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狐与葡萄》教学设计
五年级《狐与葡萄》教学设计
五年级《狐与葡萄》教学设计
原文: 狐与葡萄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日:“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文白对读,了解课文内容,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2.感受文言文的表达特点,积累语言。
3.理解文章寓意,尝试运用文言文方式简单仿写。
教学重点:
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运用文言文方式简单仿写。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对比诵读,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对你们平时的朗读经常提出哪些要求?(板书: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呀,我们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流利,最后还应将感情送入文字之中。不同的文章怎样都才能称得上有感情呢?比如说:写美景的语句我们要读出?写人物对话的片段我们要读出?
2、课下老师请你们重温了曾经学过的两则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狐狸和葡萄》(又名《酸的和甜的》。它们都出自于同一本书——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板书课题 “伊索寓言”)。
3.对读片段: 这两个小故事中都写到了狐狸,老师从中各选了一段狐狸说的话(课件出示),试一试,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适时点评。
4.教师朗读: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当一只老狐狸来读一读,好不好?(课件出示文言文中狐狸的语句)
5.引出古文:同学们,老师读的与你们有何不同?没错,老师读的是古时候的狐狸说的文言文,你们读的是现代的狐狸说的白话文。孩子们,知道吗,这段文字出自于《伊索寓言》中的《狐与葡萄》。(板书:狐与葡萄)我们一起看看有关的资料简介:(课件出示)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文言文《狐与葡萄》,去感受小古文的美妙。
二、初读感知——读正确。
1.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谈感受: 孩子们,说说你读完的第一感觉?
3.指名朗读:谁来读一读,相机评议、正音。
4.教师范读:下面老师来读读怎么样?请大家拿好笔,听老师读,如果听到和自己读得不一样的停顿,拿出笔来,标注一下。
5、请对照一下,你们标注的停顿对不对?(出示课件——标有停顿符号的课文)
6.生再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对停顿。
7.指名读,再谈感受:读到这儿,老师想知道,小古文还像你们先前认为的那么难读吗?读着读着,还越读越怎样?
三、再读抓“之”——感受韵味
1.是的,小古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越读越有味,那是因为有了“之乎者也”。
2.找“之”: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全文一共有多少个“之”,并把它圈出来。
3.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
猿升之技、卑鄙之辈、拂人之性、违心之谈 贵重之物 罕见之物
以之为食
垂涎久之
4师范读:同一个“之”,意思在文言文中可不一样,读起来长短也就不一样。听老师读,考考你的耳力。
5、交流:
(1)听出来了吗?哪一个“之”读得最长?
(2)音乐课上会打拍子吗?如过“垂涎久之”的“之”读两拍,那么读一拍是哪个?读半拍的又是哪些呢?(出示课件)猿升之技、卑鄙之辈、拂人之性、违心之谈 贵重之物 罕见之物(半拍)
以之为食(一拍)
垂涎久之(两拍)
(3)猜一猜,读半拍的猿升之技、卑鄙之辈的“之”是什么意思?在很多成语中也含有“之”,意思也是“的“。比如说”惊弓之鸟,“你能说一个吗?(漏网之鱼 丧家之犬 井底之蛙 吹灰之力 天伦之乐 众矢之的 君子之交 千里之行四海之内)五年级学的古文?之也是“的”的意思。
读一拍的“以之为食”的“之”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垂涎久之”的“之”读得最长呢?相机指导读。
5.再练读课文:“之”会读了,小古文读起来会更有味道,请大家再试一试,注意读好这些“之”的节拍。
6.指名读。
四、扣“四字词语”——品韵律之美。
1.要是没有这个“之”,读起来是个什么味?(师读,故意读到“垂涎久”突然停住)什么感觉?
2.找四字词语:是啊,这一连串的四字词语读起来多有味道,在文中,还有很多四字词语,请大家找一找,把他们圈出来读一读。
3.指名说,出示课件:瞧,文言文真是一座成语宝库啊!有些词语,我们现在还在用,像万紫千红、口是心非等。接下来,我们打着拍子一起来读一读。
万紫千红 累累可爱 大快朵颐 诋毁交加 才德出众
违心之谈 无所不至 口是心非 庸夫俗子 拂人之性
4.填一填词:如果老师把这些四字词句隐去,文章你还能读吗?出示课件: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___________。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__________。乃___________,自慰日:“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________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__________,假意清高。噫,是谓----------,_________也。
5、再读文感受。
五、悟文意——读情味,仿写升华。
1.指名读,师生合作评议。
2.师范读,生谈听后感受,随机指导评价“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日:“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语句的朗读。
3引读最后一段.4,是呀,狐正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不及,反诋毁交加.可世间才德出众之人比比皆是,有大画家,有?有?有?那狐狸见到他们又会如何自慰呢?(课件出示:我会说)
我会说:狐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绝非————,况————,吾————。彼————方以之为——也。“
5、指名交流。
6、如若是你,见到世间才德出众者,你会说什么?(出示课件:吾赞曰:————————)
六、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寓言,其实中国古代的寓言——《世说新语》也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同学们课下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相信能从这座宝库中尽情地搜集奇珍异宝。(出示课件)
第二篇:狐与葡萄教学设计
小古文《狐与葡萄》教学设计
小古文:
狐与葡萄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duŏ)颐(yí)。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噫(y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选自《意拾喻言》
注释:【升】攀爬。【大快朵颐】“朵”,动的意思;“颐”,是脸颊。“朵颐”指鼓动腮颊嚼东西的样子。“大快朵颐”形容享受口福之乐。【噫】表示悲痛或叹息,相当于“哎”。【拂人之性】违背人的本性。
教学目标:
1、尝试诵读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会写3个生字。
2、借助吟诵,感受文言文韵味,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3、尝试“写文言文”,进一步激发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教学流程:
课前:听儿歌《狐狸和葡萄》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谈话:这首儿歌好听吗?你们知道吗?它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狐狸与葡萄》改编而成的,这个故事被选入《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这本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小古文(板书),重温这个经典故事——狐与葡萄。
2、生读题(很好,做到了读古文的基本要求:音断气连。)
二、出示学习目标(我们首先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
1、尝试诵读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会写3个生字。
2、借助吟诵,感受文言文的韵味,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3、尝试“写文言文”,进一步激发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检查预习,读通读顺
1、过渡: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接下来,展示大家自学成果的时刻到了,请大家拿出导学案,看到预习方案。
2、检查预习,小组展示
(1).读一读:多读几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写一写: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三个生字。(3).说一说:说说“涎”、“大快朵颐”、“卑鄙”的意思。
3、小结:同学们预习很有成效,第一遍读文言文能读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读文言文不但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要读出文言文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板书)请听为师读读,可好?
四、品读文言,渐入佳境
1、出示节奏线,师范读
(1)师:老师读得好吗?好在哪里?(2)生:慢、注意了停顿、音断气连„„
2、根据节奏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生练读,可以自己读自己的、前后桌对读、也可以在合作学习小组内读。
3、指名学生读,生评价。
小结:大有进步,读准了音,读出了节奏,真会学习。谁能读得更好?
4、展示读,生评价
小结:文章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再齐读。
5、齐读 小结:老师已经从同学们优美的诵读声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其实,汉语是世界上最具音乐性的文字。所以古人诵读文章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吟唱起来了。
五、趣味吟诵,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唐老先生吟诵《狐与葡萄》,让学生感受吟诵是怎样的一种诵读。(2)学生自己先试着吟诵,再指名学生吟一吟。
(3)小结:文言文好玩吗?(生点头)难读吗?(生纷纷摇头)牛皮可不是吹的,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请看:
六、理解感悟,揭示寓意
1、出示题目,合作学习
同一个“之”在不同句子里读法一样吗?意思一样吗? “垂涎久之”的“之”意思是() “贵重之品”的“之”意思是()
“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的“之”意思是()请用文中的话回答老师的问题:
(1)故事中狐狸看见葡萄长得怎样?心里是怎么想的?
(2)狐狸摘不到葡萄时,又生气又愤怒,他是怎么安慰自己的?
(3)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狐狸一样的人,看到自己的才华品德不如别人,不但不向人家学习,反而怎么做呢?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汇报交流
3、小结:同学们,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啊!读着读着,我们不但理解了文言词,还读懂了这个故事的寓意。这就叫做“读中悟”。(板书)
七、改写文言,牛刀小试
1、过渡:同学们很善于学习,所以学得那么快。其实文言文还是有点难度的,老师这有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敢迎接挑战吗?好样的,请看题:
2、课件出示要求:
改写文言文:把课前读的白话文《蝉与狐狸》改写成文言文,要求:(1)每人任选一句改写,句意不变。(2)别忘了用上“之、乎、者、也”,别忘了逛逛文言超市。(3)写完了,读一读,推敲推敲,设法让句子有节奏、有韵味。
文言超市:
吾(我)
汝(你)
欲(想)
乃(就、便、于是)
谓„„曰(对„„说)
闻(听)
此(这)
句子改写:
(1)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一片树叶扔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选文中其他句子改写:
3、生改写,师巡视,随后交流。
八、结课: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不但能有滋有味地读好文言文,还能尝试写一点文言文,是不是觉得特别有趣?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喜欢文言文,爱上我们中国的文化。
【板书设计】
狐与葡萄
小 节奏美
读
古
中 文
韵律 美
悟
第三篇:《狐与葡萄》教学设计 邱显莉
狐与葡萄(原文)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日:“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教学设计
成都师范银都小学
邱显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小古文趣味和韵味。
3.尝试运用文言改写现代文片段。
教学过程
一、诵读现代文
1、板书课题:同学们,前天我们读了三篇小故事(课件出示),《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以及《蝉和狐狸》,它们都是出自(板书课题)“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凝聚了人类的大智慧,是让全世界人民骄傲的一部巨著。
2、小古文其实又叫文言文
相信你一定读过《狐狸与葡萄》《乌鸦和狐狸》等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一书。可你知道吗?这本书早在1840年就被翻译到了中国,最初的译名叫《意拾喻言》。翻译者是英国的罗伯特·汤姆。
有意思的是,这个叫罗伯特·汤姆的“老外”翻译时使用的语言是文言文,每篇寓言的寓意还引用中国的名言、谚语、俗语,于是乎,故事中的狼、狐狸、乌鸦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读起来十分有趣。相信你一定会喜欢!
接下来请大家翻看《小古文一百课》第50页,读一读《狐与葡萄》。
二、诵读文言文
(一)初读——读准字音,学会停顿
1.初读文章:学生朗读《狐与葡萄》,教师巡视。
3.指名朗读:谁来读一读,读准字音,学会停顿。
4.教师范读:下面老师来读读怎么样?请大家拿好笔,听老师读,如果听到和自己读得不一样的字音和停顿,拿出笔来,标注一下。
5.指名朗读:实时纠正字音和断句。
诽fěi涎xián拂fú
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6.反复指导:逐渐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出古文的韵味。
(二)再读——感受“之”韵味
1.师生交流:是的,小古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韵律。那你知道为什么会读起来有这些韵律吗?
2.找一找之: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全文一共有多少个“之”,并把它圈出来。
3.交流出示:猿升之技、卑鄙之辈、拂人之性、违心之谈
贵重之物
罕见之物(半拍)
以之为食(一拍)
垂涎久之(两拍)
4.听读辨音:同一个“之”,意思可不一样,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听老师读,考考你的耳力。
5.辨音交流:(1)听出来了吗?
(2)哪一个“之”读得最长?
(3)音乐课上会打拍子吗?如过“垂涎久之”的“之”读两拍,那么读 一拍是哪个?读半拍的又是哪些呢?
(4)猜一猜,读半拍的猿升之技、卑鄙之辈的“之”是什么意思?
读一拍的“以之为食”的“之”又是什么意思呢?
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垂涎久之”的“之”读得最长呢?
(5)好,请大家跟我读一读。
6.再读课文:“之”会读了,小古文读起来会更有味道,请大家再试一试,注意读好这些“之”的节拍。
7.指读齐读。
(三)三读——感受“四字词语”之韵
1.辨析词语:要是没有这个“之”,读起来是个什么味?(师读,读到“垂涎久”突然停住。生笑。)什么感觉?
2.找一找词:是啊,这一连串的四字词语读起来多好,在文中,还有很多四字词语,请大家找一找,把他们圈出来读一读。
3.读一读词:有些词语,我们现在还在用,像万紫千红、口是心非等。接下来,我们打着拍子一起来读一读。
万紫千红
累累可爱
大快朵颐
诋毁交加
违心之谈
无所不至
口是心非
庸夫俗子
4.填一填词:如果老师把这些四字词句隐去,还能读吗?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___________。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__________。乃___________,自慰日:“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________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__________,假意清高。噫,是谓拂人之性,_________也。
(四)四读——吟诵小古文
小结: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具有音乐性的文字啊。所以,古人诵读文章的时候,读着读着仿佛音乐一般,很是好听。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指名读,齐读)
三、改写现代文
1.提出任务:刚才,我们一起诵读了《狐与葡萄》,对小古文有了定的了解,接下来,有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大家想尝试一下吗?就是请你将《蝉和狐狸》这篇现代文改写成小古文。(课件出示)
(1)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一片树叶扔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示要求:由于时间关系,只请同学们改写一部分,请看要求。(课件出示)
(1)任选一句改写成文言,句意不变。
(2)别忘了用上“之乎者也”。
(3)写完了,读一读,推敲推敲,设法让句子有节奏、有韵味。)
3.学生交流。
4.小结下课:《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寓言,其实中国古代的寓言也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同学们喜欢上文言文了,就能从这座宝库中寻到很多的宝贝。
第四篇:《狐与葡萄》案
《狐与葡萄》小古文教学设计
一、旧知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读了《伊索寓言》,还记得《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吗?
2、老师从这个故事中选了句挺有意思的话。(出示)试一试,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二人)
3、点评朗读。
4、老师也来读一读,好不好?(出示古文中句子,范读)
5、老师刚才读的是?(古文、文言文)同学们,想知道这句话是从哪儿来的吗?它出自小古文《狐与葡萄》。(出示:小古文《狐与葡萄》)
我们来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
6、有意思的是,这个叫罗伯特·汤姆的“老外”翻译时使用的语言是文言文,每篇寓言的寓意还引用中国的名言、谚语、俗语,于是乎,故事中的狼、狐狸、乌鸦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读起来十分有趣。相信你一定会喜欢!
下面就请大家拿出小古文《狐与葡萄》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整体把握
1、生自由读。
★ 指名读。
2、小古文是特别有节奏和韵味的,我们可以试着这样读:(出示标有节奏、停顿的文章)再读读看!(生看屏幕自由读)★ 再指名读。
3、真棒!让我们学习xxx再自己读,并想一想:小古文两个小节分别写的什么?(再自由读)
★《狐与葡萄》是篇寓言,仅两个小节,你发现,第一小节写——故事,第二小节写——道理,即寓意。(出示板书)
三、品读——理解、体悟
1、《狐与葡萄》这个故事有趣吗?
2、快速默读第一小节,你发现最有趣的是哪些呢?
★你脑海中已有了一幅画面。(出示:一幅画面)
你发现了一个极为生动的形象。(出示:一个形象)
你认为狐狸自我安慰的话也很有趣!(出示:一段语言)
3、出示第一句。
(1)女生读。
男生读。(2)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齐读第一句
(4)过渡:狐狸垂涎久之,可是奈何自己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狐狸终究没有吃到“累累可爱”的葡萄,它的表现是怎样的有趣,它的语言是怎样有意思呢?
4、出示2-4句。
(1)请同学们小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单,指名读)
(2)自学展示,点拨引导。
★ 你们圈出了哪三个词?(红色显示:怨、怒、诽)
★ 古文用词简洁,都是单音节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怨 抱怨——狐狸抱怨谁?抱怨什么?
B、怒 愤怒——狐狸愤怒的样子怎样有趣? C、诽 诽谤
谁知道“诽谤”是什么意思?
狐狸会怎样无中生有说葡萄的坏话?
★对极了!这就叫“无所不至”(红色显示)这里指狐狸什么坏话都说尽了!(3)现在我们来试着合作演一演。A、师生合作。(师读生演)
B、点评。提提建议,怎样演得更生动。C、再来一次会更好吧?(指名1-2人表演)
(4)言为心声。看来,有了这样的品悟理解,要读懂狐狸自我安慰的那些话就容易多了!(蓝色显示狐狸语言)谁愿意试一试?
指名朗读。(5)小结:(出示板书)
《狐与葡萄》的故事画面是多么鲜活,故事中的形象是多么生动,那一段语言又是多么有意思!让我们绘声绘色地读好这个故事!(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四、再读——明理
1、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作者编出来的,为的是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板书上出示第二小节)谁会读?
2、看看注释,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3、是呀,像狐狸这样的卑鄙小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是比比皆是,但总还是有的。我们可要引以为戒。
4、齐读第二小节。
五、学习与运用
1、同学们,古文里面“之乎者也”特别多,这篇小古文里头哪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呢?
2、找一找之: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文章,找一找一共有多少个“之”,并把它圈出来。
3、交流,出示带“之”的词。
4、区别意思:同一个“之”,意思可不一样。你会选一选吗?(出示“之”的三种意思。)学生回答:
(1)xxxx表示“的”的意思。很多成语中的“之”也表示“的”。比如“惊弓之鸟”。(2)“以之为食”的“之”又是什么意思呢?(它)(3)“垂涎久之”的“之”没有具体的意思,只是凑足音节。
5、活学活用:今天我们也来学着用用这个“之”。(1)(出示:说几个带“之”的成语)指名说。
出示,齐读成语。
(2)(出示:试用“之”改写下列语句。)①实小是冠军的摇篮。(实小乃冠军之摇篮。)②周恩来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③小林助人为乐,我要以他为榜样。(小林助人为乐,吾当以之为榜样。)齐读句子。
六、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狐与葡萄》这篇小古文,它是《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下册的第76课。后面两课是《鸦狐》和《豺烹羊》。(出示题目)猜猜它们分别对应我们学过的哪篇寓言?(出示《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同学们课后可以读一读。
2、布置作业:
①背诵小古文《狐与葡萄》。
②试用现代文改写小古文《狐与葡萄》的第一小节。
第五篇:狐狸和葡萄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 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2课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教学设计
12.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束桂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了解寓言特点,明白寓意。
3、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语言,理解寓意并从中获得教益。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检查预习。
1、听写。
yī suǒ yù yán hú li pú tao zuǐ chán suān tián 伊索 寓言 狐狸 葡萄 嘴馋 酸甜
2、出示课件,学生自查。
二、导入。
1、师述:前面我们学了三则成语故事,还记得是哪三则吗?(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寓言故事,去体会寓言故事的乐趣。(板书课题:12.伊索寓言)
2、介绍伊索:(出示课件)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作家。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寓言深刻,常被引用
3、介绍寓言:(出示课件)
寓言是用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4、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0页,看图,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什么?(紫莹莹的葡萄和直流口水的狐狸)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伊索的寓言故事“狐狸
和葡萄”。(板书:狐狸和葡萄)
5、述:葡萄是水果,你们都吃过吧,还记得什么味?狐狸是一种动物,请同学们看他的介绍。(出示课件)
狐狸,食肉目犬科动物,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狐狸在野生状态下主要以各种老鼠、野兔、小鸟、鱼、蛙、蜥蜴、昆虫和蠕虫等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野果。
三、初读课文。
1、让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标清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狸、萄)
2、出示文本课件,让生读准词语,注意红字(狸、萄)的读音,蓝字(馋、酸)的写法。
3、让生描红。
4、口头完成形近字组词。
5、问题回馈:这则寓言讲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品析感悟。
1、过度:这些葡萄究竟酸不酸?好不好吃?你从哪里看出来?
2、问:狐狸想吃吗?你从哪儿知道?(馋得直流口水)
3、为什么狐狸却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因为他想尽了各种办法,还是够不着。)
4、想一想:狐狸都想了些什么办法?(各抒己见)
5、师总结:
a.紫莹莹,水汪汪的葡萄就挂在藤上,散发出阵阵果香,狐狸踮起脚尖,还是够不着葡萄。
b.紫莹莹,水汪汪的葡萄就挂在藤上,散发出阵阵果香,狐狸拿起竹竿去钩,仍然够不着葡萄。
c.紫莹莹,水汪汪的葡萄就挂在藤上,散发出阵阵果香,狐狸爬上楼梯,还是白费劲,够不着。
d.狐狸用尽了各种办法,但还是白费劲,他感到绝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自我解嘲地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6、述:成熟了的葡萄紫莹莹、水汪汪的,散发出阵阵果香,它不是酸的(板
书:不是酸的)。狐狸嘴上说葡萄是酸的,但心里却非常想吃,从而可以看出狐狸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口是心非)(板书:口是心非)
7、这则寓言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它讽刺(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五、联系实际拓展。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的人和事,结合实际说说吧。(现在想不起来没关系,以后要留心观察,遇到了,就把它写成日记记下来。)但是,我们做人一定要踏实、诚恳,不要做那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的人。
六、篇章结构。
1、请看课本60页,这则寓可以分成几个(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讲述了一个故事;第二部分是(第3)自然段,阐明了一个道理。(相应板书:)
2、述:所谓寓言,说得通俗点,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七、总结学法。
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这篇寓言的方法。(出示课件)1.先读课文,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结合重点词语体会人物形象。
3.交流寓意。
4.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下节课我们就用这方法学习下两篇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