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说课稿(最终定稿)

时间:2019-12-03 20:2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均分》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均分》说课稿》。

第一篇:《平均分》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

3、通过判断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施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庄市小学的活动可丰富啦,在刚刚结束的语文知识竞赛当中,XX班的XX、XX、XX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学校准备了6本精美的笔记本奖励给这三个小朋友,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好呢?(学生自由发言)

(2)这三个小朋友非常聪明,在数学测验当中她们又获得了并列第一名,还是6本笔记本作为奖品,这次你会怎么分?

(3)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分法,你发现什么?到小组里说一说吧。

(4)小结:是呀,像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什么?(平均分)

(5)第二次你们为什么平均分呢?(因为他们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这样分?

(6)师:是的,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平均分,有时却不需要平均分。

现在这三个小朋友想把6要笔记本送给结对的两个小伙伴,怎么分比较好?

(每个小朋友都分3本)

(7)这种分法叫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把6本笔记本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本。

谁能这样说一说?自己说一遍吧。

(8)6本本子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2个)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我们也可以看作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3本)可以说每份都是3本。说明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二)实践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1、创设情境

新学期,XX小学的爱心小火苗行动开始了!每个小组也把准备好的奖品送给你

们组结对的小朋友吧。看看你们组的学习用品是什么?共有几件?要求平均分给几个结对的小朋友?

2、小组合作,分一分,说一说,并把结果填在纸上

汇报;媒体任意出示下面几句话:

把4个铅笔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12块橡皮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8把尺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把。

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本。

3、同步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

寒假里,XXX家来了几个结对的小朋友,他拿出了好多好吃的招待他们。想一想,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1)10个香蕉:4、6

(2)12个面包:3、3、3、3

(3)8盒年奶:3、3、2

(4)把八块巧克力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谁分的对呢?(书上16面第二题。用手势表示)

师:第三种第份分得的同样多,为什么不对呢?

(要求是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它是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份数和份数搞错了。)

那你觉得在平均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要看清分的份数,再看看每份是不是同样多)

(三)进一步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多种方法

1、师:我们学校也准备了一些图书要送给手拉手兄弟班级呢。15本书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你们会怎么分?小组合作分一分吧。

2、汇报结果(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聪明的学生就会在平均分的时候,用上乘法口诀来帮忙,为学习除法作了准备)

3、每人动手分一分

低年级的小朋友制作了许多贺卡,一共有九张,平均分给三个手拉手班级,每个班分到几张,选你喜欢的方式按要求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结果。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

4、想一想,说出分的结果

大队部还准备了12个书包,平均分给希望小学4个班,每班分到()个

(四)全课总结

(五)再次体验,拓展思维

1、创设情境,提出活动要求

六一节的时候,我们要和结对的小朋友同台表演呢。学校设计了一些演出服(出现5种式样的衣服,)少了些什么?一起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小组合作为这些漂亮的衣服配上纽扣吧。

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每组都有12粒纽扣,平均钉在一种式样的衣服上,每次要分完哦,你们想平均钉在几件衣服上,试一试摆一摆,并把结果填在练习纸上。

2、学生汇报,媒体出示结果

12钉在(1)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2)粒。

12钉在(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6)粒。

12钉在(3)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4)粒。

12钉在(4)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3)粒。

12钉在(6)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2)粒。

12钉在(1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粒。

问:仔细观察结果记录,你们发现了什么?

你们知道为什么钉的件数越多,平均每件的纽扣数就越少呢?(总数不变)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案,选出你们觉得最适合这件衣服漂亮的配法,将纽扣粘在真正的样品上。完成的小组,就一来将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吧!

第二篇: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蒋小琴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课本60――61页的内容“分苹果”。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体验均匀分的意义,来感受均匀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动手操纵与概念思考对于熟悉除法的重要性,是后续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

二、了解学生

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纵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本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三、授课目的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均匀分的过程,体会均匀分的含义;

2、理解均匀分的方法,结合实际题目感知均匀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体会均匀分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均匀分的方法。

教学关键:让学生充分参与分的过程。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纵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授课方法

我以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学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获取新知,领悟方法,形成解决题目的能力。

五、授课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以“分苹果的”这个故事情境贯串课的始末,引导(收集整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爱好是学习进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本节课的导进部分,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班来了很多客人,今天老师预备了一袋苹果来招待听课的老师,想让小朋友帮助老师来分一分。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用手中的12根小棒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看一看这12个苹果你怎么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苹果。(板书:分苹果)

2、动手操纵、探究新知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爱好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有了学习爱好,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没有学习爱好,学习效率就不高。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新授部分时,为学生创设了五次动手分一分的实践活动:

活动一:“分苹果”,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均匀分”的意义

独立思考:均匀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假如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放在4个盘里、6个盘里呢?你想怎样分?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像这样分得苹果的个数是同样多的或一样多的,我们在数学中就把这种分法叫做均匀分。(展示课件)这样在动手操纵以及同伴的交流中,学生感知到了“分”含义,初步体会了“均匀分”的意义。

活动二:通过帮小熊装苹果的练习,进一步体会“均匀分”的意义。

在开展这个活动时,我先让同学们数一数草地上共有多少个苹果,帮小熊装一装。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独立分一分,点名汇报。假如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假如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袋还剩()个。然后引导(收集整理)学生在几种分法中找出是“分得一样多或者同样多的”那样分法,使学生在多种分法的对比之下,形象地感知“均匀分”。

活动三:“分草莓”,引导(收集整理)学生体会“多种分”的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莓,通过观察你得知哪些信息。

再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动手圈一圈、画一画、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分一分同桌说一说。

活动四: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小兔拔了很多萝卜每只小兔背4根,需要()只小兔才能运走。假如有6只小兔,每只小兔背()根。在这个环节中,我不仅重视均匀分的结果,更重视让学生往感悟相同的物体不同的分法。我先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观察理解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萝卜自己分一分。这样全班学生在操纵中都经历“多种分”的过程,体会到了分法的不同。

活动五:还可以怎样排?

借助课件进一步让学生小组合作分一分,排一排,并记录下来。填一填:

每排――人,可以排――排。每排――人,可以排――排。每排――人,可以排――排。每排――人,可以排――排。每排――人,可以排――排。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爱好盎然的故事情境中动手操纵,画一画、分一分中积极实践、进一步体会“多种方式分”的过程。

这些操纵以动促思,学生在操纵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爱好,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回纳总结,促进内化

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学生的自我回纳与整理,梳理新知。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丰富了对均匀分的熟悉,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总之,我的设计理念是“愉快、开放、主动、发展”,以“分苹果”这一富有色彩的教学情境,即“故事一线牵,知识寓其间”。以成功教育的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采用故事情境法,激情法,评价激励法,使学生愉快学习,主动探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放时空,开放思维,着眼学生的能力培养,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进步学生素质。

第三篇:分香蕉说课稿

分香蕉说课稿

一 教材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四个知识点分香蕉。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下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了平均分的意义。“分香蕉”是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从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能表述出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能表述出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二 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此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情景引入---探索新知---交流理解----归纳巩固---拓展提升 情景引入:在于激发兴趣。

探索新知:主要通过小组活动探索新知。

交流理解: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理解除法的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归纳巩固:师生交流归纳总结,巩固新知识。

拓展提升:教学中充分利用开放式的习题让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拓展提升

在教学中,我注重抓住三点。

1.图式演示,从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在教学中我结合“分香蕉”的情境,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精心为学生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结合一体机的交互功能,让学生用一体机演示12根香蕉的平均分法,不仅操作性强,而且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上板展示自我能力的表现欲。

2.板书示范,理解并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教学中,我随着学生回答依次板书算式,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一体机展示图片,图文并茂,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了除法算式的意义,突破了知识难点。

3.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寻找信息来抽象出除法算式,进而理解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这个过程中,主要锻炼学生清楚有条理的叙述除法算式的意义。把算式对应的平均分的过程说出来,才说明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和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 学习方法

根据小学孩子天性中好奇、好探究、好分享的特性,在教学中我从操作演示---合作探究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

操作演示:学生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进行平均分,动手动脑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

合作探究:多种分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分享他人经验,进而反思与提升,学会思考。

四 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1)分一分 师: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请同学们用小棒来代替香蕉,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一分吧。

(2)说一说.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分法?(3)议一议

师:还有没有其他分法?

(三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用一体机演示12根香蕉的平均分法,不仅操作性强,而且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上板展示自我能力的表现欲。)

(二)学习新知,理解掌握(1)认识

师:12根香蕉不管怎样分,每份都同样多,这种平均的分法可以用一种运算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除法

(依次展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读法,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2)理解

师:你能说一说12*2=6(根)中每个数的意义吗? 9教师配合一体机演示,学生根据图示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3)运用

师:现在,你们能把刚才这些不同的分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教师随着学生回答依次在一体机板书算式,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一体机展示图片,图文并茂,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了除法算式的意义,突破了知识难点。)

(三)练习巩固,拓展深化 这一环节,我安排了4个内容

1.列式,进行知识辨析。一体机展示图片,通过12*3=4(根)和12*4=3(份)两道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辨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这两种平均分的过程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填空,巩固新知。填空练习中再次让学生巩固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3.看图列式,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4.拓展深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些内容的解决过程,我注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同时在一体机交互展示,即展示了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又加深了知识理解。

四 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这个环节让同学及时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反馈,系统输理知识点,做到当堂学习当堂巩固。

第四篇:《分苹果》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四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课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通过安排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点。但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调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确定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是:

1、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和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故事情境法:创设情景与淘气和笑笑一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苹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自主探究,多层次思考。

3、演示法。

4、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过多依赖学生去发现,需要老师的精心讲授,规范学生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苹果模具、盘子,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通过摆学具、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灵活、有趣层次性强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用时约2分钟)

红红果,园又圆,咬一口,脆又甜。教师创设分苹果学习情境,让孩子们与淘气和笑笑一起学习,激发孩子们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操作体验(用时约15分钟)

1、课件出示分苹果主题图,提出问题:每篮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篮?

2、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或摆一摆学具,小组交流,探究多种计算方法。(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学生汇报不同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

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设计意图:通过摆学具、小组合作探究等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多层次思考,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利用生动的课件演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渗透算法多样化,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对比、教师讲解认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体会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⑴教师谈话引出并出示除法竖式。

⑵请小朋友们把竖式跟横式比较一下,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把你发现的问题跟同组小朋友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除法竖式除号的写法及被除数、除数的书写位置。

⑷结合分苹果的过程讲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讲解后再要求学生说说书写顺序及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加深理解。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设计意图: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除法竖式每一步表示的实际含义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我没有采用通常直接讲解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与横式的比较中找出他们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再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性学习过程,又为教师下一步为了突破重难点的讲解铺垫了认知基础。教师讲解中结合分苹果的过程,直观形象地把数和形,形和式结合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构建除法竖式的雏型,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和除法竖式的算理,掌握算法和写法;让学生在操作、观 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抽象出除法竖式的完整模型,又感悟位值制的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趣味练习拓展运用(用时约20分钟)我设计了三个层面的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第一层是基本练习——“智力开门”.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第二层是解决问题,延伸算法——“智慧屋”。只有把所学知识置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学生会更感兴趣。(课后“练一练”第1、2题)

第三层是改错练习。让学生在判断和改错中强化对除法竖式每一步实际意义的理解,深入领悟位值制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除法竖式的运算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练习,希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一步加深理解,达到熟练掌握。】

(四)、总结回顾 评价反思(用时约3分钟)

通过设问“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伴们注意什么?”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还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五)、作业。

课后“练一练”——第三题。

五、教学预期效果

1、每个同学在“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95℅的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90℅的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3、80℅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第五篇:分饼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饼》说课稿

张霞

一、说教材

《分饼》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是紧跟分数的再认识后的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前一段又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熟悉了单位“1”、分数单位等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知识打下了基础。但都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来学习的,认识的分数都是真分数,另外本课的概念比较抽象,假分数表示什么?在单位“1”不够的时候怎样理解?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所以在本课中,我先用面积模型进行讲解,用数线模型进行巩固与再认识。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就适当渗透了数轴,虽然数轴对小学生是难点,但是利用数轴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区别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值的特征。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从具体情境入手,借助面积模型对分数意义进行理解,再借助数线模型(数轴)用数分数单位的方法初步建立假分数的表象,最后在分类过程中,通过整体观察,建构真假分数的模型。使新概念在已有的概念中精确深化,产生新的认识。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抽象、概括等能力,最终明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内涵。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类思想。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为带分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说教学流程

1、直接出示课题—《分饼》及第一个活动: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审题:两个问题)

方法一:一张一张分。学生动手活动,讲解分饼过程与答案,3个四分之一。(慢)方法二:叠在一起分。让学生动手理解3的四分之一。(更慢)

2、出示本节课第二个活动:9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张饼呢?

方法一:一张一张分(用多媒体演示分的过程)

方法二:叠在一起分。

3、插入讲解分数的分类——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分数值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2、用其实呀,还有一种快速简单分法,谁知道?切入方法三。此处注意适时讲解:

1、重点插入讲解带分数的名字及组成(可让学生根据示意图总结出带分数—整数加真分数);

2、根据刚才分饼的结果,说说这两个分数一样吗?一样。

3、带分数与假分数的联系(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也可以化成整数)。

4、课堂练习(挑战一、二、三)

5、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谈收获。小结本课。篇二:北师大五上分饼教案说课稿反思教案

《分饼》教学设计一

教学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认识大部分的真分数,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通过直观了解,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从而较全面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总结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分数可以分为3类的错觉,应在学生总结真、假分数的特点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加以强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能力目标: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德育目标:在探究活动中懂得知错就改,公平、公正、同学之间合作共进,使自已的生命之花有价值地绽放;教育养成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心育目标:能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学习有浓浓的兴趣,使之乐学、爱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圆形纸若干片、剪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他们走到一个村口,感到很饿。这时八戒主动提出为大家化些斋饭。由于猪八戒礼貌待人,得到村民的同情就给了他4张大饼,他乐巅巅地往回走,边走边闻那饼散发出来的诱人的香味,实在忍不住就吃了一张,没想到这一切都被化作飞鸟跟踪他的悟空看得一清二楚。猪八戒回到师傅跟前,还没开口,悟空揭发到,呆子你在路上已经吃过饭了,剩下的东西没你份了。唐僧一听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和颜悦色地说,悟空原谅他吧,八戒饭量大再让他吃些吧!这时八戒低着头羞愧地拿出饼,悟空大吵着这回可得平均分!猪八戒面对这3张大小一样的饼,要分给四人吃,四个人该怎么分才公平呢?他摸了摸头,想了很久也不知所措,这可难住了猪八戒。同学们,我们快来帮帮已经认识错误的八戒想个办法好吗?

2、提出问题:3张大饼怎样能够平均分给唐僧师徒四人呢?每人得到大饼的多少张呢?

3、揭示课题:分饼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操作一: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指名回答)

第一种分法:把一张一张的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并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第二种分法:把3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也是张饼,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3、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4、请观察,这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比分母小,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随机板书)

故事:同学们帮助八戒解决了这一难题,八戒打心眼里感谢同学们,同学们想对八戒说点什么吗?(猪八戒你要知错就改,别再贪吃,要多孝敬师傅,团结师兄。)猪八戒一定会牢记同学们的忠告的。就请大家看他的行动吧。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十分,这次八戒去化斋,牢牢接受教训,把化到的饼紧紧抱在怀里,把鼻子撅老高老高,生怕闻到香味又控制不了自己贪吃,他这次有很强的抑制力,把化到的饼原数不动地拿了回来。师傅看到八戒有这么大的进步非要奖励八戒,让他多吃一张饼,可八戒坚持要做到平均分。于是八戒一数共有9张饼,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脑子里不停地想应该怎么分,才能做到平均分呢?这个问题又难住了可爱的八戒,大家愿意再伸出友爱之手助他一臂之力吗?

活动操作

二、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

1、提出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2、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老师巡视并进行指导。(指名回答)第一种分法:把9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9张饼的,就是 张。

师: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特点吗?跟刚才我们认识的真分数有什么不同?(分子比分母大)所以像 这样的分数叫假分数,然后板书:假分数

让学生按照这个特点试说几个假分数。

第二种分法:先把8张饼分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2张饼,再把另1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张,每人共得2张加上 张饼。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种分法的结果:2张加 张,如何来表示?让学生进行讨论,像这样一个整数带着一个分数的数,叫什么分数呢?然后板书:带分数。然后出示写作: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列举几个带分数并读写。

4、提出 跟2 是否相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进行小结:这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

5、概括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两个概念。让学生自己对真假分数的加以区别,总结各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小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点: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像2,1,?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三、练一练。

谜语:根据所给词语猜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属于哪一类。

七上八下 百发百中 九九归一 举一反三

四、课堂总结。

1、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新的朋友,它们分别是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你能介绍你新朋友的特点吗?

2、交流体会。

《分饼》说课

说学生说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认识大部分的真分数,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通过直观了解,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从而较全面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总结

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分数可以分为3类的错觉,应在学生总结真、假分数的特点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加以强化。

说教学目标

说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能力目标: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德育目标:在探究活动中懂得知错就改,公平、公正、同学之间合作共进,使自已的生命之花有价值地绽放;教育养成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心育目标:能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学习有浓浓的兴趣,使之乐学、爱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圆形纸若干片、剪刀、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他们走到一个村口,感到很饿。这时八戒主动提出为大家化些斋饭。由于猪八戒礼貌待人,得到村民的同情就给了他4张大饼,他乐巅巅地往回走,边走边闻那饼散发出来的诱人的香味,实在忍不住就吃了一张,没想到这一切都被化作飞鸟跟踪他的悟空看得一清二楚。猪八戒回到师傅跟前,还没开口,悟空揭发到,呆子你在路上已经吃过饭了,剩下的东西没你份了。唐僧一听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和颜悦色地说,悟空原谅他吧,八戒饭量大再让他吃些吧!这时八戒低着头羞愧地拿出饼,悟空大吵着这回可得平均分!猪八戒面对这3张大小一样的饼,要分给四人吃,四个人该怎么分才公平呢?他摸了摸头,想了很久也不知所措,这可难住了猪八戒。同学们,我们快来帮帮已经认识错误的八戒想个办法好吗?

2、提出问题:3张大饼怎样能够平均分给唐僧师徒四人呢?每人得到大饼的多少张呢?

3、揭示课题:分饼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操作一: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指名回答)第一种分法:把一张一张的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并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第二种分法:把3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也是张饼,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3、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4、请观察,这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比分母小,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随机板书)

故事:同学们帮助八戒解决了这一难题,八戒打心眼里感谢同学们,同学们想对八戒说点什么吗?(猪八戒你要知错就改,别再贪吃,要多孝敬师傅,团结师兄。)猪八戒一定会牢记同学们的忠告的。就请大家看他的行动吧。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十分,这次八戒去化斋,牢牢接受教训,把化到的饼紧紧抱在怀里,把鼻子撅老高老高,生怕闻到香味又控制不了自己贪吃,他这次有很强的抑制力,把化到的饼原数不动地拿了回来。师傅看到八戒有这么大的进步非要奖励八戒,让他多吃一张饼,可八戒坚持要做到平均分。于是八戒一数共有9张饼,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脑子里不停地想应该怎么分,才能做到平均分呢?这个问题又难住了可爱的八戒,大家愿意再伸出友爱之手助他一臂之力吗?

活动操作

二、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

1、提出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2、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老师巡视并进行指导。(指名回答)第一种分法:把9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9张饼的,就是 张。

师: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特点吗?跟刚才我们认识的真分数有什么不同?(分子比分母大)所以像 这样的分数叫假分数,然后板书:假分数

让学生按照这个特点试说几个假分数。

第二种分法:先把8张饼分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2张饼,再把另1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张,每人共得2张加上 张饼。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种分法的结果:2张加 张,如何来表示?让学生进行讨论,像这样一个整数带着一个分数的数,叫什么分数呢?然后板书:带分数。然后出示写作: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列举几个带分数并读写。

4、提出 跟2 是否相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进行小结:这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

5、概括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两个概念。让学生自己对真假分数的加以区别,总结各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小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点: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像2,1,?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三、练一练。

谜语:根据所给词语猜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属于哪一类。

七上八下 百发百中 九九归一 举一反三

四、课堂总结。

1、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新的朋友,它们分别是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你能介绍你新朋友的特点吗?

2、交流体会。

《分饼》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谈话导入时,学生先听音乐,在老师的鼓动下唱音乐,很好的将师生距离拉近,同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活跃课堂

气氛,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携手一起,帮忙唐僧师徒解决难题,将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西游记。在分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让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剪一剪、分一分、在活动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从而让学生寻找到分饼的方法,“一张一张的分”、“重叠在一起分”,用不同方法的演示,认识分数的产生过程,为下一个活动达到迁移的作用,同时围绕问题层层深入,由平均分8块饼、1块饼、3块饼、9块饼、乃至生活中的分面包,分苹果一个一个解决,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产生。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分数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和方法。学生对知识进行小结,达到梳理、内化、反思、巩固的作用。通过层次性的练习,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索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两种分饼的方法时,可以将知识点深化,倡导多种分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思维,在探讨分数的特点时,结合具体情境更加大胆放手让学生深入讨论和理解。篇三: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位,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绥化安达市东城小学选送的代表周景波。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真分数和假 分数》中的例 1 和例 2。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做本节课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己经学习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但学生 不知道它们叫真分数。本节课是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真分数、假分数,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 理解分数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于分数的数感。

二、学情分析:(1)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掌握了分数的意义 及分数的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判断 分数的大小。(2)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一些简单的知识能通过自己 的思考去获得,但对难一点的知识就要借助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讨论 才能掌握,因此,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 真分数和假分数。(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通 过小组合作学习,能透彻理解概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人参与 知识的形成过程。(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能够主动 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的 本身转化到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 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 面能力。教学重点:是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假分数的意义,及真分数、假分数与 1 的 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数张圆纸片

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 这一理念我遵循激(激发学生兴趣)—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 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进行 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度是决定教 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带着问题学 —在动手操作中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己学生的学为立 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设疑 我用 flash 制作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的小故事。通 过这个小故事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提出了 3 张饼如何分给四个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把准备的圆纸片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小组交流以后,我在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辨析,学生会得出 不同的分法。例如:把每张饼都平均分成四份,每个人就会分到 张 饼。把三张饼摞起来,然后平均分成四份,每个人也能分到 张饼。作为教师来说,我们都要对这些分法给予肯定,给予鼓励。学生发完 言后,我再用课件进行演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接下来我把问题进行拓展,说孙悟空看到大家没有吃饱,又化得 了 5 张饼,问这 5 张饼如何平均分给四个人? 然后再让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进行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发言后,教师在用课件操作。得出 这个分数。此环节通过生动有趣的 flash 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课件演示分饼方法,直 观形象,一目了然。不仅使学生复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且也引 出了、这两个分数。为下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做铺垫。培 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理解概念,辨析特征。出示问题: ①课件中哪几个分数是你学过的,能说出几个与它们相似的分数 吗? ②哪些是新学的,你能说出几个分数与它们同类的吗? ③这些分数各有什么特点呢? 前面两个问题学生会很快地作出回答,第 3 个问题让学生前后桌 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8 分钟后汇报,汇报情况会有以下结果: a、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分子大于分母 的分数; b、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比 1 小;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等于 1;分 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大于 1。此时我让学生再次解释一下为什么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它就小 于 1;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它就等于 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它 就比 1 大。学生会从“分数意义”上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方面进行解 释。然后教师小结,从而得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从分数意义上:分子比公母小的分数,说明把“单位 1”平均分 成几份,只取它的一部分,所以它比利 1 小;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说明把“单位 1”平均分成几份,就取了几份,所以它等于 1;分子 大于分母的分数,说明把“单位 1”平均分成几份,它不但取完了还 另取了一部分,所以它大于 1。从分数与除法关系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说明被除数小于除 数,商比 1 小;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说明被除数等于除数,商等于 1;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说明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大于 1。小师小结,从而得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 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此环节放手让 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构建新知,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概括分 析的能力。)2.在数轴上进一步辨析真分数、假分数的特征。0 1 2 课件: 提问: 真分数在这条数轴上的什么方向?假分数呢?用箭头表示。学生能说出答案与画图,但会把 “1” 给遗忘,这时教师给予指导。真分数在 0 和 1 之间,不包括 1,用空心圆箭头表示。假分数大于等 于 1,包括 1,用实心圆箭头表示。篇四: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doc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汀水中心小学 朱文美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节课在数学四大领域中属于数与代数部分,是人教版《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节的内容。

2、地位和作用

在小学数学体系中,纵向看:这部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

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直接制约着分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和准确水平,影响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横向看:分数的基本性

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分数的基本

性质对于小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它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3、编排特点

本课时教材通过折纸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例1)折一折、涂一涂

再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思考这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什 么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引导根据分数与除

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以

勾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同化新知。然后,通过(例2)把异分

母分数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来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

用。最后,再通过做一做和练习十四中涂色、说相等分数等形式多样的练习予以巩固、深化。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折、涂、剪、比等活动,探究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

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

意倾听的习惯,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

本性质。

本课的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有:多媒体课件、每小组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三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直尺、彩笔等。

三、说教学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1、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力求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

教法、轻学法的状况。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以组织

者、参与者、引导者角色定位下,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找准教学的起点。把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

活经验之上,在学习前先复习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有意的激

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这一知识。

给学生提供典型的物化的原型,荷兰数学家沸赖登塔尔说:有效

地数学学习唯一的方法就是实现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再创造”.学生要完成再创造,就要给学生到数学原型,原型强调直观。基于这

样的理念,课一开始课一开始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创设了一个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分饼的故事情境,通过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物化了的原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学进入最

佳的学习状态,为后面的主动探究新知聚集了强大的内驱力。

激发探究,经历过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学时先通过羊们分饼的故事把饼引发出:“把3块同样大小的饼分

别分成2份、4份、8份,分别分给他们1块、2块、4块,你知道他

们谁吃的多吗?”引发学生争论,使学生面临两难选择的问题,再引

导探究,通过折纸、比较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大小相同呢?

探究解疑,形成规律。古人云:学贵有疑。在“为什么分子、分母不同,而分数的大小却相同呢?”这一疑问的引导下,组织学生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感悟

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

2、×

4、÷

2、÷4分数的大小不变。先说

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相互启发、补充突出“同时”“乘以或除以”“相

同的数”“零除外”等关键内涵,共同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加深对

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多方应用,突出本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抽象、凝练、内涵丰富,学生学习它时不可一蹴而就,要经过正面的模仿练习和反面的矫正性

练习等多层次的练习应用,才能加深理解,正确应用。如这一节课中,既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题、还有综合提高性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

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突出: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

等特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能准确把握数学问题。面对喜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分饼的故事,能简缩出他们谁吃的多?这一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会探究。学生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主要先通过折、涂、剪、比等操作方法,发现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八分之四,然后猜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可能不变,小组合作找出一组像这样大小相等的分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能

写出大小相等的分数,必然会产生对那组等式进行观察的愿望,从中

有所发现。之后学生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运用折纸、画线段图等多种

方法证明自己写出的那组分数大小相等,他们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

中体验。

学生会总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

深蒂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因此,学生在几次猜测、验证

之后,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补充意识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等关键点,最后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高效的数学

学习,不光会总结,而且会反思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评价学习的收获

和表现。

四、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出示: 判断下面3道除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1÷5 2÷10 10÷50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

师提问:大家很快的做出了判断,依据是什么?(生:商不变的规律)

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指明1—3名学生口答)

2、师引导:⑴分数与除法是什么关系?(生: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上相当于分数值)⑵分数与除法关系密切,除法中有商不变规律,同学们猜一猜:分数中分子分

母的变化有没有它的规律呢?(生各抒己见)

师:那么,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有没有它的规律呢?

3、讲故事,引入探究

现在我们先来听这样一个故事:羊村里的小羊们都愿意吃喜羊羊做的饼。有

一天,喜羊羊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美羊羊、沸羊羊和懒羊羊吃。它先把

第一块平均切成2份,分给美羊羊1块;懒羊羊说:“太少了,我要吃2块。” 喜

羊羊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4份,分给懒羊羊2块; 沸羊羊着急地说:“我力

大如牛,再多点,再多点,我要吃4块。” 于是,美羊羊就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 8份,分给沸羊羊4块。这样,美羊羊和懒羊羊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只羊就

大吵起来。可是,喜羊羊却说我分得很公平,你们谁都不吃亏。同学们你认为美篇五:小学数学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 各位评委,大家好!

一、说教材:

1、说课题: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说教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这节课的所学的内容是从整数到分数的一次数的概念的扩展,而且知识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学好这节课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判断、逻辑思维等能力。

4、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

5、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二、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的是故事化的激趣导入,给学生讲一个《小熊分饼》的故事。在故事中渗透“平均分”概念的回顾,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饼”,说分法。巧设认知的矛盾,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新知识1/2时,我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从分的过程中形成1/2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表述过程和表示1/2 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分数的形成是从生活当中用整数不能表述时才产生的。接着,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去判断,从而形成“不是平均分的图形不能用分数表示。”教师帮助加上“暂时”,完善认识。也为接下去的教学作好铺垫。

3、生活化导引,继续自主探究:[page] 光从书面上认识分数是不够的。因而,接下去我就引导学生到生活当中去找分数。(家中的大门、窗户、半月??)在学生表述完后,追问:“教室里的窗户有好几扇是有好几块玻璃的,我打开其中一扇,问‘打开的是整扇窗的____.’”让学生初步接触其它分数。接着,我就组织学生自己想几个分数,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后,再请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把其中一个分数表示出来。这样做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

小组合作完成后,再请小组代表汇报,这里要注意学生的表述是不是完整,让学生明确“______是_______的_______.”

认识了一些其他分数后,接下去利用学生展示过的学具,将上面的涂色部分再添上几份,同样让学生表述出来。这样让学生明确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练习:将课后的练习2、3用投影片放出来,请学生口述。

4、巩固新知,文本练习:

分数的读法:课后练习5 请几位学生口头读一读。分数的写法:课后练习6 请同学们用手指书空,明确书写顺序。

5、结合新知,拓展认识:

请学生观察出示的实物图,问:“这能用分数表示吗?”(暂时不能)[page] l “那你能猜一猜吗?”

l “谁能来证实一下你猜的准不准?”(折一折)l “现在你们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加上‘暂时’两个字了吧!”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不是平均分的图形,只有通过再次分,分的份数多了,才能将所取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6、回顾总结,口语表述:

通过最后一环节,请学生口语表述学会了什么,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说,达到总结的目的。

三、说板书:

板书很简洁,但重点突出、给教学带来很大方便,给学生的表述做出参考。分数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把 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原来这个饼 的_____。

下载《平均分》说课稿(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均分》说课稿(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一分说课稿

    分一分说课稿说教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了解了时、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时间单位不像长度......

    《分饼》说课稿

    《分饼》说课稿1 你们好!我是四合中心小学的王亚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分饼》。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分香蕉说课稿

    分香蕉说课稿 分香蕉说课稿1 一、教材简析、学情分析:“分香蕉”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第4个教学内容。这个单元中各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是这......

    分香蕉说课稿

    分香蕉说课稿 分香蕉说课稿1 一、说教材《分香蕉》是北师大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4节新课,通过前面3节“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

    《分糖果》(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分糖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①《分糖果》是义务教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制北师大版二年级第三册的内容; ②本科在教材中所处的作用和地位:学生已经在前面......

    分桃子说课稿

    “分桃子”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桃子。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预设效果评价等六方面进行......

    分房子说课稿

    中班数学分类活动说课稿:《搭房子》一、说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幼儿经常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医务分类等等,尽管大多数幼儿能够完成简单的分类,但都局限于某一特征,因此我......

    《分蛋糕》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四课《分蛋糕》。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反思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