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___》片段赏析-教学教案
师:“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老师愿和同学们一起来发现美,赞美美的心灵!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美的发现。
生:我们班乐侃诚实守信。
生:周浩勤奋好学。
生:奶奶义务清扫垃圾箱,真了不起!
生:妈妈深夜送奶奶去看病,真孝顺!
„„
师:老师很高兴,大家都拥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但老师总觉得你们说的都似曾相识,大家再思考一下好吗?(一阵沉默)
生:老师,一定要写《好_______》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我们上学期已写了《我的好_________》。(怪不得似曾相识)
生:真没劲!又要写《好______》,干嘛不把“好”给去掉呢?
师:好,就把这个“好”字给去掉,但老师有个要求,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老师只好顺水推舟,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我要写整天说俏皮话的同桌。(生笑)
生:我要写小气的妈妈。(生还是笑)
生:我要写言而无信的爸爸。(有人附和)
生:我要写手持手机赶时髦的爷爷。(生笑)
生:我要写老师阳光船的笑容。
生:我要写“闷葫芦”——李一。(生大笑)
„„
师:老师无法用语言来赞美你们的创新精神,谢谢大家!(内心真的很感动,很受启发)
生:老师,能不能不用课文所写的“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有同学随声附议)
师:为什么不?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生:(有人欣喜,有人做思考状,有人已奋笔疾书)
„„
【评析】
课堂上应该倾听儿童的声音。本次习作训练《好________》与第十一册的《我的好______》在内容上有雷同之嫌。“干嘛不把‘好’给去掉呢?”“能不能不用课文所写的‘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老师顺应儿童的要求,大胆做了改革,使学生的习作充满童真,充满个性,使各种鲜活的思想和内容不至于被单一的形式所束缚。这难道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课文课程标准》)
第二篇:分享式教学片段赏析
分享式教学片段赏析
引子:最近读了任景业教师的分享式教学丛收,并在教学中实践分享式教学理念,现将教学片段整理如下。
师:关于小数除以小数,你能想到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小数除以小数怎么计算?
生:小数除以小数与整数除以整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生:小数除以小数与小数除以整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生:小数除以小数怎么进行验算? „„
现在2.4÷0.2,你会计算吗? 小组讨论过程略。小组展示:
张帆小组:在计算2.4÷0.2的过程中,我首先想到24除以2,一二得二,这样二减二得零,把四拉下来,二二得四,然后四减四等于零,这样计算结果为12。所以我在计算2.4除以1.2的计算也与整数除法一样,先用一二得二,„„
张文燕提出质疑:你那边写的是整数除以整数(指24除以2的计算过程),可说的是小数除以整数。
师:作为老师来看,这个小组的想法很好。能从2.4除以0.2想到24除以2,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探索小数除以小数,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感觉计算过程中似乎在提醒我们要注意点什么,你们发现了吗?
其他小组似乎有疑问,但似乎又说不出什么来,于是请另一个小组展示:
汇报:我们小组是这样计算的,先把2.4扩大到原来的十倍变成24;0.2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成2。这样一二得二,然后二减二等于零,把四拉下来,二二得四,四减四等于零。也就是商为12。
作为明显提出学生面有疑色,突然产生一想法:是不是有学生没有听懂呢?现在提出疑问:为什么这两个小组都用到把2.4与0.2扩大到原来的十倍,变成24除以2,怎么一个计算结果是12,一个计算结果是1.2,到底哪个对呢?为什么?
张文燕:我以为都不对。
师:那你来写一个对的,让同学们看一下如何?(张文燕在那里根本不动)张翔帅:“我这样想的,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十倍,商不变,所以商应该是12。”
学生质疑:商应该缩小呀!张翔帅:“不缩小了,要不你计算一下试试!” 胡文宇:“我认为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十倍,商也被扩大到原来的十倍。所以商应该是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2。”
师:“张翔帅刚才说被除数与除数怎么变化的?胡文宇同学你来说一下?” 胡文宇:“咦?”明显表示没有注意到张同学刚才说了什么。
“现在请张翔帅同学再重复一下关于被除数与除数是怎么变化的。” “被除数与除数扩大同样的倍数,商不变。”
作为老师,我明显能看出学生的神情:他在说什么呀?为什么商不变呀?为此我随口提问道:“张文燕,你听懂了吗?”想不到张文燕的回答令我惊讶:“没听明白!”
“怎么没有听明白?那谁可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张翔帅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结果更让我吃惊的事发生了:班级中居然一个听明白的也没有,甚至连张翔帅同学也无法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结论。
反思:我们在教学中,讲课的速度无疑要比我现在叙述的过程快!因为作为老师会对商不变性质做一点提醒,甚至一带而过!而在这里,特别是我听着这段录音再次整理这个教学过程时,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商不变性质或学生没有想到可以利用商不变性质来探索学习小数除以小数!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出读懂学生的话题,我们在教学中,真的读懂学生了吗?面对思维陷入困境的学生,我不得不暂停对商不变性质的追问,让另一个小组来分享自己的探索过程。
师:“到底谁做对呢?现在以教师来看,谁也无法说服谁。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位同学的做法。”
赵连景同学:“我把2.4分成2与0.4,这样2里面有10个0.2,0.4里面有2个0.2,这样10个0.2加2个0.2等于12个0.2。”
师:“你还有一种计算方法,能介绍一下吗?” 赵连景:“我首先看2里面有几个0.2,有10个,所以应该是在十位上写1;然后看0.4里面有几个0.2,也就是有2个,所以应该在个位上写2。所以计算的结果为12!大家看我的验算,12乘0.2的计算结果是2.4。”
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到底哪种计算对呢?为什么?” 生:“赵连景同学的计算方法好,我们一看就明白了!” 生:“胡文宇同学的做法是对的,因为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十倍这应该是商不变性质,所以计算是正确的。而且大家看,赵连景同学还用乘法进行了验算,所以商是12才是正确的!”
师:“对呀,赵连景小组的方法最好,不仅解释清楚了为什么等于12,还有验算,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那现在可以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了吗? 6÷2 60÷20 600÷200 大家观察一下这几个计算题目,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到相同的倍数,商都是2,这就是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性质把除数为小数的除法计算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反思: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才发现原来我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自己也能提出来!特别是学生能提出小数除以小数与小数除以整数的区别与联系,与整数除法的区别与联系,这说明在教学进行之前,学生就已经开始思考学习的内容。而且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学习,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赵连景同学的给出的解释,抓住了数学之本质:一是单位大小,二是多少个单位。虽然她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但2里有10个0.2,这自然说明了她把2看成是以0.1为单位,这里有20个0.1,自然就是商为10;而0.4,也自然就包含2个0.2。看着她的表现,我深感欣慰!
后记:张文燕,胡文宇,这两位同学一直表示自己没听懂,在课后作业中也出现错误,问题到底出在哪?
第三篇:6《春风吹》片段赏析-教学教案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美丽的春天图画,你们想看吗?
生:(齐)想!
师:(演示多媒体)地上的小草偷偷地探出了头,嫩嫩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着,粉红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竞相开放,小燕子边飞边叫,河边的小青蛙蹦来蹦去„„
(学生看得入了神)
师:同学们,美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柳树的枝条在风中向我们招手,叶子绿得像要向下流。我喜欢春天!
生:“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定有鸭子在河中游。
师:想像真丰富!
生:粉红的桃花开了,我们离吃桃子不远了。春天到了真好!
(生哈哈大笑)
生:小青蛙“呱呱呱”,叫得真好听!我想今年的庄稼一定又有好收成。
师:是啊,春风悄悄地把春天送到我们的身边,春天是多么美好啊!你们听,春风姐姐还给我们送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呢!你们想听吗?(放课文的配乐朗读)你们想读吗?
生:(大声地)想!
点评:展示画面、,创设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引入画面,引入到他们生活的春天,学生不仅获得了视觉美,领略到自然美,更感受到生活美。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春天、拥抱春天的情感和读书的情趣。
片断二:朗读品味生活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可以联系自己平时生活中看到的和想到的。
(学生先自由读,再自由交流。)
生:我觉得“吹绿了柳树”就是“春风一吹,柳树发芽了。”我还知道“刚长出来叶子嫩黄嫩黄的,芽儿有点尖,很小。”
师:(惊奇地)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家门前就有一棵大柳树,我自己观察到的。
师:(高兴地)真了不起!真是一个爱观察的孩子!
生:“吹醒了青蛙”是讲青蛙从洞里钻出来,它要捉害虫了。我爸爸告诉我,青蛙冬天在洞里过冬,不吃也不喝,叫冬眠。
师:哟,你懂得的知识真多!
点评:静态的语言文字,用生命、用激情去读,就会在学生心中跳荡起来。加之带着生活体验去读,话于是就变成了画--变成了动态的画,变成了充满生命活力的画。“叶子嫩黄嫩黄,有点儿尖”“红红的,很美”“它要捉害虫了”等等,这不仅仅是生活的感受,更是生命的体验。
片断三:想像创造生活
师:是啊,春天来了,大地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谁能像书上那样,也来写几句儿歌?
(独自准备,小组合作,再展示交流。)
生:春风吹白了梨花。
生:春风吹美了衣裳。
师:(见不少学生面露不解)你为什么这样写?
生:冬天的时候我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我觉得不是很好看。春天到了,我们都穿上了毛衣、春装,漂亮极了,所以我要这么写。
(师生热烈鼓掌)
生:春风吹忙了农民伯伯。
师:(点头)是的,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春风吹来了风筝。
师:对,又到了放风筝的时候了!
点评: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课堂充满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学生想像丰富,不仅仅在应用语言,实践语言,更是在滋润心灵,憧憬未来,创造生活。
总评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这一理念在新课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上几个片断的教学,老师自始至终把学生置入生活的情境中、诱人的春景中、互动的激励中、想像的放飞中,看、读、品、悟、说、创,既使学生得到了读的甜蜜,情的激荡,美的陶冶,更使学生享受到了生活化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从而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落实,学生更是得到了积极、充分地发展。◆
第四篇:坐井观天教学片段赏析四
暑假期间,笔者参加了国家语委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的全国“注·提”实验观摩研讨会,在会中有幸地听了湖北省选送的《坐并观天》一深,颇有层受。
一、听一听——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片断一:讲故事,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大声):喜欢!师:老师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师: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屏幕上出现一口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屏幕上出现一只青蛙呱呱叫)。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沿上(屏幕上出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飞来落在井沿上)。(戛然而止)生(迫不及待地):老师,接着呢? 师:接着怎样?老师也不知道,我们的书上写着呢!学生迅速翻开课本读起来. 评析:《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老师声情并茂地以故事导入,配上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戛然而止”的处理,构建了一个引力强劲的情感磁场,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做一做——动手实验解难释疑 片断二: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并口那么大呢? 师:真会提问题,那青蛙究竟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师:拿出老师给大家发的纸,跟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孔看天花板,说说平时看到的天花板与卷起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 生:平时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很小。生:平时看,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生:我们的视线被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坐在井里的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师:所以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评析:此片断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质疑,再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实验,为每个孩子创造参与的空间,弄清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老师没有进行乏味的分析和常识性的讲解,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看一看——媒体巧用悟明寓意 片断三: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一起看一组画面,看谁看得是仔细。(放多媒体课件,并配乐)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小鸟飞过了许多地方,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城市„„ 生:小鸟飞过许多地方,看见了美丽的高山,看见了广阔的原野,看见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 生: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多,知道得也就多。生: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的也就少。师:对,小鸟见识广,青蛙见识少。生:像小鸟一样做一个见识多的人,不能做个“井底之蛙”。评析: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学习寓言故事,就是要学生通过故事明白一个道理。此环节的教学,采用多媒体动画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然后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由看到的自然悟出寓意,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了深刻教育。
四、说一说——发散思维培养创新 片断四:青蛙认为自己不会弄错,它错了没有? 生:青蛙错了。师: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生:青蛙只有从井底跳出井外才能认识到自己错了。师:我们现在帮这只青蛙跳出井外。(运用多媒体,青蛙跳出井外,然后站在井沿上,东张西望,嘴里不停地呱呱叫)师:瞧!青蛙从井里跳出来了,嘴里不停地说话,它说些什么呢? 生:哇!天真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啊!生:哇!天真大,原来真是我错了。小鸟,对不起!生:呀!山真高,田野绿油油的,公路像一条条带子„„我不跳出井,怎能知道这么多,真是太谢谢你了,小鸟!评析:在课文接近尾声时,发掘出能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因素,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思维。学生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五、演一演——扮演角色再现情境 片断五:把学过的故事进行表演。这一片断的教学步骤是: 1.同桌之间互演,一个演小鸟,一个演青蛙,要求配上动作。2.点名上台表演,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看谁演得最好。评析:学生通过演一演,把从课文语言文字中获得建立的表象进行再现,学生动情入境。这样,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形成逆向思维,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双向思维的训练,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总之,这节课教学,通过听一听、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五篇:韵语识字教学片段赏析
大成全语文教育识字教学片段赏析
伯延中心小学
程文娟
师:课文都读熟了,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看,我把拼音和熟字藏起来了,谁能光看着生字把课文读一读。(去熟字指名读课文)
师:读得很整齐,这20个生字就是我们今天要认会的字,谁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下来。
生:我想顺着读。(按顺序读生字)生:我想倒着读。(读到“部”字卡住了)
师:别紧张,你把含有这个字的那句话读一读,看看这个字读什么?(学生读含有“部”字的句子,并将“部”字读3遍)师:还有谁想读。生:我想竖着读。生:我想打乱顺序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准确,下面老师指大家一起读。(顺读—倒读—任意指读)师:棒极了,同学们,刚才字宝宝悄悄地对我说:“你们班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认识了我们,现在我们搬家了,你们还能认准我们吗?(生字搬家自由读)
师:谁认识字宝宝了,能当小老师来领读吗?(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师:小老师教会谁了?谁再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学生齐读生字)
〈点评: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识字教学又相对枯燥,如果每节课仅仅让他们机械地读生字,孩子们就会觉得没意思,教学效果差,识字教学会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状况。因此想要让孩子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要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定位联想”读生字时,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生字搬家”以后,让学生当小老师来领读生字等等,这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师:大家这么短的时间就认识了这么多字,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吗?(交流识字方法)
生:我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了“响”,“向”加上“口”就是“响”。师:好,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
生:我用熟字减偏旁的方法记住了“尤”,“优”减去“亻”就是“尤”。师:不错,你用的是减一减的方法。
生:我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他”,“地”的踢土旁换成单人旁就是“他”。师:说得很好,你用了换一换的识字方法,谁还有其它的方法? 生:“粗”和“细”是一对反义词,所以我记住了这两个字。
师:你真棒,不仅一下子记住了两个生字,还知道它们是一对反义词。生:我哥哥的名字叫王雨其,所以我认识了“其”字。师:你太爱学习了,从名字中也能学会生字。
生:我爷爷前几天生病了,去医院做手术,手术室的门上就有“术”字。师:你也能留心观察,好样的。
生:咱们教室的墙上有眼保健操图,所以我认识了“保”字。师: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希望大家能向他们学习。生:我给大家出个谜语:衣字包着公,被水往下冲。(滚)生:我也给大家出个谜语:立在门口用耳听。(部)师:你们真爱动脑筋,还编出了谜语来识字。
生:我通过想象记住了“爽”字:一个人伸开双臂(大),风从身边吹过,感觉好凉爽。
师:说得太好了,谁还能通过想象来识字?
生:我也通过想象记住了“耸”字:两个人站在耳朵上,你看他站得多高啊,“耸”就是高的意思。
师:你不仅通过想象认识了“耸”字,还理解了它的意思,说得很精彩。生:我编了个顺口溜记住了“飘”字:西下二小,随风飘飘。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老师真佩服你们。
〈点评: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些生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在片段中,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能够联系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熟练地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方法去识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编顺口溜、找反义词以及大胆地想象”,这些不同的方法都已成为孩子们识字的“良方”,特别是有些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如“手术室”的“术”;“眼保健操图”的“保”。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尝试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而且还让他们逐步养成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扩大积累的良好习惯。〉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老师真佩服你们。下面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摆。(学生自读生字卡片)
师:现在老师读字,同学们找相同的字,找到的迅速举起来,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找得快,找得对。(老师读字学生收卡片)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摘苹果的游戏。游戏规则:老师把带有生字的苹果图形卡片贴在树上,然后选出几个参赛队员站在黑板前,老师念一个生字,同学们快速地去摘取,摘得多并且准的学生,就是我们的优胜者。注意,抢完字卡后,要逐一将字卡展示给大家并读出字音。(师生开始玩游戏)
师:你们真是识字小能手。哎,这调皮的字宝宝又跑到我的卡片上来了,我们开着小火车来读一读。(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点评:孩子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这就需要不断的巩固,而巩固识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在片段中,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制的卡片以自读自摆和师读生收的形式去和汉字反复见面。然后在“摘苹果”这个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巩固识字。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最后,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再次复现生字。这样一环扣一环,教师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课文中的生字,调动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使他们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和生字交上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