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草原 第一课时的手用版

时间:2019-05-13 08:0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6 草原 第一课时的手用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6 草原 第一课时的手用版》。

第一篇:16 草原 第一课时的手用版

16、草原(第一课时)20161018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草原》。谁能讲一讲,你见过的或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生:„„师:谁还有补充?

2.大家描述的很符合草原的实际情况。那么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指名读课题。

3.课文预习过了,词语能读准吗?指名读,强调一个多音字。下面请同学来读课文,边听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尝试用一个简短的词语概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本。1.指名读文,边读边指导。(理解关键词语)

第一节:渲染、勾勒(图片理解)课文写草原美丽景色,用一个词概括。板:风光(声音响亮)

第二节:洒脱、迂回(解释)。热情远迎(段落比较长,学会停顿)第三节:激情相见(读得很投入)

第四节:正常陌生朋友初次见面会比较:拘束;羞涩(事实上大家自由、大方)。盛情款待 第五节:蒙汉„„话斜阳。(指导读顺)尽情联欢。(读得耐人寻味)2.浏览课文,作者主要从哪两方面描绘草原的美?(板:人情)一般文章结尾都是点睛之笔,意味深长。老舍以诗句作结,读读这句“蒙汉„„话斜阳”,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疑惑?蒙汉情我们后面学习时再探讨,话别时老舍始终对大草原的天涯碧草念念不忘,为什么?

三、细读评析,感悟积累。

(一)读中感悟草原美

1.草原风光到底美在哪里呢?请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他很会学习,不仅勾画句子,圈出关键词语,还作了适当的批注。2.学生自主读书,勾画,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请你来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1)天空可爱

A.在作者的心中草原的天空是怎样的?(明朗)老舍心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B.情与景的完美结合,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谁来读?(评价: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初入草原就爱上了草原)C、老师却关注到了第一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听出了什么?谁把这两句连起来来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再指名读。(谁开了个好头,我们继续这样的读说式)(2)一碧千里

A.能不能说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读)(评价:咱们读书也要像他一样,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把文字读活了。)想象一下:在你眼前是绿色,往远点看还是_____,再远一点依然是_____,无边无际的绿色,你再来试试。

师:真是草原无限广,绿色染天际啊!这句话你会想起哪句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茫茫”是什么意思?(模糊、不清楚)同是写草原,为什么老舍却说“而并不茫茫”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C、你能用朗读让我们看到这美景吗?指名读,齐读。(评价:读的声情并茂)(3)小丘柔美 羊群似花

A.细细品味,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美在哪里?颜色?(板:小丘、羊群)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动静结合”板书)“上”“下”“走”三个平实的字眼,富有生机的画面——羊群如此悠然、闲适,缓缓移动于小丘和平地之间。而“绣”字则将动态的画面“定格”于碧绿的草原之上,将动景瞬间化为了静景,衬出一片广袤、静谧的背景。(指名读)B.好一个翠色欲流,(点击:翠色欲流)说说你的想法?那些小丘的绿色慢慢地向周围扩散,渗透,绿的那样醉人。再读一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的脑海中是怎样一幅画面。(注意语气语调,停顿长短,指名两生)

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老师想起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里是水天一色,这里是草天一色。老师也想颂一颂这草原的绿,师朗读。请把你的体会带进去读一读,把情感读到脸上,把画面读到心中。(女生)难怪老舍说“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PPT)

(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久立四望什么? B、如果是你,你会吟诵什么奇丽的小诗呢?(草、敕勒川)

C、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指名读)如果是你,此刻想做什么?(PPT)(5)“在这种境界里,„„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这是骏马和大牛的感受吗?为什么这样写?领会拟人的写法。

B、比较课后两个句子,体会“回味”的不同意思。(出示大牛图)

C、指导朗读,读出陶醉之情。难怪老舍说“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PPT)

(二)品中感悟作者的写法

1.同学们,咱们读书,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1)师:再次浏览第一节,把你认为老舍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出来,看谁勾得准?(指板书“高歌”与“低吟”)这是两个什么句子?

(2)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作者先是想高歌一曲,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如果把这两个抒情句子,调换一下位置,我们先让他“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不要急着举手,这个问题不好回答。(3)师:现在咱们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互相辩论驳斥。大家看看课文的一开始(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天空是那么明朗。”你们说他现在看到的是草原的什么?(是草原总的景象。)初次见到向往已久的草原,作者感到非常兴奋与激动,所以他要高歌。谁再把低吟的句子好好读一次,读到什么情感呢?依然豪放吗?有同学说作者陶醉了,才要低吟,非常正确。已经沉醉了,你能不能把草原的柔美,把作者沉醉的情感读出来?

象老舍先生这样把内心的情与看到的景融合在一起,我们叫“情景交融”板书。

(三)引读中升华情感

1.蒙古草原上一景一物都让作者深深地向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不由自主地仰望天空——一男生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师:再放眼原野——一女生接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我再定睛一瞧——一女生学生接读:那些小丘的线条„„轻轻流入云际。

2.回味老师刚才引读的几个词:仰望天空、放眼原野、定睛一瞧。你发现了什么?这就是作者的观察顺序,也就是写作顺序。每一次视角的改变,都会呈现不同的风景,作者言之有序,运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和修辞,向我们展示一幅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图!3.好的语言要学会积累:按顺序去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把这诗情画意的草原留在心中。4.配乐朗诵(指名、齐诵)

四、课堂小结,延伸学习。同学们,草原上的天涯碧草让人陶醉,草原淳朴的人情更令人向往。下节课我们继续草原之旅,感受蒙汉情深。

第二篇:《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16草原

第一课时

庞小梅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9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一下。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通过关键词,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对草原的赞美之情。(重点)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一回忆关于草原的古诗文导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六课草原。(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关于草原的古诗文?

生:离离原上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作者老舍小时候也在课本上学过这些古诗。他在《草原》这篇散文的开头曾经写过: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诗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好的影响,使人怕到西北去。

但是,这次,作者看到了草原却又是另一番心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草原。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写字。

1师:读课文的时候,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些主要内容去写的呢?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课后注音或者查字典解决。

生:自由读课文。

师生交流。主要写了草原的美景和热情好客的草原人。师板书:美

景,人热情好客。

2课件出示生词。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师指导写字,重点范写:襟、涩。生描红。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自然段。作者老舍是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这段文字是需要我们去细细咀嚼品味的。

师:在第一自然段里,有一句话概括的写出了草原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

生默读课文。

师生交流。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质疑,发现小问题有小进步,发现大问题有大进步。面对这句话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生:“一碧千里”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草原“并不茫茫”?

师:谁来告诉大家“一碧千里”的意思?

师引导学生理解:“一碧千里”,“碧”是“绿”的意思,“千里”一词是虚数,形容草原很广阔。这就是说草原又绿又广阔,在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也说出了草原的特点——“并不茫茫”。为什么说草原“并不茫茫”?

生对并不茫茫回答不好。

师:要想回答他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读书。这次听老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哪些景物进行描写?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这些景物?

请你用横线标出景物的名字,用波浪线标出表示景物特点的关键词。师读课文。

提问交流:景物名称,写作顺序。

生:天空 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大牛,由远及近。

老师板书。

师:对于写景的文章,我们一定要找到适合景物的观察顺序去写,今后我们遇到写景作文时,别忘了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去写。

师:这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谁先来读读有关天空的语句,并说出表示它特点的关键词?

生读,生说出:空气清新,天空明朗。

师:请你找小丘的句子,直接读,直接说特点。

生:小丘是绿的,线条柔美。

师:在这句话里又出现了一个表示“绿”的词语,是哪个?

生:翠色欲流。

师:你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翠色”指的是什么颜色呢?“欲”字怎么理解?合起来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刚才咱们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分字

解词法”,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师:在前面我们还遇到过一个表示绿的词语,谁还记得?

生:一碧千里。

师:同是表示绿的词语,在这里能不能交换一下?(师出示:卡片一碧千里)为什么不能换?

谁来说说原因。

生:一碧千里表示绿的范围,翠色欲流表示绿的程度,所以不能换。师:你还能说出几个表示绿的四字词语吗?

生:(回答)。

师:你感觉作者用词怎样?

生:恰当,准确。

师:嗯,你的体会很深刻。我们在写作时,就要学习作者用词的精妙传神。

师:你知道“渲染”和“勾勒”的区别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帮你理解。

课件出示渲染的图画和勾勒的图画。

师:在作者眼里,小丘像什么?嗯,像中国画那样美,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去读出来小丘的美吧。

生读。

师:谁来读读关于羊群的句子?羊群像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能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平地什么特点?骏马和大牛什么特点?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生:平地绿,骏马大牛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课件出示: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乐趣。

在这句话里,哪个词写出了骏马和大牛对草原的喜爱?

生:回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里面也有回味,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师:这两个回味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相同吗?

生回答。

师:作者能想到骏马和大牛被美景所陶醉,他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作者一会儿久立四望,一会儿又想坐下吟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草原景色太美了。作者被美景陶醉了。

师板书:美。

师:咱们再回到那个很有价值的质疑,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谁来回答?

(师提示板书)

生: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有柔美的小丘、平地,有可爱的马牛羊,所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是啊,草原确实太美了!让我们随着悠扬的马头琴细细品味一下草原的美丽吧!(课件出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伴奏,学生配乐填空背诵,内容为: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而()。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的,小丘也是()的。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四 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美丽的地方,又孕育着怎样的民族呢?老舍先生又是如何表现草原的人情美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会会草原上的鄂温克族人民。

第三篇: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16、草 原(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四、感悟草原的景色秀丽,朗读背诵第1段。

教学重点:

感悟草原的景色秀丽。

教学难点:

感悟草原的景色秀丽。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朗读想象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配乐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介作者

打出ppt,让个别学生朗读介绍。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词。打出ppt2、逐节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1、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

五、精读第1自然段。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饱览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

段。

1、师范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2、思考:打出ppt

(1)这些文字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个别生回答)

(2)是哪些语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呢?用笔在书上标一标,小组之间相

互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3)这样美的风光让作者有怎样的感受?体味“惊叹”“低吟”“回味”等词

语。

3、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把它永远记在脑海中吧。齐声朗读,练习背诵。

六、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展示、评议。

七、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写景的文章读一读,捡优美的语句背一背。

第四篇:1、草原第一课时

1、草原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认识课后16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品味优美语言,感受祖国西部的优美景色。

3、学习第一自然段老舍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品味有没语言,感受祖国西部的优美景色。

三、教学难点

学习老舍表达感情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五、教学过程

板块

一、激发兴趣、质疑问难

1、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你想唱就跟着一起唱,想欣赏就静静的欣赏。欣赏歌曲齐读课题。

2、孩子们,学贵质疑,你们猜猜,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谁、哪、景物、情感)

3、介绍作者和参观内蒙(注意多音字)古草原的大致位置,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北部。辽阔的草原景色如此迷人,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踏着伟大的人民艺术的老舍的足迹,一同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

4、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孩子们我们一般出去旅行,旅行团要什么?今天这个旅行团不要钱。这个旅行团的通行证是——生字。请大家一起交流自己学习生字的办法,选两个生字说记住生字的方法,并听写。板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舍先生和别的导游不一样,一般的导游都是拿着话筒,给我们介绍要去参观、访问的地方,告诉我们这个地方风景和民风民俗,可是老舍先生却是给每位游客一本书说: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第一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访问地的景物和民风名俗。孩子们,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老舍先生按照什么顺序带我们参观访问的地方风景有什么特点,这个地方的风俗人情是什么样的?(出示: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书风景美,人情美。板书美、风景、人情)板块

三、品味语言,汇报交流

1、孩子们,按照老舍先生的安排,我们要欣赏草原美丽的风光。请大家资第一自然段中,找出表达出草原美的关键句。(出示:勾画关键句)学生交流自己找出的关键句。(交流过程中让孩子们说说老舍都描写了草原的什么景物,想象草原上还有什么景物。)

2、出示老师找的关键句,请大家自由读读我找到的关键句。

3、这段话语言给你的感觉时什么?(美!)语言优美也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之一。因为这段语言太美了,我就选了几句做成了“美的语言卡”。孩子们要是让你从第一自然段描写草原风光的语句中,选一句做成的“美的语言卡”你会选那一句,并想想为什么要选这一句?(出示:美的语言卡)(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勾勒,渲染、翠色欲流、一碧千里、流入云际等词语。让孩子们交流草原有哪些景物,体会感情,学习老舍是借景抒情和直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法。此时可以指导孩子们有感情的朗读,鼓励指导语言,朗读要口中读出感觉,眼中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感情)

板块

四、课堂小练笔

1、老舍先生用美的语言描写了如诗如画的美景,抒发了自己惊叹、兴奋、陶醉、热爱大草原的感情。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还能坐在车里吗?我们现在就从这里下来了,呼吸草原上新鲜的空气,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我们拿起笔来,像老舍先生那样,写写自己看到的草原风景,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我们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来表自己表达此刻自己美好的心情和感受。(课件出示:我来表达美)

2、数分钟之后,大家分享、欣赏、交流表达美的语言,学习他人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他人抒发的感情。板块

五、小节拓展、激发兴趣

1、草原在你们的笔下比老舍先生笔下更美,更吸引人。能体会到草原如此迷人的景色,深深的吸引我们,我们都不想走了。可是老舍先生不仅看到了草原的美景,被美景吸引,还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善良友好。如果说,草原的风景是草原的外在美,那么草原上蒙古族人民的善良、质朴,热情好客就是草原内在美。内外兼美乃是美的极致,正是这种景美、情更美极致之美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老舍先生在文末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课件出示这一诗句)

2、孩子们,看看咱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孩子们祖国西部有许多景色,远比我们今天欣赏的草原更美!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西部都包括哪些省市吗?祖国的西部都有那些民族?这些民族都有着什么样的民族服装和风俗?这些民族有哪些有特色的美食?那我们该怎么知道这些资料呢?我们放学回到家里,请你打开电脑,百度搜索——祖国的西部,你就能欣赏到祖国西部更多的迷人风光,了解更多的民族、民俗、民风。孩子们,我们下节课了再一起交流西部的民族民风,要是你等不到下一节,欢迎你加入班级群和同龄朋友一起随时交流!

第五篇:《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全文,知道文写的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草原美景,另一部分是蒙汉情深。

2、读懂文,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文描写的生动画面。

【教具】录音磁带、投影片、录象。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题

1、放音乐《赛马》。

2、提问:

你听懂了什么?

3、揭题:

1、草原。

二、初读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把文分为两部分。

4、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草原美景蒙汉情深

三、指导学生自读第一段

1、提出要求,板书: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2、指导学生如何理解这句话,即如何才能有自己的见解。

四、读后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习

1、“这次,我见到了草原”。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3、导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

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5、“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6、“这种境界……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⑴这句诗是讲人在怎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心情。

⑵练习用“既……又……”说话。

7、“在这种境界里……无限乐趣”。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9、练习背诵。

五、当小导游

1、让学生看一段草原的录象。

2、根据录象试着当小导游。

六、总结

下载16 草原 第一课时的手用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6 草原 第一课时的手用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大意,能理清文章脉络。 4、学习第一......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 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商州区第二小学 吕 丹 【教材依据】 《草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是第五单元(景物聚焦)的第二篇课文。 【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说教材 《草原》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景物聚焦”......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晋中市左权县南街小学 韩振华 《草原》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着重描绘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

    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三稿)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等词语,理解“翠色欲流、渲染、勾勒”等词语。 2、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整体把......

    《草原的早晨》第一课时教案

    《草原的早晨》第一课时教案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5.草原的早晨- 共几课时-3课时 第几课时--第1课时- 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

    解决问题方案,学员在经过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后,把对拟解决问题的新认识具体化为教学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拟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小学字词教学效果 针对本人在第一次作业里提出拟解......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草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是第五单元(景物聚焦)的第二篇课文。 【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