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案1

时间:2019-05-13 22:4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教案1》。

第一篇:实验教案1

实验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兽医学实验

课程类型:必修

第2次课

学时:4

上课日期:第5周

1、实验内容:血液常规检验

2、实验目的:掌握血液常规的检查技术,掌握动物血液化验的正常值以及病理变化的意义。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

3、实验重点和难点:白细胞分类中各种白细胞的区分

4、主要参考资料:《兽医临床实验指导》,东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实验内容:

(1)血液沉降速度测定,利用血沉管测量牛血的沉降速度

1.原理

红细胞沉降速度(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与红细胞串钱状的形成、红细胞数目的多少、血浆蛋白的组成以及测定时室温的变化、血沉管倾斜的程度等因素有关。

2.操作方法

魏(Westergren)氏法:魏氏血沉管长30cm,内径为2.5mm,管壁有200个刻度,每个刻度之间距离为1.0mm,附有特制的血沉架。测定方法如下:(1)取3.8%枸橼酸钠液0.4ml置于小试管中。

(2)自颈静脉采血,沿管壁加入上述试管,轻轻混合。

(3)用血沉管吸取抗凝血至刻度0外,用棉花擦去管外血液,直立于血沉架上。(4)经15、30、45、60 min,分别记录红细胞沉降的刻度数,用分数形式表示(分母代表时间,分子代表沉降mm数)。

(2)红细胞计数,用计数板计算牛血的红细胞数

1.原理

血液经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板,用显微镜观察,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并换算成每μl内的数目。 2.方法

试管稀释法:用5ml吸管吸取红细胞稀释液3.98ml(或4ml亦可)置于试管中。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全血样品至20μl刻度处(或吸血至刻度10处,红细胞稀释液用2ml)。擦

去吸管外壁多余的血液,将此血液吹入试管底部,再吸、吹数次,以洗出沙利氏管内粘附的血细胞,然后试管口加塞,颠倒混合数次,再用毛细吸管(或玻棒)吸取已稀释好的血液,放于计数室与盖玻片接触处,即可自然流入计数室中。注意充液不可过多或过少,过多则溢出而流入两侧槽内,过少则计数池中形成气泡,致使无法计数。计数时,先用低倍镜,光线要稍暗些,找到计数室的格后,把中央的大方格置于视野之中,然后转用高倍镜。在此中央大方格内选择四角与最中的五个中方格(或用对角线的方法数五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有16个小方格,所以共计数80个小方格。计数时注意压在左边双线上的红细胞计在内,压在右边双线上的红细胞则不计数在内;同样,压在上线的计入,压在下线的不计入,此所谓“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计数法则

(3)白细胞计数,用计数板对牛的白细胞进行计数

1.原理

用稀释液将红细胞破坏后,计算出每微升血中白细胞数。 2.方法

试管稀释法:用1ml吸管吸取白细胞稀释液0.38ml(也可吸0.4ml)置一小试管中。用沙利氏管吸取被检血至20μl处,擦去管外粘附的血液,吹入小试管中,反复吸吹数次,以洗净管内所粘附的白细胞,充分振荡混合,再用毛细吸管或沙管吸取被稀释的血液,充入已盖好盖玻片的计数室内,静置1~2min,低倍镜检查。

将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内的全部白细胞依次数完,注意压在左线和上线的计入,压在右线和下线的不计入。

(4)血红蛋白测定(盐酸比色法)

1.原理

血液与盐酸作用后,释放出血红蛋白,并被酸化后变为褐色的盐酸高铁血红蛋白,与标准柱相比,求出每百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克数或百分数。2.方法

(1)向沙利氏比色管内加入N/10盐酸5滴。

(2)用沙利氏吸血管吸血至20μl刻度处,擦去管外沾附的血液。

(3)徐徐吹入沙利氏比色管内,不要产生气泡,再反复吸、吹数次,以洗出沙利氏吸血管中的血液。轻轻振动比色管,使血液与盐酸充分混合。

(4)静置10min,待血液变成褐色后,缓缓滴加蒸馏水,每加1滴,用细玻璃棒搅动一次,直到颜色与标准色柱完全相同为止。液柱凹面所指的刻度数,即为每百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克数,用g%表示。

(5)白细胞分类计数,1.制作血涂片后:在载波片上滴一滴血液,之后用盖玻片以45度角匀速进行推片,血片要有头有尾,并且血膜要薄。2.姬姆萨液染色后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的解决:通过演示结合讲解予以解决

6、实验报告内容:

(1)写出每项测定的过程及结果(2)分析异常结果的原因(3)血液常规化验的临床意义

实验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兽医学实验

课程类型:必修

第3次课

学时:4 上课日期:第6周

1、实验内容:药物敏感性实验

2、实验目的:掌握抗菌素药物的敏感性测定方法,从而为临床选用敏感适当的抗菌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认识细菌的耐药性现象。

3、实验重点和难点:药物敏感实验前所用细菌浓度测定

4、主要参考资料: 《兽医药理学实验指导》,林艳春主编,校内教材,2003 《兽医微生物实验指导》,胡桂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5、实验内容:

(1)无菌操作制作营养培养基;药敏试验最好用专用Mueller-Hinton 培养基。

(2)涂布已知细菌;细菌经纯培养后接种到肉汤中进行摇床培养,一般用肉眼观察比较混浊即可。将菌液用曲波棒均匀地涂布到培养基上,之后于37℃烘干培养基表面的水分。(3)稀释药液,制作药敏纸片,并贴到培养基表面;将药液按不同细菌所需的浓度进行配置,之后制作药敏纸片,将药敏纸片烘干后贴到培养基表面,各药敏纸片间距一般应距离24mm,每一个平板大约可以贴4~6种药敏片。贴纸片时可轻压,以保证与培养基密切接触,纸片贴上后不可以再移动,因为抗菌素会自动扩散到培养基内。

(4)37℃,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观察含药纸片周围有无抑菌环,并量其直径(包括纸片直径)大小,用毫米为单位记录。抑菌圈直径在20 mm 以上为极敏,15~20 mm 为高敏,10~14 mm 为中敏,10 mm 以下为低敏,0为不敏。极高、高敏,以该抗菌素的适当剂量治疗试验菌株所引起的感染有效;中敏,表示试验菌株对该种抗菌素的较高剂量才有敏感性;不敏,该抗菌素的治疗剂量完全不能抑制试验菌。试验重点难点解决:通过示范和讲解予以解决

6、实验报告内容:

(1)药敏实验的操作过程;

(2)绘图显示出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并以文字说明;

(3)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第二篇:初三化学实验教案1

九年级化学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者薛永成授 课 班 级:九年级2。3。5)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常见仪器及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

2、过程与体验:通过观看幻灯片,使学生体验到实验过程,经动手操作领悟出实验技能。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探究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

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基本实验技能,将依据操作技能形成原理:积累原形动作知识,铺垫模范动作基础,完成整合动作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合作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仪器

药匙、烧杯、坩埚钳、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橡皮管、导气管、镊子、蒸发皿等

<二>药品的取用

1、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

注意事项: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准确送到试管的底部,以防洒落或粘到试管壁上。

2、块状药品的取用方法:

块状药品容易打碎仪器,取用时必须严格安要求操做,防止打碎实验仪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液体药品的取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粗略取用;一种准确取用,粗略取用时打开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手心、瓶口相互紧靠。

准确取用时一般用量筒(或移液管),首先粗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使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齐平。

4、胶头滴管和托盘天平的使用:

(1)胶头滴管使用一般专管专用,垂直滴加。且与试管口齐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先调平,药品放置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加取,顺序是先大后小。

<三>、练习提高。

<四>小结:

1、常用的实验仪器使用

2、固体药品的取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4、胶头滴管的使用和托盘天平的使用。

<五>作业:

配套练习:填空题

第三篇:测量学实验教案1

实验十三RTK GPS 碎部测量和施工放样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RTK GPS放样原理,掌握放样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建立GPS基准站和流动站。

2.用流动站放样道路中线和其它放样工程点。

3.GPS碎部测量

三、实验步骤

1、根据测量任务,收集测区控制点资料,包括控制点坐标、等级、类型、中央子午线经纬度、坐标系统,控制点周围的地形和位置环境。

2、求定测区转换参数:选择在测区四周及中心均匀分布的、能有效地控制测区的几个(3个以上)已知控制点上,安置RTK GPS接收机,实时获得控制点的WGS-84坐标,实时求解测区坐标转换参数。

3、参考站的选定和建立:在已有控制点中,选择地势高、交通方便、天空较开阔、周围无高度角大于10的障碍物,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链发射、土质坚实、不易破坏的点作为参考站。

4、野外作业:在参考站上安置GPS接收机,打开接收机,输入参考站的精确地方坐标和天线高,基准站GPS接收机连续接受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同时通过数据发射电台将其测站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发送出去。流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进行处理后获得流动站的三维WGS-84坐标,在通过与基准站相同的坐标转换参数将WGS-84转换为地方坐标,并在流动站的手持控制器上实时显示。若进行放样,则接受机还可将实时位置与设计值相比较,并在流动站的手持控制器上实时显示移动方向,指导放样。

5、内业数据处理:由于RTK GPS实时得到了流动站的坐标,因此,内业工作主要是下载记录的实测坐标,显示坐标点位、轨迹,并对点位图形进行放大、缩小及漫游等操作。

四、主要仪器

基准站:RTK GPS 接收机、GPS天线、数据发送电台、天线、电源、脚架

流动站:RTK GPS 接收机、GPS天线、数据接收电台、天线、电源、背包、手持控制器、对中杆

五、注意事项

1、为防止数据链丢失以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参考站周围应无GPS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无高压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站、微波站等干扰源。

六、学时分配

课內2学时,课外2学时。

七、上交资料

每人上交一份含有合格观测记录的实验报告。

第四篇:ds实验教案1

数据结构教案(供本科学生使用)

实验一 预备实验

1、实验目的

(1)练习C语言指针的用法

(2)练习C语言结构体的用法(3)练习C语言文件的用法

(3)理解时间复杂度分析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

(1)用指针方式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N(比如10)个整形数据,并存入数组,要求将N个数中最大的数与第一个数交换;将其中最小的数最后一个数交换。熟练掌握用指针访问数据的方法。

(2)有M 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三门课的成绩、平均分。要求从键盘依次输入M 个学生的学号、姓名、三门课的成绩,自动计算三门课的平均分数,并输出M 个学生的数据。复习C语言中结构体类型的定义及访问形式。

(3)将以上(1)、(2)中的数据存入数据文件进行相同的操作。复习语言课中文件的的使用。

(4)将本实验中所复习的知识,灵活应用到数据结构课程及实验中。

3、要求

(1)不写实验报告

(2)每位同学必须做完并经过检查方可。(3)时间两周,占课内2学时。

1--1

第五篇:《2. 实验》教案1

《2.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设计合理的实验收集证据;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知识与技能

知道科学实验可以分为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学会实验的控制;知道科学实验一般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和其他一些科学家是如何证明“大陆漂移说”这个假设的?(收集证据)在科学课上,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它是通过我们自己“制造”的条件,收集事物如何变化的证据。

二、认识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1、认识模拟实验。

(1)谈话:有些实验是对事物如何运动变化的模拟,人们通过实验就知道“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们通常称为模拟实验。

(2)教师演示实验:用会“叫”的水壶模拟火车的汽笛声。

(3)讲述:龙卷风是地球上的所有风中最猛烈的一种,它能将树木拔起,将车辆甚至房屋掀翻。龙卷风是巨大的热气流与冷气流快速碰撞后,从云层一直伸展到地面的猛烈旋转的气体圆柱。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龙卷风的形成,我们通过制造水的旋流来进行模拟。

(4)学生分组实验。

2、认识对比实验。

(1)谈话:有些实验是对比不同条件下事物会如何变化的,通常叫做对比实验。(2)讨论:米虫喜欢呆在哪里?(学生提出两种假设:潮湿的米里、干燥的米里)(3)提问:怎样证明谁的假设是正确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4)学生设计实验。(5)汇报实验方案。

3、研究“蚂蚁是怎样认识回家路的”。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认识回家路的吗?(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

(3)谈话:我们重点来研究蚂蚁是不是凭自己留下的气味回家的。你们准备怎样收集证据验证你们的假设呢?

(4)学生讨论。(5)汇报实验方法。(6)学生到室外实验。(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8)小结:说明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反复验证。

4、抽动玻璃杯底部纸条的对比实验。

(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底部压一张纸条,第一次慢慢地抽动纸条,第二次迅猛抽动纸条,观察玻璃杯有什么不同现象发生?

(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

(4)提问:实验现象说明什么?(物体有一种特性:原来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的状态)

三、向学生介绍雷迪的故事

1、谈话:对比实验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印度医生雷迪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对比实验。

2、学生阅读故事。

3、提问: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实验获得的结论要么支持假设,要么推翻假设)

4、提问:雷迪在实验中注意控制了哪些条件?

5、学生回答。

四、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1、谈话(边说边演示):同学们,把糖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溶解)

2、提问:怎样能使糖在水中溶解得快,哪些条件影响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呢?

3、学生进行假设。

4、学生设计实验并汇报实验方案。

5、学生分组实验。

6、提问:在实验中,你们是怎样控制条件的?

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的条件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五、研究“乒乓球反弹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谈话:同学们,每小组都有乒乓球,请大家玩一玩乒乓球落地的游戏,有什么发现?

2、学生活动并交流发现。

3、提问:乒乓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4、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情况。

(学生可能会提出:乒乓球反弹高度与用力大小有关;与地面的软硬程度有关;与乒乓球的高度有关;与空中有无障碍物有关„„)

5、谈话:怎么证明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6、学生分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并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7、学生汇报方案。

8、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9、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10、提问:能总结一下你们研究的步骤吗?

下载实验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种子发芽实验1教案

    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如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 二、 本......

    细胞实验教案1(最终版)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 一、实验目的 了解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的原理,以及练习使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哺乳动物的细胞核与线粒体。 二、实验原理......

    实验1

    实验一:GPS静态数据采集 一、实验目的 1.练习GPS天线的整平、对中、安装; 2.练习GPS接收机静态系统配置与连接; 3.了解GPS接收机静态系统参数设置; 4.掌握GPS接收机测站信息采集......

    精密仪器实验1

    《精密仪器设计》实验一 ——测量显微镜使用、结构分析与设计一、目的 熟悉测量显微镜的测量使用过程,了解测量显微镜的结构组成,掌握精密仪器中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

    实验作业1(推荐)

    基本分析一、实验内容 1、 具备解读宏观经济数据的基本能力。 2、 获取宏观分析、行业分析以及公司分析报告。 3、 获取数据、行业数据、公司数据。二、实验作业 1、 查找国......

    实验任务书1

    实验1 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和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 实验目的 1、掌握结构化分析方法 2、掌握业务流程分析方法和业务流程图的绘制 实验内容: 任务一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 系统流程......

    液压实验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传动及控制(甲)I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液压泵的拆装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

    实验心得1

    文明礼仪实验总结(1) 《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吴晓东 中国自古就以文明礼仪之邦流溢世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长,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