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编写的内容和要求
垂直与平行(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2005年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6~57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认识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概念。2.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教学准备:彩笔、小棒,三角板,直尺、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约3分钟)
一、谈话导入:
回顾旧知
师:我们学过哪些直线图形?(生可能说:学过直线、射线 线段)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生可能说:相交、不相交„„)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根据以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直线的特征,问题“说一说你对两条直线有哪些认识?”既能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并唤起学生的记忆,也给一部分知识比较丰富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探究新知:(约17分钟)
1.两条直线的关系。(约5分钟)
(1)画一画。
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师: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摆一摆。
师:每根小棒相当于一条直线。请你动手用两根小棒摆一下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找一学生上投影前摆一摆,并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3)看一看。
老师也画了几组两条直线,课件出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4)分一分。
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
A、分为两类:交叉一类,不交叉一类
B、分为三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一类,交叉但不是直角一类
2.引导学生分类。(约12分钟)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
注意点:
(1)第三个图应该是相交。师应该从直线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延长,得出两条直线相交。
(2)理解在同一平面的概念。比如与D1CI是不在同一平面内的。
中,AA1
1、提出平行的概念
师:两条直线,在延长的情况下,依旧没有相交。我们在数学上就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二次分类—认识垂直
师:在相交的基础上,将其再次分类。把相交成直角的归位一类。提出垂直的概念。
3、读一读
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概念。
4、说一说
用“谁是谁的平行线”、“谁是谁的垂线”说一说,加深理解。体会“互相”的概念。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归纳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并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活动,加深对互相平行、互相垂直概念的理解。】
三、应用练习:(约15分钟)
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和垂线(以教室中的为例)
2.运用今天学的知识,对下图进行分类
3.找出下面图形中互相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4.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对概念的理解。
平行线的运用:高速公路双向行驶的好处。。
垂直的运用:十字路口交通图。。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题、变式题等题型的设计使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拓展新知,又通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四、课堂小结和布置课外作业:(约3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可能会说自对两条直线有了各种各样的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教师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不在同一平面内
六、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这节课中,教师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在活动中产生深刻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从“活动”的视角来重组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设计把教材例1和例2的内容进行了重组。教学中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这部分教学内容后移,而是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例2的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安排在一起教学,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画一画、摆一摆、看一看、找一找、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以“探究”的方式来组织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在本节课中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时,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先让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高、通过看书自学自主学习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再到动手画高、指高最后到找出三角形一共有几组底和高,每一个活动教师都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第二篇:教案编写要求
陕西科技大学教案编写要求
2013-07-11 14:59 教务处
一、教案的涵义
(点击: 73)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就每一个知识点或知识群,结合学生实际而进行思考设计,周密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而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
教案是具体讲课方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反映了教师掌握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充实知识的程度,反映了教师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方式方法的程度。
二、编写教案的意义
1、理清授课思路,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授课质量。
2、积累素材,总结经验,提高水平,改进工作。
3、有利于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三、教案的基本内容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章、节(或课题、单元)名称、授课学时、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后作业(包括课后复习预习内容)、授课小结和教学内容等。
教学目的要求:简要注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理解、了解的内容,备课中考虑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重点、难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教师在备课时要详细列出。
教学组织:是教案的总体设计,要对课堂每一环节进行设计,制定出具体方案。
1)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师授课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案例法等等。既
可以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2)教学手段:指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包括实物、多媒体、影像、课件、标本、挂图、模型等。
课后作业(包括课外复习预习内容):针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制定相应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作业,包括利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程预习和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授课小结:根据学生课后学习的效果进行填写。进行课后评价与反思等。包括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最佳效果?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教学难点设置是否准确?应当如何修正和改变等。
教学内容:教案的主体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展开的具体详细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学大纲的分解、细化、组织和发挥,是教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
四、教案的编写要求
1、教案作为教学实施的文件,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等做出具体的设计。
2、教案的编制可以按照一个章节撰写,也可以按一次授课学时撰写,也可以按照一个教学内容(知识单元)撰写,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相应的撰写方式。
3、教案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教师应注意教案的积累和保存。
4、教师撰写教案时,措辞要准确,用语要规范,图表要清晰。
5、教案不是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的翻版,也不是教材、参考书的翻版,也不等同于多媒体课件和讲稿,不得将教案写成教学大纲或教学进度表。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
6、提倡每位教师的教案写出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教案。
附件【陕西科技大学教案.doc】
第三篇:教案编写要求
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教案编写要求
一、教案的含义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二、编制程序
教案编写应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量,分五个步骤进行操作。主备人研读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材料(文本、资料、学情)——先行编写——说课讨论——修改完善——审核定稿。
三、教案的构成要素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通过认真备课选定适当的教学内容,需考虑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问题。
3、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授课中的行为,如板书、讲解、演示、提问、强化等活动,要在教案上写明。
4、学生的行为。在编制教案时,要预想学生的学习活动,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教学活动是在师生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教师的行为会引起学生行为的变化,学生的行为也反馈给教师,用以调整教师行为,因此,编制教案要把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结合起来考虑。
5、教学媒体。在教案中应写明将要使用的教学媒体,以及
媒体使用的恰当方式。
6、时间分配。要注明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长度,将教学形式结构化。这样有利于控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使教案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教案的编写要求
教案的组成:课题、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十一项内容。
(一)课题:说明本节课名称
(二)课型:说明是新授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
(三)课时:说明几课时
(四)教学目标
说明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一般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节课相应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具体需要,还可以增加“识记”,如识记某些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结论等。
(五)教学重点
说明本节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一般为1-2个,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属于重点的教学内容,应该在教案和教学中体
现出来。如:在教案中所占的篇幅应相对较多,讲授时所花的时间最多,投入的精力最大,采用的方法最为恰当等。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突出重点”。
(六)教学难点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如:在教案中应体现出方法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在讲授时所花的时间相对较多,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大。
(七)教学方法
说明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法和学法。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谈话法(提问、问答)、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设计师生互动环节。
(八)教学工具:说明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工具
(九)教学过程
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写得具体。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把以问题作线索来组织教学作为过程设计的重要策略。教学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内容和呈现的程序,还要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要重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评价。活动的安排要明确,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练习的设计,并安排当堂训练,练习后要及时评价,反馈矫正。
练习的难度要有层次,对难度大的要给出标识,加强基础训练。教学过程后期师生共同进行小结与评价。教学过程还可结合具体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反思和质疑,以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分作以下七个环节:
1、组织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学习,自觉遵守纪律,从而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而有序地进行。组织教学亦应贯彻于此后的各教学环节之中。
2、出示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
3、导入新课:通过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加深,有目的的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原有的知识再现为学习新课而必需的知识,进而引入新课,并设法激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动机。
4、讲授新课(“633”教学模式、“723”实训模式运用):这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发展新能力。教师在讲授时,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有关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用清晰的表达,条理的板书,将本课的内容、要点,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并指导他们进行学习。讲授新课是整个教学的主干部分,占用时间最多,一般以占用一堂课的1/3~1/
2时间为宜。
5、目标检测:是为了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发现问题及时弥补,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也为完成课外作业做好准备。目标检测要做到重点突出、纲目分明,切忌简单重复,宜控制在5~10分钟内。
6、归纳小结:由师生一同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总结复述、当堂作业练习等方法,重点点评学生表现情况,让学生谈收获(知识、能力方面)。
7、布置作业: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求应明确具体,内容要具有典型代表性。作业的类型主要有:阅读参考书和专业文献;背诵需要熟记的定义、公式或词句等;熟记有关事实、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演算习题,解答问题,完成作文或实验报告;预习和复习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各种技能、技巧的锻炼,社会调查、实地测量等等。
布置作业应遵循的要求:(1)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具有代表性;(2)分量适当,难易适度;(3)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上述七个环节只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编写教案的基本环节,但并非所有教学都必须经过这七个环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参考选用,不可一味地生搬硬套。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及版块
设计,主要为本节课重点及核心内容。
(十一)教学反思:即对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它常常以“教学后记”或“心得体会”的形式反映出来。每一次课下来,总有许多成功和不足的地方。长期坚持教学反思,是许多优秀教育家的一条成功经验,因为教学反思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思,一是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即及时记录教学的得与失;二是要亲笔记录。
五、教案模板 见附件1。
莱西市机械工程学校
2014年12月12日
第四篇:教案编写格式要求
扶沟县新村小学教案格式要求
一、编写模板需下载群共享下册最新模板。
二、语文数学具体格式要求为:
1、大标题(课题名称):三号宋体加粗。位置“居中”!
2、小标题(备课人、备课时间、教学流程):小四号宋体加粗。其中,备课人和备课时间位置“居中”!教学流程格式采用一致,位置“左对齐”放置。
3、正文:小四号宋体。每个段落需设置格式为: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0行,左右侧缩进为0,编写的时候注意格式照齐!
4、编写的时候注意页面右上角的页脚部分填好年级和科目,字体中间不留空格,位置为右对齐。
三、英语格式要求为:
1、大标题(课题名称):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位置“居中”!
2、小标题(备课人、备课时间、教学流程):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其中,备课人和备课时间位置“居中”!教学流程格式采用一致,位置“左对齐”放置。
3、正文:四号Times New Roman。每个段落需设置格式为: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0行,左右侧缩进为0,编写的时候注意格式照齐!
4、教案中出现汉字部分字体格式为小四宋体。注意页面右上角的页脚部分为Grade** XinCun primary chool,格式为Times New Roman 五号加粗。
四、发送教案的时候统一命名为“**年级**教案”。
扶沟县新村小学2014-02
第五篇:教案编写要求
教案编写要求
编号:HTJX-QC-15-04 版本号:B/0 1.目的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规划、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和程序,以保证课堂教学和生产教学质量。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本校教师对所任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教案的编写。
3.管理要求 3.1要求。
3.1.1任课教师应首先领会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先修和后续课,搞好互相衔接,并根据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确定教学方法;了解所教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并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每次课讲授内容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与技能。3.1.2教案形式可采用电子教案和书面教案形式,二者选其一。电子教案应为课件形式。
3.1.3理论课教案应以两节课为一个备课单元;生产实习课、一体化教学教案以一个分课题为一个备课单元。
3.2备课形式。
3.2.1备课应以个人为主。应把写教案作为备一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分析教学重、难点,把握好教学的几个环节。
3.2.2教学系应组织必要的集体备课,以统一教学目的、要求和进度,并明确各章、节、单元与实习教学目的和要求,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作业题的选用和解法、期末复习要点及办法、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教学改革等工作。教学系分专业每学期集体备课不少于两次。
3.3教案编写要点。
3.3.1文化理论课教案、实习课(一体化教学)教案均要按照相应的质量记录格式内容认真编写:①教案须按上课课时为单位备课并提交审批。②教案内页的教案环节很重要,但内容、格式、形式可灵活设计,如提纲式、流程式、案例式等等,提倡多样化、个性化,不限定页数。每份教案都是教学设计,应编写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案。③新任课科目要求备详案。
3.3.2任课教师编写教案应体现相关教具、实习材料、设备、工量具、图纸及有关资料和学生实习位置的安排并符合《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
3.3.3教案分为“教案首页”和“教学过程”两大部分,都必须认真编制;
3.3.4教案的编写应体现以下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
3.4教案编写的时间。
任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备好课,并写出教案。教案的审阅
4.1电子教案审批采用网上审批方式,并在校园网上开辟教案库专栏,可供其他教师共享(由教改办解决技术问题)。
4.2审批时间:平时由教研室主任审阅签字,教务科每五周审阅一次。4.3教务处每学期期中抽查一次教师教案并反馈检查情况。5 教案的整理、保存
任课教师在每学期结束时应把学期教案整理好上交教学系检查并汇总上交教务处,作为教学资料妥善保存不少于三年,以备参考及检查。其他
6.1期末评选:
①优秀教案(体现教学设计):每个教师自选学期教案五份参选;按20%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物质奖励;
②优秀课件教案:选出凡是优秀的值得推而广之的课件教案,均给予物质奖励。6.2逐步实行电子教案,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6.3同本教材连续教学两次,在连续第三次的书面备课中可采用提纲式备课,电子教案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