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永昌县河西堡第三小学 李德祥
教学内容: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在葡萄架下》。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 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教学难点: 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
1、简介新疆:你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和民俗风情呢?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舞蹈
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四)了解新疆吐鲁番:
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
二、学唱新歌:《在葡萄架下》
(一)课件播放《在葡萄架下》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那你有没有听出来有一条节奏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呢?
生:|X X X | XX X| 师:让我们再次来听听这首歌曲中这个节奏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复听歌曲:《在葡萄架下》(随乐律动)生:………
1、出示节奏: |X X X | XX X|
2、生生相互讨论怎么敲?
3、生敲击节奏,师指正。
(二)师:同学们,让我们用这条节奏一起来读读歌词吧!
1、出示歌谱,找出这条节奏。
|X X X | X X X|
X X | X-| 美 丽 的 吐鲁 番
吐 鲁 番 这 里 是
我的 家
我 的 家 少 先
队
员
过 队 日 来 来 来
来来 来 来 来 来
来来 来 敲 起 了
大手 鼓 弹 起 了
冬不 拉 摘 下 了
一大 串 我 来 呀
用车 拉
2、师带生边敲节奏边读歌词。
3、生齐读歌词并敲击节奏。
(三)师:同学们,你们的乐感真强,那让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小声哼唱吧!
1、课件播放:《在葡萄架下》(随乐律动)
2、生小声哼唱歌曲。
3、生唱一唱自己会唱得小乐句并带领全班同学一同演唱。
4、师教唱难点乐句。
5、师生一同完整演唱全曲。
三、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新疆的歌曲你觉得好听吗?那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热烈、欢快、高兴等。
教师:为什么要用这些情绪演唱?(学生联系歌词回答,教师指导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教师:同学们唱得很好,老师有个想法,除了热烈欢快的情绪以外,怎样才能把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唱出来呢?(谁能学学新疆卖羊肉串的叫卖声),这就是下滑音的发音方法,听老师唱一遍,可要仔细听哦,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同?(教师唱)
学生:老师把下滑音和波音记号唱出来了。
教师:对呀,新疆歌曲里面通常有许多这样的记号,虽然唱起来很难,但是我相信你们有能力唱好它,请同学们分组进行练习。(学生练习,然后教师逐句指导)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唱一遍,不仅要唱得热烈欢快,而且更要把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唱出来。(学生演唱:可以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然后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新疆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你们能不能开动你们的脑筋,给这首歌创编处优美的舞蹈动作呢?
1、学生分组
2、学生讨论
3、师旁导
4、分组展示
5、师生一起边唱边跳《在葡萄架下》
五、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们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在葡萄架下》,并且用各种形式参与表现了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了解更多其它民族的音乐,热爱我们自己祖国的音乐文化,最后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
第二篇: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参赛教师:灵武市杨洪桥小学 张淑玲 参赛时间:2013年11月6日 授课学校:灵武市第五小学 授课班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七课《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 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教学难点:
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
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吐鲁番:
1、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四、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1、聆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学啊?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
4、学习装饰音记号:下滑音
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三处滑音的唱法。
5、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
6、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7、全班齐唱歌曲。
五、了解新疆舞蹈
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六、拓展:媒体出示新疆歌舞图、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风味小吃、新疆美食等等。
总结: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
七、布置作业:
课后小组自编舞蹈,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爸爸妈妈。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了解新疆吐鲁番风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新疆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民族特点,二是新疆舞蹈、歌曲、乐器,三是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为了了解新疆自然风情和文化特点,采用多媒体展示,比较直观、形象。在歌曲学唱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感受新疆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新疆,对祖国的热爱。
第三篇:在葡萄架下说课稿
在葡萄架下 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在葡萄架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及编者意图
《在葡萄架下》是一首新疆民歌,4/2拍,D大调。这首歌曲调活泼欢快,歌词简洁明快,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效果更是增添了浓郁的新疆地方色彩,非常适合学生学习。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为了实现编者意图,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用欢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葡萄架下》,初步感受新疆民歌的特点。
(二)认识和感受切分音节奏型,培养学生的韵律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真正感受新疆民歌的曲风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葡萄架下》,感受新疆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切分音节奏型,并感受其作用,正确唱出切分音节奏型的效果。
教材特点:根据对编者意图的理解,教材具有生活化、活动化、情景化的特点。
物质准备主要有: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二、学法指导
根据教材特点,我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活动,主要的学法有:
(一)视、听联想法
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联觉现象,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我利用多媒体所特有的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从对乐曲听觉上的感觉升华到对乐曲的联想,联想到新疆人民表演歌舞时的情景。
(二)体验法
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都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探究、表演、合作”等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三、教法选择
新课程认为: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怎样学,教师就应该怎样教。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播放歌曲,引起学生兴趣(引趣)
(二)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激趣)
(三)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兴趣(促趣)
(四)改变评价,保护学生兴趣(护趣)
(五)开放性作业,延续学生兴趣(续趣)
我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由听、辨、赏到唱,循序渐进地达到学习目标,整个教学体现全员参与,体现合作探究,体现生活实践,在活动中开始,在情景中操练,在运用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整节课力求做到:“开课能激趣,讲课蕴情趣,练习有兴趣,结束藏意趣。”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堂教学程序
根据音乐教学以听为基础,以唱为中心,以表现为手段,结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组织学生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疆风土人情,调动学生的“想”,开启音乐思维 本课从“弹琴传音符”的游戏开始,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参与到游戏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欢快、愉悦的进入到课堂中。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出现一幅中国地图,通过老师的富有情境式的讲解,学生了解了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乐器特色等,继而通过欣赏一段热情奔放的新疆舞曲《来吧来吧》,要求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色,通过学生唱以前课本上学过的及电视上看到听到的新疆歌曲,初步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以跳动的音符激荡起学生内心跳动的情感。
(二)节奏律动,调动学生的“动”,体验音乐情感 感受了一番新疆音乐的热情奔放,体验了一阵新疆舞蹈的欢快活泼后,孩子们更有冲动和欲望学习新疆歌曲。每个孩子都是教学的资源,而教师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这些资源。在这一环节,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原唱,让学生初步感知这首新疆民歌;接着,老师弹琴并范唱,让学生用心聆听并找出这段旋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这样便很容易地引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切分音节奏型。(这时孩子们也已对切分音节奏有了初步感知)然后通过“随琴听辨”、“个人模拍”“老师和我一起模唱”以及“打击器乐响起来”等形式对切分音节奏进行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韵律感,难点也迎刃而解。
(三)学唱新疆民歌,调动学生的“唱”,展示音乐风格 古人语:“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叹之,叹之不足,故咏歌!”在经过了大量的实践体验和感情积淀后要唱好这首歌曲已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用歌声生动地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在装饰音演唱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新疆语言的特色,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即:学习新疆人卖羊肉串的叫卖声,引出学习下滑音和上波音的演唱方法,结合聆听老师的范唱使学生很好的展现音乐的风格。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亮点,它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自信的展现自己,个性得到了张扬。
(四)创设音乐情景,调动学生的“创”,表现音乐文化 怎样表现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在葡萄架下”,通过“奇思妙想我来编”(“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己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因为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了孩子们的手中,这样就使他们获得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孩子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最大程度地渲泄和释放内化的情感。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新疆,这样升华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主题。
每堂课结束时,都有遗憾。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同行不吝赐教,多多指出本堂课不足之处。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葡萄架下的教案、反思、说课稿
《在葡萄架下》教学反思
尚丽娜
这是一首欢快轻松、富有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全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在葡萄丰收的季节里,少先队员来到葡萄园过队日的情景,充分表达了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快乐心情。歌曲导入,边歌边舞复习三年级学过的一首《库尔班大叔喜洋洋》,让学生明白本课学习的依然是一首载歌载舞的新疆歌曲,随后让学生模仿新疆儿童拍手欢迎节奏,抓住歌曲重难点节奏,学生很快被吸引了,都想听听歌里到底唱到了什么?进入本课歌曲学习环节,三听环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回答问题提示,分段学习,歌谱师生交换学习,降低歌曲学习难度,感受下滑音在歌曲演唱中别有一番风味的作用。引导学生唱出下滑音给歌曲增添的诙谐感,效果很好。歌曲欢快轻松,载歌载舞充分让学生感受庆丰收、其乐融融的场面,学生自编动作边歌边舞是本课教学重点。最后,通过师生交流,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及民族乐器(铃鼓和冬不拉)。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民族的音乐,民族的魅力!
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气氛较好,需注意的是课堂语言的组织太随意,不够严谨,这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的方向。
《在葡萄架下》说课稿
音乐组
尚丽娜
我说课的题目是《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调活泼欢快,歌词简洁明快,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效果更是增添了浓郁的新疆地方色彩。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聆听,讲解,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通过引导、欣赏歌舞,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3、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学习重点: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曲《在葡萄架下》;
学习难点: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打击乐器。
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的方式,贯穿全课,让学生从老师的解说、图文说明、合作活动等体验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如热情的人民、新疆特色乐器、吐鲁番自然风情、丰富的物产、新疆语言特色等),从而使学生萌发对新疆的喜爱之情。
本课在一段热情奔放的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歌舞复习表演开始,学生们和老师一起自信而又愉悦地跳着优美的舞蹈,通过模仿新疆小朋友拍手欢迎节奏,找出歌曲节奏特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音乐本体(如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开门见山地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极其鲜明的节奏特点,以跳动的音符激荡起学生内心跳动的情感。在经过了大量的实践体验和感情积淀后要唱好这首歌曲已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用歌声生动地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进入本课歌曲学习环节,三听环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回答问题提示,分段学习,歌谱师生交换学习,降低歌曲学习难度,感受下滑音在歌曲演唱中别有一番风味的作用。引导学生唱出下滑音给歌曲增添的诙谐感,效果很好。歌曲欢快轻松,载歌载舞充分让学生感受庆丰收、其乐融融的场面,学生自编动作边歌边舞是本课教学重点。
感受了一番新疆音乐的热情奔放,体验了一阵新疆舞蹈的欢快活泼后,学生们更有冲动和欲望想要走近新疆,了解新疆更多了知识,通过启发孩子用先前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相互交流,传递信息。都说每个孩子就是教学的资源,而教师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这些资源。因此,在他们的各抒己见之后,我进行总结归纳,把学生引入美丽的新疆,通过媒体图文介绍新疆的风俗人情,特色乐器等等。
整堂课的设计意在让孩子富有兴趣,富有情感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让孩子在快乐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音乐组
尚丽娜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聆听,讲解,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通过引导、欣赏歌舞,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3、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学习重点: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学习难点: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歌表演《库尔班大叔喜洋洋》
师:今天我们再次来到美丽的新疆,你们瞧,新疆小朋友正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呢!
X x x | xx x| x.x xx| x-|
二、感知旋律,了解背景:
聆听音乐,回答提示:
一听:
1、你从歌曲的歌词、旋律中听到了什么?
二听:
2、请找一找歌曲中哪种节奏型、哪个音乐记号最能体现歌曲的情绪?
三听:
3、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1、学习歌曲的第一部分:
师:你听歌曲第一句歌词的节奏熟悉吗?在哪里听过?(生拍击节奏)
2、师唱谱,生填词。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
师唱谱,生填词。师唱词,生唱谱。
3、歌曲情感学习:
师:歌曲中出现的哪一个音乐记号最能表现载歌载舞的情绪呢?
(体会下滑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4、完整演唱歌曲,找出难唱或唱错的乐句,进行练习纠正。
四、表现歌曲,实践创造:
1、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欣赏歌舞,为歌曲编创舞蹈动作。
五、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完整表演唱歌曲。
2、观看新疆图片,了解风俗民情和民族乐器。
3、小结:美好的时光总容易消逝,这次快乐的队日即将过去,我们在载歌载舞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丰硕、鲜美的葡萄是人们用辛勤的汗水培育而成,更感受到幸福生活离不开人们辛勤的劳动!
第五篇: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在葡萄架下》教学反思
《在葡萄架下》教学反思
本课以少先队员过队日为主线,全方位展开听、唱、演、等各种音乐活动,以培养学生自信歌唱的能力及综合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开式表达个人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陶冶情操、体验美和感受美的快乐。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以音乐文化为主干进行歌曲新授,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欣赏新疆音乐,调动学生的“想”,开启音乐思维。
本课在一段热情奔放的铃鼓舞的音乐中开始,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自信而又愉悦地跳着优美的舞蹈进入教室。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出现一幅中国地图,通过老师的富有情境式的讲解,学生了解了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乐器特色等,继而通过欣赏一段热情奔放的《新疆舞曲》,要求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色,通过与上节课学习的《在葡萄架下》歌曲的节奏对比,找出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音乐本体(如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开门见山地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极其鲜明的节奏特点,以跳动的音符激荡起学生内心跳动的情感。
二、节奏舞蹈律动,调动学生的“动”,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课强调以动觉为切入口,因此我在揭示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型后让学生自己拍一拍节奏,并利用铃鼓的敲击(现场演示)带领孩子拍一拍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然后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组合图,老师讲解并演示新疆基本舞蹈动作,学生跟着老师学习跳新疆舞,并结合刚才出现的新疆节奏,请学生采用拍击和舞蹈组合相结合的方式,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共同体验新疆人边拍击手鼓,边舞蹈的样子。人人参与的自主实践将无声的人体节奏和有声的音乐和谐地表现出来,这是进一步理解音乐和体验情感的过程,孩子通过自我显示的形体之美、神韵之美诠释着音乐运动的内在变化。
三、交流风土人情,调动学生的“听”,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
感受了一番新疆音乐的热情奔放,体验了一阵新疆舞蹈的欢快活泼后,孩子们更有冲动和欲望想要走近新疆,了解新疆更多了知识,通过启发孩子用先前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相互交流,传递信息。都说每个孩子就是教学的资源,而教师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这些资源。因此,在他们的各抒己见之后,我结合介绍葡萄的特色,把学生引入美丽的吐鲁番,通过媒体图文介绍吐鲁番的自然气候(四个之最),介绍著名的葡萄之乡葡萄沟,吐鲁番的风味小吃、美食特色等等。
四、学唱新疆民歌,调动学生的“唱”,展示音乐风格。
古人语: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叹之,叹之不足,故咏歌!在经过了大量的实践体验和感情积淀后要唱好这首歌曲已 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用歌声生动地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在装饰 音演唱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新疆语言的特色,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即:学习新疆人卖羊肉串的叫卖声,通过幕后叫唤、听辩比赛、评出谁的模仿最象,并引出学习下滑音和上波音的演唱方法,结合聆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范唱使学生很好的展现音乐的风格。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亮点,它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自信的展现自己,个性得到了张扬。怎样唱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特意设计了“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我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表演方式等来表现歌曲。因为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了他们的手中,培养了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与转换的能力,学生们兴趣盎然。
五、创设音乐情景,调动学生的“创”,表现音乐文化.怎样表现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特意设计了“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我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表演方式等来表现歌曲。因为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了他们的手中,培养了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与转换的能力,学生们兴趣盎然。最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在葡萄架下”,让学生自由创编,通过唱唱,跳跳,演演,奏奏、朗诵等方式进行。老师则提供很多道具(现场出示实物)帮助他们营造气氛,如新疆男孩和女孩的帽子,葡萄串等。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最大程度地渲泄和释放内化的情感。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新疆,这样升华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主题。
整堂课的设计意在让孩子富有兴趣,富有情感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让孩子在快乐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让孩子快乐中发展个性、张扬个性,做一个自信、乐观、善于合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