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习惯养成教育
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习惯养成教育。如学生科每天安排值班人员,分别对早操、早读、晚自习的迟到和早退现象进行检查、通报;为严格课堂教学秩序,我系安排各班长和任课教师分别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一周汇总后分别交学生科和教务科,学生科、教务科各自汇总后,把结果报系领导进行及时处理,该办法的实行有效解决了课堂不考勤和考勤结果不实的问题,也便于系领导对各班级的上课情况进行掌握,通过该措施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有了明显提高。为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每周班级例会时间学生科将上周学生“宿舍卫生、违纪、考勤情况”进行通报,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
第二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通过一学年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施,在班级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依靠社会及其它力量,坚持不懈地强化对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方面的训练,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总结如下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加强了师德教育,开展了为人师表活动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极大。为了使教师以正确规范化的行为影响学生,,必须切实加强师德教育。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效果应该说也是最好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主动向学生问好,课间师生之间互相问好。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小学生行为的准绳。学生熟悉它,教师更要了解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好。教师作为人灵魂的工程师,不只是教书,还更要育人。要在教书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装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自觉地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养成教育,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是多途径的,是与学校的管理方式相一致的。
1、能利用周会、晨会、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每周的周会在周一升旗仪式后举行,晨会在每早操后举行。周会和晨会的主要内容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因为小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才能确保学习态度端正,确保安全,确保在各个方面做得对,做得好。另外,班队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班队活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活动形式要生动、活泼,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趣味。能让学生乐于参加,乐于接受,寓教于乐之中。逐渐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2、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社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我校开展的“献爱心,关心学困生”的捐资助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关心他人的快乐。又例如:我校开展的“爱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对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废纸,能自觉的拾起来,看到垃圾能主动的清扫掉,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多种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等,使小学在活动中确立了自主意识,自觉做到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3、能重视并加强小学生的规范教育。重视对小学生的规范教育,除周会、晨会、班队活动外,少先队工作也不容忽视。大队部要明确的《红领巾值日岗位职责》,坚持岗位值日制度,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的管理,主要应采取正面表扬和奖励的办法,对在检查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和奖励,好的班级应悬挂流动红旗,每周或每月评比一次,这样做既可以鼓励后进生上进,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4、努力使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或者说家庭教育的滞后,对学校教育的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为此,必须先要和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情感。可通过家访,开家长座谈会,也可通过家长学校来提高家长对学生的正确的教育意识,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例如:我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在会上交流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方法与教育成效。同时,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此致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让孩子过度玩游戏,看电视,不要打骂孩子,如何培养孩子在家里的习惯养成等。同时,要求家长能以自己的道德行为,良好的家风,规范的礼仪、礼节、礼貌影响孩子,督促孩子以形成教育和训练的合力。
5、配合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习惯养成实效。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让孩子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这里是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如增加学校的人文色彩,院墙上可张贴校风、教风、学风。教室里可布置些名人名言,同时可以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如: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使学生形成一个浓烈的习惯养成的宣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时时感受到培养文明行为的意义和方向,从而能自觉而主动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6、注重个别指导转变后进生。在日常行为规范的习惯养成教育中,要经常强调学生在集体中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将自己的言行与集体的规范比较,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要学会尊重别人,宽容待人,能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且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老师在日常教育和训练中要善于观察,发现正反两类典型,抓两头,促中间,树榜样。同时要重点放在对个别后进生的指导上,在教育和指导后进生时,要动之有情,晓之有理,既要有热情、热心,又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慢慢见效。
第三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教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今后的成长的重要作用,为使自己走向成功奠定基础,因此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2、让学生能够辨识好的学习习惯呵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形式:叙述、谈话、讨论、问答等形式。教学过程: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上学时间都在三年以上,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很多丰富的知识,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学习,对于你们是非常熟悉的一件事了,但是好的学习习惯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件事。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我们学得轻松安闲,又有效率,还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讨论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进行学习。
一、课前,我们该怎样做? 让学生讨论、发言。
(1)课前预习,首先要熟读课文,学会带着问题学习:(2)课前预习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
A、上课前老师正要走进教室,只见教室内几位同学追逐打闹,其他同学呐喊助威。
B、上课铃响了,某同学还在校园内慢悠悠地走,而且经常迟到。C、上课前,小红把学习用品预备好,在认真的预习课文:她的同桌桌面上干干净净,还在玩电子表。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在认为自己在课前学习习惯做得怎样?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了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课堂上我们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发言。
(1)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洪亮:要发言,先举手。
(2)上课坐姿要端正,读写姿势要正确,努力做到“三个一”。让学生说出那“三个一”
(3)做也要字体端正,规范,书写格式正确,纸面清洁,写作业时不三心二意。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
A、课堂上,老师在讲课,下面的同学在小声说话,有的在做小动作,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偷吃东西,有的趴在桌子上睡大觉。
B、课堂上,老师子在提问问题,甲同学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洪亮:乙同学低下头,老师叫到时,慢腾腾的站起来,回答问题声音特别小。
C、课堂上,甲同学认真写字,纸面清洁:乙同学边写边玩,用脏乎乎的橡皮擦不断的擦,纸面像个大花猫。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做得怎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课后,我们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发言
(1)先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然后在做作业。
(2)按时、独立、认真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指名学生叙述事例,让学生辨别正误,问问同学们有无这种情况)
A、张鹏同学边走路边看书,非常认真:李清同学在边看书边吃饭;王涛同学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书;刘涛同学在黑暗的屋子里看书;孙浩同学在刺眼的阳光下读书;赵彤躺在床上看书;丁松边看电视边写作业。B、小明认真独力完成作业,再出去玩;小华让哥哥帮他把作业做完;休息日两天,小刚玩得开心极了。明天就要上学了,今晚拿急急忙忙把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小玲从来不做。
四、考试时,我们该怎么做?
让学生讨论发言。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自己做自己的,不看书,不交头接耳,不东张西望。
五、提出要求
(1)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检查督促反馈,重点:进出校门规范、仪表仪容、文明礼貌、文明休息、卫生保洁;
(2)抓每日的广播操、眼保健操、午间休息,突出纪律;(3)抓课前二分钟预备。(4)抓好早读和午写纪律。
(5)抓课堂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六、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考试时该怎么做,能辨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习惯,并敢于剖析自己的不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将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六、预备一首儿歌(课下背熟,让儿歌中的内容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 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 课堂上,专心听,基础打牢成绩好;勤于思,善动脑,积极发言才聪明: 写作业,专心记,练就本领比高低; 课堂外,多读书,课外知识共丰富: 好习惯,我第一,健康向上有活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行为规范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以后非常有帮助。
第四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绍明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精神,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之成为身心健康、行为规范、素质优良的合格公民。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原则
在开展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
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发现和鼓励学生的特长,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变化,使学生认识自己,明理立德。
2、坚持主体性原则。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外在的管理要求转化成学生内在的需要,在实践和体验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3、坚持长期性原则。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
在工作中常抓不懈,不断巩固成果,推进工作。
4、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养成教育的内容安排要体现层次
性和连续性,要有梯度,不能简单重复,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
进。
二、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
1、思想品德的培养
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和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道德品行的培养
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3、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4、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和锻炼习惯,教会学生健体健心,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心理。
5、交往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应变的品质。
6、创新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创新求异,多角度观察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
1、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素质。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科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不断加强教师的指导与培训,使教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人人是楷模”的观念。
2、注重班级管理,培养良好的班风。
班级管理是培养塑造学生的有效途径,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根据实际,开展文明班级的创建活动。要开好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养成教育的内容,要组织各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竞赛活动,内容包括八个方面: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讲究卫生、勤俭节约、关心集体、诚实守信。各班要一周一议,一月一评。教育学生自觉规范言行,争当文明学生。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调动养成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让学生学知识、懂礼仪、明事理,在课堂学习中懂得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尊重同学、尊重他人、尊重劳动,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4、优化育人环境。
在推行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进一
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制定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同时,要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的积极性,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长热线等沟通机制,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要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做社区义工、为社区服务的活动,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中形成优秀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5、加强养成教育的科研工作。
要把养成教育纳入学校教研、科研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和指导,定期组织培训、研讨和经验交流。坚持用理论指导工作,促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规范化。
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组 长:左光明
副组长:陈廖沛芝邵娟
成 员:徐燕刘孟良李静伍雪芹李先斌邵曼姝
绍明学校2011年9月21日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四年级六班
唐立群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情操,以至发展个性特长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起点,也是他们真正学习如何做人的开始。
那么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在充分顾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由浅入深,重点抓好卫生、礼仪、书写、劳动等习惯的培养。
一、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在教育工作中,说服教育有时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针对一些错误现象可采用心理感化的“惩罚”方式。例如针对学生乱丢废纸、随地吐痰现象,让其捡废纸、清理痰迹,促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可通过对他人不讲卫生行为的严厉批评,严肃处理,使其他同学产生心理震动,促其改正或不犯类似的错误。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应将其行为纳入制度规范。我是这样做的.在班上特制定《班级清洁卫生制度》,具体做法是:
1、卫生工作安排采取“分片划块、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的办法,把卫生工作安排详细具体,每人每天只需做一份工作;
2、不许乱扔果皮纸屑,如发现有人乱扔,那么这个人就要站“文明卫生监督岗”。就是要求这个学生在课间,到本班清洁区巡视,发现有脏物及时捡掉,直到他抓住另一个乱扔脏物的人为止;
从认知入手,用制度规范,双管齐下,持续不断地抓,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一点,已被事实所证明。如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举行外出旅游活动时,好多学生都带着瓜子、香蕉、饮料等食品入车内,我班学生也不例外。坐在车上他们都有说有吃有笑的,下车了,我察觉他们基本上能把果壳装在塑料袋内带出,扔进垃圾筒内。在游乐场所也不例外,基本上都有讲究卫生的意识,自觉遵守好。教室里的卫生也保持得不错,教室地面如有纸屑,学生看见了,都能主动捡掉。再是学生个人卫生,也有明显的改变,许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上学后,变得爱清洁,讲卫生了。其中有一名男生叫谢凯峰,刚从老家过来,爸妈便告诉我说儿子一到冬天就不肯洗澡,我们对他无可奈何。上学一阵后,经过我的教育和班集体的影响,现在洗澡成了他每星期必做的功课了,喜得他父母逢人就说:“还是老师有办法,我的儿子变得讲卫生了。”班中大部分学生已养成勤换衣服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洗澡、饭前便后能洗手的习惯了。
二、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学生的文明习惯必然要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在家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外出时行为文明、言语礼貌。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基本要求。我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见到老师、父母及长辈要主动问候;每天上学时要跟父母道别,说声“再见”,放学回家要向父母问好,睡觉前应道声“晚安”;人人都必须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您好”等礼貌用语。还要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递送或接受礼品、奖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递送或接过。
除了提这些具体要求外,有时还抓住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让学生自己到现实生活中去亲自体会。如去做客、买东西时,做到行为文明,语言有礼貌。然后利用班队课叫学生说说文明礼貌做客、买东西后的感受。大多数学生说:“我照老师说的去做,亲戚朋友都夸我,说我懂事了,是个乖孩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渐渐地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张志勇,家里很有钱,父母宠爱有加,但教育方法不当,刚来时是个有名的淘气包,说话极不文明,满嘴是脏话,很会骂人,连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敢骂,学校的老师也没有幸免,父母拿他没办法。从老家转学过来,他分到我班,刚来时,挺霸道,谁如果碰了他,他张嘴就骂,伸手就打。针对他这种情况,我在班里开展了一系列“讲文明、懂礼貌”的活动。如在教室里设一个“文明礼貌角”,谁在这一天中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就奖一朵小红花,贴到“文明礼貌角”中去。如果做得不对,就摘掉一朵小红花。一星期评比一次,一周中能得到五朵小红花者,就评为“文明学生”,并奖给一个厚本子。他看到班中同学都做得很好,也跟着学,跟着做。我发现他有点滴进步时,就鼓励他,表扬他,并要全班同学帮助他。在我的教育和班集体的影响下,他变得懂礼貌了。在家里,也不再骂人了,有时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没说,他会主动给爷爷、奶奶送去一份。喜得爷爷、奶奶逢人就夸自己的孙子上小学后懂事了,变乖了。在家访时,我获得了这一信息,就在班中表扬他。讲文明礼貌,不仅能得到家人的称赞,还能受到老师的表扬,他觉得很高兴,觉得讲文明礼貌真好。因而,他越做越好,后来成为一名“三好学生”。
礼仪教育具有多渠道、多方面施教的特点。在礼仪教育中,学生既受学校的影响,又受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如果各方面的影响不一致,那么,就会产生“5+2=0”的现象。为了统一各方面的教育,控制和消除不良影响,形成系统一致的教育影响,我在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中,要求家长密切配合,致力于“家校同步”。如开学初,我总要逐个与家长联系,面对面与家长交流,说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和“家校同步”的意义,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要求他们教育、督促子女在家的礼仪行为。再是经常与家长沟通(街上碰到,接送子女碰到的时候),互通信息,及时调整教育方法与对策。经过长期教育与训练,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学生大多能做到严守校纪校规,课堂上做到不瘫坐、靠坐,站立走路精神焕发,学生不论在校内校外,见到老师都能主动打招呼、问好;上下楼梯时,做到让老师先行,听到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迟到进教室能先喊报告,进老师办公室或房间能先敲门,得到老师的许可后,再入内。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过程,是学生文化认知形成过程,是学生审美情感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意志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还是培养一个人严谨、细心、认真、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品质的过程。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重视对起始年级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要利用学校课程的两节校本课指导好学生如何握笔,怎样运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身离桌边“一拳”,眼离桌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在平时,也要对学生的书写严格要求,无论是写阿拉伯数字还是写汉字笔划,都要求以课本为范例,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整洁,格式清楚。
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不断反复、重复的教育过程,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为了能使学生始终坚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我在班中开展了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对于每次的作业都进行一次讲评,表扬书写认真的同学。每次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仅审阅正误,还给学生加“书写评语”;如“好”、“认真”、“优”、“优☆☆☆”、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一星期评比一次书写“周冠军、周亚军、周季军”。(依据是看老师的评语中谁得到的“优☆”最多。)每月开设一节“回头看”或“反思课”,组织学生进行纵向比较,看看自己的过去,想想现在的自我,确定自己的未来。发现成绩,自我肯定,发现不足,潜心思“过”,重新定位。每个月进行一次书法竞赛,让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一展风采。
四、注重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
热爱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恩格斯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习惯的培养是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而,从抓行为规范入手,把劳动习惯的培养落到日常生活之中。首先抓学生的自我服务。高年级学生学会自己洗衣、钉钮扣,整理房间等劳动。其次是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参加“你丢我捡”活动。第三是教给学生劳动方法和培养劳动技能。
叶圣陶说:“我如果当小学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宏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就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备现代素质和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