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教育教案:消防工作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消防工作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新时期在全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事关国计民生、公共安全的消防工作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安消防部队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消防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消防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重视和加强消防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力提高,与此同时,火灾造成的损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呈水涨船高之势,由火灾引起的危害严重影响着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尤其是一些重特大火灾不仅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而且导致众多家庭支离破碎,给亲人和家属带来莫大的痛苦,在社会上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安消防部队作为一支从事防火、灭火、抢险救援的专门力量,义不容
辞承担起消除火灾隐患、提高灭火和社会抢险救援能力的职责,担负着减少火灾危害、降低火灾损失、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任,正所谓: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所以不断加强和改进消防队伍建设,不仅能够大力促进并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且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对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新时期消防部队面对的挑战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消防工作的要求。
(一)急、难、险、重任务考验消防部队的战斗能力。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工企业逐步壮大发展的今天,各种火灾隐患和易酿成重特大火灾的因素也随之增加,特别是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商场、超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石油化工、城市燃气等易燃易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消防部队能否成功扑救高层建筑、石油化工等现代火灾、能否在有毒、高温、浓烟缺氧等复杂环境下成功救人、避险、灭火,这将是对自身灭火救援能力的重大考验。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相适应的消防行政管理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公安消防部队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需要加快消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做到推进行政管理改革,创新消防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机制,尽快构建和完善以法律责任为核心的社会化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切实提高在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驾驭消防工作局势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力保证社会和谐稳定。
(三)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提高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队伍建设是根本,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集中表现在正规化建设中,一些公安消防部队在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在执行灭火抢险救援、处臵突发事故的任务中,思想作风、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消防部队尚存一定的差距。
三、消防部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努力方向
(一)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化消防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消防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高度上去认识消防工作的职责、任务和作用,要用科学发展
观统领消防工作,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五个统筹”的总要求,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积极探索、解决好中国特色消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
消防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尽快改变消防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使消防工作与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和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统筹进行、协调发展。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把消防工作的发展臵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之中,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加快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力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为补充的消防力量发展,实现消防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建立合理的消防行政管理体制。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要把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消防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防行政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消防行政管理机制。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积极推进消防工作制度、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消防
行政管理工作。
公安消防部门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形势,加快完善消防法规体系的步伐,尽快构建和完善以法律责任为核心的社会化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为依法行政,维护公共消防安全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遵循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规律,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同时应大力培育、发展、规范消防行业社团组织,使其承担起制订行业标准、组织消防职业鉴定、发布消防行业信息、开展消防行业自律管理等社会管理职能;推动制定各种消防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定,引导和规范消防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要积极探索建立消防工作与保险业良性互动机制,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火灾风险。
(三)以改革的精神大力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二十公”以来,公安消防部队通过大力推进正规化建设,部队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但在新时期、新阶段为确保“两个稳定”应进一步坚持政治建警,质量建警,不断加强部队自身建设,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本着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廉政勤政的要求,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以过硬的班子带出过硬的队伍。始终把基层建设臵于先导性、战略性位臵,进一步推进工作重心下移、保障下倾、警力下沉,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开展基
层建设达标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建设水平。按照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切实按照条令条例管理和规范部队管理,坚决执行“五条禁令”,认真开展以“查思想、查作风、查纪律、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坚持防范与查处并重,教育与监督并举,完善教育、监督、查处各项制度,建立起公安消防部队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四)全力以赴整改火灾隐患,竭力防控重特大火灾;坚持科技强警,提高部队作战力。
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人民生命至上,火灾隐患必除”的坚定理念,依法严格履行消防监督职责,紧紧抓住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商场、超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石油化工、城市燃气等易燃易爆场所等重点环节,不间断地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同时,要深入开展大练兵,强化战训改革,加强对高层和大跨度建筑、地下建筑、石油化工等现代火灾的抢险救援准备,提高处臵重特大火灾和控制区域性特殊灾害事故的攻坚能力,要从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出发,针对火灾、爆炸事故等重大危险源,研究如何整合消防力量、基础设施和装备资源,进行跨区域灭火救援和跨平台指挥的问题,提高我国消防现代化水平。要坚持科技强警,着眼防控重特大火灾的客观要求,大力推进消防科技进步,促进消防
科研成果尽快向生产力和战斗力的转化,增加预防和控制火灾手段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职能作用,宣传、推动各级政府领导树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同样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建立火灾隐患整改长效机制和重特大火灾防控机制,加快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消防装备建设和消防科学技术发展步伐,改革消防力量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和巩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将消防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消防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古建筑、进家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和社会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思想,全面推进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
消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消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并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为民、便民、利民实际,实施阳光工程,推进警务公开,增强消防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深入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狠抓执法为民思想,真正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
结束语:亲爱的战友们,国发2号和46号文件的出台,给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贵州消防工作的发展进步创造了良好契机,让我们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在新的发展节点和高度上,探索创新出一条符合贵州消防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努力创造一个高于过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贵州速度”推进消防工作建设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第二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是时代赋予公安机关的新的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公安机关在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十分广泛,尤其是基层民警的工作就在群众中间,警民关系直接影响党群关系。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努力营造“四个环境”,为打造平安梅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一、一、营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
良好的治安环境,首先是稳定。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去审视现阶段公安工作,会使我们产生许多更深更新的认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应当定位于消解社会对立,缓解社会的矛盾冲突,尤其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使其发展为对抗性的矛盾。从公安职能来看,维护稳定的工作内容既有对敌斗争,也有处置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攻势,以解决梅州社会治安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全力维护梅州的社会政治稳定,保稳定树形象,以稳定促和谐。积极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侦破命案、打恶治烂和打击“六合彩”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做到露头就打,绝不让其形成气候。消解社会对立和推进社会和谐是时代赋予公安机关的历史使命。尽管公安机关处于社会对立的漩涡中心,其职能、职责和职权的价值取向仍然要定位于建设和谐社会。公安机关要坚持在党 1 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矛盾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要坚持“三慎”原则,在处置群体性不安定事件中,把握用警时机,在坚决防止因举措失当而激化矛盾的同时,严厉打击挑头者、幕后者、操纵者。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核制度,细化执法考核内容,制定执法质量应达到的目标和计划,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定期组织执法大检查,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文明的执法环境,把其当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首要任务,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各级公安机关乃至全体民警要进一步规范行为,心系群众,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想方设法寻求各种途径,多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各级公安机关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原有市公安局制定的公开服务承诺的基础上,近期内要结合各自部门的业务实际,开通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开通便民利民、方便快捷的快车通道,开通宾至如归优质服务的便民通道。通过开设上述“三条通道”,推动各项便民措施的完善和落实,言之有信,兑现承诺,让群众感受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实在效果。以贯彻新《信访条例》为契机,努力做好“大接访”工作。认真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近期应精心组织开展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活动,坚持每月1日、15日局长接访日制度,面对群 2 众,敞开大门,确保群众上访、信访渠道畅通。切实改变信访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民警下访,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要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通过富有成效的信访工作,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三、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十六大提出的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公安机关据此要积极实施人文警务,倡导道德治安。要改变以往存在于一些人身上的冷硬横作风,严禁刑讯逼供,要更多地将人文精神注入警务活动和警务行为之中,更多地发挥道德的力量去开展治安工作,率先实现公安工作与社会的和谐。
近期我们要以深入开展“千警连千户”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和充实活动内容,即要求:每位联系民警帮扶一户困难户,如期实现脱贫;每位联系民警要物建一名治安情报信息员,及时掌握治安动态,并以此作为全市情报信息网络构成的要素之一;每位联系民警要帮助当地组建一支义务巡逻队、护村队或调解小组,做到社区警民共建,确保一方平安;每位联系民警年内要帮助当地解决一个突出治安问题,使群众直接感受到警民共建带来的社会效果;每位联系民警要建立一本工作联系记事簿,接受群众监督和意见建议,拓宽渠道加强沟通。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整改工作,对征求收集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分析研究,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成 3 效。通过教育学习,使广大民警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观念。同时,要全面推动大练兵活动的巩固、规范、深化和提高,全面落实“三个必训”,组织开展评“八个十佳”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民警克敌制胜、服务人民的本领。
四、营造浓厚的沟通和宣传环境。
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直接、最客观、最公正的评判者,对公安民警执法形象、服务态度十分关注,在服务形式上是否更加亲民、爱民,在管理方式上是否更加规范、便民,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要注重沟通和宣传的效能作用。通过沟通,使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和群众能够互相了解,消除隔阂,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使民警可以了解群众的情感和需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公安宣传的积极作用,借助外力宣传自我,弘扬新时期的警察精神,不仅使群众了解公安,调动群众的力量,使社会和群众产生对公安公正的评价,更好地支持公安工作的开展,也使警民之间增进了解,互相鞭策。如市公安局开展“警察开放日”等活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良性互动的新型和谐警民关系不断改善就是成功一例。为此,我们要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营造浓厚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平安梅州的氛围,开展“我为警徽添光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辟电视和公安专版宣传专栏,要努力做到每周有宣传活动内容,电视上有画面,报纸上有文字,社会有识之士有建言献策。要树立全警公关意识,推动和促进 4 公安机关警察形象战略的有效开展,警民互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总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平安梅州,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推进公安工作不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各级公安机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三篇:法制宣传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法制宣传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首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昭的重要基础。在法制宣传教育基础上开展的依法治理,是亿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公共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创造性法治实践活动,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是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因此,要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其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足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时期一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良好的法律素质,正确的法制观念,对于解决再类矛盾纠纷,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增强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才能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才能提高公民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台法权益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垒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实现杜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笈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五个统筹”等原则要求,需要通过法制建设米保障、来促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第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思想观念日趋多样、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的价值信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良知渗透到法律规范中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准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第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实行党领导征法、带头守法、保证法律实埔,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促进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阔树立杜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自觉接受宪法和法律监督,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二、法制宣传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法律意识浓厚而健全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颇具中国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已经连续不断地开展了20多年,在培养公民法制意识、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法律信仰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其声势之大、影响之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要在明确性质、把握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清醒地看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当前的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走势来看,主要是体现为一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法制宣传教育的20年历程凸现其远远超出普法的范畴,己成为党和国家推进法治进程和进行社会动员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少数部门和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贯穿依法治国仝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复杂性认识不足,不少人将法制宣传工作看作是某个部门的某一项具体工作,未能上升到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高度来认识,或是将其作为软任务,被动、厌倦地按部就班、敷衍了事。
二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指导思想、监督制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虽然法制宣传教育的政策基本是由党委、人大和政府作出,但没有强有力的相关指导规范,职能部门实际只是具体政策执行者,它的行为实际成为职能部门能力的延伸方式或表现形式.但由于具体职能部门能力的局限,遏制了组织和实施统一的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政策的有效性,难以彰现法制宣传教育对全局工作的作为和力量,从而造成“小马拖大车”、各自为政、图形式和走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制宣传教育的主管部门是存在了20年的党委、政府“常设”的非常设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缺乏应有的保障,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常被片面地认为在开展部门单项工作。
三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长效作用有待进一步件现。认真考察我国法律意识的现状,仍然存在者一些令人遗憾的问题。首先是人治观念尚未根除。我国有着悠久、深厚的人治传统,人治观念根深蒂固。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到受到人治思想的诱惑。人治观念和法治精神足格格不入的,致力于弘扬法治精神的法制宣传工作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治观念的恣意妄为,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法治精神的最大障碍。其二是法律权威的缺失,在有的地方和方面比较普遍的存在信“人”不信法、信“情”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可以看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多年来在确立法律权威问题上,发挥的效果并不理想。第三是权利义务观失衡。权利和义务在总量上是对等、一致的。经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期实践,广大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少数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权利义务观存在着严重的失衡。比如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以权压法;有的群众为了一己私利,动辄参与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权利义务观的失衡,集中体现了一些社会成员法律意识的混乱、脆弱甚至病态。
四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二十多年来.法制宣传教育职能部门创造了诸如摆摊设点开腱法律脊询、张贴法制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编印法律知识读本、开展法制讲座、组织学法讲座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普及、传播法律知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宣传对象、地域的局限性,许多人因文化程度的不同,从事的行业水平、甚至因信息、交通以及宣传教育部门自身的原因,很难感受到这种宣传氛围,从而为法制宣传教育留下了空白和死角。在法制宣传与现代媒体如报刊、电视、网络的结合上,同样存在法制特色不够突出,内容低俗、格调不高的弊病。有的节目定位不够准确.内容比较肤浅,热衷于最求猎奇、惊慷案件,展示多分析少;有的网络法制栏日更新慢,互动栏目少,点击率不高。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法制宣传教育方式不适应广大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三、法制宣传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创新设想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始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全民法律素质的新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新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的新提高.为保障和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仝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良好的法治基础和环境。
第一,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关键是领导重视。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技展总体规划和衡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指标。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的具体指导,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和部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第二,要树立新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有利于理清思路,把握规律。一是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法治理念.扩展法制宣传的视角,构建以人为本的法律观和法律的“价值现”,使法制宣传教育的功能同时代同行;二是树立依法普法的理念,争取出台全国性的法律规范,提高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明确法制宣传教育主体的职责、任务、措施等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作用。三是树立服务理念,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杜会的目标,努力在为社会和群众的法律需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有法必普、有需必普、普必求实、实必有效。四是树立法治实践理念,就是要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实施过程转变为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过程,形成执法和普法的良性互动,互相促进。五是树立资源开发理念,要以专职法制宣传宣传人员为基础,广泛汇聚社会人力资源,“但求所用,不求所有”,使社会人才力量为。同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积极走市场化道路开发智力、资金等资源。
第三,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制宜传教育评估、监督体系。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宏大的杜会系统工程,持续时间长,涵盖面广,必须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和监督机制,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积极探索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公民的法律素质、地方的法冶化管理现状、普法工作的成效等考核基础,制定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的量化考评任务,突出学法、守法、用法的重点内容,处理好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重点抽样和全面评价、考评和规划考评、“软任务”和“硬指标”的关系,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考评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和社会效果。同时应采取有力的激励保障措施,明确奖惩、督办制度。在监督制约机制上,一是要加强对各级机关的监督,特别是人大应通过加强审议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执法情况评议等形式积极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加强党的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制,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忙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
第四,要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一是认真总结二十多年来法制宣传教育的宝贵经验,在继承一切有救传统形式的同时,适应杜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不断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好地体现时代特点,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二是切实强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大力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重点法律问题、法律事件宣传的力度。要坚持“三贴近”原则,结合群众身边的涉法事件,采取群众能蟛看得懂、听得懂、记得住的表现形式,广泛侣导公民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定纷争,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三是以营造法治文化为目标,充分发挥法制文艺的教育功能。积极组织创作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社会效果好、受群众欢迎的法制文艺作品,经常组织法制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化对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的认识,增加对基层的了解,加深对群众的感情,不断提高法制文艺作品的感染力,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法律文化需求。
第四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妇女事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团现有妇女6290人,她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撑起了“半边天”,特别是在“巾帼建功”和“三学三比”活动中,广大妇女为我团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和谐社会的本义和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男女统筹发展、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妇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
积极促使妇女就业、妇女参政、妇女教育、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妇女是一支巨大的人力资源,是团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和男人一样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推进男女平等的实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末,全团从业人员8495人,其中女劳动力为3568人,占42%;团场干部有780人,其中女性有410人,占52%;副科以上干部102人,其中女性有17人,占17%;副处以上干部有9人,其中女性有2人,占22%。她们在不同的岗位兢兢业业,发挥着光和热,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年来,我团各级妇联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不断深化“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各项改革,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涌现出一大批女先进、模范、“三八红旗手”、“岗位能手”、下岗再就业明星,成为活跃团场经济、打造和谐团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不断深化“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
妇联是妇女的“娘家”,是广大妇女姐妹信赖的妇女组织,组织和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三个文明”建设是妇联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中,妇联扮演的不仅是妇女的“贴心人”,更重要的是妇女“领头人”的角色。
1、把提高农牧连队妇女科技致富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三学三比”活动。一是发挥基层妇女业余学校的作用,提高农牧连队妇女文化科技素质。二是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卫生、法律”进社区、连队活动,与科协、司法、计生部门联合,邀请有关专家进行送“科技、卫生、法律”下乡活动,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多、更新、更直接的农技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水平、健康法律知识。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工作,带动更多妇女科技致富。如蔬菜站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陈菊香凭借着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示范小区,每年接种食用菌菌袋12万袋,生产新鲜食用菌60吨,年创产值20余万元,利润10万余元,她还作为全国“星火科技致富带头人”在北京做报告。在陈菊香的带动下,园区内食用菌种植户现已发展到14户,家庭纯收人均在3万元以上。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科技兴家”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了“兴一家、带一区、兴一业、富一方”的增收致富链条。
2、深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激励企事业单位女职工创造新业绩。一是通过对女职工进行现代科学文化和业务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广大职业女性要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行业服务。二是继续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的创建活动。三是积极促进下岗失业妇女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我们以岗位帮扶、技能帮扶、社区就业帮扶、法律与政策帮扶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引导下岗失业妇女改变择业观,增强再就业信心,帮助她们再就业。四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择业观,帮助她们就业。据统计,三年来,共举办下岗失业职工培训班28期,培训女职工970人次,使287名女职工实现再就业。
四、深化发展“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团各级妇联在深入开展“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活动机制管理有待完善。
2、妇女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强女弱的思想还十分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各级妇联要主动积极协调,多方寻找机会解决资金问题的渠道,特别是要争取各级党政主管领导及单位的支持,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
2、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必须通过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使各级领导和妇女组织对此项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还要重点加强平时的明察暗访,聘请社会监督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出现一阵风和单纯为了应付而做的表面文章。
3、进一步拓展活动的形式和内涵。目前“三
第五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007-12-12 16:03:3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妇女事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团现有妇女6290人,她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撑起了“半边天”,特别是在“巾帼建功”和“三学三比”活动中,广大妇女为我团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和谐社会的本义和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男女统筹发展、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妇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
积极促使妇女就业、妇女参政、妇女教育、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妇女是一支巨大的人力资源,是团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和男人一样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推进男女平等的实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末,全团从业人员8495人,其中女劳动力为3568人,占42%;团场干部有780人,其中女性有410人,占52%;副科以上干部
102人,其中女性有17人,占17%;副处以上干部有9人,其中女性有2人,占22%。她们在不同的岗位兢兢业业,发挥着光和热,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年来,我团各级妇联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不断深化“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各项改革,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涌现出一大批女先进、模范、“三八红旗手”、“岗位能手”、下岗再就业明星,成为活跃团场经济、打造和谐团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不断深化“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 妇联是妇女的“娘家”,是广大妇女姐妹信赖的妇女组织,组织和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三个文明”建设是妇联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中,妇联扮演的不仅是妇女的“贴心人”,更重要的是妇女”领头人”的角色。
1、把提高农牧连队妇女科技致富
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三学三比”活动。一是发挥基层妇女业余学校的作用,提高农牧连队妇女文化科技素质。二是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卫生、法律”进社区、连队活动,与科协、司法、计生部门联合,邀请有关专家进行送“科技、卫生、法律”下乡活动,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多、更新、更直接的农技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水平、健康法律知识。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工作,带动更多妇女科技致富。如蔬菜站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陈菊香凭借着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示范小区,每年接种食用菌菌袋12万袋,生产新鲜食用菌60吨,年创产值20余万元,利润10万余元,她还作为全国“星火科技致富带头人”在北京做报告。在陈菊香的带动下,园区内食用菌种植户现已发展到14户,家庭纯收人均在3万元以上。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科技兴家”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了“兴
一家、带一区、兴一业、富一方”的增收致富链条。
2、深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激励企事业单位女职工创造新业绩。一是通过对女职工进行现代科学文化和业务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广大职业女性要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行业服务。二是继续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的创建活动。三是积极促进下岗失业妇女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我们以岗位帮扶、技能帮扶、社区就业帮扶、法律与政策帮扶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引导下岗失业妇女改变择业观,增强再就业信心,帮助她们再就业。四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择业观,帮助她们就业。据统计,三年来,共举办下岗失业职工培训班28期,培训女职工970人次,使287名女职工实现再就业。
四、深化发展“三学三比”、“巾帼建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团各级妇联在深入开展“三学三
比”、“巾帼建功”活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活动机制管理有待完善。
2、妇女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强女弱的思想还十分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各级妇联要主动积极协调,多方寻找机会解决资金问题的渠道,特别是要争取各级党政主管领导及单位的支持,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
2、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必须通过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使各级领导和妇女组织对此项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还要重点加强平时的明察暗访,聘请社会监督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出现一阵风和单纯为了应付而做的表面文章。
3、进一步拓展活动的形式和内
涵。目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