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大全]
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正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所在。
从杜郎口回来后,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满怀对杜郎口课堂模式的顶礼膜拜,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班内进行了实验,经过两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困惑。现将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学习杜郎口教育理念
反思我们的课堂,尽管我们整天把“新课改的理念”挂在嘴边,但是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仍是俯首可见,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公开课甚至是表演的课堂,课堂教学目标更多的注重教师是否完成教学既定目标,一定程度上讲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没有参与权,有时学生参与也是无充分准备,是配角。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一堂课下来到底有多少学生听多少学生没听?多少学生听懂了多少学生未听懂?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未掌握?哪些问题应重点分析哪些问题不用分析?哪些地方应加强练习哪些地方不再练习……此类问题比比皆是!
因此,课堂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内心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完成角色的转化,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们要学习杜郎口先进的教育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实践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二、在教学中大胆尝试杜郎口教学模式
在深刻领会和把握杜郎口中课堂学教学经验的实质和内涵的基础上,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结合本班实际和小学生年龄特点,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改变班级管理模式,让学生自主管理。要进行课改,首先要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真正的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人人都能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让班级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1)分组:先确定6个有组织能力,学习成绩优异、有责任心,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同学担任组长。然后由组长根据学生的学习、品德等综合素质把学生分成七个等级。再从这七个等级的同学中分别挑出一名同学组成自己的小组。
(2)分工:每一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任班干部,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事务与小组考核,其他同学分管本小组的学习、纪律、安全、卫生、公物等工作。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通过讨论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能激发小组同学上进的名字。再根据小组学生的特点提出小组的口号,也就是小组的努力方向。每一个同学也根据自己的缺点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小组内的学困生都有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帮助。
2、营造教室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改革要取得好的成效,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1)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励志豪言,并挑选好的制成标语牌挂在教室的墙上。
(2)每一个小组的同学在为自己小组设计、制作一个漂亮、适用的评比台。班干部设计、制作小组评比台、温馨提示台。学生看着自己亲手营造的教室文化氛围,就会把自己融进教改浪潮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心。
3、改变学生评价方式,使学生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标准与方法不仅是衡量学生的一把尺子,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有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方式。
(1)全班学生参与制定班规,让评价有据可依。
(2)评价内容全面:①学习(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发言、与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习惯等。)、②卫生(自己的座位、自己所包的公共卫生区、个人卫生、卫生保持)、③纪律(教室、校内、校外)、④安全(校内、外)、⑤公物保护、⑥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小组内、班级)、⑦帮扶效果⑧好人好事。
(3)评价方式多样化:班干部根据班规对小组及小组长进行考核,小组根据班规和家长、老师、同学们的反映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由全班学生根据学校对班级的考核和班干部的具体工作情况对班干部进行考核。
(4)及时评价:对学生、班干部的考核,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每一个月再根据平时考核算出本班的文明学生、优秀小组长、优秀班干部上报学校,学校集中表扬。
4、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只有把杜郎口的课改经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探索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1)认真备好导学稿,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和一些自学方法。
(2)组织自学,明确学习重、难点。
(3)合作学习,取长补短,解决疑难。
(4)上好展示课,通过追问、置疑、点拨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升华,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5)做好课后检测,巩固所学知识,使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有的放矢。
三、改革中的得与失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实验,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上你讲我听,你说我辨发言激烈,常常为争着上台展示而发生你拉我拽的现象,就连以前从不翻书的学生也和组内人员进行讨论起来了,特别是各组组长为了使本组学生学会每一个知识点,不厌其烦地讲,甚至有的组长还经常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学习竞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都动了起来。
同时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堂秩序有点乱。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贪玩好动好说,好奇心强,座位围成一圈,往往会出现课堂上有说闲话现象,或者不知自己干啥,左顾右盼。
(2)学生不会倾听。听别人说话,听不同意见,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可是学生小,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争执不下,也不会停下认真听别人的意见,而是互不相让,非争个高低,弄得脸红脖子粗。
(3)课堂任务不好完成。由于采取学生自学、讨论、展示、拔高等环节教学,课堂时间明显不足,特别是展示时,小学生的表现欲强,占用的时间较多,课堂任务往往完不成。
(4)程度较好的学生有独霸课堂现象,差生没有时间表现,或者说不敢展示。
(5)差生的课堂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但是成绩提高不快,原因是由于基础差和习惯差缺乏自学能力,缺少系统的教师讲授和辅导。
(6)教师对于开放的课堂还不太适应。已经习惯于讲授,总担心学生学不会,教师讲的多,占用一定时间,应该把时间更多的让给学生。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相信并培养班干部、课代表和小组长,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特别是小组长的带动和管理作用。落实“兵练兵,兵强兵”,使更多学生有提高的机会。
2、课堂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树立“参与无错”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明确的小组评价机制,完善个人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别人。
3、设置好导学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和针对性。多设置一些小栏目、小问题,指导学生总结窍门归纳方法。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4、加强备课。备课要备好目标和重难点;备好每一环节的时间和预见性问题;备好检测和反馈内容;预习课还要备检测的内容、展示的方式,穿插巩固怎样进行?巩固什么?采取哪些措施?还要备好弱势群体。我们在学习杜郎口模式的同时,切忌不可忽视他们的备课,实际上功夫在课外。
与“杜郎口课堂的丰富多彩”相比,感觉到自己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今后一定多学习,多研究,并积极探索,争取在课改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好。
第二篇:让学生动起来,数学课堂更精彩(范文)
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牡丹江市景福小学吕云杰
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给人最显著的感觉就是图文并茂,版式多样,色彩明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这些特点为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为了更好的用活数学新教材,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保持“童贞”,发挥“童心”,吸引“童趣”,开发“童智”的原则下,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贴近生活,感悟数学就在身边。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座位卡,说:“今天老师要给你们重新排座位,好吗?”学生一听,很兴奋。我话锋一转:“不过这个座位要你自己根据老师发的座位卡来找,你们有信心吗?”学生们个个跃 1
跃欲试,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信心!”我笑着说:“老师相信你们,不过,在找座位前,你有什么问题吗?”细心的小朋友一看手中的卡片,其中有的小朋友就说:“怎么有第5组、第6组、第7组、第8组呢?(我们以前只分四大组)老师这组到底是怎么分的?”我趁机说:“是啊,谁知道老师这组到底是怎么分的?”学生们稍作思考,就有答案了。原来老师是把每一大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所以现在一共有8个小组。明白了这一点,学生们纷纷开始找座位,当然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有的还要请别人帮忙。等学生坐定后,我让找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很快找到座位的。同学们纷纷说:先看一看自己是第几组,然后再看一看是这一组的第几个。我趁机又问:“想一想,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现在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我让大家一起看,班长坐在哪里?体育委员坐在哪里?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里?……并板书:第()组第()个。通过这样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学生对“确定位置”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下面的教学活动开展起来也不难了。数学只有与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把本来不容易掌握的“确定位置”用排座位引入,使这一内容生活化,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二、主动探索,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自
主学习的潜能,相信学生是能够进行探究的。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和“点石成金”的技能。如教学“认识厘米”后,为了引出“米”这个长度单位,我让学生分组用学生尺去量教室和黑板的长度,学生们纷纷动手去量,有的量,有的数,有的记,干得还真是有模有样。不一会儿,任务就完成了。我问:“谁能告诉我,黑板有多长吗?”有的小组说:“黑板有19个直尺长。”有的小组说:“黑板有25个直尺长。”我故意生气地说:“怎么你们的答案不一样,一定量得不认真。”学生们很不服气,都说没有错,不过又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终于有同学发现,原来他们用的尺是不一样的,一个是20厘米,一个是15厘米。答案似乎找到了,我及时表扬了那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可是我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那么,教室和黑板到底有多长呢?”能说成是“19个直尺长”或“25个直尺长”吗?有几个学生一听,开始埋头算了起来,可是,一时又拿不出答案来,因为,他们还没有学过超过一百的数。我又说:“要是老师让你们用学生尺去量操场的长,你们觉得怎样?”几个嘴快的学生说:“太麻烦了。”其他学生也纷纷说:“是啊,太麻烦了?”又有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说:“老师,你有没有比厘米大一点的?”?我说:“有啊!是不是大一点的长度单位?我这儿有一个单位是“米”,(我出示了一把米尺),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现在你们想用什么来量黑板和教室的长。”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用米尺量。”我又请几位同学来用米尺量出了黑板的长度和教室的长度。至此,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
用米作单位。这个知识不是我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孩子们有这样大的潜力,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是宝贵的,他们一生都忘不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生动、活泼、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三、巧妙安排,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兴趣活动,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材中许多地方(特别是主题图、习题插图)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情景,但是它们毕竟是静止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例如: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创设这样一种情景:老师与学生做“开汽车”游戏,教师做开汽车动作,后面跟4个学生,学生进入情景,画面动起来。汽车启动,教师问:“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个);教师模仿汽车到站,又上来3个学生,教师问:“上来了几个同学?现在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又到一站,下去2个同学,教师问现在车上有几个同学。游戏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刚才游戏的过程,最后抽象出算式4+3-2=5,这样比教师干巴巴地讲,更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除了用游戏这种方式外,还可以用童话、故事、多媒体课件、引入生活情景、帮小朋友解决问题等方式让课本静止的画面更形象,更生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来。
四、多感官参与,使学生的口、手、脑都动起来。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说、好动。他们的智力发展一般要经历“动作把握”、“语言把握”、和“符号把握”三个阶段。新教材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学生安排许多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让学生手、脑、口都动起来,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手、口、脑是不分家的。例如:学习2-10各数的组成时,都是按:“动手操作学具--看具体形象说一说--逐步抽象概括”的顺序来安排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可把这些摆、看、说、听、记的内容全部放给学生,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在摆、说、听、想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思维特别活跃,真正动了起来。这样不但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通过锻炼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手、脑、口并用,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合作交流,让学生活起来。
数学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这种“开放型”、“交往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新教材为学生小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讨论、交流。例如:在教学9+5时,教师就可以放给学生,让小组内的学生自己去探求算法。探究中有的学生会先把9凑成10;也有的喜欢先把5凑成10;还有的同学是数到9后,再一个一个往
上数…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能经历多种算法,并逐步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不仅对每种算理都有所体会和收获,还促使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体现了个性化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今天,这门艺术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 切实发挥教材的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充分交流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乐学、会学,爱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第三篇: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将会更精彩美术教学反思
我们美术老师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教过的学生中,有多少能认可我们,认可我们的学科呢?对我们认同度不够,对我们的美术学科也可想而知。传统的灌输式模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怎么会喜欢呢?所以新课程要求我们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获取知识,得到真正的发展。
我认为:动起来,更精彩。眼动、耳动、口动、手动、心动、思维动、创造动,整个课堂也就动起来了,让学生在动中体验快乐、享受成功,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一、思维动起来
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在多个情境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整个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春天的畅想》时,先播放“春天的景色”片段并配以音乐,学生在欣赏着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春雨蒙蒙的美景后,感受春天的信息。同学们的求知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呢?我在上中国花鸟画的教学中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整个课堂下来,学生都在享受着快乐。
二、行动动起来
行动动起来不只是只针对绘画课、工艺课等动手要求的课,所有的包括欣赏评述课也一样,只是工艺的更典型些。提倡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我在看一些优秀的课例时,几乎让学生都动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学生和老师一同讨论、一同解决问题,试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不喜欢吗?让整个课堂真真实实地动起来,课堂才是快乐的、和谐的,更是成功的。
三、创造动起来
现在要求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色,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创造,并在作业中展现自我。
总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去主动获取知识,去享受快乐,去健康发展,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学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第四篇: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2
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教学生学会学习” 已成为各国教育的热门话题。美国教育家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著名记者戈登·德莱顿合著的《学习的革命一通向2l世纪的个人护照》中写道:“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我们认为,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是那些不懂学习方法的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使之乐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或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教师必须以“趣”引路,以请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1、借题设疑,激发兴趣。反馈教学法创始人刘显国老师说:“开讲起着诱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起着课堂上第一次信息反馈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许多课文题目就设置了悬念,教师应充分利用课题激趣。如在教学《吃墨水》时,板书课题后,扣题设问:“同学们,墨水能吃吗?本文写谁吃墨水?为什么吃墨水?”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便被激发起来,积极投入到课文中去。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如在上《草原》一课时,我先这样导入课题:“从美丽的鸟的天堂回来,我们再乘兴去草原游览一番如何?现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 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悠扬歌曲在同学们耳边回响时,学生们立刻显得情绪激昂、兴趣盎然。我便趁势激趣质疑:伴随着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们愿意到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看看吗?你们想到那儿去了解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想了解草原的景色,有的想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有的还想去看看草原的空气与这儿的空气有没有不同„„霎时,气氛热烈、活跃,场面感人。
3、渲染意境,激发兴趣。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古诗教学中,以图像、乐曲配合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艺术鉴赏力。如教学《江雪》时,教师先用简笔画画出诗的意境,使诗的语言变成生动的画面,再配上柔和的钢琴曲,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教师随机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也为课堂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教给方法,使之会学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灌输知识更重要,更有价值。今天,我们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剧增,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具备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将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甚至无法生存。教师应让学生在长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那就真的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1、学会预习。良好的预习方法、自觉的预习习惯对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后“思考与练习”有目的地预习课文。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科学地确立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的教学使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国古代学者也指出治学必须知学。因为知学,然后能勉;勉,然后日渐而不息。这就是说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才能产生自觉勉励的动力,受到不断前进的效果。在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确立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确定预习内容,如:会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的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会利用各种媒体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如写作背景,作家简介等),会借助工具书和具体语境自学生字词并了解词义,会在阅读课文时在书上作一些标注,读读想想,圈圈画画,从小养成读书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2、学会质疑。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巴甫洛夫也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疑问是创新的起点,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时,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并善于根据教材特点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比如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质疑,对文章矛盾处进行质疑,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质疑,对篇章中叙述顺序的变化,写作手法的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除了对这些静态的文本内容本身进行质疑外,还可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的内容进行质疑,如同学的回答、老师的讲解等。不论学生提出问题或大或小,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予及时表扬和指导,同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敢于随时质疑,从而闪烁出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思想火花,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讲读第八册语文书中的《语言的魅力》一课时,我就采取了通过质疑来推进教学,从而完成了本课重点讲解内容。这篇课文是第八册教材中较难理解的课文,难点在于诗人给盲老人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前后过路的行人的变化,围绕这一“变”讲解,从而体会出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采取学生通过自己质疑后找出问题自己解决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学生通过预习有人提出“为什么过往的行人看了木排上的字都无动于衷”,也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加了这几个字给钱的人就多了”这样问题后,我对学生提的这些重点问题给与了归总、整理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由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其实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都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以转变成主动参与学习,自己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自己解决,这一实践过程,相信学生的收获应该是最大的。
3、学会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石。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鼓励学生敢于积极主动地发言,惯于认真思考后发言,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学会倾听,鼓励有自己的见解,乐于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
4、学会迁移。所谓迁移,就是通过教师“举一”,学生能“反三”。因此,教师在“举一”时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并且要有相通性,才能帮助他们由“学会这一段”到“学会这一篇”,由“学会这一篇”到“会学这一类”。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时,教师重点指导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1)先让学生读课文,思考:①、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原因? ②、她看到了什么? ③、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3)再读课文,体会情感。(4)根据体会,感情朗读。让学生在学会本段内容的基础上,用“读——思——悟——品——读”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二至第五擦燃火柴的内容。另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三、实行民主,使之爱学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级调控的主体,学生是二级调控的主体。学生能否进行自学,要看教师是否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自学条件;学生是否愿意学,要看教师是否调动了他们自学的兴趣及积极性;学生怎样进行自学,则要看教师怎样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指导。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使学生无拘无束,敢说敢做,学习热情高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就显得更为兴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1、做民主的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积极性的环境基础。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的限制,对那些与他们“合得来”、关心、爱护他们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乐于积极配合,“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倡“童言无忌”,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惟此,我们的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理解他,在其中感到如鱼在水中一样,那它会给你带来良好的感受和心情。”
2、关爱每一个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教学中,只有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满怀希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说话,才能获得所有学生的尊重,从而使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密切地配合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和谐。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乐学、爱学为舟,促使学生到达会学的彼岸。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师从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出发,关爱每一个学生,时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多给孩子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都能使学生平添一份激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强烈关爱和信任,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乐学、会学、善学。
第五篇:巧设开场白 课堂更精彩
巧设开场白 课堂更精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节课,开场白是关键。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更能融洽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表演式开场白创设情景,参与表演,情景交融,这是愉快教学的主旋律。如在讲《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时,不是急于破题,而是结合本校开展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与全班同学一起跳《花鼓舞》,当红色的舞扇和手绢伴随着音乐在教室里舞动时,再适时地提出问题,课间操学校跳舞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这样的表演式开场白,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熟练的动作中感受到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二、故事式开场白中学生对叙述性的故事特别关注,对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变化更为感兴趣。上课前,教师可根据上课内容精心选择一段以故事为题材的开场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而为顺利进入教学内容作好过渡和铺垫。如在上《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节时,可以一开场就选取残疾人刘伟在失去双臂后战胜困难,最终学会用脚弹琴的故事,在娓娓叙述中学生们都为小刘伟的悲惨遭遇感到唏嘘时,教师就可趁势导入新课。
三、音乐式开场白一位教育家说过:“音乐不以文字语言、不以具体形态为媒介就可以打动人心,培养美的情操,这种力量是其他任何语言不能代替的。”优秀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引起人思想上的共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新课伊始就把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作为开场白,强烈的感官享受不仅能轻松课堂氛围,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展现美好的意境,还能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如在讲《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一节时,可以选取宋祖英唱的一首《越来越好》,学生边听边唱,细心感受身边的变化,教师适时点题,一下子就把大家拉入了课堂。
四、诗词式开场白正如恩格斯所说,诗能把人类最崇高最隐深的情感表现出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将学生放入特定的情感之中,让学生仔细地体验和感受,从而升华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课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诗词作为开场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诗的意境中,随后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中。如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可以选择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孟郊的《游子吟》,通过朗诵将学生带入了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的情节和思绪中,同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细细地感受和体会,进一步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教师适时点题,让学生带着情感进入新课。
五、多媒体式开场白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思品教师标志性教学手段之一。那一张张精彩的视频画面,逼真形象,与音响浑然一体,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如讲《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一节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强烈的视听感官冲击,可以剪辑《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中的一段视频作为开场白,在震撼心灵的中国古典音乐中,一张张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美图片,配上生动形象的解说,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从而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和准备。
六、设疑式开场白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设疑是调动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设疑的过程中,教师要读懂教材,选取新颖的角度,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兴致盎然的问题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目的。如讲《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可以结合本地正在开展的“创建国家级卫生城镇”活动,让大家为创卫工作献计献策。这样的设疑式开场白,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动力。当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场白的设置方法多种多样,手段也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 龚俊波,本文已获《教学考试》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点师成金 专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这里汇集众多教学、教研、师训大咖,提供接地气的经验分享和系统性的课程实战。中小学老师都喜欢关注的微信,我们等着您哦!搜索微信公众号:点师成金,dscj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