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构建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22:0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生活构建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生活构建教学设计》。

第一篇:经济生活构建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课《经济生活知识构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帮助按全国卷试题分析特点和答案结构特点、构建知识体系; 2.能熟练地区别经济生活的三大主体和四大环节;

3.能够将课本知识语言与经济生活中具体现象对接,专业语言和生活语言对接;

二、重点难点

1.国家生产环节的活动

2.知识过关及术语和日常化的切换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已经熟练掌握,一般缺乏宏观的整合,和微观的深入;

2、基本掌握经济答题方法、但结合材料的生成答案的能力薄弱

四、教学过程

(一)宏观设计、形成目标 构建思路:

1、抓住经济活动的三大主体: 国家(社会)、企业、个人

2、抓住经济活动(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3、抓住每个主体在每个环节的核心问题: 比如:生产环节的资源配置;创新、绿色、结构问题…… 比如:交换环节的诚信问题;商品价格问题;质量问题……

4、理清每个核心问题的措施、理由、作用……知识角度 整体目标:

国家(社会):国家与生产活动;国家与分配活动;国家与交换活动;国家与消费活动 企业(生产者):企业与生产活动;企业与分配活动;企业与交换活动;企业与消费活动 个人:个人与生产活动;个人与分配活动;个人与交换活动;个人与消费活动

(二)构建体系、整体把握

策略:按照每个单元的主题,逐点落实每个环节具体主体的内容,形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逻辑构架。进而细化到每个环节的一些核心问题,提高应试的对接能力。

(三)头脑风暴、大题演练

策略:通过展示主观题,让同学们完成,并依据构建体系分析完善的答案,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哲学主观题的答法,特别是提升熟练有效的审题能力、结合材料获得生成性答案的能力。

其中前两个环节是第三个环节的铺垫和基础。

(第二次文综)随着微信支付、扫码支付、指纹支付甚至语音支付和刷脸支付等创新技术日益更迭,移动支付更加方便快捷。截至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据支付宝发布的全民2016年度账单显示:4.5亿实名用户使用了支付宝,目前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比例高达71%,成为生活中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而去年这一数据是65%;80后人均网上支付金额超过12万元,而90后使用移动支付占比近92%。

与现金交易相比,移动支付缺乏“肉痛感”,不少“剁手党”直到看到“支付宝账单”之后,才会产生“钱到底上哪儿了”的追问。与年轻人相比,一些老年人则陷入被动与不适应的困境。移动支付在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安全风险。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就移动支付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① 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完善与移动支付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市场规则;加强对移动支付行业的监管力度,强化信用环境建设,打造(规范)良好的支付市场秩序。(2分)

②移动支付平台应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防范和应对安全漏洞的能力;

同时开发出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支付方式,让消费者享受更安全高效舒适的消费体验。(2分)

③商家应诚信经营,严守市场道德等市场规则,保护客户信息,营造良好的移动支付环境。(2分)

④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支付方法,善于运用正当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分)

(2014全国卷2)38.在信息技术快速发现的今天,不断出现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次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一: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14分)特点:

作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

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2016全国卷2)38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⑵综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14分)

(2017全国3卷)38.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收购种植农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第二篇:《经济生活》前沿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前沿——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同学好!(自信,从容,面带微笑,自然大方)

这一学年,我将和大学一起学习。现在老师先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姓名,联系方式:***,E_mail地址)我叫邓秋云,大家可以叫我邓老师。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们从今天开始,就将成为有缘人,希望我们大家都珍惜在一起的缘分,能够做到互尊、互谅、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进步。

今天开始第一天上课,大家还习惯吗?(不习惯,但慢慢就会习惯了,关键是订立好目标,做好初中学习向高中学习的过度。)这是我们的第一节课,我们就轻松一些,聊聊天,相互了解一下,好不好?(好)聊什么呢?我们从暑假聊起吧!大家这个暑假一定过得很轻松愉快吧?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为什么使你印象深刻呢?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谈谈?(先做一下自我介绍,自告奋勇)

学生:帮家里做农活、家务等。

教师:这位同学一定是一个乖巧勤快的好孩子。体贴父母,帮助他们减轻负担,是个懂事的孩子。劳动最光荣,我们只有在劳动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充实的快乐,而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果实才是最甜美的。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学习也是一样。

学生:旅游

教师:这位同学一定是一个懂得适当放松自己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去游览好山好水,拜访名胜古迹,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同时,在无意间,你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给予了支持哦!

学生:打暑假工

教师:这是参加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这位同学提前体验了作为一个社会劳动者的身份。打工辛苦吗?(辛苦)打了多久的工啊?(一个月)在这个月里,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打工不易,钱难挣)

教师:所以,现在回到学校这个象牙塔里,就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打工一个月的时间里,你的身份就是一个工人,一个劳动者。作为一名社会劳动者,你是否知道你的权力和义务是什么?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你通过那些途径来维护?(这将是我们经济生活这本书要讲到的内容)

教师:这个暑假还有谁是去打工的?你们拿到的了一定数量的工资了吧?这个工资收入就是在一定收入分配方式下取得的。你们打工的收入都用于那些方面?

学生:学费的一部分、购买手机、购买衣服等

教师:大家知不知道,手机、衣服等等这些东西是怎么到了你的手中的?

学生:用钱买来的

教师:用钱买,是一种消费行为,对于商家而言是卖,这种买卖活动,在经济学中就是一种交换行为。花钱从商场上买回来的这些东西,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劳动者的劳动、企业的经营生产出来的。

人们要生存发展,就要解决衣食住行等这样的问题,所以,对这些的生产,也即是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先有生产,然后再进行分配,(分配取决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获得工资等收入,才能去交换,最后才进入到消费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板书)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实,大家在生活中有意识无意识的,都参与到了经济生活中来了。刚刚有说去打工的同学,其实你就已经是参与到了经济社会生活中来了,在劳动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就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方面的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见面打招呼会说:“你在哪里发财?”递根烟接着说:“恭喜发财!”

教师:另外,在坐的各位,大家是否知道,你们已经获得的经济生活中的第一个身份是什么?

学生:消费者

教师:对,消费者身份。作为消费者,你要在市场上消费,必须首先是要自己身上有钱,经济名词就是指货币,有钱才能买回来东西,但是,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你所需要的东西。这还要看市场上是否有你所需要的商品,你还需要了解商品的价格等。商品、货币、价格,是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概念。

教师:《经济生活》这本教材,就是要我们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家翻开这本书的目录可以看到,这本教材一共有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分别对应着与我们经济生活联系最紧密体验最深刻的四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如何分配,如何发展。每个单元下面有2~3个课题,每个课题下面至少有两个框题。框题就是我们每一节课要完成的内容。

教师:大家对老师我有什么要求或者希望?(都把自己对老师的希望或者要求告诉老师吧?)

学生:

教师:民主、开放、个性的风格。课堂不是老师我一个人的事情,教学相长(zhang),课堂是我和同学们之间的事情。所以,大家要积极的参与课堂中来,勤于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如果课堂上遇到不懂的,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及时的提出来,我和大家一起为你解决。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会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些时事等知识。

对于课本的重要的观点,知识点,老师会重点讲解,大家在课后应该及时复习。及时复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于像政治这样的科目,课后及时复习重要的观点,知识点,比起你两天,一个星期后复习或者考试之前突然袭击要好的多,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每天上完课之后,抽出时间来复习一下当天所学习到的知识,然后通过练习进行巩固,下了晚自习之后躺在床上,好好的想想今天课上,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掌握的。如果记不起来,那就及时的翻开课本或者笔记补回来。这样的学习效果最好了!

在上课、做作业或者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学习的效率。“不是要你抓住每一分钟学习,但是,要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送这句话给学生)

教师:大家在新学期新的起点上,对自己又有什么目标和要求呢?谁来和我们大家谈谈,我们相互交流,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嘛!

教师:勤奋的含义是今天的热血,而不是明天的决心,后天的保证。所以,大家谈了这些目标和要求都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立即行动!不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让自己心中的热血澎湃消磨在时间的隧道里。应该活在当下!

对于制定好的学习目标,大家一定要坚持不懈的,不折不扣的去执行,相信到最后,一定能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教师:说了这么多,大家回顾一下想想,总结一下,你认为谁说的最好?为什么?

学生:

教师:其实在老师看来,勇敢的站起来发言的同学都是表现的很好的。无论你说的好不好,你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好的。在《团队激励》一书中讲到,“学习金字塔”是由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的学习效率构造而成的,听讲的效率是5%,阅读的效率是10%,声音和图片的效率是20%,示范和演示的效率是30%,小组讨论是50%,实际演练和在做中学是75%,马上运用和教别人是90%。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多参与到课堂的小组讨论,演练等活动中来,在上完一课之后,要及时的复习,并通过练习加以运用。以后老师还会让更多的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希望大家都能积极主动的把握住机会!

这几课聊了这么多,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经济,以及学习经济这门课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希望大家在学习中不断的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及时复习,提高效率,关键是要立即出发!学习不容等待!

希望我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相处愉快!谢谢大家!【教学反思】

教师:刚刚过去的军训有没有让你们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学生:累啊!

教师:累是一定的!但是,累就不训练了吗?你们累的时候,是否想到了训练你们的军官?如果他们也像你们一样,累了就不训练了:船到码头车到站,兵器入库放马南山。那国家谁来保卫?

学生:训练

教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的顺口溜:球场、操场、靶场,场场呐喊;哨声、号声、歌声,声声嘹亮;齐步、正步、跑步,步步为赢。这就是军人的生活,军人的意志,军人的精神!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让我想起了老师在大学军训的时候,一位教官曾严厉的对我们说过这么四句话: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一切任务,争取一切荣誉。就这四句话,意志激励着我,无论做什么,这四个一切都是我的宗旨。

学生:对教官的不舍等

教师:在军训期间,大家就是同甘苦,共患难的战友。训练,拉歌,比赛等等。昨天,掉皮、掉肉,不掉队;今天,留言、留恋,不流泪;明天,退役、退伍,不褪色。这就是战友情。老师就是在军训时结识了大学四年甚至是现在关系非常要好的一个战友,亦是朋友!大家在一个班里,也经过了军训的艰苦训练,已然是共患难的战友了!所以,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互相勉励,共同进步!谁掉队了都不可以!

第三篇:经济生活《股票! 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

经 济 生 活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和商业保险的含义、种类和特点。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能力目标:

1、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并能利用基本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

2、重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积极参与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因此,要从国家角度、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因此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教材内容分析]

本框《股票、债券和保险》和前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共同构成了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本框按照我国居民对不同投资方式的相对熟悉程度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股票、债券、保险的顺序进行排列。第一目讲股票,介绍了股票的基本含义和股票投资的特点两方面内容。第二目讲债券,介绍了债券的基本含义、债券和股票的比较。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投资特点。第三目讲保险,介绍了保险的基本含义、保险的功能、保险的分类。

本框教学重点是比较购买股票、债券和保险三种投资方式的异同。教学难点是对于不同的投资行为怎样作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投影图片]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储蓄这一常见的投资方式。在这张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张某买彩票中了10万元大奖,他想到银行把钱全存起来,但又发觉利息太少,不划算。同学们能不能想到其他一些投资方式,给他提供一些建议呢?

(学生自由发言)其他投资方式如股票、债券、保险。学生分别阐明自己的投资方案及理由。

(由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引入新课“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获知学生的知识储备)师: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三种投资方式正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主体内容。张某到底应该采取哪一种投资方式呢,这就需要我们先去认识一下这几种投资方式的性质及特点,再为他提供建议。

[板书]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板书]

(一)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二、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5页提供的镜头一、二。

师:小戴和刘先生都投资了股票市场,但他们的结局却不一样。是什么使得股票有如此力量呢?现在,我们就要通过对股票知识的学习来揭开这一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围绕下列几个问题议一议。(1)股票的含义和性质分别是什么?

(2)股票的生命力在于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生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获得主干知识)

师:在股票的流通过程中,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就涉及到股票的收益问题。请同学们来解释一下,股票买卖的收益从何而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教师点拨]无论是股息和红利还是股票价格,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断的变动过程中。

[学生体会]教材57页虚框中1支股票价格变动带来的收益情况。由此可见,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归纳出知识点,而不是一味灌输)师:收益与风险总是并存的,但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还是有重要意义的。[学生归纳股票市场建立和发展的意义]

[过渡]股票投资收益虽高,无奈风险太大,我们还是选择一个更稳健的投资方式吧。[板书]

(二)稳健的投资——债券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投影图片]通过投影几种类型的债券引导学生认识债券的性质、构成内容及种类。[学生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把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从“发行单位”和“特点”两个方面制表,并请制作成功者交流自己的答案。

[小结]学生填教材58页上的表格,加深对股票与债券区别的认识。(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过渡]不管是投资股票还是债券,总会有一定的风险。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些突如其来的灾害和危险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面对灾害和危险,人们逐渐摸索出一条减少损失、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会的有效办法,这就是现代社会中普遍盛行的保险。

[板书]

(三)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掌握下列几个问题:(1)什么叫商业保险?它的分类有哪些?(2)保险在投资回报上有何特点?(3)订立保险合同应遵循什么原则?(4)分红保险有什么新特征?

四、回归实际,拓展知识

师:在这一节课,我们探究了三种投资方式,加上前一框的内容,共学习了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四种投资方式。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还是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现在我们对于张某10万元的投资有没有新的建议呢?

(投影)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首尾呼应,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总结]我们在选择投资方式时最理想的效果是一方面追求数量的最大化,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基于这两点,我们不宜将资金投向单一渠道,也就是俗话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在这里,我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大家参考。一种是“四三二一”方案,即,40%的资金用于储蓄,30%的资金购买债券,20%的资金购买股票,10%的资金参与保险。另一种是采用“三三制”,即1/3的资金用于储蓄存款,1/3的资金用于购买各种债券,1/3的资金用于投资股票和购买保险。

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但愿我们都能成为理财好手、投资专家,“以钱生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评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摒弃了传统的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框题的教学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针对这一情况,本教学设计按照教学内容本身的层次设计一系列的小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贯穿下,学生达成了知识和理解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本教学设计还注重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整节课的设计让学生从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讨论、动手操作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增强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人教版《经济生活》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经济生活》总复习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总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

神奇的货币

第二

多变的价格

第三

多彩的消费

第四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五

《企业与劳动者》

第六

投资的选择

第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八

国家的收入与分配

第九

征税和税收

第十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一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二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

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商品:(1)什么是商品?P4(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理论联系实际:①、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②、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

2、货币:

(1)货币的产生:P4-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P

(3)、货币的职能(含义)

个职能①②③④⑤P----7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①价值尺度的含义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原因:P6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含义(有区别)P6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⑶货币流通规律P7

用公式表示如下: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3、纸币:

(1)纸币的产生、含义:P8

(2)纸币和货币的关系:①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②纸币没有价值,货币有价值。

(3)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4)纸币发行的规律:P8第二自然段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P8

(“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4、电子货币的出现P9(电子货币包括: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账终端等银行交易工具和业务。)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P9

2、信用工具

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有:P9①信用卡的含义及优点P9、10

②支票的含义及种类P11

3、外汇:

⑴外汇的含义P11

注意两点:①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②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①外汇汇率的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②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一般来说,一国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同理。

⑶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⑷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P12

第二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P13--14

①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②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含义:P14

2、价值决定价格------决定因素P1

⑴、商品价值(含义P)与价格(含义P6)的关系:P1第一自然段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基础,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则越低。①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②价值总量:是指某一部门或某一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量总和。

公式表示: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⑵、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P1

②个别劳动时间含义:是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⑶、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①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

⑷、劳动生产率的含义P16

①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效率。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生产部门或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效率

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⑸、明确几对关系:

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正比

(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

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

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

④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无关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不变

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正比

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所以价值总量增加,商品生产者获利就会增多。

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P16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注: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直接原因是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供求会影响价格,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求。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P17第一自然段

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③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还会引起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④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的含义:P17---18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P18—19

①调节生产。(怎样调节)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什么,怎样提高)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为什么)

第三

多彩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P20)

(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正比)。②……③……(P20倒3段-P21第一自然段)

(2)商品价格影响消费。(反比)(P21第2自然段)①……②价格对不同消费品的影响不同(P17第2自然段)

理论联系实际:

收入影响消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收入差距影响消费→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价格影响消费→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物价。

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价格变化“谷贱伤农”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P21第三自然段)

4、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消费心理(P23)

二、消费类型有哪些

(1)按产品类型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P21

(2)按交易方式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P21-22

注:①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与否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贷款消费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消费观念是攒钱消费,这也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

②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

(3)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注: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身心愉悦。(由低级到高级)

三、消费结构、什么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为什么会变化(变化的原因)?消费结构怎样变化(变化方向)?(P23第一自然段)

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的关系?(P23)

恩格尔系数过大的对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的什么?

四、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

2、人们的消费心理有哪些表现?(P23-24)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3、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P2)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三个避免”(P2)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为什么要倡导绿色消费?什么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主旨、核心是什么?绿色消费有哪些要求?绿色消费体现了什么发展观的要求?(P2-26)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什么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什么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P26最后一段)

综合探究

正确对待金钱

如何看待人生与金钱的关系(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对于金钱的认识,应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辩证地加以看待。(P29)

(1)金钱是什么?(2)对待金钱的态度?

(3)正确金钱观的作用?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认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反对“金钱万能论”,抵制拜金主义。

第四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人们的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P33)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P33)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P34)

第一,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

第三,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社会再生产(P34)

、含义:

2、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及其关系。(P34)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P34)

(1)根本原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主要矛盾决定。

(3)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4)意义:①只有…才…(基础)②只有…才…(差距)③只有…才…(国力)

2、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P34)

3、怎样发展生产力?(P34-3)

(1)坚持……不动摇,坚持……为中心;展,大力推动科技(2)必须通过改革,调整……,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的内容、作用(3)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4)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

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什么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3)

注:基本经济制度≠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为主体(P36)

(1)地位:(P36)为什么要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含义(范围):(P36)

(3)内容)国有经济:(P36)①含义。注: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②地位:③

态度:发展、壮大

④作用:

2)集体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P37)①含义:

②地位:

③形式:④作用;⑤态度:支持、鼓励、帮助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P37)①含义:②地位:③态度:

(4)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形式)——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本质属性

公有制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的前提下的企业的资组织形式————公有的资本如何组织、管理、经营,是方法、技术操作问题。

2)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P38):

①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性质

②股份制

股份制的性质(P38)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优越性):(P38)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P38第二自然段))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控制……控制……。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

从区别来看: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当前国有经济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个公有资产仍占优势,所以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从联系来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对公有制的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

3、非公有制经济(P38)

(1)范围:(P38))个体经济①含义:②地位;③特点:④作用:

2)私营经济①含义:②地位;③特点④作用:

3)外资经济①含义:②地位;③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非公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党的十六大提出对非公有制经济“非禁即入”、“同等待遇”,国家在宪法修正案中提出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都是为了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宏观把握本框内容)

(1)是什么?(P3)

(2)为什么?(依据)(P40最后一段)①原因:②意义

(3)怎么样?

①两个必须毫不动摇

②……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市场竞争地位平等)

第五

《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制——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含义:(P41第一自然段)

法律特征:企业法人

2、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①有限责任公司

②股份有限公司③二者的联系、区别(P42-43)

3、组织机构(P43最后一段)

4、优点、作用(P44第二自然段)

二、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经营的含义:(P4第一自然段)

2、公司经营的目的(P4第一自然段)

3、公司营利的重要性(只有……才能……)(P4第一自然段)

4、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P4-46)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为什么?战略正确,就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战略错误,就会遭遇挫折,甚至破产。

怎么样?正确的经营战略出自高素质的决策群,他们善于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怎么样?科技与管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而先进的科学手段可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是什么?企业信誉是指企业诚信经营,反对失信和欺诈;企业形象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及得到的评价和认同。

为什么?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怎么样?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4)除此以外,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进行兼并和强强联合、提高经营者素质、优化组织结构等也是影响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4、兼并、联合、破产

(1)兼并

含义: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

作用: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联合

含义:主要是大企业的联合

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3)破产

含义: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和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

作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其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结论:它们都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观规律作用之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作用在于: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对于社会,优化资源配置;对于国家,减轻财政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对于劳动者,促使其提高素质,维护其长远利益。

三、劳动和就业、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为什么要扩大就业?(P47-48)

(1)根本原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光荣。P47

(2)就业的重要意义(扩大就业的重要性):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对社会

②对自身

(3)我国就业的现状(扩大就业的必要性)劳动力总量大,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2)、如何扩大就业?(P49)

(1)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2)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作用。

(3)国家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4)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①②③④。(P49-0)

提示:可简略记为“经济发展,市场调节,政府促进,正确择业。”

四、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为什么?(意义)

(P0倒数两自然段)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一,是……的前提;第二,是……的保证。

2、是什么?(权利的内容)(P4第一自然段)

3、怎样做?

(1)国家:(P0倒数第二自然段)党和政府在……的同时,加强……,改善……,完善……。

(2)企业: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动者:(P1)①履行义务——基础

②依法签定劳动合同

③权益受损时依法维护——投诉、协商、调解、仲裁、起诉

④增强权利和法律意识

第六

投资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一)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含义:P2我国的储蓄机构包括:①②③

2、利息的含义、计算公式:P3

3、利率的含义、表示方法:P3

注:(1)我国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2)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存款利率,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3)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①如何调节: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调节存款量、贷款量→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②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下,提高存、贷款利率,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货紧缩则反之。

4、储蓄存款分类:①、②P3、比较定、活期储蓄的投资特点和作用:P3

特点和优点

作用

活期储蓄

存取期限活、存取数量活、存取次数活、收益较低

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方便储户小额资金的存入和使用。

定期储蓄

储蓄形式多(4种)、存期固定、存期长则利率高、收益较高

积累性强,适合人民群众节余款和积少成多的大宗用款的存储需要。

定期储蓄可提前支取,必须一单(存单)一证(身份证),并且按照活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含义:P4

2、主要业务:(1)、存款(2)、贷款(3)、结算P4----

注:银行利润的有:存贷款的利差和服务性收费。前者是银行利润的主要。

3、其它业务:提供债券买卖、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P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一)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的含义(性质)及股东的权利:P6

注: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

2、股票价格及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1)股票价格: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

(2)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股票上市以后,受公司经营状况、供求状况、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因此常常波动而偏离发行价格。

3、股票投资收入的(两部分):P7第一自然段

4、股票投资特点:(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是一种不可退还的永久性证券;股票的交易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股票具有风险性

、作用:(意义)P7第二自然段

(二)债券——稳健的投资

、基本含义:P7

2、债券与股票的比较:

(1)不同点:性质不同;受益权不同;偿还方法不同。

(2)相同点:都是有价证券;(对发行者)都是集资手段;(对投资者)都能获得一定收益。

3、债券的种类:按其发行者不同,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其区别如下。

发行者

收益

风险

流通性

国家

金融债券

金融机构

较强

企业债券

企业

国债只是政府债券的一种,政府债券还包括建设债券等。

4、“基金”P8

特点:集合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专家经营、专业管理。

(三)保险——为风险投资(商业保险——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基本含义及功能:P9

2、种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注:分红保险既具备保障功能,还可分配保险公司经营盈余。分红保险属于人寿保险之一种。

3、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P60

第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含义:p66—67

地位,范围,分配什么,分配尺度、分配结果

2、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p67

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

3、按劳分配的意义:p674、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p67

二、其他分配方式:

(一)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范围:个体经济

2、如何分配:扣除成本和税收

3、意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个体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含义:p68第三段

2、主要生产要素存在的形式: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3、意义:p68第四段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力水平

2、我国的经济制度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2、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为什么?)p70最后一段

3、如何实现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怎么样?)p71

第八

国家的收入与分配

一、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一)财政收入、财政的基本含义p72:含义,国家预算,国家决算

2、财政收入:税、利、债、费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因素、分配政策—重要因素

(二)财政支出

、含义

2、分类:p74—76

(三)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p77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支持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2、调控经济,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过热)

3、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二)人民生活有保障

、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2、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九

征税和税收

一、税收及其种类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主体、目的、地位、本质、依据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p81

(三)增值税:

、含义:p82

2、纳税人:p82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出口货物不交税)

3、税率:基本税率为17%

4、计税方法: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优点:p82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6、意义:p82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四)个人所得税

、含义:p83

2、纳税人:注意居住满一年还是不满一年以及是否是在我国境内取得的收入

3、应税项目:p83

4、特点:p83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越重,所得越低,税越轻“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是显著特点、税率:p84(注意:自XX年1月1日扣除1600元)

6、意义:p84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纳税

(一)纳税人与负税人

、含义:

2、联系与区别:

纳税人

负税人

区别

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联系

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2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三)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四)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处罚、偷税: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

2、欠税: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4、抗税:抗税是指纳税人抗拒税法规定的违法行为

(五)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六)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

第十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资源配置a:必要性b:手段:计划和市场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调节资源的方式(市场机制):价格、供求、竞争

4、市场调节的优点:

①市场可以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

②市场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市场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二)市场秩序、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2、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的具体规定。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3、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以及如何加强诚实信用建设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2、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原因: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单纯靠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要求,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③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者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第十一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十世纪末,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经济建设目标: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GDP到2020年力争比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二、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1)是什么?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为什么?

①科学发展观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加,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第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我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第二,具体经济发展措施: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路子。

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④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含义:p106最后一段

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在全球到处奔走。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的实现形式: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

①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二、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世界贸易组织作用: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2、世界贸易组织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3、世界贸易组织目标: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发展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①有利的一面: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②不利的一面: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也是严峻的考验。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显著增加。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2、新形势下怎样坚持“引进来”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3、什么是“走出去”“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4、走出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第五篇:《经济生活》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 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

一.内容标准本文由文综之家

整理

课程标准要求在本框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了解我国的税种分类,理解、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自己分析、理解基本原理和把握事物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自己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掌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反税法的行为;能够运用所学税收基本原理,剖析一些主动纳税和偷漏税的事例,说明公民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识记: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了解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2、理解: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关系、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意义、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运用:学生运用税收的知识,观察、分析生活中关于税收的现象,更好地体会把握税收知识,进一步明确公民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能力目标:

1、通过的特定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感悟中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并让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同时提高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亲身体验,现场说法,融合与税收相关的知识,锻炼学生整合税收相关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对税收的知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思维扩展,培养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及以及深层次挖掘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守法和义务的表现,也是公民爱国主义的体现,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自觉诚信纳税,同时增强权利意识,监督、关心关心税收的使用,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教材内容分析本框内容主要讲述征税和纳税的知识,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有:税收的本质(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及固定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税的种类,尤其要掌握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知识、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理解公民依法纳税的原因、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违反税法的行为,知道公民作为纳税人既要履行义务也要行使权利等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将本框关于税的相关知识与财政的知识相结合,从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出发,理解税收的本质。充分联系现实生活的体验,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并把握三者的关系,税收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收的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可见,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税收的“三性”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要让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认识到的税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两个具体的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具体体会税收的本质及基本特征。再从税收与公民个人关系出发,理解、感悟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税收的性质及重要性,理解依法纳税的重要性,从法律的角度明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启发学生自觉树立纳税意识,诚信纳税,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四.教学重难点及分析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这是本框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要理解税收的本质必须将它和财政联系起来,需要学生较全面地整合财政与税收的知识,从财政与税收的联系中把握税收的本质,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对理解财政知识,有重要意义,但对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知识的本身带有抽象性,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感悟税收的知识,理解税收的本质(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的事例,感悟税收的基本特征,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由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把握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性,所以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让学生理解税收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更有难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创建与税收相关的思维环境,以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分析生活、感悟生活中把握税收的知识,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分析这一问题要先带领学生全面分析、感悟国家税收的性质,真正理解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有理解税收与国家职能正常行使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白依法纳税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不仅涉及到要做一个守法公民,还要明白依法纳税也是爱国的体现,要通过自己的诚信纳税,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公民,另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还要明白,做公民要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不仅要履行纳税的义务,还要积极行使公民的权利,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对税的征管,关心国家的税收问题,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真正理解纳税意识。这一重点的解决,要侧重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价值标准,注重感悟式教学,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五.教学活动:(课堂导入,以生活小事例“饭后的故事”,导入税收的话题)“饭后的故事”

一天,我和几个朋友到一个餐馆吃饭,在结账时,老板说一共134元,如果不开发票,130元就可以。老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答:省税钱

(以税的概念为线索,让学生开展话题讨论,让学生提前进行自由式的税收思维,为后续的税收教学创造良好的思维空间)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税收?,进入合作探究活动阶段探究活动一: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首先播放一段关于打击虚开增值税法票的案例视频(这一视频实际上也为后续教学中学习增值税、了解违反税法的行为等潜移默化地准备了相关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总结:税收与强制性、政治权力的联系其次,以图片为线索,引导学生找到:税收与财政的关系,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学生积极探究,认识到:税收与国家、国家职能、财政收入的联系师生的共同探究,要形成以下结论:税收的含义:税和税的征收合称税收,从本质上是,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师提出问题:税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一部分知识较抽象,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有很大难度,为此选择生活色彩浓厚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税收知识为主题,创设电视剧《乡村爱情》之税的故事出示故事简介:……让学生以编剧的身份,运用税收知识,创设故事情节……在这一过程中,积极设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税收的知识:

1、了解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现象

2、认识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和意义再让学生运用以上知识,边学边用创设故事情节……师生对学生创设的情节,共同探究,得出结论:1.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及固定性文综之家2.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收的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继续创设故事情节……探究活动二:纳税意识播放税收宣传视频,师生分析理解为什么说公民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得到结论:(1)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2)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保障。(3)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联系课堂开始环节的“吃饭”话题,进行讨论,感悟公民对税收的权利,做到课堂教学首尾呼应)总结:纳税意识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行使权利(最后,引导学生对本框知识进行适当地梳理,使学生掌握的税收知识更加系统、条理)

下载经济生活构建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生活构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生活教学素材

    经济生活教学素材 大话西游---------唐僧师徒来理财 于所钢[指导教师]于2008-7-30 10:27:50推荐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是我们很多老师面......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全章概述 本课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入手,让学生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高一经济生活教学反思

    “课内比教学”活动反思 仙桃一中胡月华 都说时光如梭,转眼“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就结束了。在这一活动中,我受益匪浅。 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设计 来源: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 修改:番禺象贤中学黄映坚 [探究依据] 本单元综合探究活动是落实课程标准“1.1理......

    《经济常识》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教学设计

    《经济常识》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教学设计 《经济常识》前言 ——“我们的经济生活”教学设计 莘庄中学 潘建林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1、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摘要] 教学设计这门学科的概念体系庞杂,设计过程又高度对象化和情境化,因此教学设计过程规律性中又体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文从把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规......

    五维教学设计构建图

    小学六年级英语五维教学设计实施构建图 课题:Unit 10 How can I get there?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城市、城镇或社区内公共设施的大致位置,如:“Where is t......

    经济生活答题

    2018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 1.价格变化的原因 设问模式: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 答题模板:价值+供求+纸币发行量+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