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矮、长短的认识教案(冀教版)[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22:0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矮、长短的认识教案(冀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矮、长短的认识教案(冀教版)》。

第一篇:高矮、长短的认识教案(冀教版)

高矮、长短的认识教案(冀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高矮、长短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情境引入:

.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既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然后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

(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

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回答。

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可亲自验证。

学生直接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排队的实践活动,既能帮助学生体会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培智 认识 高矮 长短 粗细

培智一年级生活与数学下期教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教育科学院编著 所用教材:重庆市培智学校教科书 生活与数学(一年级下册)授课年级:培智一年级 13人

授课年级学生特点:本班学生残疾类别多:脑瘫2人、唐氏综合症5人、自闭4人、智力低下2人。他们对知识接受能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差,活泼好动,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的学习以具体形象、直观物体为主,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他们的记忆力差,自控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容易遗忘需反复强化。

第一单元 高矮 长短 粗细

教学内容:高矮、长短、粗细 教学目的:

1、认识高矮、长短、粗细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粗细。

2、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高矮、长短、粗细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

1、知道高矮、长短、粗细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高矮、长短、粗细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实物准备铅笔 筷子 线 胡萝卜等 图片

卡片 木棒 杯子

课题:准备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培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2、教育学生要爱惜新书、课桌,不乱涂乱画。

3、经历对教室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高矮、长短、粗细是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出示图片 用投影放大P1的图

3、问学生这是哪里(教室)?数一数有几个学生?几个老师?

4、让学生观察画中有谁?他们都在做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

2、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教学准备:实物 卡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高矮,好吗?)揭示课题。板书:高

出示卡片

认读

二、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观察主题图,说说哪个小朋友高,哪位小朋友矮?

(2)、说一说

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课题: 高

矮(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朋友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高矮是比较的结果。

三、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高矮的方法。

(1)、提问:找一找教师的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高矮?

(2)、组织同桌的小朋友先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让学生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

四、言语能力训练。看图说一说:对表达能力较好学生可以进行这样的表述

这位小朋友比这位小朋友高;这位小朋友比这位小朋友矮。

五、学习乐园

1、比一比

(1)两个小朋友怎么比的?我和老师比一比?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2、看一看,指一指。

哪棵树高?哪棵树矮?

3、找一找 在高的物体下面画“√”,在矮的物体下面画“○”。

4、认识三种动物。比较它们的高矮,照样子动手画“√”。

六、拓展

1、回家和爸爸妈妈比一比,谁高?谁矮?

2、比一比桌子,哪个高、哪个矮?

课题:长

教学目标:

1、认识长短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2、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胡萝卜

铅笔 筷子 线

一、复习

1、出示卡片认读高矮

2、练习比高矮

二、新课导入

老师拿出长短不同的两根胡萝卜,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哪根胡萝卜长?哪根胡萝卜短?

板书课题

出示卡片

认读

三、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然后提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手么?他们的铅笔有什么不同?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

2、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3、教学长短

(1)出示两支长短不一的筷子

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学生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4、练习乐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1)比一比,看谁的绳子长? 看谁的绳子短? 2)看一看,指一指。看谁的尾巴长?看谁的尾巴短? 3)在长的物体后面画“√”,在短的物体下面画“○”。4)比较图中的交通工具长短,并照样子画“√”。

5、小结

比较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6、课后作业。回家和爸爸比一比谁的双臂长,谁的双臂短?和妈妈比一比谁的裤子长,谁的裤子短?

课题:粗

教学目标:

1、认识粗细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

2、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粗细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教学准备:实物

一、复习

1、出示卡片认读高 矮 长 短

2、练习比高矮、长 短

二、新课导入

老师拿出粗细不同的两个不同的木棒,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哪根粗?哪根系?

板书课题

粗 细

出示卡片

认读粗、细

三、新课教学

1、认识粗细

细(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学生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2、练习乐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1)、看一看,指一指。看谁的树干粗? 看谁的绳子短? 2)在粗的物体后面画“√”,在长的物体下面画“○”。3)比较下图中线条的粗细,并照样子画“√”。

3、小结

比较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4、课后作业。回家和爸爸比一比谁的大拇指粗,谁的大拇指细?和妈妈比一比谁的胳膊长,谁的胳膊细?

第三篇:比长短_比高矮教案2

认识年历 大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观察各种年历,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2、体验年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了解一年中的重大节日,自己的生日

2、不同款式的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年历展,”展示在教室周围

3、笔,纸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份8月的月历,引出月

师:这是年妈妈为它的日期宝宝盖的房子,这房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月,那那个小朋友可以告诉我,这是几月的房子呀?(8月)真棒,那请你们数数看这里住了多少个日期宝宝?(幼儿数数,有31个)引出8月有31天

二、认识12个月

1、出示12个月的房子月历卡

师:年妈妈有365个宝宝,她为这些日宝宝盖了一些像8月这样的房子,我们看一共有多少座月历房子?(12座)年妈妈给这些房子起名为1月、2月、......12月 引出:一年有12个月

2、师:这12座房子一样大吗?

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12座房子里有大房子,小房子和一座最小的房子。

3、师:大房子有几座,分别是那几个月?小房子有几座?分别是那几个月?最小的房子是哪一个?是几月?

请幼儿个别回答

小结:大房子7座,我们叫它大月;小房子有4座,我们叫它小月;最小的房子我们叫它平月。

4、师:怎么能很快的记住那个是大月,哪个是小月?(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老师教小朋友一个学习记忆的方法:伸出左拳,手背朝上,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的第一个凸起的地方(左手食指关节)数起,凹下去的地方为小月,凸起的为大月,2月为平月。即1月大,2月平,3月大,4月小.........数到7月后的凸起的地方往回数,8月大,9月小.....三、知道每个月有多少天

师:你能在你的年历的大月中找出几个日宝宝?小月里有几个日宝宝?平月呢? 引导幼儿说出,大月31个日宝宝,小月30个日宝宝,平月28个。

四、发现日历上的不同标识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有一份4月份月历,这上面有哪些日期是红色的字?为什么? 师: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年历上找找除红色标志外,还有什么特别的?

小结:我国年历上的节假日都是红色字体标志,有些特殊的日期会用图案火文字表示,如4月20号谷雨。提醒农民伯伯要开始耕种了。

五、制作自己的年历

师:这张月历是我自己制作的,我在4月8号上画了一个蛋糕,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讨论猜测

师:这是我妈妈的生日,这个是提醒我在这一天要为妈妈送上祝福。

师:这上面还有一些标识提醒我当天要做的事,比如这本书,告诉我4月20号要去看书。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们为自己做一份年历,在上面画上不同的标识。延伸:回去展示自己做的年历

比长短、比高矮

教学目标:

1、经历比长短、比高矮的过程,掌握比长短、比高矮的基本方法(对齐比、拉直比),了解还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比长短。

2、能用长短、高矮来描述日常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经历比较和对应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交往能力,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与说

夏天来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要开夏季运动会了,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

1、故事导入,引出高矮-----比高矮。T:马上要进行的是摘葡萄比赛。瞧,运动员出场了。(出示运动员图)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三名运动员谁能最先摘到葡萄呀?(长颈鹿)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长颈鹿高)T:哦,长颈鹿最高,所以它能先摘到,那谁最矮呢?(小白兔)。那小羊和小白兔谁高?那小羊和长颈鹿谁高?T:小羊怎么一会高,一会矮?

总结:看来和不同的小动物比,比的结果也可能会不同。

2、比长短。(1)我们一起到这三名运动员的房间里看看吧。(出示三张床与裤子、皮带的图片)(2)看到这三张床,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出示裤子,说一说三只小动物分别应该穿哪条裤子?出示皮带,说一说三只小动物分别应该用哪条皮带?比较长短。板书:()比()长,()比()短。比较的方法:把皮带拉直比,或者是数方格的方法。

二、课中操

1、手势比高矮、比长短

请你比我高一些,我就比你高一些;请你比我矮一些,我就比你矮一些。请你比我长一些,我就比你长一些。(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2、学生比身高。指名两个学生比身高,让其中一名学生站到凳子生,学生说一说可以吗?为什么?

三、练与用

1、参加摘葡萄比赛长颈鹿得到了奖品,我们看一看,哪支笔长?引出数方格的方法比较。

2、出示四条绳子,你觉得哪条绳子最长,哪条绳子最短?到底对不对?(移走长方形)现在你能把它们排排对吗?

3、感知化曲为直的比较方法猜哪条绳子长?(移走长方形)比长短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4、出示小动物比较图

学生读题,说一说该怎么比较?有没有办法让我们清楚地比较出它们的高矮?添上网格图,根据身高编号。

比厚薄准备:木板,书,围巾,纸,袜子,毛巾,饼干,鞋盒,饮料,积木,篮子

过程:

(一)目测

1、师: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们现在穿的要怎么样啊(厚)那现在的的呢(薄)

2、出示木板师:我这里有一块木板,你们觉得是厚还是薄呢? 师:那我现在在拿出一块,现在这块木板是厚还是薄呢?

小结:原来一样东西是不能比的,要两样或两样以上的东西才能比较厚薄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这块木板厚的(用眼睛看)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3、出示书

师:那请你们再来说说这两本书谁厚谁薄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看,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啊

4、出示鞋盒 师:咦,那这两个盒子呢,请你上来指指看,你用这么办法啊 小结:我们能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比较东西的厚薄。

(二)触摸

1、教师出示围巾师:天气变得冷起来了,我要围怎样的围巾,那请你们想想看,这两条,我要围哪一条呢师:你们都觉得是这条厚吗

师:那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呢

师:对了还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来比较

2、教师请幼儿上来摸,上来区分

师:那金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是哪条厚,哪条薄

小结:我们刚才可以用自己的手来摸一摸,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3、在每张椅子下面放两样厚薄不一的东西师:老师在你们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个篮子,请你来比较篮子里的东西,在最厚的东西上面贴上紫色的记时贴,贴好的小朋友把篮子送到这里,记住自己是放在哪里的 教师检验2-3样物品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触摸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二)、并放比

1、教师出示两块厚薄不明显的肥皂(桌上地面上)

师:那请你来看看,这两块肥皂,谁厚谁薄师:哇,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那底是谁厚呢,请你来想想办法比一比。师:恩真棒你的办法真好,是把两块肥皂,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师:咦,那里又有一块肥皂,跟这里的肥皂比是厚的还是薄的啊师:你用什么办法进行比较啊

讲述比较厚和比较薄

2、出示饼干盒

师:现在的这三盒饼干谁最厚谁最薄,请你也来比一比

师:你用什么办法比较出来的小结:对于有些物体厚薄不明显的,我们可以用并放比较的方法

三、超市

1、出示不同厚薄的东西

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都学会了并放比较厚薄的的方法是不是啊,有位超市的售货员,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原来超市有很多厚薄不同的东西需要整理,并要找到自己的家,你看有用品区,饮料区,食品区,玩具区

师:等一下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件商品,先去找到他们的家,然后再进行比较,你可以从厚到薄,也可以从薄到厚的给他们排排队。检验: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排的对不对,这一组,这是最薄的,这是最厚的。教师依次检验

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很多种办法去比较厚薄,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四、寻找,操作师:我们的家里,教室里都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用来比厚薄,那现在我们就到教室里去比一下。

粗细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

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

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1.幼儿操作任意排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第四篇:认识高矮教案

数学活动:认识高矮 活动目标:

1、能直观比较两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图卡直接比较图卡人物的高矮。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玩偶数个。人物图卡数张。活动过程:

1、教师准备数个能站立的玩偶,拿出两个(高矮差异大)提问:说说看XX和XX,谁高?

2、幼儿直观比较两玩偶的高矮,并回答。

3、教师请两位幼儿到前面比较高矮。(先找两位身高差异较大的,再找两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种情况时,幼儿如果回答“一样高”也可以。)

4、教师将幼儿每三人分成一组,请幼儿两两互相比较(以背对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个人轮流练习判断。(教师可以到幼儿旁边询问谁高谁矮)

5、教师那出两张大型的人物图卡,展示在黑板上(两人的距离放远一点,不易直观地比较出来)。教师提问:这两个娃娃,谁比较高?

6、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代表地面,并说明:你们和其他同学比身高的时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图卡要比身高,脚也要先对齐,再看谁比较高。

7、教师重复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图卡重新布题。

8、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提问:有3个娃娃要比身高,猜一猜,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哪个比较高?

9、请幼儿拿出娃娃图卡,将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图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师提醒:比身高时,娃娃的脚要对齐框框中的底线。

11、幼儿任意选择2个娃娃图卡,重复练习判断高和矮。

12、教师可以在角落摆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数个,让幼儿不断练习比较。

小结:让幼儿了解和同学比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图卡比较身高时,脚要对齐底线的做法。

第五篇:《比高矮 比长短》

《比高矮 比长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体会高矮、长短概念的含义。

2.学习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

教学媒体: 课件(优秀课件比较高矮 长短.PPT)、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情境引入: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然后汇报交流,比较结果。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2.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自由回答。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可亲自验证。学生直接回答。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排队的实践活动,即能帮助学生体会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一练中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下载高矮、长短的认识教案(冀教版)[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矮、长短的认识教案(冀教版)[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一上《长短高矮》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上《长短高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13长短、高矮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1.“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事......

    认识长短教案5篇

    《认识长短》教案 宁强县特殊教育学校 张艳枫 【目的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学生......

    比长短、高矮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

    下课啦(比高矮、长短)

    下课啦(比高矮、长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0页“下课啦”,第21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通过直观比较事物的活动,理解“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并初步......

    (比高矮、长短)教学设计

    (比高矮、长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0页“下课啦”,第21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通过直观比较事物的活动,理解“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并初步体验确......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教学目的: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

    《比高矮、比长短》教学反思

    《比高矮、比长短》教学反思 《比高矮、比长短》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

    比长短-比高矮-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