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案2015

时间:2019-05-13 01:4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教案201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教案2015》。

第一篇:实验教案2015

实验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2)熟悉计算机键盘按键功能、分布及操作指法;(3)熟练应用键盘进行中、英文录入;(4)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及其连接。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键盘与指法练习

(2)计算机硬件的认识与连接 1.熟悉键盘及其分区

目前常用键盘通常分为五个区域:(1)主键盘区

集中了键盘上最常用的键,共58 键,分11 种类型: 英文字母A~Z; 数字键0~9;

符号键:~ `!@ # $ % ^ & *()-+ _ = | { } [ ] <> :;”’ ? /; 大写字母锁定键:CapsLock; 上档键Shift;

退格键Backspace,按一次删除光标之前一个字符;

控制键Ctrl,它必须与其他的键配合一起使用,如Ctrl+C 复制到剪贴板; 转换键Alt,作用与Ctrl 类似,一般与数字键配合; 跳格制表位键Tab,使光标移动到下一个制表位去; 回车键Enter,作为一行的结束使用;

空格键Space,每按下一次产生一个空格;(2)功能键区

在键盘的最上面一排,共计16 个五种类型的键:

功能键F1-F12,不同的操作系统或不同的软件中功能一般不同,有时可由软件人员设定,例如大多数软件中F1 都用作帮助; 退出键Esc,用于放弃当前操作;

复制屏幕键PrintScreen,在Windows 系统中按一下该键,就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中,如果同进按下Alt 与PrintScreen,则将当前活动窗口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

滚动锁定键ScrollLock,按下右,键盘右上角的ScrollLock 指示灯发亮,此时就可以用上下左右光标控制键控制屏幕显示的文本,再按一次,灯灭;

暂停键Pause/Break,按一下暂停正在执行的操作,再按任意字符键后继续执行;(3)编辑区

有4 个方向键和6 个编辑键:

Insert:在插入和改写状态之间切换,开机后系统默认是插入态;

Del/Delete:删除键,按一下即删除光标所在处的字符,按下Ctrl+Alt+Del 则关闭当前应用程序;

Home:按一下光标就移动到本行首; End:移动到本行尾;

PageUP:翻页键,每按一下将文本向前翻一页; PageDown:向后翻一页;(4)数字小键盘区

该区起着数字键和光标控制/编辑键的双重功能,共17 键,其中NumLock 键是数字编辑转换键,在数字与光标移动编辑之间转换;(5)状态指示区 2.键盘指法

(1)正确的操作姿势有利于提高录入速度,要求:

坐如钟,腰背挺直,下肢自然地平放在地上,身体微向前倾,人体与键盘距离约为20cm左右;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肘与腰部距离5~10cm,座椅高度以手臂与键盘桌面平行为宜;手掌与手指呈弓形,手指略弯曲,轻放在基准键上,指尖触键,左右手大拇指轻放在空格键上,大拇指外侧触键;显示器应放在键盘正后方,或稍偏右,输入的文稿放在键盘左侧,以便于阅读文稿和屏幕。(2)规范化的指法

基准键共8 个,左边4 个是ASDF,右边4 个是JKL 与“;”,操作时,左手的四个手指依次放左边的基准键ASDF,右手放右边基准键JKL;(3)指法 十指有分工 3.“金山打字通”软件练习与使用

要求:从基键开始,注意输入正确率的同时兼顾速度,循序渐进,直至熟练掌握盲打快速输入。

(1)练习基本键位与指法(2)练习英文与中文打字 4.开关机的方法

开机:先开显示器,再打开主机箱上的电源按钮(P0WER键)。关机:先关主机(点击屏幕左下方开始按钮,在弹出的开始菜单中选择“关机->关闭计算机”,再关闭显示器。

5.计算机硬件的认识与连接(1)硬件的基本配置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2)硬件连接步骤

安装电源,CPU,内存,主板,光驱、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各种板卡,连接机箱内部连线,连接外部设备。三.实验小结 为总结性说明,本次实验你练习了哪些内容,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多加练习。实验二中文操作系统基础

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显示属性的设置、磁盘清理等系统工具的使用方法;(2)掌握使用资源管理器进行系统管理的方法;(3)掌握使用控制面板进行个性化工作环境设置。二.实验要求与步骤

(一)Windows7的基本操作

1、认识Windows7(1)启动Windows7:开机后计算机开始自检,然后引导Windows7,没有登录密码,系统自动进入Windows7。(2)重新启动或关闭计算机:单击“开始”按钮,选择“关机”菜单项即可;或单击右侧的箭头按钮图标,分别进行切换用户、注销、锁定、重新启动、睡眠等操作。(3)Windows7桌面

(4)执行应用程序的方法: A 对Windows自带的应用程序:“开始”——“所有程序” B 在“计算机”找到要执行的应用程序文件,双击 C 双击应用程序对应的快捷图标 D 单击“开始”——“运行”,在命令行输入相应的命令(应用程序的文件名)(5)启动“资源管理器“的方法 通常双击桌面上的“计算机”图标,或右击“开始”按钮选择“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或组合键视窗图标+E等。(6)文件(夹)的选取 A 单个

B 连续多个: 单击第1个,按住shift单击最后1个 C 不连续的多个:按住ctrl,单击待选的每一个(7)Windows窗口的基本操作 A 窗口的最小化、最大化、关闭 B 排列与切换窗口(8)库的使用

2、自定义Windows7 右键单击“开始”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就打开“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框,可分别进行“开始”菜单、任务栏中的工具栏和任务栏外观的自定义。

3、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1)改变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单击“查看”菜单。(2)创建文件夹和文件

(3)复制、移动文件(夹)(4)重命名、删除文件(夹)

方法:通过在相应位置处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可以完成以上操作。注:本任务的完成借助于一级等考模拟系统中的“Windows操作题”进行。

4、运行Windows7桌面小工具

5、运行Windows7“画图”应用程序

6、添加和删除输入法

7、更改系统日期、时间及时区

(二)Windows7的高级操作

1、设置个性化的Windows7外观

(1)更改桌面背景,并以拉伸方式显示: 桌面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个性化”,单击“桌面背景”图标进行设置,返回到桌面观察效果。

(2)更改窗口边框,“开始”菜单和任务栏设为深红色,并启用透明效果:

“控制面板”——“外观和个性化”——“更改半透明窗口颜色”单击深红色,并勾选“启用透明效果”。

(3)设置活动窗口标题栏的颜色为黑白双色,字体为华文新魏,字号为12,颜色为红色

2、设置显示鼠标指针的轨迹并设为最长:“控制面板”——“鼠标”——“指针选项”,勾选“显示指针轨迹”并拖动滑块至最右边(即最长)。

3、添加新用户(每个人的名字),并设置密码

4、打印机的安装及设置

5、使用系统工具维护系统(1)磁盘清理

(2)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选择“磁盘清理”或“磁盘碎片整理程序”进行。

6、打开和关闭Windows功能

在Windows7中关闭某个功能不会卸载,“开始”——“控制面板”——“程序和功能”——“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勾选复选框。三.实验总结

实验三文字处理软件

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档创建和保存方法;

(2)掌握文档内容编辑及格式的设置方法;(3)掌握表格创建及格式设置方法;(4)掌握超链接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要求与步骤

(一)文档的创建与排版

1、启动Word 2010窗口,并认识窗口构成

方法多种,请实际操作一下;熟悉Word 2010各个选项卡的组成。

2、文档的建立与文本的编辑(1)建立新文档

(2)文档的输入:输入实验范例文字(参考实验教程P35),暂且不管字体及格式,输入完保存为“D:lx1.docx”。方法:“文件”-“另存为”,完成对话框中的设置。(3)字体及段落设置: 要求:

第一段设置为隶书、二号、居中;

第二段设置为宋体、小

四、斜体、左对齐,段前和断后各1行间距; 第三段设置为宋体、小四,行距设为固定值26磅;

第四段设置为楷体、小

四、加波浪线,左右各缩进2个字符,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

第五、六段的设置同第三段;

操作方法:通过“开始”-“字体”和“段落”即可完成相应的设置。(4)文字的查找和替换: 要求:

查找指定文字“操作系统”;

将文档中的“Windows”替换为“WINDOWS”。方法:“开始”-“编辑”(5)视图显示方式的切换:“视图”选项卡。(6)关闭Word 2010

(二)表格制作

1、建立实验教程P40的表格,以“D:biao.doxc”保存,并完成以下操作:(1)表格的编辑与调整:

A输入文本,并将单元格中的文字设为黑体、加粗、小五号、居中;

B删除表格最后一行、在最后一行之前插入一行、在第3列的左边插入一列、调整表的行高或列宽

方法:光标调在表格内相应位置,“布局”-“行和列”、“单元格大小”完成。C画斜线

方法:光标调在某一单元格中,“设计”-“表格样式”中“边框”下拉按钮即可。D调整表格在页面中的位置为居中显示 方法:光标调在某一单元格中,“布局”-“表”-“属性”,在“表格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完成。

(2)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 方法:光标调在相应单元格中,“布局”-“合并”(3)表格的修饰美化:

修改单元格的对齐方式、修改表格边框、对表格加底纹:

方法:选择对象后,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相应菜单项即可完成。(4)表格与文本的相互转换:

“布局”-“数据”的“转换为文本”

(三)图文混排

对文档“D:lx1.docx”,完成以下操作:

页面设置:B5纸,各边距均为1.8CM,不要装订线; 方法:“页面布局”-页面设置”的“纸张大小”和“页边距”设置完成。为第一段文字设置底纹,最后一段文字添加拼音; 方法:选中对象后,“页面布局”-“页面背景”的“页面边框”,在对话框窗口中选“底纹”标签,完成相应设置;加拼音:“开始”-“字体”的“拼音指南”。

页眉处输入自己的学号、姓名、班级,靠右显示;页脚插入页码,居中; “插入”-“页眉和页脚”

将第二段设置首字下沉,下沉2行,隶书; “插入”-“首字下沉”

插入任意一张图片,并设置为紧密型环绕; 竖排一首唐诗,不要文本边框; 页面背景设为填充信纸纹理。方法:“页面布局”-“页面背景”的“页面颜色”,“填充效果”的“纹理”标签,设置即可。

三、实验总结(不少于200字)

实验四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工作表中数据、公式与函数的输入、编辑和修改;(2)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格式化设置;(3)掌握数据管理的相关操作;

(4)掌握图表的建立、编辑及格式化操作。

二、实验要求与步骤:

(一)工作表的创建与格式编排

1、启动EXECL2010,认识EXECL2010的窗口构成,熟悉各个选项卡的组成。

2、制作表格并格式化:实验教程P55表4.1 操作要求:

标题:合并居中,楷体,22号,蓝色,加粗 表头及第一列:宋体,11号,居中,加粗 所有的数据都居中显示 不及格分数用粉红字突出 内边框用细线,外边框用粗线

用套用格式进行格式设置,本例中选用浅色第三行第五个。

(二)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1、单元格引用:分为绝对引用、相对引用和混合引用。

2、公式:首先必须输入一个等号,注意表达式的类型

3、函数:

操作要求:对表4.1,利用平均值函数计算“平均成绩”; 利用求和函数计算“总成绩”; 求出各科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统计出各科不及格的人数;

计算不及格的百分比,并保留2位小数。

(三)数据分析与图表创建

1、先建立如实验教程P63图4.11的Excel文件,然后完成:(1)按年龄对工作表进行降序排列;

(2)从中筛选出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回族研究生,以及藏族的副编审,和所有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人员的信息。

(3)按文化程度进行分类汇总。

2、图表创建与编辑

建立如实验教程P65图4.17的表格数据,将该表命名为“产品销售情况表”,其中合计列用函数求出,然后制作各个月份各种产品销售柱形图,再分析比较一年来各种产品的各月销量。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五中文演示文稿软件 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演示文稿、编辑和修饰幻灯片的基本方法;

(2)掌握演示文稿动画的制作方法、幻灯片间切换效果的设置方法、超链接的制作方法;(3)掌握演示文稿的放映设置。

二、实验要求与步骤: 实验要求:

(一)演示文稿的创建与修饰

创建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熟悉其工作环境及工具按钮,掌握新建演示文稿的方式; 编辑演示文稿: 新建幻灯片;

选择幻灯片中的文本、图表、剪贴画等对象进行编辑; 删除、调整幻灯片。

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各种对象:图片和艺术字、表格和图表; 背景设置; 放映演示文稿。

(二)动画效果设置

1.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2.自定义动画效果; 3.插入声音和视频; 4.设置超链接。

第二篇:实验教案

COS-620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

(2)熟悉示波器面板上各旋钮的作用及其正确使用方法;

(3)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幅值、频率和同频率正弦信号的相位关系;

一、示波器的组成 1.1 荧光屏

荧光屏是示波管的显示部分。屏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多条刻度线,指示出信号波形的电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水平方向指示时间,垂直方向指示电压。水平方向分为10格,垂直方向分为8格,每格又分为5份。垂直方向标有0%,10%,90%,100%等标志,水平方向标有10%,90%标志,供测直流电平、交流信号幅度、延迟时间等参数使用。根据被测信号在屏幕上占的格数乘以适当的比例常数(V/DIV,TIME/DIV)能得出电压值与时间值。1.2示波管和电源系统

1.电源(Power)示波器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按下时,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2.辉度(Intensity)旋转此旋钮能改变光点和扫描线的亮度。观察低频信号时可小些,高频信号时大些。一般不应太亮,以保护荧光屏。

3.聚焦(Focus)

聚焦旋钮调节电子束截面大小,将扫描线聚焦成最清晰状态。4.标尺亮度(Illuminance)此旋钮调节荧光屏后面的照明灯亮度。正常室内光线下,照明灯暗一些好。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可适当调亮照明灯。1.3 垂直偏转因数和水平偏转因数

(1)垂直偏转因数选择(VOLTS/DIV)和微调

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敏度,这一定义对X轴和Y轴都适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垂直灵敏度的单位是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cm,mV/cm或者V/DIV,mV/DIV。实际上因习惯用法和测量电压读数的方便,有时也把偏转因数当灵敏度。

双踪示波器中每个通道各有一个垂直偏转因数选择波段开关。一般按1,2,5方式从 5mV/DIV到5V/DIV分为10档。波段开关指示的值代表荧光屏上垂直方向一格的电压值。例如波段开关置于1V/DIV档时,如果屏幕上信号光点移动一格,则代表输入信号电压变化1V。

每个波段开关上往往还有一个小旋钮,微调每档垂直偏转因数。将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此时垂直偏转因数值与波段开关所指示的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此旋钮,能够微调垂直偏转因数。垂直偏转因数微调后,会造成与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不一致,这点应引起注意。许多示波器具有垂直扩展功能,当微调旋钮被拉出时,垂直灵敏度扩大若干倍(偏转因数缩小若干倍)。例如,如果波段开关指示的偏转因数是1V/DIV,采用×5扩展状态时,垂直偏转因数是0.2V/DIV。

在做数字电路实验时,在屏幕上被测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与+5V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之比常被用于判断被测信号的电压值。(2)时基选择(TIME/DIV)和微调

时基选择和微调的使用方法与垂直偏转因数选择和微调类似。时基选择也通过一个波段开关实现,按1、2、5方式把时基分为若干档。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代表光点在水平方向移动一个格的时间值。例如在1μS/DIV档,光点在屏上移动一格代表时间值1μS。

“微调”旋钮用于时基校准和微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时,屏幕上显示的时基值与波段开关所示的标称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旋钮,则对时基微调。旋钮拔出后处于扫描扩展状态。通常为×10扩展,即水平灵敏度扩大10倍,时基缩小到1/10。例如在2μS/DIV档,扫描扩展状态下荧光屏上水平一格代表的时间值等于2μS×(1/10)=0.2μS。TDS实验台上有10MHz、1MHz、500kHz、100kHz的时钟信号,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产生,准确度很高,可用来校准示波器的时基。

示波器的标准信号源CAL,专门用于校准示波器的时基和垂直偏转因数。例如COS5041型示波器标准信号源提供一个VP-P=2V,f=1kHz的方波信号。

示波器前面板上的位移(Position)旋钮调节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旋转水平位移旋钮(标有水平双向箭头)左右移动信号波形,旋转垂直位移旋钮(标有垂直双向箭头)上下移动信号波形。1.4 输入通道和输入耦合选择

(1)输入通道选择

输入通道至少有三种选择方式:通道1(CH1)、通道2(CH2)、双通道(DUAL)。选择通道1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1的信号。选择通道2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2的信号。选择双通道时,示波器同时显示通道1信号和通道2信号。测试信号时,首先要将示波器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根据输入通道的选择,将示波器探头插到相应通道插座上,示波器探头上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示波器探头接触被测点。示波器探头上有一双位开关。此开关拨到“×1”位置时,被测信号无衰减送到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此开关拨到“×10“位置时,被测信号衰减为1/10,然后送往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乘以10才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2)输入耦合方式

输入耦合方式有三种选择:交流(AC)、地(GND)、直流(DC)。当选择“地”时,扫描线显示出“示波器地”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直流耦合用于测定信号直流绝对值和观测极低频信号。交流耦合用于观测交流和含有直流成分的交流信号。在数字电路实验中,一般选择“直流”方式,以便观测信号的绝对电压值。1.5 触发

被测信号从Y轴输入后,一部分送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驱动光点在荧光屏上按比例沿垂直方向移动;另一部分分流到x轴偏转系统产生触发脉冲,触发扫描发生器,产生重复的锯齿波电压加到示波管的X偏转板上,使光点沿水平方向移动,两者合一,光点在荧光屏上描绘出的图形就是被测信号图形。由此可知,正确的触发方式直接影响到示波器的有效操作。为了在荧光屏上得到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掌握基本的触发功能及其操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触发源(Source)选择

要使屏幕上显示稳定的波形,则需将被测信号本身或者与被测信号有一定时间关系的触发信号加到触发电路。触发源选择确定触发信号由何处供给。通常有三种触发源:内触发(INT)、电源触发(LINE)、外触发EXT)。

内触发使用被测信号作为触发信号,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触发方式。由于触发信号本身是被测信号的一部分,在屏幕上可以显示出非常稳定的波形。双踪示波器中通道1或者通道2都可以选作触发信号。

电源触发使用交流电源频率信号作为触发信号。这种方法在测量与交流电源频率有关的信号时是有效的。特别在测量音频电路、闸流管的低电平交流噪音时更为有效。

外触发使用外加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外加信号从外触发输入端输入。外触发信号与被测信号间应具有周期性的关系。由于被测信号没有用作触发信号,所以何时开始扫描与被测信号无关。

正确选择触发信号对波形显示的稳定、清晰有很大关系。例如在数字电路的测量中,对一个简单的周期信号而言,选择内触发可能好一些,而对于一个具有复杂周期的信号,且存在一个与它有周期关系的信号时,选用外触发可能更好。(2)触发耦合(Coupling)方式选择

触发信号到触发电路的耦合方式有多种,目的是为了触发信号的稳定、可靠。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AC耦合又称电容耦合。它只允许用触发信号的交流分量触发,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被隔断。通常在不考虑DC分量时使用这种耦合方式,以形成稳定触发。但是如果触发信号的频率小于10Hz,会造成触发困难。

直流耦合(DC)不隔断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当触发信号的频率较低或者触发信号的占空比很大时,使用直流耦合较好。

低频抑制(LFR)触发时触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低频成分被抑制;高频抑制(HFR)触发时,触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高频成分被抑制。此外还有用于电视维修的电视同步(TV)触发。这些触发耦合方式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需在使用中去体会。

(3)触发电平(Level)和触发极性(Slope)

触发电平调节又叫同步调节,它使得扫描与被测信号同步。电平调节旋钮调节触发信号的触发电平。一旦触发信号超过由旋钮设定的触发电平时,扫描即被触发。顺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上升;逆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下降。当电平旋钮调到电平锁定位置时,触发电平自动保持在触发信号的幅度之内,不需要电平调节就能产生一个稳定的触发。当信号波形复杂,用电平旋钮不能稳定触发时,用释抑(Hold Off)旋钮调节波形的释抑时间(扫描暂停时间),能使扫描与波形稳定同步。

极性开关用来选择触发信号的极性。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

增加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减少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触发极性和触发电平共同决定触发信号的触发点。1.6 扫描方式(SweepMode)

扫描有自动(Auto)、常态(Norm)和单次(Single)三种扫描方式。

自动: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或者触发信号频率低于50Hz时,扫描为自激方式。

常态: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时,扫描处于准备状态,没有扫描线。触发信号到来后,触发扫描。

单次:单次按钮类似复位开关。单次扫描方式下,按单次按钮时扫描电路复位,此时准备好(Ready)灯亮。触发信号到来后产生一次扫描。单次扫描结束后,准备灯灭。单次扫描用于观测非周期信号或者单次瞬变信号,往往需要对波形拍照。

二、示波器的技术指标和前面板介绍 2.1示波器的技术指标

2.2示波器前面板介绍

CRT:7-电源

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开启时,发光二极管6发亮; 1-亮度

调节光迹或亮点的亮度; 3-聚焦

调节光迹或亮点的清晰度;

4-轨迹旋转 半固定的电位器用来调整水平轨迹与刻度线的平行; 30-滤波片

使波形显示效果更舒适。垂直轴:

17-CH1(X)输入:Y1通道输入端,在X-Y模式下,作为X轴输入端。

18-CH2(Y)输入:Y2通道输入端,在X-Y模式下,作为Y轴输入端。28,33-CH1 和CH2的DC BAL:用于两个通道的衰减器平衡调试 15,16-AC-GND-DC:旋转垂直轴输入信号的输入方式。

AC:交流耦合;

GND:垂直放大器的输入接地,输入端断开; DC:直流耦合;

11,12-垂直衰减开关:调节垂直偏转灵敏度从1mV/div~1V/div分12档。

13,14-垂直微调:微调比≥2.5:1,在校正位置时,灵敏度校正为标示值。8,9-垂直位移:调节光迹在屏幕上的垂直位置。10-垂直方式:选择CH1 与CH2放大器的工作方式;

CH1 与CH2:通道1或者通道2单独显示 DUAL:两个通道同时显示

ADD:显示两个通道的代数和CH1 +CH2。按下CH2 INV 35按钮,为代数差CH1-CH2。

32-ALT/CHOP:在双踪显示时,放开此键,通道1与通道2交替显示(通常用于扫描速度较快的情况);当此键按下时,通道1与通道2同时断续显示(通常用于扫描速度较慢的情况)

35-CH2 INV:通道2的信号反相,当此键按下时,通道2的信号以及通道2的触发信号同时反相。触发:

20-外触发输入端子:用于外部处理信号,当使用该功能时,触发源选

择开关应设置在EXT的位置上。

21-触发源选择:选择内(INT)或外(EXT)触发

CH1:当垂直方式选择开关10设定在DUAL或ADD状态下,选择通道1作为内部触发信号源。

CH2:当垂直方式选择开关10设定在DUAL或ADD状态下,选择通道2作为内部触发信号源。

LINE:选择交流电源作为触发信号。

EXT:外部触发信号接于20作为触发信号源。

TRIG ALT 22:当垂直方式选择开关10设定在DUAL或ADD状态下,而且触发源开关21选在通道1或者通道2上,按下此键时,则以交替选择通道1和通道2作为内触发信号源。

23-极性:触发信号的极性选择。“+”上升沿触发,“-”下降沿触发。24-触发电平:显示一个同步稳定的波形,并设定一个波形的起始点,向“+”(顺时针)旋转触发电平增大,向“-”(逆时针)旋转触发电平减小。

27-触发方式:选择触发方式

AUTO:自动 当没有触发信号输入时扫描在自动模式下。NORM:常态 当没有触发信号时,踪迹在待命状态(并不显示)。TV-V:电视场 适用于观察一场的电视信号。

TV-H:电视场行 适用于观察一行的电视信号。(仅当同步信号为负脉冲时,方可同步电视场和电视行)

24-触发电平锁定:将触发电平旋转24向逆时针方向转到底且听到咔

哒一声后,触发电平被锁定在一个固定电平上,这时改变扫描速度或信号幅度时,不再需要调节触发电平,即可获得同步信号。时基:

26-水平扫描速度开关:扫描速度可以分为19档,从0.2uS/div到0.2S/div。(当设置到X-Y位置时该开关不起作用。)

25-水平微调:微调水平扫描时间,使扫描时间被校正到与面板上TIME/DIV指示一致。TIME/DIV扫描速度可连续变化,当顺时针旋转到底为校正位置。整个延时可达2.5倍甚至更多。29-水平位移:调节光迹在屏幕上的水平位置。31-扫描扩展开关:按下时扫描速度扩展10倍。其它:

5-CAL:提供幅度为2Vp-p频率为1KHz的方波信号,用于校正10:1探头的补偿电容器和检测示波器垂直与水平的偏转因数。19-GND:示波器机箱的接地端子。

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AC-DC按钮置AC位置;亮度旋钮适当。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调整亮度、聚焦旋钮,使光点最小,调整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旋钮;将光点调到屏幕中央,注意不要让光点长时间停留在某一固定位置,以免灼伤屏幕。预热几分钟示波器就可使用了。

1、如何读出被测信号的幅度值

被测信号的幅度值等于被测信号在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与伏/DIV选择开关(垂直幅度)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

幅度值=伏/DIV选择开关的挡位×被测信号所占格数 例如:图1-1中是:伏/DIV选择开关置于0.5V/DIV,扫描时间选择开关(扫描速度)置于0.5ms/DIV,测试探头置于1:1时,测得的某一振荡信号的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波形的峰值在垂直方向上占4格,根据以上公式,可知该信号的幅度值为

0.5 V/DIV ×4格=2V 若测试探头置于10:1,则被测信号的幅度值应乘以10,即2V×10=20V。

图1-1 正弦波信号

2、如何读出被测信号的周期和频率

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的周期和频率,用波形在X轴上所占的格数来表示。被测信号一个完整的波形所占的格数与扫描时间开关的挡位的乘积,就是该波形的周期T。周期的倒数就是频率(f)。用公式表示就是:

周期(T)=扫描时间选择开关的挡位×被测信号一个周期在水平方向上所占的格数,频率(f)=1/T。

例如:图1-1,从图中可以看出,被测信号在一个周期内占用4个格,所以被测信号的周期为 0.5ms×4=2ms

频率为f=1/T=1/2ms=1/0.002s=500Hz

3、电压的测量(1)直流电压的测量

置输人耦合开关于“DC”位置,扫描时间选择开关可置任意挡,被测信号直接从Y轴输人,若扫描线原在中间,则正电压输人后,扫描线上移,负电压输人后,扫描线下移,扫描线偏移的格数乘以伏/DIV选择开关的挡位,即可计算出输人信号的直流电压值。

例如:图1-1是输人耦合开关置于“AC”位置所测得的信号,若将输人藕合开关置于“DC”后,被测信号波形向上平移了3个格,则根据以上可知:被测点的直流电压为3*0.5V/DIV=1.5V,若使用的是10:1探头,则被测信号的波形幅度为3 * 0.5V/DIVX 10=15V(2)交流电压的测量

置输人藕合开关于“AC”位置,将交流信号从Y轴输人,就能测量信号波形峰一峰间或某两点间的电压幅值。从屏幕上读出波形峰一峰间所占的格数,将它乘以伏/DIV选择开关的挡位,即可计算出被测信号的交流电压值。

(3)频率和周期的测量

置输人祸合开关于“AC,位置,观察屏幕上信号波形的一个周期内在水平方向上所占的格数,则信号的周期为扫描时间选择开关的挡位与格数的乘积,信号的频率为周期的倒数。

4、示波器使用中的一些技巧

(1)测试前,应首先估算被测信号的幅度大小,若不明确,应将

示波器的伏/DIV选择开关置于最大挡,避免因电压过大因损坏示波器。

(2)示波器工作时,周围不要放一些大功率的变压器,否则,测出的波形会有重影和噪波干扰。

(3)示波器可作为高内阻的电流电压表使用。大家都知道,电压表的输人阻抗越高越好,电流表的输人阻抗越小越好,用阻抗高的电压表测量才会更准确,对电路的工作状态不会造成影响。液晶彩显电路中有一些高内阻电路,若用普通万用表测电压,由于万用表内阻较低,测量结果会不准确,而且还可能会影响被测电路的正常工作,而示波器的输入阻抗比起万用表要高得多,使用示波器直流输人方式,先将示波器输入接地,确定好示波器的零基线,就能方便地测量被测信号的直流电压。

(4)用示波器可以清楚地看出直流电压上的纹波系数,便于判断电源电路的工作情况。使用时,示波器时要选择DC挡,然后选择量程,一般选择0.5 V、1V的挡。

第三篇:实验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有很多在溶液中进行,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要定量研究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用物质的量来计算比较方便。教材抓住一般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特点,把《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课时中的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第二节的最终目标,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在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本实验是高中学生掌握的第一个定量研究实验,也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与高中化学中有关化学计算和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为将来进行实验和科学研究垫定基础。

二、教法分析

引导学生复习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知识(加深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和了解学习物质的量浓度配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让学生观察仪器、阅读课本实验。获取配制溶液所用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结实验步骤,开始实验,边实验边总结在各步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实验成败关键(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理论指导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1、通过教师复习引导,阅读课本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获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相关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主动进行交流。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实验,掌握配制的要点:容量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为什么溶解和转移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为什么要用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容量瓶中的溶液接近刻度时为什么要改用胶头滴管加水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归纳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

四、实验目的

1、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2、练习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五、实验的重点、难点

重点: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2、容量瓶、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等的使用方法。

难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过程、方法和实验技能。

六、实验形式:学生分组实验。

七、实验用品

仪器:托盘天平容量瓶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胶头滴管 药品:NaCl

蒸馏水

八、实验过程

【复习】物质的量浓度(C), 物质的量(n),质量(m)之间的相互转化。

【过渡】在生产上和科学实验中,物质的量浓度常用于表示溶液的组成。因此我们要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板书】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观察仪器、并探究出以下知识】 【板书】(1)仪器: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等。

【课件】

1、容量瓶的简介(以常见的容量瓶为例)

①、容量瓶是平底梨形长颈的玻璃瓶,是一种专门用于配制溶液的仪器。

②、容量瓶颈上刻有标线,瓶上还标有温度和容积。

③、容量瓶常见的型号有:50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

【板书】(2)配制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容量瓶的检漏方法,并请学生示范,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辅助介绍】

容量瓶的检漏方法: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左手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实验1-5】学生分组配制100 mL 1.00 mol/LNaCl溶液。【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探究配制步骤:(1)准备工作:检漏。

(2)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3)结束工作:装瓶、贴标签、整理清洗。

【通过实验,学生分组交流本实验重点注意事项】由小组的学生回答,最后总结。【投影】重点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同;

3、不能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移液;

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

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重新配制。

【思考与探究】如果将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实验过程中需要什么仪器?实验步骤如何?(注意和配制NaCl溶液作对比)【学生活动后投影】

【过渡】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凡是不准确的操作,均可能使所得的溶液浓度与要求配制的产生误差,从什么角度分析误差呢?

【思考】 误差分析:

1、将烧杯中溶液注入容量瓶后,为什么要洗涤烧杯2~3次,否则,配制出的溶液浓度有什么变化?

2、如果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实际的大了还是小了?溶质的物质 4 的量浓度呢?

3、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加水配制后物质的量浓度比实际浓度大还是小?

【学生思考回答并总结】得出误差分析的关键:(依据公式cB=nB/V)抓住是否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两个因素发生变化。

【本节课的实验小结】1-2名学生回答,本节所学的知识。【布置作业】填写好本实验的实验报告。【板书设计】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配制步骤

【课后教学反思】

1、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抓住学生暴露的问题,从学生暴露的问题入手,解决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学生更容易接受。

2、本节课学生活动较多,如果不能控制好教学节奏,可能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

3、这次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中的语言有些平淡。

4、如果有条件,能让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做实验,更能很好的把握实验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2012年4月16日

第四篇:实验教案

实验一 饲养和观察蚯蚓

目的要求:

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3、观察蚯蚓的运动。材料用具:

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的装置的用具材料。方法步骤:

1、根据你的经验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建议参考课本上的插图制作饲养和观察使用的工具。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上,观察他的身体外形是否分节,数数从蚯蚓的头部到环节带共有多少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觉察体表是否有黏液?

(3)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你所看到的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3、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他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的粗细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他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动作比较。

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该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讨论:

1、蚯蚓适于在什么样的环境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2、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3、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4、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的土壤深层穴居?

实验二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作出假设:鸟的身体轻,受到地心引力小、鸟有翅膀、鸟的肌肉发达。

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

提示:

1、你所观察的鸟(如家鸽,或其他善飞行的鸟)的体型是怎样的?这与它的飞行有什么关系?

2、将鸟的翅膀轻轻展开,你能否识别出在飞行中其主要作用的羽毛?这些羽毛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排列上是彼此重叠还是相互间留有间隙?想想这是为什么?鸟的翅膀成什么形态?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3、摸摸鸟的胸部肌肉,与其他部位的肌肉相比,肌肉的发达程度怎样?

4、看看鸟的骨骼,可以发现胸部的骨头很突出,将胸骨特点与这块骨上附着的肌肉联系起来考虑,你会做出怎样的推测?

5、你所提出的假设都能通过观察来检验吗?如果不能,请你查找资料。

(见课本提供的资料,对你理解鸟的飞行会有所帮助。)得出结论:

你得出的结论是: 表达和交流:

实验三 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

背景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在前面介绍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失败的尝试,受到许多次轻微的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动物越高级,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失败”学会绕道取食。当然,也不排除不经过“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事物的可能性。提出问题:

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就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提出你的探究问题。

你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假设:

你所做出的假设是: 制定计划:

你所制定的计划中,应当包括: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准备适当的食物,选好实验场所,设置障碍等。参考课文插图作为示例。实施计划: 按你确定的计划进行探究。认真统计一下动物需要经过几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解决绕道的问题?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支持你的假设吗?你的结论是:

讨论:

1、跟同学交流这个探究的过程、结论和结果、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2、你对家养的小动物进行过学习行为的训练吗?它们有哪些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3、这项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实验四 蚂蚁的通讯

提出问题:

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作出假设:

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同学知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比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不会发声,他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呢? 你的假设是:

制定计划:

你可以参考课文的探究方案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

用大些的鱼缸或其他容器饲养一窝蚂蚁,在离蚁穴不远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蚁群会派出一些侦察蚁先进行侦查,然后大批的工蚁就会出来搬运食物。你可以在观察侦察蚁返巢的路上放好一张纸片,让它从上面爬过。待大批工蚁出动时取走或挪动纸片,观察工蚁的行为。侦察蚁在纸片上留下气味了吗?怎样证实它呢/用多张小纸片事先铺满侦察蚁要走的路径,当侦察蚁群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如排列成半圆形等,将食物放在圈心处,观察蚁群的行动。

在制定计划时应当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饲养蚂蚁时需要注意什么?给蚂蚁提供什么样的食物?把纸片换成其它,如树叶或其它物体可以吗?

通过小组讨论,完善探究计划。实施计划:

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的假设?你的结论是:

表达与交流:

你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别有兴趣的现象吗?比如,将侦察蚁爬过的众多的纸片摆成一个圈其它工蚁会不会沿着这个圈不停的转圈呢?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说给同学们听。讨论:

1、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吗?

2、通讯在社会行为中有什么意义?

实验五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

细菌和真菌

提出问题:

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那些环境更多一些?哪些环境少一些?哪种环境根本没有? 探究思路:

如果请你帮助幼儿园的教师想个办法,让小朋友知道手上有细菌和真菌,饭前必须洗手,你有什么办法?

请大家结合课文的插图进行分析并作出检验准备。材料用具:

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的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提示:

1、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2号),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3、为什么要有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

4、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例如,在教室或草地、林中、汽车站旁等地方,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又如,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土壤或擦取口腔内部,手心等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如果你想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只需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5、应考虑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 讨论:

1、为什么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

2、提示4相当于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3、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4、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

5、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实验六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实验七 制作孢子印

实验目的

1、认识孢子是真菌的一种生殖器官。

2、了解真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材料用具:

新鲜的蘑菇、解剖刀、白纸或玻璃板、培养皿或玻璃杯、放大镜。方法步骤:

1、选取一个较大的新鲜蘑菇或香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烧杯,以避免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

3、第二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性孢子印。

4、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孢子的大小和颜色。讨论:

第五篇:实验教案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 直接干燥法测定饲料中水分含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测定饲料中水分,让学生掌握烘箱和水分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2.通过饲料样品中干物质的测定,让学生了解饲料干物质含量与饲料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类饲料样品中干物质(水分)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试样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三、实验仪器、试剂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2 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 电热式恒温烘箱:可控制温度为105±2℃。5 称样皿:玻璃或铝质,直径40mm以上,高25mm以下。6 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洁净称样皿,在105±2℃烘箱中烘1h,取出,在于燥器中冷却30min,称准至0.0002g,再烘干m30in,同样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2.用己恒重称样皿称取两分平行试样,每份2~5g(含水重0.1g以上,样品厚度4mm以下)。

准确至0.0002g,不盖称样皿盖,在105±2℃烘箱中烘3h(以温度到达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称样皿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

3.再同样烘干l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2g。水分(%)=水分质量/样本质量*100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如果试样按4.3步骤进行过预先干燥处理,应按下式计算原来试样中所含水分总量:原试样总水分(%)=预干燥减重(%)+〔100-预干燥减重(%)〕×风干试样水分(%)。

2.某些含脂肪高的样品,烘干时间长反而增重,乃脂肪氧化所致,应以增重前那次重量为准。

3.含糖分高的易分解或易焦化试样,应使用减压干燥法(70℃,600mm汞柱以下,烘干5h)测定水分。

六、作业

实际检验操作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几种,测定原理是什么?

实验二 饲料中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钙、总

磷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测定饲料中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钙、总磷,让学生掌握饲料中常规成分的测定方法和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2.通过对饲料中以上成分的测定,让学生饲料中常规成分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二、实验原理

1.粗蛋白:在催化剂上,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并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乘以氮与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计算粗蛋白质量。

2.粗脂肪:索氏脂肪提取器中用乙醚提取试样,称提取物的重量,除脂肪外还有有机酸,磷脂、脂溶性Vit,叶绿素等,因而测定结果称粗脂肪或乙醚提取物。

3.粗纤维:在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经水解除去后,再用碱处理,除去蛋白质及脂肪酸,遗留的残渣为粗纤维。如其中含有不溶于酸碱的杂质,可灰化后除去。

三、实验仪器、试剂

粉碎机、分析天平、电热式恒温烘箱、干燥器、古氏坩埚、消煮器、分光光度计、凯氏烧瓶、玻璃漏斗、锥形瓶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样品粉碎与处理 2.仪器测定

五、实验注意事项

1.称取样品和接受瓶重量一定要准确。

六、作业

饲料养分常规测定法的优缺点?

实验三 饲料能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了解氧弹式热量计测热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试剂

氧弹式热量计、氧气钢瓶(附氧气表)及支架、量筒200,500mL、分析天平

四、实验操作步骤

1.称量样品及引火丝的准备; 2.加水及充氧;

3.内外水筒的准备及热量计的安装; 4.点火测定。

五、实验注意事项

点火丝的勿接触干锅边缘。

六、作业

简述能量测定仪的工作原理?

实验四 饲料容重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饲料容重测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让学生通过对饲料容重的测定,学会根据容重判断饲料质量。

二、实验原理

每单位容积被测饲料的重量或质量。

三、实验仪器、试剂

容重计2个,刮铲2个。

四、实验操作步骤

1.取被测样本铺于瓷盘中,用四分法取样,轻而仔细地倒人1000ml量筒中,用刮铲调整至1000ml刻度处(勿压和震摇)。

2.将样品从量筒中倒出称重,以g/L计算样品容重。每一样品要求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容重。并与纯料容重比较。

五、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取样操作的随机性。

六、作业

简述饲料容重的测定原理。

实验五 饲料配方设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饲料饲料配方的基本原理和配方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多种原料间合适比例配合提高营养素之间的互补与利用效率。

三、实验仪器、试剂

电子计算机、配方软件

四、实验操作步骤

1.配方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1.饲料配方软件的使用详解; 2.全价料配方的实例演习。

五、实验注意事项

配方软件中原料选择时要结合地理,生产季节针对性选择。

六、作业

演练配方软件的使用。

实验六 肉鸡的饲养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肉鸡的饲养和管理技巧及试验设计技巧。

二、实验原理

日增重=总增重/试验天数;料肉比=总增重/总耗料

三、实验仪器、试剂

肉鸡、饲料、粉碎设备。

四、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讨论、选题——查阅资料——写出综述报告——撰写实施方案——试验条件准备——试验饲粮配制——小班分组正式试验——论文总结、讨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

及时清理粪便及病死鸡。

六、作业

饲养试验有哪些操作要点。

实验七 肉鸡的代谢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代谢试验的原理,测定技巧及代谢试验的设计技巧。

二、实验原理

代谢能=(食入能-粪尿能)/食入料重;

养分利用率=(食入某养分-粪中某养分)*100/食入某养分

三、实验仪器、试剂

肉鸡、饲料,粉碎设备,烘箱,能量测定仪、蛋白质测定仪、微量元素测定仪

四、实验操作步骤

资料的收集——撰写试验实施方案——实验前准备——小班分组正式试验——实验室测定——实验总结、小班讨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

代谢能和养分利用率公式的差异;饲料和粪便收集完全并准确称重。

六、作业

代谢试验的基本原理。

实验八 猪的饲养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猪的饲养和管理技巧及试验设计技巧。

二、实验原理

日增重=总增重/试验天数;料肉比=总增重/总耗料

三、实验仪器、试剂

猪、饲料、粉碎设备

四、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讨论、选题——查阅资料——写出综述报告——撰写实施方案——试验条件准备——试验饲粮配制——小班分组正式试验——论文总结、讨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

科学的选择称重时间和称重设备。

六、作业

饲养试验有哪些操作要点。

实验九 猪的消化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在学习了解养分利用与营养需要的评定方法基础上,着重掌握消化试验法,了解各类养分生物利用率的主要评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消化能=(食入能-粪尿能)/食入料重;

养分利用率=(食入某养分-粪中某养分)*100/食入某养分

三、实验仪器、试剂

猪、饲料、粉碎设备、烘箱、能量测定仪、蛋白测定仪等。

四、实验操作步骤 资料的收集——撰写试验实施方案——实验前准备——小班分组正式试验——实验室测定——实验总结、小班讨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

饲料和粪便收集完全并准确称重。

六、作业

消化试验的基本原理。

下载实验教案201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教案201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验教案

    海波的溶解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学习和了解晶体熔化的条件 (2)、通过实验明白熔化与吸热的关系 (3)、使学生认识、理解晶体在溶解过程中温度保持不......

    PLC实验教案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教案首页 题目:实验一 PLC编程应用实验 讲授内容提要: 1.STEP7软件使用方法 2.PLC基本指令 3.PLC的硬件结构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STEP7-Micro winV4......

    2013单片机实验教案

    单片机技术实验 教 案 冯 杰 1 实验一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把外部RAM中2000h单元的内容拆开,高位送2001h单元,低位......

    土力学实验教案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验教案 绪论 一、土工试验的对象和作用 土工试验是对土的工程性质进行测试,并获得土的物理性指标(如密度、含水率、土粒比重等)和力学性指标(如压缩模量......

    实验教案1

    实验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兽医学实验课程类型:必修第2次课 学时:4 上课日期:第5周 1、实验内容:血液常规检验 2、实验目的:掌握血液常规的检查技术,掌握动物血液化验的正常值以......

    学做实验教案

    学 做 实 验 滕州市滨湖中学 杨位记 2013.3.15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通过“动手做实验”,了解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进一......

    微生物实验教案

    第 1 页 共 11 页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案[实验项目] 实验一 微生物学试验常用玻璃仪器洗涤及干热灭菌 [教学时数] 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微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

    新建 实验教案

    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共同学习,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 .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用实验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