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探海记》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3 21:5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木偶探海记》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木偶探海记》教学案例》。

第一篇:《木偶探海记》教学案例

《木偶探海记》教学案例

〖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贯彻 新《课标》指导下注重关注学生的原则,尤其关注个别生课堂学习的差异性,针对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以 课堂学习研究理论为支撑,运用变易理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思维并写作。

〖教学背景分析〗

通过访谈和前测,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寓言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理解寓言难度不大,能够把握寓言故事的虚构特点构思故事表现寓意,但多数学生不能明确寓言故事与寓意的密切关系,根据寓意构思故事时缺乏细节描写。根据学情,本课设计读写结合课,运用“变异”理论有意识地培养读写能力,并设计两轮教学,根据课堂学习效果改进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 教学目标 〗、了解 寓言是通过虚构故事表达道理的一种文学体裁。2、体会人物形象,感悟寓言寓意,明确寓意与故事的关系。3、运用变易理论根据寓意增补 个性化的心理、神态 描写。4、构思寓言。〖教学重点〗

运用变易理论把握寓意与故事内容的关系。〖授课类型〗 读写结合课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1.访谈与前测。

2.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朗读、查阅字词。3.设计学生工作单。〖教学设计〗

一、导入(视频激趣)

(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波涛汹涌的大海、色彩斑斓的热带鱼、美丽的珊瑚、海星、海狮、螃蟹„„)大海如此神秘,你们心驰神往了吗?你想去探索她的奥妙吗?一只木偶也为之心动了,这只木偶是如何探索的?请看刘征的《木偶探海记》

[ 设计说明:提示学生用语言描述海底的画面。为扩写个性化的心理描写时结合老蚌、螃蟹、石子的生活环境作铺垫。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注意力集中,而不是毫无目的性的单纯的欣赏海底世界 ]

二、概括寓言故事 1.检测字词预习

测量 东摇西晃 沾湿 胸脯 飞溅 老蚌 螃蟹 哧哧 浑身 臆造 找出多音字并组词:量 liáng 测量 脯 pú 胸脯 liàng 重量 f ǔ 果脯 2.朗读并概括故事

这首寓言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生朗读并思考回答:叙述了木偶考察大海深浅并发表观感。找到文中诗句)[ 设计说明:概括寓言故事,为分析木偶形象、得出寓意作铺垫 ]

三、木偶形象分析 1.木偶是如何考察的?

(生概括回答:通过体验、观察。并读诗句:我在海上走了„„我躺在海面上„„还特地观察了海鸥和海燕„„浪花也只在胸脯下轻轻飞溅。)通过考察,得出什么结论?

(海,人们常说是很深的,其实,这是不可靠的传言。)[ 设计说明:为分析木偶错误原因、理解木偶形象铺垫 ] 2.分析为什么得出错误结论?

(木质,无法沉入。没有看到自身缺点,没有自知之明。观察海鸥、海燕,没有正确指导思想。立刻召开大会,刚愎自用、骄傲自大。)

3.木偶正是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导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木偶错了,而是怎样描写的?从哪儿看出?

(侧面描写,老蚌掩着嘴唇哧哧地笑,螃蟹举起大锤咚咚地敲,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老蚌掩着嘴唇哧哧地笑是什么样的笑?螃蟹举起大锤敲又在表示什么?为什么连岸边沉默的石子也不甘寂寞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 设计说明:了解这段侧面描写,并揣摩心理,为扩写细节描写铺垫 ] 木偶如何回应?表现什么性格?

(直气得浑身发抖,„„大声叫道„„固执己见、执迷不悟)4.塑造木偶这一形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寓意: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

[ 设计说明:木偶形象分析部分将问题提炼,较前次教案有梯度,条理性强些。缩短了形象分析环节的时间,点到为止,为写作部分预留富裕时间 ]

四、扩展写作

(过渡:这首寓言诗通过叙述木偶考察大海深浅并发表观感,塑造了一个没有自知之明、刚愎自用、执迷不悟的木偶形象,告诉我们“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的道理。)

1.这个寓言故事写了哪几个形象?写老蚌、螃蟹、石子作用何在?(木偶、老蚌、螃蟹、石子。反衬)2.如果你是老蚌、螃蟹、石子,你们听完木偶发表的观感后,心里在想什么? 3.还记得视频中的海底是怎样的吗? 试结合生活环境以及三人自身特点想象他们的心理活动。要求写成诗的形式,三到五句,押韵更佳。给出示范 :

老蚌掩着嘴唇哧哧地笑,我每天都沉在水里,与珊瑚为伴,与海藻为邻,海里的情况我是了如指掌,木偶啊木偶,你固执己见,怎么能知道大海的奥妙!

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我每天散步在沙滩,人们随地捡起我扔向大海,我便沉到万丈深渊的海底。木偶啊木偶,你是块木头,不能深入海底,怎么知道海有多深!

(独立完成扩展写作,分组交流作品,推选优秀作品朗读。)螃蟹举起大锤咚咚地敲,木偶啊,木偶!不知怎么跟你说才好!海就像一个五彩世界,我们在里面嬉戏玩闹,对海的深度是了如指掌,你太自以为是了!——韩苗

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我天天与大海相伴,生活在大海最深处,抬头一望进入视线的全是鱼儿、海藻、珊瑚 难道我还没你了解大海吗? 木偶你太自以为是了,做什么事要思考过后方下结论!——叶莉莉

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我以鱼为伴,以珊瑚为家,我常常在深涧里游玩,怎么能不知道海底的深浅呢? 唉!你固执己见,怎能测量大海的深浅呢?——葛颂阳

[ 设计说明:运用变易理论揣摩不同心理活动,根据木偶形象以及寓言诗的寓意补充心理活动,理解故事细节与寓意必须相符 ] [ 设计说明:增加铺垫。结合海底环境及三人自身特点,扩展心理活动,并给出示范,学生大多比上次课能够打开思路,写出有个性化特点的语句 ]

五、想象训练

请看一段企鹅哥哥与企鹅弟弟的视频,故事讲述的是企鹅弟弟从冰面上走过来,企鹅哥哥一伸腿,把企鹅弟弟拌倒了!冰面很薄,企鹅弟弟一下就砸破冰面,掉进了水里。

1.你能想到哪些寓意?

(生说出“开玩笑不能过火”、“要知错能改”等等)

[ 设计说明:先请学生想寓意。培养发散性思维,不受既定寓意的限制 ] 2.请补充故事情节,表现“开玩笑要把握分寸”的寓意。

(生补充:冬天的河水很冷,企鹅弟弟在水里扑腾了几下,差点淹死。)补充故事情节,表现“人与人之间应该宽容相待”的寓意。(生补充:企鹅弟弟从水里爬出来,一点责备哥哥的意思都没有。)补充故事情节,表现“人贵在自我反省”的寓意。

(生补充:企鹅哥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兄弟感情,内心充满深深的愧疚。)[ 设计说明:拓展联想想象思维,明确寓言故事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须与寓意相关。为创作寓言作铺垫 ]

六、作业:寓意为倡导环保 , 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寓言故事

第二篇:《木偶探海记》教学后记

《木偶探海记》教学后记

《木偶探海记》一课我进行了两轮教学,通过前后测不断改进教学环节并进行了教学效果对比。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了在新《课标》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原则,表现在以下教学环节:通过访谈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运用“变易”理论发挥联想与想象扩展细节;变换寓意补充情节,培养发散思维,提高课堂学习实效性。

首先,课前通过访谈,发现学生读、写寓言均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不能从寓言故事中找到或者提炼出寓意。第二,对寓言体裁是用虚构的故事表现道理不甚明晰,很多学生所说的寓言并不是虚构的故事,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成语典故,有的则是记叙生活中的小事。第三,故事与寓意不能紧密结合,细节描写更是不知所云,没有为表现寓意服务。由此,确定了寓言诗的教学目标:、了解 寓言是通过虚构故事表达道理的一种文学体裁。2、体会人物形象,感悟寓言寓意,明确寓意与故事的关系。3、运用变易理论根据寓意增补心理、语言描写。4、构思寓言。

教学目标体现了关注学生、尤其关注差异性学习的内容。此外,访谈对象涵盖好、中、差学生,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特点。教学目标一、二两点针对学困生,三、四点力图使中等生通过思维训练达到,使优等生打开思路,构思、行文更完善。教学目标还是随着学生课堂学习状况不断调整的,第一次课结束后,通过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后访谈以及后测(作业)发现,学生在细节描写上还是略显苍白,第二次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调整为运用变易理论根据寓意增补个性化的心理、神态描写,并根据调整后的教学目标重新设计教学环节。这种关注学生学习状况,与学生学情紧密结合的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学的实效性有所提高。

其次,以课堂学习理论为支撑,针对学习重点把握寓 意与故事内容的关系,运用“变易”理论 发挥联想与想象扩展细节,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思维并写作。针对学习重点把握寓 意与故事内容的关系,运用“变易”理论,教学环节如下:创设多角度思维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体现在对老蚌、螃蟹、石子进行心理活动的扩展写作环节。寓意一定,而由三人的生活环境、习性特点以及木偶的性格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变易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然而值得反思的是,第一次课在这一环节是有欠缺的,没有对环境、习性的变易进行必要的铺垫,导致学生在写作三人的心理活动时,只是写出木偶形象的各个方面,而很少加入各自的个性特点,只有个别学生结合环境写出个性化心理。第二次课针对课堂学习状况作了调整,首先,导入前播放海底世界视频时提示学生用语言描绘画面,为结合环境扩展心理描写铺垫;其次,在扩展写作前给出示范,学生大多比上次课能够打开思路,写出有个性化特点的语句:

螃蟹举起大锤咚咚地敲,木偶啊,木偶!不知怎么跟你说才好!海就像一个五彩世界,我们在里面嬉戏玩闹,对海的深度是了如指掌,你太自以为是了!——韩苗

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我天天与大海相伴,生活在大海最深处,抬头一望进入视线的全是鱼儿、海藻、珊瑚 难道我还没你了解大海吗? 木偶你太自以为是了,做什么事要思考过后方下结论!——叶莉莉

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我以鱼为伴,以珊瑚为家,我常常在深涧里游玩,怎么能不知道海底的深浅呢? 唉!你固执己见,怎能测量大海的深浅呢?——葛颂阳

第三,变换寓意补充情节,培养发散思维,提高课堂学习实效性。教学环节为:学生观看一段企鹅哥哥和企鹅弟弟的视频,故事讲述的是企鹅弟弟从冰面上走过来,企鹅哥哥一伸腿,把企鹅弟弟拌倒了!冰面很薄,企鹅弟弟一下就砸破冰面,掉进了水里。请学生补充故事情节,分别表现“开玩笑要把握分寸”、“人与人之间应该宽容相待”、“人贵在自我反省”的寓意。学生能够补充出“冬天的河水很冷,企鹅弟弟在水里扑腾了几下,差点淹死”、“企鹅弟弟从水里爬出来,一点责备哥哥的意思都没有”、“企鹅哥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兄弟感情,内心充满深深的愧疚”„„

学生能够根据既定寓意发挥想象补充情节,或增加形象。尽管在细节描写上还有待丰富,但学生基本能够通过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补充符合寓意的情节,达到预设目标。

在这一想象思维训练环节中,做到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给出寓意补充故事情节,学生积极性很高,能够为一个寓意想到若干情节,尽管有不符合寓意的情节,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补充的情节得出自己的寓意,仍然给予肯定。这个环节对于思维的拓展是有益的,不仅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更能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激发出不同的想法,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发展。

这一课设计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的突破,到教学环节中运用“变易”理论扩展、补充情节,均体现了关注学生的原则。在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联想想象、充满自信,学生创作的寓言中到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前后测比较发现,学生作文的情节完整与合理两个维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分别上升 25 和 12 个百分点。通过《木偶探海记》一课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为教学带来的益处,学生创作积极性高涨,在老师指导下结成小组课下交流创作心得,并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对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无裨益。同时,受眼界、能力所限,在教学实践中,自身的不足也得以彰显,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以上是《木偶探海记》课后的一点思考,学无止境,教学也如此,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积累、改善、提高。

张 蕾

【返回参考资料列表】

第三篇:三疑三探教学案例

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叫好

张志堂

我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执教近40年,语文教案写了200多本,如今,面对一本初三语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感慨万千。

众所周知,教案(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教师讲课必须要有教案。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教师写教案的目的,就是把备课所得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使之系统化,在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上课以后便于检查效果,总结经验。因此,尽管教案还不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所以无论是刚涉足教坛的青年教师,还是从教数载的老教师,都应该认真写好教案。

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教案。过去,由于一些领导一味强调写好教案,给教师定下很多条条框框,限制过严过死过于繁杂,但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不厌其烦地坚持写下去,必须做到每节课都如此,而且要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由于领导的“严”要求,学校里写得多,写得工整的教案屡见不鲜,有的同志在一个学期里,仅语文一科就写了厚厚的四本教案。仔细看下去,无论文科、理科,教案大多是教材教参的翻版,“条条框框逐个填,目标设计逐个编,白纸黑字写个遍,要求样样都齐全。”如此这般,无论是学校领导检查,还是上级领导检查,教案个个都是“典范”教案,都是“认真细致”,“值得推广”。难怪有人编出打油诗:“编、编、编,编教案,编好教案给官看,字迹工整项目全,官们看了好喜欢„„”面对如此状况,我们不但要说:这些表面文章无论做得怎样好,这些花样形式无论搞得怎样好,到底有多大用处?充其量不过是学校领导可以受到上级领导“治校有方”的嘉奖,任课教师可以获得学校领导“备课认真”的表扬。如此做法,不仅害苦了教师,而且危害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近年来为深入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推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系列读本,老师们如同久旱逢甘霖,拍手叫好。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系列读本,着眼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质,阐明了“三疑三探”的核心理念、学科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以开阔的视野

对各学科运用“三疑三探”模式进行系统整体的解读,是提高教学能力的良师益友。读本以“三疑三探”模式的课堂基本框架,对教师的备课、教学给予具体的示范、指导和建议,同时对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行澄清和提示,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即充分体现了实用价值,又体现出教师的个性风格。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由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实践经验、课堂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各班学生情况亦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个人特色。教学设计中每个页码在编排时特意留下三分之一空间,供教师添减改进和教后反思,根据教学实情设计出自己的精彩课堂。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县教研室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解放了教师,解除了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抄写繁杂教案的沉重负担,不搞文字游戏,让教师抽出时间在教案外狠下功夫,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作出深入刻苦的钻研,在教学改革上作深入的探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今领导检查教案不在凭篇幅的长短论优劣,不再凭条款的齐全论高低,在对待教案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既不放任自流,又不死抠格式,检查侧重于添加的内容和教后反思的内容,表扬侧重于有改革特色,有创意的教案,真正起到了督导作用。

衷心感谢教研室领导把教师们从编写教案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三疑三探”是西峡教育的课堂革命,而深得人心的教案的改革和创新则是西峡课堂革命的有力见证。

(作者单位:西峡双龙二中 联系方式:***)

第四篇:教海探航学习感受

教海探航征文活动开始于1989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5届,今年是第26届,在广大小学青年教师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了促进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品牌活动。下面从三个方面向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教海探航征文的历史,教海探航征文的评选,教海探航征文的写作。前两点稍微简单一些。

一、教海探航征文的历史

它开始于1989年,举行征文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带书名号的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杂志,这是一本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及其深远影响的杂志,从它的邮发代号28—1,就知道它那不可取代的地位,28是我们江苏的代号,1代表什么?不言而喻。二是为了不带书名号的江苏教育,事实证明,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产生了教海探航征文效应,数以万计的青年教师通过参加征文活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如孙双金、徐斌、王笑梅特级教师,他们共同塑造了江苏新生代 教师充满朝气的群体形象。

教海探航曾经用过以下的名字:我与教改、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三热爱班队活我的追求。活动的颁奖仪式是令人神往和和心灵震撼的,获奖选手还会像电影明星一样走红地毯,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有颁奖嘉宾、颁奖词、主题歌等。今天介绍这些就是盼望着在以后的颁奖仪式中出现我们在座的身影,当然一切皆有可能!

二、教海探航的评选

要想在教海探航活动中获奖,那真可谓是要突破重围,要经过四轮评审:第一轮决定是否能够进入正式评选程序,第二轮决定是否能够得奖,第三轮决定是否能够进入终评范围,第四轮决出一等奖和特等奖。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每次大约有2万篇左右的文章参加评选,在第一轮过后就仅剩1千篇,而这一千遍中有100篇左右是承办学校老师的,他们是东道主,是可以理解的。第二轮过后剩下600篇,决定能否得奖。第三轮过后只剩下一百篇了,这一百篇文章至少是三等奖了,最后呢则决出10篇特等奖。当然在第三轮过后的每篇文章都会用软件测出是否抄袭,引用借鉴别人的文章是不允许超过百分之三十的。

那么,每篇获奖文章都要经得起四种人的好评:知名特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专家、教育行政领导、资深教育记者编辑。要想迎合每种人的口味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特级教师他感兴趣的是案例的选择,教育专家感兴趣的是文章中理论层面的东西,资深编辑则感兴趣于文章的选题、谋篇布局、参考文献的引用等。

三、教海探航征文的写作 首先来说说“如何确定选题”,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选题要单看上去眼睛一亮,这也是今天我侧重说的内容

1、新颖别致

A、避免在前人的圈子里踏步,重复前人的故事。现在的中国人创新不够,我们很多老师的工作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明天又重复今天的故事。所以这样的老师教一年书,与教十年书是一样的。复制能力很强,但创新不够。

有这样一个笑话是不是说明了这一点呢?这个小故事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听过,一个卖草帽的人累了就倒在树下休息,等他醒来发现树上的一群猴子把他的帽子都戴在了头上,他很着急,怎么办,猴子肯定不会听他的使唤的,他突然灵机一动,猴子最大的特点是模仿,主意有了,于是他故意把自己头上的帽子狠狠地往地上一扔,果然猴子们纷纷扔下了头上的帽子,他喜滋滋地回家了。若干年过去了,他的孙子有一天也去卖草帽,也遇到了同样的遭遇,他想爷爷的办法特灵验,我也来试试吧,哪知猴子们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其中有一只老猴子狠狠地说,难道只有你有爷爷吗?这个故事是不是启发我们没有创新意识,在别人的圈子里踏步是不行的吗? 我们常有老师围绕新型的师生关系撰写论文,如常常以《谈新课程背景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题目是不会让评委多看一眼的,再来看同样的内容,不同的题目《距离之美,师生相处的一种境界》是不是就产生了王菲《传奇》里只是看了一眼就不会忘记的效果呢?

B、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有动态水平。如我们中国似乎有些回避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性教育问题,而一位老师则大胆的抓住这一问题,写了一篇有关小学生性教育的文章《从忌讳走向善待》一下子就获得了一等奖。

C、能见别人所不见,如上课时经常有孩子在底下嘀咕,有位老师是个有心人,他经过多天的观察记录了很多孩子嘀咕的内容,其实有些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他写了一篇题为《嘀咕的嘀咕》一下子也获奖了。当然,我们不会经常有新的发现,但是同样是别人发现研究过的内容,但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总之,我们在拟定文章标题时切不可像《涛声依旧》这首歌一样,怀揣着一张旧船票登上课改的新航船》。

2、切口要小

这一点我想在座的语文老师一定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也有同感,启发孩子在拟题目时的要求就是切口要小,我就不举例了。著名特级教师吴勇老师强调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童化作文,所以切口小可以让我们研究的方向非常明确。

3、虚实相生

我们写论文是经常会用到副标题,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题目《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探觅“解决问题策略”的策略》标题的前一部分是引用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一句诗,一下抓住人的注意力,特别有诗意。后面的副标题严密准确,指向性很明确清楚地告诉人们研究的方向,作者的观点。再看一个题目《此处无序胜有序——试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无序活动》是不是也是虚实相生啊。

4、准确严密

可以是点明题意的,如《给孩子一个文化的记忆》《突破课堂的惰性平衡》《一本期刊垫高一支团队》(通州瞿德良)《遏制“结果”对“过程”的傲慢》 可以是不点明题意的,如《解读留白的智慧》《我这样让学生迷上作文》 可以是问题式的,如《应对生成,你准备好了吗》《今天,你板书了吗》《如何使德育评价更有效》

5、善于寻找中间地段

我们的教学学科与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与生活、与周围的一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科的交叉地带寻找选题,能够给人意想不到而又合情合理之感。张主编举例《混搭——基于民族颜色的儿童创作新路径》,混搭原指衣服的搭配,可是一位有心的老师却将其引入到儿童画的创作上,非常地新颖独特。记得江苏灌南小学的侍校长,他非常地有心,将今年的网络流行语、流行歌曲、甚至流行的韩剧都一一列举出来,告诉我们——将思维发散开去,一切与教育关联。

总之,我们在撰写论文之前的选题是最重要的,目前的小学语文有这样几个内容写得较少,可能也确实是比较难写,在座的各位不妨多做思考:写字教学、成语教学、口语交际等。

江苏教育负责小学语文的编辑王昱曾列举了几个她认为陈旧很不可取的题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练习需要兴趣》《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是浅谈这两个字样,它是最不喜欢听的。如何搜集材料:

面向自己的实际、面向相关的理论,面向有关的报刊和网络。第一步:学说别人的话 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好选题后,要尽可能地占有更多的资料,了解别人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了解别人怎么说,只有正确理解别人说的话,只有融会贯通好别人的话,才能形成正确的研究取向。

第二步:用别人的话来说自己的话

冯老师提出写作要有理路,用理性去规划感性。写作要有逻辑框架时,要学会欣赏相关的研究,并要超越相关研究。写作要走主流路线,即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三步:说自己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 聚焦一处写 扣住一点写

写出自己的教学主张 写出自己的课程立场 如何拟定提纲:

安排好全文的布局,安排好材料的使用、安排好论文的篇幅 如何写好论文:

江苏教育资深编辑王昱,告诉我们每个月收到来稿大约两千多篇,但很少能够有录用的。从很多的来稿中发现,我们一般的教师写论文,很容易写成经验的介绍,感性的东西比较多,而不能准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一篇教科研论文最基本的三要素是:研究方法、解决问题、产生新的知识。教科研是储存、交流、传播,是让他人认识和应用的,要能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论、观点、主张和见解。我们很多老师喜欢在题目上写“浅谈”“试析”,写上这些无非意识深处是希望编辑知道我明白得不多,我在这方面研究得不够,万一写得不严密,写得不够好,您大人大量,不要计较。其实是不可取的。要注意立论、推论和表述的科学性;要注意论点、论据、论证的逻辑性;要注意论据和文字的有机统一;要注意典型分析和一般分析的有机结合。如何推敲修改: 原则:删繁就简,使论点更突出,论证更有力,文字更炼达。有这样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一篇文章可以修改一千次,但决不可丢掉自己原初的构想,即便引用一百次大师的原著,但绝不能被名家的光环遮蔽自己的鲜活存在。

如何打印校对:

要自己动手再修改,要规范格式,字体字号纸张(举黄海潮的例子)要认真校对,发现笔误。

如何关注引文和参考文献;

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夹注、脚注、尾注。我们写文章都讲究一个内容摘要,我把王昱编辑总结出来的八不准原则介绍给大家:不准以作者本人作主语;不准介绍常识性内容,不准重复引言和结论中的话,不准重复标题的内容,不准做评价性的解释,尤其是自我评价,不准出现引文或参考文献,不准分段,不准缺项。

我想论文的写作是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尤其是对我们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不可忽缺的作用,更功利一点,对将来的评优评先更是不可缺少的。我想用杰出张礼霞的三句话结束今天的介绍,这三句话和大家共勉: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总结,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第五篇:2012教海探航学习心得

教师,做个思想者

——“教海探航”学习心得

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朱小薇

前言:参加过两次教海探航颁奖典礼,发了两本《教师,做个思想者》。可惜没有去翻的冲动,因为我一直没有读书的冲动,也没有做一个思想者的冲动。但当我得知要写外出学习心得后,不由地就想起了这句话,所以,权且以这本书的名字作为今天我交流的题目,因为,这是我本次学习后最大的感想。

概述:十一月一日至四日,2012江苏省“隆天杯 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隆重举行,作为我校的代表之一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领略了12位名特优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同课异构”活动,置身于首届华东地区“苏派”教学高层论坛,聆听了探索研究“苏派”和“不拘一格地教”。盛大的场面,灵动的课堂,精彩的报告,互动的论坛,都让我的心灵一次次收到强烈的震颤。

反思:

一、我希望做一名真正的水手。

想做一名真正的水手,源于活动中太多的感动。感动于隆重精彩的颁奖典礼。

当我们一行乘坐汽车来到了江阴华士实验小学,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8只鲜红的升入高空,随风飞舞的灯笼,它们就如一个个迎宾的小精灵,让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涌动起一股暖流。放眼望去从大门口一直延伸到大礼堂前的红地毯足足有二三百米,红地毯尽头还有一个巨幅签名的水手墙,它仿佛迎接的是金鸡奖、百花奖中获奖的众多明星。望着一个个获奖选手在眼前签名合影,一股羡慕之情油然而生。颁奖仪式异常精彩,绚丽多彩的舞台灯光、背景效果,丰富多彩的师生才艺展示让我惊叹不已。

感动于探航水手乘风破浪的勇气毅力。

感动于许多平凡而普通的老师,多年来坚持不懈,孜孜以求;感动于这么多名校名师的全程参与;感动于许多和我同年龄的教师所获得的成就;感动于会议给了我一次头脑风暴,给我产生的巨大震憾。值得感动的地方太多,在和其他老师的交流中,让我深深懂得了为什么“教海探航”能这么多年来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让许多教师为之倾倒的魅力所在。因为她是名师成长的摇篮;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是教师心中的“布达拉宫”。在和“高手们”零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了他们的航海之路,用很多老师的话来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坚持自己的追求,向心中的珠穆朗峰攀登,永不 气馁,永不懈怠,执着追求。这种精神深深的鼓舞了我。

即使我的心如一滩死水,但有人硬生生地你的心里投下了一块巨石,想不泛起涟漪都不行。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航船是海洋的音符,大海是水手的归宿。我想,先从水手做起,来探一探教海的路,搏一搏教海的浪,也来充分享受一下水手的成就感,老师的幸福感。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会说,教海探航得奖非常难,难于上青天。也许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动起来。这些获奖者都是我们身边的老师,并不一定比我们聪明,但肯定比我们勤奋。

二、我希望做一名研究者。

(一)课堂教学观摩坚定了我的信念。

其实,真正推动教育变化的是日常的教学行为。在此次活动的一节节同题异构的课堂中,在普通一线老师和特级教师的多样化文本解读中,在他们百花齐放的教学形式中,我学着以“课程化”的眼光来钻研文本,学着在鲜活的课堂中,鲜明的案例中,去比较、甄别、去伪求真。可是,当你真正思考、比较,你会发现,而有些一线老师的课,形式多样,花样百出,浮华热闹而不见成效;大师的课堂朴实,无华,却总是透着一股大智慧,大师的课堂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似乎都有一些所谓的理论在支撑,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研究者。

11月2日,王雪琴、沈玉芬、梁昌辉老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语文第12册上的《姥姥的剪纸》,佩服于王老师的融会贯通,抓住单元特点进行民间艺术熏陶教学;佩服于沈老师以词组串联课堂教学环节,引领学生体悟词语的三重境界;佩服于梁老师的情境渲染,文本拓展,让学生在言语表达中升华主题。11月3日,四位语文名师闪亮登场:上海特级教师景洪春、江苏特级教师薛法根、福建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何捷老师、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全国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景洪春老师和薛法根老师同台演绎《匆匆》,景洪春老师紧紧捕捉文中复踏的修辞特点组织学生解读文本,紧扣散文诗的特点组织学生朗读感悟、背诵,薛法根校长慧眼捕捉文中叠词特色激趣导入新课,从感悟词语入手感悟经典的魅力,紧扣“日子一去不复返”、“八千多日子”和“一个日子”的感悟、体会,在诙谐幽默中时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层层剥开,水到渠成演绎着大师的精彩,课堂的“等待”效应启迪所有教师:精彩的课堂是在等待中生成的。何捷老师和蒋军晶老师则向参会教师展示了作文教学的精彩:何捷老师的“特别的自我介绍”从自我介绍开始,指导学生从“姓名、身份、爱好”入手进行写作,在交流中注重规范语言习惯的指导,此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接着何老师以三幅简笔画下手,让学生自主发挥和教师自己进行匹配,指导学生抓特点展开联想写清楚给大家演绎他自己“游戏作文”的成果;蒋军晶老师的“看图

片报道写故事”的教学向大家传达写作技巧训练的重要性,“好像在说”指导的有声有色。

(二)本次活动的论坛讲座坚定了我的信念。

在两位特级教师对《匆匆》的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紧接着在孟晓东局长的主持下开展了首届华东地区“苏派”教学高层论坛。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下列三个问题:

1、对“不拘一格”的“格”的理解与解读;

2、结合各自执教的课谈谈如何对已有的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破格、出格?

3、“苏派”的“派”是否也算作是一“格”,如何做到派内的出格?

本次的论坛组织形式自由、生动,也产生了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和交流融合的效果。身处其中的我感受到了大家对话的犀利,也让我接受了一些很前沿的学术观点,让我清楚了: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只有“入格”、“定格”、“破格”、“出格”之后,才能“不拘一格”,我们的青年教师更多的应该追求“入格”与“定格”两个阶段;语文教学的“格”是底线、是法则、是规律,任何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不得随意出格;语文的“格”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语文学科的内容必须是语文,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凸显语文。这样的高层论坛让我大开眼界,不仅领略了众位大师的教学风采,而且现场耳闻了众位大师的教学思想,看到了真真切切的“不拘一格”的课堂。

11月4日上午八十岁高龄的著名历史学家袁伟时老先生则从历史的角度向与会代表做了《一个历史学者眼中的基础教育》的学术报告,“走向世界大同”、“培养世界公民”、“做一个新时代的教育家”的三个问题引发了所有基础教育工作的的反思。“基础教育:向何处去”的大家对话环节又一次引发了大家的争论,争论中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和理性的思考。

三、我希望做一名思想者。

《教师,做个思想者》不是一本理论空泛的书,而是编辑了近十年来一些教海探航一等奖的代表之作,但真正吸引我眼球的是每一篇论文后面,都有这些获奖者的获奖感言以及专家的点评。他们的获奖感言不像我们的歌星影星那样,捧着个奖杯虚伪地说:“感谢MTV,感谢CCTV。”也没有像去年的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那样,高调地说:“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珠穆朗玛。”而是很真实地从主观的角度讨论了论文获奖的理由,从选题到读书思考到收集资料直到完成论文,事实上记录了他们专业成长的历史。专家点评则从客观的角度讨论获奖的理由,专家从专业的视角与高度为我们阐述了这些论文能够脱颖而出的必然性。不管是主观的理由还是客观的理由,都写到了他们的肺腑之言:他们都梦想能做一名探航路上的水手。他们都在做研究。他们都在做一个思想者。

应该怎样做教师,这是一个正在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可的选择。其实正如学

者马维娜所说的那样,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就是“思想者”。教书匠每天做着枯燥的机械的简单的的劳动,每天在工作与抱怨之间重复,每天在在做与不做之间徘徊。为今天少做了一点事而欣喜,为一些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情而痛苦,这种盲目、盲从是可悲的,这无异于自我折磨。思想者则至少同时在思着,想着,于是有了方向感。

刚踏入工作岗位之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没过几年,就失去锋芒,循规蹈矩;十年之后,则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中年刚到,又未老先衰,暮气垂矣……有时想想,这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教育思想,工作虽然很认真,但缺乏科学性、方向性;虽然很勤奋,那只是在盲干、蛮干、傻干;虽然你像鲁迅先生所说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但也许只是一头鼠目寸光的“盲牛”。有了教育思想,对教育问题就有了更敏锐、更深刻、更透彻的认识;有了教育思想,有时虽然失败了,也能够迅速找出原因,马上鼓足信心,战胜挫折,继续下去,并能东山再起,否则将会一败涂地。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课堂上学生胡乱插嘴,本来是教师最头痛的事,你不但不生气,而是通过引导和鼓励,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这就是你的思想,因为你懂得激活学生的生命;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学生犯错,你没有运用惩罚的法宝,而是请学生坐下,与学生推心置腹地谈谈,这就是你的思想,因为你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你没有随意性,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激活学生思维,这就是你的思想,因为你懂得怎样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当学生有爱好、兴趣或奇思妙想的时候,你善于发现,积极引导,使特长得以发展,这就是你的思想,因为你懂得张扬学生的个性。

做一名思想者,哪怕是一点点的行动,一点点的收获,也足以照亮你忙碌而枯燥的精神世界。

后记:“我心中有一片蓝蓝的海,充满扬帆远航的期待。当我漫步 你的世界,才发现我的探航总会抒发情怀。我们彰显每个生命的风采,我们关注所有孩子的未来„„„教海探航,理想探航,教海探航,智慧探航。”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教海探航的主题曲还萦绕在我的耳畔,成为我今后工作的动力。

下载《木偶探海记》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木偶探海记》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海探航(历年题目)

    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 征文竞赛获奖名单 (按姓氏音序排列) 特等奖(10篇) 以言成事:教师话语的自觉追求 戈向红 伟大的错觉与美妙的享受 马晓菲 准变量思维:赋予儿童代数思维生......

    《囚绿记》教学案例

    《囚绿记》教学案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充分享有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应重引......

    《窃读记》教学案例

    《窃读记》教学案例 选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

    窃读记教学案例

    窃读记 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

    教海探航获奖感言五篇

    探航之路,永无止境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晚上好! 2012年11月2日,这是一个侵入我灵魂深处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手捧鲜花和奖杯,站在了神圣的教海探航的领奖台上。这一切,就像是一个......

    2009-2014 教海探航一等奖选题

    2009年一等奖(45篇) 江苏省教海探航近六年一等奖特等奖选题 1 儿童的智慧在指尖跳跃储冬生 海安县实验小学 2 儿童写作:一种朴素而真切的教学走向吴 勇 海门实验学校 3 让直觉......

    关于2013年“教海探航”征文工作

    关于2013年“教海探航”征文工作 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细则 一、征文主题 高举“苏派”旗帜,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品质。 二、参赛对象 小学教育工......

    海大组织能力案例(阅读材料)

    海大集团的人力资源实践企业简介及发展历程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水产饲料、畜禽饲料和水产饲料预混料为主营业务的国家重点高科技型农业龙头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