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3 21:3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分析

“少教多学”参评教研成果

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的关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教多学教学案例分析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批准号:FHB110067)

作者:黄美琼 职称:一级教师

单位: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

大营街第一中学 手机:*** 邮箱:2589253874@qq.com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

大营街街道杯湖路4号 邮编:653103

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的关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教多学教学案例分析

【主题描述】

诵读是古诗文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只有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亲近文本,才能真正做到少教多学。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忽视诵读这种教学方式。因为没有丰富的、熟练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就难以产生新的思维;没有丰富的、熟练的词汇就难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学的感受力、继承发扬优良的文化传,体悟民族文化的优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①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7—9年级)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了简要而明确的要求:“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优秀诗文80篇。”②这些都说明了诵读对于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叶圣陶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是靠学生读书读出来的。

【案例描述】

本节课使用的是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第十八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课时间为2014年12月12日上午第四节课,地点在玉溪红塔区大营街一中初三十班,执教者是云南师大实习教师彭吉,参与者为九年级十班全体学生。这是彭吉老师在顶岗实习的一节展示课。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时教师说:同学们,“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等了一两分钟后许多学生都表示不知道,没听过这句诗。接着老师解释这是杜甫对自己诗作特点的自我评价,意思就是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今天我们将学习杜甫的另一篇脍炙人口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诗歌,感受杜甫的“惊人之语”。接着教师又学生回忆杜甫的相关资料(朝代、字号、称誉等),并背诵《春望》,让学生说说杜甫所处时代的时局特征和社会状况。教师补充相关资料: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杜甫也曾应进士考试,但不第。一身从未放弃过通过出仕为官为天下苍生贡献力量的宏愿,但生不逢时,遇上了“安史之乱”(755--763)。无奈之下携妻小跑到四川。在辗转漂泊中就接触到了社会的底层,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在亲友帮助下,于西郊的浣花溪畔,用两年时间盖了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只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于是,诗人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才49岁。(投影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此过程用时10分钟)

二、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先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然后教师配音做示范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和解释),最后学生深情自由朗读,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投影本诗歌的基本节奏,标出压韵部分)最后教师请几名学生试读并进行评价。(此过程用时7分钟)

三、通过朗读品味诗歌语言

教师先让男生齐读诗歌第一节,课件显示问题:题目说茅屋被秋风吹破了,3 诗人在第一节用了一个词来总得描写秋风的情状,请同学们找出来。学生齐答“怒号”,“怒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教师请学生试着自由读出怒号时风的情形,并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

教师提醒,我们欣赏诗歌要紧扣文本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分析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节,找出其它描写秋风的字词,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最后自由发言,教师对其发言做适当评价。课件显示:同学们想想,如何给第一节诗拟写小标题?通过讨论明确:秋风破屋(描写),最后全班同学齐读这节诗。(此过程用时7分钟)

课件显示:诗的第一节已经为我们描写了秋风破屋的景象,那么诗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情怎样呢?请女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二节。通过讨论明确:诗人发怒、着急但又无可奈何。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到这种心情,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试着找一找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字词或句子,并揣摩用什么语气进行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最后自由发言,教师对其发言做适当评价。课件显示思考问题:

(1)着急和无奈之下,诗人叹声说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请注意前面提到说,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那用“老”来自况,是否准确呢?通过讨论明确:这是些心情。颠沛流离催人老,诗人心力交瘁,倍感未老先衰。

(2)同学们猜想一下,群童“公然”“抱茅”是用来做什么?仅仅是调皮,在戏耍这个老头吗?通过讨论明确:诗人用茅草盖屋,群童或许也是用来做茅屋的,也有可能当柴火烧。总之,可见诗人周边生活的也是穷人。

(3)同学们想想诗人到底叹息什么?通过讨论明确:一叹自己命途多舛,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同病之人之苦,同是饥寒交迫。

同学们给第二节拟写四字标题?通过讨论明确:群童抢茅(记叙)最后请全班同学试读这节诗,读出作者的焦急和无奈,教师点评并指导。(此过程用时8分钟)

课件显示:同学们,这个夜晚,杜甫一家过得怎样?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诗歌第三节。通过讨论明确:长夜无眠。“何由彻”可以看出很难受。教师接着又问诗人哪些描写交代了“何由彻”的原因?同学们思考一下明确:“冷似铁”一个比喻就刻画出了布被的硬与冷。“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 4 麻,很形象,又冷又湿。接着又问“雨脚如麻”是由于“秋风破屋”,那么“布衾”“冷似铁”是为什么呢?讨论明确:原因是棉被使用多年既破又脏。足以见出杜甫生活的贫困,也见出“丧乱”给平民带来的苦难有多深。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试着朗读的基础上用一个词来概括这节诗。明确:冷湿难耐(描写)(此过程用时5分钟)

课件展示:这么一个冷与湿交加的无眠之夜,诗人联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节诗。学生齐回答:联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教师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什么意思呢?这样推己及人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一个人?明确:一个忧国忧民的伟丈夫,一个典型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读书人。最后教师要求学生齐读的基础上用一个词来概括这节诗。讨论明确:祈求广厦(此过程用时5分钟)

四、总结全诗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这首诗的主题,结合对本诗的理解,再次朗读诗篇。学生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内容。(此过程用时3分钟)

【分析与建议】

⒈诵读贯穿始末,真正做到少教多学

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诗歌,疏通大意;三读感悟,体会感情,四读品析,揣摩语言。采用师范读,学生齐读,个读,赛读,互读互评,背诵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诵读又带动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良好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符合少教多学的特点。

⒉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将学生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在教学中,无论是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还是朗读以及对课文关键字词和课文主旨的分析都是由学生自己来感悟、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学过程中,学生介绍资料,诵读,谈理解,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做到了少教多学。

3.对文本不够熟悉,过多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语文教学要求回归文本,特别是古诗文教学更应该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赏词析句来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表达方式和作品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熟悉文本,而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本文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怒号、卷、老、叹息等词进行赏析时,突然多媒体出了故障,教师顿时慌了手脚,不知讲什么。同时教师在讲解“布衾多年冷似铁”时告诉学生是因为缺水导致的。这些情况都说明教师对文本不熟,没有在课下进行认真充分的备课。这就不能真正做到少教的有效性。

⒋导入精彩,但不实用,不利于少教多学

教师在本课的导入上是花了心思的,但他害怕在导入中不能很快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教学,因此设置了太多的教学环节。先由杜甫的两句诗导入,结果许多学生没听说过,学习热情不高。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又叫学生介绍杜甫并齐背他的诗,最后还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这样的导入用时十分钟却未能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不能算有效的导入。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③的确导语精彩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这就为学习讲授新课内容缔造了良好的开端;导语枯燥无味,学生听而生厌,学习兴趣骤减,陷入被动接受状态,影响整堂课的学习,设计好的导入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建议直接由学生在平时学过的杜甫的诗导入,或直接解题,由题目导入,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进文本,这样才有利于进行少教多学。

参考资料: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2011年版第二页)课程基本理念 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2011年版)第四页 学段目标与内容 ③《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41页

第二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简介】

公元761年,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亲友资肋,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格律】

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注释】

1.挂罥:悬挂。

2.忍能:竟能忍心这样干。3.入竹去:跑进竹林。

4.俄倾:不久,顷刻之间。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

5.布衾:棉被。

6.娇儿恶卧踏里裂:指稚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了;恶卧,睡相不好。7.雨脚如麻:形容漏进屋子里的雨水密集。8.丧乱:指安史之乱。

9.何由彻: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呢?

10.大庇:全部遮盖、保护起来。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当是泛言贫寒的人们。

11.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12.秋高:秋深。13.突兀:高耸的样子.14.向:将近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捱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赏析1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本身就很有趣。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

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飞的挂在了树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它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大风过后,黑云涌来,不用说,秋雨是不请自来的了。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而“自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赏析2

这首诗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遗迹】 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提到的茅屋。杜甫在这里先后居住了近四年。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五代前蜀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此后历代都有修葺扩建。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成立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第三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的内容。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教法学法:

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把茅屋图片、杜甫头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屏幕显示出来。

伴随解说词:这几间茅草屋,虽然简陋,却牵系一个诗人的家庭冷暖;这个诗人是谁?(杜甫)我们曾学过《杜甫诗三首》,请回忆一下杜甫的基本情况。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先由学生介绍,互相补充,老师再重点强调)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1982年,杜甫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学过的《春望》、《石壕吏》。著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同时把握诗行的节奏及韵律。

示例:八月

/

秋高

/

风怒号,卷我/

屋上

/

三重茅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

吾庐

/

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展示朗读。

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四、研读赏析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⑴学生分成若干组合,互相提问诗中的词语,理解、把握词义。

⑵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口述课文大意。

⑶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2、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长夜沾湿)

期盼大厦

3、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2、3环节中穿插逐层分析各小节)

(1)请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分析: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追问: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

(2)读第二节,思考:

群童为何抱茅?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

(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暗淡的心境。

(4)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板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六、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六、作业:课下背诵这首诗

第四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学过许多大诗人杜甫的诗歌,那么你又对杜甫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发言)

好,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二百年前,去成都浣花溪畔座简陋而破旧的杜甫草堂,一起去触摸这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诗体知识 1.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3.诗体知识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扫除字词障碍 2.播放本诗的配乐朗诵 3.指导学生朗读

(四)深入课文,疏通文意 1.诗歌翻译

2.精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段内容。(板书体现)

3.从一到三两节中任选一小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说说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五)问题探究 1.精读一二三节,并赏析揣摩诗人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2.“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学生小组讨论)

(六)情感升华

再读文章,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六课后作业

第五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习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

一、文学常识

1、杜甫(712-770),字______,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_______,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____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和人民疾苦,被称为“_______”。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______”。

2.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在_______西郊浣花溪旁建了这座“茅屋”,后人把这里叫做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先叙事,后_______,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 的博大胸怀。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风怒号()2.三重()茅

3.挂罥()

4.塘...坳().5.布衾()

6.广厦()

7.大庇...()

8.突兀().

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

2.卷我屋上三重茅___ ....3.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

4.俄倾风定云墨色____ ....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

6.骄儿恶卧踏里裂_____ ....7.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 ....

三、课文理解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2、“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好在哪里?试分析

3、在描写秋风破屋时运用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4、群童为何抱茅?

5、“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6、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7.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本文中表现诗人为了百姓的幸福宁可牺牲自我的句子是什么?

12、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1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

14、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

答案

1“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3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4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5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6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7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8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9秋风卷茅

群童抱茅

秋宵屋漏

祈求广厦

10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11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2(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

(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

13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14(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

下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教学手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点整理

    作者介绍: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 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他的诗被誉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事里藏乾坤的“诗家之史”特点,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 3、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五篇范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 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生活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苦乐人生”的第五课。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杜甫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s 一、教材分析 (1)【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 学生们在初一已经学习过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诗的作者杜甫,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5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汤集九年制学校宋敏 [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