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结构游戏——《乌龟》(附反思)
小班结构游戏:《乌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乌龟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看图片、运用多种类型的胶粒,学习用镶嵌的技能表现乌龟的外形特征。
2、进一步了解乌龟的生活环境,合理地摆放自己的建构作品,懂得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3、继续学习按照胶粒的种类、形状分类整理胶粒。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回忆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材料准备:乌龟的图片、模型,软泡沫胶粒、齿形胶粒和蛋壳胶粒(按种类、形状分类摆放)。
3、环境创设:收集各种乌龟的照片、图片和模型,布置“乌龟展览馆”。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回忆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示范讲解。
教师:乌龟有哪些部分组成?乌龟的壳是什么形状的?你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胶粒拼搭呢?乌龟有几条腿?可以用什么胶粒拼搭呢?乌龟的头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形状的胶粒拼搭?乌龟可以在哪些地方生活?这里有一块地方,有水有草地,最适合乌龟生活,小朋友可以把搭好的乌龟放在这里!
2、教师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选择适合的位置摆放自己的建构作品,爱护别人的建构成果。(2)应及时地按种类、形状分类收拾好胶粒,3、幼儿自主选择胶粒大胆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引导幼儿看图示大胆尝试建构,表现乌龟的外形特征。(2)指导幼儿在使用蛋壳胶粒时,运用镶嵌的技能搭好乌龟的四肢。(3)提醒幼儿在摆放乌龟时,选择相对宽敞的地方,轻拿轻放,不要随意破坏别人的建构作品。
4、幼儿听音乐分类收拾游戏材料,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分享交流建构体验。教师:你搭出乌龟了吗?你用什么胶粒搭了乌龟?你把乌龟放在哪里?
活动反思:
大部分幼儿能够看着图示进行建构活动,能独立完成作品;个别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能选择合适的建构材料进行拼搭活动。在评价活动中,幼儿能用简单的话介绍自己的“乌龟”在干什么。整理材料时,大部分幼儿能根据软胶粒的不同形状进行整理。
存在问题及原因与对策:
问题:幼儿建构的乌龟作品比例不协调,有的头大,有的四肢不一样长。原因: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造成他们对比例的掌握不是很准确。对策: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分析乌龟的头部、身体、四肢应该选择怎样的胶粒才合适;鼓励幼儿将大小不同的胶粒进行排列比较,引导幼儿逐渐形成大小比例的概念。
第二篇:结构游戏—游乐场(一)(附反思)
结构游戏——游乐场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用延长、垒高和连接等技能表现滑滑梯等各种游乐设施。
2、能以协商的方式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完成建构任务,体验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引导幼儿观察游乐场中的各种游乐器械。
2、材料的投放:各种大、中、小型建构材料若干、游乐场布局图。
3、环境的创设:游乐场的地面规划图。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师:小朋友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用简单语句描述游乐器械特征)
2、结合PPT展示,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建构。
(1)师:“游乐场里大型滑滑梯、摩天轮、旋转木马、海盗船等好玩的游乐器械,这么多好玩的游乐器械,你觉得哪种器械最难搭?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最难搭了?谁有办法能帮助他?可以怎么搭呢?”
(2)师强调:在搭建器械的时候要注意衔接牢固、两边要对称,站得稳。
3、介绍本次活动投放的建构材料,鼓励幼儿迁移前期的建构经验拼搭出不同的游乐器械。
4、提出本次建构要求,交代注意事项。
(1)在建构过程中要共同使用材料,懂得合作分享。
(2)建构好的作品摆放在相应的位置,要小心摆放,不要损坏别人的作品。
(3)听到音乐声后,要马上收拾不用的建构材料,到展示区欣赏作品。
5、幼儿分组活动,师观察指导。(1)观察游乐场各种器械的搭建情况。(2)观察幼儿分工合作的情况。
6、欣赏、交流。
(1)游乐场里搭建了什么,搭建的好吗?(结合搭建情况评价)(2)下次活动中我们还能搭建什么?
(3)肯定幼儿的合作成果,和游乐场合影留念。
反思:
在上学期建构游戏《美丽小区》的基础上,我们开展《游乐场》这一建构主题。幼儿对这个主题内容非常地感兴趣。在讨论游乐场中的游乐设施时,幼儿争先恐后,踊跃发言;在选择建构材料时,他们由于有了前期的经验,选择起来得心应手。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
问题:游乐场的游乐设施过于单一,除了滑滑梯、荡秋千等一些简单的游乐设施,他们最喜欢搭建的就是碰碰车。
原因:大部分幼儿没有去过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游乐场,对游乐场中的一些大型的、复杂的游乐设施不是很熟悉。
对策:
1、请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幼儿游览大型游乐场,观察游乐场的环境、游乐设施的种类。
2、收集各种游乐设施的图片,布置于班级中,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各种游乐
设施的基本结构。
第三篇:小班结构游戏——《手机》
小班结构游戏:《手机》
活动目的:
1、学习根据图样在智力拼盘上拼插手机,掌握色块拼插的技能。
2、能大胆想象,尝试拼出不同形状的手机。
3、积极动手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旧手机若干,手机图样,智力拼盘每人一盘。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手机的外形特征。
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什么作用?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手机?(重点引导幼儿认识手机的各部分组成:机身、屏幕、键盘)
2、引导幼儿讨论手机的拼插步骤,师帮助幼儿梳理。(1)用小方块拼出手机长方形的外形;(2)用同色的小方块拼出手机的屏幕。(3)用各色的小方块拼出手机的按键。
3、交代注意事项。(1)按顺序拼插。
(2)颜色、外形可以和老师的不一样。(3)要爱护玩具,小方块掉到地上要马上捡起。
(4)材料可以一起使用,自己的颜色不够可以向别人借用。
4、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按色块拼搭出手机的不同部位,注意色彩的搭配。
5、展示作品,引导幼儿欣赏评价,重点引导幼儿评价作品的完整性以及色彩的搭配。
6、歌表演《打电话》结束。
第四篇:小班结构游戏计划
2012—2013学年小班第一学期结构游戏教学计划
一、幼儿情况分析:
结构游戏对于刚入小班的幼儿来说,训练幼儿最基本的拼插技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是本学期的重点。所以一开始安排“一字插系列”活动,也就是让幼儿练习插长条形,继而在学会“一字插”的基础上,学习插“一字插”的变形物,如“插花、插门、插窗户、插电视机、插猪八戒的耙子等。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提出以下学期目标。
二、学期目标:
(一)情感培养
1、让幼儿喜欢参与建构游戏活动,在教师的鼓励下,能按自已的意愿进行建构。
2、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
(二)认知发展
1、感知建构材料的特征,熟悉材料的操作方法。
2、感知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长短、数量等。
3、巩固、加深幼儿对物体外形特征的认识。
(三)能力培养
1、感知能力:感知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长短、数量等的能力。
2、观察能力:巩固、加深幼儿对物体外形特征的认识的能力。
3、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小手肌肉动作,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学习用铺平、延长、围合、搭高、拼、插等技能,找寻物体的简单造型,反映物体的突出特征。
(四)行为习惯
1、爱护建构活动成果,不乱扔,不损坏。
2、爱护玩具材料,轻拿轻放玩具。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正确收放游戏材料。
(五)意志品质
1、培养幼儿的耐性,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的品质。
2、初步学习自控,在游戏时间里,能认真、专注地完成作品。
第一阶段:第1周——第9周
预设目标:
1、知道花片齿对齿的插法。
2、知道如何将花片插牢固。
3、练习插长,培养动手能力。
4、学习“一字插”的变形物的插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5、培养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喜爱。
预设主题:
1、猴哥的金箍棒
2、梳子
3、猪八戒的耙子
4、花
5、电视机
6、飞机
7、手枪
8、“一字插”变变变
9、铁轨
第二阶段:第10周——期末
情况分析:
从技能铺垫的角度说,小班阶段让孩子探讨各种基本形的拼插,有利于为今后的复杂建构奠定基础。通过之前的不断尝试,让孩子的建构兴趣被调动起来,自信心也能随着技能的逐渐娴熟在增强,常规在逐步建立。我们就可以进入“方形插”主题系列。
预设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建构兴趣,增强自信心。
2、幼儿在学会“一字插”的基础上,学习“方形插”。
3、继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4、继续加强常规的培养。
预设主题:
1、桌子
(一)2、桌子
(二)3、椅子
4、机器人
(一)5、机器人
(二)6、眼镜(方形镜框)
7、方形变变变
第五篇:谈小班结构游戏
谈小班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一种游戏,小班孩子玩结构游戏时,由于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在游戏中没有一定的建构目的,面对我们提供的建构材料往往不知道该塑造什么。少数孩子对结构游戏有一定的兴趣,能用积木搭出简单的物体,如床、房子、汽车等,大多数孩子一开始只是无意识、无计划地摆弄,甚至喜欢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那就是将积木垒高、推倒、再垒高、再推倒,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很大的快乐与满足。活动中争抢、哭闹、将玩具弄得铺天盖地而无人收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针对小班孩子这一结构游戏特点,结合本学期教研重点,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不断实践,逐步提高了孩子们结构游戏的水平和能力。
1、加深孩子对物体的感性认知,帮助积累建构经验
小班孩子面对材料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塑造什么,这和孩子的认知水平不足、生活经验缺乏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对周围物体没有较细致的了解,不足以产生建构欲望。于是我们就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熟悉物品入手,如孩子使用的桌子、床,孩子经常玩的小手枪、汽车、飞机,操场上的滑滑梯、秋千、独木桥等,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它们的造型,帮助孩子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为建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给孩子方法,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建构技能
小班孩子建构知识和建构经验很缺乏,需要老师更加直观的引导。因此在开展结构游戏的初期,对于简单的物体造型,我们就引导孩子先讨论再动手实践。如在用积木建构房子时,我们先引导孩子观察房子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讨论可以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来搭,最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大胆建构,搭出了简易不同的房子,并通过观察、交流从中学习了他人的建构方法。对于稍复杂一点的造型,我们就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再想象再创造。
3、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增强孩子的游戏兴趣
小班孩子喜欢简单的、新鲜有趣的游戏材料,因为其精细动作尚未形成。另外其游戏习惯和常规还没有很好地建立,应尽量提供不易破损的游戏材料。在班级建构区,我们为孩子们投放了空盒、、易拉罐、装橡皮泥的圆桶、牛奶盒等,起初他们只是用它们来垒高,后来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建构出简单的物体造型,个孩子把许多空酒瓶盒倒下来排成一个长排,又在每个盒子后面竖着放了一个盒子,完成之后他们开心地拍起手手。过了一会儿,他们想了想又嘀咕着将装橡皮泥的小圆桶一个个装进竖着放的空酒瓶盒里。最后围着自己的杰作拍手跳跃,开心极了。孩子告诉我,他们造了一个停车场,那些酒瓶盒变成了一辆辆汽车,橡皮泥桶变成了坐在汽车里睡觉的人。瞧,这就是孩子的想象和创造!通过一个阶段的游戏实践,如今孩子们已经能拼插出房子、小亭子、飞碟、皇冠、机器人等物体造型,而且百玩不厌。
结构游戏是孩子自己动手操作的游戏。游戏开始前孩子会碰到“建构什么?”“怎么建构”“用什么建构?”的问题,而我们采取的措施也正好解决了这三方面的问题。孩子对物体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就知道去“建构什么”,掌握了建构技能,就知道“怎么建构”,有了合适的建构材料就知道“用什么建构”。在开展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会建构,逐步提高。
当然在此次结构游戏的实践中也有值得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怎样更好地把结构游戏与各科教学和各类游戏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结构游戏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游戏常规?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结构游戏实践中很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