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的复习教案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1、光及其用途:(1)光是一种电磁波,平常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2)光可以使我们看见物体,光可以使汽车运动,光可以使植物光合作用,光还可以传递信息。
2、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是指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4)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①影子的形成;②立竿见影;③日食、月食现象;④小孔成像,手影游戏。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射击瞄准;③排队看直;④木工检查木板的棱是否直,激光探测器。
3、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大小为c=3.0×108m/s=3.0×105km/s。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速度的2/3。
(3)天文学上常用光年(符号为l.y.)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它是光在1年里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1l.y.=9.46×1012km。
4、光的色散:太阳光是复色光。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最早做这个实验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现象:(1)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的例子:①潜望镜;②自行车后的反光镜;③水面倒影;④万花筒;⑤镜子使商店的货物看起来琳琅满目。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是光射到平滑表面所发生的反射,而漫反射是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所发生的反射。这两类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表面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这一物体的表面对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我们平常看黑板会“反光”,是因为光在光滑的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4、光的反射有时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如玻璃幕墙容易产生光污染。
5、雨后的夜晚,路面有积水,若迎着月光走,地面发亮处是积水;若背着月光走,地面暗处是积水。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把反射面呈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2、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简记为“等距、等大、对称、虚像”)。(2)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虚像。
3、平面镜的应用①潜望镜;②万花筒;③梳妆镜;④牙医用的反光镜;⑤测视力时用的镜子、理发店的镜子等。
4、(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比较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3)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器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作图方法:①、作垂线
②、取等距离
③、画虚像(6)、平面镜成像原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5、球面镜:(1)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球面镜可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两类。(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观后镜、马路边的反光镜(增加视野范围))。(3)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光镜、汽车头灯、显微镜中的反光镜)。
(4)哈哈镜、不锈钢勺子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光的折射现象:(1)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靠拢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当光垂直射入水(或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不变,④当折射角增大时,入射角随着增大;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不等、光路可逆”)。当光在空气与其它介质的界面发生折射时,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其它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折射的例子:①海市蜃楼(由于空气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光线发生折射的现象);②雨后彩虹;③筷子在水面处发生弯折;④看到水中的鱼(在水面上观察到的鱼的位置,总要比鱼的实际位置高些,因而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总是将钢叉向看到的鱼的下方投掷);⑤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在池塘边上看水的深度,总是比实际的水要浅些,好像池底升高了);⑥透镜成像;⑦冰透镜取火。
3.5 奇妙的透镜
1、透镜的种类及几个名词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三条特殊光线
(1)凸透镜: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焦点;②从焦点发出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之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③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②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③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在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放大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2)实验过程:①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②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即像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情况,测出物距和像距;③调节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3)物距和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u);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v)。
2、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结:
物距(u)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像的位置 像距(v)
应
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2f f 倒立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2f 幻灯机、投影仪 u=f 不成像 u 正立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放大镜 3、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1、眼睛的结构和视力的矫正 (1)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2)近视眼:远处景物的像如果经过晶状体后,不能落到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近视眼可以戴凹透镜做的眼镜,让光先适当发散,使清晰的图像略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戴上近视眼镜看到的是缩小的虚像。(3)老花眼(远视眼):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物体时,经晶状体像却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戴凸透镜做的眼镜,让光先适当会聚,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戴上老花眼镜会看到放大的虚像。 2、影像的保存——照相机 (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折射后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人眼中所成的像相对于景物来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显微镜由一个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这两个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有反射式望远镜和折射式望远镜两种。 (1)显微镜的物镜成物体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3.8(1)三基色:红、绿、蓝 (2)三原色:品红、黄、青 第六节 复习和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5.知道光的折射定律.6.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 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实验,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教学重点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3.光的折射定律.●教学难点 1.光学知识的实际应用.2.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路图.●教学方法 归纳法、问答法、讲练法.●教学用具 投影片、投影仪.●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复习第二章,大家是否复习过?复习的效果如何呢?让我们检查一下.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 [师]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哪些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 m/s.[师]色光的三源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什么? [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1]夜晚,当你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你的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请作图说明.解析:由灯到头顶的连线与地的交点到人脚的区域光不能到达而形成人影,如图所示.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人站在D点时,如图所示,CD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人站在B点时,AB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因为CD<AB,所以当人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影子的长度由短变长.[例2]下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解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又是不透明体,当月球运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上的人就能观察到日食现象.从图中不难看出,地球运动到B区,太阳光全部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全食.运动到A区,太阳光部分被挡住,看到的是日偏食.运动到C区,太阳中间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环食.[例3]太阳光穿过茂密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解析:这是一个小孔成像的问题,由于光斑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太阳的实像,是圆的.选C.(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 [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生]光的反射定律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师]能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什么? [生]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师]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吗? [生]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师]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 [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师]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 [生]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概括为八个字: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即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④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师]球面镜可分为哪两类? [生]球面镜可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师]凹面镜、凸面镜各有什么光学性质? [生甲]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如把光源放在凹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将成为平行光.[生乙]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变得发散.[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4]一条光线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镜面应旋转多少度角? 解析:此题中镜面可向任意方向旋转,所得结果都一样,因此可选取任意一种转动方式来解此题.①由题意作出反射光线OB,使OB⊥OA.②由反射定律知,∠AOB的角平分线ON即为法线.③因为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可作出平面镜位置,如图所示.④平面镜转动的角度: ∠BOM′=∠M′ON-∠BON=90°-45°=45° 可见,当入射光线不变,镜面绕入射点旋转一个角度时,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等于两部的镜面旋转的角度.[例5]一平面镜竖直地挂在墙上,A、B、C三物体放在镜子前面,人眼的位置如图所示固定不动,则人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 A.A和B的像 B.B和C的像 C.只看见B的像 D.A、B、C的像都能看到 解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像的条件是: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能到达人眼中.当镜子和人眼的相对位置确定后,人眼所能看到的反射光线就被限制在入射到镜子边缘后,反射光线能到达人眼的范围之内,如图所示的光线Ⅰ和Ⅱ所夹部分的范围内人眼只能观察到物体A和B的像,不能观察到C的像.答案A正确.[例6]如图甲所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恰好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甲 乙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根据对称法作出S点关于镜面MN的对称点S′,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必过S′,连接A、S′交镜于镜面于O点,OA即为反射光线,S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乙所示.[例7]如右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作法 方法1: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方法2: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直接利用物像对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完成.解法1:如图甲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从A、B两点各画一条与平面镜垂直的线AO1、BO2,然后延长AO1交A′,使O1A′=AO1,A′就是A点的虚像.同法找出B点的虚像B′,连接A′B′即为AB的像.甲 乙 解法2:如图乙所示,根据反射定律,由A点发出两条光线AC、AD射到平面镜上,画法线,进而画出反射光线CE、OF,反向延长CE、DF在镜后有一个交点A′,A′即为A在平面中所成的像.同法可找出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B′.连接A′B′即为AB在镜子所成的像.(三)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 [师]光的折射遵循什么规律? [生]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师]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等其他透明介质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师]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生]在反射、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8]如图所示,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已知入射光线和水面位置,作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这类作图题,关键在于通过入射点作垂直界面(水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而得到反射光线,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过入射点O作法线NN′,则入射角为∠AON=90°-30°=60°.在法线另一侧空气中,作∠NOB=60°,∠NOB为反射角,OB为反射光线,再在法线另一侧的水中,作∠N′OC.∠N′OC为折射角,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C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例9]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四个穿过平行玻璃板的光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都要改变,即发生折射现象.A图中光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因此是错误的,B图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是对的,但从玻璃进入空气的折射是不对的,因此B图错,D图中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恰恰与光的折射规律相反,所以D图错,只有C图符合光的折射定律.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复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3.光的折射.4.看不见的光.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讲的内容.2.复习本章知识准备考试.3.预习第三章.五、板书设计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第五章 光现象 单元复习 重点难点提示 1.知识结构 光源介质(光在每一种介质中的速度都不同)8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真空中光速c310m/s颜色(明确七种颜色的顺序)条件:两种介质交界面、返回原介质(这是重点)“三线”、“二角”、“一面”规律:反射角入射角(i)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主要区别是反射面)光现象光的反射对光线的作用平面镜成像(静止像和运动像的特点)应用球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条件:两种介质交界、进入第二种介质(这是重点、难点)“三线”、“二角”、“一面”光的折射规律折射角入射角(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的区别) 红外线看不见的光紫外线2.知识要点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用几何图线表“光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m/s. ①水中的光速v83c.42c. 3(记住这两个速度)②玻璃中的光速v(3)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为1光年. (4)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混合而成.(5)红、绿、蓝为三原色. (6)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图2—1为光的反射现象中有关的基本概念.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7)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8)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注意这个垂直关系)(9)球面镜: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 (10)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图2-2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1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或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记住光的折射规律!)(12)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此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13)在光谱的红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在光谱的紫光之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3.考点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光的反射规律、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3)平面镜成像特点及作图.(4)光的颜色. (5)光的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的区别.(6)光的折射规律. (7)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例题分析 [例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晴空夜晚的月亮 B.书桌上点亮的台灯 C.点亮的蜡烛 D.大衣柜的镜子 思路分析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月亮和镜子都不能发光,但可以反射光. 答:B、C(明确光源的条件)[例2]为什么睁开两只眼睛比闭上一只眼睛穿针准? 思路分析 由于光在同种介质里沿直线传播,人们是靠两只眼睛来确定物体位置的.同一个物体同时被两只眼睛看到,说明物体恰好在进入眼睛的两条光线的交点上.而两条直线相交时,交点是唯一的.因此,只有睁开双眼才能确定针孔的位置,穿针才比较容易.(这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立体镜和立体电影的立体效果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答:如图2—3 [例3]图2-4中S是一个光源,AB是不透明的物体,L是竖直光屏,试画出A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范围. 思路分析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源S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光,只找两条特殊的光线,用直线连接光源与AB的边缘交于L上C、D两点.C、D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光源S发出的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从而形成影子. 答:见图2-5 (用光沿直线传播分析是关键)[例4]雷雨天气里,为什么总是先看见闪电而后听到雷声呢?请举出你见过的类似现象.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思路分析 人们看到闪电是光现象,听到雷声是声现象.其实,雷、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约310m/s,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因此,它们传到地面上所用的时间自然不同,这就是先见闪电、后闻雷声的原因.(会将知识与生活中现象联系起来)节日的夜晚,常常是先看到腾空而起的礼花开放,后听到施放的礼花炮声.运动场上,发令员的身后有一块黑色的屏,发令员把发令枪举在黑屏前,发令时,记时员是看屏前发令枪的火光开始记时的,这也是由于光的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速度. 答:这些现象都说明光速与声速是不同的. [例5]请你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射到反射面MM'的入射光线AO如图2-6(A)的反射光线来. 8 思路分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应该首先找出法线的位置,然后利用几何作图手段画出符合要求的反射光线.本题有两种解题方法. 解:过入射点O作镜面MM'的垂线NO即为MM'的法线.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做弧,如图2-6分别与AO、NO交于C、D.(这是光的反射规律标准作图方法)以O为圆心、DC为半径再做弧,两弧交于E. 连接O、E,即做出反射光线OB,如图2-6(B). [例6]通过作图表示一束太阳光沿与水平面成45°射到水平地面上.(注意平行光和一般光线的区别) 思路分析 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情况,太阳光可以看成是平行光.先画出水平面:再沿与水平成45°角画出入射光线AB;最后画一组平行AB的光线. 答:见图2-7(记住光线中一定要) 点评 光线并非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一种形象表示的几何输助线.在作图时,实际光线用实线,表示传播线段中间.传播方向相同的光称为“平行光”,平行光是光作用的重要特殊光线.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例7]图2-8是光在平面上发生反射的情况,图中法线、反射角和入射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思路分析 垂直于反射面、过入射点的直线是法线,以法线为标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分别是反射角和入射角,法线用虚线表示,反射角和入射角均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且这两角相等.(区别:入射角和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答:ON;30°;30° [例8]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4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以法线为标准,法线与反射面垂直,入射角是45°.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90°.光的反射规律可以简单的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已知角和其他角的几何关系. 答:90°(这是分析问题的关键)[例9]一条与水平地面成60°角的入射光线如图2-9,若使它的反射光线与地面平行,应该怎样放置平面反射镜? 思路分析 从题目的条件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应是60°或120°,法线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夹角的平分线.法线的位置一经确定镜面的位置就可以找到了. 解:过O点做反射光线OB.图2-10,使∠AOB=120°,O为入射点.做∠AOB的平分线ON,ON为法线.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因此过O点作ON的垂线MM',MM'就是平面镜的位置.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经分析可知:(想一想:平面镜还可以怎样放置仍可将“光线”水平射出 ∠AOB=180°-60°=120° NOB1AOB60 2 ∴∠BOM'=90°-60°=30° 答: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 点评 题中只要“水平”射出,所以此题的图应有两种.一种水平向右,另一种水平向左.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也不是唯一的答案.第二种图如图2-11所示. [例10]一条光线沿与反射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反射面上,如图2—12所示,如果反射面逆时针转过10°,反射角将变为___________.思路分析 比较反射面转动前后入射角的变化情况.反射面未转动前入射角为60°;转动后入射角减小了10°变为50°;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应为50°.(在转动过程中法线始终与“面”垂直)答:50° [例11]湖边的树木在平静水面上的“倒影”是像还是影? 思路分析 平静的湖水水面是一面很理想的平面镜.镜中的“倒影”实际上是湖边树木的虚像. 有的同学认为:平面镜成正立的像,而倒影是“倒立”的,这怎么能说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呢?显然这里是对成像规律的理解不深刻造成的问题.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像对称.(明确影和像的区别方法)解:图2-13中岸上的树和水中的像对于水面MM'确实对称,只要按水面的线折叠,物与像就会彼此吻合.那么如何理解“正立”二字呢?所谓“正立”是对称的一种解释,是指与镜面平行而立的物体,成的像也与镜面平行而立,头、尾均互相对应的.如果在图2—13的树上找一条与MM'平行的线AB,则虚像上也必有一条线A'B',可以看出A'B'也平行于MM',而且线段的走向与AB的线段走向一致.这就是“正立”的具体含义.因此在理解问题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内容.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例12]一辆卡车的车箱正后方有一块较大的平面镜,能够看到车后的物体,当卡车以速度v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可以看到平面镜内路旁大树的像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以速度v向后退 B.以速度v向前运动 C.以速度2v向后退 D.以速度2v向前运动 思路分析 卡车以速度v行驶时,平面镜相对于树的速度为v,运动方向与卡车一样向前.而树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也是v,其运动方向也向前.但是树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树的速度是2v,方向是向前的.(明确物、像和镜的速度是相对谁的?)答:D [例13]在水平路面上,某人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去,他距自己像的距离将()A.逐渐变大 B.大小不变 C.逐渐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思路分析 平面镜成的像跟物体大小相等,虽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变化,像和物的大小将保持不变.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距平面镜也越近,所以他和像的距离越来越小. 答:C [例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三原色色光混合后为白色 B.三原色颜料混合后为白色 C.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青三种色条合成的 思路分析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光混合而成的.通过实验人们已经知道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所以又把这三种色光叫三原色.这三种色光混合后为白色.而且彩色电视机的画面的颜色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选项A、C正确. 答:A、C(注意:分清色光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的区别)[例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在街头丁字口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凸面镜 C.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凸面镜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D.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思路分析 凸面镜和凹面镜都属于球面镜,光线经过这两种面镜的镜面都要发生反射,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都要遵守光的反射规律.如图2-14所示,其中C是球面的球心.(注意:A、B、D三条光线的路径) 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种镜的应用很多.题中所说汽车的后视镜应为凸面镜;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应是凹面镜.因此B、D选项正确.(注意球面镜的实际应用)答:B、D [例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 B.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像 C.影子的形成 D.站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 思路分析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都属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中的鱼反射的光射入空气时,在水和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现象. 答:A、B、C(区别:直线传播、反射、折射三种现象的应用)[例17]图2-15中光线从空气通过厚玻璃板时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思路分析 光在斜入射到平行的玻璃方砖时,光线从空气折射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几何关系,这个折射角与光从玻璃折射进入空气时的入射角又相等,所以说光发生第二次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折射时的折射角又等于第一次折射时的入射角. 因此第一次折射时的入射光线应与第二次时的折射光线平行,即向下平移,因此选B正确.(光在此传播过程中发生两次折射)答:B [例18]一束光垂直射到水和空气的交界面上,折射角_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____________度. 思路分析 入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折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是折射角.光垂直射到两种介质交界面上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均为0°,光线射到介质交界面上的点叫做入射点,垂直于两种介质交界面且过入射点的直线是法线.折射角和入射角都是以法线为标准定义的.(这是两个角都为0°的原因)(记住这种特殊的折射现象)答:0 [例19]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如果折射角不断变大,则入射角一定()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无法断定 思路分析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一定时,折射角是一个确定的角度.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大而变大.反之,如果发现折射角变大,入射角也一定在变大. 答:B(注意: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是同时变化的)点评 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但变化关系应是相同的. [例20]为什么在水面上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是向上“折断的”? 思路分析 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筷子“折断”的现象.图2—16中AB是斜插在水中的筷子,观察者在水面上,可以看到A端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的两条光线AO和AO'.这两条光线进入空气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它们各自远离法线.折射光线分别为OC和O'C'.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将交于A'点。因此观察者在水面上可以看到A点的像A'.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位置在A的正上方.连接A'D,观察者便看到水中筷子的虚像是向上偏折的. 答:如图2-16所示.(这是“折断”的原因.) [例21]图2—17所示的是光在空气和某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但是未完成),请你根据图中所画的线、角关系判断出媒质界面、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思路分析(注意以法线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判断以上各物理量的主要依据是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从两个规律可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应在法线的同侧.从图2—17分析可知,不管PQ、MN谁是法线,OB都应是反射光线.从∠1—∠6可以看出,∠2=∠3,∠4≠∠5,因此AO应该是入射光线.这样,法线就应该是MN.而OC就是折射光线.又由于∠6>∠2,因此PQ是界面,而界面的左侧为某种介质,右侧是空气.∠2是入射角,∠3是反射角,∠6是折射角. 答:界面为PQ,法线为MN,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折射光线OC,入射角为∠2,反射角为∠3,折射角为∠6. 点评 这是一个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同时运用的问题,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法线是研究问题的标准,法线与反射面、两种介质交界面相互垂直的关系非常重要.光从空气斜射到与玻璃或水介质交界面上时,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会同时发生. [例22]人在河边看到河底的石块,人看到的是石块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像的位置比石块的实际位置_____些.(填“高”或“低”) 思路分析 光从水射到与空气的交界面上时发生折射,选择从石块上一点A射到水面上的两条光线图2-18,每一条光线都会发生折射,由于这两条光线的入射角不同,折射角也不相同.这两条光线射入人的眼睛,使人感觉到光是从水下A1点发出的.所以,人看到的是石块的虚像且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一些。 答:虚像;高(这是虚像产生的原因)点评 水面以上的光射入水中,射到水下物体上时发生反射,反射光又从水下射到水面并且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这就是为什么人能够看到水下物体的原因.人的直觉经验是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总感觉看到的物体在眼睛的前方.由于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是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水中物体的虚像. [例23]“海市蜃楼”的景象是怎样形成的? 思路分析 这是“现象”产生的原因 夏天,海面上方的空气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比海水的温度高,空气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疏.来自地平线以外远处的物体的光线,本来不能传播到人的眼中,但是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线,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弯曲,这样逆着光线望去,就看见远处的物体. 答:实例如图2-19所示 [例2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可看见的光 B.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看见的光 C.紫外线灯的光是淡蓝色的 D.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可以合成人体中的维生素D 思路分析(注意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光谱中的位置)在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些光中,若按此顺序排列就是光谱。在这种光谱中,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人的眼睛都看不见.在人类生活中这两种光线都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红外线可以对人体疾病做出诊断;利用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因此选B正确. 答:B 课内例题解析 [例1](课本第41页4题)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2-20所示.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看看它的反光效果。试着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来. 思路分析 尾灯是由若干个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构成的,通过图2-21可以说明入射光线AB和反射光线CD是平行的.ON和O'N'分别为M1和M2的法线.由光的反射规律可得∠1=∠2,因 【精品教案】中学物理精品导学(学案) 为ON和O'N'互相垂直,所以∠3=90°-∠2,由反射规律得∠4=∠3=90°-∠2,所以∠5=∠1,且ON与镜M2平行,所以AB与CD平行.(将手电筒光认为是平行光) 根据上述分析,尾灯的反射光线应用入射光线是平行的. 答:如图2-22所示 [例2](课本第48页3题)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解释这种观象。 答:(1)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传播方向发生改变;(2)由于折射,看起来水底变浅; (3)看起来,浸在水中的铅笔底部上浮.在空气与水面交界处折断. 2017年 中考复习第四章 光现象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源;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4.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6.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初步了解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二、知识梳理 全程无忧知识梳理第19页 三、知识点简析和典型例题分析 常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帮你归纳] 1.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三点一线)、排队. [易错警示]如果介质不同或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路线可能会发生改变或弯曲. 2.光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易错警示]光是客观存在的,但光线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为画出的.光线概念的建立运用了模型法 3.光速:(1)光比声音传播得快,光不仅可以在空气、水等物质中传播,而且还可以在 中传播.(2)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c= m/s=3×105 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 3/4 c.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2/3 c.常考点二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 . 2.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 . [帮你归纳]光源可以发光,不发光的物体可以反射光.一切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反射角 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平滑的表面反射后,沿着 方向射出.(2)漫反射:平行光线经粗糙的表面反射后,沿着 方向射出.(3)两种反射图像如下: [易错警示]①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平面镜的夹角.②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③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常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等大: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2)等距: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 . (3)对称: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 垂直,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4)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 呈现在光屏上,故是 像. [帮你归纳] 1.实验中要求两个棋子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都会成一个像,玻璃板越厚,则我们看到的这两个像越明显,所以要尽可能选择比较薄的玻璃板来做实验.3.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距和物距.4.玻璃板放置时要与桌面垂直. [易错警示]凭人的直觉容易误认为人走近平面镜时,人的像变大.实际上是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变小,但像的大小不变.产生错觉的原因是观察者看到的物体大小与其看像的视角有关,视角越小,看到的物体感觉越小. 2.平面镜成像作图 (1)光的反射定律法(如图所示). (2)对称法:作出对称图形,即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原理,作出物点的对称点,将对称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像. 常考点四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特点: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 [帮你归纳] 折射所成像的位置,无论是从岸上看水中的景物,还是从水中看岸上的景物,看到的都不是物体的真正位置,而是景物通过水面折射所形成的虚像,而且虚像都在物体的上面.如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深度要浅;叉鱼时应叉到鱼位置的下方;海市蜃楼,都是光的折射产生的视觉效果. 常考点五 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太阳光也就是常说的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雨后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2.色光的混合:、、是光的三原色,把这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光的三原色,却 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 典例1 光现象的辨别 例1 如图列出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解析: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A错误;铅笔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故C错误;湖水中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B.【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就是抓住“介质”.光的直线传播是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的反射是光射到反射面后返回到同一种介质中,而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中. 典例2 光学作图 例2 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1)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2)画出水中的折射光线.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完成光路如答图所示. 典例3 光的色散 例4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解析:如果在白屏前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这表明,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故A正确;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蓝色光,其他颜色的光消失,故B错误;红色只能反射红光,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所以在红纸上不能看到彩色光带,只能看到红光,故C错误;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不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只能看到绿色光,故D错误,故选A 四、实验强化过关 实验一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命题角度: 1.实验仪器的选择.2.“三线同一平面”的判断方法.3.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4.光路具有可逆性.3 5.在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 例1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能方便地测量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4)纸板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解析:(1)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为了能够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时用带有角度的白纸板,也能方便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2)白纸板只是能够便于观察,它并不能影响反射光线的位置.(3)由于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反射光线将不会紧贴纸板射出,所以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4)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使实验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命题角度: 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的选择.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 例2 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 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实验中还要用到的器材是 .(3)小心地移动蜡烛B,发现某位置B蜡烛可以与A蜡烛的像重合,由此可以说明 .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选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1)玻璃板可以透光,我们可以透过它观察到后面蜡烛B的位置,便于我们确定它是否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我们可用刻度尺测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再进行比较,所以实验中还要用刻度尺.(3)B与A大小完全相等,且蜡烛B可以与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是相等的.(4)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可知,在平面镜后面放光屏,光屏上是不能承接到像的,即此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所以是虚像.(5)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而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我们之所以会有像“变小”的错觉,是因为人的“视角”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实验三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命题角度: 1.光在界面处是否发生折射现象.2.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4 3.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关系.4.折射角大小的变化.5.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6.在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 例3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解析:(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2)评价: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五、巩固训练 1.下列四幅图中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防伪标记 3.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0.5 m B.1 m C.2 m D.3 m 4.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A.15° B.20° C.30° D.60° 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 B.月食的形成 C.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 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 6.在没有其他光源的情况下,舞台上的红光照在演员身上,如果观众看到演员的衣服呈现红色,则演员衣服的真实颜色可能是()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黑色 ABCD 5 7.如图所示,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上发生了 现象. 8.如图甲所示,碗里有一枚硬币,而此时我们看不见它,是由于光沿 的缘故;当慢慢往碗里倒水时,随着水面的升高会看见硬币,如图乙所示,这是光的 现象. 9.按题目要求作图: (1)图1中,光线AO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 六、总结 七、课时训练(另附) 光的折射与透镜复习教案 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徐建伟 教案背景:学生学习光的折射与透镜这章内容过程中感觉较为难学。对建立光线这个模型感觉较为困难。尤其对光的折射规律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学习上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很有必要。 教材分析:光的折射和透镜在初中物理中占有比较中重要的位置。几乎每年中考都有涉及。并且这章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光的折射规律和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又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所在。学生也容易在这个地方产生想学又学不好的矛盾心理,进而导致厌学的发生。因此,本章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为他们解决令他们困惑的问题。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将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构建成一个知识结构体系 2 了解光的折射定律 认识到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 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及成像规律。 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方法:实验法模型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用具:媒体课件及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步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引言 展示图片1:踮起脚尖的男孩想要知道些什么?这儿有五幅图片,你想知道哪一个? 根据学生的愿望播放链接:1是水中的钢笔2是玻璃砖下的直尺 3从水中看到的天空 隐形衣 5 放大镜 引入课题,并板书:光的折射透镜 说出自己想看的图片 分析归纳所看到的图片的共同点 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转移到课堂,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 光的传播复习 展示图片2:影与倒影 与学生一起完成光路 从图片中找出与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 画出光路 为建立框架图作车垫 活用知识 光的折射及规律 图片3:链接中的五图合一,从光的传播角度看,为什么天空变得更高了?光是从哪儿开始传播的? 复习光的折射规律 要求:可以看书也要可以查资料 强调折射时的两种不同物质对折射角的影响,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图片4:练习判断光的传播路线是否正确 用图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 说出自己画图的依据 同桌之间说出光在折射时还有哪些规律可循? 手脑并用,通过练习加强知识的记忆 应用一现象的解释 步骤 图片5:这是《岳阳楼记》里描写的情景,想抓一条吗? 单击:四幅图片 单击:原图片,画面中只有鱼吗? 图片6:反射与折射的原理图 我们语文课刚复习过《岳阳楼记》,一面是岳阳楼记里的一段描写,大家能把它背出来吗? 图片7: 这些都属于对现象的解释,也是光的折射定律的第一个应用,并板书,子图:1鱼的位置变浅,2水中的筷子变弯,3蜃景,4蜃景解释此处考试不作要求,(故速度要快)并板书 教师活动 思考怎样才能抓到鱼 选出答案,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观察图片,找到水中的树枝并解释 体会 背诵,找出里面与光的传播有关的语句,并分类 总结共解释了哪些现象? 观察记忆 学生活动 将物理知识融合在美中 知道光路的传播方向和传播介质 再巩固 进行学科间的综合 巩固 增加学生的兴趣 活动目的早餐摊点旁:透过炉火上方的空气看对面的景物 隔着烟囱上方的烟看高处的树枝,这些景物都会变得晃动起来,还有,夜晚的星星眨眼睛也是因为光经过地球表面的大气时,大气的密度变化使光的传播方向不停的变化的缘故 尝试列举生活中的其他事例 学以致用,掌握的知识鲜活 应用二透镜 现在我们看折射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大家先看下面的三个光学仪器。图片10:透镜与面镜的比较 这就是光的折射的第二个应用,透镜,(板书)设疑:光经过透镜后如何传播呢? 为什么会这样传播呢? 图片:光的色散 如果将一束光变成一条光线经过三棱镜,结果会怎样呢? 点明每个学生所画的光都是随意而画,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偏向宽厚的一方 图片12:单击,两透镜 再单击:对光的作用 再单击:结论 根据刚才的光路,我们可以找到通过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 图片13:两条特殊光线事先板画于黑板 光经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我们已经知道,那一个物体放在透镜前,其表面的光经过透镜后,会在透镜的另一则形成像,其规律及应用分别是什么? 板书三种物距u>2f f< u< 2f u 思考中 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观察光的传播路线 画出光经过三棱镜的光路图 一生板演 观察所画光路的偏折方向,尝试总结其共同点 观察两透镜形状上与三棱镜的关系,光经过它们后会怎样传播呢? 尝试回忆和总结 完成图: 一生板演 回忆,可以查书,并用两分钟的时间记住它,然后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记得牢记得全 一学生板演自己的记忆结果 边看动画边与自己的记忆进行对 理解概念的内涵 引起学生的注意 巩固光的折射,也为会透镜原理打伏笔 自己发现问题,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通过练习巩固 记忆是学习的前提 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记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给出记忆规律:像是毛泽东的游击战策略:敌进我退(物近像远),敌退我进(物远像近),且在退的过程中像变大(因为逃跑时不断有新人入伍,队伍壮大)学是为了用,成像有哪些具体的应用? 链接:u>2f 子图1:眼睛的原理,及其矫正; 子图2:三种眼睛的成像实况; 子图3矫正; 子图4:应用 f 子图1:投影仪,幻灯机; 子图2:两者的成像光路 对投影仪要讲清平面镜的应用,幻灯机的工作过程要结合侦破电影中的镜头进行 U 比 尝试回答 并将各种应用进行分类 联系自己的近视眼镜与家中老人的老花眼镜进行,回忆老人戴老花镜看近处与远处时的不同姿势 完成对老师眼睛的成像情况的分析 回忆当屏幕上的图像不清楚时是如何调节的 忆,增加记忆的牢固性与准确性 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正迁移 解决近视眼睛老年后又老花的实际问题 此处涉及物与像的位置、大小关系 小结 现在对于光的折射及其应用我们已经有了解,现在能解决上课时五幅图片中的问题吗? 图片16:回看图片3 图片17:隐形衣隐形的原因 进行知识的盘点 知识再巩固 作业布置 浏览图片18—22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后有思考,也明确了下节课的任务 教学反思: 本节对光的折射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很多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留意生活,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建立“光线”的模型,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物理问题的本领。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透镜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口诀: 三线共平面,法线居中间,两角同变化,空气中角大。垂直向不变,折射光可逆。3.解释现象 ①池水变浅.②硬币升高 二.透镜 1.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凹透镜:发散 2.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缩、倒、实照相机眼睛 f< u< 2f 放、倒、实投影仪第二篇:光现象复习课教案示例
第三篇:【精品教案】光现象复习精品导学学案
第四篇:2017年中考复习第四章 光现象 教案
第五篇:光的折射与透镜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