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必修课--图案 教案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基础图案是指具有实用性、适应性和审美性三重特征的,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图形、图样设计。因此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基础图案的类型、构成与组织规律;掌握图案素材收集与图形提炼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技法,能将自然物象变化成艺术图案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图案造型的归纳、夸张、变化能力,进而构成和组织各类形式的图案。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与要素,能以形式美的原理与方法指导自己的图案设计与制作。具有图案艺术的审美和表现能力。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传统图案的产生原因、地域差异、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图案体现出来的时代特点和现代图案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使本课程教学为后续设计专业教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认识基础和技能基础。
二、教学要求
1、审美素养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形式美法则在各章节中的统领性作用。虽然有独立的章节系统讲授这一内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有主次、有轻重、有分有合地把形式美因素分解在各教学章节和教学环节中,从体验、积淀到提炼、突出,再到应用实践,逐步培养起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2、由于单元制教学形式,时间短而且集中,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图案的构成题材涉及面广、组织形式与审美取向各有侧重,如果在同一章节中集中讲述与训练,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把各种构成题材适当分解在各章节的训练环节中,使教学更加有序和科学,利于学生消化吸收。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图案概述
认知性内容:
1、图案的基本概念
2、图案的起源
3、世界不同国家的环境与文化对图案的影响
4、世界各国、各地区典型图案的风格与特点
技能性内容:
1、图案的分析与解读能力
2、图案的临绘与仿绘能力
延展性内容:
1、了解基础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与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了解现代图案创作的继承性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1、世界不同国家的环境与文化对图案的影响
2、图案的临绘能力
教学难点:在仿绘中准确把握风格与特点
教学要求:
1、认知性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引导学生的艺术史观和艺术哲学观。
2、技能性内容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巧妙设计训练方式与流程,有效控制学生接受与应用知识的效果。
3、延展性内容要开阔视野、富于前瞻性。
4、必须有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
第二章 中外传统图案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认知性内容:
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纹样
2、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3、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瓦当等
4、唐代的装饰艺术
5、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
6、广为流传的民间图案艺术
7、中国现代代表性图案
8、国外代表性图案
技能性内容:
1、中国传统图案的分析与解读能力
2、中国传统图案的临绘与仿绘能力
延展性内容:中国现代图案的继承性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1、各时期图案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
2、各时期图案造型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各时期图案造型的临绘与仿绘能力
教学要求:
1、认知性教学应突出图形的文化与历史内涵,并注意系统性。
2、重视以直观对比的教学方式突出各时期的风格与特点。
3、应重视在图形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形式美原理与要素分析图案的时代特点。
4、技能性教学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巧妙设计训练方式与流程,有效控制学生接受与应用知识的效果。
5、必须有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第三章 装饰图案的构成与组织
认知性内容:
1、图案的基本构成与特点
2、图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技能性内容:
1、对不同的构成题材的图案进行临绘
2、以不同的题材,以不同形式组织图案
延展性教学内容:
1、图案组织中的审美意识培养
2、常规尺度图案设计与大尺度空间运用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图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教学难点:组织形式的正确性和审美引导
教学要求:
1、在图案的基本构成与特点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构成素材的视觉特点与审美差异,为实际设计与应用培养审美意识。
2、在图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学中,应系统整理、讲解组织形式、代表性骨架和作品范例,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知识。
3、在技能训练中应把不同题材和不同组织方式的图案创作训练进行分解,在不同章节中适当侧重训练。
4、必须有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
第四章 图案形式美原理与法则
认知性内容: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条理与反复
4、对比与调和
5、动感与静感
6、节奏与韵律
7、比例与尺度
技能性内容:
1、以形式美原理与法则为指导,进行图案作品分析、评价
2、以形式美原理与法则为指导,进行不同组织类型的图案创作
延展性内容:
1、形式美原理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
2、形式美原理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
1、图案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在图案造型、色彩、材质等诸方面的体现
2、以形式美原理与法则为指导,进行图案作品分析、评价、创作 教学难点:以形式美原理与法则为指导,进行图案作品分析、评价、创作
教学要求:
1、重视学生对形式美原理、法则的理解、表达、分析训练。使理论的知识得到有效的提炼与深化。
2、重视训练内容、方式与环节的设计,使各法则的独立性与整体性得到恰当体现。
3、巧妙利用优秀作品和问题作业的对比分析和教师的适时修改,突出形式美法则的指导性价值。
4、必须有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第五章 收集素材与图形变化
认知性内容:
1、收集素材的主要途径
2、图案写生的要求与方法
3、图案变化的要求和基本手法(夸张法、简化法、添加法、联想法)
4、图案变化美感特殊性(平面性、单纯性、秩序性、平衡性、和谐性)
技能性内容:
1、对植物、动物、人物、风景进行素材写生
2、对不同素材进行变化,并以不同的组织方式,组织具有美感的图案 延展性内容:
1、写生中涉及的素描理论与实践方法的复习与深入 教学重点:
1、图案写生的要求与方法
2、图案变化的要求和基本手法
教学难点:
1、不同素材的写生方法掌握
2、从写生到变化的思维转换和方法拓展
3、图案变化中的美感把握
教学要求:
1、必须有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
2、对不同的素材可以采用图片临摹、实地写生、资料利用等多种方式进行写生(如对动物宜用图片临摹,对风景就宜实地写生)。
3、应尽可能全面地对几类素材进行写生和变化训练,以体会各自不同的写生和变化要点。
4、可以将本章节内容分解到各章节中,使本章节的学习更具有可操作性。第六章 图案的表现技法
认知性内容:
1、黑白表现中的形式因素
2、黑白表现技法
3、图案色彩原理与色彩关系
4、色彩表现的技法
技能性内容:
1、以黑白关系完成不同题材和组织形式的图案创作
2、以色彩关系完成不同题材和组织形式的图案创作 延展性内容:
1、各种技法的可拓展性
2、对不同材料技法及其美感的进一步了解与研究 教学重点:
1、黑白表现中的形式因素与技法
2、色彩表现中的形式因素与技法 教学难点:
1、黑白表现中的图地关系控制
2、形式美原则在色彩表现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1、要有必要的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
2、重视对绘制的不同阶段效果的及时评价、指导和资料留存 第七章 图案的应用 认知性内容:
1、图案的应用范围与前景
2、图案的应用形式
技能性内容:
1、应用性素材的收集
2、应用性图案的设计
3、应用性图案产品设计与表现
延展性内容:
1、引导学生以更具应用性的思维进行图案学习
2、引导学生参与现实的应用性图案设计实践 教学重点:
1、应用性素材的收集
2、应用性图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
1、寻找恰当的应用性素材,以更好地为图案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2、应用性图案产品表现的完整性、设计的实用性
3、应用性图案产品表现的美感把握
教学要求:
1、教师应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情况,选择恰当的应用性设计课题
2、在课程开始就应密切结合应用性设计课题,在各个章节和各个教学环节中 巧妙铺垫,积极准备
3、应积极开发恰当的媒材使设计更具有产品感,并做好作品收集、存档等工作,以利于总结提高和后续开发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100课时,每周20课时,共5周.第一章——第三章20学时 第四章:20学时 第五章:20学时 第六章:20学时 第七章:20学时
四、成绩评定
本学科为考试学科 考试方式:专业技能考试 考试时间:8课时 考试随堂进行,一般安排在本课程的最后一周
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作业占60%、考试作业占40%)。
五、课程教材
《基础图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 编 湖北美术出版社
六、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图案作法初探》雷圭元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图案》 魏诗国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装饰效果》 胡 筘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附件3: 《基础图案》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图案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代码:1202050408210 学 分:5学分 总 学 时:10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四年制本科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
一、考试对象
艺术设计专业四年制本科一年级学生考试使用。
二、考试性质、目的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考试主要应检验学生对图案变化与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图案绘制技法的掌握情况。检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是否能将自然物象素材变化成艺术化的图案形象;是否具有造型的归纳、夸张、变形等能力;在此基础上,是否能运用图案的组织形式,将变化的素材正确组织成指定形式的图案;是否具有图案艺术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试内容:
对教师提供的素材(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或风景等),进行图案变化,并运用所要求的组织形式(可以规定为具体形式的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或复合纹样中的一种),完成一件图案作品的设计,并以一定表现方式(黑白或色彩)绘制完成。
(试题中也可以对使用的技法、色调、色彩的数量等进行限制。)考试要求:
1、在题库中抽取考题 2、4-8课时(黑白表现以4课时为宜,色彩表现以8课时为宜)3、8开画面,水粉工具。(建议A、以水粉工具为基础,酌情辅助其他工具材料与技法。
B、条带状图案尺寸以 30*8 cm为宜 C、块状、圆形图案尺寸以 20*20 cm 为宜)
4、以教师提供素材为变化依据。(建议:在不同时期,根据教研室的整体研究进程和教师选择的研究子课题,选择具有较强应用性特色的人文和自然素材。与教学、教研形成良好的协调与推动关系)
考试目的:
1、检验图案变化的能力。
2、检验对图案组织形式的掌握程度。
3、检验对不同表现技法使用的熟练程度。
4、检验对图案形式美原理与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评分标准:
1、造型美观大方,富于图案的提炼感与形式美 20分
2、变化后的图形对素材特征把握准确 20分
3、组织形式正确 20分
4、装饰得当、风格统一、色彩关系富于美感 20分
5、绘制精细、技法熟练、整洁美观 20分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随堂考试,安排在本课程教学的最后4-8课时。考试时间:4-8课时
五、考试题型结构
1.技能考试,主要以学生实际操作和试卷效果为主。2.试题难易度适中。
六、课程综合评定办法 本课为考试科目。
考试成绩总分100分(平时作业占60%、考试作业占40%)。
七、考试教材
教 材:《基础图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编 湖北美术出版社
第二篇:图案~教案
课题:基础图案
年级:初中二年级1班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授、演示与图案制作相结合。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及其主要构成形式。初步掌握正确绘制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并结合欣赏我国古代文物及兄弟民族在器物上装饰的二方连续纹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珍视传统风格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二方连续纹样的组成骨式及其设计制作步骤。教学难点:纹样的构成与配色。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教具:
1、针织花边,民族花带2~3条。
2、古代及少数民族在器物上装饰二方连续纹样图例。
3、二方连续纹样骨式图。
4、不同的构成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
5、绘制步骤分解图。
6、运用各种图案配色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
学具:铅笔、橡皮、直尺、课本、作业本、水粉颜料(6色、12色均可)、水彩笔(大、小各一支)、调色盘、盛水瓶、课本、作业本。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认真听课。(1分钟)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约1分钟)
以提问形式,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单独纹样——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单独使用的纹样。出示针织花边,民族花带向学生提问:这些东西平时称它为什么(学生答:花边),那么这些花边是怎样设计绘制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授知识 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
1、概念:
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上,作有规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2、意义:(出示古代及兄弟民族在器物上装饰二方连续纹样图例及现代日常生活用具有实物)(约4分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由于具有重复、条理、节奏等形式,应用最多:原始社会的彩陶器上,二方连续纹样装饰已有了很高的成就;商周时青铜器上二方连续纹样风格厚重、古朴变化极多;汉代漆器上面的二方连续纹样装饰达到了很高水平;唐代唐草纹结构严谨,风格典雅、富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兄弟民族在服饰和用具的美化上多用二方连续纹样,并有其各自的传统特色。如广西的壮锦,四川的蜀锦、湘西苗族花带、土家族织锦……。在人堑娜粘I钪校钣镁咂魑锛敖ㄖ笆紊希搅蒲淖笆我菜娲杉喝缛局幕ú肌⒒ù蒲⑹榧淖拌⑸唐钒啊⒑诎灞ǖ拿阑染惴河τ谩O旅嫖颐抢唇步捕搅蒲罨镜墓钩尚问剑?BR>
3、二方连续纹样的骨式:
散点式、倾斜式、垂直式、波纹式、水平式、几何式、结合式等,每种形式可有四种排列方式:顺序排列、颠倒排列、正反顺序排列、正反颠倒排列。展示各种不同的骨式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给学生欣赏并让学生通过实例辨别出各种骨式。
4、二方连续纹样的色彩:
(展示各种图案配色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彩图)
底色:底色是为花纹服务的,为的是增强画面层次,突出花纹。一般淡底色配深花纹或深底色配淡底色花纹,但都必须适当掌握明度。使纹样在底色上鲜明突出。底色要求均匀,一般要加入白粉颜料才容易均匀,如果用水粉颜料,就不一定要加白色。
5、设计与绘制步骤:
画两根平行线,并适当定出长度.根据长度划分若干等分单位.构思设计:根据用途,内容,表现形式确定纹样的骨式,在草稿纸上精心设计绘制出一个单位纹样.将设计好的单位纹样复拓到每一个单位上完成铅笔稿,着色完成作业。
设计要点:
组织节构要有节奏感、韵律感。
不同题材要选用恰当的骨式。
注意各种骨式的综合运用。
注意单位纹样相结合时的关系。
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条有4-5个单位的花边。
要求:1.以你喜欢的花卉或动物为题材,进行纹样设计,造型要简洁、概括。
2.课内要完成铅笔稿。
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姓名:潘婷
学号:2008110537
班级:书画班
第三篇:生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
写这篇文章3个目的:
1: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所有关心我的人,生物科学专业学了哪些课
2:找工作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给用人单位这样吹。
3:三年流逝的专业必修课,随着分子考试的结束,全部结束了。这是一个过程,没有结果,孜孜以求。
大一上:
植物学1(被子植物解剖学):主要就是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还浅显的讲了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知识。这是生科的基础课,但是真的忘得干净了。
大一下:
植物学2(植物分类学):从最低等的藻类植物讲到被子植物,并详细描述了种子植物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我唯一还算可以的,就是认识了不少植物,但是和达人们差距很大。
大二上:
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各种大分子结构(静态),和新陈代谢反应的学科(动态)。至今记得陶妈的名言“无论你知不知道,生物化学的反应总在你的身体中源源不断的进行着。”
动物学1(无脊椎动物学):比如蛔虫,蚯蚓,龙虾,蜘蛛,昆虫,都是研究对象,主线就是动物的进化。这门课没学好其实不怨我,我是贵英姐姐教的。。
大二下: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长及代谢的学科,比如光合作用,水分运输,形态建成等。课时太挤,学的不是太好,但是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基础。
微生物学:研究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等的形态,解剖,代谢的学科。这门课考的挺多的,但是没有深入领会。ps:微生物的实验是坑爹的!
动物学2(脊柱动物学):研究脊椎动物分类,形态,进化的学科。老帅哥宗浩先生的课,看到宗先生,才知道什么是全才(琴棋书画打麻将无不精通)。
大三上: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学科。我唯一的记了笔记的学科,很认真,但自己的动物植物基础很差,没法深入研究。ps:诞生了生科院08级三年专业课唯一一次100分,被我搞到了,很走运。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现象的学科。这应该是生科院最难的课了,加上光祥老师“浅入深出”的讲解,到最后背的时候,脑细胞死了不少。
解剖学:研究人体组织级器官的部位,形态和解剖的学科。唯一一门一星期就上一节的专业课,能学什么?
大三下:
分子生物学:研究遗传信息在分子水平上如何表达的学科(主要就是中心法则)。虽然很有趣,但是的确是生科院最简单的课,只是因为它的考试不是很水。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长,分化,死亡的学科。这是近现代生物学的集大成者。分数刚下来,大哥加油,祝福你,你是天之娇女。
生理学:研究人体及动物生理现象的学科,生科院难度仅次于遗传学的学科,本身不难,教育部规定74学时,被压缩成48学时,还漏掉了4学时,怎么可能不难。
我又想起了解冬老师大一时候的一段话,在最后与大家分享:“想学好,就来生科院,我教的是生命科学;想学坏,也来生科院,一节课不上都能过,我说这句话,你们大一理解不了,到了大四才有感悟”。
真的后知后觉的感悟到了。。
第四篇:图案教案5
图案基础》教案: 第一课 图案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掌握图案的基本特征,熟悉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教学重点]
图案的基本特征
熟悉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 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
[教学程序]
展示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图案,提问学生这些图案的意义和作用。进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图案的基本概念
图案的历史古老而久远,它是与实际生活结合最密切的种艺术形式,是人类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共同发展的产物。图案是设计的基础,学习掌握图案的形式美语言和构成法则,对我们今后从事各个专业的装饰美术设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图案的定义
图案是一种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艺术形式,有较强的主观性、趣味性和规律性。从广义上讲,图案是种将物象的造型结构、色彩图形依据定的使用目的和审美需求与工艺材料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从狭义上讲,图案是指装饰在工艺品、实用品、建筑物及其他各具用途的物品上的装饰纹样,一般不具有独立的使用价值而依附于被装饰的主体。此外,现代社会生活中,图案电常常被作为一种欣赏性岂术形式而独立存在,称之为装饰画。
图案的应川范围十分广泛,从服装服饰、商标标志、广告装潢、包装书装、纺织印染到饰物挂什建筑装饰、家具灯具、陶瓷器皿、工艺礼品等。这些结合了精美材质和优良工艺,实用性与装饰性高度结台的商品、产品,丰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需求和审美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情趣。
为了对图案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也便于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训练,我们将图案做如下分类。
从设计的目的上,图案可分为基础图案和专业图案。
基础图案是作为课堂教学训练,以理解掌握图案的造型、色彩、组织规律和绘制技法为主要目的的图案,一般不考虑工艺和实用功能的要求。本书所讲述的内容就属于基础图案范围。
专业图案是结合一定的工艺制作和使用功能要求来设计的,如:服饰图案、陶瓷图案、建筑图案、染织图案等。
专业图案又可分为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两大类。平面图案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设计,只考虑平面装饰效果,如:纺织面料、地毯、海报、壁挂、商标的图案。立体图案是造型与装饰相结合的图案,物体的造型和装饰纹样要同时设计,还要考虑装饰部位与整体造型的关系,如:包装、陶瓷、家具、服装的图案。
陶瓷图案 包装图案
2、形式上的分类
从表现形式上,图案可分为具象图案和抽象图案。
具象图案是以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然与生活中的具体物象,无论怎样夸张、变形,人们仍能看出它们的形象特征,并体会到一种形象美感。
具象图案 抽象图案
抽象图案是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形式美规律排列组台成的几何形图案或纹理性图案,表现的是一种秩序化、韵律感的美。
从表现的题材内容上,图案可分为植物、动物、人物、风景四大类,每一类物象的造型结构和构成形式均有各自的特点。基础图案教学多以这种分类方法进行训练,最终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
从组织构成上,图案可分为单独图案、适合图案、连续图案和综合构图四种形式,它们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实用设计需求而设定的,在后面的学习中将详细介绍。
二、图案的基本特征
图案的基本特征,即实用性、适应性及装饰性.是图案设计实用、经济、美观的重要原则的具体体现。
图案与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造型艺术不同,它主要用于修饰人们生活中的实用物品,通过装饰点点滴滴的生活用品、环境和角落,在满足人们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不趴观赏为惟一目的。在现代生活中.图案的实用性还体现在通过美化商品达到提高购买力,创造经济效益的作用。
图案的适应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工艺制作技术的适应,表现为设计与制作是有机结合的一个完整过程,图案设计只有通过一定的材料工艺加工成为物质产品,才能体现其价值功能。不同类别的图案必须适应不同的工艺制作条件及物质材料的特性,适应不断改进的新工艺和不断出现的先进技术设备。二是要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目的、使用环境,考虑使用对象的审美习惯等因素。
图案因其所具有的适应性特征,决定了它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性语言,即装饰性,表现为物象造型的概括、变形与夸张-色彩处理的主观性、归纳性。表现手法的平面化、单纯化一组织构成上的秩序感、条理性,吉祥寓意、奇思联想和理想化形象的组合美,以及与加工技术相适应的材质美、工艺美等。
图案的三个基本特征互相贯通,有机联系,充分体现了图案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特性。
三、图案的继承性
图案是古老的艺术。古今中外,从王侯官宦到庶民百姓,无论贫富、贵贱,用图案装饰美化生活的要求从未停止过。各类不同风格的图案样式代代流传、变化发展,极尽完美,人类在图案方面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丰厚无比。这样.就使图案的创作有了大量可借鉴的样板,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在此介绍一些中外传统图案以供大家临摹欣赏。
一)中国传统图案
中国传统图案题材广泛、构图巧妙、形象生动,赋色绚丽、手法多样、刻画精细,在世界工艺美术装饰纹样中独树一帜,享有盛誉。中国传统图案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
1、民间工艺美术品图案
民间工艺美术品包括雕刻、版画,刺绣、印染、编织,剪纸、玩具、皮影等。这类图案造型是劳动人民观察生活,发挥想像.按自身的审美观创造的,质朴、健康、粗犷,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民间图案与百姓的生产、生活习俗联系密切,内容多具有祈祥纳福、美好寓意的象征意义。
印染图案 剪纸图案
2、宫廷、上层社会的陈设、实用品及建筑物图案
这类图案多是为满足统治者奢侈的生活需求而精心设计制作的,其纹样精美、内容丰富、构图严谨、刻画细腻、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主要有陶瓷、青铜、玉雕、漆器,金属制品、织绣,砖雕、石刻、雕漆、景泰蓝等。
宋 青铜鎏金双凤纹葵花镜 西汉漆器 彩绘鸟云纹双耳卮
宗教艺术图案主要是石窟庙宇中的壁画、楣龛、藻井、佛像台座、砖雕石刻上的装饰图案。这类图案尤以敦煌图案最为突出,既细致精巧,又自由奔放,造型独特、气势流畅,富于想像和浪漫色彩。
敦煌407窟 莲花三兔藻井
西魏 敦煌孔雀忍冬纹龛楣
受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习俗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外国图案也有众多风格迥异、形式独特的精品。在此简略介绍一些欧洲、非洲和美洲的代表性图案。
欧洲图案以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的图案为代表。欧洲的传统图案特别强调图案构成的规律性、合理性,注重美学法则在创作中的应用,着重于自然形象的描绘,追求匀称整齐、节奏明快、典雅端庄、富丽华贵的艺术效果。
希腊时期图案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图案 非洲图案主要有古埃及图案和非洲雕刻图案。古埃及图案多以人物、植物和几何图案为主,造型概括,优雅,风格古朴、秀丽。非洲的雕刻主要以人物、动物、面具较为多见,形状怪诞、表情夸张、结构严谨,造型粗放而高度概括.几何化的处理手法极具装饰性,有一种独特的形式美。
古埃及图案
非洲雕刻
3、美洲图案
美洲图案以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创造的陶器、纺织及雕刻图案为典型代表,其造型简括,纹饰粗犷、浑厚、质朴,线面结合,直曲相间,抽象化.符号化的处理手法创造出一种强悍,神奇的艺术魅力。
印第安人雕刻图案
四、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
初学者要在图案色彩的训练前需要配备一定的工具来进行。熟练地运用工具来进行图案的创作,对每一位初学图案的设计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分为:纸张、笔具、器具、颜料及调色盒、盘等。
绘制图案可使用的纸张类型很多,在平时练习基本上多以绘图纸、水彩纸为主。正式图案时需买些较好的纸张,如白卡纸、白版纸及较厚些的绘图纸。以保证正稿的质量,也有利于保存。拷贝时需用透明度较好的纸张,如硫酸纸等。
多用于制作黑白图案,比较光挺、细腻、平整。也可以使用素描纸、打印纸、白卡纸等。
2.水彩纸
多用于绘制彩色图案,柔韧性和托色力比较强,双面纹理不同,适用于多种表现技法。画之前,应先将纸裱在画板上,使图案画得更加平整。绘制彩色图案也可以使用水粉纸、白卡纸,还可以用宣纸、彩色卡纸等表现一些特殊效果。
3.拷贝纸
具有透明性的纸,主要用于将草稿确定、转移到正稿上,并用来制作对称和连续等重复性图案。
除用铅笔绘制草稿之外,图案更多的是使用钢笔和毛笔来绘制。
钢笔需准备1~2支笔尖口径为0 3mm左右的绘图钢笔(又叫针管钢笔),用于绘制较精细的黑白图案
毛笔分为圆头毛笔和扁头毛笔。(1)圆头毛笔主要用于图案具体纹样的制作描绘,应准备大、中、小多种粗细型号
(2)扁头毛笔主要用于不同面积的颜色涂染,其中应包括1~2支板刷,用来平涂较大面积的图案底色。笔毛以羊毫或兼毫为佳
使用的颜料主要以水粉颜料为主(也称广告颜料),有瓶装及管装两种。一般以管装最佳,因管装颜料品质较细,适合于设计使用。水粉颜料的覆盖力较强,有利于修改画面,但有时画水色法时,也可使用一些水彩色。水粉颜料 种类很多,一般选用12色或18色即可。白颜色需多准备一至二支。调色盒和调色盘各需准备一至二个即可。调色盘大些更好,便于调色时使用。
四、其他工具
制作图案的其他工具包括:尺子(直尺和三角板)、量角器、曲线板、裁纸刀、圆规、鸭嘴笔、剪刀、炭素墨水等,还应准备裱纸、裱画用的水胶带、双面胶带等工具的准备对绘制效果良好的图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结]
1、图案是一种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艺术形式。
2、图案的基本特征有实用性、适应性及装饰性等。
3、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有绘图纸、水彩纸、钢笔、毛笔、水粉颜料、尺子(直尺和三角板)、裁纸刀、圆规、鸭嘴笔、剪刀、炭素墨水等。
[作业练习]
1、简述图案的定义和类别。
2、简述图案的基本特征。
3、中国传统图案包括哪三大部分?
4、分别临摹一幅中外传统图案中的植物、动物、人物纹样。
第五篇:《壮锦图案》教案
《壮锦图案》教案
教材分析: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壮锦图案。教具学具准备:图片 教法学法指导:示范、练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壮锦的美丽,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古时候,住在大山脚下的一位壮族老妈妈,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老妈妈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织工。她织出了一幅壮锦,上面有房屋,有花园,有田地、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一天,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东方的天边去了,原来是那里的一群仙女拿壮锦做样子去了。老妈妈先后派出了两个年龄稍长的儿子出发去寻找壮锦,但他们都畏惧路途艰辛,拿着钱到城里享福去了。后来,老妈妈的三儿子,在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红衣仙女,让她还回壮锦。红衣仙女正拿着老妈妈的壮锦样子在织锦,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妈妈的身边。老三回到家中,壮锦在阳光下渐渐地伸宽,变成了美丽的家园。但是,让老三没想到的是,仙女实在是太喜欢老妈妈的壮锦了,便偷偷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被老三带回家中。于是老三就跟她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
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据传约起源于宋代。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织物厚度。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用于制做衣裙、巾被、背包、台布等。
二、新授课
1、欣赏 提问:你了解壮锦吗?
学生发言:壮锦又称“僮锦”、“绒花被”,较厚实。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提问:壮锦是怎样制作的?
学生发言: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艺术品。壮锦又称“僮锦”、“绒花被”,较厚实。壮锦最适合作被面、褥面、背包、挂包、围裙和台布等。壮锦是用棉或麻的股纱作经线,以不加捻或者微捻两种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面和背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厚度,还有用多种彩纬挑出的,纹样组织复杂,多用几何形图案,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
2、示范
1)用铅笔在几何纸上定出图案的基本形。2)在定好的基本形上填色,注意色彩搭配。3)调整完成。
3、作业要求:画一画壮锦图案。
4、学生绘画
5、讲评作业
三、小结
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可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板书设计:
壮锦图案
方法:
1)用铅笔在几何纸上定出图案的基本形。2)在定好的基本形上填色,注意色彩搭配。3)调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