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5 06:0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原》第一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篇:《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16草原

第一课时

庞小梅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9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一下。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通过关键词,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对草原的赞美之情。(重点)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一回忆关于草原的古诗文导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六课草原。(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关于草原的古诗文?

生:离离原上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作者老舍小时候也在课本上学过这些古诗。他在《草原》这篇散文的开头曾经写过: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诗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好的影响,使人怕到西北去。

但是,这次,作者看到了草原却又是另一番心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草原。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写字。

1师:读课文的时候,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些主要内容去写的呢?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课后注音或者查字典解决。

生:自由读课文。

师生交流。主要写了草原的美景和热情好客的草原人。师板书:美

景,人热情好客。

2课件出示生词。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师指导写字,重点范写:襟、涩。生描红。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自然段。作者老舍是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这段文字是需要我们去细细咀嚼品味的。

师:在第一自然段里,有一句话概括的写出了草原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

生默读课文。

师生交流。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质疑,发现小问题有小进步,发现大问题有大进步。面对这句话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生:“一碧千里”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草原“并不茫茫”?

师:谁来告诉大家“一碧千里”的意思?

师引导学生理解:“一碧千里”,“碧”是“绿”的意思,“千里”一词是虚数,形容草原很广阔。这就是说草原又绿又广阔,在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也说出了草原的特点——“并不茫茫”。为什么说草原“并不茫茫”?

生对并不茫茫回答不好。

师:要想回答他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读书。这次听老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哪些景物进行描写?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这些景物?

请你用横线标出景物的名字,用波浪线标出表示景物特点的关键词。师读课文。

提问交流:景物名称,写作顺序。

生:天空 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大牛,由远及近。

老师板书。

师:对于写景的文章,我们一定要找到适合景物的观察顺序去写,今后我们遇到写景作文时,别忘了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去写。

师:这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谁先来读读有关天空的语句,并说出表示它特点的关键词?

生读,生说出:空气清新,天空明朗。

师:请你找小丘的句子,直接读,直接说特点。

生:小丘是绿的,线条柔美。

师:在这句话里又出现了一个表示“绿”的词语,是哪个?

生:翠色欲流。

师:你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翠色”指的是什么颜色呢?“欲”字怎么理解?合起来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刚才咱们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分字

解词法”,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师:在前面我们还遇到过一个表示绿的词语,谁还记得?

生:一碧千里。

师:同是表示绿的词语,在这里能不能交换一下?(师出示:卡片一碧千里)为什么不能换?

谁来说说原因。

生:一碧千里表示绿的范围,翠色欲流表示绿的程度,所以不能换。师:你还能说出几个表示绿的四字词语吗?

生:(回答)。

师:你感觉作者用词怎样?

生:恰当,准确。

师:嗯,你的体会很深刻。我们在写作时,就要学习作者用词的精妙传神。

师:你知道“渲染”和“勾勒”的区别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帮你理解。

课件出示渲染的图画和勾勒的图画。

师:在作者眼里,小丘像什么?嗯,像中国画那样美,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去读出来小丘的美吧。

生读。

师:谁来读读关于羊群的句子?羊群像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能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平地什么特点?骏马和大牛什么特点?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生:平地绿,骏马大牛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课件出示: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乐趣。

在这句话里,哪个词写出了骏马和大牛对草原的喜爱?

生:回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里面也有回味,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师:这两个回味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相同吗?

生回答。

师:作者能想到骏马和大牛被美景所陶醉,他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作者一会儿久立四望,一会儿又想坐下吟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草原景色太美了。作者被美景陶醉了。

师板书:美。

师:咱们再回到那个很有价值的质疑,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谁来回答?

(师提示板书)

生: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有柔美的小丘、平地,有可爱的马牛羊,所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是啊,草原确实太美了!让我们随着悠扬的马头琴细细品味一下草原的美丽吧!(课件出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伴奏,学生配乐填空背诵,内容为: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而()。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的,小丘也是()的。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四 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美丽的地方,又孕育着怎样的民族呢?老舍先生又是如何表现草原的人情美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会会草原上的鄂温克族人民。

第二篇: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16、草 原(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四、感悟草原的景色秀丽,朗读背诵第1段。

教学重点:

感悟草原的景色秀丽。

教学难点:

感悟草原的景色秀丽。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朗读想象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配乐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介作者

打出ppt,让个别学生朗读介绍。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词。打出ppt2、逐节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1、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

五、精读第1自然段。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饱览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

段。

1、师范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2、思考:打出ppt

(1)这些文字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个别生回答)

(2)是哪些语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呢?用笔在书上标一标,小组之间相

互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3)这样美的风光让作者有怎样的感受?体味“惊叹”“低吟”“回味”等词

语。

3、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把它永远记在脑海中吧。齐声朗读,练习背诵。

六、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展示、评议。

七、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写景的文章读一读,捡优美的语句背一背。

第三篇:《草原的早晨》第一课时教案

《草原的早晨》第一课时教案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5.草原的早晨-共几课时-3课时 第几课时--第1课时-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练习读好长句子。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厂”(偏厂旁)

2.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资源课文插图、与课文相关的诗歌、文章等。预习设计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2.搜集与草原有关的诗歌、文章。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导入

1.学生读准“草原”,识记“原”,认识“厂”(偏厂旁)学生说说自己对“草原”的认识

2、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学生认读生字词,哪个不易读正确的多读几遍。(1)自己读读词语,哪些生字的字音值得注意?(2)正音:民、新、处。(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5)读长句子。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议。试着读文中的长句。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内自学生字,说说你认识哪几个生字,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认识“偏厂旁” 3.分别给这几个字组词。4.学生描红、临写。板块一

1、小朋友,这几天我们跟着春姑娘欣赏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认识了顽强生长的春笋,了解了不同状态的雨点,还看了美丽的小池塘。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新的地方。板书:草原

引导学生说说对草原的认识。

2、出示挂图

教师补充介绍草原:大草原在我国的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风光非常优美,特别是在春天的早晨。

板书完整:草原的早晨 板块二

1、教师范读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鞭声 打破 黎明 宁静 铺满 新绿 无边 牧民 跨上 骏马 远处 飘动 回荡 圈门

4.再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5.检查自学效果

6.出示:“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1)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你是怎样停顿的?(2)指导读句子 7.文中还有长句,用老师的方法来读读。8.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议。板块三

1.出示生字:原、打、宁、羊。2.交流讨论。

原:“厂”偏厂旁 半包围结构 里边不是“泉”。打:左窄右宽。宁:上下结构。3.教师范写 作业 设计

★读熟课文。完成《习字册》上的生字。★★搜集一些关于草原的诗歌。

第四篇:1、草原第一课时

1、草原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认识课后16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品味优美语言,感受祖国西部的优美景色。

3、学习第一自然段老舍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品味有没语言,感受祖国西部的优美景色。

三、教学难点

学习老舍表达感情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五、教学过程

板块

一、激发兴趣、质疑问难

1、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你想唱就跟着一起唱,想欣赏就静静的欣赏。欣赏歌曲齐读课题。

2、孩子们,学贵质疑,你们猜猜,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谁、哪、景物、情感)

3、介绍作者和参观内蒙(注意多音字)古草原的大致位置,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北部。辽阔的草原景色如此迷人,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踏着伟大的人民艺术的老舍的足迹,一同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

4、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孩子们我们一般出去旅行,旅行团要什么?今天这个旅行团不要钱。这个旅行团的通行证是——生字。请大家一起交流自己学习生字的办法,选两个生字说记住生字的方法,并听写。板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舍先生和别的导游不一样,一般的导游都是拿着话筒,给我们介绍要去参观、访问的地方,告诉我们这个地方风景和民风民俗,可是老舍先生却是给每位游客一本书说: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第一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访问地的景物和民风名俗。孩子们,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老舍先生按照什么顺序带我们参观访问的地方风景有什么特点,这个地方的风俗人情是什么样的?(出示: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书风景美,人情美。板书美、风景、人情)板块

三、品味语言,汇报交流

1、孩子们,按照老舍先生的安排,我们要欣赏草原美丽的风光。请大家资第一自然段中,找出表达出草原美的关键句。(出示:勾画关键句)学生交流自己找出的关键句。(交流过程中让孩子们说说老舍都描写了草原的什么景物,想象草原上还有什么景物。)

2、出示老师找的关键句,请大家自由读读我找到的关键句。

3、这段话语言给你的感觉时什么?(美!)语言优美也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之一。因为这段语言太美了,我就选了几句做成了“美的语言卡”。孩子们要是让你从第一自然段描写草原风光的语句中,选一句做成的“美的语言卡”你会选那一句,并想想为什么要选这一句?(出示:美的语言卡)(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勾勒,渲染、翠色欲流、一碧千里、流入云际等词语。让孩子们交流草原有哪些景物,体会感情,学习老舍是借景抒情和直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法。此时可以指导孩子们有感情的朗读,鼓励指导语言,朗读要口中读出感觉,眼中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感情)

板块

四、课堂小练笔

1、老舍先生用美的语言描写了如诗如画的美景,抒发了自己惊叹、兴奋、陶醉、热爱大草原的感情。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还能坐在车里吗?我们现在就从这里下来了,呼吸草原上新鲜的空气,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我们拿起笔来,像老舍先生那样,写写自己看到的草原风景,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我们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来表自己表达此刻自己美好的心情和感受。(课件出示:我来表达美)

2、数分钟之后,大家分享、欣赏、交流表达美的语言,学习他人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他人抒发的感情。板块

五、小节拓展、激发兴趣

1、草原在你们的笔下比老舍先生笔下更美,更吸引人。能体会到草原如此迷人的景色,深深的吸引我们,我们都不想走了。可是老舍先生不仅看到了草原的美景,被美景吸引,还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善良友好。如果说,草原的风景是草原的外在美,那么草原上蒙古族人民的善良、质朴,热情好客就是草原内在美。内外兼美乃是美的极致,正是这种景美、情更美极致之美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老舍先生在文末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课件出示这一诗句)

2、孩子们,看看咱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孩子们祖国西部有许多景色,远比我们今天欣赏的草原更美!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西部都包括哪些省市吗?祖国的西部都有那些民族?这些民族都有着什么样的民族服装和风俗?这些民族有哪些有特色的美食?那我们该怎么知道这些资料呢?我们放学回到家里,请你打开电脑,百度搜索——祖国的西部,你就能欣赏到祖国西部更多的迷人风光,了解更多的民族、民俗、民风。孩子们,我们下节课了再一起交流西部的民族民风,要是你等不到下一节,欢迎你加入班级群和同龄朋友一起随时交流!

第五篇:《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 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商州区第二小学 吕 丹

【教材依据】

《草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是第五单元(景物聚焦)的第二篇课文。

【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节教学中,遵循 “以读为主、以悟为本”的阅读教学原则,从设境激趣中触发语感;在理解词意中激活语感。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

(二)教材内容简析

《草原》一课是一篇叙事散文。课文着重记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本文语文优美、行文流畅,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文章脉络清晰、层次井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首先描绘了初见草原的美景,接着通过热情迎客、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来体现蒙古话同胞的热情及蒙汉人民的深情。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三)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身处山区,条件所限,对于外界环境感知较差,对于草原仅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语感不够好,理解能力一般,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将学生带入草原那样一种氛围,身临其境地体会草原之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进一步为下节课的人美、情美感知理解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骏马、礼貌、拘束、低吟 摔跤、马蹄、渲染、迂回、羞涩、彩虹、玻璃、天涯、襟飘带舞、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品读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教法选择】情景教学法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质疑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查阅资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草原风光片、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导入课题: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听着优美的歌曲,看着美丽的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草原可真美啊/我真想去草原看看啊„„)2.是啊,如此美丽的草原,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今天,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同走进草原,领略它如画的美景和独特的风情。

【板书: 草原】 齐读课题(可以读得轻一点、柔一点,更具美感吗?生读,评价:不错)

二、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1.通过昨天的预习,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如有关作者的资料„„ 【出示词语】 骏马 礼貌 拘束 低吟

摔跤 马蹄 渲染 迂回 羞涩 彩虹 玻璃 天涯 襟飘带舞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2.自己先读一读,指名读。

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迂”是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二声。9个生字除“迂”外,全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特别注意“襟”,衣字旁是两点,“涩”不要少一点,右边上下部分要等宽。

指导书写“襟”“涩”

4.【出示词语】 内蒙古 勾勒 同行

①读了这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词语中,都含有多音字。)【出示“蒙”的三种读音与“勒”的两种读音】

蒙mēng:蒙人 蒙骗 瞎蒙(胡乱猜测)勒le: 勾勒 勒令 蒙méng:蒙受 蒙蒙细雨 勒 lei: 勒紧 蒙měng:内蒙古

指读,强调在本课中,读měng

②还有一个词也比较特殊(指“同行”一词),这个词既可以读“同行xíng”也可以读“同行háng”,文中这句话该怎么读?

【出示句子】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歌来。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词语掌握得还不错,课文读了几遍(3-5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真的有好处。现在请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汇报交流,写了两方面内容

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美丽的风光 好客的民族)(景色 人情)3.分别体现在哪个自然段?景色(第1自然段),人情(2-5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个部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时间关系,我建议咱们先来看第1自然段景色,如何?

四、精读品析,感受草原之美

1.过渡:草原的景色究竟有多美,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现在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第一自然(出示自学提示)。

(1)读一读,画一画:反复读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2)说一说,读一读:说说自己喜欢那个句子的原因,说不出原因的就反复读,读出你的喜欢。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4.反复默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

如:(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说一说为什么作者想高歌一曲?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类似的感受——草原上空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格外开阔,空气清鲜,使人感到特别愉快,所以想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可能唱什么歌?)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草原绿得无边无际,由于天气晴朗,远处也是那么一派清清楚楚的青绿色。(为什么说“并不茫茫”?——在作者心中一直以为是“天苍苍,野茫茫„„”)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是因为视野开阔而空气明净,所以再远的地方也看得很清楚,不会模糊一片.(3)“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大花,指的是白色的羊群。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观看一幅中国画,明白“渲染”就是用颜色涂抹,“勾勒”是用线条勾边儿。“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缓得没有明显的界限。“翠色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欲”,是“将要”的意思。流到哪里去呢?“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与“万古长青”、“一碧千里”区别。)

寥寥几句,作者就从颜色上写出了草原的——绿,从地域上写出了草原的——大,总之一个字:美。(板书:大 绿 美)让我们伴着美乐,赏着美图,再来品读美文。(配乐朗读)

风景如此优美,你们的诵读如此醉人!我忍不住想赋诗一首:空气清新天明朗,一碧千里不茫茫。平地绿毯羊绣花,小丘柔美像活画。这种境界—— 生读: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种境界„„”这一句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心境。“惊叹”,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的翠绿,感到惊讶。“久立四望”,是留恋草原景色,总是看不够;“低吟小诗”,是想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师:使人感到惊叹,惊叹什么?(草原的碧绿、广袤等)心理学上认为:绿色能够让人安定、舒服,身处如此广袤碧绿的大草原中,我真想久立四望,也想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我一定既想在草原上尽情的奔跑,又想躺在柔软的草地上闭上眼睛,享受这份静谧与安逸。)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你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最想做什么呢?

在这里你想怎样就怎样,可以大放海豚音,可以奔腾跳跃,无拘无束,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吧!可以用上“既„„又„„”

口头练笔

这种境界,既

。这种境界,既

。这种境界,既

又。

(6)在这种境界中,连——

生读: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回味”是什么意思?(细细地回忆、品味)骏马和大牛都在还会回味?这是什么写法?(拟人)对了,作者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在写自己的感受,表达出自己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再一次突出了草原的美丽连牛马都被吸引住了)(因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类似的感受。比如人心情好时,会觉得小鸟在向人歌唱,树枝摆动是为人鼓掌。)

指导朗读,读出陶醉之情。

五、总结写法,积累背诵

过渡:

草原的景色如诗如画,使人如痴如醉,作者是运用他的生花妙笔时有什么诀窍呢?我们来回顾一下:

1.作者初到草原,先写了明朗的天空,再写了天底下,这是什么顺序观察的?(从上到下)接着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羊群的动态美与小丘的静态美,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接着写了自己的感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真不愧是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啊!我们在课后要仿照这种写法写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景物。2.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时积累好词好句也是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本节课,你积累了几个好句子,试背诵。

指导背诵:学生开始自由背诵。

3.结束语:草原的景色无比优美,而草原的人民更是热情好客,下一节课我们去集体感受草原人的热情,感受蒙汉人民的深情!(配背景音乐)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

3.搜集一些描写草原美景风情的诗词文章读一读。如《敕勒川》 板书设计

草 原

上→下

景 绿

比喻 拟人

(1)美

动态 静态

借景抒情

(2-5)

下载《草原》第一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大意,能理清文章脉络。 4、学习第一......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说教材 《草原》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景物聚焦”......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全文,知道文写的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草原美景,另一部分是蒙汉情深。 2、读懂文,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晋中市左权县南街小学 韩振华 《草原》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着重描绘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第一时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文一、二......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用

    《草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 2. 通过具体的语言,感受草原的景色之美。 3. 知道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

    解决问题方案,学员在经过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后,把对拟解决问题的新认识具体化为教学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拟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小学字词教学效果 针对本人在第一次作业里提出拟解......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推荐五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草原》是一篇即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的亲身经历。《草原》这篇课文语言简洁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