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3 21:5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正如我们所知,作为学生,记忆在我们的学习中一直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作为师范生,在我们日后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合理适当地将记忆规律运用其中并帮助学生们掌握方法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职业要求。以下,我就心理学对记忆的分析,提出自己关于如何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几点想法。

首先,根据记忆的时间可将记忆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是我们最常用到的一种记忆方法。其特点是:有意识的主动加工;提取快捷;顺序保存;容量有限(通常为5-9个单位)。然而,这里所说的“容量”,可以是单个信息,也可以是由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组块就是短时记忆的单位,是加工处理信息材料的意义单元。通过组块可以扩大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工作记忆的工作效率,通过组块和自动化来节省短时记忆的空间。因此,就英语而言,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将有同样词根的单词组成一个组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记住一个词根的基础上,增加词缀,变换词性词义,从而记得更多单词。也可以将一些有一定联系的单词编成一句话或是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们在有趣的形式下扩大更多词汇量。除此之外,作为老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帮助或是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谐音法或是编口诀等联想的方法,更加形象生动地去记忆单词,这样可以使记忆更加深刻。

再者,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其中针对记忆的保持与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记忆的遗忘规律”,即:先快后慢。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巩固的工作。毕竟学生还是中学阶段,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因此作为老师,就应该在每堂课前,甚至是每天早读带领学生复习单词课文,加深其印象,避免记忆的过多流失。并且,尽量做到7天内小复习,1个月内大复习的规律和习惯,不断巩固,使其记忆恒久。

另外,记忆过程中保持与遗忘环节上,遗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信息提取失败,即:提取失败理论。这里还提到“舌尖现象”,即:知道某件事,却不能回忆的现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正确的线索,那么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也就是说,提取失败是缺乏线索或线索错误,这就证明了线索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于引导学生记忆篇幅较大的内容时,可以帮助引导学生提取出关键词,从而更为轻松有效地记忆整段材料。除此之外,我还要提的一点是弗洛伊德的“动机性遗忘理论”,即: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他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从而维护自我的动态过程。就这一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多样的授课方式来激起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并投入学习,有一种“我想记住,我想学习”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再有,记忆也有一些基本策略可以采用: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组织策略。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每学完一个句子或是一篇文章,让学生试着去复述内容,出现了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牢固地记忆正确的知识。如果遇到较多内容时,引导学生根据类别群集、联想群集或主观组织、意义编码、心象化、记忆术等方法组织加工材料,并且使之形成新的知识框架,系统地记忆知识。

最后,我再提几点关于如何避免遗忘的方法:

一、及时复习与循环记忆法;

二、分散复习;

三、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

四、复习方法多样化;

五、过度学习。还有几点关于如何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一、安静、放松;

二、培养兴趣、积极学习;

三、有记住的意图,想要记住;

四、遵循规律,联系已知,运用策略:理解、尝试回忆、自己讲授、形象化;

五、及时复习:先快后慢,先密后疏。

以上是我关于“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所提出的几点想法,希望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去解决问题,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

第二篇: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二)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2.激发学习动机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必定使人疲惫不堪。怎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地注意而又不疲劳呢y在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在一节课乃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如,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安排应有难有易,教学方式应稳中有变,使小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小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的转换简单地归结为让两种注意按着一定的程式轮番交替地出现。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它只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仿效。在如何运用两种注意转换规律的问题上同样如此。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观察兴趣2.观察的方法3.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训练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

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①明确识记目的,加强有意识记 ②加强理解记忆,掌握识记方法和技巧 ③尽量减少和避免干扰 ④合理组织复习

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④复习方法多样化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 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3.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5.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想象力如何培养

1.临摹仿效 2.丰富的知识经验 3.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优良心理品质 4.参加创造活动 5.培养正确幻想

能力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能力?

一影响能力个别差异的重要条件和因素有以下几点:

1、素质。

2、早期教育。

3、教育和环境。

4、个人的努力。

二培养青少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重视早期教育

正确进行早期教育。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3、通过课外兴趣的培养注意能力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论述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来自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三、来自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四、来自社会因素的影响

五、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促进能力发展。

4、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动作的认知阶段 动作的联系阶段

动作的完善阶段

(一)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内部因素

1.个性 2.智力 3.知识经验与理论

(二)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因素

1.讲解与示范 2.练习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

一)原型定向

2.原型定向的含义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3.原型定向阶段的任务

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起进行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内部控制条件。首先要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其次要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4.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

(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5.原型定向的作用

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二)原型操作

1.原型操作的含义

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及其学派的著作中称之为“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2.原型操作阶段的任务

该阶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践模式进行实际操作,对动作序列要逐一执行.及时检查操作是否正确、对象是否变化。执行的同时还要作口头报告.促使智慧活动向言语执行水平转化。

3.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

(1)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主体要依据心智活动的原型,把构成这一活动的所有动作系列,依次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出,不能遗漏或缺失。而且每个动作完成之后,要及时检查,考查动作的方式是否能正确完成,对象是否发生了应有的变化。

(2)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3)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

(4)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用言语来标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

4.原型操作的作用

通过原型操作,学生不仅有了程序性知识,而且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完备的动觉映象,这就为原型内化奠定了基础。

(三)原型内化

1.原型内化的含义

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2.原型内化阶段的任务

该阶段开始借助于言语来对观念性对象进行加工。这是原型在学习者头脑中转化为心理结构内容的过程。

3.原型内化包括的三阶段

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4.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

(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此时已没有实际操作)。然后,再逐渐缩减。

(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四、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所谓完备性,指对活动结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行顺序和字形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所谓独立性,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所谓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

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像。

(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在学生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再提出言语要求。在用语言来标志动作时。用词要恰当,要注意选择表现力强而学生又能接受的词来描述动作。

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像转化。这时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上。在这一阶段上,不仅要注意主体的言语动作是否正确,而且要检查动作的结果是否使观念性对象发生了应有的变化。此外,要随着心智技能形成的进展程度,不断改变言语形式.另外,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三节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本着指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提出了以下规范要求:

一要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传播、散布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不传播宗教和宣传封建迷信。

二要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树立育人为本、做人民满意教师的理念,勤奋工作,尽职尽责,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奉献与获得之间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认真完成备课、教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环节的教学T作,并积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做到未备课、无教案不上课,不旷课,不随意调课或私自找人代课。

三要热爱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坚持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与尊严。不偏袒、歧视、讽刺、挖苦、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杜绝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四要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给班级,学生排列名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考场。严禁对学生有偿补课和有偿家教,不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不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

五要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仪表,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不在上课前饮酒;不在课堂上吸烟、使用通讯工具;不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打牌、下棋、上网聊天或玩游戏;不参与赌博活动。不得透露各类考试内容或组织、参与学生考试作弊;不得在招生、评估考核、职称评审、科研教研等工作中弄虚作假。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或家长谋取私利。

六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掌握先进教育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潜心钻研业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及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要把“修身、敬业、爱生”作为自觉行为,通过教育叙事、师德反思、业务自传、校本研修等方式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不得以任何手段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1.教师的思想行为规范.(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正直诚实,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5)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2.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

(1)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

(2)钻研业务,熟悉教材,认真备课;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性教学。

(3)精心编排练习,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定时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及时补缺补漏。

(4)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

(5)上课语言文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确。(6)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热情、耐心地回答学生提问。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7)教学计划应符合教学进度的要求,不能随意删增内容、加堂或缺课,不能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教师的人际行为规范

(1)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袒;不以师生关系谋取私利。

(2)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切忌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不亢不卑;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3)教师与领导之间要做到: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秉公办事,团结一致。

(4)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教育学生。

4.教师仪表行为规范

(1)衣着整洁,朴实大方,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2)举止稳重大方、潇洒自然、彬彬有礼。切忌轻浮粗俗、拘谨呆板。

第三篇:记忆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记忆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记忆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做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记忆”一词,最简洁最恰当地表述了大脑保持经验的过程,总是先有“记”,然后才能“忆”。比如刚入学的儿童学习汉字,经过识字教学对字进行辨识、读写,把字储存在头脑中(保持),过后再见到这个字,才能正确地读出来(再认),默写出来(重现),没有对这个字的“记”,就不可能有“忆”。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理解记忆,可以把它看作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在一定条件下提取出来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由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构成。识记是识别和记住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知识经验的过程;再认和重现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三个环节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

有了记忆,人才能积累和扩大经验,先后的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和统一的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形象记忆有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或味觉的记忆等。

语言――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公式、理论等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操作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中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按记忆有无预先确定的目的,可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心理实验和研究表明,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比较,前者效果优于后者。例如,在学生面前迅速展示和取下绘有“三角内写5,圆圈里写9,方框内写6”小黑板。展示前向学生提出三个数字之和的记忆任务,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回答得正确,但如果接着问学生三个数字分别在哪种图形中,则绝大多数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因为第一个问题是有意记忆的结果,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没有记忆任务。

4、如果按记忆时对所记材料是否理解来划分,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第二节

记忆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意义

记忆在人的任何实践活动中,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智力结构的重要内容,又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俄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据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如果形象地把智力比作一座“工厂”,记忆就是这座“工厂”的原料“仓库”,仓库内原料充足,工厂的机器才能正常地持续不断地运转加工,否则,智力工厂将成为无米之“炊”。人正是依靠记忆,在经验恢复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想象和创造等智力活动。而思维、想象和创造的过程和结果,又作为新的经验保存在头脑里,为进一步进行智力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一个人完全失去记忆,他将永远处于毫无经验的新生儿状态,任何智力活动都是不可能进行的。记忆对小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记忆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提供“范式”。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力活动水平的基础,也是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可能进行思维的,更谈不上表达。其次,发展记忆力,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在吟诵潜思的过程中,融会贯通文章的精义、脉胳、文采,有助于加深对语文的理解。从整体上活生生地接受了课文的潜移默化。第三,经常记忆材料,还可以使儿童从小养成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认真理解教材内容,理解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他们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记忆任务,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

第三节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在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记忆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其特点是:

1、从记忆的目的性来看,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逐渐占主导地位。小学生从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是他们识记发展的一个质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在整个小学阶段逐步实现的。拿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仍然是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识记的有意性、目的性还很差,识记常常离开了学习的东西,却不易记住。识记也缺乏自觉性,老师叫写才写,老师叫记才记。分不清教材内容的主次,不知道哪些应该详记、牢记,哪些可以从略。

在教学影响下,小学儿童识记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步发展。

2、从识记的内容来看,词的逻辑识记在迅速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容易识记,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的识记有较大的困难。

在教学影响下,小学儿童词的抽象识记能力在迅速发展,但是小学儿童在识记抽象的词的材料时,他们仍然需要具体形象材料的支持。小学儿童易记住那些以直观材料为支持而又理解了的材料,不易记住那些不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概念、定律。教师必须注意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发展小学儿童词的逻辑记忆能力。

3、从记忆方法看,意义的识记,理解的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从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向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发展,是小学儿童记忆的又一特点。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在教学影响下,儿童能改变单纯依靠机械反复的识记方法,学会从意义上,逻辑上掌握学习材料,采用意义识记。在教学工作中,老师既要注意发展小学儿童的意义识记能力,也要注意提高他们机械识记的能力。并指导他们将两种识记方法结合起来,以取得更佳的记忆效果。第四节

记忆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识记的规律,其目的在于使小学儿童获得巩固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记忆力。值得注意的有如下一些问题。

1、在教学中把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结合起来,应以有意识记为主。

众所周知,人们的许多知识经验是在无意中自然而然地记住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儿童的无意识记。适当安排,利用得法,可以使学生少花力气而获得巩固知识。无意识记对于教学工作是有作用的。如难度适中而新颖的题材,令人发生兴趣的东西,激动人心的生动形象或事件,以及多种感觉参加认识的对象等等。都不需要学生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而被记住。

但是光靠无意识记不能保证小学儿童获得系统的知识。教学还必须有意识记。而且小学儿童主要依赖有意识记来获取系统的、巩固的知识。教师在讲课前,就应当根据本门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单元教学在记忆上的任务;要使学生知道应当记什么,记的牢固程度和完善程度;使学生逐渐学会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有目的的、自觉地去记住必须记住的东西。

教师又必须把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交替进行。一般地说,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基本的知识,如公式、定理、法则、规律以及关键性材料,重要论据、事实、历史年代等,要向学生提出必须识记的目的要求,而对一些非基本的材料,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无意识记去把握,不必加重他们的识记负担。

2、在教学中,把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应以意义识记为主。教学中要提高小学儿童的识记效果,需要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互相配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作用。意义识记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东西比不理解的东西,记得迅速、牢固、持久,回忆起来也容易。所以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应以意义识记为主。但是,意义识记又必须有机械识记帮助,才能保证识记的精确性,如背诵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便是两种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共同促进的结果。

在教学中有些材料,如识字教学中要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写字要记住笔划结构,这些常要求小学儿童熟记、背诵,要更多地求助于机械识记。把材料全部背下来,否则就难于运用这些知识,甚至会影响进一步的学习,所以我们在强调意义识记的优越性和理要性的时候,不能否定机械识记。一般地说,教师教学首先要把教材讲清楚,使小学儿童听懂,看懂,真正理解了意义,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必须记住的材料,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

3、根据遗忘规律,帮助儿童与遗忘作斗争 记忆的对立面就是遗忘,遗忘是有规律的。最早对遗忘进行研究的是德国蓍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说,在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在开始的短时间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时间以后,遗忘的发展就慢了,遗忘得也少了。

根据遗忘规律,教师要帮助学生和遗忘作斗争,加强知识的巩固。那么,怎样组织学生的复习呢?

(1)及时复习

(2)复习方式多样化(3)避免干扰和过度疲劳

4、教给儿童有效的记忆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1)分步识记优于集中识记。

(2)结合重现比单纯重复的识记效果好。(3)整体识记,部分识记,综合识记。(4)早晚记忆法。(5)运用记忆法。(6)联想记忆法。(7)读写记忆法。(8)趣味记忆法。(9)选择记忆法。(10)概要记忆法。

(11)比较记忆法。等等。

5、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记忆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他们的记忆力。记忆的品质:敏捷性、巩固性、正确性和准备性,在不同儿童身上有不同的结合,组成不同的类型。教师要帮助小学儿童认识自己记忆方面的优缺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记忆品质,这对于小学生获得丰富而巩固的知识、技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论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论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案例1:大学生学习英语]2004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个调查显示,19%的学生“几乎全部”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56%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雅思考生在写作和口语单项考试中近几年来的分数都是全球最低的。麦肯锡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不到10%的大学生具备英语沟通能力。雅思中国年会发布的全球雅思考试榜显示,2006年全球雅思均分6.06分,中国考生雅思均分为5.53分,全球排名倒数第二,低于日本和韩国,仅在阿联酋之前。历年来的托福考试都是日本给亚洲各国垫

底,雅思考试却是中国垫底。

雅思中国年会发布的考试榜还列出了中国雅思考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平均分:5.47、5.39、5.80、5.23。从分数看,阅读还不错,但是写作、口语相当弱。

[点评]: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花的时间多但是写作、口语相当弱的原因主要是只注意识记,没有注意运用,没有学习英语语言的环境,没有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者能力和倾向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的师生双边活动。

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也就是说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属性,才能确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这种联系具有规律性的意义,是

规律性的联系。

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探讨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规律,从而在认识掌握的基础上运用规律,服务

教学。

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规律有哪些呢?这些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呢?

一、生长规律的规律(简称生长规律)。

生长规律:儿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称为生长发育1,从儿童到成年人其生长发育不是等速的,而是时快时慢呈波浪式的上升,阶段性规律很强。一般有两个突增时期,第一次突增时期在两岁以前,第二次突增时期在青春发育期,其年龄在10~11至14~15岁。突增期过去以后渐渐缓慢下来,到20岁左右基本停止。

2,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人由小到大,身体的比例一直在变化。在第一次突增期过程中,初生儿的头占身长的 l/4,2岁时占 l/5,6岁时占1/6,12岁时占 l/7,到成人时仅占 l/8。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头先发育,以后是躯干,下肢,身体发育是按头尾发展规律顺序进行的。第二次突增期的过程恰好与第一次相反,下肢先发育,其次是躯干,而头的发育不明显。从出生算起,如以增长值数计,头增长一倍,上肢增长三倍,下肢增长四倍。身体各部位发育结束的时期是:足长约在16岁,下肢长约在20岁,手长约15岁,上肢长约在20岁,躯干长约在21岁。

3,人出生后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5~6岁时发育速度最快,并迅速接近成人水平。此时大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90%。6~20岁之间脑的重量仅增加10%,但是随着大脑细胞不断地进行复杂的分化,机能也随之提高。中的总体发育是指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它们与形态指标的发育曲线基本一致,呈波浪式上升。淋巴系统的发育在10岁左右已达高峰,12岁已达成人的200%,以后逐渐降低。因此要特别注意10岁前儿童的疾病防治工作。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10岁以前几乎不发育,当身体发育进入第二突增期以后才迅速地发育。

[资料1] 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占优势并容易扩散,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逐渐发

展,最后兴奋和抑制达到均衡。

4,生长发育的两次交叉规律是指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男女儿童因发育时间不同而出现的身体形态指标的两次交叉现象。在青春期前(7~9岁),多数形态指标,男生都大于女生。10岁以后,女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各部位迅速生长发育,许多形态指标超过男生。到13岁时,男生身体各部位迅速生长发育,女生的增长速度减慢下来,致使男生各项形态指标又超过女生。因此男女生大部分形态指标在青春

期形成两次交叉。

生长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在出生至满28天内为新生儿期。这一时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各种疾病如窒息、感染等,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发达国家约占婴儿死亡率三分之二,尤以第一周为高。根据这些特点,新生儿期保健特别强调护理如保温、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应定期(至少2次)进行访视,坚持母乳喂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28天至满1周岁为婴儿期。此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所需的热能和蛋白质比成人相对高,因此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

6个月前的宝宝还没有行动的能力,活动范围还是以床为主,宝宝也是用触觉在初步了解这个世界。另外,宝宝的视力发展在2个月大后开始有明显的进步,到了4个月后才能真正看清楚这个世界,不过由于还不会走,因此仍是以视线所及的范围以及能碰触到的范围为主。这个时期,照顾者一定要常常抱宝宝、和宝宝说话,让宝宝感受到被爱,有助其触觉的发展。此外,若常和宝宝说话,宝宝对人说话的声音也较

敏感。

常常抱宝宝,让宝宝感受到温暖、被爱的基础下,宝宝的情绪会较稳定,比较安定的宝宝会较有信任感,能够放心去探索、学习,因此,丰富的触觉刺激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基础。有鉴于此,建议为6个月内的宝宝进行婴儿按摩,只要宝宝躺着的时候,就可以揉一揉他的身体,或是用毛巾抱住他摇晃,让他

感受“触觉”。

3、1─3岁为幼儿期。此期是小儿语言、思维、动作、神经精神发育较快的时期,要根据其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早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4、3─6岁为学龄前期。这时期体格生长较以前缓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进一步发展。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养优良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此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儿童启蒙教育,对他们一生中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劳动技能的水平都极为重要。因此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去接受系统的启蒙教育,并使其由家庭或托儿生活转入集体、伙伴生活,该期是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时期。

5、三岁孩子喜欢独立地做些事情,并迫切希望在各种活动中赶上大孩子。他们已能做到安静地听一会儿故事或儿歌。在听过一些故事后,他们还喜欢学着讲一些简单的故事,并且喜欢模仿别人做鬼脸。

这一阶段,孩子的体格发展与一二岁时相比有所减缓,但随着跑跳活动的增多和开始学骑童车,他们的肌肉力量明显增强。在智力方面,他们已能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在这一阶段,家长引导孩子做一些观察种子发芽、大蒜长苗之类的游戏对其智力开发很有好处。

四岁期间,孩子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画画、搭积木、拼接组合玩具之类的游戏很适合他们。这一阶段,只要父母稍加指点和形象暗示,孩子就能理解事物颜色、尺寸和形状方面的含义。因此,父母应积极引导孩子看一些简单的图画书,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在群体活动方面,四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如何学习对方的优点,并能自我解决玩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在整个四岁期间,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在群体活动中的交往能力和教育孩子怎样去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五岁的孩子已懂得初步计算,懂得简单的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记忆力明显提高,能记住一些意义简单的描述性词语和短句,能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并开始懂得用自己的经验判断事物的好坏美丑,同时特别喜欢模仿和学习故事或图画书上他认为了不起的人或有趣的事。这一阶段,孩子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由一般意义上的灵活变得比较敏捷,室外活动兴趣大增,能连续很长时间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并初步懂得如何在集体游戏中与人合作、谈判和交涉。肌肉发展很快,身体平衡能力显著增强。所以,家长应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念和是非标准,促进孩子心理和体格两方面的平衡发展。

六岁期间,孩子的群体活动兴趣持续上升,相互之间的类比意识明显增强,语言能力显著提高。孩子们在一起,彼此之间已经懂得相互取笑和开玩笑。绝大多数孩子都已逐步形成区别真、假、好、坏的意识,十分渴望知道生活中每一件事的好坏标准和最终界限,但即使是知道了好坏标准和事情发展被允许的界限,他们也想象不到自己一旦在这种事物中“违规”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成长速度明显快于体格发展速度,通过亲身体验和尝试获取知识的能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他们心中往往还产生出一种想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做那些“父母交代不宜去做的事情”的强烈愿望。因此,父母应加强对孩子行为活动的观察、监督和适当约束,但切忌强制性地管教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大多数孩子还做不到长时间静坐,所以尽量不要安排他们连续长时间学习,如画画、看书、学琴等,以免

孩子对这类活动感到厌烦而失去兴趣。

6、6─12岁为学龄期。此期小儿体格仍稳步增长,大脑皮层功能更加发达,对一些事物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儿童进入学龄期的重大变化是把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要做好其衔接工作即要做好儿童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否则将会发生对学校环境、学习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等心理障碍。这个时期发病率较前为低,但要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矫治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练,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避免思想过度紧张。7、12─18岁为青春期。这一期个体差异较大,可相差2━4岁。此期特点为生长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生殖器官迅速发育,趋向成熟,女孩子出现月经,男孩子出现遗精,故性教育最好在12岁前进行。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接触社会增多,遇到不少新问题,外界影响越来越大。在保健工作上,除了要保证供给足够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加速所需。加强体格锻练和充分注意休息以外尚应根据其心理、精神上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保证青少年的身心

健康。

8、儿童少年骨骼的化学成分与成中人不同,含有机物较多,无机物较少,成年人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的比例为3:7,儿童为1:1。因此儿童少年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而易发生畸形,练体

操、武术等项目应选择儿童少年时开始。

9、儿童少年的神经调节机能尚未十分完善,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性较高,因而在体力活动和情绪紧张时常出现心跳显著增加和节律不齐的现象。儿童少年的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绝对值比成年人少,但其相对值(以每公斤体重计算)比成人大,年龄越小相对值越大。这就保证了在发育过程中因身体代谢旺盛所需的氧供应。这个特点说明了儿童少年的心脏能适应短时期紧张的体育活动。

二、动机规律

动机规律: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人的动机强弱影响学习效率,但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措施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活动目的,增强学习动机。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之转化为学习动机。

3、利用各种诱因,激发学习动机。

[案例2:求商与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法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要学会用口诀求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我们学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验中有不少老师非常重视这一点,往往在一节课内不断地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点评]:明确学习的目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动机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把社会和教育的要求变为自己的内在学习需要的过程;激发动机是通过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已形成的潜在的活动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动机的培养是动机的激发的前提,动机的激发又进一步强化了已有的动机。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措施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活动目的,增强学习动机

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由于对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活动内容的价值与性质不明确造成的。因此,进行活动目的性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认识活动的社会意义,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需要,形成长远的间接性的远景动机,提高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应向学生清楚说明学习活动的具体目的、任务要求,只有当学生充分了解活动或学习的目的性及价值所在,就能把学习活动的目标视为自身需要,从而转化为活动的动机。一般说来,学生学习目的越明确,目标越有吸引力,越能激

起强烈的学习动机。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之转化为学习动机

激起学生求知欲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不过,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还要有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材料,如挂图、幻灯、电脑制作、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或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解决问题,以达到激发求知欲进而转化为学习动机的目的;当学生缺乏学习的真正动力时,教师可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

3、利用各种诱因,激发学习动机

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是启动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之转化为活动动机。利用诱因是指通过外部的各种刺激物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个体真正产生动机,而导致行为。研究表明,奖励、惩罚、竞赛、反馈等因素都起到了激发学生活动动机的诱因作用。但在运用这些诱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一定要做到科学有效。

A.及时反馈

反馈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克服缺点,增加努力程度。运用反馈要做到及时、全面,还要以正面反馈为主;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B.科学地运用奖惩

这里的奖惩主要指表扬与批评。实验表明,表扬与批评运用得好,就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因此,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

时应注意:多表扬,少批评,表扬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批评中要带有鼓励;要考虑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情况;要考虑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态度;要考虑师生间关系的融洽程度以及相互尊重对表扬与批评可能产生的效果;运用表扬与批评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等。总之,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做到客观、实事求是,才能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起到积极作用。有学者还提出了有效地运用奖惩的几个原则:(1)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2)奖赏要与学生的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3)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奖励办法;(4)奖励的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5)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6)惩罚应就事论事,避免翻“老账”;(7)切忌把惩罚作为教师报复泄愤的手段;(8)切忌体罚学

生;(9)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C.合理地开展学习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竞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合理开展学习竞赛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竞赛的难易程度以及竞赛活动的频率,不能因竞赛增加学生的心理紧张度,以致产生心理压力;竞赛时要尽量按能力的高、中、低分组,使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竞赛还要与评比、奖励相结合,以便巩固竞赛的成果。总之,只有当竞赛符合学生的自尊、获取成就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才

能激励学生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有多种途径,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种。外部动机激发着眼于创设各种外部条件(如上面提到的反馈、奖励与惩罚、竞赛等),内部动机着眼于用内部各种心理因素(如需要、求知欲、兴趣、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激发学习动机。

三、兴趣规律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兴趣规律: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好。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3: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在执教平面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关系”一课时,老师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作为故事背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1)多媒体课件演示。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唐僧准备奖给三个徒弟每人一块地。他拿出一根绳子说:“徒儿们,为师准备奖给你们每人一块地,以便你们今后自食其力,现在就用这根绳子各自围一块地吧。”这时猪八戒急急忙忙地说: “我要围成正方形的”,沙僧说:“那我就围成长方形的吧”,孙悟空

说:“嘿嘿,我老孙可要围成圆形的了”。

(2)在这个情境下,教师追问:“同学们,如果是你,你同意谁的想法?同是一根绳子,面积与周长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谁围得的面积最大呢?”

(3)在这个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把学习主题引出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开始了积极的思考、学习。

[点评]: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5、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案例4:奥林匹克竞赛]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举行,是为全球高中学生举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数学赛事。自1986年以来,中国队已累计13次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国有6次6个学生同时获得金牌,而美国和俄罗斯都只有1次6个学生同时获得金牌。

2006年7月在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以超过第二名40分的较大优势获得总分第一名。共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498名选手参加了本届赛事,这一年,中

国显然大出风头。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每年10月都要举办一次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近年来,每年参加联赛的学生超过10万人。次年1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从10万名联赛选手中挑选出120位左右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培训,从中再选出25人进入设在东北育才中学的培训基地。在培训和竞赛后,再精选出6人组成最终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代表队。很显然,这是一个大规模的精挑细选活动。参赛的选手在经过层层选拔之后,还要集中培训并进行大量的模拟练习,最后由精通竞赛的教师专门

辅导。

2001年国际数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有一对法国兄弟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被称为“国际数学双子星”的洛朗·拉佛格和文森·拉佛格兄弟。哥哥洛朗·拉佛格是菲尔茨奖得主,弟弟文森·拉佛格曾因在算子代数K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贡献,获得2000年欧洲数学学会青年科学奖。

最让我们中国人关注的是,文森16岁时(1991)曾以中学生的身份参加过北京举行的第31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且获得金牌,而那次与文森同场竞技的中国队中也有5人获得了金牌。10年之后,文森作为国际知名数学家旧地重游,可那些同样获得金牌的中国中学生,却无人出现在世界著名数学

家的行列。

我们只能感叹,中国的教育制度尽管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考生和一流的学科竞赛高手,却难以培

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比知识更重要,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永恒动力!

兴趣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挥它对认识活动的推动作用。成功的经验是发展儿童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一切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开动脑筋,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课外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组织各种有趣的比赛、游戏、参观、义务劳动、游览等活动,把校内与校外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有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对不同学科出现兴趣分化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客观原因主要取决于教师讲课的好与不好。可见,教师教学的水平,是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由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苦练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学习形式变化感兴趣的特点,巧妙地围绕教学内容来变化学习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处理好教与学中的各种关系;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搞好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小学生随年龄的增长,兴趣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如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对课外书的兴趣、对课外活动的兴趣、对时事政治的兴趣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有多方面兴趣,因为通过广泛的兴趣,才能多方面地获取知识,给自己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广泛的兴趣基础上,引导和培养他们有一个中心兴趣,即要求对某一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钻研,并使其他各种兴趣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它服务。只有把广泛兴趣与深刻的中心兴趣相结合,兴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注意防止学生的广泛兴趣中可能存在的消极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兴趣。一旦发现,教师要及时、正确地引导,向他们晓以

利害,并以积极有效的兴趣代替无益的兴趣。

4、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积极的评价是指当学生取得成功或有了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表扬和鼓励,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评价,这种评价能为儿童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及价值,从而能进一步增强原有的兴趣。但积极的评价也要恰当,表扬、鼓励既不要过头,也不可不足,而且要做到及时。若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表扬与鼓励的方式,所达到的强化效果会更好。

5、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兴趣是可以迁移的。兴趣的迁移是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使对该事物也发生兴趣。但兴趣的迁移要满足以下的条件:一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二是,教师应寻找到要使学生感兴趣的新事物或活动与学生原有兴趣的相同点;三是,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产生对新事物与活动的认识需要,并把这种需要转化成强烈的动机。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将学生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化到对学习的兴趣上来。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迁移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

趣。

四、注意规律

注意区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而有意注意预先有一定的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阶段,不仅人有,而且动物也有。两者在活动中是相互转化,在活动中我们力求要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注意规律包括无意注意的规律和有意注意的规律。

无意注意的规律 :

凡是具有以下特点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1,.相对强烈的刺激。2,.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3,.不断变化的刺激。

4,在背景中特别突出的刺激。5,.新异刺激物或奇异的气味。

6,感兴趣的事物。有意注意的规律是:

1.智力活动的紧张性使有意注意高度集中;

2.实际操作和练习需要有意注意; 3.学习目的、任务明确能保持有意注意;

4.兴趣和爱好能激发有意注意;

5.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保证有意注意的持续;

6.减少学习疲劳,使有意注意更集中。注意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良好的“注意环境”和“注意条件”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主要是受外部事物的影响作用不自觉地产生的,它缺乏目的性,常会导致学生上课分心。这是“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消极作用。但“无意注意”在教学中也有积极作用,那就是通过对某些服从于教学要求有意识地控制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教学训练时,如场地的利用、器械的安排等都要充分利用客观因素,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环境条件。在选择教材方面,既要力求利用那些能够引起“无意注意”刺激物的特点,也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直接兴趣。

2、教师讲解生动、示范正确,善于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技术水平,由浅入深,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等,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3、运用语言来组织学生的注意。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就会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如果语言平淡乏味就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的语速要适中,不要太快或太慢。语速太快会使学生感到紧张、烦躁,没有思考的余地,思

想容易开小差;语速太慢会使学生疲劳、厌烦。

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有意注意”是学生注意的主要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首先,学生明确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指出教材的关键和难点。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既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但又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

运用两种注意的转换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片面地或过多地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往往容易引起疲劳并导致注意力分散。单纯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当根据注意力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进行,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单杠前回环时,初次上杠学生有些胆怯,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便产生了直接兴趣,这就是把“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的例子。而“无意注意”也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例如,很多同学喜爱篮球活动,可能被直接兴趣“好玩”所吸引,一旦他们感到自己应该像优秀运动员那样提高技术时,就会有意地注意别人漂亮的动作,虚心向

别人学习,产生了改进技术,提高技术的间接兴趣,这就是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的例子。教师应该明确,任何工作都需要“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共同参与,都需要不断变换。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使学生的两种注意规律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善于用多样的艺术的手段来处理“有意”与“无意”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感知规律

感知规律是人认识事物的基本心理规律。

1,要使感觉器官对事物能引起感觉,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神经细胞对刺激的反应是以有变化的中等的强度为最佳状态,最容易引起兴奋。

2,感知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会越清晰。3,活动、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被感知。

[案例5:水的性质]我国某小学三年级的一堂自然课,也是给前来观摩的考察团听的公开课。给学生

上课的罗老师是副校长,有教学经验。

“水,我们天天喝,天天用,可一些性质仍没注意到。不信,请看实验。”罗老师用装满红色水、连着

玻璃管的烧瓶做实验。

“把烧瓶放在热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老师问。

“烧瓶会变热。”“里面的水也会变热。”学生答。

“那我们试一试。”老师说。

一试,试出了“怪事”。学生们兴奋地嚷:“水会顺着玻璃管往上跑!”

“这说明了什么?”老师问。

“水增加了。”学生答。“是不是你们加进了水?”

“没有啊。”

“那水怎么往上升了?” 学生们张着嘴答不出。

“给你们5分钟,小组讨论一下。” 5分钟以后,老师问:“明白了吗?” “明白了。是烧瓶里的热空气把水挤上去的。” “有不同意见吗?”老师一连问了三次,没有人不同意。

“烧瓶里明明装满了水,怎么会有空气?”老师急了,声音变高。“水上升,说明水的体积增大了。

”老师直接说出了答案。接着又启发学生说出,水的体积增大,是因为受热。

接下来,各小组按老师的吩咐,把烧瓶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学生们立刻发现:玻璃管里的红水下降了。老师以为,有了刚才的学习,学生一定会说:“水受冷,体积缩小,水面就下降了。”可学生偏

不这样说。

“水下降,是因为下面烧瓶变大了。”学生说。

“烧瓶可不是气球呀,想大就大,想小就小。”老师的话把学生逗乐了,可还是说不出原因。

“其实是因为受冷,水的体积缩小,所以水面下降了。”老师再次给出了答案。

[点评]:活动、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被感知,在教学中我们要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去思考,去分析,去质疑,要按感知规律组织教学。

4,单纯运用某种感觉器官,会降低感知的效果,如果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就能提

高感知效果。

[案例6:画平行线]我们在探究平行线的性质时首先应让学生“操作感知”,然后“概括结论”: 请学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CD外一点P画出CD的平行线AB.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画平行线的过程,让学生结合画图过程思考:当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同位角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易得到图中两条平行直线AB、CD被直尺所截得的同位角是相等的.

[点评]: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比老师生硬的讲解教学效果更好!

5, 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所能形成的表象就越清晰,就越有利于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从而使知识理解掌握和巩固。

[案例7:因数与积]A、观察思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也就变大。”的下面许多组题目中,一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又是怎样变化的?

2×5=10 3×10=30 4×20=80 2×10=20 3×100=300 4×60=240 2×20=40 3×1000=3000 4×80=320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数乘上几,积就乘上几。

B、观察思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也就变小。”的下面许多组题目中,一个因数是

怎样变化的,积又是怎样变化的?

50×100=5000 40×7=280 30×5=150 50×10=500 20×7=140 15×5=75 50×1=50 10×7=70 10×5=50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就除以几。

[点评]: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

使知识理解掌握和巩固。感知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人们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尽可能进行直观教学。

1、直观教学的形式

要进行直观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提供实物或实物标本,可以演示实验、组织教学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事物的真面目。教师还可以提供模拟实物形象的感性材料,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等,有目的地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教师讲课离不开语言,可以利用语言的描述唤起对事物的表象。言语虽然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但它不如实物、图片等鲜明,而且,如果教学中只有言语这一种形式,不免太单调,很难使小学生在一节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如果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言语与呈现实物或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感知会更精确、全面。进行直观教学时可以借助多种教学仪器,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运用教学仪器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信息,使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得感性知识,从

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要想使直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应遵循感知规律。

A.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

B.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

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如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彩色粉笔;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

C.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

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D.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

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板书时,章与章、节与节等不同内容之间要留空;讲课时,语言流畅,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对不同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E.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

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有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只靠听觉,一般能记住15%;只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既看又听,能记住65%。

六、认知规律

断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认知规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的规律。

1,人只有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接触和认识到自己的更多的无知,并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2,人只有在对一类事物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抽象提取和概括,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要获得更高、更深层次的知识,就需要更广、更大的知识面。

3,在认知过程中,任何新的知识都只能在充分接近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对于认知系统来说,能够解决的问题局限于已有知识的有限距离之内。

[案例8:水从何处来]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法国孩子们在研究一个装满冰块的密封瓶子外

壁何以不断出现水珠。

许多孩子对此现象作出了假设:“水是从瓶壁渗出来的”。“水是冰块熔化后出来的”。“水是刚才装冰时不小心碰到的”。显然,没有孩子一下子想到水从空气中来。

“我认为水应该不会从瓶子里渗出来,因为瓶子是玻璃做的。”一个孩子对其中一个假设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你有什么经验可以说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吗?”老师进一步要求他举出证据。“我在用玻璃杯喝果汁的时候,从来没有发现果汁会从杯子里渗出来。”他的话音未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同意他的观点,因为大家都想起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于是,这个假设就被否定了,被事实否定了,而这样的事实来自

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自学生的讨论,而非实验。

对于这样的情况,在我国课堂通常是,教师先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孩子们一定会讲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老师则要求孩子去看看实验结果是否和假设的一样。通常课堂上这样的假设环节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而在法国,老师却花了整整一节课(45分钟)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假设。法国老师的要求是:“用你们生活中的经验来分析一下这些假设是否合理?”不仅如此,法国老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多次提醒学生要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作为所提假设的依据,并根据事实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假设。有意无意

间,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激活。

[点评]:任何新的知识都只能在充分接近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用学生生活经验与教学结合是认

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4,主体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客观,客观反作用于主观,形成了对客观的主观反映主体在客观反映的基础上通过对客观的进一步改造,客观进一步作用于主观,加深了主观反映的层次、水平、深度;主体又在主观反映的基础上,为了特定任务、需要、为了解决问题作用于客观、改造客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对客观反映的深度、正确性不断加强,改造客观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案例9:鱼蛙神话]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鱼惊叫道:“ 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 [点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互动的过程正是认知的过程。

5,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认知差异、认知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过程。

[案例10:一堂国外历史课]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国外教学案例:有一位教历史的美国教师,上课前,他准备了盾牌、喷水枪等防御器具。上课时带着这些防御器具走进了教室,说道:这次历史考试有多数人不及格,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及格,只要同学们肯花钱买分数,我就给谁及格。但条件是:白人学生买及格是5美元,黑人学生买及格必须是10美元。黑人学生听后大为不满,群情激奋,为什么有两个标准?为什么歧视我们黑人学生?这时,教室里乱成一团,书籍、笔、尺等一齐向老师打来,老师只好用事先准备好的盾牌和喷水枪防御学生的攻击。相互攻击到最激烈的时候,这位老师大声喊道:“不要打了,这就是六十年代黑人为争取人权情景的再现。”“今天,我就给同学讲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是怎样争取黑人权利的”。

[点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认知差异、认知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运用

认知差异、认知矛盾。

6,分析大系统时必须遵循逐层分析的原则。

认知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程序设计是复杂多样的,但变化之中有不变,这就是它不仅仅要依据教材内容体系、逻辑顺序,而且更重要的是遵循教育对象认识发展的顺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说后者是主要的,乃是因为教材内容体系的安排,既要注意知识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同时也要根据儿童认识世界的规律对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作“教育性的加工和组合”。只有在教学过程与儿童认识过程相吻合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教与学的共鸣,教学程序内在的逻辑力量也就主要表现在正确地把握特定的教育对象认知发展规律的程度,以及据此恰当地安排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性谈话、演示实验、使用直观教具、,布置作

业等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力度与适度上。

我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朱熹说道: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近代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指出:先示实物,后教文字;先举例证,后讲规则;先求理解厂然后记忆;使先学的东西为后学的东西开辟道路等等。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儿童的认知规律,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些过于机械的地方,与教师一起讨论教学程序设计问题,既要学习借鉴前人的教育思想,批判地继承之,更要吸收、应用当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皮亚杰等人杰出的富有创造性的研究,以及一些著名的教改实验,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认知规律的新的发现。

1、直接经验先于间接经验。在学前、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是从直接经验开始的,他们总是试图表现其所看见、接触、嗅到和操纵的物体、动植物、建筑物等等。对他们来说,去田野作一次游览比听到一次去月球旅行学到的东西更多,画一张房间图画比为一张中国地图涂上颜色收获也更多。这当然不是说儿童的经验只囿于直接的范围,而是讲他们的学习应从这儿开始。如果让儿童画一张家庭、邻居地形图,儿

童就会对地图的性质内容有更好的了解。

2、实践操作先于符号概括。大量的数学概念、运算规则、科学知识,对儿童来说是外在的言语符号,儿童要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仅靠读、背、记是不行的,需要借助于实践操作这一中介来进行,需要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些符号的原型,然后再对这些经验、操作活动作语言抽象概括,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吸收。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自然常识教学十分重视儿童的学具操作、做实验、采集制作标本等,引导他们观察分析操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口述思路,发展思维能力。

3、整体感知先于部分掌握。当人们在接触一个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从已知一般的整体中分出细节,要比从已知细节中概括出整体属性要容易些。现代阅读教学从儿童知觉的整体性出发,强调从整体人手,初步了解阅读材料的总体轮廓,理出一个头绪再来深入细节,逐段逐节,琢磨词语,揣摩句段,最后从字

词句段中走出来,回到整体上,深入理解精神实质。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学组织程序上提出渐进分化的原则,要求教学从一门学科的最一般的概念教起,然后再逐渐分化,增加细节和特殊点。

4、横向构造先于垂直构造。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学习特定技能、知识时,都会自发地、尽可能地在多种场合下去实践它。一个学习外语的人总希望在每一种可能的场合运用新的词语、句式。这种将自己新的技能、知识应用到不同情景中去的过程就是横向水平的构造。随着横向构造范围的扩大,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征他们的经验,就会迅速导致在更广泛、更抽象的范围内比较容易实现更一般的纵向整合。而有些教者常常在儿童进行积极的横向构造时急于让儿童继续向高难度进军,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七、迁移规律

迁移现象的类型主要有:

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迁移规律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 能存在影响的规律。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如果是前面的学习影响着后面的学习,则称为顺向迁移。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以前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即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新建构等。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案例11: 面积计算]长方体体积计算中,教师首先出示了一道这样的例子,长方体冰箱,底面积12平方厘米,水深35厘米,把箱中的水倒入另一个底面积为240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水池,求此时水深多少厘米?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本题重要因素,水的体积不变,只是由于容器底面的大小变化造成了水面高度的变化。学生抓住本题的重要因素,解题就非常容易了。

解:1200¡35¡2400=17.5(厘米)长方体冰箱,底面积1200平方厘米,深35厘米,箱中水面高10厘米。现放进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铁块顶面仍高于水面。求此时水面高多少厘米?此题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真寻找以上两题中的共同因素:水的体积不变,造成水面高度改变是由于水的占地面积改变。水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200平方厘米,减少到现在只有1200-20×20=800平方厘米。揭示

以上两题的共同因素,迁移就自然地形成了。

1200¡10¡(1200-202)=15(厘米)[点评]:迁移能使学生感到自然,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迁移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广大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改的精神,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总结经验,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要教育学生“善学”,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根据学习迁移规律,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应做到:

1、要非常重视和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

学习迁移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是以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要促进学生在各种新情境、新条件下活学活用已学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灵活迁移的标准,从而在学习和运用中发展智力。这就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中的最基本的相同因素——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和规律。例如: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重视政治课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教学。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人民、公民、”概念时,我运用图示法教学,使同学们掌握了它们的区别。还恰当运用漫画、典故和典型事例等手段,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使概念和原理通俗化,便于学习掌握。同时我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以及时事

政治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增强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实践证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学习迁移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思想品德课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运用“三段式”目标教学法,通过试验对比发现,采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依靠在教师导引下,通过实践活动获取,做到师生合作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实现了知、能、信、行转化的最佳值。

3、合理安排练习和实践,加强联系的指导

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迁移的过程。通过练习与实践巩固知识是一种有效形式。但教学实践说明并非练习量越大,就越可能产生迁移。苦练固然重要,巧练更加重要。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多采用综合性练习和解决实际课题的创造性练习。“熟能生巧”的关键在于掌握规律和“窍门”。而一般化的机械练习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思维灵活

性训练。

学习迁移过程伴随着知识的应用,所以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有区别的。“应用”是指把已有的知识用于解决作业中或实际生活中的课题;而“迁移”是指先前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某一类知识或技能对于新情境下另一类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复杂的知识应用中也总会有迁移现象,但简单的知识应用并不一定都存在迁移现象。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知识应用和学习迁移的关系,探讨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迁移理论,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迁移理论是影响学习效应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目前已引起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重视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教师要“善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重视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善学”探索科学的学法,学习时自觉进行学习迁移,克服干扰,从而提高学业成绩,真正做到“学会学习”。

八、记忆规律

[案例12:鲨鱼与鱼]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

什么也不愿再过去,[点评]:动物都有记忆,何况人——高级动物!

记忆规律:中间的材料较难记,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理解的材料容易记。

增强记忆的10种方法: 注意集中

[案例13:记忆的效果]在三个三年级的平行班里,对于甲班,只要求他们阅读一段书,而没有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对于乙班,不但要求他们阅读,而且要求在阅读后回答若干问题。对于丙班,不但要求他们阅读,回答问题,而且给他们指出了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法。结果是:甲班儿童作出的正确答案为数很少,乙班儿童作出的正确答案稍多一些,而丙班儿童作出的正确答案为数很多。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对那些必须记住的材料,一定要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决不可放任自流。

[点评]:在教学中,对那些必须记住的材料,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决不可放任自流。

2,兴趣浓厚

3,理解记忆

4,反复学习

5,及时复习

6,经常回忆

7,视听结合

[案例14:儿歌记忆每月的天数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

[点评]:记忆要讲究方式方法,8,多种手段

9,最佳时间

大脑一般有四个记忆高潮:

1、早晨起床后

由于大脑经过一夜休息,既对前一天所学的知识有个重新组合的过程,又对此时学习的知识印象

清晰。

2、上午8-10点

这时人的精力最旺盛,大脑工作严谨,思考周密,学习知识容易理解和消化。3、18-20点 也是记忆最佳时间。

10.科学用脑

[资料2]接收感官不同,记忆的效果不同。实验得到的规律为:通过阅读文字,能记住10%,通过听, ,能记住20%通过看, ,能记住30%通过听和看, ,能记住50%对于自己说出来的东西, ,能记住70%对于尝试及经历所涉及的东西, ,能记住90%使用的感官越多,感受越具体,对所感知的信息的记忆率越

高.[资料3]U行记忆——系列位置效应:

A.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者呈现出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等。首先被试者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自由记忆,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会议成绩最差。

B.平时表现:我们对事,对学习,最清晰的记忆就是事情的开头和结尾,学习内容的开始和末端.清晨起来

和晚上临睡前学习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C.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1)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2)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3)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应就会下降。(4)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4、睡前1小时 记忆知识有利于巩固。

根据这一规律,早晨最好安排短时间记忆的内容,如每天提问的内容,考试时急用的知识等,上午适合学习新知识,晚上适合学习需要长期记忆的内容。

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记忆个体的心身调节策略

A、.要增强自信心

在识记材料时,首先要有自己一定能记住它的信心,如果对自己的记忆力都缺乏信心,则会导致真正的失忆和健忘。因为这种信心缺乏与否的意念会对自己产生暗示作用,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的兴奋或抑制,从而影响个体内在潜能的发挥。

B、要调动积极性

这涉及个性动力系统的调节,但主要集中于动机的激发上。有明确的记忆目的,确定具体的记忆目标,定有长久的记忆任务等,都是调动个体记忆积极性的具体而有效的措施。

C、要调节情绪状态

情绪不仅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功能,而且还有调节功能。如前所述,过分紧张或低沉的情绪会抑制人的记忆活动,只有在愉快、有兴趣而较平静的情绪背景下,带有对当前记忆适度的紧迫感和焦虑感,才能更有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并且每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调节其最佳点。

D、要集中注意力

注意是心灵的门户,其对心理活动的选择、保持和调控作用,同样表现于记忆过程之中。特别是注意的集中程度,对识记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记忆时,要尽力做到集中注意力。

E、要保证充分睡眠

睡眠的充分与否不仅取决于时间,也取决于质量,尤其是看睡眠中含快速眼动波的多少(睡眠是由快速眼动波和慢速眼动波两种状态反复交替组成的,其中快波睡眠也即有梦睡眠,与恢复大脑机能关系密切,青少年的快波睡眠约占20%、25%)。充分的睡眠对识记时的注意和保持的巩固有积极作用,是提高记忆

不可忽视的方面。

2、记忆材料的优化处理策略

对记忆材料的处理,是决定记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记忆规律的运用、记忆方法的选择,也主要集

中于此。该策略可细分为三个方面。

A、记忆材料的性质转化

记忆材料性质是影响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时,要尽可能转化为

有利于记忆的性质。

记忆材料的操作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操作活动的对象。例如,活动记忆法——通过手操作来记住有关材料;笔记记忆——通过抄写、批语、做卡片等笔记形式来记住有关材料;朗读记忆法——通

过出声朗读来记住有关材料等。

记忆材料的形象化,即要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形象材料。例如,在记一些易写错的字,如“纸”时,头脑中就可出现一张白纸的形象,心里马上想到:“白纸怎么会有污点呢?”这样把“纸”写成“纸”的错误便可纠

正了。

记忆材料的诗歌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诗歌。例如,我国历史朝代比较复杂,硬记不易,但编成诗歌则朗朗上口而不忘:“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有两宋,元明以后是清朝。”教学中流传的《英语字母歌》《汉语拼音歌》《珠算口诀》等都是运用此法的成果。

记忆材料意义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意义材料,也就是赋予机械性材料以一定的意义性。例如,采用谐音法,借助谐音赋予材料以意义,把化学中用石蕊试纸鉴定碱性溶液呈蓝色的规律用“橄榄”(碱蓝)这一谐音词记忆,不仅不会忘记,而且“酸红”的记忆也简单化了。采用数字记运算法,使原无意义的数字也产生意义:秦统一中国于公元前221年,可想为2÷2=1;爱因斯坦把朋友家的电话号码24361,记为两打加19的平方(12+12=24,19 X19=361);采用数字一字母转换法,将0~9数字转换成不同的字母,如0—t,1—e,2—n等,那么210就变成net,使用时按规则转换回去。由于字母容易产生意义,便可使无意义数字被赋予一定意义。采用联想法,把原来没有意义上联系的材料赋予意义上的联系:英语中以O结尾的名词复数一般都是加s,只有hero、negro、tomato、patato四个单词的复数是加es。为此,将为四个无联系的词赋予人为的联系,形成一个句子“黑人英雄吃罗宋汤”,便于记忆。

B、记忆材料的数量简化

记忆材料的数量是影响记忆效率的一个因素,一次识记的数量越多,记忆的效率越低。同时,人的记忆潜力虽然很大,但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在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时有必要加以简化。记忆材料的概括化,即对记忆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进行记忆。它包括主题概括、内容概括、简称概括、顺序概括、数字概括、文字概括等。例如,将中国古代的井田制方面的内容概括为国君所有、诸侯享用、奴隶耕作、形似井字,也可进一步概括为君有、侯用、奴耕、井形。

记忆材料的规律化,即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析、抽象,以便抓住规律进行记忆。例如,三角函数中有54个诱导公式,孤立记忆这些公式比较繁复。但仔细分析能从中找出一个共同的规律——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记住这句话,有助于推导出全部诱导公式。

记忆材料的特征化,即抓住记忆材料中的特征来加强记忆。例如,记忆戊、戌、戍三个字时,抓住他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特征来记,效果要好得多。在一些历史年代的数字中也有特征可寻: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1616年,马克思诞生是1818年,共产国际建立是1919年。

C、记忆材料内容的系统化

头脑中记忆材料的储存犹如资料室里的文件存放,资料室里的文件只有按序分类分目摆放,才能方便寻找,否则缺乏系统管理,则无法查找;人们头脑中的记忆材料同样需要有条有理储放,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这里就涉及记忆材料的内容系统化问题。所谓记忆材料的内容系统化,就是在头脑中把识记的材料

归入一定的顺序使之彼此发生一定的联系。

记忆材料的归类化,即把识记材料按一定的标准组成或纳入不同的类别。其中把记忆材料组成类别,也就是分类记忆,而把识记材料纳入类别,便是归类记忆。可把已识记的材料归入头脑中已有的类别,使之保持长久,使用方便。例如,在英语单词学习中,可以把所学得的preserve一词,归入头脑中reserve、observe、deserve这一词形相似类里储存,把acquire一词,归入get、abtain、gain这一词义接近类里储存;把black、short、fat等词分别与头脑中white、long、thin等相反词义的词联系,归入由此组成的词

义对比类里储存。

记忆材料的网络化,即把识记材料编成或织入某一网络。其中把识记材料编成网络,也就是形成一种认知结构,而把识记材料织入网络,便是纳入某种认知结构。例如,学习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一系列概念时,可把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编成网络来记忆:如果以后又学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念后,便可把“科学技术”纳入网络中“生产力”这一节点

上,大大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3、记忆痕迹的有效建立策略

加工处理后的记忆材料以怎样的方式迅速储入头脑并得以牢固保存呢?这便涉及记忆痕迹的有效建立问题。这一策略包括记忆痕迹的初建、加固和不断强化三个方面。

A、初建痕迹

要尽可能快而准确地初步识记材料。首先,在识记的总体安排上,可采用综合识记法,即进行整体——部分——整体的识记,使人在相互联系中对各部分材料的理解与记忆变得较为容易(三种识记的效果比较见表4-7)。其次,在具体识记时,又可采用试图回忆法、交替进行识记和尝试回忆,使人能及时了解识记对错,以提高每次识记的针对性和积极性。实验表明,无论是识记无意义材料或是传记文,无论是立即回忆还是4小时后回忆,尝试回忆都有利于记忆,其中将全部学习时间的4/5用于尝试回忆的记忆效率最高(见

表4-8)。

B、加固痕迹

要尽可能当场巩固识记材料。如前所述,识记越巩固,日后回忆效果越好。这里可采用过度学习法。若以初步识记(即刚能背出)所需花的识记次数为100%计算,那么在达到初步识记后应再花上50%的识记次数来巩固识记内容。实验表明,过度学习50%的识记是经济而有效的,不到50%效果明显受到影响,而超过50%则不经济。

C、强化痕迹

要尽可能日后不断复习识记材料。根据前述复习对记忆的诸多影响,可采用超比例循环记忆法。图4-7中,第一种数字为时间单元,下面圆圈内的数字代表欲识记的不同材料。对于第一份识记材料来说,它在第1单元的时间内达到初步识记和加固,然后在第2,4,8,16,…单元时间里进行复习强化,依次

类推。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做到及时复习、先密后疏,恰能对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进行强化。据说电话局接

线员就用此法在较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电话号码。

九、遗忘规律

遗忘规律:遗忘是“先快后慢”的,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从这条图线上可以看出:

1、知识在学习后头10个小时内遗忘得最快,约有近70%的学习内容被遗忘,所学的知识成为了

瞬时记忆、不能长时间保持。

2、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位时间遗忘的知识越来越少,即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剩下的知识几乎

成为了能保持住的永久记忆。

[资料4]研究表明:如果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后,甲组学生不久后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

遗忘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了解了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规律是为了找出对付遗忘、增强记忆的方法,使多数学生能够自觉运用遗忘的规律,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根据遗忘规律及对付遗忘的方式,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来克服遗忘,使学业不良的学生通过这些策略的学习,掌握几种增强记忆的方法,减少遗忘,从而可以唤起他

们对学习的热情。克服遗忘的学习策略有:

策略

1、过度学习

记忆某些项目,如果我们刚刚能背诵(但还不熟练)就停止学习,记忆效果一般不会太好。应该在刚刚能背诵的情况下,再学习几遍,记忆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这种多加练习的方式称为过度学习。实验:准备一段3分钟能够记忆完的简短精美的文字材料和12个数字,把学生分成两组。首先两组学习都背这段文字,当他们觉得自己完全记住后,一组学生再将此段文字再复诵1分钟,而另一组学生则去记这12个数字。记忆完后,请学生们将刚才背诵的文字写在作业本上,由学生们相互检验,看哪一组记

忆效果好。

实验结果是再复诵1分钟的小组记忆效果好,因为该组使用了策略1介绍的过度学习法。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过度学习达到150%保持效果最有效。研究发现走过150%的学习,记忆效果不再继续上升,可能因兴趣减退或疲劳等原因。150%为过

度学习的限度,低于或超过这个限度,记忆效果都将下降。因此在学习时,要多花时间记忆自己已经背诵了的内容,还要在学习了一段材料后,适时放松自己,使大脑获得休息。

策略2:分散学习与及时学习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刚刚达到记住的最初时刻,这是因为新学过的教材在头脑中建立的联系还不巩固,痕迹很容易自然衰退,不及时复习,仅几小时就可能有64.2%的遗忘,1天后,遗忘率达66.3%。前苏联教育家乌中斯其说过:记忆就像建筑物,不要等快倒塌时再去修复,否则,那等于重建。这说明及时复习是极其必要的。

遗忘曲线还告诉我们,学习以后的“及时复习”不能一劳永逸,刚学过的知识不但要及时复习,而且还应适当地增加复习的时间,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和时间可逐渐减少,间隔时间也可以逐渐加长,这种有一定的间隔时间的复习称为分散学习。分散复习比集中学习效果更好。这是因为集中复习时大脑神经过程容易产生抑制的积累,而分散学习有较多时间间隔使抑制清除,并且有利于联系的巩固。以学习外语生词为例,如果当天上午学习了20个生词,那么当天晚上集中复习一个小时就不如分散复习的效果好。例如:当天晚上复习30分钟,第二天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星期后复习5分钟,注意时间间隔逐步加长。策略3:理解和联想策略

理解就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充分认识新知识的内在意义。理解是思维的结果,思而后懂,理解的材料记忆更深刻。

实验:

1)试用一分钟时间记忆下面的文字:

记 解 秘 一 提 分 的 高 密 之 是 充 忆 理

2)用半分钟时间记忆下面的文字:

提 高 记 忆 的 秘 密 之 一 是 充 分 理 解。

其实这两排文字都是由相同的字组成的,左栏的字与字之间没有意义,难以将头脑中的知识与之相联系;而右栏的字是有意义的,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如“提高”、“记忆”、“秘密”、“充分”、“理解”与这句话联系就是很容易知道句子的意义,从而理解了该句的意义,所以记忆效果好。

理解了才能掌握对象的内部结构和逻辑联系,才能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华罗庚曾介绍过自己读书有“从厚到薄”的过程:在读一本书之前,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对各章各节进行深入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就觉得更厚了。但最后在抓住全书的要点,对全书的内容有了提纲挈领的认识,理解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书又变薄了,理解得越深,越感到书薄,因为留在大脑记忆中的都

是精华。

联想是头脑中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联想,每个人都能将头脑中的心理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以便尽快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材料。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一件在脑子里的事实,与其多种事物发生联想,就容易很好的记忆,所联想的其他事物,犹如一个人钓钩一般,能把记忆着的事物

钩钓出来。”

联想的具体形式是:利用事物在时间和空间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俄国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塔林茨做实验发现,任何概念都可以通过4个阶段建立起联想。如“天空”与“茶”:天空-土地,土

地-水,水-喝,喝-茶。

了解了遗忘曲线规律,找到了对付遗忘的办法,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来克服遗忘了,就一定能提高

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

十、差异规律

特殊能力的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等。

差异规律:人的能力有个别差异的,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有个别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指智力上的差异,它表明人的能力发展有高有低。研究发现,就一般能力来看,在全世界人口中,智力水平基本呈常态分布,即智力极低或智力极高的人很少,绝大多数的人属

于中等智力。2,能力类型差异

能力类型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

和品质方面。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资料5]根据历史记载,我国许多名人在幼年时期就显露其才华。李白“五岁读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明末爱国诗人夏完淳五岁知五经,九岁擅辞赋古文,十七岁壮烈牺牲。近年来,全国各地更是涌现出一些早慧儿童,成为小画家、小音乐家、小文学家等。在中国科技大学,自1978年以来已招收多期少年班大学生,他们都是十四五岁就上了大学。

能力早期显露的事例,国外也不乏其例。莫扎特三岁时已在钢琴上弹奏简单的和弦,五岁开始作曲,八岁试作交响乐,十二岁创编歌剧;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四岁自由地阅读书籍,七岁能阅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九岁破格升人高中,十一岁写出论文,十四岁大学毕业,十八岁就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大器晚成的人在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姜子牙辅佐周武王,72岁才任宰相;著名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绘画才能;人类学家摩尔根发表基因遗传理论时已60岁了;苏联学者伊·古谢娃40岁才学文化,后跟儿子一起毕业于农业大学,很快获哲学副博士学位,73岁完成博士论文。

4,特殊能力的差异

特殊能力的差异是指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实现。个人在特殊能力上的差异是很明的。

5,智力的性别差异

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目前研究较多,而且结论各异,但基本一致的结论有两方面: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即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比男性多;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差异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要因材施教,[案例15:等待学生的进步]小星作业从来不做,还有丢三落四的习惯,书本总是脏兮兮的。老师批评他,他像没听见一样。我知道,这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母亲不忍心管教他,再加上老师关心不够,才

导致了他今天这个样子。

对于这个孩子,我一开始并没强调他要和其他孩子一样,要做好作业,而是从细小的事上做起。首先让他把自己的位斗收拾好,这对于他来说并不难,他做到了,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接着我真心地关心他,上课时,他钢笔摔坏了我马上把我的钢笔递过去;怕他忘记穿校服,晚上打电话提醒。有一天,他开始做作业了,我又在班上表扬他。打这以后,他能按时进课堂不再迟到了,而且还经常主动来问作业。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出现了反复。我知道教育孩子急不得,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我依然诚恳的帮助他,找机会表扬他。渐渐的,我发现小星同学变了,虽然表现一时还不能尽善尽美,但是作业也做了,上课也能读书了,有什么委屈也敢跟老师说了。其他老师也夸奖他确实进步了。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点评]:因材施教是老师的最高境界!

2、要择时看苗,[案例16:爱因斯坦与小板凳的故事 }据说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一次上完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只有他到第二天才交上一只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之后很生气,大声地说:“我想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低着头说:“有”。他从课桌下又拿出两只小板凳,内疚地对老师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

[点评]:一个学生能否成材是很难说的,我们与其胡乱评说,不如到时看苗。

3、要到时收获。

[案例17:“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点评]:成功是长期奋斗的结果,有的甚至是终生奋斗的结果,故不能急于求成!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在认识它了解它的基础上运用它为事业服务,就能使我们的事业更好发展,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人民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运用上述规律,从

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上栗县教师进修学校 曾 锋 江西 337009)

2009.01.06

0人 | 分享到:

阅读(148)| 评论(2)| 引用(0)|举报

第五篇:关于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识记是人脑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识别并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起始环节,是获得事物映象和经验的首要过程。因此,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使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于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从以下方式尝试:

一、巧妙呈现、吸引注意、化瞬时记忆为短时记忆

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认知心理学也指出:“刺激的信息以感觉的形式储存于瞬时记忆,受到主体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其他的信息保持1秒钟作用丢失了。”所以,“记忆的感觉储存阶段只有受到注意时才能转移到相对稳定的短时记忆,而注意力分散是阻碍记忆力更好发挥的罪魁祸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预案,以独到的方式呈现新知识,新句型,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深化感知印象,使瞬时记忆的信息因为主体的注意,而快速进入短时记忆。

二、灵活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程中,复述起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复述,信息就会丢失。复述分两种。简单复述是机械记忆地复诵识记,有助于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而进入长时记忆;精细复述就是将要复述的材料与过去已有信息联系起来,在深层次上加工整合,又称整合性复述,是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记忆的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正确、有效、科学、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落实和巩固知识。

三、善用遗忘规律,强化长时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比较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重复,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安排复习活动。

下载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陶晶晶 一. 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头脑中累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

    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每一过程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一、识记 (一)什么是识记 识记是人脑通过对事物的......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 在外科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规律,创造有效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直观教学,遵循记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是提......

    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爱”

    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爱” “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在工作中,我们常这样说,也认为自己在这样做着。认为只要心中有爱,那么“以爱之名”去教育学生、甚至批评学生,都将......

    红色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红色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探索适合老区小学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的实践,建立并完善的地方课程---红色教育读本。地方课程红色教育资源校本化的实施机制,探索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大全

    各位领导老师晚上好! 很荣幸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的运用,在探讨前我先引用这次培训中张光清主任的一句话这也算是对我们老师的一个要求:“现代教育技......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范文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一. 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进入网络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这时教师要将......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共五篇)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 【摘要】在外科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规律,创造有效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直观教学,遵循记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