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教育第一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3 21:3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情教育第一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情教育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篇:国情教育第一课时教案

领域三 国情教育

主题七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课时21 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含十九大新表述】

课题: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教学目标: 识记:68.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69.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0.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难点: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三)导入新课

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中国特色社会重要思想在不断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

(四)讲授新课(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自学提纲: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68.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识记)(4)科技方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全球首款货运无人机成功首飞、开通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干线,成功实现首次洲际量子通信、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首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首艘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南海可燃冰试开采成功、世界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九大新表述】)[2013.23(2)] 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一系列方针、政策;④弘扬和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⑤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等。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解决的根本途径:(1)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3.23(3)](2)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新表述】 69.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识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新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考点 33 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五)中考真题精讲精练

命题点1 基本国情(8年4考)1.[2017陕西25(1),2分]撸起袖子加油干!

【脱贫攻坚加油干】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我国减少贫困人口1 240万人。但是,脱贫攻坚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什么我国还存在“最难啃的硬骨头”?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我国还处在总体小康的水平;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2.[2016陕西22(2),1分]开拓进取的祖国

【理念领发展】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1分 3.[2017陕西副题25(4),5分]砥砺奋进的中国

【奋进五年】这是一个敢为人先的五年。“天眼”探空、“蛟龙”潜海、高铁奔驰、云端架桥等惊艳全球;“四个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了蓬勃生机和活力。

这是一个矢志奋斗的五年。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保护环境、治污降霾初显成效;全国各族人民只争朝夕为实现全面小康努力奋斗。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五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誉满全球,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请你以“砥砺奋进的中国”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体验,写出你的感想。

▲内容要求:①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2分);②联系青少年实际(2分);③抒发情感(1分)。字数在100字左右。

这五年,我国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分)我们为五年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1分)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分)4.[2015陕西副题25(5),2分]共绘壮丽蓝图

【全面小康】近年来,陕西坚持“稳中有为、提质增效”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呈现良好态势。为了解我省经济发展状况,同学们收集了2013年、2014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

2013年全年生产总值16 045.21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 346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092元。2014年全年生产总值17 689.94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366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932元。

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我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2分)5.[2014陕西副题25(2),1分]实现伟大中国梦

五集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热播后,引起全社会共鸣。下面是其中的片断,请你一起观看。

【第二集:中国道路】

纵观百年屈辱、百年抗争,各式各样的救国方略乱花迷眼: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纷纷碰壁。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百年探索,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等。(2分)6.[2013陕西23(1)(2)(3),6分]逐梦之旅

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一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几代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1)请你列举两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2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分)(2)请你写出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2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分)就业难”“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表明,中国梦的航船越是接近梦想的彼岸,越有可能遭遇不可预知的风浪。(3)“风浪”的出现说明了什么?(2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存在等。(2分)命题点2 理论体系(8年5考)3.[2016陕西副题24(1),2分]做关注社会的人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围绕这次会议,同学们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人文城市】

“城,所以盛民也。”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请你列举,我国落实这一理念的两个具体做法。

4.[2013陕西副题25(2),4分]关注陕西发展

建设“三个陕西”是三秦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陕西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建设和谐陕西】

2011年,陕西省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用于了民生;2012年,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了改善民生。这两个80%以上,是省委省政府对陕西民生承诺的兑现。

从道德、国情角度分别谈谈,省委省政府兑现民生承诺说明了什么?

命题点3 基本路线(8年3考)1.[2017陕西副题24(2),2分]追赶超越的陕西

【构筑新高地】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营。以自贸区成立为契机,陕西积极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这一新高地为陕西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有助于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可为陕西提供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

2.[2015陕西25(2),2分]圆小康之梦

【深化改革】2014年以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举措。

请你列举其中两例。(不得照抄试题中的举措)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分)4.[2015陕西副题25(3),1分]共绘壮丽蓝图

【深化改革】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推动东、中、西部同步和协调发展。

请你列举其中一例。

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1分)5.[2014陕西副题22(1)(2),3分]重振丝路经济带

昨天的丝绸之路,如何传承?今天的丝绸之路,怎样振兴?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得到了沿线各国的响应和支持。

(1)这一战略构想表明我国坚持_对外开放_________的基本国策。(1分)(2)请你谈谈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意义。(2分)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出两点即可。例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答出两点即可,2分)7.[2013陕西23(4),2分]逐梦之旅

中国梦的航船要迎风破浪向前进,就要做到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为什么改革开放要永无止境?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等。(2分)

(六)布置作业

(七)教后记

第二篇:国情教育

浅谈我语文教育中的国情教育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拜金主义思想正不断抬头。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正在不断淡化——面对如此情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怎能不痛心疾首呢!但是强行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是否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显然是不行的,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国情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增强民族自豪的精神;了解祖国的悠久文明,树立献身科学的世界观;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锻炼为祖国腾飞而奋斗的坚强意志;领略作者的美学价值,陶冶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才能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从而抓紧今天,展望明天,学好本领,献身科学,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担。

关键词:重要性 感受壮丽 悠久文明 伟大成就 民族英雄 审美情趣 注意问题

一、国情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国中小学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规定:“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它只是通过语言形式,挖掘课文木身具有的思想意义和道德意义,用作品创造的那种情境或人物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更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它能使学生激动、惊奇,使学生欣喜流泪,能震憾学生的心灵,它能促使学生去思考生活。”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现行中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纲要强调:“通过语文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求把思想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联系学生实际,将思想政治素质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以避免干巴巴的说教。

学科德育有各自学科的特点。而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时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人说,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对人的艺术,语文教育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的博大精深在于它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是看书写字,它更应是贯穿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对学生品质、意志、修养的熏陶。融国情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开展国情教育就是教导学生认识我国国情,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祖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其实,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来进行国情教育,不但在解题、交待时代背景时可以,而且在分析文章的中心时也可以。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几点建议

语文学科的教材,本身就是语言表达形式和思想政治内容完美的统一体;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百科全书,每一篇课文都有一颗闪光的珍珠。那么,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进行国情教育呢?我肤浅地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语文所体现的国情教育的具体内容首先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胸怀祖,才能建设祖国。中学语文不少课文具体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江山:如描绘山水秀丽的《周庄水韵》《三峡》、《黄山记》、《观沧海》等,有撷趣生态美的《海燕》、《荷塘月色》、《春》、《南州六月荔枝丹》等,有再现园林美的《苏州园林》、《晋祠》等,有表现天象美的《看云识天气》、《海市》、《大自然的语言》等。这些作品的描绘,都是客观的自然美同主观的情感美的有机统一。黄河中翻滚着养育中华民族的乳汁,长江里洋溢着中华民族的豪情,天山景物蕴含着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敢,巍巍长城展示了各族人民不可摧的意志和精神。那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那浩浩荡荡的长江,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那巍巍高耸的泰山,那“横空出世”的昆仑…“江山如此多娇”!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借助教材,饱览名胜,探幽寻美,打开学生心灵的橱窗,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热爱祖国的富饶土地和优美山川,激起爱国之情。

教师在上课时激情澎湃,心中装着祖国,也会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

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结果课堂上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好一派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认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们祖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从地下挖出的“元谋人”的牙齿”算起,我国已有170万年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也有近五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我国灿烂的文化。学到《活板》,让学生联想起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学到《祖冲之》、《张衡传》,会使学生惊叹: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准确地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的人,比欧洲要早1100多年;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测试地震高度精确,比欧洲更早1700多年。在我国建筑史上,古代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技艺精湛,而现代的《北京立交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课文表现劳动人民智慧,更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梦溪笔谈》被称作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还有我国的四大名著等等。我们应通过这些科学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树立为祖国、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理想。

(三)、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启发学生立志做新一代的建设者

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究其原因,也许复杂多样,但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无论如何也应算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追求,没有为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品质,必然会混天度日,碌碌无为地生活着。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理想,定目标,使他们立志做新一代的建设者。

中学语文教材里,歌颂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的的篇目随册可见。在杨朔的散文中,就有托茶花的美丽姿质,言祖国欣欣向荣面貌的《茶花斌》;有借浪冲击礁石的雄伟气势,坚韧毅力,抒发劳动人民同心协力创建人民江山的《雪浪花》;有借蜜蜂酿蜜的可贵精神,赞美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勤奋不息的高贵品质的《荔枝蜜》;有借真假海市的对立,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的《海市》等等。这些无不说明祖国在前进,中华在腾飞,社会主义好。学习这些课文,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美,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能出现。启发学生立志做新一代美化生活的主人,从而锻炼自己为祖国腾飞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我想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还应注意一下祖国的重大时事,引导学生认识目前在台湾有人想搞“台独”,在西藏有人想搞“藏独”,在新疆有人想搞“疆独”,这是分列祖国破坏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表现,我们应警惕这种逆潮流而动的危险倾向,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独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如此等等,我想,这就是寓国情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了,学生在接受国情教育的过程中既深化了对祖国的理解,也提高了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四)、学习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增强民族自豪的精神

悠悠岁月,源远流长,沧海桑田,人杰地灵,一大批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科学巨匠竞相涌现。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他们的光辉业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后代景仰的楷模、学习的典范。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木兰诗》、《三元里抗英》、《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歌顷了为保卫祖国而战斗的英雄人物;《谭嗣同》、《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歌颂了为祖国富强坚持改革与斗争,不借损身的志士仁人;《晏子使楚》、《唐雏不辱使命》等,歌颂了为维护祖国尊严,不计个人安危,表现了坚贞不屈节操的民族精英,《“两弹”元勋邓稼先》、《张衡传》、《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等,歌颂了为科学技术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屈原列传》、《鲁迅的精神》等,歌颂了在中国文坛上叱咤风云的文学家,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谱,爱国篇,正气歌。正是这些英雄人物活跃在广阔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从各个不同侧面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崇高道德境界和伟大的情神气质,从而汇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领略到报效祖国的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从而自然地产生一种愿与英雄同行的豪情,与金瓯共存的壮志。

(五)、领略作者的美学价值,陶冶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如别具情趣的泰山,雄伟奇秀的长江三峡,香山的红叶,桂林的山水一展现了赏心悦目的自然美,苏州园林、晋祠三绝,古朴幽雅的紫金城,雄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表现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工艺美;华山抢险的紧张场面,横渡长江的钟山风雨,体现出催人奋进的社会美,在刑场上举行婚礼陈铁军、周文雍,为人民鞠躬尽萃的焦裕禄,再现了感人肺腑的人物美,《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王贵与李香香》的夫妻情,《樱花赞》的友谊情,表现了深沉浑厚的人情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百合花》中的新媳妇,体现了中国妇女特有的阴柔之美,壮别易水的荆柯,横眉冷对干夫指的鲁讯,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格调昂扬的《白杨礼赞》抒发了崇高之美;叱咤风云的《雷电颂》迸发出悲壮之美;《连升三级》表现出滑稽的喜剧美;《祝福》、《窦娥冤》表现出深沉的悲剧美。真可谓“春城无处不飞花,文章处处皆有美”。语文教师用美的观点统领、处理、分析教材,从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入手,通过语言文字的表现,引导学生去发现自然美,认识人物美,领略社会美,体会人情美,欣赏艺术美,就会使他们在色彩斑烂的美的世界里,采集到一颗颗美的珠玑,使学生在该激昂时,昂奋动情,该悲壮时,为之动容;该委婉时,使其感怀,从而陶冶心灵,净化思想,让美的心灵从中铸造,让美的行为在此萌发。

(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写作

通过一系列的作文活动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

例如:在庆国庆6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制作反映“家庭大变化、家乡大变化、祖国大变化”的展板,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切实从中受到教育。抓住契机,让学生配合图片,搜集资料写作文,并向学生表明:写好了将作为展板内容在全校展出。学生知道写好了有用,内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在情感的激励下,他们满怀信心的去查找资料,请教老师,请教家长,了解社会六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写’为”我要写”,”要我做”为”我要做”。用稚嫩生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共和国六十年沧桑巨变的认识,表达对祖**亲的热爱。有一位同学在一篇日记中写道:爷爷告诉我,中国60年的变化是巨大的,爸爸说,家乡十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我相信他们的话,因为我家这几年的变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还有的同学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时谈感受说:“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祖国60年的变化,但我能从爷爷谈起1960年和谈起今天的不同表情中,体会到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同学们,为了将来能够在对我们的孩子们谈起中国下一个60年时,也能无比自豪。”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文章,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写作文,激起了对祖国变化的赞叹和对祖**亲的热爱。

刚接到新班级时我都会在理想教育上大做文章。在作文活动中举行各种理想教育的活动,如阅览名人传记;和师长口头交流我长大了想干什么;办一份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手抄报;举办“我的理想”演讲比赛„„再汇总自己的所有资料写一篇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

在语文教学进行国情教育时,我觉得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文道统一,体现语文教学的原则。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课。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语文学科反映政治倾向或感情色彩、思想教育和语文训练的原则,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本质,反映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根本要求。语文训练中,在讲清文章语言文字、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必须讲清文章的思想内容,以文悟道。反过来,只有深刻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妙处,才能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二是形象突现,扬起学生的感情风帆。形象感知是学生入境入情的先导,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感情,主要不能光靠说教,更要靠感染;不能光讲道理,更要靠熏陶;不能光靠灌输,更要靠潜移默化;不能光靠逻辑力量,更要靠形象诱导。前面列举的课文中许多艺术形象是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象一面旗帜,引导学生前进;象一只只战鼓,激发学生奋发。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情感等心理功能,让学生全方位地进行感知,将形象感染立体化,使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拨动他们的心弦,激起心灵深处的进取。

第三篇:第一课时 教案

三亚落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较好地结合课文理解。

2、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达到有一定的情感。

3、精读第1、2自然段,体会三亚迷人的风光以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搜集材料。

1、说到看落日,最值得去的地方当数三亚了。你知道三亚吗?

2、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图片补充。(有一首歌曾唱到: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三亚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她以以碧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著称于世。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通过美妙的文字感受这富有诗意的三亚落日。

5、读题——三亚落日。

二、初读指导

1、这篇文章实在是太美了,相信很多同学课前已经读过了,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选择你拿手的一段就行了。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2、在初读这篇课文时,很多同学一定有这样的感受,这篇文章写得很美,要想读好,哪怕只是读流利了都很难。难读的是什么?

(1)出示词语:

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朋玫瑰涨溢

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软软

(2)指名读,注意多音字:树冠悄无声息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

3、再次指名读。

4、默读课文,理清层次。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其他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板书

5、小结: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是一篇好文章首先应该具备的。

三、再读感知,精读第一段

1、文章要为我们介绍三亚落日,在一开头就写到——出示第一段。像这种在文章开头就点明题旨,总体概括全文意思的方法,就叫“开门见山”。

2、指名读,评价。在指名读

3、理解诗意。非常富有诗情画意,具有诗的韵味,让人产生非常美好的想象。

3、该怎样读出这种诗意。多种形式朗读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 试想作者再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四、精读第二段

1、作者在开篇就用极具诱惑力的笔触将我们的心吸引到了美丽的三亚。三亚究竟是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领略三亚的热带风情。

2、欣赏完了摄像机记录的三亚风情,再让我们走进文字,细细品味作者笔下的三亚风情。自由细读第二段,读个两三遍,再告诉老师你读出了什么?

3、集体交流。(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

(1)【美】

作者具体写了三亚什么美?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她们的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②置身于如此美景中,我不禁想把他永远印刻在脑海中。

(2)【喜爱】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4)文章中大量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活灵活现的动词描写,就是想表达一种愉悦欢快的情感!哦,描写手法原来是一种形式,它是为情感的表达服务的!哦,境由心生,言由心生。假如,作者观落日的心境是落寞孤寂的,那么,语言的表现可能就会变成另外一番味道了

五、总结:三亚,真是个有诗意的地方。在这里看落日一定是更有诗意。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第四篇: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懂得爱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大森林里,住着这样一对邻居,一只长得很丑,叫声又难听,但喜欢听奉承话的乌鸦。

一只好吃懒做,而又狡猾的狐狸。这一天,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就让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课题

5狐狸和乌鸦(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标出有几个自段,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自己大声读1—3自然段,等会儿请你们说说:你学懂了什么?

2、出示幻灯片。

3、指名说说学懂了什么?

4、提问:(1)有一天,乌鸦给孩子们找到一片肉它是怎样做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它当时那种高兴的

语气吗?有感情地朗读第2 自然段。

(2)狐狸这时也出来找吃的,当它一抬头看见乌鸦嘴里的肉,它是怎样表现的? 出示“直流口水”(齐读,并理解)

这个“直流口水”说明了什么?你能有感情地读这段话吗?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3)此时,狐狸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狐狸会用什么办法去得到这片肉呢?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

汇报。并讨论这些方法是否可行。

5、狐狸究竟作什么方法呢?我们来学习4—7自然段。

四、学习4—8自然段。

1、自由读4—8自然段,思考: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说了些什么?用“——”画出来。

每一次乌鸦是怎么表现的?用“

”画出来。

2、集体讨论:

(1)第一次。狐狸说了什么?

狐狸的话是随口说的吗?你从哪个词里看出来? “想了想”说明了什么?

狐狸这么热情地和乌鸦打招呼,目的是什么? 你能不能学着狐狸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乌鸦这时怎么表现?说明了什么?(出示“不作声”,理解)

(2)第二次。第一次骗成功,狐狸不甘心,又说了什么?

狐狸真的关心乌鸦的孩子吗?它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狐狸的话该怎么读呢?

乌鸦的反应与第一次一样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呢?

(3)第三次。狐狸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第三次,狐狸又说了什么呢?小朋友们齐读狐狸说的话。这次狐狸在夸乌鸦的什么?(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

狐狸说的是真的吗?可它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再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狐狸说的话。

乌鸦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谁如此赞美它,这时它有什么反应?结果怎么样了?(打出幻灯片)(出示“得意”,理解)

一起有感情地朗读7、8自然。

3、分角色朗读4—8自然段。

五、小结课文内容。

1、大家想一想,乌鸦为什么会上了狐狸的当呢?

2、你想对这只狐狸或乌鸦说些什么吗?

六、表演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26、狐狸和乌鸦

狐狸(说)——

乌鸦(做)

第一次

您好,亲爱的乌鸦!

不作声 第二次

您的孩子好吗?

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

第三次

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

得意极了

大海

苏教版

二年级(上)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课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讲

狐狸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地失去警惕,最后受骗上当的。第六自然段,讲狐狸

骗到肉后跑掉了。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

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教学准备:乌鸦、狐狸的头饰、大树、乌鸦、狐狸的图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是谁呀?(出示乌鸦和狐狸的图片)

生:(齐答)狐狸、乌鸦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故事。请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评:导入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明确故事的主要角色。这样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有利于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故事内容的欲望。]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1:我想知道乌鸦和狐狸是好朋友吗?

生2:我想知道乌鸦和狐狸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这几个问题,老师都可以给你们解答。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呢,还是你们自己到书里去找答案?

生:自己从书里找答案。

[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书。听清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好各自然段的序号。

(学生自己读书)

[评:明确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跃跃欲试。老师指名读书。

师:现在老师还想请同学们看着书上的插图,边读课文,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的还不 熟的同学,只要继续练习把课文读会就可以了。

(学生自由读书)

师: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生:老师我知道了狐狸和乌鸦不是好朋友。

生:老师我知道了乌鸦上了狐狸的当。„„

师:同学们书读的不错,并且也有了不少的收获。现在老师“考考你,你认识这些字吗?”

请你先自己读一读,把你不熟悉的字词找出来,多读几遍。(大屏幕出示字词)

学生认字、读词。

采用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抢读等形式识记生字。

[评:识字是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扫除学生语言的障碍,巩固学生 的基础知识。]

(出示狐狸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

生:狐狸。

师:通过读书我们已经知道狐狸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生: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

师:狐狸来到大树下(在黑板上事先贴好大树的图片),看到了谁?

生:看到了乌鸦。

生:看到了一只叼着肉的乌鸦。

师:这只狐狸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它看到乌鸦叼的肉时,会怎样想?

生:这下可好了,省得我出去找东西吃了。

生:好香的肉,我一定要弄到手。

生:我饿的肚子咕噜咕噜直叫。这么香的肉,可不能让乌鸦吃了,我一定要把肉骗来。

[评:通过创设情境,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师:狐狸心里是这样想的,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生:馋的直流口水。

师:(指狐狸的图片)这只狐狸流口水了吗?

生:没有。

师:谁来帮着添画口水呀?

(一生添画)

师:谁来把狐狸馋嘴的样子读出来?

(生读)

师:请同学们看着图片,齐读最后一句话。“狐狸馋的直流口水。”

[评:

师:狐狸那么想吃这片肉,后来是怎样弄到肉的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4、5自然段。读的时候,可以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

[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同一阅读内容,不同的学生会运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学生喜欢与他人合作,一边读书,一边讨论。生:一开口说话肉就掉了。

师:第一次不说话,第二次为什么看了狐狸一眼呀?

生:因为狐狸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好听。

生:狐狸说的话太好听了,要不是叼着肉,早就跟他说话了。„„ 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尊重。

(生自由读书划句子)

师:小组讨论一下,狐狸说了几次话?分别是怎么说的?乌鸦有什么反映?

(学生分组讨论)

师:狐狸说了几次话?

生:3次。

师:第一次狐狸是怎么说的?

生: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师:乌鸦有什么反应?

生:乌鸦没有回答。

师:狐狸第二次是怎么说的? 生: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师:狐狸说话时是什么样的神情?为什么要这样?

生:狐狸赔着笑脸,想讨好乌鸦,骗乌鸦开口说话。

师:乌鸦有什么样的反应?

生: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师: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演一演这两次对话?

生:想。

师:现在你们就是叼着一片肉的乌鸦,叼起肉来吧!老师来演那只馋狐狸。

(师生共同表演)

[评:师生互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了乐趣。]

师:请你们把肉放下,你们为什么不说话?

师:狐狸看乌鸦有点心动了,于是又说了第三次话。他是怎样说的?谁来用甜甜的声音读一读。

(教师指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还想不想演狐狸和乌鸦的话?

生:想!

师:请左边的同学叼起肉做乌鸦。

请右边的同学演又馋又狡猾的狐狸。

老师读作者的话,看谁演的好。

学生表演第四、五自然段。

[评:教师引导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 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师:狐狸说的话是真是假?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狐狸说的话是假的。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生:乌鸦没有麻雀漂亮。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乌鸦和麻雀的图片)乌鸦和麻雀谁的羽毛好看?

生:麻雀的好看。

师:想一想,麻雀怎样叫?学一学。乌鸦怎样叫?学一学。

(学生学麻雀和乌鸦的叫声。)

师:谁的叫声好听?

生:麻雀的好听。

师:狐狸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好听的话?

生:为了骗乌鸦开口说话。

生:乌鸦开口说话,肉就掉下来,狐狸就吃到肉了。

师:乌鸦上当受骗了,心情怎样? 生:难过、后悔、伤心„„

师:乌鸦因为听什么样的话上了狐狸的当 ?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这句话。乌鸦喜欢听

,[评:加强学生的情感培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上了狐狸的当。

生:乌鸦喜欢听奉承的话,上了狐狸的当。

生:乌鸦喜欢听好话,上了狐狸的当。

生:乌鸦喜欢听赞扬的话,上了狐狸的当。

[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个个都投入思考,人人都奉献思维结果。

师:老师今天请来的这只乌鸦,就是被狐狸骗去肉的那只乌鸦。你想对它说点什么?

生:乌鸦,你以后不要光听奉承话了,那样你会饿死的。

生:小乌鸦,你听过这句话吗?“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生:乌鸦,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呀,不要光听好话而上当受骗。

[评:此处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思维。学生们各抒

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思

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老师把乌鸦的头饰拿到耳边,做说话状。)

师:同学们,小乌鸦对老师说,以后它再也不会上当了。谁愿意来演不上当的小乌鸦?谁愿意来演狡猾的狐 狸?

师:我们来当评委,评评谁演的好。

(学生戴头饰非常投入地表演。无论狐狸说什么动听的话,乌鸦都没有上当。)

师:同学们,狐狸说了那么多奉承的话,乌鸦也没有上当。你们在生活中会不会上当?

生:不会。

师:如果有陌生人给你好吃的,要领你出去玩,你怎么做?

生:不理他。

生:到人多的地方,告诉大人,告诉同学。„„ 师:看来,同学们是不会上当受骗了。老师很高兴!快下课了,我想知道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狐狸和乌鸦》

这一课后,回家想做点什么?

生: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教育他们别上坏人的当。

生: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生:我要回家做头饰,跟老师做的一样好。

师:同学们,除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外,我们今天共同的作业是(大屏幕出示):发挥想象,以

《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相信你编的故事最有趣!

[评:拓展学习,进一步领悟本故事的思想意义,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编写故事的能力,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达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

.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师:童话王国的大门又向小朋友们打开了。我们看看今天的主角是谁?(出示动物贴图并板书:狐狸、乌鸦)

师: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生:狐狸非常狡猾,一肚子的坏主意。师:乌鸦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乌鸦的羽毛乌黑乌黑的,叫声又粗又难听。师:狐狸和乌鸦凑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儿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吧。(初读正音,了解大意。略)二.进入情境,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自读本段,读懂内容。(老师板画大树,占据整个黑板)

师:(出示狐狸和乌鸦的贴图)狐狸和乌鸦的家在哪里?请把它们送回家,并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贴图)狐狸的家在大树底下的树洞里。乌鸦的家在大树上。

生:乌鸦住在楼上,狐狸住在楼下。(众笑)

师: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齐答:邻居)师:这对邻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往下读课文。

2.学习第二自然段:(生自由读这一段)

师:她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这里为什么不用“拿”、“取”,而用“找”? 生:用“拿”、“取”都不好。如果用“拿”和“取”,说明乌鸦已经知道这片肉在那里,就用不着 “找”了。

生:我从“找”字看出,乌鸦肯定是东瞧西看才发现这片肉的。生:“找”字说明这片肉来之不易。

师:乌鸦妈妈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片肉却不肯吃,要留给自己的孩子。读到这里,你是怎么想的? 生:她真是一位好妈妈!3.学习第三自然段;(生齐读本段)

师:这时狐狸出来了。(贴图)他“谗得直流口水”,吧!

生:(边读边画、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读的真认真,快,把书拿起来,把你读懂的内容告诉大家。

生:(汇报“肉、站、流、高兴”三字一词。从字形、音、义及句子方面来说。)

生:听到你们出色的回答,老师真高兴。

生:我读懂了狐狸为什么骗乌鸦。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谗了,于是就想骗乌鸦。

生:(生分别模仿乌鸦和狐狸的样子读这段课那谁能画一画狐狸的口水?(生板画,在狐狸的 嘴巴下画了很多滴口水)

师:你为什么要画那么多滴口水?

生:因为狐狸谗得一个劲地流口水,口水都掉到地上了。师:(赞许地)画得好,想得也好。真是一只嘴谗的狐狸呀。读读这一段,读出狐狸的谗。(生练读,略)

4.学习四——八自然段

师:嘴谗的狐狸“想了想”,仔细读书,联系下文猜猜看,他会想些什么?(出示句式:狐狸想: —————————。)

生:狐狸想:多肥的一片肉啊!如果能当我的午餐就好了。

生:狐狸想:呵呵,一顿美餐来得全不费工夫!生:狐狸想:对!有办法了,如果我能让乌鸦张嘴,那块肉就是我的了。„„

师:狐狸只“想了想”,就想出了这么个坏主意。说明——

生:狐狸太狡猾了!„„„„„„

各抒己见 灵活理解——《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师: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乌鸦和狐狸也是邻居,他们这对邻居相处的怎么样呢?

让我们看看录像就知道了。(观看录像)

师:刚才,同学们看的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可以看出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好,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

读课文的2至6自然段,看看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师:你们想带着那些问题来学习?

生:我想知道狐狸为什么骗乌鸦?

生:我想知道狐狸是怎样骗乌鸦的?

师:(板书问题)会提问题也是一种本领,你们小小的年纪就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

老师相信你们能提出问题也能解决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师:你最想解决哪个问题?

生:第一个问题(生迫不及待地回答)。

师:那就尊重你们的选择,请你们边读边思考,然后,找你喜欢的伙伴一同来解决这个问题,开始

文)

生:老师,我还能把他们当时情形表演出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演)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真是太聪明了。那么你们想对乌鸦和狐狸说点什么吗?

生:我想对狐狸说:“狐狸你太谗了!”

生:我想对乌鸦说:‘千万别上狐狸的当!“

生:我想对狐狸说:“你做坏事,不会有人和你做朋友的。”

师:你们说得真棒!我们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好吗?

生:(齐读)

……

师:听了你们的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也想试试。如果觉得老师读的好就配合老师表演一下小乌鸦。

如果不好给老师指点一下好吗?

师:(读课文第6自然段)

师:谁能读的比老师还好?

生:(读课文)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夸夸乌鸦好不好?

生:(齐读)

师:狐狸一共说了三次讨好乌鸦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下面让我们分角色读读好不好?

生:(分角色读)

师:嗯,读的真好,狐狸骗乌鸦是说尽了好话,想尽了办法,结果怎样呢?下面让我们学习最后两个

自然段。

生:(读课文)

师: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乌鸦得意极了,竟然唱起歌来。

师:对,“得意极了”又可以怎么说?

生:得意忘形。

师:“得意忘形”是一句成语,为什么不用成语而用得意极了?

生:这样写表现得更生动,更形象。

师:对,一个“极”字传神地写出了乌鸦忘形的样子。同学们在以后写作文时要注意用词准确。

生:肉掉下来了,狐狸叼走了。

师:肉掉下来了,狐狸可再没有心情听乌鸦唱歌了。没有了观众的乌鸦心情会怎样?它会怎么想?

怎么做?这时狐狸会怎么想?怎么做?下面我们以最后一句为开头,续编故事。

……

第五篇:第一课时.doc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前预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2.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记住字形,练习描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结合文本,提出1-2个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孪生兄弟”,指名说说含义。逐步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简要说明地球与火星的关系。(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2、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请同学们带者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不理解的字词句同桌相互质疑

(3)思考: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2、检查自读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1)字词

A陨石 孪生 兄弟俩 干涸 亚马孙河 钻孔 彗星 太阳系 飘散 照片 渺茫 模样 潜藏

B证实 熔岩 蒸发 裹挟 推测 推断 袭击 孕育 诞生 C家常便饭 突如其来 数以百计 持续不断 读准A组字音

掌握B组词语,能默写 积累C组词语 理解带点词语(2)课文

指名读第一小节。2、3、4、5、小节轻声读 6、7、8小节齐读。

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哪些自然段是写了同一个内容?尝试用归并自然段的方式给课文划分段落。

4、简单分析交流后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段(1)由“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

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 根据每一段的意思,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练习设计

1学生说说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 2完成习字册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1-5自然段,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及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懂得大胆推测和科学论证是研究宇宙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了解火星和地球被称为孪生兄弟的原因及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教学难点:阅读第5自然段,理解矿物中的水分是如何分离,形成湖泊和海洋的。教具准备:火星资料 教学过程:

一、第一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六课的生字,读通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2、什么是“孪生兄弟”?(同一胎出生,双胞胎)“孪生兄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长相相似)

课文为什么把火星与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揭示了答案,你能找出来吗?

(“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是……,甚至……。”)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连用了四个“同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你知道这是什么句式吗?(排比句)

句中的四个“同样”让我们读起来有什么感觉?(火星和地球之间十分相似)而且我们读起来也非常有气势。

看来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真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实、十分形象、顺理成章……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火星与地球之间极大的相似程度,好比“孪生兄弟“。

(指名朗读“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孪生兄弟。”突出“太像了”、四个“同样”、“甚至”、“难怪”等词。)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为什么课文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吗?(因为……,所以人们把火星称为……。)还可以怎么说?

(人们之所以把火星称为……,是因为……。)

3、说得非常好。我们再来看课题。齐读课题。现在你能说说“孪生兄弟”上为什么用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你觉得课文用这个比方来形容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很幽默、形象、生动)形象的比方让本来枯燥的科普论文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课题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表示解释说明)

4、过渡: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好比一对“孪生兄弟”,科学家们也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那么这种推测有没有依据呢?

二、第二自然段

1、轻声读读第二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想法。这种推测是有依据的。

(1)“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

(出示火星河床图片)这就是火星河床的照片资料。谁愿意看着照片向大家介绍一下。指名朗读第一句。

(2)“2004年3月以后,人们通过……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

看来科学家的推测是有依据的,大胆的想象推测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研究认证。

2、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我们学习课文时,为了便于理解,常常要给课文分段。请大家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你觉得这一段和第一自然段分在一起比较好,还是和下面的三、四、五自然段分在一起?

(意见一:和第一自然段分在一起。因为第一自然段写了科学家根据火星和地球之间非常相像,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而第二自然段就进一步通过研究来证实这种推测。

意见二:和三、四、五自然段分在一起。因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提出问题: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而下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同学们的这两种意见都很有道理。其实,重要的不是怎么分段,而是我们通过讨论对课文的内容了解得更深入,对课文的层次分析得更清晰了。

三、第三至五自然段

1、看来,火星上确实曾经有过水的存在。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自由读读3-5自然段,找找答案。

2、这里有几句话。你能根据课文给它们排出正确的顺序吗?()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河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科学家根据火星照片资料和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

(1)请介绍一下你是根据什么来排序的呢?

(我是根据课文的内容来排列的)很好,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排?

(可以根据一些关键词,如“那么”、“最初”、“还有”、“另外一种来源”。)

对,我们以后再碰到这种题目,就可以抓住一些表示次序的关键词来理清句子间的关系。(2)这几句话中的“也许”、“可能”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的推测。)毕竟是几十亿年前的事了,人类还没有诞生。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可以帮助人类来推测当时的情形。

3、让我们回到40多亿年前,地球与火星诞生之初。

指名读第3自然段。

“家常便饭”是什么意思?(很平常、经常发生)

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它?(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看来,替换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那你觉得用“家常便饭”和“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哪个更好?(“家常便饭”通俗易懂,更加形象。)

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能说明当时太阳系内大大小小的碎片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经常、突如其来、无数、四处”)对,根据上下文也可以了解词语的意思。谁能通过朗读来给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指名朗读第3段)

4、彗星和陨石风暴持续了数亿年,由于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因此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5、火星上的水还有什么来源?(1)(“在兄弟俩诞生之初,……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这段话比较难懂。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它的意思。你可以用口头介绍的方法来谈谈你的理解,也可以图解的形式,笔头进行表达。A、请

一、两位学生口头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B、请一位学生上台补充示意图。火山喷发 蒸气(飘散在空中)

矿物(水)水 → 雨水(湖泊、海洋)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这张图的意思。(学生看着图练习解说)

(2)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河床上布满了——。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

读着这段文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请说一说,也可以选用老师提供的词语: 浊浪滚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一泻千里……

齐读最后两句话。

四、练习设计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了解到火星和地球十分相似,好比—— 一对“孪生兄弟”。科学家通过研究,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并推测出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那么,地球上的水留了下来,而且孕育出来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的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

2、练习:

(1)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 地球和火星上的水,也许是,还可能。

(2)你曾经听别人用“家常便饭”这个词说过什么句子,或者你自己会用它说什么句子,请写下来。板书设计: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长得太像了

有水 彗星和陨石送去 潜藏在矿物中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通过前面对课文的了解,火星和地球有什么相似和差异之处呢?(师适时补全板书)

2、齐读全文所学内容

二、继续学习第三段

1、问:“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2、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原因。

3、指名交流,分析指导

(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2)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

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5、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

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

三、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1、弄明白“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作内容的整体回顾与把握。

四、练习指导 练习设计

1、抄写词语

2、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3、课外收集:宇宙知识知多少?

板书设计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似处

同样……

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异处

水没能留住

生命生存?(谜)

相关火星资料:

火星由于它发出特殊的红光而令人侧目。西方把它称为“战神”,中国古代则称之为“荧惑”。望远镜发明以后,由于观察到多种特性与地球相似,故一度被誉为“天空中的小地球”。关于“火星人”、“火星生命”等激动人心的问题争论了近一个世纪。

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绕太阳周期为687天,相当于1.9回归年,而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 分。因此,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的区分出“五带”(热带、南北温、寒带)。此外,科学家又发现火星上有一定量的大气,有白皑皑的极冠,且随季节变化大小范围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人类对火星寄予深切希望是顺理成章的事。

火星的平均温度与地球相差不大,在赤道区的昼夜温度在20度到-80度之间,而最寒冷的极区的温度变化于-70度到-140度。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尤其在它冲日时,(780天冲一次)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是两者轨道半长径之差,大冲时,更可缩小到5500万千米左右,在空间探测以前,人类关于火星的认识,其资料大多数是在它大冲期间取得的。

对于火星的空间探测始于六十年代,获得成功的有11次。苏、美的最初6艘飞船都未能抵达目标,直到1964年11月发射了“水手4号”飞船。1965年,它在离火星9850千米的地方飞过,发回了21张照片,从中首次发现火星上的环形山。

对火星最成功的探测是两艘“海盗号”飞船。他们在1976年7月降落到火星上,原来估计只能工作90天,结果却有一艘连续工作了6年多,因此,现在已经有了详尽的火星表面地形图和地貌图。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季帕雷利发现火星表面有些纵横交错的“线条”后称为“运河”,消息传开,一片哗然。加上火星表面的颜色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极冠在火星冬天可以扩大到纬度50的地区。因此在50年代,还有人以为这是“火星植物‟枯荣的证据。1971年11月,“水手9号”又看到火星表面的干涸的河床,这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现在知道,火星表面十分荒凉。望远镜中看来明亮呈橘黄色的区域是它的“大陆”,那里到处是黄、红色的沙丘和怪石。

火星的南、北半球有很明显的区别,北半球比较平坦,间或有些死火山,平均比南半球低4千米。而南半球则有比较多的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百多年前所谓“火星运河”其实就是这些环形山及其阴影造成的错觉。边缘的坡度也比较平缓,脊棱也受过某种“风化”作用。从大小比例来看,火星上的环形山除了起源于陨星外,还有不少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火星上确有奇特的“河床”,这些干涸的河床纵横交错,似乎主流支流相连,达几千条之多,可以形成一个分布广泛的“河网”,最长的主流长达1500千米,宽几十千米。比较多的人们认为是由于过去火星在演化早期的活动时代,火山喷出来的巨大熔岩造成的但也有人认为不能排斥这是真正河流的遗迹的可能。尽管火星上目前没有液态水,但在火星形成早期,可能有较高的温度,完全有可能形成大量的液态水,造成真正的大江巨川。

火星有两个很小的卫星,它们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很象两个被老鼠啃过的大土豆,其大小分别为27×21×19立方千米及15×12×11立方千米。但在那小小的天体上也有众多的陨石坑。火卫一上还有一个环形山,直径达8千米,上面还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沟纹,最宽的有500米。

火星的卫星是直到1877年大冲时才为美国天文学家霍尔所发现,由于火卫一的轨道周期仅7h39m21s,所以火星上看到的火卫一是西升东落的。许多天文学家认为这两颗卫星是被火星俘获的小行星。

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是否有类似人类的“火星文明”?撇开以往的科学幻想不论自1877年发现了火星表面上交错的直线条被认为是运河时起,这个问题已经激烈争论了百年之久,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专门为此建立了洛韦尔天文台。四十年代时,苏联一学者季霍夫还在大学中开出“火星植物学”的课程。甚至到了1958年,苏联还有位教授提出了惊人之语:两个火星卫星是中空的,因而必是史前时期“火星人”为保存他们的文明而发射的太空博物馆……

随着空间探测器的飞行,“火星人”、“火星生命”的争论自然结束了。在火星表面工作了6年之久的“海盗号”飞船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否定了火星生命的可能。然而对火星生命的研究与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们对火星的深入了解。洛韦尔天文台也在天文学的发展中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例如冥王星就是这个天文台发现的。

下载国情教育第一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情教育第一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课时教案(本站推荐)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

    第一课时教案

    剑桥预备级B册unit1第一课时教案 刘菲菲 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pencil,pencilcase,bag,ruler,eraser,pen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 2.能听懂所接触的指令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教育教案一 (一)教学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板书)提问:上述材料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 上述材料中反映......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人口国策知识教育班会教案 班级:二(1)班 教师:李芳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让学生养成正确......

    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我爱祖国专题队会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活动形式:朗......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

    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国情教育主题教案 1、不忘祖国的昨天 教学目的: 通过组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让学生知道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中,中国人民备受列强欺凌。这期间,许多......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

    XX中心小学106966206.doc 2011—2012学年XX中心小学 人 口 与 国 情 教 育 教 案 XX中心小学 二0一一年九月 1/12 XX中心小学106966206.doc 人口与国情教育教案一 一、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