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音乐第三课好娃娃教学设计
第三课
好娃娃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好娃娃》,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能大胆地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在家里应该怎么样对待爷爷和奶奶。教学难点: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现。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第一段
(1)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都是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的?(2)老师小结:就像同学们说的,我们要尊敬自己的长辈是吗?(3)提问:你们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4)课件出示:爷爷年纪大了嘴里缺了牙!
(5)提问:你们听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学唱第一句)(6)播放第一句演唱。(课件播放)(7)学生跟唱。(8)全班齐唱。
2、学习第二段
师:今天教室还来了一位老奶奶(课件播放奶奶出场)师:你们看看老奶奶都老了。她的头发怎么样?
课件出示: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播放歌曲)教师带唱。
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两段连唱
师:今天咱们看到这两个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你们也来学学吧!全班跟唱。
老师带唱两次。学生分句接唱。
自由交换角色演唱。集体演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好娃娃》
二、表演《好娃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表演《好娃娃》。
2、(课件播放音乐)师:你们跟唱一次好吗?
3、下面自由讨论你们该怎么演?
4、出示课题。
5、分组讨论(可以五人小组进行分场景分角色的随乐表演活动老师也可提供道具。)
分组,每组成一个家。
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动作。
选择道具,布置场景,分角色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也可参与角色的表演。
创设情景,各组分别上台表演唱《好娃娃》。
6、集体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
7、综合表现
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三、课堂小结。
第二篇: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二年级音乐《兽王》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人音版第四册第五课《两只老虎》 教学内容:演唱《两只老虎》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趣的打击乐合奏。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教学难点: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趣的打击乐合奏。教具准备:老虎头饰、打击乐器、U盘、多媒体、钢琴等。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创情境。
1、播放视频《森林奏鸣曲》。
2、听,看完了,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动物有关的一首新歌。
二、唱歌曲,编表演。
1、出示乐谱。
2、歌曲介绍。
3、视唱,教唱乐谱。
4、填唱歌词,试做轮唱。
5、编创表演。
(1)根据词的意思,动物本身的特点,试做动作边唱边表演。(坐势表演,站势表演)(2)头饰表演。
(3)指两名学生戴着头饰表演(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眼睛)
三、打击乐,同合奏。
1、每个学生手持一种打击乐器,边奏边唱。
2、改唱腔调演唱。(如悲哀伤心、痛哭的腔调演唱)
四、聆听乐,识乐谱。
1、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你听······
2、聆听《狮王进行曲》
3、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
4、复听乐曲,让学生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五、简小结,激尾声。
1、今天同学们表演的相当出色,掌声鼓励。
2、播放音乐《两只老虎》。
3、听琴声,按组有秩序地离开音乐室。
第三篇: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精选)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红帽》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
2.学唱歌曲《小红帽》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和《小动物的歌》。
(二)课题导入
1.以童话故事《小红帽》导入课题:
可采用看录像、听录音或教师讲故事、学生讲故事等形式。
2,教师可边讲故事边创设情境(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或贴图片,亦可用实物投影等)。
(三)学唱歌曲
1.出示课题听范唱(教师范唱或录音、cd范唱等)。
2.学唱歌曲。
①读歌词。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学生可采用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②学唱歌词。
步骤a.唱准确:听范唱 →跟唱 →全体跟琴唱。
b.以轻巧的声音唱出感情:先听、看范唱。
师生一起分析歌词:轻快 →害怕 →轻快(渐弱)。
c.有表情的演唱: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
d.全体背唱歌曲。
③完整地演唱歌曲。
3.跟着老师唱唱名。
全体跟老师学唱唱名,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手指唱名);
师生接唱:音程跳度大的、稍难的小节老师唱,相对简单的小节学生唱;分组跟唱或接唱,个别跟唱或接唱等。
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步骤1:a.学生根据歌词,小组自编动作。
b.教师到各组指导。
c.学生分组表演。
步骤 2:a.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想动作,个别展示。
b.教师请学生做动作,当时指导,全体学做。
c.全体表演。
(四)教师做本课小结
教学评价 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小红帽》。
2.能否跟唱曲谱并找到所唱的曲谱。
3.能否边唱歌曲边进行简单的表演。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乌龟和兔子的音乐的不同,并用图式表现出来。
2.了解表现乌龟的音乐是由大管演奏的,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
音乐。
.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听音乐片断谈感受进入课题 请学生听由大管演奏的表现乌龟的音乐和由单簧管演奏的表现兔子的①问题: 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 如果音乐表现的是两种小动物,他们会是谁? ②介绍演奏乐器及其所表现的动物。
③提出问题:乌龟和兔子是哪部童话的主人公?
(二)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
1.点课题并简介
今天就来听一听《龟兔赛跑》的故事。
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由管弦乐演奏的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大管和单簧管就分别是一种管弦乐器。
2.完整的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看书上的图画)问题:
可以用线条、颜色图画等分别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
为什么爬得很慢的乌龟胜利了,而跑得很快的兔子却输了?
3.分角色边听音乐边表演
教师可准备一些森林的花草、树木小路小溪、终点路标等背景及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小彩旗、玩具枪、花环等创设情境。
①学生模仿乌龟和兔子跑、爬的动作,选择模仿象的同学扮演这两个角色。
②老师和其余的学生一起分别扮演各种小动物:放枪的、挥旗的、助威的、给乌龟佩带花环的等等。
胜利片断)。
l
③师生共同简单串演。④师生共同边听音乐边表演(根据时间,可以只表演比赛开始至乌龟
(三)师生一起总结本课 教学评价 .能否听辨出音乐情绪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是否知道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乐器分别是大管和单簧管。.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时学生的参与程度。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
教学目标
根据教科书的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讲故事。
1.教师贴出书中的六幅图片。
2.请学生给图片排顺序,看图讲故事。
3.为这个故事取名字,将学生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二)为图片选择音乐。
1.听一段音乐,请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为其中的一首选择图片。问题:为什么这样选择?
2.再听两段音乐,学生听辨并选择图片。(为什么?)
3.教师再播放几首乐曲,请同学们根据音乐情绪选择图片。(为什么?)
可以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模仿图片上发生的事。
3.按故事发展顺序听音乐,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模仿人物的表演。
(三)配乐讲故事。
1.学生自由选择角色。
①选择模仿能力强的同学分别扮演主要角色:小狗、猎人。
②选择天鹅、小猴j兔、小羊、小熊、小老虎等小动物的扮演者。③选择讲故事的小朋友。可以全部由一个小朋友完整的讲,也可以由六个小朋友分别讲六幅画面的故事情节(这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商量,协调配合)。
④其余小朋友自由扮演森林里的背景。
2.以上四组小朋友分别研究讨论怎样表演,教师进行指导。
3.配乐故事《森林小卫士》开始(教师负责音响,并参与学生的表演)。
注:
1.本课也可增加难度:教师多准备几首乐曲,供学生选择。
2.本课也可以变换顺序设计。
例如:为图画选择音乐十编排图画顺序讲故事十配乐讲故事。
教学评价
1.能否听辨音乐情绪并与相应的图片对应起来。
2.能否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鹿》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大鹿》。
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继续童话世界游
今天我们继续到童话世界旅游
今天的小主人公又是谁呢?
2.听录音范唱歌曲《大鹿》
学生为歌曲取名,教师出示课题《大鹿》
(二)学唱歌曲
a所描绘的画面。
b
a
b
c
.学唱歌曲 ①领读歌词 .教师接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边读边在黑板上有层次的贴出歌词或用幻灯、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等。.学生分角色读歌词,教师弹歌曲的旋律。②学唱歌词 .听范唱→全体跟琴唱→教师指导再唱。.师生一起分析歌曲:悠闲→稍快→快速急切的→坚定的。.有表情的演唱: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d.用打击乐进行伴奏。
e.全体背唱歌曲。
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①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②学生根据歌曲及动作素材,小组自选角色,自选内容,自编表演动作。
③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学生的表演。
④学生展示表演:有角色(大兔子、猎人)扮演;有背景(蘑菇房子、大树、小草、小花等);有配唱、打击乐伴奏等等。
(三)教师小结
教学评价
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大鹿》。
2.能否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第 五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
2.用歌声和表演,复习本单元所讲的童话故事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1.听歌曲:录音或看录像。
问题:你喜欢这首歌吗?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听歌曲:声像结合(歌曲vcd、听歌曲看动画人物)。
你可以试着唱一唱。
问题:
你能唱唱你记住的一句歌词吗?
你能模仿歌中唱到的动画人物吗?
3.听歌曲。
你可以任意表演你喜欢的动画人物。如果能跟着唱一唱就更好了。
4.创编新歌词。
问题:
你还喜欢哪些或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可以把歌曲中的童话故事换一换。
教师将学生所改的歌词(只变童话故事其余歌词不变)写在黑板上。教师演唱学生更改后的歌词,学生跟着小声唱。
总结:
童话世界真美,如果这人间像童话一样美丽,我宁愿不要长大,永远永远住在童话里。
(二)“童话故事”表演
1.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自愿结合成组。
你喜欢我们学习的哪一个故事?或我们没学的你会表演的童话故事?喜欢同一个故事的小朋友为一组。
2.分组讨论:各组如何表演你所喜欢的童话故事,可以演唱、配乐表演、讲故事等等形式。
3.教师到各组与学生共同讨论。
4.各组分别表演,教师可参与某一组的表演。
(三)教师小结本单元内容
教学评价 1.能否感受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欢快诙谐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
情趣。
.能否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复习表演本单元所 花蛤蟆 教学内容:
一、声音造型 荷塘欢歌
二、学唱歌曲 花蛤蟆
三、表现歌曲 花蛤蟆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花蛤蟆》,领会歌曲描绘的意境,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
二、通过表现歌曲《花蛤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
三、通过声音造型《荷塘欢歌》培养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积极主动的表现歌曲是重点;声音造型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头饰(荷花、荷叶)、手巾花、打击乐(双响筒、木鱼、蛙鸣筒、舞板)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快乐节奏三分钟,引导学生用青蛙的叫声来模仿各种节奏。
二、声音造型游戏:荷塘欢歌
出示课件“荷花图”:这么美的荷花池,到夏天的时候会有很多青蛙蛤蟆来与荷花做伴并唱歌,下面我们用青蛙的叫声来营造“荷塘欢歌”的景象。
请同学们想好一个蛤蟆叫的节奏,师随意点名模仿,看谁的节奏创作得最好。
请一名同学上台像老师一样指挥,师和其他同学坐在一起模仿。
三、学习歌曲《花蛤蟆》。
1、老师这里有首歌也是表现夏夜荷塘欢腾的景象的,请听。(放录音)
请你根据歌词唱的内容描述花蛤蟆有趣的样子。
边听歌曲边请几名同学把歌词描绘的花蛤蟆画到黑板上。
全班朗读歌词检查各位选手的画。
2、这首歌有几处花蛤蟆的叫声?请找出来。这些模仿蛤蟆的叫声都用了哪种装饰音?(倚音、下滑音)
跟琴学唱这四个乐句。
3、再听歌曲,找出你已经听会的乐句教大家唱一唱。
4、师生交流:你还有哪几句不会唱,请大家来帮帮你。
跟琴唱不熟悉的乐句。
5、齐唱全曲。
6、歌唱前加入花蛤蟆叫声投入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花蛤蟆》。
1、自由选择小组:歌唱组、表演组、打击乐伴奏组。
2、分组设计、创作队形、练习。
3、集体演绎。
4、评出优秀表演队、绩优秀创意队。
五、结束。
听曲出室。
歌曲《数蛤蟆》
教学目标 :
1、学会演唱歌曲《数蛤蟆》
2、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3、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通过歌曲教学,教育学生要保护益虫。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愉快、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
教学难点 :听辨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为歌曲创编歌词。
课前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着欢快的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歌。
1、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告诉我们?(学生说出喜欢的动物的名字:小羊,小猫,小狗等)
2、师: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猜猜,看看谁能猜出是什么动物。“水中有位歌唱家,穿件绿色花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叫,田里数它本领大”.猜一猜它是谁?
生:青蛙
师:“青蛙”它长得什么样?
生:大大的眼睛、大大的嘴巴、长着四条腿??(老师根据学生描述用简笔画形式把青蛙画出来)
师:青蛙有个好朋友,外形跟它长得很相似,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蛤蟆。
3、师:青蛙和蛤蟆有什么区别呢?(教师播放课件,讲解)
师:小朋友们,你们这回了解青蛙和蛤蟆的区别了吧。虽然蛤蟆的形象相对丑陋些,但是,它和青蛙的本领一样大,都是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小能手。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
(用小朋友喜欢的话题激趣引题,在区别小动物的同时进行爱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三、歌曲学唱。
1、师:我国民间还有许多歌唱蛤蟆的歌曲呢,比如:山东民歌《花蛤蟆》,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国的四川省有一首民歌《数蛤蟆》(板书:《数蛤蟆》四川民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四川的小朋友是怎么数蛤蟆的吧。
2、听范唱录音。(出示多媒体动画范唱)
3、师: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带着问题听歌曲)
师:歌曲里数到了“蛤蟆”的哪些部位?
生:嘴、眼睛、腿
师:几拍子歌曲?歌曲什么情绪演唱的呢?
生: 二拍子歌曲,活泼、有趣地。
(板书:1=f 2/4)
4、师:听小朋友数蛤蟆数得真开心,老师也很想来数看看,大家想不想听老师数蛤蟆吗?(师弹琴范唱)
5领读歌词。(课件出示歌谱)
(1)师:下面我们跟节奏来读读歌词。
一只 蛤蟆 | 一张 嘴 |两只 眼睛 | 四条 腿|乒乓 乒乓|跳下 水
|??(配上节奏)
(2)师:解释:“花儿梅子希,水上漂”。因为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所以它采用了地方方言。这句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任何意义。有了这个“衬词”以后,歌曲就更加的生动,形象,更有地方特色和民歌的味道。
提问:你们知道“蛤蟆不吃水,它吃什么了?
解释:蛤蟆不吃水,它是因为吃害虫了。庄稼没有了害虫,自然就是一个丰收的太平年。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歌曲呢?
生:欢快、活泼,高兴的心情演唱。
(揭示课题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德育渗透游戏激趣,同时练习歌曲中的节奏,歌词、熟悉歌曲旋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情趣。指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得用甜美的声音朗读歌词)
6、学唱歌曲
(1)师:大家跟老师配合得真默契,下面我们跟蛤蟆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师弹琴教唱旋律,并解决歌曲难点。
师:歌曲的衬词“花儿梅子希”一定要唱得自然流畅,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要唱准。(旋律中的难点多练习几遍)
(2)找出节奏、旋律完全相同的乐句。
师:在这首歌里藏着两个双胞胎,也就是说有两对旋律、节奏完全相同的句子,请你们把他找出来,并能唱一唱吗?
请学生找出来唱一唱,师伴奏。
(3)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跟着电子琴唱歌曲。
(4)跟课件范唱齐唱歌曲。
对唱的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奖励。
(5)师:四川人民豪爽幽默,我们要把歌曲表现得在诙谐生动一些,大家跟伴奏完整的唱一遍这首歌。(鼓励学生,生动演唱)
(播放伴奏录音)
(6)分男女组进行赛唱。
(让学生从欣赏到熟悉节奏再到学唱的一步步过渡,然后学会歌曲的旋律,这个重难点解决之后,教师再一步步深入,包括对歌词的了解、歌曲的处理的深化,让学生熟悉掌握歌曲。)
四、拓展延伸
1、师:大家唱得真棒!你还能接着往下唱吗?三只、四只蛤蟆呢?我们来试一试,唱一唱,看谁数得清?谁数得准?(播放歌曲伴奏)
①请学生说说是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师在黑板上贴出蛤蟆图片)②数出后并唱一唱。
2、创作表演
① 师:你能加上动作来表演吗?(全班同学随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动作)② 师生舞蹈表演。(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学生带上蛤蟆头饰)
③ 加入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用“双胞胎”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并有兴趣积极地进行探究。从而进行难点突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精彩,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数蛤蟆》,认识了蛤蟆也是保护庄稼的能手,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看到有伤害小动物的行为要制止,做个爱护小动物的好学生。
六:作业
师:请小朋友回去可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它编一首儿歌,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让我们随着歌曲的旋律结束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小朋友们再见!(播放歌曲《数蛤蟆》走出教室)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曲《布老虎》。
教学目标
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教学过程
1.出示布老虎的图片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
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谣唱道:“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害儿童的恶鬼,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还有一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使孩子们爱不释手。
3.复听《布老虎》,引导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一个是比较温和的。
教学评价
欣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
第四篇:《做个好娃娃》音乐教案
《做个好娃娃》
教学内容
认识四分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分休止符。2.按节奏念儿歌。3.演奏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的游戏。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叫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 x。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四、打击乐器演奏
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
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
2.边念儿歌《做个好娃娃》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如:xx x 0 0 xx xx xx x x x xx 0 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 1.复习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处准确休止。
课堂小结:认识了多种打击乐器,还知道了四分休止符,今天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啊!
第五篇:第三课教学设计
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政治上册教学设计 2009年9月13日
第三课
珍爱生命
一、内容与分析
(一)内容: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1)每个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2)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3)发挥自身的独特性
3、珍爱我们的生命(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3)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分析
1、总体逻辑分析
本课设计了三个框题的内容:“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一框题从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谈起,丰富多彩的生命使世界变得生动、精彩,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值得珍爱的;第二个框题从自然到人,接着探究人的生命,主要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在前两个框题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第三个框题接着延伸,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2)框题内部逻辑分析
第一框题中,首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主动了解世界上的各种生命,从而感受到生命为世界带来的生机、活力,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来探讨各种生命之间该如何相处,这就是本框第二层内容“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第二框题中,首先引导学生探询个人生命的独特性,从而进一步激发珍惜自己生命之情;进而探讨人类生命的独特性,为下一框题探讨生命价值打下基础;最后探讨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成长之路。
第三框题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一是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强调能承受挫折、勇敢坚强;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三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1、知道应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2、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懂得尊重其他的生命;珍惜人类共存的环境。
3、懂得世界上各种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二)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政治上册教学设计 2009年9月13日
三、问题诊断分析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一些偏差。他们的独立意识与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地模式,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更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四、教学过程
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1课时】
导入
(板书)
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大家看课本24页两幅对比图片,谈一下你看到这两幅图片后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收集、欣赏、交流过程中体验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师生活动】通过这几位同学的展示,我们看到世界是由多彩的生命构成的。每一种生命都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它们精彩的一生。
(板书)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变式练习】每一种生命都有顽强的生命力,那生命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吗?是可以互不关心的吗?
(板书)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设计意图】通过饲养小动物、沙尘暴等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反思,探讨生命之间该如何相处,特别是人类作为最高的生命形式是否更有责任使各种生命协调生存发展,共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师生活动】我们生存的地球不只属于我们人类,它同样属于各种各样的生命体,世界因为有多样的生命而精彩纷呈。我们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关心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善待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身。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学会尊重生命,学会关心生命。不要让人类的贪婪把生命灭杀,不要轻视任何一种生命。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我们要让我们的世界永远精彩。
第三课 第二框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一课时】
导入 活动一“我的独特印记”——个性展现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自己的独特印记(包括指纹、签名、兴趣爱好、性格、照片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懂得要珍爱自己,体会生命的可贵,并悦纳自己。
【师生活动】
1、课前请每位学生自制“独特印记卡”,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指纹、签名、性格特征、兴趣、特长、座右铭、志向等。
2、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推出你自己”,也建议每个同学认真地倾听,参与、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政治上册教学设计 2009年9月13日
交流、感受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3、教师小结,指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活动二: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路——出谋划策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你帮我,我帮你”出谋划策活动,引导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并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独特闪光的人生之路。
【师生活动】
1、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的成长之路,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启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认识之路。
2、充分发动学生之间“你帮我,我帮你”,鼓励学生为其他同学的个性化选择当好参谋。
3、引导学生在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请同学、老师给予评价,然后参考他人的评价和建议,找出可能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三课
第三框
让生命之花绽放【2课时】
活动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讲故事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故事,帮助学生通过听故事受感染,并在讨论中明白道理;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师生活动】
1、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故事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具有不同信念的人在生命困境中的不同感受,感受具有强烈生之希望的人的求生意志。
2、也可请学生课前围绕“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准备感人的珍爱生命的故事。
3、让学生自述感人的求生故事,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还可以几个人合演故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4、教师小结,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活动二:肯定生命
尊重生命——讨论交流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你能给别人带来哪些快乐和幸福”的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给他人带来快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乡和社会做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师生活动】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的存在给人带来怎样的快乐和幸福。
2、可让学生结合本人他人、社会带来益处的一件事,或别人给予他帮助的一件事,和同学交流。通过多角度的回顾,指导学生做个有爱心的人,学会感受自己所拥有的美好与幸福的生活。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政治上册教学设计 2009年9月13日
3、也可让学生在课前采访一些成功人士或查询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介绍他们为家乡和社会作出的贡献,使学生间接感受生命的价值,也激发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脚踏实地,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
4、教师小结,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包括自己)都在为幸福的生活增色。
活动三:悦纳自己和善待他人——讨论交流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生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幸的生命更需要肯定、尊重。
【师生活动】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事例,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的感染中,在层层递进的设问的解答中,明白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道理。
2、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当扩展讨论的范围。例如,当自己的生命受到病魔的挑战时,自己怎么办?他人生命遇到困境需要帮助时,该怎么做?帮助学生成为有爱心的人。
3、教师小结,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易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面临危险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五、课堂小结:
在教学中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种植花木、饲养动物、课外收集资料、图片赏析、课堂讨论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可贵。本课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珍爱生命的态度与行为。
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在上一节课下课时要布置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关于课前准备,一般应考虑让学生做些他们感兴趣、易操作的准备工作;为减轻学生负担,也可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负责、承担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