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声乐班_课程介绍专题
校本课程声乐班 课程介绍
紫凤小学
夏丽珍 一,课程目标
声乐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科都是具有高度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科,除知识性的传授外,声乐课程的开设能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层次性,差异性。既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二,课程简介
1,课程主要内容有发声训练,视唱练习,声乐曲联系三种形式。
2,本学期声乐班将学习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戏曲等,拓展学生的喜好。三,评价方式:汇报表演
(一、课程开发背景:
我们通过多次学习和研讨深刻地领会到,音乐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平台,它能很好地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同时,它对促进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提高我们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校本课程的开发正为我们的才艺提供了用武之地,它能很好地我们享用教学的成功感和价值感。同时也为教学资源开发出另一片艳阳天。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同时也为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与情操,我们将以美育为途径,以声乐特色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以声乐教育为纽带,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进一步发挥我校文化教育与音乐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彰显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声乐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科都是具有高度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科,除知识性的传授外,声乐课程的开设能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层次性,差异性。既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目标准确-清晰的原则。
课程的开发不是强化新课程标准,而是在新课标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因此我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必须深刻地理解透新的音乐课程中声乐教学的标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坚持准确、清晰的原则。(1)丰富学校的音乐文化,营造轻松、活泼的音乐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是生活中的五彩缎”意识;(3)传播地方音乐特色,享受世界各国音乐的精髓。
2、内容优秀-贴切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内容是目标的具体化,它是在目标明确后教材的选用和组织,是开展教学的泉源。我们对可能开发的音乐空间要明确的把握,对音乐教学的资源来源要有充分的估计,也就是说,老师自己对选用的音乐作品事先就要有充分的分析和理解。内容的选用和组织必须符合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现实,它必须是在我们老师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当然也不能过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经验。总之,要选用经典的、学生喜爱的、有学习价值的音乐作品,内容的整合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年龄特点需要,遵循小学生音乐思维发展的规律。
3、途径有效-创新的原则。
途径是课堂教学时生动展现校本课程内容,达成校本课程目标的操作过程。只有有效的途径才能很好地展现教学内容的内涵,只有创新、有创意的途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让目标的达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评价规范-灵活的原则。
建立规范、灵活的评价机制是有效实施小学声乐校本课程的重要保障。我们的课程开发是以学校、老师的决策为主体的,课程的目标、内容都是由我们自己制定、安排而确定,在整个过程中肯定隐含着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实施中必须多次地进行规范的自我评价,课后及时反思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等研讨,从而休整课程,促进我们声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发展。
四、课程简介
1.开设声乐基础课程及乐理课,普及“声乐”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2.开设声乐校本课程及音乐欣赏课程。同时继续开设基础乐理课程。开始逐步深入“声乐”校本课程的学习。
3.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乐团:、合唱团、清唱团。
课程主要内容有发声训练,视唱,声乐曲练习三种形式。隔周安排两课时声乐课,一学期各16课时,一学年各32课时。
本学期声乐班将学习儿童歌曲,古诗新唱,戏曲改编等,拓展学生的喜好。
五、课程评价
1.随堂评价:由校领导和指导小组随堂巡查评价,研究总结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组织形式、授课过程及其它。
2.问卷评价: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满意度调查,针对调查中的建议适时调控教学方法。
3.成果展示评价:在半学期、学期末定期组织展示声乐表演或合唱表演。
第二篇:校本课程声乐班 课程介绍
校本课程声乐班 课程介绍
紫凤小学夏丽珍
一,课程目标
声乐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科都是具有高度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科,除知识性的传授外,声乐课程的开设能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层次性,差异性。既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二,课程简介
1,课程主要内容有发声训练,视唱练习,声乐曲联系三种形式。
2,本学期声乐班将学习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戏曲等,拓展学生的喜好。
三,评价方式:汇报表演
第三篇: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声乐 课程名称(英文):vocal 课程编号:040102145 教学对象:声乐方向研究生 预修课程: 课程学时:72 课程学分:4 开课单位:鲁迅艺术学院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声乐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音乐专业课,通过两年较全面的歌唱技巧训练和声乐理论学习,及声乐艺术实践等学习,学生应当具有教学范唱能力,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和声乐教学方法,具有指导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类歌唱活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21世纪大中专院校实际教学工作需要,满足青年素质教育的要求。
2、毕业前能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以充分表现个人的舞台表现力,积累实践经验。
二、课程简介:
声乐课是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高等师范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新型音乐师资人才。
三、学习方式:
1、讲授:72学时
2、采风:20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讲:气息的问题(10学时)第二讲:共鸣腔体的统一(10学时)第三讲:歌唱语言的问题(10学时)第四讲:歌唱呼吸的支持(10学时)第五讲:歌唱状态的稳定(10学时)第六讲:歌唱的吐字咬字(10学时)第七讲:歌唱的音乐表现(12学时)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撰写论文一篇,个人演唱会一场。
六、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
1、《声乐使用基础教程》胡钟刚、张友刚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版
2、《声乐选曲》(中国部分)戴莉蓉、冉光彪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3、《声乐选曲》(外国部分)戴莉蓉、冉光彪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4、《声乐教学曲库》储声虹、徐朗、余笃刚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
1、《中华民族声乐史》管林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7月
2、《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沈湘 李晋玮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
3、《卡鲁索的发声方法》P.M马腊费奥迪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8月
4、《歌唱学——沈湘歌唱教学体系研究》邹本初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5、《欧洲声乐发展史》尚家驤 香港上海书局出版社1986年7月
大纲制定人:王惠忠 大纲审定人:
大纲制定时间:2011年12月
第四篇: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介绍
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情况介绍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明确了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和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现将我校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农村,有大量的社会资源,我们把了解本土风景名胜、人文历史、环境保护(课程名称:热爱家乡快乐成长)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目的是既对学生进行了民风民俗的教育,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同时我校还在1——6年级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3——6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校本课程,每门课程每周各一节。由班主任或专职教师授课。
二、困难问题
我校校本课程虽然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师资力量的缺乏,没有一定的课程标准,不了解教学的深度、方向和范围。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知道该如何授课。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
三、对策建议
为了使我校的校本课程落到实处,为了确保我校的校本课程定时开展,学校在编排课表时,便编排好三到六年级上校本课程的具体时间,确保了一周六课时的校本课程。同时希望上级部门给安排专业老师,对老师进行培训,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要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特点及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 农村和学校自身的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则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的要义在于它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具体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2、要从学校及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课程,这就要求必须立足学校的实际,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出发,立足于学校及农村拥有的课程资源优势。在做调查、分析、研究和论证。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体现出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强化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与活动等多因素的整合,实事求是与勇于创新的精神不可少。
3、要注重实践过程的研究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甚至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特色。关键是行动,不会知识只有在亲身经历中才能获得。比如课程目标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创造的执行以及课程评价的方式等能力,只有在做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习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贯彻课改精神、激发和培养师生自主开发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只有立足于实践探究才能够逐步形成。当然,我校曾经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兴趣小组活动经验,再加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必将有助于我们理性的、合乎规律的校本课程的建设。
与此同时,我校要加强校本课程的专题研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的思路,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在交流与合作中促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树品牌办名校,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第五篇:校本课程绘画班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绘画班工作总结
计划总结 2009-06-23 07:57:33 阅读216 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儿童画是儿童在绘画时比较喜欢选择的画种之一,本学期参加儿童画兴趣小组的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基础比较薄弱的,有五、六位学生对色彩敏感度比较好,但构
图的能力还很弱。
儿童画具有色彩厚重、适于覆盖等特点,便于儿童掌握;同时油画棒颜料色彩鲜明,更易引起儿童较大的兴趣;而且能引起孩子们创作、表达的快感。
本兴趣班大部分学生只是使用油画棒和水彩笔工具进行的简单的平涂,对色彩的渐变,作画的技能掌握的还很少。但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熟悉和认识了色彩变化的规律,色彩形成的法则原理,色彩的冷暖关系,色彩的光感、结构和心理作用,色调的形成与色彩的倾向性;也使学生初步感知了用点彩、重叠等方法作画的技能。根据学生已具备了比较丰富的运用色彩表现的能力,对混合色产生兴趣,画画时还能运用各种颜料调出需要的颜色,比较喜欢鲜艳的对比性强的颜色。根据以上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色
彩审美素质。
一、通过大量的欣赏活动,扩大欣赏面,感受发现色彩的魅力,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如组织学生观察环保里的主要活动,置身于环保的教育环境中,对学生的色彩感的培
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通过多种趣味美术活动,认识颜色,了解颜色变化的过程,提高学生审美理解能力。学生喜欢涂涂画画,在画中认识色彩对学生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颜色,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了解颜色产生的过程,加深学生的色彩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
理解能力。
三、通过涂色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由随意涂色到搭配涂色,发展学生审美表现能力。
大部分学生喜欢鲜艳的色彩,但还不够注重颜色的协调。上色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某种颜色统一画面,形成主色调。具有某种色彩倾向的主题画,如画“踏青”时,可让学生大面积地使用黄绿色,形成暖调,突出春天的景色。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引导学生运用三原色的对比色,红绿、黄紫、蓝橙,这样在绘画过程中,用协调、对比的搭配方法上色,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鲜明、美丽。重视学生色彩感的培养,可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有利其在生活中融会贯通地应用。因此,在下学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得继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