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击队歌教案1
《游击队歌》教案
临沂第十七中学 徐萌
教材分析: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表现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歌曲为G大调,4/4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大胆自信的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互动
(一)3分钟
教师利用课前的几分钟预备时间,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步进入教室。互动
(二)7分钟 师生问好。教师展示课件
欣赏一段电影,请思考:这段电影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师:请大家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在抗日战争初期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生: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很好。电影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事情。同学们对这段历史了解吗?(教师展示课件)
师: 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我们的同胞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活。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他们被迫离开家园,扶老携幼,到处流浪,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他们用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同敌人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创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描写这些事迹的歌曲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二、聆听体验,学习新知。互动
(三)8分钟
播放音乐《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
师: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什么样的形象?
这首歌曲形象的描绘了游击健儿英勇善战,灵活机智、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极为深刻的表现了革战士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复听歌曲,分别从节奏、曲调、风格角度探讨(学生答)。
三、了解作者,提高修养。3分钟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歌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音乐《风云儿女》。
互动
(四)10分钟 1.节奏知识学习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来为歌曲打打拍子,一起来体验一下游击军战士那种机警灵活的形象。
2.1随录音轻声演唱:控制音量,自己听见即可。
2.2随录音轻声演唱:声音稍大点,让前后左右的同学听见即可。
3.随琴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唱准确为止。
四、解决问题,展示评价。互动
(五)5分钟
师处理歌曲:现在这首歌曲同学们唱的非常准确了,下面咱们一起考虑一下,用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力度才能把游击战士那种灵活机智、英勇善战、自信、乐观的英雄形象表现出来?
五、拓展应用,深化提升。互动
(六)8分钟
1、舞蹈片段《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芭蕾舞,被引用到大型音乐歌舞史诗——《东方红》中。后来电视剧《地下交通站》的片尾曲也采用了这种表演方式,通过欣赏,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2、小组讨论:设计一点舞蹈动作,配合歌曲表演并展示。
3、《游击队歌》的演唱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3、教师小结 1分钟
罗列本节课要点并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师:通过学习《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战争年代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坚定信心,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我们的一份光和热。老师坚信,你们就是祖国未来的骄傲。
水平有限,敬请领导老师们指正!
2011-2-27
第二篇:《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感受战争时期的革命艰辛,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学习歌曲《游击队》,通过聆听、模唱、声势律动、探究与合作,培养学生演唱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自信的,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六度大跳的演唱准确,有故事的进行节奏编创教学。
二、教学重点
能够自信的,有表现的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学会准确演唱六度大跳,有故事的进行节奏编创教学。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奥尔夫教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问学生你们听过哪些战争歌曲?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哪个作品?教师用PPT播放游击队作战视频并询问看后作何感想,并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初听歌曲
1)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游击队》,教师引导学生歌曲中描述了哪些内容?
2)教师通过钢琴范唱歌曲《游击队》,提问: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发声练习
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坐姿发声,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尔文书势歌来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
3.学唱歌曲
1)歌词
带感情的朗读歌词,通过歌词来体会战争时期的革命艰辛,珍惜当下幸福生活。
2)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用声势律动(拍手、拍桌子、拍腿、跺脚等)感受歌曲的核心节奏并互动
3)旋律
学生跟唱旋律,并学习乐谱。弱拍起唱,用“a”同老师一起做旋律模唱,并通过科尔文手势解决大跳音准问题。
教师弹琴,学生尝试填入歌词。并讲解换气的位置
4)完整演唱
跟随多媒体的伴奏音乐,学生跟着老师齐唱歌曲,并强调歌曲的情感。
对“夜间伏击”“奋勇前进”的故事进行演唱并设计表演动作,请同学上台表演。
六、音乐活动
根据“夜间伏击”“奋勇前进”的故事,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创编并表演,之后学生互评,老师做最后鼓励评价。
七、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行总结一节课所学到的内容,教师再次强调重点,做感情升华,教师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游击队》
1=F 4/4 贺绿汀
55| 11 23 3 234|
第三篇:《游击队歌》教案范文
《游击队歌》教案
2011-05-16 22:28:5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教案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
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歌曲《地道战》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在这期间,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他们是哪支队伍?
——游击队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新授: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读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读懂文章,歌唱也是这样,我们在唱歌之前首先要理解歌曲。
(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音乐要素:
旋律:流畅、轻快 ——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xx ∣xx xx x xxx ∣
速度:轻快 ——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 4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
(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
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
55︱11 22 3 234︱…… · ·
分析:① 4
3 22 2︱……
② 4 4
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 力度:① 中弱、轻巧地、有弹性地 ② 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 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
——两段 学唱
(1)掌握歌曲的节奏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让我们一起来看歌曲的节奏型并一起打出这些节奏: ⅹⅹ ∣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
(2)学唱 第一乐段:
1、“La”模唱
2、填词演唱
注意:弱起小结的演唱、声音有弹性、咬字清楚。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唱谱子(注意:“﹟4”唱准音)
比较:3 4 5,3﹟4 5,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样呢?
——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
师: 从这一乐句我们可以体会到战士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乐观、英勇、自信的精神状态。
第二乐句:加歌词演唱
师:第二乐句的旋律是哪一部分的再现?
——第一乐段。因此,这首歌曲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设问:用怎样情绪演唱? ——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
师:完整演唱歌曲
(五)根据三种情景为歌曲设计演唱速度和力度 夜间伏击 2 奋勇前进 3 欢庆胜利
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同样是贺绿汀先生的作品:《嘉陵江上》,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嘉陵江上》的内容,下节课再一
起交流,好吗?
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第四篇:《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欣赏,模仿,视唱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一)、播放图片(借助图片想象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
三、学唱歌曲
2、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18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等。
3、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4歌曲简介
5学唱歌谱
6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7老师范唱,学生跟唱
8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节奏型
(二)、节奏练习XX | |
四、课堂延伸
欣赏《游击队歌》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加深和巩固《游击队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感受歌曲的艺术。
五、课堂小结
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2010-4-22
第五篇:游击队歌教案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
一、课
题:《游击队歌》
二、授课班级:九年级
三、授课人:
席恩慧
四、课时数:
1课时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七、教学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八、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播放影片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片段(借助阅兵回忆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对于抗日战争了解多少? 生:….师:我们从几个数字来了解一下:(抗战历时多少年,死亡民众以及将士人数,日军损失人数等).在抗战中有这样一支队伍,机智勇敢,不怕牺牲,为我们今天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在操场上奔跑,在蓝天下自由呼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就是游击队员!今天,我们要学习展现游击队员风采的歌曲——《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
1、(1)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播放歌曲)生:弱起
(2)再听歌曲——《游击队歌》
师:歌曲中用什么声音表现埋伏中的游击队员?用什么声音描写了战斗中的游击队员? 生:前者弹性,轻巧.后者弹性坚定等.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很好!在做过节奏练习之后,老师想让同学们根据《游击队歌》的节奏,来朗读我们的歌词,老师先来做个示范。(示范)生朗读。
4、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5、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师:非常好,同学们现在已经基本能够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了,但是这还不够,下面老师想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大家,老师希望大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后,能够加入自己的感情,带上情绪来演唱这这首歌曲。那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歌曲创作背景介绍)作者简介
6、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7、欣赏合唱版《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是一首经典的革命歌曲,所以它也被改成了好多不同的版本广为流传,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个合唱版的《游击队歌》,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带上以下两个问题去聆听。(提出问题,播放音乐)
十一、课堂小结
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