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现代小学教学方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心理成分。因此,小学生作文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来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
作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写作信息资料。因此,要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创设贴近或围绕学生生活的情境。作文教学越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越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生活之树常青,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既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又能开拓想象。例如在布置《洗衣服》这篇作文前,应先布置学生回家洗一洗衣服,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为写作做准备。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在正式上作文教学课时,让学生四人小组谈谈自己洗衣服的经过。这样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有话可说,就自然而然地有话可写,不至于使学生毫无头绪。
(二)让学生放开胆子写作文
现在我们许多老一辈作家,有见地的老师,都痛感现在的孩子怕作文。他们拿起笔不敢写,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脑子里被塞进的“规矩”太多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的定位极其重要。教师不能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不能滔滔不绝地对他们讲写作知识和原理,不过分要求其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虽然不能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但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而言,模仿也是有其可取之处。模仿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必经之路。我们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下水作文,让学生去模仿。当然,这里所说的仿,主要是让学生依据范文的一些写作方法,进行仿效,可以仿其语言文字,仿其结构,写作思路,仿其写作方法和思考角度,把范文的表达技能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但模仿要适度,如果只是死板的模仿,久而久之,会给学生刚刚启动的想象思维套上紧箍,使得学生的作文总是拾人牙慧,缺乏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表达方式和想象。就正如一开始就给小马压上鞍鞯,套上辔头,叫它规规矩矩地走,它长大后也许能走得很像“样子”,很合乎板眼;可是它决不可能天马行空叱咤风云。一个人从小就只能讲几句冠冕堂皇的干巴巴的规矩话,这个人的文章也许很快就有点像“样子”,可这个人的文思也许从此就僵化了,还能指望他长大写出多姿多彩的好文章来吗?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洗衣服》,让学生模仿其结构:第一段应先写洗衣服的原因,第二段应写洗衣服的步骤及在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第三写出劳动后的感受。但是教师在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的同时,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仅仅是一个思路,不能照搬照套。如果每篇作文都一个模式让学生套进去,那么这与八股文没有任何差异。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洗衣服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方法就多种多样了。我们不能让学生局限在一种解决困难的方法上。必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我们又必须知道,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敢于写、乐于写,才是我们首先要培养的作文心理。写作知识了解多少,对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并不起多大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子想,用自己的话去写自己的真实见闻,确凿感受,不要使学生只敢人云亦云。不要让学生陷进一个做了好事,人家说谢谢时都千篇一律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的境地。
(三)在每篇作文中找闪光点加以鼓励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一个人总希望能从别人的口中得到肯定,从而才会获得信心。在作文的批改中教师不能扮演裁判或法官的角色,对学生作文的优劣成败进行自以为是的评价。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闪光点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一些作文水平差的学生即使仅仅是有一个句子写通顺了也要用红笔划出来加以肯定。成功的作文批改应中肯指出学生习作好坏的原因,给学生以尊重、鼓励。对写得好的学生批语,在热情表扬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写得更出色。对差生的习作,要根据实际,挖掘文中的“火种”,设法使之复燃。总之,让所有学生都觉得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
(四)作文批改方法
在批改方法上采用“评议批改法”和“择优评改法”。“评议批改法”是在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评议:说说好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修改?然后根据评议的意见进行修改。“择优评改法”即评改优等生的一篇作文,充分肯定优点,指出美中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评改中等生作文中的一个片段,肯定进步,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写好作文的能力;评改后进生作文中的一个好句,好词,使学生感到自己还有希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由此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一项内容。教师往往花的精力最多,收效不大。鲁迅的写作心得是:“文章应该怎么些,我说不上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老师们的感受是:
“作文是怎么教出来的,我也说不清,多读范文,千篇一律;不读范文,话没两句。”因此,作文教学在小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所以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年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在平时应千方百计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作文为主动学写作文,逐步使他们乐写。
1、利用课外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五彩缤纷的图画有极大的兴趣,三年级学生手中已经拥有各种画报、儿童读物、看图作文等课外资料。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来对学生进行作文前的准备训练,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2、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处于农村学校,学生手中的资料毕竟有限,但如今网络这么发达,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因为习作与每一个单元的课文是密不可分的。而教材上的课文,不乏名家名篇,都是典范之作,诸如《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等,学生在欣赏到这些课件里美丽的图片的同时,不但充实了学生的头脑,也为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往往喜欢做游戏,喜欢活动,尤其是充满新意的游戏。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迁移原理,把他们的兴趣中心引向写作,并及时加以巩固,使他们形成持久的、稳定的、广泛的而又有中心的兴趣爱好。如在三年级作文教学《我喜欢的一种游戏》时,我在上课时就先给学生们列举了几项活动,如“反面人”、“写字王”等。
二、上好作文指导课
回忆我们以前的习作指导,首先老师提出作文要求,然后以一个题目为例详细指导第一步怎么写,第二步怎么写,第三步怎么写,最后让学生仿造老师所说的写。学生的习作思路完全被教师锁定,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题材、写法不新颖,学生的创造性也在这“千篇一律”中被扼杀。这样写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多大帮助,也容易让学生养成懒惰的坏毛病。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
我根据写作内容在写作前两三天或者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提出写作要求,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寻找写作题材,或与家人、朋友、同学先讨论该如何写。然后采用“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自改或互改→誊写→师再点评→生再改„„”的教学模式,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情况,而后相应采用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的点评方案加以指导,让学生的作文越写越精彩。这样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写出来的文章也各具特色。
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
从中年级学生特点来看,他们的知识还很贫乏,缺少词汇和写作素材;缺乏认真观察身边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然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无疑是很难的。对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他们喜欢并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例如学习描写一种小动物,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使学生对小动物的外形、颜色、习性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可以在课上播放一些小动物的有趣录像,丰富学生认识,加深印象。这时,教师趁热打铁,针对一种小动物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它的外形、颜色、活动的特点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四、注重积累,力争厚积而薄发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歇。”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要在积累上下功夫。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多少文人墨客无一不是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读万卷书”的饱学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小学生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很难写好作文。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培养积累能力,养成积累的习惯,使他们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
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贴近社会生活,注重生活的积累
小学生的作文材料来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语文教学观,采取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欣赏画面„„使小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写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教师要注意培养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日记的行式多样,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做到内容真实,勤于练笔即可。事实证明: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学生作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2、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注重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把那些规范的生动优美的语言信息储存于儿童头脑之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且在摘抄本上摘录好词好句。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大量阅读名篇佳作,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使学生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我才刚刚走上教育这条路,在以后我会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诱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定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第二篇: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沙桥中心学校小坝完小 王建聪
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现代小学教学方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心理成分。因此,小学生作文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来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
作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写作信息资料。因此,要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创设贴近或围绕学生生活的情境。作文教学越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越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生活之树常青,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既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又能开拓想象。例如在布置《洗衣服》这篇作文前,应先布置学生回家洗一洗衣服,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为写作做准备。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在正式上作文教学课时,让学生四人小组谈谈自己洗衣服的经过。这样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有话可说,就自然而然地有话可写,不至于使学生毫无头绪。
(二)让学生放开胆子写作文
现在我们许多老一辈作家,有见地的老师,都痛感现在的孩子怕作文。他们拿起笔不敢写,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脑子里被塞进的“规矩”太多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的定位极其重要。教师不能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不能滔滔不绝地对他们讲写作知识和原理,不过分要求其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虽然不能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但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而言,模仿也是有其可取之处。模仿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必经之路。我们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下水作文,让学生去模仿。当然,这里所说的仿,主要是让学生依据范文的一些写作方法,进行仿效,可以仿其语言文字,仿其结构,写作思路,仿其写作方法和思考角度,把范文的表达技能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但模仿要适度,如果只是死板的模仿,久而久之,会给学生刚刚启动的想象思维套上紧箍,使得学生的作文总是拾人牙慧,缺乏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表达方式和想象。就正如一开始就给小马压上鞍鞯,套上辔头,叫它规规矩矩地走,它长大后也许能走得很像“样子”,很合乎板眼;可是它决不可能天马行空叱咤风云。一个人从小就只能讲几句冠冕堂皇的干巴巴的规矩话,这个人的文章也许很快就有点像“样子”,可这个人的文思也许从此就僵化了,还能指望他长大写出多姿多彩的好文章来吗?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洗衣服》,让学生模仿其结构:第一段应先写洗衣服的原因,第二段应写洗衣服的步骤及在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第三写出劳动后的感受。但是教师在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的同时,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仅仅是一个思路,不能照搬照套。如果每篇作文都一个模式让学生套进去,那么这与八股文没有任何差异。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洗衣服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方法就多种多样了。我们不能让学生局限在一种解决困难的方法上。必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我们又必须知道,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敢于写、乐于写,才是我们首先要培养的作文心理。写作知识了解多少,对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并不起多大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子想,用自己的话去写自己的真实见闻,确凿感受,不要使学生只敢人云亦云。不要让学生陷进一个做了好事,人家说谢谢时都千篇一律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的境地。
(三)在每篇作文中找闪光点加以鼓励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一个人总希望能从别人的口中得到肯定,从而才会获得信心。在作文的批改中教师不能扮演裁判或法官的角色,对学生作文的优劣成败进行自以为是的评价。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闪光点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一些作文水平差的学生即使仅仅是有一个句子写通顺了也要用红笔划出来加以肯定。成功的作文批改应中肯指出学生习作好坏的原因,给学生以尊重、鼓励。对写得好的学生批语,在热情表扬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写得更出色。对差 生的习作,要根据实际,挖掘文中的“火种”,设法使之复燃。总之,让所有学生都觉得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
(四)作文批改方法
在批改方法上采用“评议批改法”和“择优评改法”。“评议批改法”是在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评议:说说好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修改?然后根据评议的意见进行修改。“择优评改法”即评改优等生的一篇作文,充分肯定优点,指出美中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评改中等生作文中的一个片段,肯定进步,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写好作文的能力;评改后进生作文中的一个好句,好词,使学生感到自己还有希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第三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初探(推荐)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姓名: 付晓艳
单位:楚雄州禄丰县金山镇小学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给予欣赏和包容,还要给予引领和点化: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时尚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创新的语言习作。让学生习作的语言真正地生动起来。
关键词:中年级 语言 兴趣 作文
人们常说:“童言无忌。”学生是天生的“作家”。他们有自己独创的语言,他们有自己的儿童文化:非凡的语言创新的能力,以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他们要在自己的习作里来一场语言的革命,就像叶圣陶所说的那样:“我手写我心。”面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只要是合理的,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给予欣赏和包容,还要给予引领和点化: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时尚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创新的语言习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习作的语言真正地生动起来。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文?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 在游戏中增加学生写作的兴趣
对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感受,写作时才
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就拿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为例。这个题目范围比较广,辅导之前,我决定先带学生做个游戏。上课铃一响,我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玩个游戏——老鹰捉小鸡„„”话还没说完,学生就欢呼雀跃起来。游戏前,我要求大家边玩游戏边观察:观察游戏过程中老鹰、小鸡、鸡妈妈各自的动作、神态、语言,看谁的观察最仔细。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详细地回忆了游戏过程中印象最深的片断,尝试着让学生加进好词好句,让表达更生动。触类旁通,许多孩子写出丰富多彩的习作。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就忘了;教我,我就记住了;让我参与,我就学会了。”而情景教学恰好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培养兴趣的基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习作的热情,使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作文教学简单化了,也更生动了。
二 在课本中体味表达
在教学《花钟》这一课时,有一个重点是仔细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文中的语言很美: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7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在9点左右含笑一现„„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充分感知美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花在整点开放,并进行描述。由此成了一次小练笔,许多学生观察细致,语言精致,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我相信,只要不断进行
训练,学生由说到写的能力就会有一定的提升。
三 在阅读中结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文一样需要积累,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提升。中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习作能力。我让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摘抄两个好词,一个好句,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能背诵下来,定期检查。向学生推荐名言、儿童诗歌,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并学会运用。利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深化,学生写作的语言丰富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减少了,作文也生动起来。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就是这群孩子探索人生路上的导航者、组织者、引导者。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极大地调动小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与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力求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情真意切的好文章。让我们不断探索,让孩子们在作文之路上做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
字数:1694字
参考文献:《赢在课堂》 《教材教法研究》
第四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一提“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三年级学生尤其畏惧作文,因为刚刚接触“作文”这一新鲜的概念,他们对作文这一概念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头脑里还是一片空白。能否攻克这种心理障碍,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为此,我把它视为教学重点加以研究。我认定: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写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学就可以获得成功。我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营造师生平等、人人参与、气氛活跃的作文课堂氛围。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首先要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差异,善于发掘学生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了解、熟悉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珍视他们得每一个经验积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让他们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畅所欲言的平台,训练学生最起码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像我们这种壮汉瑶等民族夹居的地方,双语或多种语言并用教学尤为重要。在普通话表达不通顺、不流利的情况下,允许学生使用方言表达,然后根据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帮助他们翻译成通顺的普通话,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纠正,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兴趣。
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作文”这个概念。
三年级学生一看到“作文”这个词语,心里就会想:什么叫作文?作文难学吗?等等。“作文”这个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朦朦胧胧,犹如雏鸟学飞,没有方向。没有方向,怎样去写作文?因此,必须让学生知道并理解“作文”。“作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讲解的时候,我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地向学生讲述最基本的作文就是写文章,就象我们学习的课文一样,把我们平时见到的、做过的、听到的、想到事物的用汉字有顺序地写下来。例如:你做过“洗衣服”这件事,那么,就把你怎样洗衣服的过程有顺序地写成一段通顺的话等等,多举几个例子。这样,使学生的头脑中有了“作文”这个概念。
三、创设观察情景,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作文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时,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生活习性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这样,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四、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
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课堂上我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1、训练思维,注重想象。
除了观察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更要注重想象力培养。如写《假如我是------》想象作文的练习,课堂上,我多举几种学生喜欢的职业,如作家、教师、医生、警察、科学家等,当然也有神话中的人物。我要求学生想象各种职业的人对社会有何做用,假如你们是其中一员,会怎样做。接着分组展开讨论,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述出来,学生从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充实、更完善,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积累语言,丰富想象。
积累语言在作文教学中相当重要,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①坚持让学生摘抄课本、课外的古诗、儿歌、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要求学生熟读成诵,长期积累,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②互相交流:利用队活动课开展朗诵会、故事会等,并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做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大家介绍。③坚持让学生写好日记,让学生在日记中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写起作文就不觉得难了。
五、教师下水,引领入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身在个人。但是“进门”这一关是不容忽略的。此时还是门外汉的学生,对于刚拿到手的作文题,往往心中有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下手。这时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空口说教、空谈理论,而要以身作则,亲自“下水”,与学生一起作文,给他们提供范例,让他们模仿。没有任何力量能比的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力量,此时的教化效果是最好的,它比任何优秀作文学选更有说服力和召感力。??
六、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教学路子。
作文教学要结合其他科目,例如《品德与生活》、《科学》、《美术》、《音乐》等,每一课,都可以与作文挂钩,学校或者班级每开展一次课堂多边活动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都可以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思考、积累,随时捕捉可以入选的材料。
七、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
我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写作的艰苦劳动中,随心所欲,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言一语,凡人凡事都可以写。让每个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这样就会把以往的“要我写”变为今天的“我要写”。
实践证明,以上做法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五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体会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体会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习作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那么怎样来切实把好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起步关,使学生爱写作文、善写作文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明确目标与欣赏鼓励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解读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新课标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放在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首位。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同学的习作可以说是最初步、最浅近的文字表达,一开始必然是幼稚的、初级的、甚至是错误百出的,它得经历一个过程,语言由不通到通顺,内容由简单到具体,表达由平淡到生动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拔苗助长,而应该明确三年级习作教学的要求,遵循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训练。
目标明确了,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和日记时多以鼓励表扬为主,学会欣赏孩子稚嫩的语言,学会感受孩子奇特的想象,学会包容孩子的词不达意,竭力寻找习作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写得好,我都用笑脸或红五星等方式大加赞赏,写得好的或进步很大的作文就粘贴到墙壁上的习作栏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成就感,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捕捉素材与放飞思维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的确,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可是有一大部分学生不善于捕捉周边的事和景,一旦要写日记或作文,总以为要写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活动、比赛等,除此之外就没有东西可写了。因此学生要写日记时,总是要求爸爸妈妈带自己到哪里玩玩才会下笔写。为了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我就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搬进习作课堂。如有一段时间我们班好久没有得到流动红旗了,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我们终于请回了鲜艳的流动红旗。于是我灵机一动,把第一节语文课改为习作课,我先请学生说说由于前几个星期流动红旗没有到我们班来作客,今天去参加升旗仪式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当你听到我们班获得流动红旗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把流动红旗请回来了,你心里有什么打算?由于这是一件刚刚发生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因此同学们各个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心里话。于是我趁热打铁,以《流动红旗又回来了》为题,写一篇作文。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批改时只要学生写的全都是真心话,我都奖给他们“小星星”!后来我经常把学生不留意的、习以为常的发生在校园里、教室里的小事为题材,布置学生回去写一篇日记,如: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地上的一张废纸、橡皮不见了、我会跳绳了等等。久而久之,学生明白了:原来身边的小事都可以写成作文或日记!练的次数多了,学生慢慢也学会了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卢梭曾经说过:“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情感,如果用我们大人的看法、热情和情感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当学生学会了选材后,我就鼓励学生应该用每一个感官去看、听、摸、问、闻自己想写的内容,大胆地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实践证明,如果我们放飞学生的思维,不用大人的眼光、标准去禁锢小孩的大脑和手,那么孩子的习作往往会充满灵性和童趣的。如:蒋佳晨同学在《游两江四湖》里写到:“船行过激起的浪花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他一边哈哈地笑着,一边追着我们跑。”张权写春游分享食物的情景:刘绍双把书包里的食品一倒说:“兄弟们,吃我的,我的好吃。”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谢谢长官,你也多吃点!”“ok!小兵们!”透过这些极富有个性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无拘无束分享食物的欢乐情景。可见我们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放飞他们的思维,那么孩子的习作就会成为生活的精彩剪影!
三、阅读教学与练笔仿写相结合 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挖掘语文书里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的习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或仿写、或想象、或扩充等语文实践活动,既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能锻炼书面表达能力。因此仿写是初学写作的有效手段,是走向独立写作的桥梁。
仿写片段:三年级应注重段的训练,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构段方式明显、精彩生动的段落,如《赵州桥》里概括具体的段式,《富饶的西沙群岛》里因果和总分总的段落等等。学完了这些课文,我一般都引导学生仿写一段话。如:学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我就请学生仔细观察当天的大课间活动,然后以“大课间活动开始了,操场上真热闹啊!”为开头写一段话。双休日布置学生参观农贸城的水果市场,再以“水果市场里的水果真多啊!”或以“水果市场里热闹非凡!”为开头写一个片段。通过仔细观察,许多同学竟洋洋洒洒写了两面多呢!
仿写文章:当学完了《荷花》、《翠鸟》之后,我布置学生回去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或动物,然后模仿着课文写一写,同学们各个兴趣盎然,写得相当精彩!
四、丰厚积累与自觉运用相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标既要求三年级的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又要求他们“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看书的好习惯,我们年级组里每学期都规定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如二年级背完新课标规定的必背古诗80首、两本童话故事集。三年级背诵两本推荐目录中的名著,为了检测同学们完成的情况,到后半学期我都要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比赛。另外每学期我都在教室的一角张贴课外阅读登记表,学生读完一本书就往上登记,这既是一种激励又可以督促互相学习,每到期末我就根据登记表评出“阅读之星”。除此之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本采集本,要求学生每天摘背三个好词一句佳句。长期坚持下去,积少成多,学生的积累一定会丰厚起来!
积累为了运用,可是一开始许多同学积累了好词佳句却不知道用,因此我们要经常开展一些运用好词好句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语文园地里的读读背背,大多是积累成语和名言佳句,学生背熟之后,我就鼓励学生运用其中的成语或佳句写话,如:早就听说我们班的秦宗德是一个投实心球的高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的校运会上我亲眼看见他投实心球,果真名不虚传!
每学期我们还针对课外阅读多次举办 “积累运用擂台赛”,如:
1、今天我们来到公园里春游,这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句诗来。
2、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到了,在上海工作的姑姑格外想念家乡的亲人。真可谓“()”呀!每当学生在日记、作文中自觉运用好词佳句的时候,我就把他作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宣读他的片段,如龙志成在有一次的作文中写到:“可他把我的话当耳边风,又开始来捣乱了,这时我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牙齿咬得咯咯响,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心想:今天我非整整他不可!”当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时,他高高地举起了手说:“老师,描写神情的那一句我是从采蜜本里运用过来的,我觉得自己当时就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于是就用上去了。”后来我把他抄到后面的学习园地里,让学生享受到运用积累词句的成就感,还激励其他同学平时也要自觉运用好词好句。
五、互相评议与及时修改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变革传统写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改,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发现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读,学生在台下听”的讲评效果对中段学生来讲也并不理想,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倾听能力不强,往往是听了前言就忘了后语,站起来评价时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楚。通过摸索和实践,我觉得利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和多媒体技术,将评议和修改结合起来,其效果与传统的作文评改会有天壤之别。
综上所述,在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明确三年级的习作要求,以鼓励、表扬为主,使学生爱写作文。解放学生的大脑,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激励学生博览群书,读中仿写,学以致用,学会评价和修改作文,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善写作文。切切实实把好习作教学的第一关,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踏上作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