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常态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23:3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疗新常态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疗新常态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第一篇:医疗新常态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卫生新常态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基本医疗保险接近全覆盖,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主力军的公立医院也面临着新常态: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门诊量加大、分级诊疗推广大病增多、基本医疗全覆盖收入下降、医疗市场进一步放开竞争加剧等,公立医院应该深刻认识形势发展新变化,调整内部结构适应新常态,加强合作增强新动力,统筹人力资源实现新发展。

一、卫生事业新常态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速

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拉开了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大幕。意见提出,从2015年到2020年,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速。一是多层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启动4省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工作。二是优化医疗资源分配,进一步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大力推进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三是转变医院运行机制。实行医药分离,使医院的发展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卖药,转变为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来实现,杜绝盲目扩张。四是放开民营医院设立限制,由于民营医院起点高,经营机制和人才机制灵活,医疗质量标准高,护理及服务理念更为先进,使之具有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分流了部分高端客户。

(二)基本医疗保险接近全覆盖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成。自建立以来,发展迅速,成效明显,覆盖人群不断扩大,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基本达到了“ 病有所医”的政策初衷。

2013年,我国投保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5.71亿人,比上年末增加0.3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74亿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96亿人。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8248亿元,支出68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和 22.7%。全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到8.02亿人,参合率为98.7%。全年共筹资2972.5亿元,人均筹资370.6元;支出2909.2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9.42亿人次。

二、公立医院发展面临新挑战

(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门诊量加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上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普及健康知识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思也在不断提升。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就使人们既有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意识,也有了去医院看病和住院的经济能力。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工作量达73.1亿人次,同比增加4.2亿人次,同比增长6.1%。其中,医院27.4亿人次(占37.5%),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4.6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同比增长7%,民营医院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医院医护人员平均每天负责诊疗7.3人次和住院2.6床日,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工作量明显更重,日均担负诊疗7.6人次和住院2.7床日(见表1)。

数据来源:《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分级诊疗推广大病增多

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和健康需求的提升使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工作量大幅提升,医疗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在不同的医院,这种矛盾表现的程度又不一样,主要表现为广大病患出于对公立医院的信任,不去基层医疗机构,一窝蜂地挤到公立医院,导致基层医疗机构“不看病”和公立医院“病全看”。为了进一步优化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诊治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开展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就势在必行了。

2013年,公立医院医护工作人员担负的工作量还是远远高于民营医院的,特别是公立医院中的三级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是民营医院的148%,是一级医院的128%(见表2)。

数据来源:《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三)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导致收入下降

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量在逐年提升,但是由于为了确保分级诊疗的实施效果,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实施了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政策,导致公立医院的收入不升反降。一是差异化的基本医疗报销制度,规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距,使得公立医院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二是推行门诊患者基层首诊制度,使得到公立医院就诊的一般都是治疗难度大、比较耗费医护人员精力和医疗资源的病例,公立医院收入下降。

2013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7.2%,按可比价格上涨4.5%(注: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6%);人均住院费用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6.6%,按可比价格上涨3.9%。但是由于医保政策的窗口指导作用,导致各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涨幅不一。二级医院门诊费用上涨5.6%(当年价格,下同),涨幅较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低于三级医院0.4个百分点;二级医院住院费用上涨5.1%,高于三级医院0.3个百分点。

(四)民营医院发展迅猛加剧医疗行业竞争

相对于公立医院的公办性质,民营医院由于可以承担相对较少的社会责任,而具有更多的相对优势。一是更容易采用市场机制运作,使其能对针对价格不敏感的病患群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比如民营医院没有那么多的患者,所以可以完善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流程,使医疗服务可以更精细化、人性化;二是实行市场化定价机制。民营医院在一些高新医疗技术项目和特需服务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灵活定价,市场化程度高,价格灵活,总体上低于非营利性医院。三是管理机制灵活。大多数民营医院所有权明晰,利益归属清楚,管理机制灵活,自主权力相对较大,绩效激励制度灵活,能够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因此,近年来,民营医院取得了长足进步,进一步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大了公立医院的生存压力。2010年,我国共有民营医院7068个,2013年已经达到11313个,增长60%;2010年民营医院诊疗病患1.7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3%,2013年达到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市场占比提升2.3%;2010年,民营医院住院人数为800万人,占医院总数的8.4%,2013年达到1692万人,占医院总数的12.1%,市场占有率提升3.7%。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内部改革

一是要深刻认识并积极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医疗全覆盖的新常态,主动适应患者就医需要,从而实现提升市场份额和发展质量的目的;二是要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观念,向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通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从而吸引全民医保格局下的患者群体。三是要改革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实行管办分开,医药分离,推进法人化治理结构,引入多中心治理机制。

(二)完善合作机制,构建分工科学的合作体系 分级诊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医保、医疗、医药的整体联动,需要运用财政、价格、管理等综合手段,还必须加快提升公立医院治疗大病、重病的能力和效率。建议公立医院一是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与合作,多采取“走出去”的策略,定期组织医生去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将小病“消灭”在基层;二是加强与医学院、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对疑难杂症、群体性突发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升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治疗大病的医术水平;三是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加强与各级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慢性病和健康管理、康复、保健、妇幼计划生育和疾病预防中的合作,强化与各专业医疗机构间的合作互补,从而能够集中精力治疗“大病”,提升医疗效率。

(三)完善财务机制,节流增效提升效益

一是加强财务建设,完善财务机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充分用好财政拨给公立医院的经费,加强医院硬软件建设,引入先进诊疗设备,引入高层次医护人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医保与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合力实现为患者服务的目标。医疗机构与医保机构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为参保患者治疗疾病,具备平等合作的基础,与医保机构构建谈判机制,确定双赢的医保支付制度和药品支付价格,主动适应医保政策对医院经济收入的影响,主动适应按病种付费、按人头支付和总额预算等多种定额预付方式。

(四)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相比,弱势在于机制,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完善绩效机制。一是合理编制医院岗位设臵方案,结合现有医护人员情况,科学规划医院医护人员的长期规划和短期需求;二是畅通专业技术岗位晋升通道,根据医护人员的职称、医德医风和医术水平进行聘用管理,竞聘上岗,能上能下;三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质量、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执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四是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完善绩效工资的分配,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保障医务人员通过诚实的劳动和优质的服务获得合法的利益。

第二篇:浅谈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浅谈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全面从严治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内容,把管党治党的对象,由关键少数扩展到全体党员,夯实了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政治基础。近年来,绝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突出抓好改革创新、教育引导、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效能、案件查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党风廉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感到行政事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推动党风廉政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政治保障。

一、新常态下,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挑战

1.坚定信心信念的挑战。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导致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干部必须按照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牢记宗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着眼国内、国际形势,坚定理想信念,在各方面工作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其他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定信心,永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正视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带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着力培养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扎实的工作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火墙”,以有效的措施去除各种“病毒”,维护党的肌体健康;以优异的表现起好表率带头作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营造清正和谐的社会环境,共同推动党的神圣事业不断前进。

2.加强能力建设的挑战。随着党员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多身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领域。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单位担负着诸多工作职责,接触面多、行业面广,任务繁重和艰巨。这就要求质检干部首先要毫不放松自身的学习,及时总结提升工作经验教训,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以能力素质的提高来应对更多的复杂问题或局面,全面适应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要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打招呼,尽到教育、提醒在先的责任。

3.坚持改革创新的挑战。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艰巨。反腐倡廉工作要从制度、方法、创新上进行改革深化,积极探索有益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思路,着力整合和发挥各种监督资源,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强大合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广泛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识大体、顾大局的胸怀,以维护民利、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为出发点,锐意改革,勤奋工作,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共谋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到位不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关键。个别部门主要领导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不想抓,认为经济和业务工作是务实,党风廉政建设是务虚,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有的不真抓,出于自己小集团利益或觉得出力不讨好,只喊口号或只下文,被动应付了事;有的不会抓,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学习、不了解,对如何抓、怎么抓不去思考,将落实责任制与部门单位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割裂开来,没有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去。

2.责任明确不够。部分部门单位没有立足单位、岗位实际进行责任分工,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条款不够细,缺乏可操作性。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过于“标准化”,千篇一律,不分级别、不分岗位,没有体现每个人、每个岗位应该履行什么责任、哪些问题上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虽然层层签订,但对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没有实际作用,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3.日常监督不够。落实责任制主要是靠年初分解、年中督查、年终考核三个时段,没有建立经常性的督导、检查、提醒制度。党务、政务透明度不足,公开的程度和范围不够,造成群众有监督意愿却不了解情况。致使一些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淡薄,只是上面布置的动手抓一下,检查的临时应付一次,考核的重视一会儿,对分管部门及其下属长期失管、失教、失察、失监。

4.考核奖惩不够。目前在责任制落实的考核上欠缺科学统一、能定性定量又方便操作的指标体系,对考核对象特别是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难以作出精确的评判,在责任考核实际操作中缺乏规范的程序和有效的依据,导致实行责任考核时普遍存在着好人主义和形式主义。同时,在考核结果的运用方面也存在责任制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奖惩、选拔任用脱钩,存在履职好不好都一个样的现象。

5.责任追究不够。一方面,对出现党风廉政问题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追究的执行主体不明确。因为没有明确规定,虽然知道出了问题,责任在谁头上,经常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造成责任追究案件无人管的局面。另一方面,对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界定比较模糊,责任追究往往取决于主要领导的态度和决心,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遮盖捂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

三、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与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统筹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同样的,解决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发展的中的问题,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也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一是要解决好思想观念的问题,坚决破除思想桎梏,牢固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差距,创新发展上的短板是最大短板,观念不创新,一切难创新,全面审视,自觉对标,着力破除党风廉政建设中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障碍,着力解决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突出问题,坚定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实践创新。

二是要解决好标杆上的问题,坚决破除小富即安,牢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党风廉政建设是质检改革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绝不能满足于“常规动作”的完成,要在全国发展中立标杆、找定位,突出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和长效机制的建设问题,打出一套具有质检特色、解决质检根本的“自选动作”来。

三是要解决好对标看齐的问题,坚决破除按部就班,牢固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按照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提出的指示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拼搏、齐步共进,努力把潜在风险规避好,把有利的因素利用好。

四是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坚决破除制度障碍,牢固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树立不改革就不能前进的理念,由被动“倒逼”转向主动选择,从“适应性”改革向“预见性”改革转变,真正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着力构建更有活力和效率的质检党风廉政建设新机制。

五是落实好“两个责任”,坚决破除畏首畏尾,牢固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坚定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具体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抓建设,落实两个“责任”,牵住“牛鼻子”。党的组织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耕好“责任田”。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细化,班子里进一步明确班子、班长和其他成员履行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实现责任具体化、清单化,落实到班子成员和每个部门,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的职责。加强对机关党委、纪委的工作指导,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机关党委、纪委规范化建设和运作。解决好“抓什么”的问题,一要狠抓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二要狠抓纪律建设,切实执行党的各项纪律,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三要严惩腐败,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重点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以及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

2.抓结合,理清工作思路,用好“杀手锏”。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具有根本性、严肃性、统一性和引领性的“四性”特点,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放在首位,深入开展纪律监督和教育,坚决做到“五个必须”。严明组织纪律和组织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严格执行请示报告等组织制度、不断强化“四个服从”。严格执行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对无组织、无纪律的问题和欺骗组织、对抗组织的行为坚决“零容忍”。要巩固“群教”活动的成果,深入落实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建立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扭住领导干部这一重点,使他们思想上、作风上真正严起来、实起来。

3.抓落实,突出工作要点,打好“改革牌”。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的主要任务,质检机构同样面临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要认清方向、积极作为。围绕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研究进一步梳理领导班子、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以及与地方党工委和纪工委之间的关系,明确工作职能、工作责任,找准定位,力求准确明晰不交叉。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找准工作定位,梳理工作任务,重点在创新管理和制度上下功夫,规范权力运行,形成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风险、管业务的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精简议事协调事项,把不该参与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切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法学法,增强学法、尊法、用法、守法意识,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4.抓防范,强化干部管理,筑牢“防火墙”。始终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戒尺,充分发挥制度的“防火墙”作用,从源头上防止领导干部发生违纪行为。要狠抓关键节点,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努力形成一套管权、管人、管事的规章制度,以及“三公经费”管理机制,从而规范权力在轨道上运行。要严把选人用人管人关,以对历史和干部负责的态度,开展好干部档案的核查工作,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评判检验,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要研判质检机构的权力运行机制,以风险分析扭住重点人群,加大对一线质检和重点、敏感岗位的监督,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对于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及时开展信访调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5.抓教育,依托廉政文化,建好“铁队伍”。从三个方面入手巩固好、建设好、发展好廉政文化,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思想高地,建设一支“忠正实廉”的铁队伍。一是上下联动,联动的主体是领导、中层、群众三方,分别起着决策者、执行者、参与者的作用,联动的目标是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氛围。只有上下一心,三方互动,才能使廉政观念深入人心,以“廉政文化”抵制“腐败文化”。二是多管齐下。突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营造,把握重点、构筑阵地、筑牢防线、创新载体。结合纪律教育月,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自律教育,通过警示教育片、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三是注重结合。坚持三个结合:与好干部标准,与行业文化,与业务建设相结合。明确“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标准,以“忠正实廉”要求党员干部,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培育践行质量精神,把廉政文化融入进质检的行业文化;作为提供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与服务的部门,把廉政文化贯穿进业务建设,避免廉政文化陷入空中楼阁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党的建设新常态,就是通过全面落实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全党同志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战线上的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入贯彻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认识把握新常态的具体要求,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三篇:关于新常态下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情况调研

关于新常态下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情况调研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以来,**市委统战部紧紧围绕

“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激发发展新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工作要求,认真研究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紧扣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广泛凝聚人心,整合资源,提升效能,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成效。

一、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经验

1、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氛围更加浓厚。建立健全“季度座谈会”制度,适时召开党外代表人士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听取征求党外代表人士对**市经济发展、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等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修订和完善了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民主党派支部“五有五好”建设的意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思想、组织和能力建设,围绕深化改革与民生改善等课题深入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21年,**市委上线“挂牌作战”app,民主党派3篇调研文章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纳入决策。加大党外人才工作力度,做好党外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必配部门党外领导干部全部配备到位,贯彻落实“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政策,做好党外人才的发现培养,推荐优秀党外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交流任职,高度重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2、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政治局面更加稳固。完善民族宗教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市、镇(街区)、村(社区)三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网格化管理效应。加强民族政策宣传普及,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和星级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开展宗教场所财务专项检查或审计,依法加强对宗教场所的管理和对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分类指导,妥善开展基督教私设点治理工作。加强联合防控,着力做好宗教反渗透工作。深入开展中央宗教工作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一步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改工作。持续抓好宗教活动场所审批登记、建设管理、乱建滥塑、人员管理和互联网宗教信息的监管工作,健全横向、纵向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处置力度,形成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四进”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宗教进一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成果更加丰硕。积极融入全市“双招双引”大循环,先后引进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3个,总投资9300多万元,连续多年在全市考核位列一档。在“抗疫情、促发展”中积极向前,勇于担当,印发了1000份《致全市统战成员的一封信》,动员全市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疫情期间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抗疫情、促发展,统战领域抗疫热情高涨。**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向**市公安系统定向捐赠医用酒精、口罩、藿香正气水等防疫物资10余万元;宗教界捐赠善款和物资近10万元;海外华人华侨也踊跃捐款捐物,共计5个国家2个海外侨社团、3名侨胞慷慨相助,捐赠口罩11万只、防护服1万套。在精准扶贫上用计用力,积极参与。制定了《**统一战线助力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市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了“贫困户+统一战线干部+统一战线成员+非公企业”四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中开展了向贫困村“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送温暖”四送活动。在服务非公经济上全力以赴。以贯彻《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主线,将南山集团等56户企业列入全市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名单,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包帮机制;开展“送政策上门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通过召开政策宣讲会、送政策上门等形式,深入企业讲解我市政策。开展基层“五好”商会创建活动,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成立行业协会。贯彻对台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和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台商台胞服务和权益保障工作。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空间,鼓励引导台(侨)资企业转型升级。健全落实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信息资料共享的海外大统战工作体系。加强与港澳台海外重点爱国社团、侨团间的联系,发挥港澳同乡会、各级台协组织的交流平台作用,鼓励和支持广大港澳台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岸三地的经贸文化交流。2021年,创新实施“345”工程,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即,打造了三大网络服务中心。依托三大中心,聚拢了一批思想端正、技术过硬的网络人才、新媒体人士入驻,为**代言;“4”即,建立了走访座谈、“直通车”办理、企业评价、调度督导四项制度,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务服务成效,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5”即,搭建了招商引资平台、经贸交流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营造了公平、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全方位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工信局等部门联合打造了**市青年“创二代”企业家培养工程——“翔鹰计划”。首批29名“创二代”企业家于11月到深圳华为坂田基地参加了为期5天的实践学习。

二、当前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统战工作广延化。当前,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新的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不断产生,统战工作领域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范围从过去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主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人士、港澳台同胞和出国、归国留学人员扩大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等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不仅统战工作的面迅速扩展了,对象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了。目前,**5个民主党派和1个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成员200多人;有宗教团体3个,宗教活动场所18处,教职人员114人。此外,**的新社会阶层人士数量也很庞大,市场主体近2万户。统战工作对象的变化和数量的增加,使统一战线团结的面更宽,原来以条为主的统战网络无法实现对统战成员的有效服务与引导,出现了一些工作盲区。比如,对新媒体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网络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虽然做了一些努力,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摸底,但是仍然没有破题,整个工作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2、统战对象复杂化。当前统战对象的流动性、差异性和思想多元性并存,社会成员加速流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统战对象的流动不仅仅是地域的流动,他们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中频繁流动。例如,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下,有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随时有可能被挤出市场竞争领域,加入到别的社会阶层中去,但同时又会有其他社会阶层的人士加人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对象的流动性、差异性和思想多元性给统战部门掌握情况、建立组织、开展活动增加了难度,传统的统战工作方式难见成效。再比如,自由职业人员包括画家、作家、书法家,也包括小家电维修技术人员,彼此间虽存在共性,但也有较大的差异化,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

3、统战资源分散化。有效开展统战工作取决于统战部门实际掌握和控制的各种社会资源的多少。由于基层统战资源相互之间缺乏协调与统筹,制约了资源的整合和人才优势的发挥,其功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使用。以落实“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政策为例,该项政策的落实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相关部门对落实该项政策都具有不可代替的角色定位。各级党委承担着落实该项政策的主体责任;统战部门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具有主导作用,担负着落实该项政策的主要责任;组织部门是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职能部门,担负着落实该项政策的重要责任;人事部门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落实该项政策的协作责任。实际操作中,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的信息资源往往不能被很好地整合利用,各层面对留在党外人才标准的把握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留在党外人才质量。统战资源的分散化,使统战资源难以整合,人才优势难以发挥,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从而削弱了统战工作的成效。

4、统战力量薄弱化。近年来,**市对统战工作十分重视,人财物投入逐年增加,队伍不断充实,但随着统战工作重心不断下移,范围不断扩大,成员不断增加,仍存在“上热、中冷、下凉”的问题。从中间层面看,虽然镇(街、区)按照要求都配备了统战委员,但绝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专职,大多没有配备专职统战干事,基层统战力量严重不足。从最底层面看,绝大多数村、社区的党组织都没有配备专职统战委员,普遍认为统战是上级部门的工作,基本不做统战工作,即便有统战联络员,也往往身兼数职,实际工作也往往流于形式。另外,统战干部素质与统战工作要求也不相适应,少数统战干部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专业能力和素质,观念落后,工作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统战力量的削弱,使基层统战工作往往忙于应付,工作效率较低,深度不够,从而进一步导致统战部门的权威受损,其在统战成员中的影响力和亲和力逐步下降。

三、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1、以整合为手段,以服务为灵魂,树立“双赢服务”的统战工作理念。“统战部的工作就是团结服务,修桥补路”,因此要整合各类人力、物力与财力,整合各类统战资源、平台与载体,为统战成员提供更加多样和优质的服务。例如,盘活镇(街、区)统战人士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为镇(街、区)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整合镇(街、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化、科教、场地设施等资源,有偿或无偿地为统战人士开展活动服务,实行资源共享,解决因无经费、无场地开展统战工作活动问题。把统战工作寓于各项具体服务之中,推动统战成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咨询服务、招商引资等活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统战工作为统战成员服务,统战成员也为统战工作服务,最终实现良好的互动和双赢。统战成员为统战工作服务既可以更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获得社会成就感,又可以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双赢服务”是开展基层统战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可以大大增强统战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以法治思维和柔性手段来推进统战工作。过去许多统战政策得不到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制度,执行起来弹性大、随意性强,效率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对于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摆上党委工作议事日程、提升工作实效意义重大。要按照《条例》精神,不断健全统战领域的工作机制,在落实党委领导责任、政党协商、党外干部使用等方面出台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的实施细则,不断加大对基层统战工作的指导和关心力度,特别是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工作目标上多提硬性要求,不说原则话,最大限度杜绝人为因素,克服“上面重视、下面忽视”“党外重视、党内轻视”的现象,为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发展创造条件,确保统战工作有法可依并落到实处。与此同时,统战成员分布呈现出的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的特点要求在工作中善用统一战线特有的平等相待、民主协商、和风细雨、循循善诱等柔性工作手段,以柔性之美在意识形态深处发挥作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人、感染人、凝聚人,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共同价值取向。

3、用与时俱进的统战方法手段来适应统战工作新形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今天的统一战线已由过去革命的统一战线变成了爱国的统一战线,统战工作的对象、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涌现,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单纯依靠简单的行政手段等传统的统战方法已经难以奏效,必须在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把握好“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要充分尊重不同阶层、政党、团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要努力寻找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点,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做好统战工作的联谊方式和交流方式,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来解决工作思路保守、工作手段老套的问题。

四、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意见建议

1.要切实发挥好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统战领导小组是增进统战工作权威、保障统战工作高效开展的总抓手。要从健全制度入手,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情况通报、联席会议、信息交流等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全面加强对县域统战工作的领导、研究和部署,形成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战部门全面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2.加大统战工作在岗位目标考核中所占的比重。目前,统战工作在岗位目标考核中,相比组织、宣传、政法等常委部门所占比重明显偏低,造成基层在执行过程中,对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部门单位开展统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建立。因此,建议加大统战工作在考核中所占分值和比重,真正让基层重视统战工作、研究统战工作、支持统战工作。

3.加强宣传,为统战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全社会对统战工作的知晓率和认识率普遍不高,对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建立。因此,建议各级从加强舆论宣传入手,全面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

第四篇:浅谈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的挑战及对策(推荐)

浅谈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的挑战与对策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医疗集团

赵 顺

【摘要】医院的分配制度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战略武器,具有保障和激励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等功能。但目前现行的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许多医院都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本文从现行分配制度的缺陷、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对策等方面来分析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

【关键词】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利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步伐,在国家大的宏观政策前提下,改革的重点就是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建立健全适合公立医院发展不同特点的分配制度,对建立和巩固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增强公立医院的竞争实力,促进公立医院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公立医院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内部和外部竞争,其内部的分配制度方面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现阶段公立医院分配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外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很多公立医院仍然实行职称等级工资制度,以学历、职称和工龄为分配主要指标,无法体现责任、业绩、管理水平、技术知识和服务质量等在分配中的作用,忽视了医务人员的实际贡献大小,在客观上造成了同工不

同酬的现象,就很难发挥工资应有的激励功能。随着市场的放开,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使公立医院的工资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缺乏竞争力的工资标准和僵化的分配制度无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这种分配制度造成的结果就是使整体的工作效率低下和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1.2对内缺乏公平性。由于分配制度的刚性特点,公立医院现行的工资基本上是能上不能下,能增不能减,形成了终身待遇,部分公立医院虽然在原有的职称等级工资制度上增设了奖金等分配项目,但是在实际炒作中依然存在平均分配的现象,即使有所区别,也主要是通过职称系数来拉开差距,由此这种制度导致了内部的分配不公平,也打击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1.3酬薪结构不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公立医院在薪酬结构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性工资所占比重过大,绩效工资部分过小,起不到激励的作用。目前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很不规范,有些公立医院考核制度不健全,不论什么专业,什么岗位人员的考核标准都是一样的,考核内容也比较死板,不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其考核的内容难以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业绩和贡献,这就导致了薪酬和绩效考核脱节,使分配缺乏依据,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1.4忽视了医务人员的参与,不同岗位没有区别。强调医务人员要参与薪酬分配,目的是增强医务人员对医院的认同感,但现在公立医院制定分配制度时,几乎没有医务人员参与,更没有考虑到医务人员意见,由于没有对每一个岗位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前,每个医务人员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重要,常常感觉到不公平,如果能让医务人员参与分配制度的制定,他们会对自己的岗位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自己岗位的价值和实际贡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临床一线、护理、行政和后勤人员的薪酬分配没有区别开来,高精尖人才的工资和普通医务人员的工资档次没有拉开,也不能

体现出来不同劳动强度的岗位之间的差距,导致医务人员的不满和抱怨。

1.5缺乏灵活的激励措施。公立医院分配中的薪酬基本上就是指经济性薪酬,而非经济性薪酬往往能够更好的体现人性管理,因此工作环境、工作氛围、能力培养、个人发展以及职业安全等非经济性薪酬的激励作用是经济性薪酬不可取代的,只有各种激励措施配套使用,才能真正的起到激励效果。另外医务人员的超额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和奖励,也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2公立医院分配制度现状存在的主要原因

2.1公立医院的角色定位模糊 运行机制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权与责相离或相悖,改革的政策取向难以进一步明确。

2.2人员认识不到位 人们在观念上还是受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分配机制的束缚,认为公立医院是国家确保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给医院的改革带来了障碍。虽然医院内部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力度较小。铁饭碗和大锅饭仍然是公立医院分配的主旋律。

2.3分配机制不完善现行工资基数低、差别比较小,不能从根本上体现知识、技术的价值。医院为了照顾部分高技术人员,制定了专家门诊、业余服务等办法增加医务人员的收入。管理人员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创收上,结果是越分越不公平,多劳不能多得,极大的损害了多数职工的积极性。

2.4 政策法规不配套 部分公立医院在人事部门关于医院的人员编制标准明显滞后,不管事大型综合性医院还是中小型医院,普遍存在人浮于事的大包袱,特别是对于中小医院来说,冗员的分摊成本更高,造成了医院的负担过重,浪费严重,然而公立医院不享有民营医院那样对人事、分配制度的充分的决定权,其必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方面的有关政策。

2.5 医院服务价格体系尚未建立,医院补偿体系不健全目前的价格体系未能体

现医院的高技术、高风险的特性。劳动量过大,医护人员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但是相对的收费却较低,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也不能在提高医院价格、增加医疗收费中取得补偿。公立医院作为社会福利性事业单位,还要承担许多社会公益性事业,无疑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公立医院为了自身的发展,要进行必要的扩建和医疗设备的添置和更新,政府财政拨款有限。

3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解决对策

为了提高公立医院的效益与效率,提升公立医院的竞争力,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符合公立医院特点,技术复杂程度、劳动强度、职业风险、职业道德、工作业绩等与个人薪酬挂钩的分配制度。

3.1根据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的要求,医疗机构的分配制度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公立医院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既要坚持效率优先,根据个人能力和实际业绩的差别,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打破平均主义,才能真正的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兼顾公平,防止出现因为收入差距拉的过大导致两极分化严重;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从而留住人才,拉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收入差距,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的价值,从而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3.2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在医院的分配制度中,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对外竞争力和保证内部的公平性,在制定分配制度时要参照外部因素,降低与外部其他医院分配的水平差距。

3.3进行岗位分析与评价,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对岗位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围绕岗位承担的责任、岗位承受的风险、岗位工作的复杂性和岗位任职的资格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包括对全院、局部、科室、专业、某些关键绩效指标

所承担的直接或者间接地责任;岗位所承担的风险包括岗位风险易发程度、抵御风险发生后所承担的责任。岗位工作的复杂性包括技术难度和技术含量,技能的复杂程度,基本工作量的大小,工作时间的不规律程度,工作范围所涉及程度,工作沟通程度,对创新的要求程度等;工作任职的资格条件包括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及更新要求程度,经验资历方面,职称要求,经验与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根据以上因素建立岗位评价体系,确定每个岗位的价值,从而根据医院的实际确定每一岗位的具体薪酬标准。

3.4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政策新的医改政策明确了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将逐步归到财政补偿和服务收费两个渠道,要保障符合规划建设发展的经费需求和弥补运行经费的不足。此外,本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改革财政对公立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投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公立医院的发展的平衡和可持续性。应建立医疗服务定价新机制,建立专门的机构,综合构成医疗服务成本和体现劳动价值的所有因素,科学的测算医疗服务的真正价格,每一时期公布医疗服务的基准价格,再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不同医疗服务的价格并实行动态监测管理,以达到除政府财政外的收费补偿及时到位。

参考文献:

[1]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现状之研究[R].张振敏.经济师.2008,7:188-189.[2]我国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的探讨[R].许江滨,孙晓杰.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20-822.

第五篇:浅析新常态下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思考

关于2022年新常态下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情况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以来,xx市委统战部紧紧围绕

“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激发发展新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工作要求,认真研究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紧扣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广泛凝聚人心,整合资源,提升效能,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成效。

一、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经验

1、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氛围更加浓厚。建立健全“季度座谈会”制度,适时召开党外代表人士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听取征求党外代表人士对xx市经济发展、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等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修订和完善了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民主党派支部“五有五好”建设的意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思想、组织和能力建设,围绕深化改革与民生改善等课题深入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21年,xx市委上线“学习”app,民主党派想篇调研文章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纳入决策。加大党外人才工作力度,做好党外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必配部门党外领导干部全部配备到位,贯彻落实“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政策,做好党外人才的发现培养,推荐优秀党外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交流任职,高度重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2、民族团结、ZJ和谐的政治局面更加稳固。完善民族ZJ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市、镇(街区)、村(社区)三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网格化管理效应。加强民族政策宣传普及,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彻《ZJ事务条例》,开展“ZJ政策法规学习月”和星级ZJ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开展ZJ场所财务专项检查或审计,依法加强对ZJ场所的管理和对ZJ活动场所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分类指导,妥善开展基督教私设点治理工作。加强联合防控,着力做好ZJ反渗透工作。深入开展中央ZJ工作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一步做好ZJ活动场所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改工作。持续抓好ZJ活动场所审批登记、建设管理、乱建滥塑、人员管理和互联网ZJ信息的监管工作,健全横向、纵向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非法ZJ活动的打击处置力度,形成维护ZJ领域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四进”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动ZJ进一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成果更加丰硕。积极融入全市“双招双引”大循环,先后引进总投资xx万元以上的大项目xx个,总投资xx多万元,连续多年在全市考核位列一档。在“抗疫情、促发展”中积极向前,勇于担当,印发了1000份《致全市统战成员的一封信》,动员全市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疫情期间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抗疫情、促发展,统战领域抗疫热情高涨。xx市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向xx市公安系统定向捐赠医用酒精、口罩、藿香正气水等防疫物资xx余万元;ZJ界捐赠善款和物资近xx万元;海外华人华侨也踊跃捐款捐物,共计x个国家x个海外侨社团、3名侨胞慷慨相助,捐赠口罩x万只、防护服x万套。在精准扶贫上用计用力,积极参与。

制定了《xx统一战线助力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市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了“贫困户+统一战线干部+统一战线成员+非公企业”四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中开展了向贫困村“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送温暖”四送活动。在服务非公经济上全力以赴。以贯彻《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主线,将xx集团等xx户企业列入全市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名单,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包帮机制;开展“送政策上门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通过召开政策宣讲会、送政策上门等形式,深入企业讲解我市政策。开展基层“五好”商会创建活动,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成立行业协会。贯彻对台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和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台商台胞服务和权益保障工作。

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空间,鼓励引导台(侨)资企业转型升级。健全落实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信息资料共享的海外大统战工作体系。加强与港澳台海外重点爱国社团、侨团间的联系,发挥港澳同乡会、各级台协组织的交流平台作用,鼓励和支持广大港澳台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岸三地的经贸文化交流。2021年,创新实施“345”工程,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即,打造了三大网络服务中心。依托三大中心,聚拢了一批思想端正、技术过硬的网络人才、新媒体人士入驻,为xx代言;“4”即,建立了走访座谈、“直通车”办理、企业评价、调度督导四项制度,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务服务成效,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5”即,搭建了招商引资平台、经贸交流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营造了公平、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全方位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工信局等部门联合打造了xx市青年“创二代”企业家培养工程——“xx计划”。首批xx名“创二代”企业家于xx月到深圳华为坂田基地参加了为期x天的实践学习。

二、当前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统战工作广延化。当前,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新的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不断产生,统战工作领域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范围从过去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ZJ界人士、非公有制人士、港澳台同胞和出国、归国留学人员扩大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等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不仅统战工作的面迅速扩展了,对象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了。目前,xx个民主党派和x个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成员x多人;有ZJ团体x个,x活动场所x处,教职人员x人。此外,xx的新社会阶层人士数量也很庞大,市场主体近x万户。统战工作对象的变化和数量的增加,使统一战线团结的面更宽,原来以条为主的统战网络无法实现对统战成员的有效服务与引导,出现了一些工作盲区。比如,对新媒体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网络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虽然做了一些努力,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摸底,但是仍然没有破题,整个工作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2、统战对象复杂化。当前统战对象的流动性、差异性和思想多元性并存,社会成员加速流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统战对象的流动不仅仅是地域的流动,他们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中频繁流动。例如,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下,有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随时有可能被挤出市场竞争领域,加入到别的社会阶层中去,但同时又会有其他社会阶层的人士加人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对象的流动性、差异性和思想多元性给统战部门掌握情况、建立组织、开展活动增加了难度,传统的统战工作方式难见成效。再比如,自由职业人员包括画家、作家、书法家,也包括小家电维修技术人员,彼此间虽存在共性,但也有较大的差异化,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

3、统战资源分散化。有效开展统战工作取决于统战部门实际掌握和控制的各种社会资源的多少。由于基层统战资源相互之间缺乏协调与统筹,制约了资源的整合和人才优势的发挥,其功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使用。以落实“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政策为例,该项政策的落实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相关部门对落实该项政策都具有不可代替的角色定位。各级党委承担着落实该项政策的主体责任;统战部门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具有主导作用,担负着落实该项政策的主要责任;组织部门是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职能部门,担负着落实该项政策的重要责任;人事部门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落实该项政策的协作责任。实际操作中,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的信息资源往往不能被很好地整合利用,各层面对留在党外人才标准的把握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留在党外人才质量。统战资源的分散化,使统战资源难以整合,人才优势难以发挥,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从而削弱了统战工作的成效。

4、统战力量薄弱化。近年来,xx市对统战工作十分重视,人财物投入逐年增加,队伍不断充实,但随着统战工作重心不断下移,范围不断扩大,成员不断增加,仍存在“上热、中冷、下凉”的问题。从中间层面看,虽然镇(街、区)按照要求都配备了统战委员,但绝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专职,大多没有配备专职统战干事,基层统战力量严重不足。从最底层面看,绝大多数村、社区的党组织都没有配备专职统战委员,普遍认为统战是上级部门的工作,基本不做统战工作,即便有统战联络员,也往往身兼数职,实际工作也往往流于形式。另外,统战干部素质与统战工作要求也不相适应,少数统战干部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专业能力和素质,观念落后,工作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统战力量的削弱,使基层统战工作往往忙于应付,工作效率较低,深度不够,从而进一步导致统战部门的权威受损,其在统战成员中的影响力和亲和力逐步下降。

三、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1、以整合为手段,以服务为灵魂,树立“双赢服务”的统战工作理念。“统战部的工作就是团结服务,修桥补路”,因此要整合各类人力、物力与财力,整合各类统战资源、平台与载体,为统战成员提供更加多样和优质的服务。例如,盘活镇(街、区)统战人士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为镇(街、区)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整合镇(街、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化、科教、场地设施等资源,有偿或无偿地为统战人士开展活动服务,实行资源共享,解决因无经费、无场地开展统战工作活动问题。把统战工作寓于各项具体服务之中,推动统战成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咨询服务、招商引资等活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统战工作为统战成员服务,统战成员也为统战工作服务,最终实现良好的互动和双赢。统战成员为统战工作服务既可以更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获得社会成就感,又可以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双赢服务”是开展基层统战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可以大大增强统战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以法治思维和柔性手段来推进统战工作。过去许多统战政策得不到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制度,执行起来弹性大、随意性强,效率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对于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摆上党委工作议事日程、提升工作实效意义重大。要按照《条例》精神,不断健全统战领域的工作机制,在落实党委领导责任、政党协商、ZJ管理、党外干部使用等方面出台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的实施细则,不断加大对基层统战工作的指导和关心力度,特别是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工作目标上多提硬性要求,不说原则话,最大限度杜绝人为因素,克服“上面重视、下面忽视”“党外重视、党内轻视”的现象,为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发展创造条件,确保统战工作有法可依并落到实处。与此同时,统战成员分布呈现出的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的特点要求在工作中善用统一战线特有的平等相待、民主协商、和风细雨、循循善诱等柔性工作手段,以柔性之美在意识形态深处发挥作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人、感染人、凝聚人,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共同价值取向。

3、用与时俱进的统战方法手段来适应统战工作新形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今天的统一战线已由过去革命的统一战线变成了爱国的统一战线,统战工作的对象、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涌现,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单纯依靠简单的行政手段等传统的统战方法已经难以奏效,必须在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把握好“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要充分尊重不同阶层、政党、团体乃至民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要努力寻找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点,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做好统战工作的联谊方式和交流方式,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来解决工作思路保守、工作手段老套的问题。

四、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意见建议

1.要切实发挥好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统战领导小组是增进统战工作权威、保障统战工作高效开展的总抓手。要从健全制度入手,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情况通报、联席会议、信息交流等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全面加强对县域统战工作的领导、研究和部署,形成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战部门全面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2.加大统战工作在岗位目标考核中所占的比重。目前,统战工作在岗位目标考核中,相比组织、宣传、政法等常委部门所占比重明显偏低,造成基层在执行过程中,对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部门单位开展统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建立。因此,建议加大统战工作在考核中所占分值和比重,真正让基层重视统战工作、研究统战工作、支持统战工作。

3.加强宣传,为统战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全社会对统战工作的知晓率和认识率普遍不高,对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建立。因此,建议各级从加强舆论宣传入手,全面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

下载医疗新常态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疗新常态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新常态下公安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

    浅谈新常态下公安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从公安部提出“金盾工程”至今,我国的公安信息化工作已开展十几年,信息化建设硕果累累,建设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

    党课教案 授 课 人:胡凤楼 授课对象:党员、干部 授课时间:2015年3月18日 授课地点:区安教室 教学内容:“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主题教育 教学方法:面授 教学目标:党员要转变思想......

    新常态下的

    新常态下的“坚守” 大德小学 李锦花 遥远的西北大漠,有一种胡杨的树种,它们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这沙漠里健壮而睿智的勇士,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诠释......

    新常态下文化建设

    新常态下文化建设 今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演讲,主题是“谋求持续发展,共筑亚太梦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而这个引人注......

    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要敢于亮剑。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也都证明......

    人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人大组织制度从1954年我国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来,经过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与我国政治体制相适应、较为完整有效的人大组织体......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 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本文则对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语......

    新世纪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新世纪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党的建设是在社会—政党—国家的政治架构中展开的,必然受到社会、国家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们的国家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