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

时间:2019-05-13 22:0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

2.2高矮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知道;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高矮方法;知道物体的高矮是相对的。

通过猜想、验证、下结论等环节,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比较的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身边物体的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在比较。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

一、情境引入

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厉害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活动二:观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三个人中,谁高,谁矮?(比较后板书:高矮)

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又是谁高谁矮呢?

活动三:游戏

指名两个身高相差不多的学生,让学生猜一猜谁高谁矮。有什么方法知道谁猜到了?

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方法:

①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比一比。(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比)引导学生发现不公平。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的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②用尺子量一量。

③分别请两位同学到墙边站直,在墙上划一划。

通过验证谁猜对了?

开讲激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柯南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在引导学生比较了图中人物的高矮之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比较?让学生明白比较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学会比较的方法后,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比较。

活动四 如何比一组学生的高矮?

选一组学生上来比高矮,由高到矮排成一列,然后说出谁最高,谁最矮。

选中间的某一位学生,让学生说一说这位学生比谁高,又比谁矮。

活动五 做一做

第16页的第1~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活动六 练一练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学生独立解题的基础上,组织他们进行交流。

活动七 总结全课

活动八 下课

每个小组从矮到高排成一列,每人用“高”或“矮”说一句话(如我在小组中最高,我比某某高,我比某某矮),再离开教室。

让同组的同学互相比较高矮,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激励人人成功。

第二篇:培智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高 矮》

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二册数前概念综合练习二《高矮》。教学目标: A标

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3、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能与老师进行简单的沟通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描叙高矮。

B标:能够初步感知高和矮,能够参与课堂学习,跟着学,跟着说。C标:不破坏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其能跟着学。

教学重点: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能与老师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能用自己的语言描叙高矮。

教学过程 :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比较学生的高矮。

(1)这是谁?我们仔细观察,比一比,谁高?谁矮?板书课题:高——矮(2)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反复比一比,说一说,谁高?谁矮?(3)小游戏:身高高的同学站在高字下,矮的同学站在矮字下。

2、比较水瓶和杯子的高矮。

(1)出示事物,引导学生观察,比一比,说一说谁高谁矮。(2)学生和老师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进行语言训练。

二、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1、依次出示插图,比一比,说一说,谁高谁矮。

2、学生按要求依次完成习题,教师一旁巡回辅导。

3、穿插:听歌放松,活跃课堂,舒展身心。

4、排队游戏:把学生分成两组,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好队。比一比,看谁排的又好又快。

4、比较事物的高矮。

让学生比较具体事物的高矮,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物的高矮。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 ?(高—矮)反复认读。

五、布置作业

A标学生:描红高、矮两字; B标学生:描红高字; C标学生:写1、2、3。

第三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长短,比高矮)教案

第二课时:比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第四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高矮教案

高 矮

教学目标 :

1.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厚薄的过程,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练习和游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难点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教学用具:

积木块或学生能够找到的易拉罐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1.引导比较导入新课

找班里的任何一个学生站在老师的身边,比较两者之间的身高。[初步感知高矮] 板书课题: gāo ǎi 高 矮

2、认识生活中的高矮

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老师引导学生踊跃发言,列举出多种例子,比如语文课本比思想品德课本的厚、草地与高山,红绿灯比车高等等。

3、寻找教室中的高矮。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从而让学生发现物体有高有矮,然后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找生活中的实例,充分感受在生活中物体之间存在高矮的差异。]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探究比较身高的方法。

1.估测:估测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谁长的高一些? 2.怎样验证估测的结果?

3.小组讨论汇报:可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比一比;另一种是:做记号比一比。如果有其他方法只要合理都给与肯定。

(二)初步应用 1.出示一副比高矮的图1。看了这谁高谁矮?

2.学生有争议。因为其中有一名同学踮起了脚跟。

3.小组合作交流怎样才是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4.交流汇报:比身高的时候,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平面上出示图片2,再比较一下谁比较高。

5.总结方法:

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幅图,谁能很快地告诉我,(三)课堂活动

(1)布置任务:小组四人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在比身高之前小组先商量一下,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

(2)小组活动。

(3)小组汇报:以小组为单位上前汇报边演示边说方法。[鼓励多种比较方法。比如:两两相比。或者一个人和三个人依次相比。或者站成一排比。在这个活动中,四个人小组首先要商量确定方案,然后分工合作、操作实验,最后在全班演示汇报,真正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体验。]

三、方法应用

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判断并说明方法,组间互评。肯定鼓励培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说理能力]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1.合作活动体验感受高矮

(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2)摆高活动 那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学生自由活动,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在游戏活动中激趣启思,激发挑战性与创造性。]

2、在最高的动物下面画对号。

(1)要求学生说出动物名,然后再比较高和矮(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反馈: 同桌互查纠错汇报[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1)在矮的同学下面画对号。

(2)在最高的画对号,在最矮的画错号。

课堂检测B

1、(1)在矮的后面画对号。(2)在最远的画对号,最近的画错号。

2、(1)在厚的下面画对号。(2)在矮的下面画对号

3、小刚比小芳高,小兰比小芳矮,小芳在哪里?请在小芳头上画朵花。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游戏

1.请两位同学上讲台上来,比高矮。然后想办法,怎样使矮的同学变得高一些? 学生表演。方法多种多样。

2.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使两个同学的高矮发生了变化,真聪明!其实长短、厚薄在一定条件下也都是可以变化的,这个问题留到课下同学们自己尝试一下。

[“想办法使矮个子变高”,同学们都觉得非常有趣,积极踊跃投入到活动中来。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就能领悟到高矮是相对的,可以变化的,此时,教师指出长短、厚薄在一定条件下也都是可以变化的,延伸至课外,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第五篇:小班数学《比高矮》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比高矮

活动目标: 1.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

2.能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3.愉快参与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人物卡三张;《幼儿画册》(第三册p7)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1)教师和幼儿比高矮。

教师站在地上立正,幼儿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谁高谁矮?(学说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2)幼儿与幼儿比高矮。

一幼儿站在地上立正,另一幼儿站在小椅子上立正。提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引导讨论:小朋友,你怎么想? 两个人比高矮,哪种方法是公平、正确的?哪种方法是不公平、不正确的?(3)游戏:找个朋友比一比。

3.排序(1)三人比高矮。

爸爸、妈妈、小明三个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学说爸爸最高,小明最矮。)拓展----师幼三人比高矮;人、物比高矮。

(2)三个排序。

爸爸、妈妈、小明要像小朋友一样排队,个子矮的排前面,个子高的排后面。排在哪儿呢?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4.幼儿做相关练习。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上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下载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数学《比高矮》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高矮》 作 者: 时朋云 工作单位:崔寨幼儿园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高矮》 活动目标:1.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2.能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3......

    高矮教案

    《高矮》教案 邗江区启智学校 执教:曹新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组:能够知道高矮,可以独立说出什么高,什么矮,感 知高矮的相对性。 B组:知道高矮,在教师的辅助下说出什么高,什么......

    高矮教案

    《高矮》教学设计 授课者:蔡馥玲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活动,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 2、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高矮教案

    高矮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

    高矮 教案 修改版

    《高矮》教学设计(修改版) 一、背景介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中“高矮”的内容。 课时:2课时 课型:新课 教学对象:小学一......

    高矮教案

    “高矮”教学设计 吴村小学 郑雪平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中21、22页“高矮”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关系,从中感受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长短 高矮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长短 高矮2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

    高矮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

    高矮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 教学目标 认识高矮的区别,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体会高矮的相对性,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在比较过程中,对差别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