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课堂教学管理,使课堂更精彩(★)

时间:2019-05-13 21:4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细课堂教学管理,使课堂更精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细课堂教学管理,使课堂更精彩》。

第一篇:精细课堂教学管理,使课堂更精彩

精细课堂教学管理,使课堂更精彩

参加工作十七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担任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并兼任初三 级部英语科备课组组长。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始终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将自己的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将自己的大量时间留给了学生。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因此近几年来我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我努力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及新的教改动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注英语中考的命题动态。在教学中能协同科组老师共同搞好教学工作,协调好老师之间的关系,支持和协助科组老师的教研、教改工作。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重视教学的“五环节”,杜绝课堂“显性”和“隐性”浪费。在课堂上,我精考精评,举一反三,把评讲试卷同复习课本知识、探求答题规律、提高答题能力结合起来,注重分析答题思路,明确答题步骤,规范答题形式,揭示易犯错误,以达到评讲一题,复习一片,掌握一类的目的。带给学生知识的活力、方法的潜力。

为使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就课前、课内、课后的教学和管理细节提出了具体的规定:牢固树立质量形成于过程的思想,使每一堂课、每堂课的每个步骤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都科学、规范、高效,力争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把教学质量管理从传统的质量检查、“事后把关”、“秋后算账”转移到质量形成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上。

现代化课堂上所教的学生是活的,因而方法不同:而学校课堂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然而,如果课堂缺失有序、精细的教学过程,就不可能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何谓课堂教学的有序、精细?我以为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使教与学合一、和谐。

(2)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使课堂教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使课堂“两主”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过程应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新课要注重考虑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②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目标)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明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③采取“先学后教”的方 法,给学生自读教材、尝试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④注重师生互动研讨,充分让学生开展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敢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⑤允许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发生错误,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帮助进行分析,指出其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获得正确的知识结论,共同探索、揭示一些知

识的规律;

⑥采取“当堂训练”的方法,教师要预先在学案上设计好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当堂巩固练习,练后及时评讲反馈,发现问题教师再予以纠正。

⑦在课末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我总结:本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或方法,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等;让学生反思质疑:我还有哪些问题还没弄懂等。(学案上专门设计好这一过程)

⑧课将结束时,教师还应设计好一个带有进一步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完成。

(5)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寻找最佳的方法。在课堂上,我注重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善于利于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帮助学习新知识,温故知新;潜心研制既紧张有愉快的和谐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始终保持集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使学生的心境始终感到愉悦。

在教学空余时间,我勤耕不辍,不断吸取专业知识并不断归纳、整理,并恰当地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教无定法,但有良法”,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校取得了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的优异成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在教学岗位上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同时也得到同行们的赞誉。我愿一直用我全部的汗水、精力、心血和生命去浇灌教育这永远鲜艳的花朵。

第二篇:让生成使课堂更精彩教研室

让生成使课堂更精彩

—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与创设

单位:唐山市古冶区习家套小学姓名:赵兴学科:科学

【摘要】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作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教育机智”,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那么如何挖掘生成性资源,让预设与生成携起手来共同演绎精彩课堂,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阐述:一﹑捕捉意外,迸发“生成”;

二、创设障碍,激发“生成”;

三、立足真实,深化“生成”;

四、延伸探究,完善“生成”。

【关键词】 生成资源挖掘创设

新课程倡导动态性、生成性的教学,强调对教学目标、策略、过程方法的“预设”,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且如今这“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也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作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教育机智”,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现实教学中,面对生成,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少之又少;而更多的时候,或束手无策,或有意回避,或熟视无睹,或强行拉回„„。如何挖掘生成资源,让预设与生成携起手来共同演绎精彩课堂,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阐述:

一、捕捉意外迸发“生成”

现实生活中,许多科学发现、发明大多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从而取得成功。我们在观察、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敏锐地判断意外情况。教师研究意外情况,适时修改或增加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考的生动有效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即时巧妙的应对,看似偶然触发,信手拈来,似乎丝毫不费功夫,实际上却是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和历经反复实践思索的艺术结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也是一种预设。

案例:《磁铁的两极》教学片段及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磁铁有南北两极,并能指示南北方向以及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师:(教师出示一块没有标明磁极的磁铁)谁能用今天的所学知识判断这块磁铁的磁极?

生:老师,我能。(学生们纷纷举起手)

师:那你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吗?

生: 能。

(我把手中的磁铁递给他,他却没有拿住,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

生:老师,你的磁铁,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了。(有位学生大叫起来)

师:(举起两块断磁铁)磁铁断了以后,真的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吗?

生:(有的点点头,有的摇摇头,还有的则茫然地看着我,不知所措。)师:既然同学们的都意见不统一,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测呢?

生:做实验。(异口同声)

孩子们都忙碌开了,有的孩子将断的磁铁的断口与标明磁极的磁铁的南极接近,发现吸在一起,然后又与北极接近却不能相吸。有的孩子则用线系在断磁铁的中间,等它静止后,果然磁铁又指向南北了„„。从各自的实验中孩子们发现磁铁摔断了以后,断磁铁还是有南北两极的。

分析: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是教学中意外生成的,并不是教师事先预设的,教师及时“改道”,调整教学方案。“真的是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吗?”一问击起了学生心中的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他们的猜想,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他们所能想出的办法及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大大出乎了教师的意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这样的教学在学生心中留下的痕迹是永恒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创设障碍,激发“生成”

在我们的课堂上或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许有着很多的功利,好像课堂上非得给孩子一些什么,尤其希望孩子们在经过“热热闹闹”的过程之后,非得顺顺当当地得出一些像模像样的“结论”,否则,心中总存着一些遗憾。现在我们要生成就不妨给孩子制造些麻烦,设置些障碍,犯些错误,课上的顺不顺当又有什么关系呢?

案例:《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片段及分析

师:(教师故意给每一组同学准备了一些好几年弃置不用,故障众多的电路元件)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电路,请同学们用老师给你们准备材料接亮小灯泡,比一比,赛一赛,看哪组最快?

(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连接电路了)

生:这是从哪里捡来的垃圾,怎么接不亮(一学生自言自语道)

(师保持沉默)

生:老师,好像不对,这些材料好像不行。(又有一学生嚷道)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细心哦,千万不要抱怨,如果不亮,我们该怎么办呢?生:去找原因。

师:对,老师相信你们。

(学生也许是受了老师的鼓舞,便更专注地投入到实验中了)

生:老师,我知道了,原来我的电线老化了。

生:我的接头生锈了。

生:我的开关接触不良。

生:我的电池没电了。

„„

(孩子们开始忙着修理电路:电线老化了,换条电线;接头上端生锈了,从下端去接;接触不良,用手按着使之连接„„)

生:亮了!亮了!(学生们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分析:正所谓是拨开云雾见阳光,学生经历“挫折”之后,会倍感成功的喜悦和学习乐趣的所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跃,同时也做到了知识的实时生成。

三、立足真实深化“生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不可能全部完美。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有真实才是最精彩的。叶澜教授曾提出用五个实来做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扎实﹑朴实﹑平实﹑丰实﹑真实),就让我们用“求真求实”的胸怀,去追求好课的境界。

案例1:《植物的一生》教学实践及分析

在《植物的一生》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完成凤仙花的一生记录。在这单元教学的伊始,我就给每位学生分发凤仙花种子,教给学生种植凤仙花的方法,并让学生每天及时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一开始几天,学生兴趣很高,每天一到学校看到我就跟我说这说那的,每天汇报时,同学总能说很多,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淡下去了,汇报的内容也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了。当进行到中间阶段时,有一次我发现每个同学汇报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甚至苗高、粗细等都是如此。这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凤仙花都带到学校里,在课堂上观察并予以汇报,却发现每个同学说得各不相同,异彩纷呈。

“前几天你们的凤仙花的记录是一样的,今天你们的观察凤仙花却各不相同,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有的低下了头,有的脸红了,有的则承认自己是抄别人的„„原来他们的记录均出自一个女同学之手。于是,我及时地表扬这个女同学,能持之以恒地观察并做记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好习惯,是值得全体同学学习的,也是我们科学学习所希望看到的,同时也表扬了那些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我想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也一定会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老师相信你们。从此以后,学生的观察记录大为改观,学生种植凤仙花的知识也在一点点生成。

分析:通过表扬让同学们认识到没有亲自观察、亲自记录就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求真求实才是科学教育的灵魂。良好的科学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对孩子的将来受益无穷的。

案例2:《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实践及分析

对于饲养蚕,生活在城市的小孩是非常陌生的,但孩子天生就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我到蚕农那里带回蚁蚕,分给孩子饲养,并设法为孩子提供桑叶。看着小蚕一天一天长大,孩子们饲养蚕的经验也在一天天的生成,他们与蚕宝宝共呼吸同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论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等到了提升,同时也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养蚕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有一天,一个孩子向我报告这样一个消息,“老师,我只有一个蚕蛾就产卵了。”“怎么会呢?”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雌蛾和雄蛾交配后才能产卵。一下子争执不下,有人提议最好的办法还是观察。经过几天的观察,孩子们发现雌蛾没有受精也可以产卵,没有受精的卵和受精卵从颜色上就可以区分开来。又过了几天,孩子告诉我那些没有受精的卵出生得早,没有一颗变成蚕宝宝的。而那些受精卵晚出现,却有一些孵化成了蚕宝宝,从这里学生明白了蚕宝宝是由受精卵孵化而成的,从而也学到了比书本知识更为现实有用的知识。

分析:如果孩子们没有亲自去实践,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发现这么多,只有这样让学生亲自实践探索而生成的认知才是深刻的、持久的。同时也知道了这样道理,科学是需要实证的,仅有推测和乱说一气是不够的。

四、延伸探究完善“生成”

在以往的课上,也有许多学生在许多时候生成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和思考。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很紧,不容许老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计划外,否则就要影响教学进度,违反教学计划。很多时候,当学生的生成不期而至时,教师仅用

一句简单的“课后再研究”挡了回去,课后却不了了之。而现在,我们要让孩子生成,就要打破时间的限制,不妨在一堂课中留个“小尾巴”并延伸到课外研究。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科学课程标准提出)。

案例1:《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学片段及分析

(教师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一个、干电池一节、电线4根)

师: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呢?请你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组想要让这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师:其他组呢?

生:跟他们组的想法一样。

师:你们的这个想法不错,我也有此想法,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呢?

生:我们得先制定一个计划,然后进行实验。

(学生制定计划、实验)

(在同学们完成了电路的连接后,更多是他们为自己的成功欢呼„„他们也发现有些电路小灯泡亮不起来,有些电路一个亮另一个则不亮„„)

生:老师,我们组的不亮。(学生疑惑)

生:我们组怎么只亮了一个?(很不解地问)„„

(为了寻找原因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连接的电路画下来,虽然下课时间马上到了,我还是坚持着让他们把失败的电路画下来,并要求学生课外去探究。课后,我和那些失败的同学一起探讨,找到了正确的连接方法,同学们欢呼着,雀跃着„„)

分析:在课外的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那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也无形之中得以培养,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案例2:《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实践及分析

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观察蚕蛹的活动,需要学生把蚕茧剪开。蚕茧剪开了,孩子们看到的一条还没有化蛹的蚕宝宝。这时,我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剪破的蚕茧。学生们提议把这个剪破的蚕茧不要扔掉,看看它会怎么变化。几天过去了,这个剪开的缝隙竟然被慢慢补上了,而且是由这条已经不动的蚕自己吐丝缝上口的。那为什么已经不动的蚕会醒来吐丝,这个问题就值得孩子们课外去研究了。

分析:孩子们自行设计实验可能并不完美,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不仅探究能力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新的认知能力也会在探究中得以生成。

总之,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设计观,既要预设更要生成,两者不能舍弃其一。只有着眼生成,充分挖掘课堂生成资源,使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存、相互转化,让课堂充满变化,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智慧,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那么生成因预设而精彩,预设因生成而灵动将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就让预设携手生成共同演绎精彩,让课堂成为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让课堂绽放生命的华彩。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基础教育》叶澜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解读中国教育》

4、《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沈大安

第三篇:如何使音乐课堂更生动

如何让音乐课更生动

张丽燕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渐近尾声。我们在过去的日子里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重要的是我们收获着。如何让音乐课更生动呢?

音乐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好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知道适宜唱什么歌,不该唱什么歌。教会他们选择歌曲。一首好歌,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激励一代代人为歌曲中所表现的理想而奋斗献身。如《国际歌》、《国歌》、《队歌》、《我的祖国》等歌曲,不就是通过自身强烈的感染力激励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吗?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它伴随着学生们健康成长。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不仅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而且要在音乐课中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的欣赏音乐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美、创造世界的思想情感。小学音乐课,是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旋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感受、去体验音乐美的所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让学生会体验美创造美。

有端正的坐姿和规范的站姿是学唱歌的第一步,只有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才能发出正确的声音来。如果坐姿、站姿不规范,就不能用好气息呼吸。比如:在发声练习时,学生会出现抬高肩,伸下巴、吸气时会有响声,经过长期训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不可能出现以上的现象,发声自然会正确。长此以往正确训练,学生的坐姿、站姿就会显得端庄而优美。

二、通过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的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如教学四年级《赶海的小姑娘》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些画面,让学生们感受大海、了解大海,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三、用范唱激发情景

我认为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做好示范,用音乐美和情感美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歌唱和伴奏中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美的所在,并能从中领会到只有富于表情的用心动情的演唱才能产生美感。实践证明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比听录音范唱更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聆听、欣赏教师的范唱就会被歌曲所蕴含的美打动。如,在教学《小螺号》这首歌时,我针对歌曲的内容与特点,用流畅的伴奏、声情并茂的歌唱,与同学们的眼睛交流。并以听后请同学们举手说出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形成交流。最后,我再进一步启发引导,听录音范唱,让学生闭上眼睛再去感受歌曲,并展开想象,把自己联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这样范唱的引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情趣,使他们感受体验了美,更加愿意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四、通过律动、表演体现情境

小学生好动表现欲极强,音乐课教师应创设扮演体会情境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要求,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分享彼此的快乐,在创作中激发潜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开拓更宽广、更美好的天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不是让学生从头到尾坐在那儿听,而是随音乐带学生做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在听较长乐曲时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三年级《保护小羊》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听故事来营造一个情境,教学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故事情节一边听故事一边欣赏音乐,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及明白做人的道理。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揭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四篇:让英语故事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让英语故事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保定市新市区韩村乡沈庄小学 刘丽芹

[关键词] 英语故事 语言环境 语言技能 创新拓展

[摘 要] 显然,各年龄的孩子都爱听故事,一是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因孩子的注意力;二是儿童故事里充满了令孩子向望的童话世界,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活的感悟和引发思考,最后使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故事教学法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到情景当中去,他们积极的思考,很愉悦地表达内容,并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学会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创新。

如今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多姿多彩,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盎然。实践证明,充计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学习本能,讲好故事,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最佳手段。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听人讲故事,而在听讲故事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童话寓言故事,故事伴随他们成长。故事教学法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故事中动人的情节吸引了他们,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因为教学内容的吸引而兴奋起来。例如,在学完单词monkey, tiger,zebra, elephant 等几个动物单词后,我就出示了一野外森林的图画,让学生看图听英语故事(有些内容学生能听懂,另一些内容学生还不会运用)。讲完故事后适当提问: What can you see ?有的学生就试着用I can see a monkey./ A monkey.来回答。用这样的方法诱导学生接受新知识,锻炼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更具科学性,才能更加符合语言学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新世纪需要的人才。

一、巧用网络资源,引进动态故事

网络提供丰富的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资源,为跨越式发展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网络资源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课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资源,达到课外知识延伸。如有《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My lovely dog》、《Three butterflies》等等,多媒体的童话、寓言或成语故事是一种“动态小人书”,对于少年儿童尤其具有吸引力,无需老师提出要求,孩子们自己就会如饥似渴地从网上的相关网站上找来看看。因此,教师把教育中要求学生所要掌握的新单词都穿插在这些“动态小人书”中,让学生自己上网去阅读那些经老师挑选并推荐的和课本内容相关又符合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的多媒体故事。英语跨越式发展教学探索的起点就在于故事性教学,如何让学生更有效、更自主地学习生动有趣的故事,我做了以下几点探讨。1,教师适度引导,提高学习效果

网络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导”的角色,就是要引导学生怎样学习、用什么方法来学习。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原则,以“新颖”为前提,借助表象操作,教师角色应由“操作者”变为“组织者”。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把整篇故事浏览一遍,把新单词与上、下文联系起来理解和学习,在意义中建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到有声词典里,有选择地学习新单词和新句型。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照顾个体差异。学得快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阅读多个故事,掌握更多的词汇,而学得慢的学生则可以量力而行,学习一至两个故事即可。

2、教会学生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阅读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早期阅读能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提供给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有限,也扼杀了儿童的全面发展,儿童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要学好英语这门交际工具,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在情景创设、资源提供及人机交互中有很大的优势,能创设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有助于协作学习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网络环境的支持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网上阅读的方法。老师这时便退出舞台,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畅游在网络里,自由选择他们喜爱的故事,借助音频、图片、动画以及有声词典等,进行自主学习。如在Four seasons这节课中,喜欢冬天的学生便进入故事Snow Day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冬天最明显的特征是It's very cold.另外 On Christmas Day里,可以收到Santa Clause的presents。学生在网上阅读了故事后,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这时,他们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除此以外,他们可以点击进入问题库,由计算机提问学生做答,再点击进入答案库,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也可以咨询老师,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为下一步的运用打好基础。在Snowy Day的问题库里,有这样几个问题:

1、How is the weather?

2、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3、What can you do in winter?学生能回答这些问题,便说明他们已基本掌握了故事内容。教师设计了这些台阶和路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登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利用语言环境,培养运用能力

学生阅读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还只是停留在语言信息输入阶段,还没有经过内化输出,学生还不能真正运用语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环境,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改编、表演故事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1、角色扮演,表演故事

任务型教学理论指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表现欲旺、模仿能力强,因此,我们在学生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进行表演。学生表演的故事越多,学会的词汇和句子也就越多,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通过学故事、演故事,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因此,只要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他们就能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2、自编故事,学会创新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使用已学语言,从而达到综合运用英语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完过去式的运用时,我出示了《乌鸦喝水》的三副图,让学生看图说话,学生都非常愿意开口,有的说:One day ,a bird flew in the sky, she was very thirsty.Suddenly, she saw a bottle.有的说:The bird found a bottle, she was very happy.Because she was thirsty.But when she came to the bottle, she found the water in the bottle was too little.有的说:The bird was very clever.She thought and thought, then she had a good idea.She put the stones into the bottle.这时,我就顺势引出第四副图问:Could the bird drink the water? Please make a story with the pictures by yourselves.于是就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故事,并表演出来。学生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想方设法编出一些我们预想不到的小故事。

总之,恰当的运用故事于课堂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五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田兴智

目前中小学生因课程多、教材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培训多的“六多”过重负担,压抑着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损害着学生身心健康。这已成了困扰着我市乃至我校基础教育的顽症,也成了社会各界人士十分关注的焦点。胡锦涛总书记就做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提出: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强化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这给我们的教育清晰地指明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面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不争事实,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能力的培养、创造思维的培养等,只能成为“教育的理想”。立足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才能把我们的“教育理想”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的美丽。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在更新观念,创新教法,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提质减负”工作的一些做法,我提出几点意见:

一、提高“减负”认识,统一思想

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才能落实到位。首先教师必须站在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向学生宣传学生课业过重负担所带来的危害性,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上来,落实到课堂教学来。一是传达学习自治区、中卫市教育有关提质增效的文件精神。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关的减负规定,让每位教师明确减负的现实意义和具体的工作要求,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使教师转变思想,用智慧教学。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形成习惯。学校可通过教学常规检查,督促教师在减负工作上切实落实到位,逐渐增强减负意识,自觉内化为习惯性的教学行为。

二、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

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是在专家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基于教育发展的需要,经过充分论证所确定的教育教学的课程计划,它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稳定性,学校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一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要加强对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随堂检查,增强教师执行课程计划的法规意识。

三、落实课程目标,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管理首先是课程目标的管理。没有目标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势必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课程目标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课堂教学目标。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就要从课程目标管理入手。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恒的主题。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准、吃透,就很难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学校首先要组织教师熟悉新课标,钻研教材,熟悉本学科的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要准确地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可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促进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熟悉。如组织“新课标再学习”、“说教材比赛”、“课例分析”、“拟卷比赛”等。只有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师才能精心地组织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保证教学任务切实落实。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了,课后学生的负担就减少了。

四、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其自身的素质、能力影响着课堂教学的管理,影响着“提质增效”工作。由此,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首先是师资的培训管理。在师资培训管理上主要做法:一是校本教研。

1、示范引领。学校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小中高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2、活动促进。通过有针对性地校本活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着极大的裨益。如我校近几年开展的“名师带徒”、“组内结对”、“教学评优”等活动。

3、课例研析。课例研析是教师转变观念,开阔教学视野,提升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平台,学校可通过举行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和举行“同课异构”,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又探索了高效课堂的模式和“先学后教、当堂练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二是博采众长。学校创机会搭平台,让教师“走出去”学习交流,博采众长,催化成长。三是学历进修,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使教师既有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又有宽广的知识界面,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有益于课堂教学管理。

五、改革“教”与“学”,促和谐共生

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妙在巧法”,这是教师对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体会。可是,做到“得法、巧法”并不容易,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不甚得法是屡见不鲜的,要觅得巧法更是难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指导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第一,改进教法。教学方法对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校要通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改革教法的意识,坚决摒弃“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通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路,引导广大教师学习掌握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几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而指导他们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逐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和风格的教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的质疑、探究、交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灵动、主动地发展。

第二,指导学法。指导学生摸清学科学习特点、规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极其有效的途径。学会学习主要是:学会倾听,能抓住老师、同学所讲的重点;学会读书,能找出书中要点,表达书中人物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复习,能总结、归纳所学内容;学会观察,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会思考,能进行初步的分析概括、推理判断;学会运用,能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学会表达,能用口头和文字表述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练习,勇于提问答问;课后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总结学习体会,发展个人爱好等。学生学会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继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改进教学手段。指导与推动教师广泛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思维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是改进课堂教学管理,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益的一剂良方。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营造生动、主动的课堂学习场面,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这一事实已经得到广大教师、专家的一致认同。学校应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为学校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如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每年的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信息技术培训。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制作教学课件,通过举行观摩课、展示课和参加自治区、市组织的课件比赛等活动,大力推广使用现有的和自制的各种教学课件,为改进课堂教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发挥重要作用。

六、落实新理念,改革检测与评价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并不是否定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必要的监控性检测和评价,如果能正确运用教学质量的检测工具和评价手段,就能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学校要转变对检测与评价的认识,改革测评内容与方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第一,转变检测与评价认识。要使教学检测和评价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必须围绕“三个维度”,实现“五个”转变。即:在测评的性质上,由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向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测评转变;在测评的功能上,由对学生的甄别、选拔向对学生的诊断、矫正、激励转变;在测评的课程上,由仅限于考试科目向所设各门课程转变;在测评的内容上,由仅限于认知领域向学生综合素养转变;在测评的形式上,由百分制向等级制+特长+鼓励性评语转变等。

第二,依据新课程标准做好认知领域和技能方面的水平测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检测工作。应使检测内容严格控制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题目难度严格控制在课程目标与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的范围内。不出超课标范围的偏题,不出超教学目标要求的难题。对终结性检测题目的配置,应以基于学生学习水平测评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做到覆盖面广,层次多样,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还应有少量考查重点能力的题目,使学生有发挥的余地,以鼓励创新。学校要指导教师学会依据标准命题,重点把好期末试题的水准,防止出现繁难偏旧。认真做好教学评价工作。教师对随堂练习、日常作业、单元练习(检测)和终结性检测(考试)等,都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在测评上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评价,以赏识鼓励为主。如对于达标的、有创见的和未达标的学生,应分别给予肯定、鼓励和补救,通过持续、扎实、有效地工作,使绝大多数学生都应达到优良水平。学校教导处要对各科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进行质量分析,进行试卷诊断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改进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第三,改革测评工作,树立开放的测评观。要切实改进课堂教学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还要具有开放的测评观,开阔的测评视野,提高测评的开放性、全面性、合理性。一是扩展测评领域。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学校可开展学习情感的测评试验,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和日常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考查和评定。二是拓宽测评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校可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如调查访问、采集实验、手工制作、实践创作等。三是实行测评方式多元化。为了促进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发展,学校需要研究多种测评方式,进行各种专项检测,如考查朗读、听力、口语交际、动手操作、唱歌、绘画、运动技能等。四是改革评价方式。为了适应教学测评的改革,也为了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学校应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如采取学生个人评价(包括通过问卷自评)、互相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师生共同评价等。五是关注测评的全面性。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研究改善期末的评价方法,应察看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情况,对平时和期末的状况(含成绩),作出综合评定,做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总之,加强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我们非但不能成为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添加手”,而且要自主更新教育理念,成为新教育理念的坚决的执行者;要潜心钻研,全面提升素养,成为知识结构优化的“导师”;要心无余力地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改革,成为课堂教学管理的能手。

下载精细课堂教学管理,使课堂更精彩(★)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细课堂教学管理,使课堂更精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巧设开场白 课堂更精彩

    巧设开场白 课堂更精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节课, 开场白是关键。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更能融洽课堂氛围,使课......

    多媒体让课堂更精彩

    多媒体让课堂更精彩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电教媒体,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就课堂而言,多媒体的......

    PPT让课堂更精彩

    PPT让课堂更精彩,学生兴趣更浓厚 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已经开始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由于电化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深受师生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使用电化教......

    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大全]

    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

    如何让课堂更精彩的探讨[本站推荐]

    如何让课堂更精彩 我们上课通常会依据教案规划,教学教案是一种预设,但人的活动性,还有特别是小学生天生的好动性、以及他们因人而异的个性,加之现在社会影响学生的因素与日俱增,......

    PPT让课堂更精彩(大全)

    PPT让课堂更精彩 我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接触计算机已有十几个年头了,而且在学校刚刚建立计算机教室时由于缺乏计算机教师,我同时兼任了全校信息课的教学任务。这一段经历,也让我......

    《父母课堂》,有你更精彩

    《父母课堂》,有你更精彩! 青岛鞍山路小学(四方区) 五一中队费立涵家长赵伟巍 订阅《父母课堂》已有快两年的时间了,每一期的品读都会让我受益匪浅。在教育孩子的实践过程中,遇到......

    课堂巧结尾 教学更精彩[最终定稿]

    课堂巧结尾 教学更精彩 俗话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说明结尾的讲究。一堂好课结尾也应如此,成功的课堂结尾可以把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记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