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19-05-13 22:2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语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篇: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爱国)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感受钱学森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83页,快速默读课文,画出钱学森说的话。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说?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发言权应该先给你!(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

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们要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

同意的 请举手。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句话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自由读一读这一小节,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身在异国他乡,心系祖国人民。时刻魂牵梦萦着自己的祖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最初是由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80年代的时候演唱的。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全世界爱国华人的共同心声。来!一起唱!

唱着这首《我的中国心》,你感觉怎样?(激动!自豪!兴奋!)是的,无数游子哼唱着这首歌,一遍遍深情地呼唤着-----------(中国,我 爱 你。)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富有激情的呼唤!同样喊出了身在美国心系中国的钱学森的心声!有把握把钱学森的心声读出来吗?

(齐读)下面,我们来学习钱学森说的另一段话。请同学读一读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

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们要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当时祖国还很穷,回去搞科研还有困难,可他一定要回去。)是啊!中国有句俗话,“儿不嫌母丑”。祖国就是自己的母亲!您还有什么想法。

(钱学森明明知道当时我们国家很穷,就是搞起科学研究来也不方便,但他却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他要把汗水和智慧洒在中国的土地上,让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钱学森的话让我感动万分,因为他在美国帮助美国人做事情,美国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将来可能会更有前途,而他回国,各方面条件都赶不上美国,他很爱国。)说得多好啊!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祖国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令他难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他心中重千斤。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生齐读钱学森的第二段话。)同学们,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 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留学生说的呢?

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在答复留学生的这番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说?(激动!诚恳!坚决!坚定!果断!)体会得很好。请你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钱学森总是和留学生们相聚在一起互述思家之情,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比其他留学生更为坚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4节。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请你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说明他是个威力无比的人才。)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神奇的人!)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

读了着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绝”字什么意思?(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此处学生理解不出,教师范读引导。(是不允许他离开美国,到中国不行!到其他国家也不允许!就是他们美国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他留下来,帮助美国做事情。)他们会怎么留?请你想象一下。

(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还会给他升官。

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抓起来,拷打他。

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实在不听话,不为美国做事,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然而,钱学森―――――

虽然留在美国,钱学森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然而,钱学森―――

尽管,其他的留学生再三劝阻钱学森,叫他不要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然而,钱学森―― 尽管,美国政府千方百计阻扰钱学森回国,钱学森在美国受尽折磨,度日如年,然而,钱学森――

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当他接到可以离开美国的通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并且高兴地像个孩子似的跳了起来。

终于可以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了,钱学森激动万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迎接他吧。

读一读第一节,仔细观察,你看到的钱学森怎样?

交流!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他希望自己坐的是火箭,火箭的速度比轮船快,说明他盼望早一点回来。有一个成语正好能概括它的意思,又能表达钱学森此时的心情,谁知道?

归心似箭!对!但作者为什么要用火箭作比,而不是飞机或者快艇呢?

也就说明钱学森盼得不能再盼了,急得不能再急了。谁能把这归心似箭的心情读得让大家都能感受到?

哪个词语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好!一起读!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祖国的人民,时刻想着能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学完课文,让我们走出文本,说说你的收获。

如今,钱学森老爷爷己

高龄,而他仍在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看!这是钱学森在询问神六的准备情况。让我们一起忠心的祝愿这位杰出的爱国老人健康长寿!希望同学们也时刻记住――――(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同学们像钱学森一样,爱国的中国人还有很多,很多,课外可以去读读<中华名人传记>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教案

练习七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2、诵读与积累,提高阅读量,激发学生多渠道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阅读经验,陶冶学生的情操。

3、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

1、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阅读经验,陶冶学生的情操。

2、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3、齐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呢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一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得到的收获。

3、齐读四由名言。

4、抄写四则名言。

四、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自读《今古贤文》,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交流对《今古贤文》的理解。

4、练习诵读,准备表演。

5、配乐表演。

五、作业

课外记熟这四则名言,找来鲁迅的名著读读。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教案

19钱学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用具: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教案

12、姥姥的剪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以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的含义;

2、能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验“熟能生巧”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

1、同学们,你见过剪纸吗?你会剪纸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2课

板书:

12、姥姥的剪纸

齐读课题:大家看了课题有什么想法?请说一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化出文中生字词语,在不懂的地方作记号;

2、小组交流学习;

3、课文哪几节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呢?

4、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教师进行适当的板书:

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我“故意刁难尽展技艺

剪纸——表达了“我”的浓浓深情

剪纸——牵挂——回忆

6、根据板书,轻声读读课文,看看各是课文的哪几节;

三、指导写字

1、教师重点指导:

屯刁爽

2、学生描红,临写;

3、评议,表扬,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画出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句子;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有哪一位同学能为大家讲讲牛郎和织女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牛郎和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

3、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4、学生质疑。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提问:文中的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大家自由读课文后半部分,感受人物性格。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汇报。

说一说,哪些词句让你体会到人物的性格,找出来读一读。

2、总结:

牛郎:勤劳、勇敢、善良

织女:美丽、贤惠、敢于追求幸福

王母娘娘:专横、跋扈、不讲亲情

3、师小结: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业:

搜集你所知道的其他神话故事,和你的同学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男耕女织

痛失老牛

13.牛郎织女

夫妻离散

鹊桥相会

下载六年级语文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 指导。 (1)、指名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 (4)、让学生......

    六年级语文教案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六年级语文教案

    20、詹天佑 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和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 2、理清课文的层次,了解詹天佑遇到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詹天佑修......

    六年级语文教案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汇;继续训练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能用“阻挠”、“主持”造句;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注意当时当地......

    六年级语文教案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

    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读文感悟,领会姥姥技艺高超 1、人们对姥姥的剪纸手艺有何评价?她又是怎么样做的呢? 2、指名读2、3节 板书:心灵......

    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A、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 B、为什么喜欢? C、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