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音乐活动:听听谁在唱歌
小班音乐活动:听听谁在唱歌 小班音乐活动:听听谁在唱歌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孩子就喜欢动物,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他们会情不自禁的去模仿,根据小班幼儿好模仿这一年龄特征,“模仿是6—7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于是,结合班孩子的实际需求,自编了一首儿歌,符合当前幼儿年龄特点及需要。本次活动以音乐小屋里的动物聚会为线索,创设音乐小屋这样一个情境吸引幼儿兴趣,首先让幼儿说说有哪些会唱歌的动物,然后通过听听、看看、摸摸、猜猜等多种方法逐一感知音小屋里小动物。在缓缓呈现并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教师用互动提问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萌发了喜欢小动物,愿意亲近小动物,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3、了解小动物特点的基础上,学说儿歌中的短句。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幼儿表演几种典型的动物的叫声或动作
活动准备
布置音乐小屋场景、纸偶、图片。
活动过程
引导 引导入趣
(1)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着小朋友去野外郊游(放音乐《去郊游》,幼儿律动。)(2)介绍音乐小房
师:哇,这么漂亮的小房子,听一听里面有什么声音?这是一幢音乐小房子,小动物们都在里面进行歌唱比赛呢?请你们猜猜有哪些会唱歌的小动物呢?
(说明:本环节是活动的引子,通过活动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标和内容铺垫)
二、欣赏了解(1)出场
师:第一个出场的小动物,它呀,鼻子很灵,还特别喜欢吃肉骨头(小狗出场)师:噢,原来是小狗,它是怎样唱歌的呀?们一起听听。“汪汪汪,是小狗,香香的肉骨头喜欢。”
因为小狗喜欢吃肉和骨头,所以香香的肉骨头喜欢。小狗唱的真好听,让们一起跟它学一学。(2)出场
师:出示带有明显特征部分的小猫图片,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猜不出来,用叫声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师:是谁呀?让们用掌声把它请出来。“喵喵喵,是小花猫,大大的老鼠喜欢。(3)出场
师:用魔术盒把小羊装起来,让幼儿去摸,去猜,是什么小动物?(让幼儿去摸角、胡子、尾巴)
师:这个小动物呀,年纪不大,胡子一大把。幼:是小羊吗? “咩—咩—咩”是小山羊,绿绿的青草喜欢。师:小羊唱的真好听,们一起和它来唱唱。(4)出场
师: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每天催人早早起,它是谁呀?们看一看。(公鸡出场)
幼:大公鸡,真美丽,每天催早早起。“喔—喔—喔,是大公鸡,黄黄的米喜欢。” 幼儿:“喔—喔—喔,黄黄的米喜欢。”(5)出场
师:最后一位出场的小动物,是谁呀?让们用热烈的掌声把它请出来。幼:是小青蛙呀!幼:“呱—呱—呱,蹦蹦跳跳小青蛙。” “呱呱呱,是小青蛙,大大的虫子喜欢!师:小青蛙唱的真好听,们一起唱唱吧!
(6)完整的欣赏儿歌,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师:刚才你们看见了哪些小动物?它怎样叫?又是怎么走路的,们来学一学?(教师带领幼儿学儿歌中的小动物走路。)师:小朋友表演的真好?小动物们忍不住了,也想表演节目给大家看,他们想进行唱歌比赛,们一起来欣赏。
(7)教师利用手偶表演节目,巩固所学内容。
三、发散思维
你还见过哪些小动物?他们怎样叫?怎样走路?
四、小结
你们见过那么多小动物,它们是人类的朋友,们要爱护它们、关心它们,能做到吗?
五、师幼一起演唱《爱的小动物》
教学反思
活动中采用了适合幼儿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方法。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尽情地去模仿、去创造,有的幼儿边模仿边创编了儿歌。幼儿通过以上活动,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增强了自信心,、产生了成就感。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体差异,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开阔了幼儿视野、丰富了幼儿知识,游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自始至终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现和创造。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活动中对幼儿的启发、引导还不到位,放手、出手、收手的时机掌握得还不太恰当,创新方面还有许多欠缺,其他不足之处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第二篇:小班音乐活动:小青蛙学唱歌
一: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对小动物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对它们表现出莫大的关心与好奇,喜欢不断的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声音。我从幼儿的这个兴趣出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小青蛙学唱歌”。在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歌曲,达到“玩中学,学中乐”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能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四分休止符“0”的概念。
3:通过模仿小青蛙唱歌,体验音乐活动的无限乐趣。
三:活动准备:
小青蛙唱歌图片一幅,图谱五张,青蛙头饰四个。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师:“小朋友让我们来唱唱歌吧。”幼儿齐唱“我上幼儿园”。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传到了小动物的耳朵里,它们也想来学唱歌了,猜猜它们是谁。”引出课题“小青蛙学唱歌”。
2:学习歌词:老师出示青蛙唱歌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师:“小青蛙唱歌很认真,看看它的嘴巴张的怎么样啊?”“小青蛙在哪里学唱歌的?”“猜猜青蛙是怎么唱歌的?”引出歌词,老师出示相对应的图片与图谱。“小青蛙唱歌很调皮,唱唱歌,她还要跳起舞来,于是它在荷叶上跳了一下。”引出四分休止符的图谱(用荷叶表示),老师引导幼儿拍手或跺脚。
3:学习歌曲:听老师完整的唱一遍,引导幼儿边听边学一学;请幼儿一起来学一学,用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第一遍唱时,休止符处,请幼儿拍手,第二遍时请幼儿跺脚,掌握以后再学小青蛙一样跳一下。
4:歌曲表演:师:“小朋友你们学会这首歌曲了吗?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做小青蛙了。”选四位幼儿上来带上青蛙头饰,学小青蛙来唱歌。(分角色,下面的幼儿唱前两句,上面的幼儿唱“呱”的部分。)
5:结束本课:师:“小青蛙都学会唱歌了,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回家吧。”幼儿与老师一起听音乐做游戏,结束本课。
第三篇:听,谁在唱歌第4课时
第四课时(第六周)
教学内容: 复习第二单元
1、听《你听,什么敲响了》,认识响板、碰铃。
2、听《嘎嘎小鸭子》,唱《动物说话》,动“创编动物说话歌词,诵读歌词,随歌曲做律动”。
3、唱《你早》,评“成长的足迹”。
教学目标:复习本单元学习的歌曲,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单元的内容。教学重点:通过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增进对同学、教师的亲近之情,并逐步建立对集体音乐活动规则的认同感。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欣赏、律动音乐中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体态反映,能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并表现出相应的表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游戏:跟着音乐走一走。
安排学生和着音乐走一走。鼓励学生每人创造一种走步的姿势。(如:用脚 尖走、用脚跟走„„)
音乐停止,立即停止动作。同时身体保持在停止瞬间的动作,变“静态造型”。音乐响起再走。
听到音乐出现重音时,立即原地旋转一下,换个方向后继续行走。
2、师生问好。
二、复习
1、听《你听,什么敲响了》、《嘎嘎小鸭子》
2、唱《动物说话》,“创编动物说话歌词,诵读歌词,随歌曲做律动”。
3、唱《你早》
三、展示
1、请个别学生表演,教师鼓励。
2、小组之间展开比赛。
3、男女同学之间开展比赛。
4、学生评一评,表扬优秀的学生或小组。
四、结束
1、师小结。
2、放音乐,生出教室。
第四篇:听,谁在唱歌第2课时
第二课时(第四周)
教学内容:
1、唱歌曲《小手拉小手》,2、欣赏《快乐的小舞曲》,3、儿歌诵读。教学目标:
1、能整齐的演唱《动物说话》,会用模仿的方式尝试创作歌词片段。
2、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3、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教学重点:能整齐的演唱《动物说话》。
教学难点: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音律美,获得节奏感,发展协调性。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趣味律动:
1、欣赏《嘎嘎小鸭子》
A、聆听歌曲,跟着教师律动:模仿小鸭子摇摇摆摆行走,在每一句最后一小节的两拍里加上“嘎嘎”的叫声及动作。
B、出示歌词,学生跟着教师的响板有节奏地诵读歌词。C、分工合作:一部分诵读,另一部分用动作律动表现。
听到音乐出现重音时,立即原地旋转一下,换个方向后继续行走。
二、学习歌曲: 唱:《动物说话》
1、听,录音机里都是自然界中动物“唱歌”的声音。你能听出来吗?
2、你能来模仿吗?
3、音乐导入:老师要带大家去农场看看。欣赏《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4、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想来唱歌。
5、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6、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间奏处引导随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分组唱、齐唱。
7、引导学生歌词创编
小狗说话汪汪汪,小猫说话喵喵喵,小猪说话噜噜噜,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牛说话牟牟牟。唱一唱(齐唱,分组唱)
三、动: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
与前两项结合进行。
1、引导欣赏各种动物的唱歌声。
2、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
3、向老师和同学表演模仿一下。
(2)全班同学,用接龙的方法大声的说出自已的名字。(3)填自已的名字唱一唱,填同桌的名字唱一唱。
4、用听唱法教唱歌曲。(注意提醒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唱,切忌喊唱。)
分句听唱。指导整齐的开始和结束。
5、完整演唱。
同桌之间表演唱。
四、结束
1、师小结。
2、放乐曲,生出教室。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谁在叫》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谁在叫》
设计意图:
毫无疑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各种各样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行为习惯、声音等,都是会让孩子们感到好奇的内容。有关动物的主题永远是孩子们探究的重点之一。
很多动物不仅生动可爱,也很美妙,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可挖掘。在参与了《动物世界》之《大熊猫》这一活动后,孩子们明显更爱模仿小动物了,她们妙趣横生的样子,让我灵机一动:何不生成一节音乐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动物们身上感染更多的艺术气息呢?
音乐主题活动《谁在叫》由此而创设。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体验愉悦欢快的情绪,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态关系。
3、发展幼儿创编歌词的能力。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①学会并表演歌曲《大熊猫》
②从生活中、影视图片中收集,了解多种动物资料。
2、物质材料准备
①《大熊猫》音乐磁带;《谁在叫》音乐磁带。②多种动物头像图片、及对应的嘴形图片(如小猫、小鸡、小鸭、小猪、老鼠、小鱼、小象、小狗、青蛙等)
③简单背景图,表现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
(如图片的起伏:高区对应歌曲高音、低压对应歌曲低音)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1~24小节)
1、听《大熊猫》音乐,表演入场;
2、导入新课题:动物世界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戏。
依次挂示“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头像图片。
3、引导幼儿依次表现以上几种动物的叫声,并从图片筐中找出相对应的动物嘴形贴在预留背景图中。
4、教师模仿动物叫声、范唱,幼儿学唱。
从图谱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对照动物头像唱出小动物名字:对照嘴型唱出动物叫声。
5、对应图谱观察讨论: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第二部分:(25~42小节)
6、分析讨论:几种常见动物的生态关系,导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学习。
7、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视幼儿能力由教师先领唱、幼儿合唱,逐步到幼儿领唱、合唱。第三部分:创编歌曲
8、请幼儿充分发挥想像; ①你在生活中、动物园里、影视图片中分别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②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③尽可能将图片筐中准备的图片出示出来(如青蛙、小鸟、小狗等)
9、利用创编的歌词,结合已有旋律,创编歌曲。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制作、收集多种动物图片,学习、讨论各种动物。
2、准备音乐旋律伴奏材料,为幼儿创造、表演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