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1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教学设计》。

第一篇: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设计

来源: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 修改:番禺象贤中学黄映坚

[探究依据] 本单元综合探究活动是落实课程标准“1.1理解金钱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教材以正确认识货币和正确对待货币为主旨,从“金钱是什么?金钱能做什么?金钱应该如何获得?金钱该怎样使用?”等方面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明确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获取金钱的正当手段、学会合理支配金钱等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学生对待金钱是既熟悉又陌生,学生的金钱观又有多样性。[探究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和深化对货币本质和货币基本职能的认识;理解根据价格变动和收入增减合理安排经济生活的道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剖析各种观点的思辩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分析、比较和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在共同学习的活动中,体会合作探究的愉悦,学会分享与合作。[探究策略] 根据探究目标,如选择“辩论式” 教学策略。[探究准备]

1、在学习了神奇的货币一课以后就可以告知辩题,如正方:金钱是万能的与反方金钱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拾金不昧应当索要回报与拾金不昧不该索要回报;中学生需要学会理财与中学生不需要学会理财等。

2、学生自报辩题,教师根据自报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收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如古今中外的人对金钱的看法;有关金钱的故事或案例;了解中西方中学生理财情况;走访当地拾金不昧的先进人物等。

3、小组同学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辨别信息的真伪,提取辩题的有效信息,有条理、有逻辑的整理信息并加以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4、小组同学进行辩手分工,根据自己承担的辩论任务撰写主要辩词。[探究实施]

1、教师宣布辩论的有关规定、程序和要求。

2、辩题双方按正规的辩论赛规则和程序开展辩论。

3、教师要随时纠正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探究评价] 探究评价以教师为主,学生也可以参与。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客观公正、充满期待的评价能够激励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第二篇:人教版经济生活综合探究教学实录

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教学实录

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堂兄的十年蜕变

(上课开始,老师用课件展示一组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楼房图片以及村民靠种植苗木而致富的苗木基地图片)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组图片有什么感想?” 学生:“感觉这里农民生活很富裕,村里环境绿化很好”。老师:“对!这就是老师所在的村庄的一些实景图,改革开放以来,村里的村民们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他们自身的努力创业下,大家致富了,但是说起村民的致富,我们必须要提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堂兄——李先进。李先进是谁呢?请大家看屏幕”(老师展示课件幻灯片)

用钱篇

李先进,常山县2010年“为家乡作出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森禾有限公司浙江省区的销售代理。近三年他先后出资500多万资金给村里修公路,免费给村里相对贫穷的村民提供苗木和种子,帮助村民寻找苗木的出路,并经常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

老师:“当时李先进被推为候选人时,他的先进事迹在常山有关网站上公布后,网上开展了一场对他事迹的大讨论,下面是一些网友发表的观点:”(老师展示幻灯片)

网友天涯海角:我觉得这个人太傻,自己挣的钱干嘛给别人花?

网友笑傲江湖:如果我像他那么有钱,我买两辆宝马,一辆在前面开道,一辆在后面护驾,我在中间骑自行车。嘿嘿

网友小仙女:作秀!总结完毕。老师:“同学们,你如何评价这些网友的观点?”(学生展开讨论)学生A:“我不同意网友天涯海角的观点,我觉得我们在使用金钱时要用之有益,要用在对国家,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地方。而不是只考虑自己,这是狭隘的。”

学生B:“我觉得笑傲江湖的观点不正确,我们在花钱时要节约着花,不能浪费,要树立适度、理性的消费观。”

老师:“你们讲的很好,我们在使用金钱时要用之有益,也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清轻重缓急,该省的要节省,因为无论从我们当前的国情还是从自身应树立的消费观上,我们都不能奢侈浪费。”

学生C:“我觉得网友小仙女的观点不妥,这样利国利民的花钱,即使是作秀,我们也欢迎!”

老师:“你讲的对!两次被评为“中国首善”---陈光标,大家听说过吗?(学生很有同感)

学生D:“陈光标就是高调做慈善,我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

老师:“是的,他在使用金钱方面就做到了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老师:“同学们,如果你是网友,针对李先进的事迹,你会如何跟帖呢?”

学生回答总的归结到我们使用金钱要有益,有度,钱要用在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师:“目前正在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他们之所以被评为道德模范,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懂得奉献,在金钱观上是正确的。”

老师:“在记者采访李先进时,面对镜头,李先进感慨万千,他说帮助村民致富,一方面是为了感恩,另一方面是弥补自己内心对村民的愧疚,那么,他为什么要弥补内心的愧疚呢?”(老师展示幻灯片)

看钱篇

1995年,李先进大学毕业后加入南下广东闯荡的大潮,初到广东,他就被广东富裕阶层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他们开名车、住高档别墅、出入各高层次的娱乐场所,李先进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样的大城市立足。经过他的努力打拼,用了短短5年时间,他从一名外企的设计员成为一位拥有自己品牌的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老板。他过上了有钱的生活,也买了高档车,住了花园洋房,身边也不缺漂亮的女友,逢年过节回老家时,他会开玩笑地说我那点年薪还不够他一个月的开销,还经常说给我“洗脑”,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今世界,金钱太重要了,有钱就有了一切”

同学们,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讲讲你的理由。老师:“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讨论,每个组选个代表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E:“我们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现实生活中钱不能买到真正的友情、爱情、幸福。” 老师:“看来钱不是无所不能的。” 学生F:“钱很重要,国家建设需要资金,学校发展也需要钱,我们个人只有拥有更多的钱,才能有充足的物质财富,但是钱并不是万能的。”

老师:“你讲的太好了!同学们,国家如果有钱就可以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改善民生,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今天是9月29日,今晚21时16分发射的天宫一号是为我们建太空实验室做准备的,其实这就是科技实力的象征,那么是不是任何国家想建太空实验室就能建的呢?”

学生G:“不是的,这是要经济实力的,因为这要花大量的钱,而且据我所知,目前拥有太空实验室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

老师:“你的知识面很广,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些。其实在我们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里并不仇视金钱”(老师展示幻灯片)

论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茶花女》钱是最好的仆人 老师:“这充分说明钱对国家,对个人是很重要,那么谁能告诉我钱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学生H:“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拥有多少货币,就掌握了多少财富。”

老师:“回答的好,我感到很欣慰,我们同学尽管还没学到哲学,但是已经会用哲学思维来思考问题了,我们看待金钱应该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金钱对于我们现实生活很重要,某种层度是财富的象征,但是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般等价物,也只是商品,它神奇但不能把它神化。”

老师:“对于堂兄李先进看待金钱的观点,我从内心感到一丝不安,也劝过他,但由于那时他年少气盛,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善意劝告,仍然一意孤行。”(老师展示幻灯片)

赚钱篇

2005年,因他企业扩大规模急需资金,但又受国家收紧对中小企业贷款政策的限制,他想到了用高利贷的形式从村民那儿集资。后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公司面临倒闭,他变卖所有家产都不足以还清债务,并因非法集资而被判刑两年。一时,房没了,车卖了,女朋友也跑了。村民们既没有得到高额利息,又赔了本钱。老师:“如果村民想要讨回自己的受损利益,能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大家按小组讨论)学生D:“不能,因为放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老师:“是的,这也给法律知识欠缺的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后悔的村民才认识到,要通过合法的途径赚钱的重要性,要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来赚钱。” 老师:“李先进落得这么个境地,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I:“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在获取金钱时要符合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老师:“即要取之有道。”(老师展示幻灯片)

在监狱服刑期间,堂兄万念俱灰。当初一起参与集资的村民并没有谴责他,更多的是自发前去探望并鼓励他。村民这一朴实的举动使他深刻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和大爱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这也促使他下定决心好好改造,出狱以后回报社会。

老师:“堂兄现在对金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展示幻灯片)

悟钱篇

2010年12月,因为他带动村民致富,回报社会的善举,他被评为“为家乡作出杰出贡献奖”。在获奖那天晚上,他在微博中写道“以前我是金钱奴隶,那时候的快乐是虚华的。现在我从内心感到很踏实很快乐,因为我体会到了我人生真正价值所在”。

(课堂总结)老师:“同学们,通过李先进的十年蜕变,在金钱观上,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如何用正确的金钱观来指导你的生活?”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完毕下课。

执教者:常山一中

李小兰

2011.9.29

第三篇:揭阳第一中学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调查报告

揭阳第一中学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调

查报告

揭阳第一中学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的研究 课题调查报告

揭阳第一中学政治组 林雁

前 言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9月-10月,为开始课题“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的研究,我们对我校部分政治综合探究中进行探究教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知,我校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无论是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是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和实践都是相当不够的,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基本停留在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之上。而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新理念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同时强调的教学策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理念,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科学探究,并根据活动主体的探究学习特征来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具体内容要求:1.选择适宜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的策略:教师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以给学生提供、创设丰富的探究情境。2.设计完整的、不同探究类型的教学过程的策略:教师设计不同类型的探究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3.围绕探究学习的三个要素进行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教师在实践中科学地指导、组织、支持学生的探究学习,面对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应变和处理,以保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得知,我校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学习方式仍然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新理念不符合,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没有发挥出来,当地有效的教学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合作、创新等品质还相当缺乏。这种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影响我校高中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学习,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将探究式学习方式渗透到日常的学科教学之中。在激发学生主体探究兴趣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普遍能掌握一种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二、探究式学习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的意义。从知识革命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新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加之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学会自主获得知识或信息,养成积极的探究式学习习惯,掌握合理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从国际课程改革的视野来看。现在世界各国的中学课程与教学都十分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去进行思考和主动探究,是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由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特定的国情,加之目前应试教育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主动探究学习能力亟待加强。从人性本能和人类生存方式来看。探究是人的一种天生本能,从人的出身以后,人们就没有停止过探究,不过这是一种自发的探究形式。进入学校以后,教师就应该不断的促进他们的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使之提高和完善;同时探究又是人的生存之本,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它贯穿人的一生,贯穿整个人类历史。

(二)研究的现状。1909年,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对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纯知识灌输的传统教育提出质疑。他指出:科学教育不仅仅要让学生记忆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并在芝加哥的一些学校进行实验。主张教学应当遵循设置疑难、确定问题、得出假设、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等步骤。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首先使用了“探究教学”一词,他从“现代科学的本质”的角度,主要阐述了探究学习及其必要性。他提出:不要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教给学生,而应当作为有3证据的结论。教学内容应当呈现出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教师要用探究的方式来教授知识,学生要用探究的方式来展开学习。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教育实践表明,将科学领域中的探究引入基础教育课堂,让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有效途径。199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探究列为科学的核心方法。有位学者说:如果选择一个词汇来描述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科学教育的成果,那它一定是“探究”。杜威、施瓦布等人的研究,包括布鲁纳和皮亚杰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研究,影响了从五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早期的课程教材。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反思传统的“讲解+练习”教学的弊端,研究各种形式的探究式性学习。近年来,上海的教育研究人员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探究)性学习”的新概念,并将这一学习方式发展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到了21世纪的今天,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探究式学习列入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引发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凸现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和国家需要。相关学科(如历史、地理)都进行了大量的有关探究式学习的研究,思想政治课也进行了有关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如薛德宝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例解》一文中指出,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前充分准备以及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江苏省溧阳中学的黄荣平在《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六种方法》一文中强调,“要把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探究式学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真正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张惠连在《教师在初中政治课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中认为,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庄蕾蕾在《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浅探》一文中,还提出了有关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的模式等等。这些论述多从整体层面上探讨探究式学习特点、理念、模式的,但从我校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探究式学习研究来看,还存在很多着空白。为了全面推行课程改革,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主动探究式学习,因而极有必要对我校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探究式学习进行研究。正 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探究、探究式学习、学习方式

1、探究(inquiry)英文inquir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n或inwar(d在„之中)和quaerere(质询、寻找),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其相应的中文翻译有“探问”、“质疑”、“调查”及“探究”等多种译法。《辞海》(1989年版)的解释,“探究”则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就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在我们看来它是指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评性和逻辑性思考。因而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溯源和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

2、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就是把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特殊教学方法。当然,科学家探究的东西对于全人类说都是未知领域,而学生探究的东西只是对学生来说是未知领域。作为中学生,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的。具体而言,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①张玖莉、张林伟: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7页6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侧重于探究的方式或程式,即探究学习的模式或基本程序。不难看出,探究式学习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模拟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这样表述,是由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讨论科学教育的文献中,不管是使用探究(inquiry)还是科学探究(scientific inquiry)这个词,除特别注明外都是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而非科学家的探究。探究式学习要注重实际操作,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将学生与生具有的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上升为由探究获得新的体验、获得结论以及对其承担责任的需要。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相比,探究式学习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问题性、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的特点。

3、学习方式关于学习方式,目前学术界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但是都认为学习方式并不指某一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生对具体策略和方法作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①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习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其内涵是:(1)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2)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3)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组合性的变量,它反映了学习者的思维水平。②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

1、主体性理论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它能够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特色,又是探究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根据教育心理学,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或探究内容的兴趣和探究动机,要保证整个探究过程对学生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学生都有学习动机和需求,只要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是有意义和有价值时,所学习的知识符合他们的成长需求,学习动机才会明显。探究式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成就,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认知主义理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客体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与认知结构之中,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映,即学习才能发生。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学习过程的一个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个体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事物加深认识和印记,对知识进行重组和建构,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我校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探究式学习的现状 通过调查可归结如下:

(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浓,探究的问题过于简单

1、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浓。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中拟定的问题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学生就饶有兴趣去探究结论,问题会牵引着他们进入探究过程。反之,他们就会浅尝辄止,没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探究过程也平淡乏味,这样的探究式学习也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果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教师不能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激情,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难以发挥出来,学生就不能做学习的主人。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地处经济比较落后,信息比较闭塞的某些农村地区,学生普遍缺乏主动探究习惯和意识,从而影响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学生缺乏探究学习的兴趣,他们就难以做学习的主人。

2、探究的问题过于简单。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是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前提的,因为问题预示着研究的目标和方向,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学习也是如此。首先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各种问题,然后再循着问题去搜索各种信息,组织各种材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可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探究式学习无论是问题的提出方式,还是探究问题的过程均极为简单,缺乏足够的准备,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更多是为升学作准备而不是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的。例如在上《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综合探究课“建立学习型社会”中,有的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第一: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第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性。第三: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第四: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条件。第五: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从上面四个问题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样的导入这样的问题属于探究性不强的一类问题,或者说不属于探究性的问题,因为问题本身仍能预见学生在整理教材信息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课知识的分析能力、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十分有限,不利于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对此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只能说部分目标达到而已。这就是综合探究课教学过程中探究问题过于简单的表现。显然探究问题的简单化不利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有效的范例教学,也缺乏充分合理的利用本地资源

1、缺乏有效的范例教学。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都接触了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一些知识,了解了一定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一般方法,也学了一些探究学习的示范,但对于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来说,立即让他们自主开展探究式学习恐怕很不现实。这时,教师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范例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围绕一定思想政治课题组织教学,恰当地把教学内容拟定成合适探究的问题,告诉学生如何利用当地资源收集、整理、分析思想政治信息,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范例探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学生从教材和“前概念”知识中去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的心理倾向,而且使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思想政治现象和事例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对思想政治信息搜集整理、去伪存真、比较归纳等基本方法,最终走向由认识社会到改造社会的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善于提供可行的教学范例,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探讨空间,以利于学生从观察到模仿再到实践去开展探究式学习。同时学生也应从范例中学会赏析他人的探究过程和成果,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逐渐养成自己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方法。

2、缺乏充分的利用当地资源。据调查,新课程实施以后,部分地区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探究式学习早已有意无意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但很多地区的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讲授教材上的内容外,较少地把课外知识作为探究学习的课程资源。比如在《经济生活》的综合探究课中可以对当地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当地某些成功企业经营的战略等作为资源进行探究。在《政治生活》的综合探究课中可以从当地政府网页或相关部门收集了解听证会资料、政府如何履行政府职能、当地典型人物和事件等资源进行探究。在《文化生活》的综合探究课中可以从风俗习惯、地区精神、地区文化特色等进行探究。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理论性、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所学内容,并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充分合理的在探究式学习中启发学生利用他们所熟悉的本地乡土课程资源,就可以把理论具体化,降低学生理解思想政治课的理论难度,这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三)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课程观念老化,教育教学行为保守,习惯用老的方法教新的教材;对课改的新理念缺乏深刻理解,教学中“热闹多,门道少,形式主义严重”;专业知识不足,不善于开发和利用当地课程资源;信息素养较低,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教学仍然是“满堂灌”,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活动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教师缺乏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探究学习,部分老师认为既浪费教学时间,又担心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学生缺乏把握教学内容的能力,因而仍然“走老路”。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不适应探究式教学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许多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不高,对探究式学习的要求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教学行为形式化,表面化现象很严重。这使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大大增加了难度。

(四)教学条件限制,探究式学习较少。根据调查,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是住宿生,加之现在很多普通高级中学都进行“扩招”,班额人数过多,这在客观上也为我校开展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增加了障碍和难度,使探究式活动在操作上存在着困难,因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就相对少了。课程资源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条件下,很自然地就影响了探究式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效果。常此以往,探究式教学在综合探究课中就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即使我们教师也希望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终究因客观条件之故,探究式学习仅仅停留在愿望之中。

诚然,并不是所有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时时处处都适用探究式教学,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并影响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的实现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中科学运用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愿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努力下能早日解决,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学习效果的几点做法

针对调查的结果,我们课题组根据我校是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综合探究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努力。

(一)把握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1、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师生关系体现出民主、平等、开放、融洽的特征。在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始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而学生是与教师完全平等、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学习主人,师生之间呈现一种饱含平等、民主、自由、友善、尊重、理解、信任、宽容、亲情和友爱的平等对话、相互包容、相互共享的合作关系。在和谐课堂中,师生间流淌着温情,师生关系自然而亲近,每一个学生都能毫不保留的敞开心扉,与教师平等地进行知识和智慧的交流、对话,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理解,在精神与意义的沟通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和谐的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堂中,生与生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和谐”关系,他们在课堂中平等地交流、合作和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活跃互动的教学过程。在课堂的运行过程方面,和谐课堂展现出完整、生动、流畅的特征。在和谐的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堂中不再是教师支配学生的单向信息输入,而是呈现出师生参与、合作、探究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互动交流的激情和冲动。在和谐的思想政治课堂中,不仅师生间进行着有效、积极的双向互动,生生之间同样存在有序的互动。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与自然、轻松的对话中,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学生的思考、创造和探究的欲望得到充分的引发和唤起。在师生积极参与、交流、探讨和分享的过程中,课堂充满师生的激情、涌动着师生的灵感,弥漫着浓厚的人情味,有序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精彩生态。课堂成为焕发师生生命力的场所,成为师生自由对话的舞台,成为充满生机与生命活力的广阔天地,成为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创意生成的智慧沃土。在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和谐课堂”中,师生像徜徉在清香四溢的花园里,似流连于美丽如画的风景中,沉浸在美的享受里,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一份人间的智慧和美好的回忆,师生生命得到不断激活、确证、丰富,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得到不断提升。

3、教学相长的生命历程。在运行结果方面,和谐课堂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激情、益智、悦心的共同体验成长的特征。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课堂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课堂意义的有效生成,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夯实学生人生基础的生命历程,而且能使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得到张扬,教师教学智慧得以催生和提升,使学校、家长、社会对课堂充满信任和期待。对学生而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不仅能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发展层面上使他们得到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在形成学科认知结构的同时发展和提升其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而且能够使他们体悟和享受真诚互动所带来的欢畅感,达成身心的愉悦,激发生命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品质。在教师方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则能引领教师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有效反思,丰富教师的教学体验并提炼上升为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中,师生的学识、智慧、能力和人格得到不断的提升,并在获得认识的同时体验生命力的涌动和精神的升华。

(二)树立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探究学习”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图景,而这一发展必然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传统的仅以文化知识教育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美国着手进行课程改革,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的报告中提出了应重视科学的知识结构,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新教育观,其率先倡导的“发现法”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与此同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学习”(Enquiry Learning)方法。“探究学习”说不是强调儿童中心主义的教学活动,而是通过探究的过程,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结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由于“探究学习”在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方面更具体、适用,加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从理论上对“探究学习”进行了论证,从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广泛传播到世界其它国家,并迅速由理科教学扩展到文科教学中。学习心理研究表明,处于13~18岁的青少年生活经验逐渐丰富,思维十分活跃,新的需要与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成为内在动力,推动着思维的发展,他们厌恶教师的“满堂灌”,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通过学习增长智慧。从思想政治学科综合探究课自身的内容看,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阐述,是人们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并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有利武器,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变迁,都是人类认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具体表现的成果。思辨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而问题的解决又极大地丰富人类的创新智慧。实践表明,我们的教学改变了思路,把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的结论的教学改变为引导学生探索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所遇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教学,寓思想政治信息于探究式学习之中,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的结果有根本的不同。比如“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个问题,如单纯让学生记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教材条文表述转变为学生主动思考如何调整家庭和邻里的生产计划的探索过程,这样的教学会更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三)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流程和操作程序

1、基本流程说明、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分析信息、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在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形成成果,得出结论——拓展应用。

2、操作程序提出问题(设疑与质疑相结合)——分析问题(教师提供查找资料、数据等的相关信息)——查阅资料、数据——收集、整理资料和数据并形成见解——师生、学生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应用到实践。第一:问题情境:以高中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这是探究式学习的起始阶段,它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和社会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问题,诱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机,确定探究学习的选题。在学习中,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从而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结合自己在农村的生活体验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因为学生自己在发现问题时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的动机。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明确如何开始进行问题探究学习。“创设问题情境”需要引出的是学生自行探究学习的问题,但是,它与我们通常理解上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解答问题”不一样。它不是(或者不完全是)以设问来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教师站在问题前面,带领学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创设问题的实际情境,是刺激学生继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包括合情合理的常规性问题,更提倡非常规性的问题,类似于当年在科学界普遍认同的传统下,达尔文提出物种起源,牛顿提出为什么苹果下落等这样一些违反常规的问题。一个大胆的科学设想、一种有争议的新闻事实、一个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一个成功或失败的致富人物,只要是可以引出学生将要进行探究学习的问题,都可以是创设问题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联系社会的发展、社会实践和生活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农实践活动。第二:分析问题: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师生共同探究问题。在这个探究阶段,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然后运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来确定课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一是时间花费长,二是这种学习方式实施时间还不是很长,学生对探究的方法还比较陌生,探究能力低。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逐步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要进行整理、剖析,用以验证课题。教师可以充当信息提供者,为学生提供一些数据、信息,教师应成为是学生的助手,合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围绕,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有三种,一是学生合作探究。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三是大班集体探究。第三:解决问题:在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形成成果,得出结论。结语

通过近3年的研究,我们更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上好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是我们一直的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澄清了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误区——第一、并非所有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探究。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放任自流。第三、探究教学并非完全排斥其它教学模式。明确了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目标——第一: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深层理解。第二,立足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第五,促使学生的品德修养由内向外转化。明确了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原则——第一、尊重学生,倡导民主—坚持民主性原则。第二、突出主体,学会合作—坚持主体性原则。第三、突显个性,鼓励创新—坚持创新性原则。第四、注重情感,相互激励—坚持情感性原则。明确了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策略——第一突出主体,自主探究的策略。第二、启迪思维,创设问题的策略。第三、多维互动,合作探究的策略。第四、发挥主导,创设情境的策略。明确了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第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第二: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第三:学习结果与学习评价的关系。等等一切都是我们在实践综合探究课并不断进行思考而得出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我们继续上好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进行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第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浓。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探究式学习中拟定的问题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学生就饶有兴趣去探究结论,问题会牵引着他们进入探究过程。反之,他们就会浅尝辄止,没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探究过程也平淡乏味,这样的探究式学习也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第二、探究问题过于简单。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无论是问题的提出方式,还是探究问题的过程存在简单化,缺乏足够的准备,学生对的探究式教学是为升学作准备而不是从自生学习需求出发的。第三、缺乏有效的范例教学。第四、由于条件限制存在缺乏充分的利用当地资源的问题。第五、有的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第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努力去克服和改进的。

第四篇:开学考试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31、(9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不断下降趋势每年下降的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旺盛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贸易务业的投资急剧扩张但汽车产业结构与国际相比明显落后,2002年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级单位。期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达95家。同时,我国汽车产业也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缺乏自主品牌和优质的服务。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振兴之路还困难重重。

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32、(31分)

以下材料摘自某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一: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物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 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3)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

答案

31、(9分)

①价值决定价格。汽车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了汽车的价值量,同时,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汽车价格也下降。(5分)

②供求影响价格。汽车生产能力的提高增加了汽车的供应量,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汽车价格也因此下降。(4分)

③外国进口汽车的增加汽车厂商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通过降价增强竞争优势从而也使汽车价格下降。(该答案供参考)

32题(31分)(1)(6分)

①饮食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较高,说明大学生的总消费水平不高(3分)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的收入状况决定了这种消费结构;大学生的收入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所需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3分)

(2)(16分)

①存在从众心理,容易追赶潮流;

②存在求异心理,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

③ 存在攀比心理,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

④存在求实心理,大多数大学生力求“花得值”,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3)(9分)

① 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尽量在自己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

② 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随大流,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而忽略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第五篇: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全章概述

本课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入手,让学生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加经济活动。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课标基本要求

列举实例,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新课程学习

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学重点、难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所学内容,指明生活与消费必须通过发展生产来解决,从而引入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以及本节课的生产问题。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生活消费与生产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A、过去的消费观念:“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交通工具变化:马车――客车――火车――轿车――飞机。C、生活娱乐活动变化:说书、唱戏――电影――电视――因特网。D、还有哪些生活消费方面的变化?

提出问题:生活消费方面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1)生产决定消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1页,并思考:生产如何决定消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对生产有没有影响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1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材料说明的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就材料与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材料说明,生产是围绕着人们的消费需要进行的,消费对生产有引导作用。

首先,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其次,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再次,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3)社会再生产

教师活动:说明社会生产是不断重复进行的,不会中断。引导学生看教材P33,提出问题:什么是社会再生产?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实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3)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2页彩图,联系近年来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思考并找出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4)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总结: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大力发展生产力问题。让学生明确生产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实情况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说法正确地是()A.生产决定消费

B.东消费决定生产 C.二者互相决定

D.生产重于消费 答案:A [例2] 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首先必须生产出来,才能消费它,否则就谈不上消费。这句话主要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

C.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答案:D [例3]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受教育的人数多了,程度高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走向工厂企业、公司等经济部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这一材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C.消费提高了劳动力质量

D.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答案:C [例4]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

⑴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⑵ 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⑶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⑷ 改革开放的需要

A、⑴ ⑵

B、⑴ ⑵ ⑶

C、⑴ ⑶ ⑷

D、⑵ ⑶ ⑷ 答案 A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变化的原因。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让学生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自己感悟生产的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国家经济生活的情感。

4.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57.6%。

材料二:2002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铁路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2002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2、公有制为主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特别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整体,而是指里面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那一部分资产。

(1)国有经济及其地位作用。教师活动: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请同学们看刚才展示的材料一、二,它主要表明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怎么表达呢?请看教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联系材料说明)。因此,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及其地位作用。教师活动: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经济单位属于集体经济?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实际,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城乡的工业、服务业有很多是集体经济,如: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县、乡镇、村办工业企业,商贸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

教师活动:集体经济虽然不如国有企业规模大,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也不如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但是,也是我国重要的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35页波导手机的材料,并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波导公司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混合所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它里面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教师点拨:刚才大家学习的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内容,表明资产归谁所有。可是,这些公有资产用什么方式、形式来经营使用,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它可以是国家、集体直接管理使用,可以聘任他人管理使用,可以承包、租赁,也可以与其他经济联合、合作等等,总之,哪种形式有利于公有资产发展壮大、取得最好效益,就应该采用哪种形式。当前,股

份制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公有制形式。请同学们看教材35页,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讨论

教师点评:上海电气是一种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股份制企业中,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通过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6页,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两个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一局部地区、局部行业也可能不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运行态势和重要缺有资源。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

教师活动: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经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见课本37页(2)私营经济 教师活动: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私营经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见课本37页

教师引导: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相比较,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教师引导:除教材上讲的这几点外,从二者的含义上看,还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雇用劳动为基础。(3)外资经济 教师活动: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他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提醒学生注意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不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全部资产。并简略介绍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比较,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前面集体经济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集体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说法是不同的。(简单了解即可)

4、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师引导: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生产关系状况是有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教师引导: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有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教师引导: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

教师引导: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状况,那么,折椅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教师引导:这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

A.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是与我国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C. 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 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 答案:A [例2] 对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理解不正确地是()A.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多数

B.在有的地区可以占优势,有的地区也可以不占优势

C.在关键行业要占优势,非关键行业可以不占优势

D.在社会的各个地区、行业都要占优势 答案:D [例3]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是()

A.经济规模较小

B.劳动生产率低

C.不以雇用劳动为基础

D.不以赢利为目的

答案:C [例4]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D、扩大就业,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途径 答案 A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

全课概述

本课承接第四课“生产”,自然引出,生产主要是通过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的细胞来进行。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由此进入对公司的论述。而劳动者就是在企业和其

他地方从事着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又相继讲述劳动者的有关知识。环环相扣、逻辑清晰。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经营公司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新课标基本要求

1、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2、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树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新课程学习

5.1 经营公司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

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教学重点

1、公司制企业

2、公司的经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该注意加强事例论证,教师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知道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而生产主要是通过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的细胞来进行。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因此,我们这一节就学习经营公司。

(二)进行新课

一、经营公司

1、依法设立公司

(1)企业的含义和作用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一个繁忙的市场,各种交易活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请问:在这些交易活动中有哪些参加者?在这些参加者中最主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阅读教材,并回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参加者,例:企业、个人、行政事业单位等,其中,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生产经营的。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教师引导:无论哪种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请问:什么是公司制?你对公司制有什么认识?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结合课下的调查活动,认真看书、思考并积极讨论,发表见解,指出(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0、41漫画,分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由教师归纳:

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股东都负有限责任;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均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公司均有名称、章程等。同时,两种公司又存在明显的区别。请同学们参看教材P41表格。即: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系与区别(4)公司的组织机构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基本都有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其中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参考教材P42——组织机构图表)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了这两种公司的有关知识,也知道这两种公司就是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请同学们总结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知识总结什么是公司?公司有那些法律特征?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并得出结论(5)公司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公司的生命是法律赋予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名词点击”指出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而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请问:我国的企业为什么要采取公司的形式?我国的国有企业是不是也可以采取公司制?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调查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总结 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管理科学等优点。我国已经有许多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革,激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家授权的投资公司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

当然,除去公司制企业外,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即:(6)国有独资公司

(7)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结合调查情况,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分析什么是个人独资企业和

合伙企业?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引导:通过教材的“名词点击”的对此问题进行总结。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2:我省海尔集团在发展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竞争力不断增强。而有着300年品牌历史的“王麻子” 剪刀厂于2003年初向昌平区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

请结合自己身边实例,分析不同的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经营后果?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出现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不同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与方法,例:利用价格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利用科技和管理、大作广告等。教师最后总结。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公司的经营就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称。公司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命运,公司经营的目的就是利润。

(1)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经营战略、竞争优势、企业形象

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首先,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所谓企业经营战略,是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

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如诺基亚,用了6年的时间,就由一个差一点儿被卖掉的地区性公司,一跃变为跨国公司,其成功的秘诀正在于此。如今,诺基亚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做视群雄。而诺基亚原来主要从事木材、橡胶业,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涉足电子领域。1992年以前,诺基亚的产品线很长,除移动通讯产品之外,还生产电视机、电脑、电线,甚至胶鞋。约玛·奥利拉担任诺基亚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后,决定专注于当时最前沿、最活跃。最代表发展方向的移动通讯领域这个当时并不赚钱的主业,舍弃了包括那些还能赢利的项目,先后卖掉了电线、电脑、电视机等所有不相干的产品,当时电视机已做到欧洲第二的规模。而自从搬出彩电进入移动通讯领域后,该公司就像坐上火箭般向上串升,每年的发展速度高于50%。如果不是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正确,及时实施战略转移,这样的速度和今日的辉煌是不可想象的。

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定位上不准,那么,企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一撅不振,导致破产。如巨人集团的挫折,说到底,就是企业发展经营战略上的失误。巨人是由电脑行业起家和发家的,一度时间内公司每年的销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到1992年,已成为当时中国电脑业的领头军,然而,其后巨人集团急于铺摊子,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几乎抛弃了主业,把精力和资金大量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一一房地产、保健品业等。由于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结果陷入“大陷阱”。

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天的企业已进入了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经营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经营战略思维、经营战略定位的竞争。如海尔集团与科龙集团:诚然,海尔的规模比科龙大,1997年海尔的营业额是108亿无,科龙才刚刚达到其一半(56亿元),但鲜为人知的是,海尔的赢利能力要比科龙弱得多:海尔1997年的利税额仅为6.82亿元(相当于营业额的6%),而科龙则是8.02亿元(14%)。是说科龙对股东及对国家的回报不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远远高于海尔,而且从1995年开始,年年如此。

也许一时的赢利不能说明问题,海尔的战略是拿利润换市场份额,以便将来谋取更大的利益。那么从战略来看,海尔人知足,自己最大的财富是海尔这块牌子,所以海尔战略总是围绕着它做文章。在冰箱、洗衣机及空调领域,海尔可以说是做够了文章,稳固地占据了中高层消费的部分市场,有了大约15% 一25%的市场占有率。这是海尔的骄做,但同时也是海尔的问题,想用这块牌子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只能以改变海尔品牌的市场定位为代价。如果消费者不再认为海尔是高档品牌的代名词,这将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代价。所以,海尔的战略是把海尔的品牌延伸到其他领域,如电视机、计算机,但这些新进入领域的竞争残酷程度不比白色家电领域低,很难想象,海尔在这些领域会成为这些市场的前三名。也就是说,海尔在这些领域要有极大投资,但几乎没有可能大赢利。

再来看看科龙的战略。科龙的战略很简单,就是保持在中国制冷行业的龙头老大地位,进而成为亚洲第一,最后成为全球领先。科龙人不愿走多元化歧途,而专心建立自己大制冷领域的能力。简单的远景目标。简单的战略定位往往是最容易实施的。科龙人的一系列操作也顺理成章:兼并华宝,与花旗银行联姻,在日本成立研究室等。如果管理适当,科龙集团的多品牌(容声、科龙、华宝、三洋)也将有利于吸引不同层次消费者,以突破单一品牌市场份额的极限。

有报道说,国外的企业家花在战略思考、战略研究上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60%,日本企业已有97年实施了战略规划,并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法宝。

其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3“鞍钢”、“长虹”集团的事例,思考它们崛起的秘密何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通过具体事例,我们应该看到在公司经营中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手段,形成自己公司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科技与管理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同时,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最后,公司要城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4“金华火腿”的事例;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3:“小天鹅”重视产品质量的例子,国家对洗衣机的质量标准是4000次运行无故障,而国际标准是5000次,为此,厂里组织近百名科技人员,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全厂性技术攻关,终于实现了无故障运行5000次。“小天鹅”以它的信誉和质量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1000多人的厂子,年销售收入10.03亿元,实现利润1.72亿元,公司跻身于全国500家大型企业的行列,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居全国18位。设问:两个企业不同命运的原因何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当然,搞好公司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以上措施外,还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决策者的素质,进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等。

(2)企业的兼并、联合、破产及其意义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资料片:“八佰伴”是如何破产的;我市“二棉”被齐鲁石化兼并后发生的变化

引导学生利用事例,说明什么是企业的兼并?其意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结合事例以及自己的调查情况,积极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

第一,企业兼并,就是经营管理好的,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经营不善、企业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强强联合”,指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它可以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1、企业的含义和作用

2.、公司的含义、法律特征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四)实例探究

[例1] 企业是经营实体,意味着

()

A. 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主要活动

B. 为减轻负担,企业不宜从事生产经营以外的事情 C. 企业是非营利性机构 D. 企业是惟一的市场主体 答案:A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公司始终坚持以适应市场、转化经营机制为立足点,按国际惯例对工程建设进行组织与管理,公司与国外各界人士精诚合作,坚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服务”,为造福人类和促进社会发展而不懈努力。据此回答2——3题

[例2]该公司坚持一流的管理,是因为()A. 有效的管理能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益 B. 有一流的管理 就有一流的技术 C. 良好的管理是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

D. 没有一流的管理,企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答案:A [例3] 该公司坚持一流的技术,体现了()A. 发展高新技术是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 B. 技术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C. 有了一流的技术就能带来一流的效益 D. 技术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 答案:B [例4] 企业需要名牌,因为名牌()

⑴能使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⑵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⑶能使企业获取超出行业平均利润的利润

⑷关系到改革和发展成败

A. ⑴ ⑵ ⑷

B.⑵ ⑶ ⑷

C.⑴ ⑵ ⑶

D.⑴ ⑶ ⑷ 答案C ★课余作业

请调查、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企业?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公司的有关基本知识以及公司的经营等问题,内容比较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节奏,对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认识以及如何经营企业的讲解一定要结合身边的事例,切忌死记硬背。

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

3、就业是民生之本

4、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进行新课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1)劳动光荣 教师活动: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

请问:对上述材料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

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人们实施就业和再就业。

(2)我国的就业形势(3)就业的意义

教师提问:既然我国的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家为什么要去积极就业?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教师活动:承接上面问题的回答,以及对我国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家认为,应该怎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其次,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人们的就

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作为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首先,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其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的竞争中,只有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

再次,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活动:播放电视系列片:当代工人的典型——许振超

许振超是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是一名基层的产业工人,原来只有初中文化,从事港口装卸一线作业30多年,他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需要大学毕业科班出身才能驾驭的当代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并带领桥吊队连续创造出世界领先的装卸效率。他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达到了出色的效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们钦佩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更钦佩他对于知识和学习抱有坚定的信念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却不能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却不能不学习”。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对知识的态度和认知,看到了知识的强大力量。

最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展示《劳动法》文本实物,指出这部法律正式实施于1995年1月1日。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长期缺乏劳动基本法律的落后状态从此结束,并开始逐步走向建立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的新居面。劳动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请问:大家了解的劳动者有那些权利?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并积极讨论,自由发言(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权利。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关案例:有的下岗职工因急于找工作,在签订再就业劳动合同时委曲求全,没有按照劳动法的要求签约,任人摆布,吃亏上当。有的只是在口头上就劳动中的权利与义务达成协议,没有签订合同。以至于付出大量的劳动而得不到劳动报酬。

针对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要享有权利,首先要以履行义务为前提。其次,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总之,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也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课堂总结、点评

(四)实例探究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绝大多数群众谋生的惟一手段。只有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只有人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据此回答1-2题[例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6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这将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

E. 享受社会保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F.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G. 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H.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答案:B [例2]劳动者也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即树立()

E. 自主择业观 F. 职业平等观 G. 竞争就业观 H. 多种方式就业观 答案:C [例3]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由于部分农民工劳动合同意识不强,工资被拖欠、克扣,劳动安全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材料表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A.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B.是促进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C.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 D.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答案:D ★课余作业

某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每天加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你认为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2)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该厂的做法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3)这些工人应当怎么办?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劳动者的权利和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等问题,与大家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给学生。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全章概述

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需要金融市场给予提供有力的支持。我国的金融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种筹资方式,如:常见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等。同时,这也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渠道。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选择,就需要对这些投资形式的特点有所了解,本课就向大家介绍储蓄存款、银行信贷、股票、债券、保险等方面的金融知识。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新课标基本要求

解析银行存款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新课程学习

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储蓄存款、利率、的含义以及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存款分类。

2、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

能概括出金融活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5、存款储蓄

6、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9页“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示意图,议论生活中知道的或接触到的储蓄活动,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储蓄、银行密不可分,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三、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9-50页内容,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2)储蓄存款的含义

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教师点拨:储蓄活动中,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不合法行为。

教师活动:我国有哪些机构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哪?

(2)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有: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区周围,你知道有那几家储蓄机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3)存款利息

教师活动: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作准备,有的为了购房,有的为了攒钱购买大件商品,有的为了养老等等。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部分收入――利息。

利息是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学们想一想,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请大家看教材50页例题,计算一下该储户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学生活动:认真计算,得出结论。20000元×2.52%×3=1512元。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利息率又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们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计算利息时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50页“名词点击”,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得出结论(4)存款储蓄的类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存款的类型、特点、存期。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1元起存,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

定期储蓄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除此之外还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形式。存款期限主要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

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2、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1页彩图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获得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的。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商业银行及其组成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1页相关链接,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组成。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它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人们平常是怎么到银行存款、取款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第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贷人提供资金,并要求偿还本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按其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教师点评:注意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再银行业务中基础地位与主体地位的不同;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原则,评估借款人信用,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第三、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提供债券买卖与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教师活动: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作用。请同学们看教材52页专家点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活动程序、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属于我国的储蓄机构的是()(1)中国人民银行

(2)中国工商银行

(3)中国农业银行(4)农村信用合作社

(5)交通银行

(6)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A.(1)(2)(3)(4)

B.(1)(2)(3)(4)(5)C.(1)(2)(3)(5)(6)

D.(2)(3)(4)(5)(6)答案:D [例2] 李大爷2004.5.1存入银行10000元,定期三年,月息2.1‰,到期后,李大爷存款的利息总额是()

A.21元

B.210元

C.25.2 元

D.252元 答案:D [例3]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

A.发放贷款

B.办理结算

C.吸收存款

D.代理外汇买卖 答案:C [例4] 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和利润主要来源是()A、向借贷人提供货币资金

B、为企业办理结算业务 C、接收企业和居民存款

D、提供债券买卖及兑现服务 答案 A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到附近银行、企业、居民中,咨询银行信贷活动的程序及原则要求,并亲自到商业银行办理一次存款和取款活动。★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融业务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银行活动的实质。

6.2 股票、债券和保险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股票、债券、保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除了商业银行提供的储蓄存款外,还有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供人们选择。本节我们要学习这些投资选择的有关内容。

(二)进行新课

四、股票

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教材53页材料材料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展示了股票投资的两个镜头,根据上述实例,结合你对股票市场的所见所闻,谈谈对股票投资的认识。思考股票投资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购买股票是居民投资的一种选择。股票投资能获得较高收益,但也有很高的风险。

2、流通性是股票的生命力所在

购买了公司的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东,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投资,但是,股票是可以流通的,股东可以将股票转卖给第三者。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同意,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这使股票充满了活力。

3、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教师活动:从教材展示的两个镜头中我们看到,股票投资有非常高的收入,同时,也存在赔本的风险。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这是从公司取得的利润中定期获得

的一部分分配收入;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这种收入有时很高。

公司的经营有好有坏,盈利了能获得股息和分红,股票价格也会上涨,股民就会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是,一旦公司经营不好,亏损了甚至破产倒闭了,股票价格也会大幅下降,股民不但不能获得收益,反而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

4、股票对经济建设的作用、意义

教师总结:请同学们思考,发展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经济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为企业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二、债券

1、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点评: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一般来说,债券主要有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偿还方式等项目组成。(可找一张国库券和其他债券,向学生展示)

2、债券的种类

教师引导:同学们知道我国发行过什么债券?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根据发行者不同,目前我国的债券主要有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1)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为重大建设项目、特殊经济政策、战争等筹集资金。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国债有没有风险?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任何投资活动都有风险,国债也有风险,只不过它以国家税收作保证,风险较低,但是,它的收益也较低,一般来说,高于银行存款收益,低于其他投资收益。

(2)金融债券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金融债券与国债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金融债券风险高于国债,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因为国债以国家税收作保证,其信用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3)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企业债券与国债、金融债券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企业债券风险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因为企业主要以自身经营利润作保证,企业债券的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直接相关。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就可能无力支付本息。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有什么异同?对投资者认识它们有什么规律可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发行者不同,偿还本息的来源不同,受益多少不同,风险大小不同;都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到期还本付息;一般来说,风险越大,受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三、保险

教师活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自然的、人为的,财产的、人身的等等。某种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个人、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与风险相对应,产生了保险业,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和我们的表现。

1、保险的含义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出现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教师点评: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当没有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的赔偿就是就是投保人投资的回报。

2、保险机构与保险类型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当地有哪些保险公司?它们开展哪些保险项目?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

从大的方面说,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

教师活动:想一想,我们学生参加的保险是什么类型的保险?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人身保险。

教师活动: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出现了分红保险等新种类,分红保险在具备正常的保障功能外,还可以从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中分到一部分盈余,能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参加保险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的种类会越来越多,保险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全,参加保险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了它们利弊、功能,为我们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合理安排手中的闲散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对股票、债券的理解不正确地是()E. 它们是筹资者向投资者出具的投资凭证或债务凭证 F. 发行股票、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行为 G. 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投资行为 H. 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盈利行为 答案:D [例2] 下列不属于股票投资收入的是()

A.股票本金

B.股息

C.红利

D.股价上涨差额 答案:A [例3]企业债券与金融债券的不同在于()

A.它是一种债务凭证

B.它有较大风险,安全性小 C.它以企业的经营利润作保证

D.它到期还本付息 答案:C [例4] 下列对保险的认识正确地是

()

A、它可以为投保人转移风险

B、它可以使投保人免受风险

C、保险机构的盈利没有保障

D、保险公司是社会公益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答案 A ★课余作业

假如你家里有10万元闲置资金,请你根据家庭实际,设计一套你最中意的投资方案。★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投资活动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下载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探究(五篇范例)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探究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主线,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有两个显著的......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 山中访友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4 猜字谜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本设计力争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养花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课后练笔。 4、有感情......

    经济生活构建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课《经济生活知识构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帮助按全国卷试题分析特点和答案结构特点、构建知识体系; 2.能熟练地区别经济生活的三大......

    《经济生活》前沿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前沿——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同学好!(自信,从容,面带微笑,自然大方) 这一学年,我将和大学一起学习。现在老师先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姓名,联系方式:***,E_mail地址)我......

    《思想政治教学探究》序和跋

    33岁那年,喜欢上这样一句话:“在各种变幻之中,找一个不变之量。”那时浑然不觉青春的尾巴已经将自己甩了出来,竟不知天高地厚地幻想截断时间的走廊。今天回头望望,虽然为曾经的轻......

    单元教学设计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 教案 任课教师: 沈碧萍 Unit 6 Bargains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与Bargains相关的词汇,熟悉Bargain 有关的话题,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比较难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