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0年选人用人十个关键词解读
30年选人用人十个关键词解读
改革开放30年来,选人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展开、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从中选出了十个关键词,这些词折射了我们干部人事制度变迁的轨迹。
关键词一: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接班问题,还要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随着一大批“四化”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成功地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确保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
关键词二: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一是改革领导体制,减少副总理人数。二是废除干部终身制,建立退休制度,规定部委正职65岁、副职和司局级60岁退休,促进了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的实现。三是精简机构人员。
关键词三:权力下放
党中央于1983年决定,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一是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下管一级、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管理体制。二是调整和改进干部管理办法,改变条块分工不合理、层次头绪过多、任免手续繁琐、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现象,提高干部管理效率。三是开始进行干部分类管理探索,根据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同情况,探索厂长、所长负责制相配套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四是开始建立后备干部制度,进一步促进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建设。
关键词四:公务员制度
在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党中央在总结前一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全面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当前重点,强调“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经过八年多上上下下多次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行,并在国务院六个部门、两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机构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
关键词五:企事业单位聘用制
按照党的十三大关于分类管理的原则,中组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各类事业单位普遍开始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人员退出机制,各方面改革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1%的事业单位推行了聘用制度,59%的事业单位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岗位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关键词六:公开选拔
在党政干部制度改革方面,中共中央在2004年下发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提高了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程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已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到2006年底,全国共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1.5万余人,其中厅局级390余人,县处级3800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共20余万人,其中厅局级500多人,县处级2.5万人。有的地方探索厅处级联考、分类选拔的方式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工作,即省(区、市)、市(地)联合公选厅、处级领导干部,统一发布信息,统一组织报名,统一考试阅卷,统一公布结果,规范了操作,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一系列扩大民主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了选人视野,拓宽了选人渠道,丰富了干部选拔方式,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关键词七:干部能上能下
2004年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等法规文件,选人用人上有效地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规范党政领导的正常流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扩大了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动了扩大民主等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2004年至2007年,全国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领导干部共有6824人,其中引咎辞职305人,责令辞职1204人,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有245人。河北省、山东省青岛市等地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继续探索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标准和调整办法,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力度不断加大。
关键词八:《公务员法》颁布
2004年“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五种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和长期做好法律草拟工作的基础上,2005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开始走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轨道。
关键词九:总书记的“格外关注”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宁夏视察的时候强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形成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抓住了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十:用人“六大导向”
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干部选拔要遵守“六个导向”,即: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这六个导向既是对干部“四化”标准的发展和丰富,也是对过去几年干部选拔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第二篇:改革开放30年选人用人制度十个关键词解读
改革开放30年选人用人制度十个关键词解读
2008年12月11日09:51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改革开放30年来,选人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展开、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从中选出了十个关键词,这些词折射了我们干部人事制度变迁的轨迹。
关键词一: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接班问题,还要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随着一大批“四化”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成功地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确保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
关键词二: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一是改革领导体制,减少副总理人数。二是废除干部终身制,建立退休制度,规定部委正职65岁、副职和司局级60岁退休,促进了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的实现。三是精简机构人员。
关键词三:权力下放
党中央于1983年决定,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一是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下管一级、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管理体制。二是调整和改进干部管理办法,改变条块分工不合理、层次头绪过多、任免手续繁琐、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现象,提高干部管理效率。三是开始进行干部分类管理探索,根据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同情况,探索厂长、所长负责制相配套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四是开始建立后备干部制度,进一步促进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建设。
关键词四:公务员制度
在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党中央在总结前一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全面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当前重点,强调“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经过八年多上上下下多次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行,并在国务院六个部门、两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机构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
关键词五:企事业单位聘用制
按照党的十三大关于分类管理的原则,中组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各类事业单位普遍开始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人员退出机制,各方面改革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1%的事业单位推行了聘用制度,59%的事业单位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岗位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关键词六:公开选拔
在党政干部制度改革方面,中共中央在2004年下发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提高了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程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已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到2006年底,全国共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1.5万余人,其中厅局级390余人,县处级3800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共20余万人,其中厅局级500多人,县处级
2.5万人。有的地方探索厅处级联考、分类选拔的方式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工作,即省(区、市)、市(地)联合公选厅、处级领导干部,统一发布信息,统一组织报名,统一考试阅卷,统一公布结果,规范了操作,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一系列扩大民主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了选人视野,拓宽了选人渠道,丰富了干部选拔方式,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关键词七:干部能上能下
2004年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等法规文件,选人用人上有效地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规范党政领导的正常流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扩大了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动了扩大民主等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2004年至2007年,全国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领导干部共有6824人,其中引咎辞职305人,责令辞职1204人,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有245人。河北省、山东省青岛市等地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继续探索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标准和调整办法,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力度不断加大。
关键词八:《公务员法》颁布
2004年“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五种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和长期做好法律草拟工作的基础上,2005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开始走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轨道。
关键词九:总书记的“格外关注”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宁夏视察的时候强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形成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抓住了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十:用人“六大导向”
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干部选拔要遵守“六个导向”,即: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这六个导向既是对干部“四化”标准的发展和丰富,也是对过去几年干部选拔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人民论坛记者 康培 整理)
第三篇:十个关键词
专家解读十九大报告十大关键词
1.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摘要: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这是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的新判断。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完成了发展的阶段,开始向发展起来以后的方向迈进。如何把这个新判断体现到未来的发展实践中呢?我们自然需要新的指导思想、新的理论武装,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更大胜利的行动指南。
2.强起来
十九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中国“强起来”,体现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体现在发展更重质量的经济,寻求更有质量的增长;体现在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福祉的提升;体现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体现在绿色现代化引领发展,美丽中国建设成绩斐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5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展望新的5年,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还将继续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不懈努力,在世界舞台中心为全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主要矛盾
十九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东勃: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再到后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历程水到渠成的结果。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同样在与日俱增,不能再以物质文化需要简单概括,也不能单独依靠经济建设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更能够无缝对接,也咬合得更加紧密。而且,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已很难称为“落后”,新的主要矛盾的表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新判断。
4.“四个伟大” 十九大报告摘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同程度上都贯穿着“四个伟大”的总体思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也蕴含着“四个伟大”的完整逻辑。“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领导好、进行好这一伟大斗争,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5.全面小康
十九大报告摘要: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具体就是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意味着全国每个地方、每个人都不能落下,比如831个贫困县全部都要“摘帽”。这是一种非常刚性的时间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实到了决胜阶段。如果不以“决胜”的姿态实现这个目标,今后阶段的目标就难以展开。
6.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摘要: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新征程”不是空泛的口号和概念,其内涵包括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很多方面。提出“新征程”,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对现阶段的目标形成更加清醒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明确新时代的目标、任务、战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匹配、相吻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目标,必须要经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摘要: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8.土地承包
十九大报告摘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进一步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土地承包制度是农民普遍关心的关键问题,其影响非常广泛。在这一决定作出后,围绕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将出台新的政策,以保证政策的衔接性。这一系列新的政策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9.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十九大报告摘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以后,依法治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等说法的提出,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如何落实依然是突出的问题,也是老百姓集中关注的问题。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只有法律条文还不够,还有必要设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把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我认为设立领导小组就是对全面依法治国最大的组织保障。这一决定回应了当下社会对司法公正的呼唤,有助于用法律保护老百姓的权益,也是我国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10.青春梦想
十九大报告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伟:青年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具创造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绽放青春梦想,青年首先要构筑灵魂的归巢,不忘初心跟党走,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敢于吃苦,勤于实践,善于开拓,争当先锋,成就“奋斗的青春”。
第四篇:选人用人自查报告
关于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情况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深入开展选人用人工作自查的通知》要求,XX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并对照《通知》检查内容,对XX选人用人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详尽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多年来,XX一直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重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XX党委将学习贯彻《条例》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的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xxx省、市关于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政策、法规,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深刻领会《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精神实质,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强化程序意识,注重落实。
在选人用人工作方面,XX党委始终坚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法规精神和所要求的程序进行,一丝不苟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考察报告等程序,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随时完善单位的工作措施。坚持群众路线与组织考核并举的原则,全面考查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通过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对候选干部进行全面了解,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坚持 1
做到贯彻程序一步不缺,落实程序一步不错。
3、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保证选人用人工作的纯洁性、严肃性,XX首先围绕选好人、用好人,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社实际情况的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了民主推荐制度和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公示、开设举报电话、设立举报意见箱等方式,强化选拔任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有效的防止了违反选拔任用干部原则、程序和纪律的现象发生。用健全的制度、科学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在民主的监督下,把人选准用好。
4、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杜绝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XX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组织人事纪律,带头学习宣传干部选拔任用有关政策法规,深入开展了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工作,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高。经广泛、认真、深入调查了解,近年来XX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未发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任人唯亲、指定提拔、弄虚作假、造假骗官、到龄不退等选人用人不正之风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然我们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对《条例》学习不够透彻、配套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上级选人用人制度和《干部任用条例》,XX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选人用人配套机制。结合《干部任用条例》与《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选人用人配套机制,用纪律和制度规范选人用人工作。
2、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考察办法。根据不同职务、不同责任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干部考核考察标准,积极探索拓宽干部考核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扩大群众的参与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3、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通过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提高公开选拔的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推进干部竞争上岗。
4、建立调整不称职干部的有效措施。对在考核、干部考察中,经组织考核不称职干部的,坚决予以调整。
2014年8月18日
第五篇:2018选人用人报告
**公司选人用人自查报告
(2018.1)
根据上级集团人力资源部《关于开展选人用人工作检查的通知》(**人函(2012)095号)有关精神,**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精神指引下,结合**公司近年来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具体情况,对照通知要求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选人用人制度的情况
(一)建立健全选人用人制度
在制度建设方面,公司先后制定了《**公司员工招聘录用管理办法(试行)》《**公司岗位聘任管理办法》、《“四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考核评价办法》和《**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述职实施办法(试行)》。2014年,为规范干部队伍管理,整合原有的干部管理制制度,出台了《**公司中高层管理干部管理办法(暂行)》,包括干部管理权限、干部的选拔和任免、考察与考核、教育培训、干部轮岗交流、干部回避、干部任期与审计、干部奖惩等,通过抓好制度落实,不断加强和促进领导班子建设。为培养和激励人才、降低企业风险、促进各部门沟通交流、创新工作方式,制定了《**公司本部关键岗位轮岗暂行办法》。根据公司领导 1 班子民主生活会中提出整改措施的有关要求,为改进完善干部考评机制,进一步加大考评结果在干部选拔、教育培训、薪酬激励中的应用力度,加强考评结果的反馈,修订了《**公司“四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考核评价办法》。
(二)贯彻执行选人用人制度
1、在贯彻执行方面,**公司始终将公开选拔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2014年,创新人事管理机制,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积极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公司开展了对本部部门副总经理、子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的选聘工作,有10名干部通过公开选聘产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
**公司在公开选拔工作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对选拔政策、选拔要求、选拔结果都面向系统及应聘人员公开,选聘过程中严格考试考查程序、成立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根据业务能力、团队建设、工作业绩及答辩情况四个方面对答辩人员进行综合打分。经选聘答辩小组研究,根据分数高低,结合答辩实际情况,建议候选人。严格开展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对拟录用人选进行公示,有力保证了公开选拔工作在干部管理的环境下进行。
2、岗位招聘过程中,采用专业能力笔试、综合素质测评以及结构化面试等手段,力求甄选出适合公司的优秀 2 人才,并严格依照集团公司的规定,履行招录审批流程;坚持高标准选人用人,公司结合业务发展需要和岗位特点,在历次选拔工作中坚持高标准选人,对年龄、学历、工作经历、职业任职资格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为选准用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选拔任用中层管理人员的情况
1、**公司在中层管理人员选拔工作中能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干部及人事管理的相关规定,干部管理始终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在公司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干部考察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和政治工作部共同成立工作组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采取领导推荐、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及被评议人述职等方式,积极听取所在单位领导和其他同志对考察对象的看法;另一方面,通过与考察对象面谈,进一步了解其个人素质、心理、性格特点等情况,力求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干部调整聘任严格按程序进行任前公示,属集团管理的干部按照集团相关要求履行事前及事后备案程序。2013年1月至今(2012年集团选人用人检查以后),先后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管理干部进行了优化调整,调配干部共计71人次,满足了公司业务发展对管理干部的需要,努力改善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干部平均年龄为4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6%,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7%,有 3 效促进了公司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2、加强系统中层干部聘任规范管理。对全系统子分公司所有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梳理和备案,完成子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名册。加强了子公司在中层干部聘任上的规范管理,根据《**公司中高层管理干部管理办法(暂行)》,明确了要求,规范了聘任程序。
三、建立中层干部双向交流机制
为了推动本部和子分公司之间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人员的双向交流,我部在总结近几年干部交流工作的基础上,于2013年印发了《**公司子(分)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到总部培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并根据培养计划,开展选拔培养工作,已于2013和2014年实施四批干部培养计划,总计27人,培养时间均为三个月(或六个月),培养包括理论课程培训和工作实践,并于2014年派出本部2名员工到子公司挂职锻炼,为期一年。干部交流将形成干部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体系的情况
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体系,是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使用干部的基础性工作,是形成正确用人导向的重要举措。**公司在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体系方面,紧扣“三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全面体现德、能、勤、绩、廉等方面,以便于全面把握干部的综 4 合情况;必须抓住能集中反映干部素质和水平的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关键性内容;必须尽可能量化,考察过程中看重实绩,避免过于笼统或过于繁琐。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干部考核形式多样化,包括生产经营业绩考核、年终述职考核、四好班子考核、干部提职考核等。二是考核指标进一步完善,合理地确定考评对象关键性指标,更加注重对业绩和能力的综合考察,客观、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实绩状况。三是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注重奖优罚劣。
五、职工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和选拔任用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评价、建议和看法
**公司非常重视选人用人过程中的公开、透明,人力资源部与政治工作部每年不定期到**系统本部与各子公司进行四好班子考核。针对领导班子整体,评价指标为十二项,分别为政治方向、科学管理、企业党建、选人用人、团结协作、发扬民主、关心职工、维护稳定、反腐倡廉、改革创新、经营绩效、敬业诚信。针对公司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评价指标也是十二项,分别为:政治素质、领导水平、敬业精神、执行力、改革创新、团结协作、工作业绩、民主作风、廉洁自律、综合素质、表率作用、全局观念。通过测评打分的方式,综合考察公司班子在思想政治、经营业绩、团结协作和作风形象等方面,2013年底,5 经测评,各子公司班子整体得分均在90分以上。
六、深入开展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德才兼备、唯才是用、注重实绩、宁缺毋滥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上级集团公司选人用人的有关规定,切实把一些政治素质好、执行力强、完成任务出色、廉洁正派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为**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在具体做法上,一是严格遵守和执行干部工作有关政策法规。在选拔任用干部中,认真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和制度,严格按政策程序办事,始终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履行程序不走样,遵守纪律不放松。二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干部考察工作中必须由党务人员和人力资源部人员共同组成考察组,考察谈话交叉进行,做到过程的公开、透明,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对考察中某些方面有问题的干部严格纪律,决不允许带病上岗,树立了组织部门认真工作严格要求的作风形象,并通过领导及组织部门找个人谈话,指出不足和努力方面,起到对干部保护和激励作用。三是将选人用人违纪指标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中,促进开展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
**公司在集团人力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在选人用人工 6 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今后,我们将继续按集团公司要求,认真执行国家和集团有关干部选拔管理各项政策,按照集团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工作,同时,也恳请集团人力资源部和有关领导不吝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并给与帮助指导,我们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干部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和集团公司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能源企业作出努力。
二〇一八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