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的教案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3 22:3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均分的教案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均分的教案t Word 文档》。

第一篇:平均分的教案t Word 文档

教学内容: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课本P13~14页,例

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的朋友家办喜事,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请小组长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2、观察课件

(1)、今天小胖也到朋友家做客,可是小胖分到礼物后却不高兴,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2)、观察画面。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小胖分的饼干少一块,你们有办法让小胖高兴吗?(4)、学生自由发言。(5)现在每人分得一样多.3、出示课题

(1)、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你们小组里是不是是平均分。(3)、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4.辨析 练习(课本的做一做)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把12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

第二篇:平均分教案

分一分(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例

1、例2,第67页课堂活动第1,2题,第68页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现实意义和数学意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把物品进行平均分。

3.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8个五角星,12支铅笔,3个盒子。学生准备:20根小棒,每组1袋豆子、4个盘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第65页主题图

学生观察这幅图中的小朋友课间活动时在干什么? 尽可能从图中发现以下信息:(1)操场上一共有30人。(2)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人?(3)6人1组,可以分几组? 教师:这些小朋友在参加课外活动时,为了方便开展活动,采用了分组的方式进行。你们在课间活动时,也有过这样分组进行的经验吗?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需要分一分来解决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分一分。

板书课题:分一分。

[点评:本环节从主题图中学生非常熟悉的课间活动的场景入手,通过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关注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唤起学生平均分的相关生活经验。]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1)出示例1,提出分的要求。出示6个★。

教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教师:要把6个★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2)学生独立分一分。

教师:请你数出6根小棒代替★,动手分一分,看谁的方法多。(3)总结平均分的概念。

抽学生上台,在展示台上展示把6个★分成两堆的不同分法。★ ★★★★★ ★★ ★★★★ ★★★ ★★★ 教师:这3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比较特殊? 为什么? 学生:第3种,因为分得的每一堆的个数一样多。

教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把第3种分法贴在黑板上,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什__________么是平均分?(4)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分一分,并呈现学生的不同分法。提问: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为什么? [点评: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感受不同的分法,再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其中每份同样多的分法,形成平均分的概念。通过操作建立丰富的表象支撑,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 2.教学例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师:刚才通过分五星和小棒,我们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有12支铅笔(出示12支铅笔),要平均分成3份(出示3个盒子),可以怎么分?(1)独立操作。

学生用12根小棒代替12支铅笔,动手分一分,预设学生可能的分法: ①每次每份分1支,4次分完。②每次每份分2支,2次分完。

③1次每份分3支,1次每份分1支,2次分完。④每次每份分4支,1次分完。⑤先把12支铅笔分成3份,再把多的移给少的,逐渐变成每份4支。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分的过程,关注不同的分法,各种典型分法分别请一位同学上台全班交流。

[点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积累平均分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提供表象支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不同的典型分法,并以此为教学资源展开后续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2)全班交流。

①教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分法,下面请这几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分法。请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些不同的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先请分法比较复杂的学生介绍,再请分法比较简单的学生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方法优化的过程。

②每一位学生分完后,学生作出判断:平均分成3份了吗? 为什么? ③几种分法汇报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位同学分的过程不一样,有每次每份分1支的,有每次每份分2支的,有每次每份分3支的等,这些分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每次每份分的都同样多。

教师追问:为什么每次每份分的必须要同样多。

学生结合分的实例理解,只有每次每份分的都同样多,才能保证最后每份分到的支数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④刚才的分法中,谁的方法最简单。请他来介绍一下他的思考过程。

学生:我是想要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那么3个几支是12支呢? 因为三四十二,所以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4支。

教师:看来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能借助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进行思考。他的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谁再来说说这种分法的思考过程。

教师:刚才在分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是把12支铅笔先分成3份,再把多的移给少的进行调整,直到每份一样多。其实,我们借助乘法的知识来思考,就可以直接想出每份是多少,而不会盲目地动手了。

[点评:本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分法为研究素材,让学生在对各种分法的分析比较中发现:只有每次每份分的都同样多,才能保证最后每份分到的支数同样多。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学生抓住了平均分的本质,使平均分的方法具体化。而借助乘法的知识来思考每份应该分到多少个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推向更深入层次。]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我们已经学会了平均分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试一试。1.练习十五第1题

教师:数出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教师:要把15个松果分给3只松鼠,应该怎么分才公平? 学生:平均分。

教师:不操作,请你猜一猜每只松鼠平均分得几颗松果。学生介绍思考过程。可能有的孩子能借助乘法思考,有的孩子凭数感来猜测,都予以肯定。

教师:请你在书上圈一圈,验证你的猜想。2.练习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介绍思考过程。3.课堂活动第2题游戏

(1)教师结合操作示范,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接下来我们利用平均分的知识进行比赛。教师抓出一小把豆子,介绍:如果这些豆子能平均分成2份,就得2分。能平均分成3份,再得3分。分数可以累加,最后谁得分多,就获胜。

我们一起来分一分,看这次老师可以得到多少分。

先把这些豆子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看能不能正好分完。怎样分能保证最后分得的结果是平均分呢?(每次都在两个盘子里放同样多的豆子。)要想把这些豆子比较方便又比较快地平均分成两份,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发表意见,可以先每次每个盘子都多放一点,这样剩下的就少一点,分的次数就少一点。

请一位同学上台平均分豆子,其余同学观察。判断能否平均分成2份,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就记2分。

教师继续介绍游戏规则:还是这些豆子(重新合起来倒入手中), 如果能平均分成3份,就再得3分。(出示3个盘子。)如果能平均分成4份,就再得4分。把3次成绩相加就是最后的得分。

(2)分组进行游戏。

要求,每位同学轮流抓一次豆子,再平均分成2份、3份、4份。组长记录每位同学的得分,并评出第1名。

[点评:本环节分为两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针对较小数据的平均分,引导学生借助乘法的知识,快速得出平均分的结果,再通过圈一圈进行验证,目的是强化平均分与乘法的联系,为以后利用乘法知识推动除法的学习作准备。第2个层次针对稍大数据的平均分,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操作中熟练掌握平均分的技巧,积累平均分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概念和平均分的方法,以及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校 顾仙宇)

第三篇:《平均分》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纪实与评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平均分。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组合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老师想问下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师:说说看,喜欢什么小动物。(学生自由回答)

师:好了同学们,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小动物们要在森林里面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咱们一起瞧瞧去吧!(出示课件)师: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师:还真有咱们小朋友们喜欢的小动物呢!桌子上呢摆了好多好吃的食物,这些食物分别都是为哪些小动物准备的呀?(桃子给猴子准备的,竹笋给小熊猫准备的,松果给松鼠准备的,萝卜是给兔子准备的)师:哎呀,你对小动物的了解还真不少!

师:这么多丰盛的食物啊,小动物们都馋坏了!

师:你们注意看,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正目不转睛的盯着竹笋呢。它们心里面现在最想干什么呢?(吃)师:可是它们现在碰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熊猫说:怎样分竹笋呢?)师:谁来读?

师:10个竹笋要分给2只熊猫,(贴熊猫)这是熊猫哥哥,这是熊猫弟弟。怎么分呢?咱们小朋友就利用手中这10个小方块,帮帮哥哥和弟弟。按你的想法来分一分好吗?(学生操作)

2、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下,你给这两只熊猫是怎么分的竹笋呢?分得时候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1:哥哥分5个,弟弟也分5个。10可以分成5和5。在熊猫下板书:5 5)师:这样分很公平,还有别的分法吗?

(生2:哥哥分6个,弟弟分4个。因为大熊猫吃得多,小熊猫吃得少。我想10可以分成6和4。板书)

(生3:哥哥分1个,弟弟分9个。因为哥哥得让着弟弟。我想10可以分成9和1)„„

3、归纳整理:

师:同学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分法,有一种分法的结果有点特别,看出来了吗?

师:这种方法为什么特别呀? 生:因为只有第一种分法哥哥和弟弟分的竹笋的个数同样多,其它几种分法分得不一样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师:你们来看,不是这份多,就是另一份多。只有这种分法的结果,每份同样多。师:像这样把10个竹笋分给两只熊猫,每只熊猫都分5个,也就是两只熊猫都分得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我们数学上就叫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小朋友们读一下。师: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都同样多,你明白了吗?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吧?师:下面,我们把刚才10个竹笋都改成平均分成2只熊猫好吗? 师:分好了吗?现在谁来说说每只熊猫都分到了几个?还有谁想说?

师:哦,每只熊猫分到了5个,也就是每只熊猫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怎么分?谁能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二、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师:好了同学们,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分到了同样多的竹笋啊,它们高兴极了。旁边的小猴子着急了。你看,有一只小猴子馋的都怎样啦?它们想吃什么呀?这里有多少个桃子?(20个)这20个桃子要分给几只猴子呢?(5只)这一次小猴子有要求了,咱们一块来看,小猴子要求要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谁能根据这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每只小猴分几个)

师:哦,他提的问题就是小猴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咱们一起来帮帮小猴子好不好?

师:小猴子要分20个桃子,可是我们手里面只有10个小方块,怎么办? 师:这个方法好不好啊?同桌两个合起来正好是20个。好,同桌的小朋友把小方块合起来,先商量商量怎么分,好,开始吧!(学生动手分)

2、汇报交流:

师:都分好了吗?哪个小组能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分的呀?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她们是怎么分的啊?(一个一个分)你们看她们俩合作的多么默契呀!

师:同学们,你们看清楚了吗?刚才这两个小同学是一个一个的分,也就是第一只小猴子给了一个,后面的小猴子也跟着给了一个。谁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要同样多)分完了一轮为什么还接着分呢?(因为有20个)对,有20个,还没有分完呢,所以接着分。分完以后,小猴子满意吗?为什么满意呀? 师:那谁的分法和他们不一样?说说看!师:小猴子满意吗?为什么满意?他们一下子想出了4个4个一分,这可是很有难度的,真不错!

(学生说其他的分法,老师摆)

师:刚才,同学们的分法看起来不太一样,但是最后的结果呢?每只小猴都得到了几个桃?所以我们小朋友用的都是什么方法呢?小猴子满意极了。

3、归纳整理:

师:刚才,同学们帮帮小动物们都分到了它们最爱吃的食物,虽然分得方法不一样,有的是一个一个的分了,有的是两个两个地分了,还有的是几个几个地分了,但我们用的都是平均分。

三、巩固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动物们都分到了爱吃的食物,现在我们也用平均分来分一分。(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师: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不但学习了平均分,还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受到了快乐。

第四篇:平均分 教案

平均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写出每份的结果。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实质。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把10颗松果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

教学难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通过情境谈话引出本课课题。出示课件

师:(松鼠)秋天到了,松鼠们开始储存食物,为过冬做准备。今天松鼠妈妈去森林里又采了一些松果,松鼠妈妈海给了10个松果给松鼠兄弟们,让他们去分。如果你是松鼠兄弟,你打算怎样去分?谁来说一说?教师指名答。

二、探究新知

1、讨论

师:请大家观察这些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最公平。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共识:每只松鼠分5颗松果最公平。因为分得一样多。

2、动手操作。

出示课件。师:要想两只松鼠分的同样多,应该怎样去分呢?请大家拿出10根小棒代表10颗松果,分一分吧。(学生动手操作)

3、出示课件,边演示边说。师:帮小松鼠分松果,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先两个两个的分,再一个一个;还可以一只松鼠五个。不管用哪种方法去分,每只松鼠最后都得到了同样多的松果。那么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4、出示课件。师:谁试着把刚才把刚才平均分的过程说一说。有(10)个松果,平均分给(2)只松鼠,每只松鼠分得(5)颗松果。

三、深化新知,应用提高

1、出示课件。你们看这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2、出示课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的小白兔们要到地里去拔萝卜了。地里一共有12个萝卜。

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平均呢?请大家拿出12根小棒代表12个萝卜来分一分吧。

3、小组合作根据要求摆小棒。

4、看图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5、按要求填空。总结: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分得越少;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分得越多。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巩固知识。

四、总结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动物们通过劳动获得了丰富的食物,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呢?

五、板书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第五篇: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PPT出示主题图

师:二(1)班小朋友准备去科技馆,看,他们正在忙些什么呢? [预设:分糖、分橘子等等]

1、学习习近平均分含义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分东西的情况,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糖果,看,你能帮老师将这些糖分成3份吗!(PPT出示6颗糖)用你们手中的6根小棒代表糖果试着分一分。

[学生讨论并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要求学生代表演示] 师:(说清三种分法)这3种分法里面你们觉得谁分的最公平?为什么? [预设:第三种,每份都是2颗] 师:我们把这6颗糖分成了3份,每份都是同样多,像这样的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分(板书)。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跟同桌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师:你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那你会判断吗?打开书本完成做一做1。[学生汇报] 师:为什么它是平均分?

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屏幕。出示PPT枫叶。

图中一共有几片枫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每份有4片树叶,有4份,也就是4个4,可以用乘法计算,四四十六。]

也就是说每(4)片一份,每一份树叶片数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你能说说平均分成了几份?

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帮他们分好了糖果,接下来我们帮他们分分桔子吧!

你能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吗,想一想该怎么分?利用你手中的18根小棒代表桔子,把它平均分成6份,看看能怎样分?(学生动手分小棒)学生上台板演 师:还可以怎样分?

[预设:(1)一个一个分(2)两个两个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物品个数比较多你不能一下子知道几个一盘可以先2个2个分然后在接着分剩下的)(3)三个三个分] 师:第三种方法分的真快,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根据三六十八,就知道每个盘子放3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方法。但是,不论你们一个一个分还是几个几个分,最后的结果都是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师:你能根据图说一说18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跟同桌说一说18、6、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图就可以表示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3个。

师:像这样子平均分你会分吗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问题。

1、做一做

师:这里有10盒酸奶,请小朋友们平均分成2份,你想怎样分?

[预设: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

同学们的方法都可以,请同学们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学生练习展示

师:不管用哪一种方法将这10盒酸奶平均分成2分,每份都是(5)盒。10、2、5 分别表示什么

2、练习二(1)

师:老师这里有8根香肠,想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一种分法是正确的?(学生判断)

为什么第3个是错误的?它每份都是4根,也是平均分啊(学生回答理由)

8根香肠还能平均分成几份?

3、练习二(2)

师:现在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分一分,完成练习二(2)。

4、课后完成

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吗?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下载平均分的教案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均分的教案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均分教案范文大全

    平均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在探究知识......

    《平均分》教案

    “平均分”教学设计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张 艳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制)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分......

    平均分教案

    第二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 通过操作、交流,自......

    平均分教案

    分一分 设计者:康莉 教学内容: 6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习什么是平均分。 2.学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3.体会平均分的意义,了解平均分在现实......

    平均分教案

    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上册《平均分》教学实录 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 曹英 教学内容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第48——50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分一分、比较、分类的......

    《平均分》

    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习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概念.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过程,明确“平均分”含义.......

    平均分公开课教案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

    平均分(二)教案

    学习内容:平均分(二) 学习目标: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学习重点: 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学习难点: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