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与问》教案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好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2)
理解不懈追求。
(3)
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
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4)问:向谁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第二篇:学与问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时间: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指名读齐读)钥匙
(轻声)
日新月异
坚持不懈
翱翔
瞬息万变
(翘舌音)
相辅相成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要点:先写问的重要性;再写向谁问;接着写怎样问?最后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二)、精读课文,深入悟解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填空: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
(指名读一读练习的答案,教师相机理解后评点,(重点讲比喻,明确问的重要性)最后齐读)把什么比作什么?
1)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
让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生自由回答)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情况介绍指名说)
介绍资料: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是波兰人。他从小热爱科学,大学读书时萌发了地球是运动的思想。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潜心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不论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仪器来观测、计算、研究,30年如一日。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细致的计算研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是啊,哥白尼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侯的学习好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进哥白尼。看课文第二段。
2)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作批注,及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板书:好问)
3)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相机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这一自然段,要求读出哥白尼的好奇的语气。)
不懈探求(理解懈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小小的哥白尼和咱们差不多大,老师相信在平时,你也一定提过问题吧?能说说你提过哪些问题吗?(指名回答)
5)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6)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7)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导入: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1)具体举例子说明对这两个词语的感受。
(2)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3)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4)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5)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想到什么名言?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投影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板书:勤学)
3、自学第4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哥白尼的故事,下面请看沈括的故事。
1)(直接出示沈括的简介)师读简介。读了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沈括很有成就、了不起)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试着完成屏目上的题目。
题目:
(1)、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理解诗句)
(2)、后来沈括是怎样解开这个疑问的?
(3)、从这个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读第一句话)
三、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那就是:(勤学、好问)
2、那学与问是什么关系呢?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板书:学与问结合)
3、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板书:养成习惯)
4、你知道以后你怎么做了吗?
5、同学们,刚才你们大胆地畅谈了学习〈学与问〉这一课后,自己学习的收获,情真意切。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不难发现,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都在第一、第三、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中插入两个小故事呢?好好想想,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是有力的证据,证明的作者的观点。)
是啊!这两个故事对于这篇文章很重要,这就是说理性文章所具有的写作特色,大家今后讲故事或教育帮助别人时可要多想想这篇课文的写法。
四、拓展:
1、讲故事,学生讨论。
(可用搜集的名言、用文中的语言、用名人的事例)
2、为感谢大家的帮助,老师搜集了几句名言共享。
五、课外:结合四年级学的《说勤奋》和五年级学的《谈礼貌》,寻找说理性文章的特点。
附板书:
勤学
23、学与问
学与问结合
养成良好习惯
好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时间: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
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指名读齐读)钥匙
(轻声)
日新月异
坚持不懈
翱翔
瞬息万变
(翘舌音)
相辅相成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要点:先写问的重要性;再写向谁问;接着写怎样问?最后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二)、精读课文,深入悟解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填空: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
(指名读一读练习的答案,教师相机理解后评点,(重点讲比喻,明确问的重要性)最后齐读)把什么比作什么?
1)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
让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生自由回答)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情况介绍指名说)介绍资料: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是波兰人。他从小热爱科学,大学读书时萌发了地球是运动的思想。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潜心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不论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仪器来观测、计算、研究,30年如一日。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细致的计算研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是啊,哥白尼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侯的学习好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进哥白尼。看课文第二段。
2)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作批注,及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板书:好问)
3)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相机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这一自然段,要求读出哥白尼的好奇的语气。)
不懈探求(理解懈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小小的哥白尼和咱们差不多大,老师相信在平时,你也一定提过问题吧?能说说你提过哪些问题吗?(指名回答)
5)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6)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7)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导入: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1)具体举例子说明对这两个词语的感受。
(2)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3)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4)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5)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想到什么名言?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投影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板书:勤学)
3、自学第4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哥白尼的故事,下面请看沈括的故事。
1)(直接出示沈括的简介)师读简介。读了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沈括很有成就、了不起)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试着完成屏目上的题目。
题目:
(1)、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理解诗句)
(2)、后来沈括是怎样解开这个疑问的?
(3)、从这个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读第一句话)
三、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那就是:(勤学、好问)
2、那学与问是什么关系呢?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板书:学与问结合)
3、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板书:养成习惯)
4、你知道以后你怎么做了吗?
5、同学们,刚才你们大胆地畅谈了学习〈学与问〉这一课后,自己学习的收获,情真意切。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不难发现,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都在第一、第三、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中插入两个小故事呢?好好想想,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是有力的证据,证明的作者的观点。)
是啊!这两个故事对于这篇文章很重要,这就是说理性文章所具有的写作特色,大家今后讲故事或教育帮助别人时可要多想想这篇课文的写法。
四、拓展:
1、讲故事,学生讨论。
(可用搜集的名言、用文中的语言、用名人的事例)
2、为感谢大家的帮助,老师搜集了几句名言共享。
五、课外:结合四年级学的《说勤奋》和五年级学的《谈礼貌》,寻找说理性文章的特点。
附板书:
勤学
23、学与问
学与问结合
养成良好习惯
好问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Kingdom of
Poland)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市(city of
Toruń)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Krakw
University),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Bologna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Padua,)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后来在费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Ferrara)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名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一、沈括的趣闻轶事
沈括处处精细观察,事事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是他取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月桃花开没有错
据说有一次,许多人议论白居易写的《游庐山大林寺》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嘲笑白居易写错了,理由是这首诗写于唐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那时桃花都谢了。可是沈括却认为,深山里气候比较寒冷,所以桃花比平原上开得迟,白居易尊重事实,没有写错。
弹琵琶手指位置没有错
还有一次,一些人看开封相国寺里一幅壁画,壁画上画着管乐队在演奏。有人说画家画错了,理由是管乐演奏者在吹四字音,可是那个弹琵琶的手指不是在拨四字音所在的上弦,而是掩着下弦。沈括仔细琢磨以后,钦佩地说,这位画家太高明了,很精通音乐!接着他用亲身体验作了精辟的说明:弦乐同管乐是不同的。吹奏管乐,手指按在什么部位就发什么音,是同时的;弹琵琶就不同了,手指先拨弦,然后才发音,也就是动作要比声音早。所以,演奏管乐的人在吹四字音的时候,弹琵琶的人的手指已准备拨下一个音了。在场的人无不为沈括的高见所折服。
二、学问之名言
1、疑,思之始,学之端。
2、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3、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
4、君子之学必好问。
5、学而知,问而广。
6、知而好问然后能成才。
7、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做愚人。
10、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14、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15、疑惑为愚者之智慧。
16、学问=学+问
17、不耻下问。
18、三人行,必有我师。
19、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0、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去问,那你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获得知识。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名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
第三篇:学与问教案
《学与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者:实验小学 朱桂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3、学会收集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懂得与同学交流。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2、(出示投影):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几句话,看看能读出点什么?板书:勤学、好问。这四句话告诉我们要勤学好问,那到底学重要还是问重要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学与问》(生齐读课题),进一步去探讨学与问之间的关系。
3、讲述学与问的关系。
找出表示学与问关系的句子。出示: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指出:开头是提出观点,最后是总结观点
二、阅读事例,感悟思想。
1、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文中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哥白尼,一个是——沈括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也搜集了资料。请把你掌握的有关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2、生介绍哥白尼和沈括的资料。
师: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必是勤学好问,孜孜不倦的学者。就让我们怀着对两位科学家的敬仰,再次走进课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跟随作者清晰的写作思路,品位一下文章的构思之妙。(出示自学要求)
3、分组学习两个事例
师:同学们都很会学习,有的边读边想,并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一边,在小组内同其他同学分享。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说一下你们的理解。
如:我敬佩哥白尼,他很好问。师:句式很简短,却一语中的。如:我敬佩哥白尼,他遇到事情总能问出个究竟来。(1)小组汇报:哥白尼的事例
师:你们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哥白尼勤学好问的?生:表演。
师:打破沙锅问到底,哥白尼小时候提出的问题很多。齐读(补充省略的内容)师:师:同学们有着和哥白尼一样的天赋。
(2)思考:说说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些什么?
(3)其实这个道理在课文第1自然段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指读,齐读。
课件出示: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4、小组汇报沈括的事例
(1)填空:我敬佩沈括,他能够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师:说得真好,请你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写在黑板上好吗? 生:齐读这两个词语
(2)沈括的问题是什么?从哪里来?(出示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2)能从短短的一句诗中就发现问题,的确可以看出他的勤学好问。那他又是怎样解开这个疑团的呢?
过渡:有了问题要向别人请教,不过有时问题不能完全靠别人来解答,因为别人也有不知道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3)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从两个人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种勤学好问的可贵品质。
(4)出示课件:“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正因为这样,哥白尼和沈括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课件出示:哥白尼和沈括的资料。)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师:哥白尼与沈括这两位来自中外的科学家,穿梭了科学数百年,向我们昭示着勤学好问的重要性。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文章才有说服力。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学”与“问”的关系。出示课件:(6)出示:当堂检测:第一题
三、交流探讨,深入理解。
1、师:学与问就如同我们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2师:如今世界日新月异,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应该怎样做呢? 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师:如果有了问题可以—— 3理解“能者为师”?
生: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师:你真会读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是这个道理。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这句话,再来齐读这句话。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学的课文与平时的学的课文有区别吗? 师:是的,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开头说出作者的观点,结尾总结,中间举例。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勤学好问的名人故事,或名言警句,你们能够向书上一样用事例或名言来说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个观点吗?注意:说的时候最后用上“知识 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个观点。准备一分钟。
2、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被蒸汽鼓动的水壶盖,问了个“为什么”,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说„„
生: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里,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究古书时,发现许多医学家的说法不一致,他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渔夫等人请教,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所以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生: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每次有行人路过,他就拉住他们问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聊斋志异》。所以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3、同学们,联系一下自己的学习,除了勤学好问,你们觉得在学习中还有哪些品质和习惯也很重要?
生:读书做笔记、课前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持之以恒、不懂就问、搜集资料、写日记„„ 师总结:是啊,只要养成(板书:养成)勤学好问、问思结合、等等(板书:------)这些习惯(板书:习惯),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师:听完同学们的回答,我感觉受益很大。哥白尼与勤学好问同行,终于发表了《天体
运行论》,推翻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沈括与勤学好问同行,著成《梦溪笔谈》,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人生道路上,如果让我们选择同行者,那么就选择勤学与好问吧,与他们同行,就如在沙漠中与骆驼为伴,定能在茫茫沙海尽头找到美丽的绿洲。此刻再让我们回到课文,诵出作者的谆谆教导:知识„„ 学生齐背: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
板书设计:
提出观点 事例证明 总结观点
附板书:
养成
23、学与问
勤学好问
问思结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习惯
第四篇:学与问教案
《学与问》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学”、“问”)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知识、学识、文化„„)
2、(师在“学”与“问”之间板书一个“与”字)师: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生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师:我知道大家一定预习过了这篇课文,那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呀?(5个自然段)那我想请5位同学分别来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读完后及时评点朗读。)
2、师:每一次的朗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全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很多有学问的人,小时候都是非常好问的;学和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多问问题,才能学到知识;学和问不能分开;„„)
3、小结:通过预习,大家就了解了这么多,说明大家真的做到了边读边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地去学习、体会课文,相信大家对两者关系的感悟会更加清楚、明白。
4、大家把课文的每段内容用书上的话概括出来。并记熟它。
5、交流。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填空: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
(指名读一读练习的答案,教师相机理解后评点,最后齐读。)
2、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
下面的文字都是为了说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说了谁呀?
那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指名说完后,教师出示投影。)老师也找了一些材料,请同学们看一看。(见附录一。)
3、师:听了大家对哥白尼的介绍,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学好问;爱提问题;留心观察;充满好奇„„)
4、师:是呀,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近哥白尼。
5、师: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板书:好问)
6、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相机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
7、师:小小的哥白尼和咱们差不多大,老师相信在平时,你也一定提过问题吧?能说说你提过哪些问题吗?(指名回答。)
8、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9、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10、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他是谁呀?
四、自学第4段
1、(出示沈括的简介,详见附录二)师读简介后说: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试着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出示阅读训练题,详见附录三。)
(1)同桌交流答案。
(2)指名回答(理解,朗读)。
3、小结:看完这段文字,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和哥白尼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老师找了几幅图片,一起来看看。出示投影。
(1)指名说感受。
(2)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4、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5、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6、老师这里也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投影出示: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六、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堂的金钥匙。现在老师也送你们一把金钥匙。(老师发有关好问名言的小卡片,详见附录四。)只要你拿到了这把金钥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2、好,打开看看这是把这是把什么样的金钥匙?你喜欢老师送给你的金钥匙吗?来,谁来读给大家听听,你的金钥匙是什么?(指名读名言。)
3、老师这里还有金钥匙呢,看!(出示陶行知的两段话,详见附录五。)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这就是他所写的关于勤学好问的两首小诗,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并去了解这两首诗,相信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第五篇:《学与问》教案
学与问(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说理文的文体特征。
3、学会收集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懂得与同学交流。
4、能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2、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家学准备:制作课件; 收集有关哥白尼、沈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课件: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23课,明确学与问的关系。
2、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1、过渡:那学问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有关于语句。2.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3.师:这一分句重在强调问,那问是如何重要呢,作者又是如何说的呢/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出示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把问比作金钥匙,把问比作铺路石,告诉我们“问”很重要)(板书:金钥匙 铺路石)再读,通过你的朗读表现。
②是的,作者用两个极其形象的比喻说明了问的重要性。齐读
三、阅读事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作者单单这样说,也许你不相信,“问”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咱们一起走进哥白尼的事例,相信你会解开这个疑惑。那作者又在文中介绍了哪些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板书:哥白尼 沈括)
2、课外同学们合作查阅了哥白尼的资料,谁来说说你知道他有哪些成就?出示哥白尼图片
(指名学生简介哥白尼,日星说等)
3、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默读第2小节,在你认为值得关注的词语边上写上你的理解。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二小节,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哥白尼的勤学好问,标一标,画一画,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4、交流:(看出哥白尼勤学好问)从那些地方特别能感受到他的勤学好问?
相机出示:A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问什么总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
(a 经常,说明小哥白尼思考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b缠,表现出他对问题的不懈探求。什么叫缠着?什么情况下是缠着?
生:问题必须解决的时候。
师:问题必须解决,如果没有解决你怎么办?
生:继续问。
师:想一想,哥白尼如果有问题想要问妈妈,妈妈这时正在看书,没空,哥白尼会怎么做?
生:哥白尼会缠着继续问。
师:如果妈妈还是没有空,说:“我看完这一点”,哥白尼怎么做?
生:再继续缠着。
师:缠到什么情况为止?
生:妈妈回答他的问题。
师:一直缠到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这说明哥白尼怎么样?
生:勤学好问。
c指名表演“缠”。(预设:可怜状的;执着型的;撒娇式的等)指读句子。
抓住“经常”“缠着”——齐读)
B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a(能从省略号中读出好问)
b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c好了,同学们,哥白尼小时候就是这么喜欢问问题,那你知道他长大以后获得的成就吗?
课外同学们合作查阅了哥白尼的资料,谁来说说你知道他有哪些成就?出示哥白尼图片
(指名学生简介哥白尼,日星说等)师补充
5.哥白尼获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什么帮他打开了科学的大门?
(——好问)
8、难怪作者会说:“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齐读)
9、哥白尼的伟大成就还来自于什么?
(——不懈探求)这就与“学”有关。
所以,问只是求知的第一步,除了好问,还要勤学。
(二)自学第四自然段
1、过渡:有了问题要向别人请教,不过有时问题不能完全靠别人来解答,因为别人也有不知道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文中的沈括的事例较好的告诉了我们。沈括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2、交流反馈:
(1)了解沈括生平贡献。在沈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自学以下几个问题。
1)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他首先是怎么做的?
((3)从“仍然”知道了他一直在思考。追问:想象一下,他是怎样一直在思考?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嘛?(看书时思考,赏花时思考,遇到别人继续请教等)3)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道理的
4、小结:他终于发现是温度不同造成花开有早有迟。一个善问的人,不会满足于别人给的模糊的解释,而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得出科学的答案。沈括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就现学现问。
5、(学生对本段文字质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尽”的意思是(凋谢了),“始盛开”的意思是(刚刚开始盛放)。后两句诗(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究竟会低多少?(海拔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摄氏度。)
6、是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沈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真央的道理呢/?
齐读总起句: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7.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是的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只要勤学好问,就能有所成就。
四、深入理解。
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1、平时我们有了问题你都向谁请教过?指名学生说。
2、课文中告诉我们以谁为师呢?默读§3
3、文中有一个词叫“能者为师”。(出示文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4、学到这里,老师想与同学们一起重温一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两句名言,指名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学生理解大意: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说明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不认为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是耻辱。
5、这两句名言就是告诉我们什么?(要不问年龄,不看地位,以能者为师。
出示: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五、总结全文。
1、最后作者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呢?快速浏览课文。出示最后一段。(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板书:相辅相成
2、怪不得作者说: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板书:养成习惯
A“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么?(勤学、好问)
指名读好这句话,突出强健有力。指导朗读指名读。
B能够自由地翱翔知识的天空,探求宇宙的奥秘你会感到怎样?(高兴、自豪„„)就把这种感情融入到你的朗读当中。齐读最后一节。
(完整地认识说理文的结构,全面把握。)
四、总结
1.课文学到这里,咱们大家都懂得了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引读:)“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
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
郑燮(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六、归纳收获。
1、学完全文,相信同学们一定有不少启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写后交流。
2、小结:学无涯而问不止,问无休而学有成。
学的越多,产生的问题就会越多,问的越多,学到的知识也就会越多。思考过吗:学习贵在问,还贵在什么?(贵在恒,贵在勤等)(学习课文而不局限于课文,发散思维,明白学习的方法。)
3、同学们,刚才你们畅谈了学习这一课后自己的收获,情真意切。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不难发现,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都在第一、第三、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中插入两个小故事呢?(是有力的证据,证明的作者的观点。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文章才有说服力。)
我们在语文课本中还学过哪些课文也是运用这样的方式来说理的?(《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类文章的写法。
(语文学习作用之一的工具性在说理文中同样不可忽视,学了说理文,要掌握写法更要学会与人交际时实际运用,当运用知识获得成功时,便是对学习者最好的奖励,莫大的鼓舞。)
4、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齐读。
七、课外作业。(二选一做)
1.选择你喜欢的勤学好问名言摘抄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同学和朋友。(培养学生积累并且运用名言的能力)
2.写话练习:古时候有一户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你该如何帮助这位只知“学”的青年呢!(友情提示: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及自己搜集的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名言等写劝说的话。)(锻炼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模仿课文的说理方式进行劝说,基础弱一些的同学可以利用课文内容进行劝说,做到人人都会说。)
板书设计 :
五、激趣拓展,活学活用。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现在老师也送你们一把金钥匙。(老师发有关好问名言的小卡片)只要你拿到了这把金钥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清 郑燮(xiè)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5)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名(6)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8)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献章
2、好,打开看看这是把这是把什么样的金钥匙?你喜欢老师送给你的金钥匙吗?来,谁来读给大家听听,你的金钥匙是什么?(指名读名言)
3、老师这里还有金钥匙呢,看!(出示陶行知的两段话)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这就是他所写的关于勤学好问的两首小诗,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并去了解这两首诗,相信对你们会有所帮助。出示:陶行知先生的《每事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先生的《问到底》
“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它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 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
4、过渡: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活学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假如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说服这位只知“学”的老二呢!请你写一段话来说服他。
(友情提醒:不仅可以用书上原文、原故事来说服“老二”,还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来说服“老二”。)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名言,写下来。
2、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附 板书 23 学与问
勤学好问 成为学习的主人 观察思考
23.学与问(议论文)
提出观点
金钥匙
铺路石
哥白尼
举例证明
勤学好问 观察思考
沈 括
得出结论
相辅相成 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