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茅屋为秋风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二、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1)朗读与赏析相结合。(2)自学、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学过许多大诗人杜甫的许多诗歌,我们背诵一下《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指“安史之乱”。简介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的。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诗体知识(见学案)1.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3.诗体知识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扫除字词障碍,检查字词。2.播放本诗的配乐朗诵 3.学生朗读(注意节奏)
(四)深入课文,疏通文意 1.看诗歌翻译
2、自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同桌讨论)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长夜沾湿)
期盼大厦
(五)问题探究
1、精读第一节,并赏析揣摩诗人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1)赏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怒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2)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这些词语需重读。有什么作用?面对此种情形诗人什么心情? 2.精读第二节
1)讨论群童为何抱茅?
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人民极度贫困,几根茅草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世风日下,产生盗窃行为。杜甫与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2)“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拖音)
3.精读第三节
1)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如何理解“长夜”? 暗喻动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渴望结束战乱的愿望。
4.精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学生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环节(谈理想)
明确:大多数人的理想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杜甫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的境况,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本节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六)情感升华
再读文章,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七)试想,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谁之过?你们内心又作何感想呢?(一份油然而生的敬意;一份出自内心的关怀;一片穿越时空的祝福;)
(八)情感教育
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如今,浣花溪畔,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杜甫的“”的社会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已经实现,同学们也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面对杜甫,你会说些什么?
(一份油然而生的敬意;一份出自内心的关怀;一片穿越时空的祝福;)
七、课后作业
作业三题。
沁园中学 田 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教法学法:
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把茅屋图片、杜甫头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屏幕显示出来。
伴随解说词:这几间茅草屋,虽然简陋,却牵系一个诗人的家庭冷暖;这个诗人是谁?(杜甫)我们曾学过《春望》,请回忆一下。
杜甫的基本情况。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见学案)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1982年,杜甫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同时把握诗行的节奏及韵律。
示例:八月 / 秋高 / 风怒号,卷我 / 屋上 / 三重茅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
吾庐 / 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展示朗读。
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四、研读赏析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⑴学生分成若干组合,互相提问诗中的词语,理解、把握词义。
⑵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口述课文大意。
⑶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2、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长夜沾湿)
期盼大厦
3、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2、3环节中穿插逐层分析各小节)
(1)请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分析: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追问: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
(2)读第二节,思考:
群童为何抱茅?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
(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暗淡的心境。
(4)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板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六、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六、作业:课下背诵这首诗。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围场县四合永中学 王春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培养诗歌朗读的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二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想:大家今天也和我一样是带着一颗真诚的,火热的,跳动的心来到语文课堂的。是不是啊?很好。要想学好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情感投入,要会动情,要有激情,要会忘情。特别是学习诗歌,又特别是学习古诗,又特别是学习经过历史检验的,后人一致推崇的伟大诗人的经典力作。今天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杜甫,聆听杜甫。杜甫,同学们并不陌生了,(生简介杜甫)那学过杜甫的诗还记得吗?后人对他有何评价?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杜甫的一篇忧国忧民的诗歌,甚至可以说被后人喻为“千苦绝唱”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
二品味赏析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2、韵脚读出延长音。
3、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2、研读诗文,理解中指导学生朗读。
a、研读第一节
第一节诗的开头两句写了什么?哪些动词写出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洒,挂,飘转,沉)通过什么写法写出来的?面对此种情形诗人什么心情?(任其所为,无可奈何,又较为平静,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呢?(低沉,轻缓)生读文
b、研读第二节
本来坠落在溪畔郊野的茅草似乎还有希望收回,但却发生了意外?此种情形诗人是怎么做的呢?(追,喊,叹息)叹息什么呢?(年迈老高,生活无依,天灾人欺,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有什么用了,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所以第二节要读出诗人无可奈何之情。生读文
c、研读第三节
常言道:风云变幻,有风秋雨也就不请自来了。在这里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风云的变幻,而是把心神集中到哪里了呢?(茅屋)具体写了哪些事物?
是啊,都落得如此境地了,秋雨还不管不顾的下个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漫漫长夜,诗人失眠了,自经丧乱,不知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湿,堂堂一代诗圣,怎能落得如此境地啊?谁之过呢?
第二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执 教:喻高飞
指导老师:陈 旭
一、教学内容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歌形体古诗,描写了杜甫茅屋恶劣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抒发了诗人遭受苦难的真实感受和推己及人的家国胸怀。因此本文的教学主要是分析文本,感知杜甫茅屋的破败,挖掘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合适的方式,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异常重要。杜甫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加之现在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很难体会到诗人的窘境。因此导入杜甫草堂照片,与文中杜甫茅屋展开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反差,体会作者当时生活的困苦。相机插入杜甫典型事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诗人的胸怀和理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揣摩诗歌的重点字句,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探究、批判法讨论诗人的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四、重点、难点
1.解读茅屋破败的表现
2.真切体会杜甫的家国情怀
五、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批判讨论法、赏析探究法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PPT
七、教学过程
1、出示杜甫草堂及其周边照片,激起学生对杜甫草堂的认知。如此温馨优雅的环境、如此安逸舒适的草堂,大家愿不愿意住呢?可是这么令人遐想的草堂是经后人推理、臆想、修缮而来的。那真正的杜甫草堂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请大家速读课文,感知下文中杜甫的草堂是什么样的?杜甫的茅屋面临哪些方面的困境呢?那这样的草堂,我们愿意住么? 预设:杜甫的草堂是一间茅屋,破败......困境:秋高风号、孩童抱茅、屋漏连雨、布衾似铁 具体分析:杜甫茅屋面临的处境,以讲带读。
3、面临如此破败不堪的茅屋我们不愿意住,那诗人杜甫愿意住么?他是怎么想的呢?
预设:愿意。他在没有茅屋可住的情况下,却想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此得出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4、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拓展诗人生平,了解其人生典型事迹,进一步感受诗人伟大的家国情怀。回到文本,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怀,再次读这篇文章,感受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八、板书设计
第三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的内容。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教法学法:
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把茅屋图片、杜甫头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屏幕显示出来。
伴随解说词:这几间茅草屋,虽然简陋,却牵系一个诗人的家庭冷暖;这个诗人是谁?(杜甫)我们曾学过《杜甫诗三首》,请回忆一下杜甫的基本情况。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先由学生介绍,互相补充,老师再重点强调)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1982年,杜甫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学过的《春望》、《石壕吏》。著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同时把握诗行的节奏及韵律。
示例:八月
/
秋高
/
风怒号,卷我/
屋上
/
三重茅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
吾庐
/
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展示朗读。
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四、研读赏析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⑴学生分成若干组合,互相提问诗中的词语,理解、把握词义。
⑵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口述课文大意。
⑶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2、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板书)秋风破屋
顽童抱茅
夜雨难眠(长夜沾湿)
期盼大厦
3、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2、3环节中穿插逐层分析各小节)
(1)请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分析: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追问: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
(2)读第二节,思考:
群童为何抱茅?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
(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暗淡的心境。
(4)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板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六、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六、作业:课下背诵这首诗
第四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学过许多大诗人杜甫的诗歌,那么你又对杜甫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发言)
好,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二百年前,去成都浣花溪畔座简陋而破旧的杜甫草堂,一起去触摸这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诗体知识 1.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3.诗体知识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扫除字词障碍 2.播放本诗的配乐朗诵 3.指导学生朗读
(四)深入课文,疏通文意 1.诗歌翻译
2.精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段内容。(板书体现)
3.从一到三两节中任选一小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说说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五)问题探究 1.精读一二三节,并赏析揣摩诗人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2.“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学生小组讨论)
(六)情感升华
再读文章,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六课后作业
第五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事里藏乾坤的“诗家之史”特点,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
3、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杜甫人生中“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此时的作品是由本身的苦难,黎民的苦难,社会的苦难共同酝酿的,鲜明地体现着诗歌记史的特点。此诗叙述了草屋被狂风吹破的事,在疾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亲身体验着困窘难熬的苦楚,脑海却翻腾的是战乱给天下寒士带来的不幸和荼毒,“古仁人”情怀的表露鲜明而强烈。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深读探究诗歌中描绘的“安史之乱”之下,天下人的生活场景(即对“诗史”的研读),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穷年忧黎元”的诗中圣哲形象(即对“诗圣”的研读)。【学习重点】
通过深读文本,体会事里藏乾坤的“诗家之史”特点,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学习难点】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学习方法】研读探究
对话
诵读
【学习准备】
1、借助书下注释或参考书,读准字词,理解诗歌内容;
2、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景。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
1、一提到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不是会有与他相关的内容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一说。
提示:积累的重要性,积累作品、人物的生平知识,后人的评价等;注意引导学生走向本节课的切点。生成反馈:学生对杜甫总的印象的确集中在这两个词上,可见从这两个词入手的确是解读杜甫诗歌的一个切口。
两个尊称的板书。诗史
诗圣
2、哪位同学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那是最好不过了。生说,教师评价,板书。
预设:诗史,是对杜甫诗歌的评价,是指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诗圣,是对杜甫的评价,是指他是诗人中的圣哲。
生成反馈:从发言的几个学生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诗圣”的理解都是从他的诗歌的艺术成就角度来谈的,这一点可以为课末的总结照应,这个照应拉的有点长,教师要把握好。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后期作品中的名篇,我们单从诗歌题目来看,你认为它反映出当时的历史和诗人情怀了吗?
注意:这个问题最终的问法要根据前面学生对“诗史”“诗圣”这两个词的理解来组织。对话引导:分析题意——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从题目来看,似乎只是说了一件平常事,下面我们到诗中读读品品,品品读读。
二、品读
1、初读,准确无误。
课代表领读,点评,示范。教师正音,总结:准确无误是读诗的基础。
2、深读,窥见历史。
(1)《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史——史,记事者也。从题目中看到的这件平常事,让我们窥见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引导激励:杜甫是一个以诗写史的高手,我们如果能从诗句中解读出当时的历史现状,那就是以诗解史的高手。研读诗歌,做好批注,思考后和学习伙伴交流,看看哪一组窥见的历史与当时的史实是最接近的。学生解读文本,教师引导。
预设:这部分是全课的重心,解读的点是:杜甫生活的艰辛、孤苦、无奈、无助,天下百姓生活同样的艰辛、孤苦、无奈。无助。注意根据学生的品读引导评价,深入启发,指导朗读。生成反馈:学生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关键字,教师对课堂生成要学会取舍,尤其是赛课的时候。(2)出示《旧唐书》中的内容对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
预设:
1、尽量挖掘资料的价值,在证明教学内容的同时,若能拓展,延伸是最好的;
2、引导学生体会“杜甫以诗记史,一般是从常人凡事入手,诗里藏乾坤”;
3、杜甫的诗是写个人,也是写天下。
生成反馈:学生能体会到杜甫诗歌的内容与《旧唐书》的记载有吻合之处,也能感知到史书记载比较宏观,杜甫诗歌的记录从生活实际,从个人生活出发。更有学生提到,史书可能是事后补记,诗歌是即兴书写,所以感情会更浓烈些。教师要注意引导,并适时出示预设的资料,对学生鼓励、肯定。
出示:《环溪诗话》评杜甫的诗:“常人作诗,但说的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谓妙矣。
(3)杜甫及当时天下百姓的这一生活现实状况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预设:补充介绍安史之乱,由学生说说,教师补充。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的转折点,更是杜甫人生的转折点,这个一生秉承“儒家思想”担着“穷年忧黎元”使命的诗人,在安史之乱中备受生活的碾压和荼毒,可这根苦藤上却在历史的剥离中结出了一枚壮硕的果实——诞生“诗史”。(4)杜甫写诗也是为了像史官一样记录历史吗?
预设:诗歌言情。学生根据前一环节的深度应该能体会到诗人流露的情感。
3、诵读,体验情怀
(1)你认为这首诗歌哪些诗句清晰而强烈的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预设:引导学生转移学习内容,过渡到最后抒情段的品读。(2)品读诗句,细细体悟,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最后一段是一个情感的跳跃段,前面表面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绘,对自己处境的忧叹,最后一段从“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字字句句都是对百姓生活的祈求,把我放在了最后。“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放在了段末,思想和情感的用意可见一斑。其中“安得”“呜呼”“何时”这些词也表现出对这种理想生活不能实现的哀叹。
生成反馈:以上的预设,学生大多能体会到,教师把学生零碎的体会要串联起来,注意“突兀”这一词的引导,古今异义造成了理解的偏差。(3)最后一段的诵读指导。
学生自由读,学生归纳经验,教师板书。
1、给情感找到落脚点;
2、语速的调整,语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
3、假想角色,转换身份;
4、配乐,重复语句,态势语等
教师示范朗读,补充朗诵方法。借鉴方法,学生组内诵读。齐诵。
预设:通过轻重缓急,拖沓重复,配乐态势等方法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从读懂到懂读,这是一个质变,是一个进进出出的过程。只是最后的时间没有把握好。
附:板书设计
个人
天下人(忧愁、希望、无奈)——博大胸怀
诗圣
小事
天下事(动荡、困窘)——安史之乱
诗史 课后小记:
杜甫是一个以诗写史的高手,我们如果能从诗句中解读出当时的历史现状,那就是以诗解史的高手。研读诗歌,做好批注,窥见的历史与当时的史实是最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