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杞人忧天
【教材分析】
《杞人忧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中的一则寓言。七年级的学生在本单元的前几课童话、诗歌、神话的学习过程中,已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练习和想象,学习本课,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体验,通过快速阅读、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教学目标】
1、积累“亡”、“中伤”等关键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
2、通过多种朗读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激发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提到这句话,我们不禁会想到古时候的一则寓言故事——“杞人忧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则寓言。(板书课题)
二、诵读
1、教师配乐范读,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明确节奏(3)读出情感。课件展示:重点字音和重点句子的节奏:(1)又 有 忧 彼 之 所 忧 者,因 往 晓 之。(2)日 月 星 宿,亦 积 气 中 之 有 光 耀 者。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明确节奏。
3、全班齐读。
4、分角色朗读:两人一组,分别扮演杞人和晓之者,体会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杞人——忧虑、恐惧;
晓之者——真诚、耐心劝导。
5、学生展示朗读,教师评价并总结。
三、疑读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质疑解疑,全班交流。
2、教师指导:课件出示重点字词:
(1)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2)若躇步呲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3、假设让你把“杞人忧天”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你会怎么说清楚明白呢? 学生讲述故事。
四、思读
1、杞人“忧”什么呢?“忧”到什么程度? 明确:天地崩坠、废寝食
2、讨论:杞人的忧有没有必要? 教师提示:天崩地坠发生了吗?
教师小结:对于不会发生的或毫无根据的事没有必要忧虑,而让自己陷在一个牢笼中。
3、晓之者是怎么为他解忧的?
教师提示:晓之者劝了几次?每当杞人提出新的忧虑时,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4、在晓之者耐心的劝导下,达到了什么效果?
5、小故事,大道理: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六、课堂小结
其实,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也在所难免,如何更好的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六、作业布置
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1、嘴和眼睛的对话
2、树和斧子
3、画笔和颜料
4、蜜蜂与花朵
第二篇:《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杞人忧天
教学目标 :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从中接受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
一、导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投影出示)
二、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众生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出示投影)
三、朗读课文,听读,自读,正音。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鼓励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词,鼓励学生领读。
2、激发学生齐读速读
3、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
4、正音:杞(qi)人
躇(chu)步
跐(ci)蹈
舍(she)然
中(zhong)伤(投影出示)
四、个别学生朗读、翻译,结合课下注释。(出示投影)重点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奈地坏何?
(4)奈何忧其坏?(投影出示翻译)
五、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
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投影出示)
六、拓展
讨论:
1、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2、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九、课堂总结: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十、板书设计(投影出示)
天,积气——奈何忧崩坠乎?
忧— 天地崩坠,身无所寄。晓 日月星宿,亦积气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地,积块——奈何忧其坏?(废寝食)
(忧彼之所忧者)舍然大喜———————--------(亦舍然大喜)
第三篇:《杞人忧天》教学反思
《杞人忧天》教学反思
摆正师生位置,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整节课师生共同努力配合,教师始终与学生在同一水平线,课堂的活动时间由学生主宰,教师主要作用是将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在倾听中使课程资源不断拓展生成。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一直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从课前的准备,到课中的合作、探究,以及课后的拓展学习,学生都是参与者。
授之以法,突出学习主体。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线,让学生再次践行了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诵读的学法,并有意识地将这种学法延伸到课内外,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反复朗读,充分感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迁移,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整合的方式,提高了学习能力。由语文学科拓展到地理学科,并由此扩展到类似文章的学习,实现了文本到超文本;改变语文学习的本位意识,由培养学生单纯的记诵能力拓展到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领域,使语文学习走向综合,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尝试了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篇: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寓言的概念及《列子》的基本情况。
2、读对、读顺、读好课文,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大意。
3、品味寓言寓意,科学评价晓者关于日、月、星辰的言论。
4、尝试运用“杞人忧天”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培养学生心胸宽阔、树立远大志向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寓意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情境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悟
要求:分三步循序渐进,熟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1.看谁读得对
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划线字字音.点学生读,师生点评。杞、崩坠、寝食、星宿、耶、充塞、中伤、躇步跐蹈、舍然
2.看谁读得顺,听录音,学生尝试朗读,把握节奏和重音,师生点评,看谁读得好,在以上环节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基调,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性格和语气,师生一起点评。
二、教师方法指导:
1、杞人的语气应该是忧愁满腹。
2、劝说者语气应该是耐心细致。
三、合作学习,质疑探究
(一)小组合作——译——看谁译得准
小组成员合作讨论,疏通文意,注意一些列出的字词、句子。然后小组派代表,按照下列五幅图片内容,对相应句子进行讲解
1、杞国有人忧天地,身无所寄,废寝食者。注意的字词:忧、废寝食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注意的字词句:因、晓、奈何
3、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注意的字词:只使、中伤
4、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注意的字词句:奈„„何、四虚、躇步跐蹈 奈地坏何?
5、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注意的字词:舍然
(二)质疑探究——品——看谁理解透
提出思考:杞人忧什么事情呢?晓之者是怎样为他解忧的?请同学们用原文回答。继续思考:“杞人忧天”蕴含着什么寓意? 明确:“杞人忧天”的寓意:“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担心。讽刺了那些患得患失、胸无大志的人
1、自由讨论: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杞人这样的人?
2、提出思考讨论:你认为晓者的言论解释是否科学?
明确:寓言中那位晓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四、巩固练习,检测评价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杞、崩坠、寝食、星宿、耶、充塞、中伤、躇步跐蹈、舍然
2、抢答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崩坠、寄、废寝食、因、晓、屈伸、行止、中伤、躇步跐蹈、舍然
3、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②奈何忧崩坠乎? ③奈地坏何?
4、解释一词多义
之 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奈何奈地坏何?/奈何忧其坏? 其 其人/奈何忧其坏?
5、古今异义 中伤 落实——练——看谁学得好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文的内容及寓意。
明确:杞人担心天坠地崩,身无所寄,而寝食不安。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2.学生讨论:学习了《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明确:“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六、作业布置
1.字词注音、注释的抄写 2.背诵全文
第五篇:《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文化路第三小学
张帆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读懂故事。
2、结合语境,分析人物。
3、转换视角,讨论寓意。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读懂故事。【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讨论寓意。
【教学策略】 结合插图,媒体辅助,一线串珠,层层推进。【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活跃氛围,埋下伏笔。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
师:同学们,要不我们也来童心未泯一下?播放动画片《杞人忧天》
师:知道这个成语吗?看完动画片,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
二、引出课题,读准字音。
师:今天,我们学习成语《杞人忧天》。(板书课题)
师:打开《成语故事》P112《杞人忧天》
师:(一读自由读)同学们自由诵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
师:(二读点名读)评价 师:(三读读懂文章)同学们,尝试读懂文章的每一句话。(课件出示)
师:还有哪些句子或者词语读不懂的吗?全班讨论交流。
师:哪位同学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板书:杞人)
三、读懂文意,品味人物。
师:同学们仔细读文,画出杞人的忧虑。学生交流。
师:用两个词语概括?(板书:忧虑)师:你觉得他的忧虑有必要吗? 学生讨论 A没有必要
师:认为不必要担忧的理由是什么?我是杞人,你用现在的语言来劝导我?
生:…… 师:劝导有效吗?(出示: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师小结:杞人就是一个庸人。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板书:庸人)(板书:讽刺不必要的担忧)B、有必要
师:杞人的忧虑就真的没有必要吗? 师:课件出示天灾人祸图。(课件)师:同学们,你看到什么?
师:这里有大自然不可抗力引发的大灾难,也有因人类自己对周边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的恶果。同学们看完后,觉得杞人的忧虑有必要吗?
师:今天,我们再来审思杞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具有强烈忧患意识,有远见的人。)
师小结:庸人不庸!(板书:不庸)
师:时代穿越,杞人看到现代社会“雾霾漫天、地面塌陷、环境恶化、台风肆虐、旱涝灾害、火灾频发、交通事故、战火纷起……”等,深感责任重大,忧郁之心渐长。他会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提倡深忧远虑)
C、提炼升华 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到底要不要忧呢?
师:作者讽刺的了什么呢?(扣住“不必要”)
师:什么是不必要的事?就拿现在我们在这上课来说? 师:你总不会担心天空会塌下来了吧?你不会担忧一只苍蝇把你的头撞出一个血窟窿吧?你不会担忧人造卫星掉下来咂中我们的头吧?
师:古人觉得遥不可及的忧虑大可不必,是因为那时认识局限或发展缓慢。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当今,防患未然的“深忧远虑”确实必须。我们学习寓言,既要走进去追根求源,把握本意,又要走出来结合当今,获得新知。
师: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先贤关于“忧”的处世哲学: 1、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若是忧虑就应抱希望。人生最大的幸福经常是希望、希望。
——谢林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解释,会用“杞人忧天”写一句话。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杞人忧天
《列子》
杞人
忧虑
庸人不庸
讽刺不必要的担忧
提倡深忧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