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音乐课《踩雨》说课
五年级音乐课《踩雨》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一课主要以“雨”为主题,表现了雨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这节课主要由欣赏乐曲《踩雨》和演唱歌曲《踩雨》组成。欣赏歌曲《踩雨》描绘了孩子们夏日在雨中嬉戏的情景,反映了他们热情纯真的童心世界,歌曲分为三个层次。《踩雨》是一首甜美欢快的歌曲,旋律比较轻松,表现了孩子们在雨中欢闹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多种“雨”为主题的音乐,能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风格情绪的变化。B、能力目标:孩子们能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尝试用所学的音乐表现手法为歌曲伴奏。C、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歌曲《踩雨》,学生能在音乐中感受体验踩雨的欢乐情绪,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3、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踩雨》 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4、教学难点:
体验表现生活与歌曲中踩雨的欢快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新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始终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
我把体验雨的快乐作为本课的重点部分。将教材中相关的音乐内容整合,以“雨”为主线,按“听雨——赏雨——踩雨——戏雨”为线索,对整堂课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景法,启示谈话法,表演探究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把“快乐”的教学引入课堂中,学生能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主动而积极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流程
1、组织教学
播放钢琴曲《雨的印记》乐曲,学生随音乐自由律动进教室
2、听雨
1)、猜谜导入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2)、聆听各种雨声
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调动他们的视听觉、情感同时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3)、创造活动
通过摇晃自制的乐器,引领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表现下雨时发出的音响。使学生能更加亲切地感受、聆听雨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赏雨
1)
欣赏歌曲《踩雨》
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听赏领先,感受旋律的奇妙、欢乐的情绪。
2)
复听
通过模唱如(“沙沙沙”“哗哗哗”)、聆听、对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踩雨》的三个层次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并通过表演等形式来表现歌曲欢快,愉悦的氛围。
4、踩雨
1)、学唱歌曲《踩雨》
听唱法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听、唱的能力; 2)、视唱《踩雨》乐谱,首先,我创设情景,以四把不同颜色的伞将歌曲《踩雨》中的难点部分提出来,并以请同学们帮忙唱一唱伞上的歌,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伞或者喜欢的旋律进行演唱,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展示的舞台,注重不同个体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在主动参与中突现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歌曲难点的学唱变得活泼、有趣。3)、采用其它“雨声”演唱,避免演唱的疲劳,同时更加熟悉歌曲的旋律
5、戏雨
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踩雨的欢快与热烈,用丰富而具体的肢体语言创造性地表现踩雨。将生活与音乐融为一体。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采用的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排练展演并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告诉我,现在的音乐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们用音乐的方式去表现和交流情感,并获得创造、表现、合作和交流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组合、运用、创新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学生沉浸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而我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采用创设情景法,启示谈话法,表演探究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把快乐引进音乐的课堂。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成长。
《踩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艺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课《踩雨》中第一课时,是以歌曲教唱为主的一节课。这首歌曲天真、烂漫、童趣盎然,呈现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雨中愉快嬉戏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夏季踩雨时的愉快心情。
二、本节课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交响乐《电闪雷鸣波尔卡》片断,感受音乐所表现雷、电的形象。
2、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听辨旋律的能力。
3、能欢快活泼、富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踩雨》。
三、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创设情境”、“歌曲学唱”、“创造表现”三个部分。开头的情境创设,我引用了交响乐《电闪雷鸣波尔卡》的片段,让学生展开想像,自然的引入雨天的情境,有趣而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
在教唱环节中我采用了听唱教学法,让学生在无意识、不知不觉中去学会歌曲,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听,在听的过程中熟悉旋律。在熟悉旋律后,我设计了一个听辨旋律的环节,这是这节课的高潮部分。共有七个乐句,让七个组的同学来听,弹到自己组的旋律时,请学生到前面摘取小伞。这个环节富有童趣,学生很有兴趣,有争执的地方,教师弹琴带唱,不但自然地记住自己的旋律,还区分了相近的旋律,使歌曲的难点在游戏中顺利的得以解决。同时,还有一个歌曲延伸的创作环节,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四分休止符上加一些笑声、水声、雨声,将这幅雨景和踩雨的心情表现得更加生动。这个内容不仅体现了孩子的想像力,也在原歌曲的基础上,做了一个简单的再创作。
“创造表现”的部分是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再创造。老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启发学生创造性的进行艺术表现。例如:给学生一个故事的引子,让他们想像后面的故事内容,并进行表演。这就要求同学们之间要相互合作、互相配合。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能发挥集体合作的精神,又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不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我们要努力把课堂的功能从“教师传递知识的场所”变成“学生探究知识的地方”。
在本节课中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及在课堂中的呈现,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我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
教师简介:李为,女,28岁,小学音乐高级教师,市音协协会会员。1994年从岳阳师范毕业,后自修专科、本科。1999年在岳阳市全市音乐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1999年参加全市语文教学竞赛二等奖,2000年参加北京总参通讯部青年歌手大赛一等奖,2001年参加全市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002年参加全市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选送到省里参加基本功竞赛获二等奖。2002年以来《浅谈器乐教学》、《也谈音乐课中的听唱教学》等多篇论文获市级一等、二等奖。
第二篇:《踩雨》音乐课教案
《踩雨》音乐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在雨中玩耍的开心、快乐。
2、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用声势动作或者打击乐即兴表演来表现音乐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二课 歌曲,齐唱 二.导入新课
师:张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千条线 万条线 落在水里看不见)生:雨!
师:你们喜欢雨吗?为什么?
师:下雨的时候,你们在雨中玩些什么?
师:雨有许多许多,有绵绵细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阵雨等等,你喜欢怎样的雨?为什么?
师:当天空下着小雨时,发出怎样的声音?(滴答滴答)雨越下越大,这时候你觉得雨声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声音变大了,哗啦啦啦)
师:你能用身边的东西或肢体表现大雨或小雨吗?(学生表现得很棒!)
师:你们瞧,有一个小朋友正在路边踩雨玩呢!你们想不想加入他?
(生初听音乐边律动)三.教授新课
1、出示课题《踩雨》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说说听后的感受。
3、用视唱法学唱歌谱,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4、完整唱歌谱。
5、跟伴奏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唱第一段歌词。(提出注意点,并正确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学生说说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师:这首歌曲表现了一个少年儿童在夏日的雨天里,踩着雨花玩耍的情景,塑造了活泼、轻松、可爱的形象。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意境。
四.创编与活动
提出要求:发挥想象,创设情境,表现儿童在绵绵细雨中踩雨的情境。
1、生小组讨论合作(多种形式表现)比一比哪组表现最棒!
2、小组展示,评价、表扬。
3.选出想象丰富,能够跟着音乐律动的孩子到讲台上面表现。五.小结、作业
师: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家们用他们的笔,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各种各样的雨景,他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我们学过许多关于雨的歌曲,回去以后搜集一下,下节课交流,看谁找到的关于雨的歌曲最多!
六. 课即将结束,听赏《幸福拍手歌》。
2013年9月26日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踩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音乐课《踩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踩雨这首歌天真浪漫,童趣怏然。歌曲描绘了夏天孩子们在雨中嬉戏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夏季踩雨时的愉快心情。
歌曲为带引子、尾声的二段体结构,4/4拍子,宫调式。引子部分1—4小节生动形象的模仿夏季初雨的声响,营造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意境。第一乐段5-12小节,由4个乐句组成,节奏明快、活泼,运用重复模进的手法展现了孩子们在雨中愉快嬉戏的场景。第二乐段节奏舒缓、旋律连贯抒情,表现了孩子们在雨中尽情享受踩雨的快乐,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尾声再现引子的旋律,使全曲首尾呼应,进一步抒发了踩雨的快乐。歌曲表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理念:理念与“雨中乐”为 总情境。以“雨”,的音乐形象为线索,先通过“听雨”的环节 让学生感受电子琴上模仿的“雷”、“电”的音乐形象;其次通过“戏雨 ”的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旋律流畅感;再通过“看雨 ”的环节让学生感知歌曲的音乐形象;最后在“踩雨”的环节中让学生在“玩”中熟悉音乐的节奏、旋律,以便更好的学唱歌曲《踩雨》。
教学方案 目的: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趣。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旋律流畅感。
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钢琴、电子琴、打击乐器、竖笛。
教学过程:
一、激趣练习
1、在《电闪雷鸣波尔卡》的音乐中让学生进入音乐情绪感受雷鸣、电闪。
2、带着打击乐器走近音乐新视听-快快乐乐敲一敲;快快乐乐吹一吹。
二、听雨
1、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老师在电子琴上模仿电闪雷鸣、雨滴等声音,学生发挥想象踊跃发言。
2、听赏《春雨沙沙》,边听边想歌中的雨声是用什么声音来模仿的?(人声:沙沙沙……)
导入新课:春雨是柔和的、夏天的雨是怎样的呢?(老师再一次的在电子琴上巧妙的弹出夏天的雨声、青蛙、小溪等等)
3、学生听着《踩雨》想象踩雨的心情
三、戏雨
1、听着音乐把在雨中的表现及心情表现出来。听音乐进行情景表演。并且学生评价。
四、看雨 :师言:刚才同学们的情景表演很好,老师想把雨中乐用唱的形式表现。听老师范唱。
2、学生用动作形容雨落下的顽皮。(滴、敲、打)
3、默唱:边听边想,从情绪、速度、力度音色来表现夏雨 的顽皮。“踩呀踩呀踩呀踩呀踩”由弱到强。
五、踩雨:
1、看课件轻声唱。
2、边唱边自由的“踩雨”
4、齐唱。
5、即兴表演,师生评价。加进打击乐器。
6、分领唱齐唱、跳、打击乐器把踩雨的欢乐表现出来。
7、竖笛吹奏“踩雨”。老师范奏、学生唱指法。
8、旋转舞台大表演,师生同乐去〈踩雨〉,乐在心中。
六、小结:同学们夏季踩雨很快乐。春、夏秋冬有这 各自不同的性格,同学们还可以找一找赞美四季的歌曲。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雨”的音乐形象为线索,通过“听雨——戏雨——看雨——踩雨”四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学中“玩”,“玩”中长智的灵活教学方法。通过“听雨”的环节让学生感受电子琴上模仿的“雷”“电”的音乐形象;“戏雨”的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了旋律流畅感;在感受音乐中“看雨”,让学生感知歌曲描绘的音乐形象,在“踩雨”的过程中即兴表演“玩”中长智。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和同学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优美的笛声,节奏鲜明的打击乐突出了一个“美”字,整节音乐课的教学线条流畅,欢乐无穷,真正让雨点洒进了学生的心田。
第四篇:四年级音乐《踩雨》评课稿
四年级音乐《踩雨》评课稿
石嘴山六小
田玲
《踩雨》是小学四年级的歌曲,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模仿了夏季初雨的声响,营造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意境。表现了孩子在雨中愉快嬉戏的场景。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沉浸在愉快合作、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许老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采用创设情景法,启示谈话法,表演探究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把快乐引进音乐的课堂。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成长。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和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一、教学成功之处:
1、摈弃传统的苦学,推行“乐学”
许老师设计了“说雨——戏雨——踩雨”三个教学环节。孩子们在戏雨、踩雨的过程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们大胆地参与表现,按照老师的要求,有表情的参与表演。这节音乐活动课充分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许老师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各种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孩子们熟悉歌曲典型节奏或旋律,感受歌曲的情境及特点,并巧妙解决难点。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表现歌曲,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美好情境
这节课的导入,许老师用美妙的大自然的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律动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音乐课教师的情绪带动非常重要。情绪带动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对整堂课进行精心设计,力求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音乐美、创造美。整堂课气氛较好,学生反映良好。
3、把静态的歌曲内容作动态处理
在教唱环节中,许老师先让学生聆听雨的旋律,旋律组合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创设情景,让学生分成三组,让学生在雨伞上唱旋律,学生在听一听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还培养、训练了学生的旋律流畅感和终止感。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容易把歌曲唱会。学生学会歌曲以后,用声势自然的表演歌曲,使学生体验到踩雨的快乐,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不足之处
从教学效果来说,整个一节课都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师生的默契配合,给人一种很舒畅的感觉,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但是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比如学习歌曲的环节,比例有些失调,歌曲的完整感受对于学生相当重要。如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花了较多的时间分化、细化了歌曲,进行逐个攻破,给人的感觉比较零碎。歌曲的细节处理不到位,特别是一些生成的难点,虽然有所顾及但还是要解决彻底。
2、学生歌唱的声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环节中没有较好渗透这一方面。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要在这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常规教学中,我要充分重视孩子歌曲发声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在体验音乐的同时,更好的用歌声表达、表现音乐。
三、教学建议:
课堂中,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非常精炼,尤其应关注对学生的评价。课堂评价是课堂生成的,不是预设的,所以评价要合乎实际,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语言激励,远比泛泛一句不错有更大的作用。而且让学生能体会到自己的成就感,长此下去,一定会有更多踊跃积极发言的学生。
第五篇:踩雨反思专题
《踩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艺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课《踩雨》中第一课时,是以歌曲教唱为主的一节课。这首歌曲天真、烂漫、童趣盎然,呈现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雨中愉快嬉戏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夏季踩雨时的愉快心情。
二、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甜美轻松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力目标:创编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感受到雨带给人们的遐想,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三、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创设情境”、“歌曲学唱”、“创造表现”三个部分。
在教唱环节中我采用了听唱教学法,让学生在无意识、不知不觉中去学会歌曲,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听,在听的过程中熟悉旋律。在熟悉旋律后,我设计了一个听辨旋律的环节,这是这节课的高潮部分。共有七个乐句,让七个组的同学来听,弹到自己组的旋律时,请学生到前面摘取小伞。这个环节富有童趣,学生很有兴趣,有争执的地方,教师弹琴带唱,不但自然地记住自己的旋律,还区分了相近的旋律,使歌曲的难点在游戏中顺利的得以解决。同时,还有一个歌曲延伸的创作环节,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四分休止符上加一些笑声、水声、雨声,将这幅雨景和踩雨的心情表现得更加生动。这个内容不仅体现了孩子的想像力,也在原歌曲的基础上,做了一个简单的再创作。
“创造表现”的部分是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再创造。老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启发学生创造性的进行艺术表现。例如:给学生一个故事的引子,让他们想像后面的故事内容,并进行表演。这就要求同学们之间要相互合作、互相配合。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能发挥集体合作的精神,又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不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我们要努力把课堂的功能从“教师传递知识的场所”变成“学生探究知识的地方”。
在本节课中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及在课堂中的呈现,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我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