶,纯收入50元,一年总收入将近15000元。如今马贵莲已经当选为村长,带领更多的贫困母亲脱贫致富。
问题探究:(1)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而其他学生则无权享有。(2)国家规定对外地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这公平吗? 课堂小结
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但愿我们永远生活在一个平等、公平的社会。课堂练习
略(详见课件)。课后作业
1.理解记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预习P103-106,预做课本问题。【板书设计】
第一框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1.众说纷纭话公平
2.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教学反思】
为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活动与探究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本课在设计中采取时事材料与教材事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的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思考,也注重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对同一材料采取多角度设计问题,既能充分利用所举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收集身边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2课时 引入课题
展示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对比照片,引出教育的不公平,导入课题。讲授新课
第二框 维护社会公平
自主学习:P103第一段。
教师归纳:公平总是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
“是否公平大家谈”:判断下面的情况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你将怎样维护公平?
1、班上只能选一名“优秀班干部”,并且这次的名额关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后,万兵和李超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万兵当选,因为他的成绩好。
2、期末语文考试,章卫的试卷被老师少给了5分,可语文老师说凡是6分以下的误差一律不改。
3、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班长,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4、一次初三年级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1班的参赛人员要求改判,裁判没有理睬,初三1班篮球队拒绝继续比赛,篮球赛不欢而散。
教师归纳: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公平。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不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探究活动:P104(1)他们的想法有什么道理?
(2)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3)他们该如何面对?
教师归纳: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第一:应该增强权利意识,用合法手段去寻求帮助,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第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保持平和心态。第三: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合作探究:欣赏动漫 “三个和尚”。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三个和尚才会有水喝? 教师归纳: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合作需要规则,规则必须体现公平。这样,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社会才能和谐地运转。
反躬自省:瞎子和跛子住在集体宿舍楼里,瞎子说:“跛子是天然的舞蹈家,左摇右摆。”跛子说:“你是夜里蝙蝠,靠耳朵定位。”二人在生活中多有摩擦。一天,楼里着火二人被困在楼上,跛子走路速度无法脱离困境,瞎子找不到安全通路。可二人最后都脱离困境。
思考问题:试问他们是怎样脱险的?
教师归纳:公平的合作,需要我们承担责任,因为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公平合作需要发挥你的特长。
思考问题:如何与他人公平合作? 教师归纳:
(1)尊重别人,平等待人,一视同仁;
(2)心胸开阔,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自己小的得失;(3)真诚地给别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4)以大局为重,从长远利益考虑,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5)诚信做人,恪守自己在合作中的诺言。思考问题:公平合作意识的主要表现:第一、积极承担责任,不取不应得的利益;第二、合作双方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第三、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努力实现“双赢”,共享合作成果。课堂小结
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公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公平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用合法的手段,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公平需要合作,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我们要树立合作意识。课堂练习
略(详见课件)。课后作业
1.巩固记忆本课所学知识点。2.预习P107-111 【板书设计】
第二框 维护社会公平
一、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1.没有绝对的公平
2.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
二、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1.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2.在合作中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教学反思】
“维护社会公平”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是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教学中教师通过审议故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平总是相对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探究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把认识应用到生活中。
第3课时
一、知识点回顾1.你认为什么是公平?(p101)失去公平的严重后果(102)2.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有哪些作用?(p102)
3.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p104--105)
二、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略,详见课件)
(二)非选择题
1.李伟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一次学校进行黑板报比赛。班主任让李伟负责此事,他当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务。放学后,他却说自己有事,把工作推给其他同学一走了之。其他同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黑板报评比获一等奖,李伟因此获得优秀宣传委员的称号,受到表彰。
(1)你认为李伟受表彰公平吗?为什么?(2)你是怎样理解公平的?
2.歌德与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位伟大诗人,也是同时代旗鼓相当的两位竞争对手,在争霸诗坛的同时,他们又是一对朋友,歌德曾说:“我们两人,多年结合在一起,兴趣相投,相互影响,有许多诗意思是我提出的,而诗是他写的,有时情况正好相反„„”
歌德和席勒的合作,给你哪些启示?(至少两点)
3.材料一:法律援助,就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法律制度。
材料二:来自湖南、广西的罗礼元等6名外来工人在珠海某花木场工作多年,无奈老板自1998年起拖欠工资,6名工人被迫辞职,靠卖垃圾维生。广东省中山市法律援助中心获悉此事后,指派律师代理此案,日前,终于为工人们讨回了50多万元的血汗钱。在上述案例中,律师没有收当事人一分钱,因为他们的工作都是以法律援助的名义进行的。
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哪些启示?(至少三点)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崇尚公平,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了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并且学会了理智对待社会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
第五篇:我们向往公平(教案)
我们向往公平
教学目标:
1.懂得公平的含义,知道良好的合作离不开公平
2.理解社会公平的表现,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3树立社会公平意识,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公平的含义以及社会公平的表现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
同学们,我想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事例。在我国浙江的某一个市,最近市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这个政策出台以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到底是什么政策呢?给老板的子女中考加分。据说这个市为了奖励当地的纳税大户,于是市长亲自拍板,凡是当地年纳税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领导的子女,参加中考可以享受加分的待遇。这一政策一经出台,就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课堂提问:你听到这一政策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为什么?
二、交代目标(多媒体显示)
三、自主学习(多媒体出示)
1.公平的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3.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4.公平的意义是什么?
5.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四、合作探究
(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公平理解为“办事公正,不偏不倚,不袒护某一方”,那么课本上又是怎样解释公平的含义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多媒体出示)
公平的含义:
为进一步理解公平的含义,多媒体出示一段材料:
李明是班级的宣传委员,有一次,学校举办班级黑板报设计比赛,李明主动要求自己负责班报的设计制作。接下任务后,李明由于迷恋打篮球,设计制作班报的任务全都落在班级其他同学身上。最后,经过班级其他同学的努力,该班班报获得了一等奖。李明作为宣传委员,获得了“优秀宣传员”的荣誉称号。
问:李明获得荣誉称号,你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
2.为什么公平有利于良好的合作?
(二)我们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社会合作离不开公平。那一个社会的生存、发展、和谐、文明进步能离开公平吗?社会公平的表现是什么呢?(多媒体出示):
3、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四幅图片(略),以加深学生对社会公平表现的理解,同时引出公平的意义。
4、公平的意义: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国家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那么,维护社会公平仅仅靠国家和政府就行了吗?应该靠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引出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5、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五、本课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重点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公平的意义:公平有利于良好的合作,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又了解了什么是公平,社会公平的表现以及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六、巩固练习
1、下列表现有利于公平合作的是:()
①为他人着想
②自私自利
③利益共享
④少负责任多取利益
⑤自己说了算 ⑥互惠互利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2、维护社会公平,就要()
①树立公平意识
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通过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所有权益
④不侵害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七、拓展提高
2003年10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三峡库区视查工作时,听说农民熊得明的丈夫的2240元工钱被拖欠时,立即指示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要解决好拖欠拖民工工资问题。
温总理为农民工追回工资一事,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都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维护民工权益的政策。
1、联系本课所学内容回答,温总理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有什么意义 2、3、针对农民工被拖欠工钱这一社会不公平问题,请你谈谈国家政府应当如何解决?
4、、你遇到过不公平的事吗?遇到不公平的事,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八、总结:
作业:见《伴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