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8.3电能与社会发展
总第5课 18.3电能与社会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2)认识节约用电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
(3)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认识电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 难点:
知道电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交流讨论电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师小结,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请学生自学教材P48,教师请学生代表展示对于我国的电力工业有怎样的认识。
学生展示,教师小结,指出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发电量在2013年已经达到52451亿千瓦时,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电力输送的电网上面也做出了巨大的成绩。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电能,同时不断增加的发电量也预示着我国经济正在腾飞。但由于我国发电主要是通过火力发电,火力发电不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我国的电力工业。
教师介绍电网。
2.节约用电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节约用电?
学生自学教材P49,教师请学生代表展示对于节约用电有怎样的认识。学生展示,教师小结。提出问题:如何节约用电?
学生交流,教师请学生代表展示。教师小结:电视机音量和亮度要适中,不要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电冰箱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饭菜放凉后再放进冰箱,冰箱不要频繁开关;用日光灯或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照明;养成人走关灯的好习惯;空调夏天温度不要调的太低,冬天不要调的太高……
(三)、教学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电能与社会发展有了怎样的认识?
(四)、板书设计:
1、我国电力的发展。
2、节约用电。
(五)、作业布置:
1、复习课文。
2、预习《最快的信使》。
3、完成P50的第1题。
第二篇:《18.4电能与社会发展》教案
18.4 电能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电网用交流供电,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2)调查当地近年来人均用电量的变化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认识节约用电的必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升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重 点: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升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难 点:我国电网用交流供电,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教 法:阅读、交流与讨论 教 具: 教学过程:
一、我国的电力工业 1.我国电网建设成就显著
从农村电价大幅度下降到城网线损逐年降低,从百分之百国产化的灵宝换流站到翻山越岭的贵广直流输电工程,从东北电网“大扰动”试验到西北750千伏示范工程,在“十五”的五年时间里,我国的电网建设业绩辉煌。(1)两网改造圆满收尾
从“九五”末到“十五”初,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从1998年开始,共投资5000多亿元,对269个城网和2500个农网进行改造。在广袤的农村地区线损高、损耗大、电压合格率低等问题,曾经让农民饱尝“高价电”的苦头。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具体措施,“十五”期间电网企业组织实施的两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近2900亿元,农村居民生活电价平均每千瓦时约降低0.23元,每年为农民减轻电费负担约420亿元,惠及全国1759个县市27068个乡镇5.4万个行政村2.2亿农户。
在农村电网焕然一新的同时,城市电网也日益坚强。经过“十五”期间的改造和建设,目前,绝大部分城市都已形成了220千伏环网,220千伏变电站深入市区负荷中心。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已在城市外围形成500千伏环状或链状网架。电表功率变大了,入户线变粗了,各种大型家用电器不再成为摆设,城市居民用电量快速增长。(2)全国联网初步形成
2005年7月,河南灵宝换流站投入运行,西北电网和华中电网实现联网。这标志着我国主要电网实现了全国联网。全国联网是电力工业发展水平越高,电网规模就越大。2001年,按照“十五”计划的总体要求和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电网发展战略确立。根据这一战略,将以三峡电站为中心,建设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联网和送电线路,三峡成为全国电网的中心。向东:2002年12月三峡至常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极l系统开始送电,2004年三沪直流开工;向西:2002年5月川电东送工程实现了川渝与华中联网;向北:2003年9月华中与华北联网工程投产,南北互供通道初步打通;向南:2004年5月,三(峡)广(东)直流线路工程双极投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电网建设在“十五”期间进入了空前的高速发展期。西电东送北、中、南三条线路均取得巨大进展。除以三峡为枢纽的中部通道外,南线通道:2004年,贵州至广东+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双极建成送电,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提前一年实现了新增1000万千瓦的目标;北线通道:2002年8月,西电东送北通道7个项目同时开工,2006年已投产,新增向京津唐电网送电180万千瓦.向河北电网送电120万千瓦。伴随电网建设高速发展的还有电网科技。直流输电、电触发和光触发可控硅阀、可控串补、固定串补、高海拔紧凑型线路、超导电缆等大量的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所建设的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输变电工程——西北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已于2005年9月26日建成投运。另外,输变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也在“十五”期间大大加快。以直流输电技术为例,在最早建设的三常线工程中只有30%的国产化率,随后的三广线达到了50%,在三沪线工程中达到了?o%的国产化率,到灵宝换流站工程和葛南直流二次系统改造工程已实现100%国产化。“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战略的初步实现,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电网调峰、错峰以及水电、火电调剂.为战胜从“十2E"中期出现的 “电荒”以及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更为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电力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820万千瓦,至三峡工程全部完成后,三峡电站年平均发电量将达846.8亿千瓦时,主要供电华东、华中地区。小部分送川东。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地区供应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3.家庭节约用电的几种方法
对普通老百姓家庭,介绍以下节电方法,可供参考:要养成节电习惯,做到人走灯灭,避免“长明灯”;随时关闭无用空转的电器;使用国家推广的节能电器;充分利用自然光等等。要掌握各种家用电器的节电方法。外出时家电不要待机。每台电器在待机状态下都需耗电。
三、小结:由学生概述本节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练习:
五、布置作业:
教学改进意见
第三篇:电能与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与电功》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深感存在的不足之处真是太多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全堂课应用普通话。
2、眼花了,嘴笨了,脑子反应慢了,驾驭课堂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面对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连招架之功都没有了,更不要说还手了。如,有学生说“核电站发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自己对这种说法有些怀疑,但自己又不能马上判断到底是对还是错,所以给出了学生一个含糊答案,“也可以是核能转化为电能”。
3、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把这节课的知识再条理条理,感觉有些乱,胡子眉毛一起抓,重点不够突出。
4、认识电能表时,没有让学生认识一下电能表的实物,感觉有些遗憾,主要原因是思想右倾或懒于去仪器室拿。另外,对电能表上的一些参数的意义没有进行重点强调、提示,如:2500r/KW.h,10(20)A,电能表的计量单位。
5、针对性练习巩固太少了。这节课知识比较少,也比较简单,应该通过10-20个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学生仅仅做了5个题,很难得到提高的效果。
6、没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果能够把一些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会更直观,学生会一目了然,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一些。我原计划在“电能与电功”这个环节中,通过幻灯片展示几幅利用电能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这些图片认识和体会电能的用途以及电能的利用是通过电能的转化来实现的;在“认识电能表”这个环节中,再通过幻灯片展示电能表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电能表的外部构造,了解电能表上每个参数所表示的意义;但自己又怕麻烦,想省事,所以忽略了多媒体的使用。
第四篇:《电能与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与电功》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研讨课,总结一下得与失。
1、本节课有两个重点内容:
一、电功、电能的概念;
二、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教材的安排,首先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通过自己的尝试,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具有创新的物理实验突出了本节课的亮点;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的再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
首先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电功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并得出电功的计算公式,最后是巩固和联系。这样的安排可能最大的优点就是流畅,但缺乏的就是创新和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这样的重新设计:在讲电功、电能的概念分析到电功的实质时我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实例思考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可引起哪些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光、发热;或发生化学变化等等,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做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的大部分外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开放性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采用对比机械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引导他们思考、分析、讨论,自然而然引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强调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2、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转都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
本堂课不足之处:
1、由于课堂多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板书设计过于简单,这种失误,往往只注意了课件的精美,而忽略了板书。这也
是以后我应该注意的问题。
2、梳理学生的猜想时显得经验不足,我想这也许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是一种经验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灵活处理的问题,所以我应该把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增强课堂应变能
力。
3、这节课的内容,表面看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教学中发现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不能用知识拓展的办法来解决,这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来讲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从现象的分析人手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知识的外延。这一点本课做得不够。至于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多过
深。
4、在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过分地强调了过程,由于时间有限而忽略了结论的得出,这样的探究有些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表演了。课后我觉得探究前应做好两个工作,首先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猜想,不至于他们杂乱无章,没有边际的乱猜,起不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创设情景时,我可以通过两个灯泡的亮度使学生体验到电流做功的大小不同,从而猜想电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设计实验表格,使学生注意实验记录,得出结论,避免了他们实验时不知道做什么,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如果这样的引导,同学就能通过实验成功地测出一些有效的数据,并能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出实验结论,可以说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知识的达成度也很高,注意了课堂的时效性。课堂应该是有控制的开放,探究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初步探究,所以根据我们的学生特点怎样做好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达成一定的知识目标,又能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第五篇:沪粤版15.1电能与电功-教案
15.1电能 电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能的来源及电能的应用 知道电功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能够读懂电能表上的参数信息 会用电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和方法
体验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电能的各种来源和应用来学习电能。
教学难点
家庭电能表的使用,对电能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电扇、多媒体设备等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十五章第一节,教材没有给出电能明确的定义,而是从社会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获得电能和使用电能的例子来引出电能和学习电能的,突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和生活的关系。教材从电能的来龙去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学习电能。教材举了大量的例子,用了大量生动活泼的图片来说明电能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深刻地体味到物理学在促进人类社会现代化中起着的重要作用。然后从不同家庭使用电能多少的不同,电能有多少,来引入电能的单位,从而介绍单位的换算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电能的测量工具──电能表。介绍电能表的时候先说明怎样读数,再给出电能表铭牌上的一些参数及其意义,给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究以一种途径和方法上的指导。然后紧跟时代步伐,介绍新型、现代化的电能表,把现代新技术及时地引进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小实验引入本节新内容 板书:第一节电能
二、进行新课 1:电能与电功 [师]电力有如社会的动脉,电能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 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电能,今天我们所用的电能是从那里来的呢? [生]发电厂或电池
[师]都有哪些发电厂呢? [生]风力发电
[师]风车发出的电是由什么能转化来的?风力发电有什么好处? [生]风车发出的电是(由于风吹动风车转动)由风能转化来的 [生](经过讨论)风能利用起来简单,主要是没有环境污染
[师]除了我们刚才了解的风力发电外,同学们还知道什么可以发电? [生]还有火力发电,是用煤来发电的
[师]那用煤来发电又是什么能转化为电能呢? [生](经过讨论)煤燃烧应该是产生热能吧。
[生]还有水力发电,例如三峡工程建成后就可以发电 一些小水电站也都是利用水力发电的
[生]核电站我们国家有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 [生]太阳能发电 [生]潮汐也能发电
[生]电视上还讲过地热,有些废料垃圾还能发电 [生]各种各样的电池
播放图片资料:水电站和各种各样的电池,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总结出,电能的来源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2:电能的应用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可能还有许多尚未开发的新能源能变成电能,等待着同学们,利用你们的智慧,利用你们努力学习掌握的知识去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今天的人们,已经离不开电了,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电能在工作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知道的用电的地方有哪些,电能是怎样工作的? [生]电能让电灯泡发光,电能通过灯泡转化成了光能 [生]通电的小灯泡发热了
[生]电能还能转变成热能。如电饭锅、电炉、电热水器„ [演示2]电风扇通电转动
[演示3]电动玩具车装上电池,合上开关,电动玩具车会运动起来 [生]电能还能转变成动能。如电风扇、电动车
[生]还有城市里的电车、电力机车,最近流行的电动自行车„
[生]家里的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爸爸用的电动剃须刀,妈妈用的电熨斗、电吹风等都要用电才能工作
[生]工厂里机器运转要用电,农村的抽水机、磨面机也要用电才能工作 [师]同学们了解到的用电的地方涉及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的领域会越来越多,电对我们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在大力开发无污染、低能耗的电力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总结出电能应用的方式 3:电功的单位
[师]我们去市场买菜要说买几斤(克、千克),老师或同学们用的桌子有多长,我们可 以量出是几米、几厘米,用了多少电该怎样量? [师]电能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听见家长说过这个月用了多少“度”电,电能的单位是“度”吧 [师]“度”就是电能的单位,它的学名叫千瓦时(kW·h).物理学中更常用的单位是焦 耳(J)
板书: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
[投影]1J的能量有多大呢?将一个苹果从地面举到桌面所需要的能量大约为1 J.1 s,消耗的电能大约也是1 J.微波炉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大约为60000 J.[师]同学们把焦耳换算成千瓦时,看看是多少。[投影]1度(1千瓦时)电的作用又有多大呢?
可以炼钢1.6 kg,生产化肥0.7 kg,采掘原煤105 kg,可以使电车行驶0.85 km,一次灌溉麦田330 m2,机织棉布11 m,从以上的这组数据,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学们能切实感受到一度电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更应该明白我们在生活中节约每一度电的必要 二.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出示电能表,学生观察
(可以用投影仪将实物投影放大,便于学生观看)
[师]哪位同学注意过家里的电能表,把你的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家里电器开着的时候,中间的圆盘会转动,圆盘上面的一排数字也会跟着变
[生]圆盘转动时,变化最快的是最后一位数,使用的电器越多,圆盘转动得越快,上面 数字变化得越快„
[师]很好,希望同学们都能像他们一样注意观察、关注身边的事情,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大家的学习、生活会很有用。(1)、电能表的结构: 转盘、示数(对照实物观察)(2)、电能表的使用:介绍各个参数的含义 “220V”„„ “10A”„„ “50Hz”„„(3)、读数:
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计算使用的电能 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计算使用的电能(4)、介绍新型的电能表: 三:电功的计算
有多少电能发生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 1.符号:W 2.电流做功的计算公式:W=UIt 3.单位:与能相同„„焦耳。
例:有一只节能灯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09A,计算这只灯泡使用5h用电多少千瓦时。
解
W=UIt=220V×0.09A×5h
=0.099kW·h
即,这只节能灯工作5小时消耗的电能是0.099kW·h 巩固练习:
1、某导体的电阻是5Ω,通过它的电流为0.2A,10s内电流对该导体做的功为_____J.2、小明家的电能表月初的数字是1385.5,月末表盘的示数如下图所示。若按0.5元/kW·h的标准收费,他家本月应缴纳电费____元,若电能表的转盘在10min内转过400转,则在这10min内电流对用电器所做的功为_________J。
(三)、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电功:来源、应用、单位、测量(电能表)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电能 电功 一:电能与电功
1.电能电功的来源: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电能的单位
1度=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二:电功的测量:
1.电能表2.几个重要的参数3.使用 三:电功的计算: 1.定义
2.公式w=UIt
推到公式:W=I2RT、W=U2/RT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自我评价作业和本节的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两个重点内容:
一、电功、电能的概念;
二、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教材的安排,首先通过演示实验引入电能,然后介绍电功。通过自己的尝试,总结本堂课不足之处:
1、由于课堂多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板书设计过于简单,这种失误,往往只注意了课件的精美,而忽略了板书。这也是以后我应该注意的问题。
2、梳理学生的猜想时显得经验不足,我想这也许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是一种经验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灵活处理的问题,所以我应该把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3、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这是这个班级一直存在的问题,学生不管是会不会都不喜欢发言!今后要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