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教案1

时间:2019-05-13 22:1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图形与几何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图形与几何教案1》。

第一篇:图形与几何教案1

五年级下册

第 9单元 总复习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1)【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课本第119~120页的练习二十八第11~16题。【教学目标】

1.通过一视图和三视图摆放小正方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并正确计算。

3.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摆一摆。

(1)只给一个正面看到的正方体小木块堆成的图形,怎样摆?有多种摆法?(2)给出从正面、上面、左边看到的正方体小木块堆成的图形,怎样摆?有多种摆法吗? 2.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将学生的回答填在空格中。①长方体有 个面。

五年级下册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④长方体有 条棱。⑤哪些棱长度相等? ⑥长方体有 个顶点。⑦还有什么发现?(2)表面积。学生看图解答:

①上、下每个面是 形,长,宽,面积是,两个面积和是。

②前、后每个面是 形,长,宽,面积是,两个面积和是。

③左、右每个面是 形,长,宽,面积是,两个面积和是。

④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⑤如果这个长方体箱子没有盖子,那么要扣除哪个面的面积?需要材料面积是多少?

⑥如果要在这个箱子的四周贴上一圈包装纸,包装纸的面积是多少?扣除哪些面的面积?

(3)体积。

五年级下册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以上面的图为例)①这个箱子的容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求? 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4)体积单位。

①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②一般情况下升、毫升是用于什么单位? ③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16页第2题。完成课本117页第3题。1.完成课本第120页的第16题。

此题是图形变换的习题,练习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图一是怎样变换得到图二的。

2.完成课本第119页的第11题。

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再次说说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

3.完成课本第119页的第12题。

(1)此题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1cm3,1dm3,1m3的大小及1L,1mL的水大约有多少?

(2)此题是有关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换算的题目。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4.完成课本第120页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

此题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实际应用的习题。练习时,教师要引

五年级下册

导学生理解题意,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弄清题意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评讲。

三、课堂作业

1.填一填。

2.算一算。

(1)一个长方体长0.8m,宽0.6m,高0.4m,求体积。(2)一个正方体棱长6dm,求表面积。

(3)一个长方体长12cm,宽8cm,高6cm,求表面积。(4)一个长方体底面积45dm2,高6dm,求体积。(5)一个正方体棱长5dm,求棱长总和。3.解决问题。

一个长方体水池,长4m,宽3m,深2m。(1)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这个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3)这个水池能装水多少升?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1.摆一摆。

五年级下册

(1)只给正面看到的图形;

(2)给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2.长方体和正方体

(1)具体特征:六个面,十二条棱(2)表面积(3)体积:V=Sh 【教学反思】

本课时复习内容较多,包括“摆一摆”、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内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再加上有前面的教学。所以本课时复习时可采取知识回顾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意在进行知识回顾时应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可画图予以引导,最后师生要一起完成课本的习题,以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第二篇:图形与几何《认识长方体》教案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次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概念之后才展开教学,一共设计了3个例题,2个练一练,1次试一试以及1个练习题。本次课文首先要求学生们区分现实物品的形状,而后给明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最后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教材以训练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为目的,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了学生身边的事例、物品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脑海形成立体图形的观念,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空间观念,这一节课将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所以,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先要使学生们明白,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不同之处;接着再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观察、对比,了解到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性状,从而认识正方体的长、宽、高,从而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区分现实生活中的物品是否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能够找出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感受观察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具体特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其实践能力,并让其能够在脑海中建立图形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数学相联系,树立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数学的态度,发展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在脑海中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一说下列生活中的物品是什么形状?(出示课件)

学生讨论,教师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带动学生对于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长方体

师: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上这个长方体盒子,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这个长方体有好几个面,并且它们都是长方形,它们一起围成了一个长方体。

师:同学们知道那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叫什么吗?(生:棱)

师:那棱相交的地方又叫什么呢?(生:顶点)

小结:面、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作棱)、顶点(棱和棱的交点叫作顶点)。

在通过课件演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探讨交流,加深学生的印象。

师: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小组合作学习,来研究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有什么特征。(分组讨论)

师: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你们对于长方体有了什么认识了吗?

生:长方体都有6个面,有些面是长方形,也有些面是正方形。

师: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

生: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借助工具用尺子测量比较了长方体的相对的长和宽,发现它的长和宽的是一样长的。(教师板书“相对的面相同”)

师:那有谁能说说棱的特点?

生: 一个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它们中的有一些棱的长度是相等的,还有有一些棱长度是不相等。

师:那同学们说一说,长方体中这些长度相等的棱它们一共可以分成几组呢?

生:在一个长方体中,它们的棱能分成3组,每组有4条,并且每组的4条棱长度都是相等的。(教师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有谁再来说一说长方体一个有几个顶点?

生:一个长方体一共有8个顶点。

小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在有些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它们的相对面是相同的,且其相对的棱具有相同的长度。

师:同学们,你们能区分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吗?(学生交流回答)

师: 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我们分别把它们叫作它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课件出示概念)

(二)认识正方体

1、正方体的特征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课件中的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它们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生:正方形的六个面是完全相等的正方形,并且正方形所有的棱长都一样。

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师:小组交流分析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正方体都具备吗?

生:正方体它与长方体一样,它们都有着相同个数的面、棱和顶点。

生:正方体的相对的面和棱和长方体一样完全相同。

师:同学们很聪明,讲的都挺对的,所以这节课呀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两个立体图形它们的特征,那同学们再来总结一下这两个立体图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长方体它与正方体一样,它们都有着相同个数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

生:长方体只有相对的面和棱相等,而正方体确是6个面和12条棱都相等。

师总结,出示课件完成表格。

(三)试一试,认识长方体(或正方体)展开图

观察书本上的例题,并交流分析正方体的展开图。

师:大家看到了正方体的展开图后它们有几个面呢?都是一些什么图形?

生:我们看到有6个面,它们都是正方形的。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按照书本要求去完成试一试,分析一个长方体沿着棱剪开的展开图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其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过程,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对于学生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实物中的抽象几何图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对新知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的深刻。

三、课堂总结

问题: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新的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明白了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养成总结知识点的习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内容的记忆,使学生了解整节课的课程结构,帮助其在脑海中形成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后教师一一讲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去巩固今天所学过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升学生对新知运用的熟练程度。

五、作业布置

1、课后完成练习一的1、2、3题。

2、预习课文6~7页。

3、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

【设计意图】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加强自己对新知内容的记忆,起到反复强调的作用。

【板书设计】

“"

五、课后反思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相结合,采取一些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喜爱上热爱上学习;本次课对于学生的合作交流有着很好的设计环节,引导发挥学生们自己的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篇:图形与几何教案

二、图形与几何

1、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牢固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明确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2、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理清平面图形间的相互联系,初步感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1、谈话激趣

2、迁移导课

生活中我们很多地方用到了整理,整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共同整理和复习有关平面图形的基础知识。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整理复习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回忆:

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征?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全班交流,师小结。

2、独立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3、复习角的画法及角的度量

(1)说一说,用量角器量角时,应注意什么?(2)指名演示画角的方法,全班交流,师总结。

4、复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思考: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平行、相交、重合。

(2)复习近平行线、垂线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

5、议一议:你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105页表格,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公式的推导过程,再组织全班交流。

6、教学例1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7、出示例2(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完成,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三、当堂检测: 1、106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展示,全班交流。2、108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和“巩固达标”,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1、2、3、4、5题。

五、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及相应的体积单位。能正确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回顾、梳理、反思、应用等过程,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立体图形

二、回顾与交流:

1、回忆:

小学阶段你都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各有什么特征?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明确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含义,举例说明。(2)整理体积、容积单位。

思考:体积和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什么?

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3)整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提问:你会计算哪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你会用字母表示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的第3题的表格,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师总结板书。

3、教学例3(1)出示例3,从中获取信息。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部分,再指名演板,并讲解解题思路和过程,全班交流、订正。

三、当堂检测:

1、练习二十三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练习二十三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交流、订正。再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和“巩固达标”,小组内检查、交流、订正。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4、5、6题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这一主题内容将不同学段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汇总,主要划分为三个方面。

一、认识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这一主题内容主要要求学生:

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线和平行线。

2、理解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大小,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4、运用图形的公式进行周长和面积的正确计算。

二、图形与位置

这一主题内容要求师生共同完成的内容有:

1、通过复习认识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线路图、用数对表示位置等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复习图形与变换,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和图形的缩放等,促进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立体图形

这一主题内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

1、掌握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能正确进行判断。

2、利用相关公式能正确计算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3、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求出相关立体图形的体积。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生体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以及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篇:图形与几何小结

硫磺沟小学“图形与几何”练习课研讨活动小结

小学数学几何的教学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领域,而“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数学四大内容领域之一。其教学内容很丰富,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几何知识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几何教学是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儿童时代是空间知觉即形体直观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几何概念的教学对于引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讨课活动目的本期来我校数学教研组围绕“图形与几何”教研课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图形的认识”和“测量”重点研究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图形的运动”和“图形的位置”重点研究教学要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

1、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对集体活动中典型课例、典型问题关注多,研究多,而对自己个案的课例、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够,特别是对自己个案实践的分析、积累资料不够。

2、教师撰写典型教学设计,即使发现了问题,针对性地改进方法比较含糊,缺少可行性措施。有的实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反应效果很好,他们有实际做法,但在资料中表述不出自己的意图和方法。

3、教师语言还须简洁、精炼,不能替代学生说。要留充足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表达,不能操之过急。

乌鲁木齐县硫磺沟小学

2014年4月16日

第五篇: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

面积的初步了解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面积”这一知识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新课标中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做到以下几点:

一、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找生活中物体的面,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行物体面的大小比较,通过物体面的大小比较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

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二、关注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材中提供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些方法容易被教师们忽视,恰恰是这些细节影响学生最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并不像教材上那样有规则。让学生学会估计的方法更有价值,更能实现学以至用的目标,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空间存在的几何图形建立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形成应用意识

总之,要准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重构教材,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广阔的数学世界中遨游。

下载图形与几何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形与几何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图形与几何》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包括两部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 1.重视动手操作和同桌合作学习的作用,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复习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时,重......

    《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图形与几何》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 五子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知识回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板......

    《几何与图形》教学建议

    《几何与图形》教学建议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标准)的四个领域之一,“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初探资料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初探 “图形与几何”这个内容是帮助学生生存并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须的土壤。。 新课标在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梳理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梳理 [理论解析] 构成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几何体系与构成数学科学体系的几何知识是有区别的。虽然,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内容知识点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3题,练习二十五第8~13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其三边、三角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2.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和平移,能画......

    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 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2.认识周长、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认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3.感知平移、旋转......

    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5篇)

    免费分享创新 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供现实情境。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