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课:芦叶船[精选]
2、芦叶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测预习。
1、出示芦叶照片,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2、加深理解生字词、反义词、近义词、多音字。
二.初读,文脉初探。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3.本文的结构是什么?
第一部分(1-2段):作者回忆自己的家乡。
第二部分(3-4段):作者回忆了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
第三部分(5-8段):作者和表兄到长江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和希望。
(二)再读,引导再探。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再读、引导再探。
再探之一: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再探之二: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四)研读、品味合探
合探这一: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五,小结,延展追探
1、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2、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做芦叶船→“理想之船”→远航
2.芦叶船
一、听写词语。
横线 横七竖八 蜘蛛 狭窄 喇叭 航行 浩浩荡荡 桅杆
二、多音字。
hãng(横线)hâng(蛮横)juǎn(卷尺)juàn(试卷)tǔ(吐气)tù(呕吐)
piāo(漂浮)piào(漂亮)piǎo(漂洗)zhã(折叠)zhē(折腾)shã(折本)biàn(方便)pián(便宜)
三、词语解释。
浩浩荡荡:指声势浩大。
四、近义词。
故乡——家乡 特别——特殊 直立——竖立 寻找——寻求 常常——经常 保险——保证
五、反义词。
特别——一般
直立——横卧
寻找——舍弃
晴朗——阴沉
横——竖
宽——窄
欢送——欢迎
升起——下降
宽阔——狭窄
第二篇:芦叶船教案
芦叶船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学习难点
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学前准备 小黑板 学习过程 定向·诱导
1、谈话导入
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自学·探究
1、出示自学思考题 1)自学生字
2)理解“手艺、桅杆、浩浩荡荡”等词语。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
3、成果展示 1)词语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本课指“我们”做芦苇船的技术。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浩浩荡荡:水势大。2)分段
1.采芦叶做船玩儿(①-②)2.做、放芦叶船(③-④)3.到长江边放芦叶船(⑤-⑧)3)主要内容
回忆: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正是通向长江、通向东海的小河和那放在小河里的芦叶船,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反馈·总结 我的收获 我想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重点
重点体会芦叶船给生活在几十年以前的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学习难点
体会在小河中的芦叶船,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与希望。感受孩子对未来生活和外面世界的向往。
学习过程 定向·诱导
1、复习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 自学探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芦叶的美。
(一)学习句子,体会比喻句的好处。比较句子: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能够把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
(二)在第一自然段中再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读一读。1.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2.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三)小结:多么有趣的比喻,多么生动美妙的画面!好好读一读,品一品。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放芦叶船的乐趣。
(一)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孩子们亲手做出的芦叶船有什么花样?放芦叶船又有什么奥秘?
做芦叶船:多种多样 手艺高超(大蓬船 小舢板 五桅帆 三桅帆)放芦叶船:玩得聪明 玩得有声有色
(二)小结:孩子们的智慧和乐趣流露在这字里行间,好好读一读。
三、学习第第四、八自然段,感受作者想象的乐趣。
(一)孩子们放走的芦叶船到哪儿去了?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二)芦叶船可以远航到什么地方去呢?再读读小作者第八自然段的想象。
(三)小作者对于芦叶船远航到长江、到东海有没有依据,还是凭空想象的呢?
五、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感受到长江边放芦叶船带来的惊喜。
(一)芦叶船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里也翻不了吗?他是怎么在长江里远航的?
(二)学习比较句子: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引导学生体会芦叶船所处的恶劣环境以及它能够乘风破浪的远航给作者带来的惊喜。
讨论·解疑
再读最后一段,想想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小结:芦叶船乘风破浪的远航,不仅给小作者带来了惊喜,同时也带来了希望与梦想。小作者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在这小小芦叶船上,希望它载着孩子美好的梦想远航。
反馈·总结
1、谈收获。
童年的乐趣是无穷尽的。一片片小小的芦叶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无穷的快乐与梦想和希望。
2、说感想。板书设计:
飘向 竖河——长江——东海
2.芦叶船
带来 惊喜——希望——向往
教学后记 作业反馈
教学一得
第三篇:《芦叶船》教学反思
《芦叶船》教学反思
《芦叶船》这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文章脉落清晰,层次分明,内容浅显易懂,尤其作者将玩芦叶船的情景描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同学们最喜欢玩什么?你们是怎么玩儿的?”在学生充分谈的基础上,引入本课的学习。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让学生描述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把船放入江水中,吹奏动听的乐曲时,彼此可能会说些什么,心里可能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进一步体会芦叶让孩子们更富有创造力,也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欢乐。
当学生谈到“我和表兄玩儿芦叶船”的情景时,引导学生勾划出描写表兄语言、动作的句子,从中体会表兄的自信与聪明。小小的芦叶船顺水而下,也将作者的思绪牵得好远好远。引导学生想象,小船可能会漂向哪里呢?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两句,读中体会小作者的无限遐想。
最后,总结作者的描写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层次,作者是“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再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最后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鼓励学生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大胆想象的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钓鱼》教学反思
《钓鱼》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细细朗读、体会,父子对话部分可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我”钓到大鲈鱼,十分惊喜;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我”极不情愿;后来,“我”领悟到父亲的做法是对的,在三十四年的人生旅途中,面临各种诱惑,“我”变得非常坚定。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得鲈鱼放回湖里去?父亲做得对不对?对于这个问题,可组织讨论乃至辩论。要重视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引导。要抓住课文中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阅读思考。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个人的体验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文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个句子较难理解,可启发学生: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审美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活动,靠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鲁迅说,文学作品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审美从文章三美入手。
1、读出音乐美、形象美。以一个游览者从容、轻松语气语速朗读,突出几处强调重音,如“却从没见过”、“静、清、绿”、“奇、秀、险”等。注意以上几点,分小组读课文,在读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感受到一连串意象的美。
2、配乐读课文使学生审美感受又进一层。
3、展现桂林风光图画,让学生观赏,学生感叹“啊,这样美!”学生头脑中意象或与此契合,或没有想象到,通过互补、印证想象更丰富了
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这指的是对文章的鉴赏,鉴赏什么呢,既要赏其美,又要鉴其妙。可以从语言声音节奏、色彩氛围、语调语序中推敲品味,体察作者怎样精确、省俭、传神运用语言,体察运用语言之妙。新课改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良好语感。语感训练除了语文实践外,还需语感分析,析语言之妙。
首先让学生划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用“这句话好,因为______________”句式说话。有的说我认为“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名不相连,像老人、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句话好,因为它的比喻真巧妙。
有的同学说我认为“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这句话好,因为这句话中峰峦雄伟,红叶似火词语用得好。
古人读书非常重视背诵,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四书五经无一例外要求背诵。背是古人学习“千古真经”。一些精品应引导学生先吞下去,为其打下精神底子,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丰富积累,培养语感。《桂林山水》其优美语言,丰富词汇,以及其中表现出的优美意境,是语言中精品,应引导背诵,怎么背诵,有其方法,通过筛选信息,选择主要信息进入意识是背诵的主要方法。
我想新理念如何与课堂教学结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不断琢磨反思。但我的追求始终不谕,希望能成为新理念通往课堂教学实践的一座桥梁。
第四篇:《芦叶船》教学设计
《芦叶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这10个生字。2.会认“桅”生字,以及掌握词语花篮的词语“风帆,保险,手艺,晴朗” 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感受做芦叶船的快乐。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2.感受孩子们在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自制小纸船,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各种小船图片,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你们会折小纸船吗?(生)练习折小纸船
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吗?喜欢玩吗?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芦叶船”。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感受芦叶船带给我们的快乐。2.板书课题:芦叶船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听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②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提问后归纳总结)童年的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
在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
③.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永久的记忆。
2、学习本课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héng shù zhī zhū zhǎi lǎ bā háng hào dàng 横 竖 蜘 蛛 窄 喇 叭 航 浩 荡
(1)师让学生自由认读,后检查认读情况(2)师教学生认读
3、给生字组词
(横竖)(蜘蛛)(窄小)(喇叭)(远航)(浩浩荡荡)
4、找一找,与生字相近的生字,可注意啦,不要混淆呀!竖--坚 窄--怎 喇--刺 航--船 浩--洁
5、指导书写新生字 各个字要注意书写哪些部分
①竖:上下结构,下面是“立”不是“土” ②喇:右边部分要与“刺”区别分开 ③荡: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巡堂指导)
6、学习会认的生字
①会认的生字6个,其中5个是在会写中,也就是只有1个会认的生字“桅” ②检查认读情况
7、学习词语花篮的词语(在课文中找出词语)风帆 保险 手艺 晴朗
三、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éng shù zhi zhū lǎ bā yuǎn háng hào hào dàng dàng()()()()()
2、组词
竖()窄()喇()航()浩()坚()怎()刺()船()洁()
四、板书设计
芦 叶 船
快乐
héng shù zhī zhū zhǎi lǎ bā háng hào dàng 横 竖 蜘 蛛 窄 喇 叭 航 浩 荡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芦叶船”给我带来欢乐,学会了会写会认的生字,掌握了词语花篮的词语。
六、教学反思
1、有部分学生不懂如何记住生字
2、有的学生书写生字时出差错,如:“喇”写成“刺”
3、今后多注意词语的积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2.自己评改生字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怎样分段(提问后归纳总结)课文8个自然段,分两部分 2.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生)齐读课文,思考:
(1).(出示句子)那里的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引导学生说说感兴趣的地方)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把河道比作蜘蛛网 把芦苇比作桅杆 把芦叶比作风帆(2).(思考)1.2自然段都没有写做芦叶船,放芦叶船,可不可以去掉 不可以。因为芦叶多,孩子才能做芦叶船,才有很多快乐。第一部分:(1.2)家乡的河道多,芦苇多。3.学习第二部分(3—8自然段)(1)学习第3自然段
你感兴趣的地方(做芦叶船,放芦叶船)
孩子他们做了几种芦叶船?(大蓬船.小舢板,三桅帆,五桅帆)从哪个词语看出小河里小船的特点(保险)(2)第4自然段
学习关联词:因为…所以… 有的…有的…
学习用这两个关联词写一句话(3)第5自然段
浩浩荡荡:水势大(4)第6自然段
(出示句子)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那小小的芦叶船,会翻的.(5)第7自然段
(出示句子)表哥说着,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帆的船,在船底上吐了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
“顺手采来”“折”“吐”“轻轻地放”看出表哥做芦叶船动作娴熟,是个高手。(出示句子)只见这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体会到:感受芦叶船船顺流而下,开得又稳又快,好像一条真正的小船。
看着小船远去,“我”想到了什么? 生1.希望芦叶船能开到特别远的地方 生2.觉得芦叶船好像是真正的船 生3:芦叶船代表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放小船,放风筝的体验说一说)师:孩子们的联想代表了他们美好的愿望
第二部分:“我们”把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对芦叶船产生很多联想。
三、课堂练习
1、把句子补充完整.(1)那里的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2)他跑得很快,像(3)雨下得很大,像(4),像
2、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这句话的意思是()A.浪很大,芦叶船会翻的 B.浪很大,但,芦叶船不会翻的
四、课堂小结
文章围绕芦叶船写了这些事情:、“我们”常在家乡的竖河边做芦叶船,并且把它放在河中央,看着它远航。
2、“我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寻找头一天做的芦叶船,并且展开美好的联想。
3、在一个星期天,“我”陪着表哥到长江边放芦叶船,它们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不见。
五、板书设计
故乡河道多,芦苇多
芦叶船放学路上做芦叶船,放芦叶船 和表哥到长江边放芦叶船 天真的遐想和对未来的向往
无尽的想象 永久的记忆
六、课后反思
1、小小的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芦叶船可能会漂向哪里,带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作者无限的遐想。
2、鼓励学生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大胆想象的好习惯。
第五篇:2、芦叶船教案
2、芦叶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识记生字。学生汇报实际中容易错误的生字,并分析出容易产生错误的原因。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并画出自己读错的句子。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第二部分(3-4):“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第三部分(5-8):“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2)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4)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2.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六、板书设计:
2.芦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