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蚂蚁的救助教案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我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理解概念和词语。2.我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第二课时
1.我能通过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蚂蚁救助同伴的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我能分享自己听闻到的救助事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理解概念和词语。2.我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核心概念:救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2、让学生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学前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完成目标一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谁来说一说你印象中的蚂蚁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蚂蚁的救助。
二、出示概念:蚂蚁
蚂蚁:昆虫,体小而长,黑色或褐色,头大,有一堆复眼,触角长,腹部卵形。雄蚁和雌蚁有翅膀,工蚁没有。在地下筑巢,成群穴居。
三、出示学习目标,解读学习目标。
四、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的过程中将不理解的词或者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五、老师出示生字词拼读五遍。
师问:这些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吗,学生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1、解决完不理解的词语后,学生齐读词语三遍。挣扎:尽力支撑或摆脱困境。
生命力:指事物具有的生存、发展的能力。生灵:指有生命的东西。实施:实行。本课指付诸行动。救援:援救。
杀生:宰杀牲畜、家禽等生物。本课指杀害生命。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罪过:过失。
亲吻:用嘴唇接触,表示亲热、喜爱。触抚:触动、抚摸。偶然:偶尔;有时候。
本领: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2、教师出示去掉拼音的词学生读两遍,教师问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
3、多种形式读词语。
五、学生齐读课文。课文中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完成目标二
一、学习生字,出示会写字。
重点指导“浇、枚、翼、番、速”等,师问:你还有哪些字需要老师讲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蚂蚁救助同伴的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我能分享自己听闻到的救助事件。学习流程:
一、复习生字词。
再次确认:有哪些不清楚的词语?
板书课题,揭示课题。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一,解读学习目标。
三、粗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四、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四、板书设计: 蚂蚁的救助 用力互相关爱 奋力互相帮助 继续衔舍身相救 关爱他人
关爱生命
五、作业:
1、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积累词语。
六、板书设计: 蚂蚁的救助 用力互相关爱 奋力互相帮助 继续衔舍身相救 关爱他人
关爱生命
第二篇:7 蚂蚁的救助 教案
蚂蚁的救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教学准备:
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的15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掌握词语14个。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教学难点:
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认识到做人的道理。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小蚂蚁,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故事。
2、演示文稿(小蚂蚁活动的视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③④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归纳板书
蚂蚁的救助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用力互相关爱 奋力互相帮助 继续衔舍身相救
3、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4、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选做题。
2、积累词语。
3、小练笔:小蚂蚁,我想对你说
第三篇:蚂蚁的救助教案
蚂蚁的救助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蚂蚁的救助(齐读课题)。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当时(),我想(),我准备()。(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
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归纳板书:
3、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4、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作业:
1、积累词语。
2、小练笔:以“小蚂蚁,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
五、课内练习:
1、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黑暗——()悠闲——()轻巧——()
2、蚂蚁救助同伴的顺序是()。
六、板书设计:
蚂蚁的救助
用力互相关爱 关爱他人
奋力互相帮助
继续衔舍身相救关爱生命
第四篇:蚂蚁的救助(教案)
1.引导学生学会“榴、迅、速”等7个会认字,“蚂、蚁、浇、挣”等15个会写字。掌握“挣扎、责任、小心翼翼”等词语。
2.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从文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让学生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2课时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二、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
四、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蚂蚁的救助(齐读课题)。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当花盆水的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援,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就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2学习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1)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2)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3自然段。
(3)读第4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点拨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奋力”说明了救助过程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付出了相当的努力。)
②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③我看到还有一只落难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它的?(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
④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⑤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4)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简单地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3学习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有什么感受?(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总结: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关爱他人,关爱生命。(板书总结)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以“小蚂蚁,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可以谈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第五篇:7、《野外救助法》教案
7、野外救助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预防和处理野外活动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
2、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自理、自护能力。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增强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活动重点:学习处理野外活动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
活动难点: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自理、自护能力,增强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活动方法: 引导自读法、小组研讨合作交流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揭示课题
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大自然焕发出勃勃生机。节假日不少同学喜欢一起或和家长一起投身于大自然怀抱,接受阳光、空气、水的沐浴,体验和感受野外生活的乐趣。这不仅能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而且能在集体活动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高群体意识,是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大自然有其美好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野外活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快乐的野外活动由于你的粗心也许能酿成一场灾难。因此,掌握野外活动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出示课题、目标)
二、“真实再现”
教师引导过渡:野外活动我们很快乐,但是,残酷的大自然往往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我们忽视了安全隐患,危险到处存在。
1、小组研讨《真实再现》中的案例,交流所得。
2、问题: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
教师小结:同学们,上面的案例,告诉我们安全问题应时刻牢记,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周全,把安全放在首位。
三、行动在线:
活动一:野外危险“大搜索”:
1、为保障野外活动的安全,使我们自身不受伤害,你能说说自己的野外遇险经历?并谈一下感受。
2、学生讨论后列举野外活动安全危险或者讲述自己的野外遇险经历。
学生讨论-----我的遇险故事 野外脱险经验-----大搜索 活动二:防范危险
1、在野外活动存在的各种危险中,需要防范哪些可能发生的危险?
要求:小组研讨课本37页内容,总结交流,然后推选代表集体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野外活动的危险因素: 自然环境、生物、受伤、社会性危险、交通事故。。。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选择带有普遍性的和典型性的野外安全问题:
触电、防火、中暑、迷路、溺水、虫咬、滑坡、洪水等。
4、确定野外活动四大危险:中暑、迷路、溺水、蛇咬。活动三:中暑怎么办
1、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
2、谈话引导:
通过前面的一些活动,大家了解到野外活动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到野外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面对这些问题,重在预防。其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救护技能。
3、教师总结:顺口溜
夏季中暑找阴凉,解开衣服散热量,喝些盐水擦身体,酒精擦身自颈上,毛巾外敷降体温,病情严重送医院。活动四:迷路怎么办
1、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
2、小组研讨交流,然后推选代表集体交流。
3、教师总结:顺口溜
鲜艳物品挂树枝,弄出声响发信号,手电镜子反阳光,燃烧树枝发火光,开阔地带摆标志,顺利脱险保安康。活动五:野外安全剧场
1、教师引导:习近平主席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安全教育更不能纸上谈兵,关键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下面我们去野外安全剧场运用一下我们所学的知识!
2、教师创设情景:
(1)我们到河边垂钓,有一位同学突然溺水了,怎么办?(2)周末我们一起去爬山,走小路时突然迷路了,怎么办? 要求:
(1)表演时要有解说员。
(2)一组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评价,指出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
六、小结:
安全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全将伴随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牢记“安全重于泰山”,并把所学的有关“野外安全”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中去。祝愿大家一生平平安安。
七、拓展延伸
小明一家要外出旅游,你会提醒小明哪些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