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元集团组建中电投四川中水能源分公司
金元集团组建中电投四川中水能源分公司
[日期:2009-12-17]来源:贵州电力网 作者:孙兆明
12月16日,中水公司召开了赴中电投四川中水公司工作人员座谈会暨动员会,中电投金元集团总经理刘立新出席了会议,中水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机关各部室负责人,以及即将赴四川中水公司工作的全体员工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总经理李俊主持。
总经理李俊首先作了发言,今天召开的会议是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的会议,意味着中水公司水电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思路的诞生,意味着中水公司的发展实现了跨地区、跨区域发展。毛尔盖河水电项目合作协议已于2009年11月18日签订,经金元集团公司同意,组建了中电投四川中水能源公司。今天的会议的目的在于统一思想,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挺进四川。总经理李俊就四川公司下一步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大家交流了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中水公司进入四川发展水电的重要意义。发展水电符合中电投集团的发展战略思路,是中水公司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是中水公司干部员工事业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电为核心,煤为基础,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是中电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思路,水电已作为中电投核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同行业相互之间优先争夺的主战场。从环境上看,火电是最大二氧化碳排放源,污染大,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水电。按照中电投集团、金元集团公司及中水公司的发展战略思路,到2010年装机规模达到70万千瓦,2015年装机规模达到130~150万千瓦,2020年达到170~200万千瓦。发展水电是中水公司生存的需要,因此到四川工作的同志就要肩负起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
在谈到抽调人员时,总经理李俊说:中水公司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赴四川的工作人员,你们是从公司系统抽调的精兵强将,是公司的骨干,是中水公司创建和发展历程中炼就出来的优秀干部和员工,是公司年轻员工的优秀代表,是可塑之才,同时是经公司党政联席会议充分酝酿和讨论后确定的,金元集团对你们的要求也很高,希望服从组织安排,在四川这个大舞台上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不辜负各级领导对你们的信任和重托,在四川一定能开创中水公司水电发展的新局面。二是要努力克服困难,高度重视工作的艰巨性。中水公司仍处在第二次创业阶段,创业是最艰苦的,一切从头开始,需要我们攻坚克难,既要有急迫感,又需要有一定的耐心,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线不放松。由于四川项目的交易是一种全新的方式,需要我们关注每一个工作细节,要认清本职工作,把握全局,既要完成好毛尔盖河水电项目的相关工作,又要积极开展好业务的拓展工作。毛尔盖河水电项目只是我们进入四川的一个切入点和起点,所以需要我们有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拓宽水电资源,力争到2015年实现水电装机200万千瓦。
为确保做好四川项目的各项工作,总经理李俊要求:一是各位同志要尽快进入角色,掌握毛尔盖河水电项目相关资料,正确领会项目交易的精神实质,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确保既定目标的最终实现;二是要团结合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你们代表的是中电投集团、金元集团及中水公司的企业形象,要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三是公司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和关心四川的工作,切实关注发展。四川是一个水电大省,我们要抓住和把握好机遇,积极捕捉好信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最后李总对赴四川工作的同志们说,舞台就在我们的脚下,让我们共同携手前进,共同来描绘公司美好的前景。
党委书记何渝远强调,四川公司的成立,是中电投集团、金元集团公司、中水公司的发展需要,希望赴四川工作的同志要把中水良好的工作作风,企业精神发扬光大,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大胆工作,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交流已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将成为一种常态性工作,希望各位处理好家庭关系,尽快进入工作轨道。
中水公司副总经理、四川中水分公司总经理冯建军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并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四川分公司的全体员工,从今天起全面进入工作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要高起点,高标准,把中电投集团、金元集团、中水公司工作作风、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带到四川,真正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色完成四川项目的各项工作。
金元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立新对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今天参加四川中水分公司座谈会,非常感动,到四川工作的同志们肩负着一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务。毛尔盖河流域水电项目的合作成功是中电投集团2009年发展史的一个全新亮点,也为金元集团下一步在云南发展水电奠定了基础:一是抓住发展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要做好毛尔盖河等几个项目启动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创造性地开展和拓宽工作,抓住信息,广交朋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做好四川其他流域项目的开发工作,增长我们的发展空间,为金元集团公司未来更好的发展做好准备。从今后金元的发展上看,首先要做好煤和水电发展,只有做强做大,有了利润和空间,才是我们办好企业的真正目的,力争2015年实现水电装机200万千瓦。二是抓住机遇,大踏步前进。对目前我们的项目要控制好工程质量、工期、造价,保证资金安全可靠是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同时,要做好生产准备工作,机组建成后要做到“发得满,管得住,玩得转”。三是发扬团队精神,到四川工作是代表的是中电投、金元集团、中水公司的企业形象,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让项目合作方看到我们是一支讲诚信和高素质的团队,希望你们要加强团结,相互支持和理解,拧成一股绳,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事业上成功了,才有我们个人发展的良好平台。四是要克服困难。正确处理好家庭和个人的困难,希望大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走出一步天地宽,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迎接工作,增强人生的积累,有金元集团公司、中水公司作为你们的坚强后盾,各种困难都能克服。五是希望各位珍惜机会,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人生的一个加油站,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后,刘总衷心祝愿赴四川工作的各位同志马到成功,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宁夏能源铝业)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集团)旗下的二级控股子公司。中电投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拥有火电、水电、核电、煤炭、电解铝等产业。
2008年12月26日,由中电投宁夏能源公司和宁夏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设立的宁夏能源铝业,全面负责中电投在宁夏项目的投资、建设、发展和生产经营管理。实施战略重组是中电投集团打造宁东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是支撑中电投集团宁东产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电解铝产业由此进入中电投集团三大主营业务。
宁夏能源铝业借助宁夏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秉承中电投“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企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按照“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符合中电投集团发展战略”的原则和公司“煤为基础、电为支撑、铝为核心,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方针,打造完整的煤-电-铝、煤-电、煤-电-化三条产业链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科学制订战略规划,加快项目开发建设,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几年内,宁夏能源铝业将成为结构布局合理、产业链群完整、环保水平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一流企业,为中电投集团公司“三步走”战略宁夏区域的实施和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0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公司党委和经营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电投集团公司“保发展目标、抓利润增长、促战略转型”“三大任务”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初步形成了以铝电产业链及铝深加工为特色的青铜峡产业基地,以煤电铝、煤电、煤电化产业链并举的宁东产业基地,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主的中卫产业基地,全年实现利润2.43亿元,其它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第三篇: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律法律风险防范的现状和对策
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由原中电投宁夏公司与原青铜峡铝业集团于2008年12月26日战略重组成立,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集团)的二级控股子公司,负责中电投集团在宁夏的项目投资、建设与开发。自2006年“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在自治区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公司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以增强干部职工法制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企业法制工作,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战略重组整合三年来,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法制工作,健全法律工作体系,完善法律工作机构,加强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公司法制工作水平逐步提高,步入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前列。
一、目前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现状
(一)机构不全,职能不强,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1、机构尚需健全,职能有待强化。一些企业尚未建立综合法律服务机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尚未形成经常性长效工作机制。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法律服务人员难以介入合同审查、合同谈判、经营决策、项目论证、工程招投标等重要经营活动,造成各项经济活动缺少法律审查环节,埋下许多经济隐患和经营风险。法律服务机构总体上职能不强,对依法维护企业权益重视不够,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法律工作与其他事务性工作混同,解决经济纠纷及法律问题的力度不大,效率不高。
2、专职法律工作人员较少,专业素养有待提高。许多企业缺少专职法律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业务能力相对较弱。在当前民事、经济纠纷日益增多的形势下,专职法律工作人员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一些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诉讼纠纷,往往是小事拖成大事,好事变成坏事。目前,企业法律机构的服务范围涉及到企业改制、合同管理、货款清欠、民事纠纷、对外协调、土地赔偿等诸多方面;由于人员配置不到位,专业素质不强,在法律条文的理解和具体操作上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法律服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没有发挥好从法律上进行“源头把关”的作用。
(二)缺乏法律和契约意识,经济合同纠纷增加。
1、合同法律意识不强,合同行为风险加大。这是当前企业经营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合同法律知识,在签订和履行合同中存在实体上及程序上的诸多问题,规范化程度不高,在合同标的、文本格式、履行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法律漏洞。实践中,有的企业在产品购销活动中,有时不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打白条、开空白合同书;由于合同书内容、条款残缺不全,责任追究无合同依据,这样就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往往授人以柄,难以保证合同目的实现,反而增加了合同风险系数;一旦发生经济纠纷,企业往往只能自食其果。
2、合同审查论证失严,违约责任条款欠缺。当前有的企业签订经济合同,对事先审查、论证、调研工作重视不够,风险意识不强;有的经营人员违规操作,甚至仅凭哥们意气、人情关系就草率签约,导致合同权利、义务设定失误,特别是造成违约责任条款残缺不全。这样一旦对方违约或者钻合同条款的漏洞,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近年来,一些企业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合同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合同担保设定违规,违约责任追究困难。企业在市场经济往来中,必然要与其他经济主体发生合同担保关系,有时为担保人,有时为被担保人。企业在签订重要合同时设定担保,可减少风险,保障履约。但如果设定担保时不规范,如担保人无担保能力,担保财产有权利瑕疵等,就会导致担保虚设,一旦发生违约,担保责任无法落实,责任追究困难重重。另外,有的企业在为其它企业提供担保时不够审慎,风险意识不强,有时会陷入被动,代人承担履约责任,却无法向被担保人追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无计可施。
二、该企业运营过程中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风险
内部风险来自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例如,由于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手段致使现金被挪用且追回不能,再如企业对重要技术人员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完善致使人才流失且不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外部风险是指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所产生的风险,是数量最多、最重要的风险,具体体现为国家法律、政策变动引发的商业机会丧失、收入减少等风险,投资风险,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产品责任风险,品牌形象风险等。例如,2001年当中国被批准加入WTO后,整个化纤行业,特别是中小化纤公司的前景变得灰暗起来。原因在于,化纤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技术经济特点,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拥有巨大规模和先进技术的韩国、美国的化纤产品将以高质低价的绝对优势入侵国内化纤市场。对化纤企业来说,这是法律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引发的法律风险。对此,很多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却无从或者无心应对,最终纷纷走向关闭、破产之路。对于内部法律风险,除了利用特定的风险制度防范外,还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横向、纵向沟通,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化解矛盾,当然这些工作的实施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予以支撑。对于外部法律风险,其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应当与企业的其它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如果没有其他管理制度的支持,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见,法律风险防范渗透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均有赖于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协助。
由于企业性质不同,所处环境迥异,其面临的法律风险的种类和应对之策更是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建立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之前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各种经营环境及经营流程、现有管理规定进行缜密梳理,将梳理出的问题融入到防范机制的各个要素中,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运行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系统保持协调一致。防范机制建立后仍要定期整理、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其中的变化,以便对防范机制作出必要的调整。
三、该企业法律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健全机构,强化职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健全法制服务机构,强化法律服务职能。要高度重视企业法制建设,健全法制机构,强化职能,形成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努力构筑企业法制的立体化工作网络,外靠法律中介机构,内靠法制机构,把企业经营活动置于法律的监督和保护之下。企业法制部门应当担负起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做到依法经营,科学决策,积极维护企业的各项权益,努力规避、化解市场风险,为企业经营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优化人力资源组合,充实法制机构人员。法律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法律服务的质量。因此,在建立、健全法制工作机构时候,要不拘一格,把精通法律、熟悉经营的同志充实进来。加强与政法院校的联系,积极引进法律人才;努力借助外力,聘用法律专家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经营与决策,防范、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3、重视法律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经营人员业务素质。鉴于一些企业经营人员合同法律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不高的现状,加强法律业务培训是关键一环。当前亟须建立、健全普及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结合岗位实际需要,对企管部门、供销科、财务科、审计科等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加大合同法、企业公司法、财税法、担保法、金融法等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法律业务水平,强化依法营销和市场契约意识。要通过制度化的经济法律知识和营销业务知识专门培训以及人才重组,建设一支精通法律、熟悉业务的专业化经营队伍,建立健全责权利一致的营销责任制度;从而保障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参与竞争,保障合同安全,减少合同风险,维护合同权益。
(二)规范法律服务工作程序,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1、完善法律服务工作程序,依法维护企业权益。法制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及时高效地处理各种经济纠纷,切实维护企业的权益。首先,对事关企业重大经济利益的案件,要慎之又慎,统筹兼顾,协调一致。接到案件后,要及时向上级单位汇报,争取支持,深入调查了解案件情况,研究确定法律对策。其次,在处理民事经济纠纷时,应积极主动的请当地政府参与协调、平息,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后,协调不成而引发诉讼的,要积极应对,制作法律文书,诉诸法院裁决;诉讼过程中,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妥善处理好各类经济纠纷;对法院判决或裁定要持辩证态度,深入分析,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申请执行或提起上诉、申诉。例如某企业历时7年最终圆满解决的微山亚龙公司煤炭洗选公司诉我方建筑物损坏索赔一案,即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2、建立重大经营活动法律审查机制,预防、减少企业经营或决策风险。法制部门、公司律师要全面介入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把好法律审查关。首先要健全采购、销售机制,预防、降低经营风险。企业法制部门和公司律师全程介入,审查合同等法律文书及法律手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并签署法律意见,并负法律责任,以降低物资成本和项目风险。对于重大工程项目,从方案设计到工程施工、监理,要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和项目责任人要实行工程项目终身负责制,减少项目失误,提升工程质量。其次,依法加大对外欠款的清理力度,维护企业经济权益。组织由专门法律服务人员参与的追讨债务小组,建立目标责任追究制度,对应收帐款重新梳理分类,对陈帐老帐,采取各种法律手段,通过拍卖划拨、以物折抵、延续债权等方式进行回收。最后,对各项开支行为进行严格审计和法律审查,杜绝违法开支现象;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则委托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提高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陷阱和风险。
1、建立、健全合同审查机构和管理制度,发挥内外部法律服务人员的作用。市场经济就本质而言,就是法制经济和契约经济;合同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交易手段。因此,企业要成立合同管理委员会,建立由法制部门全程参与的合同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合同管理员,各部门设立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形成统一领导,分口负责的合同管理网络体系,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合理。要制订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健全合同审查机制,实行合同签约人负责制和重大合同履行报告制度,促进依法审慎签约。合同负责单位、合同承办人要对合同的前期调查、谈判、签约、履行、验收、结算等全过程负责;对履行周期长、标的额大、复杂疑难的重大合同实行计划履行、定期报告制度,及时解决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要用好法律人才的专业化服务,引入法律中介服务机构参与重大合同项目的审查、论证及谈判;力求合同权利义务明晰,违约责任条款完整,最大可能的降低合同风险,提高合同成功率,维护企业权益。目前有的企业已建立了合同审查委员会和法律咨询机构,设立了专职公司律师或聘请社会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不仅成功地保障了合同安全,而且在维护合同权益,追究违约责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重视合同证据工作,做好合同公证、鉴证。由于缺乏证据意识,一些企业陷入“有理乏据”的尴尬境地,在经济纠纷中吃尽苦头,造成一些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法律注重证据。”因此,企业法制机构应当重视经济合同文本、凭据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旦涉及经济纠纷,要及时调查经济往来记录,查阅原始档案,搜集、保全相关证据,提高胜诉的机率。同时,要充分认识合同公证、鉴证的重要作用,对大额合同、重要合同依法进行公证、鉴证,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建筑安装工程合同要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鉴证,大宗大额合同,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公证机关公证,以防范、避免合同履行风险。
3、正确适用合同担保制度,预防、规避合同项目风险。合同担保制度对保障交易安全以及维护合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经济担保活动中,要严格遵守合同法、担保法的规定,设定担保的内容、程序要符合规范,真正用好合同担保制度,降低合同风险。具体而言,企业要求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应审查对方的担保资格以及用来担保的财产权利状况,并在合同中明确担保责任条款,一旦交易对方违约,可依法追究担保责任,实现担保合同权利。企业如果是做担保人或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要依法审慎设定,必要时可要求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以减小合同担保风险,保障经营安全。另外,要用好自己的合同权利,如先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追诉权、诉讼权等,维护己方利益,实现合同目的。
四、该公司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及成就
根据普法规划要求,公司紧紧抓住重点不放松,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把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作为“五五”普法重点对象。在领导干部学法方面,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法律培训、法律知识考试等,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突出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方面,重点普及《公司法》、《物权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等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在职工学法方面,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和民主管理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突出提高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能力。五年来,公司累计召开普法专项会议19次;举办法律讲座20期、普法学习班197个、普法宣讲员培训班5期;普法参考率达98%,合格率达100%;公司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刊发各类稿件424篇,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张贴标语283条,悬挂宣传横幅102条,展出宣传图版93块。2010年7月在全公司范围内举办了“五五”普法大型法律知识竞赛,获得了自治区普法办的高度评价。
公司在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普治并举,坚持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注重依法治企和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权益。五年来,采用法律手段依法清欠铝锭货款1800余万元,妥善化解了收购原加宁公司引起的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43起,依法进行了原青铝集团与中电投宁夏公司重组整合,开展了管控一体化的调整,法律在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和重大改革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制工作已逐步成为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小结
现代企业要有效进行现代化管理,防控与化解企业法律风险,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监管制度。企业的设立行为、决策行为、管理行为、生产行为、经营行为,通过健全制度、理顺流程、完善表单、规范文本加以约束与规范。企业只有根据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企业风险监管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作出明确规定,才可能实现对企业法律风险全程的动态监控。同时,对于企业风险监管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修改,保证企业风险监管制度合理合法并符合企业长远战略目标。
第四篇:陕西组建第三大能源集团-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组建第三大能源集团-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7月6日,陕西第三大能源集团公司--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榆林,54%的土地下都埋藏着煤炭的能源之都,一个国家规划的大型煤炭建设基地,一个让外界钦羡不已的黑金之地,在经过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十年黄金期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型能源企业。7月6日,陕西第三大能源集团公司--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仪式简单而低调,一如陕西人一贯的作风。
“我们将按照省政府组建榆能集团的批复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理清发展思路,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深化资源转化,提升产业水平,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人才要效益、向项目要效益’的理念,走出一条又快又好的发展路子。”榆能集团掌门人王荣泽用榆林乡音透露出陕西第三大能源集团未来的轨迹。
尽管王荣泽的发言显得低调而谨慎,但业界人士都十分清楚,陕西榆林能源集团公司成立,对整个陕西能源发展和布局的意义--亿吨级的产量目标,整合榆林市现有优质资源,以深化当地资源转化为责任,以科学技术引领为理念,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框架„„这一切都让榆能集团充满了生长的张力,也成为陕西能源行业让人期待的新星。
榆林,54%的土地下都埋藏着煤炭的能源之都,一个国家规划的大型煤炭基地,一个让外界钦羡不已的黑金之地,在经过中国煤炭十年的发展黄金期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型能源企业。尽管落户榆林,但是陕西榆林能源集团的意义远在区域经济之上。《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提出的“四区一基地”战略定位中,如果没有一个属于这一地区的规模企业是难以想像的。产能上,陕西“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6亿吨原煤产量目标中,新成立的榆能将独自承担5000万吨。
转化上,重大影响力的大型煤电、煤化能源产业将以榆能为平台进行打造。
制度上,现代企业制度的架构为陕西能源企业的发展寻找着深层次的力量。
当我们为榆林诞生这样的企业而感到高兴时,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港秦皇岛积压了史上最多的煤,同时煤炭价格半年下跌近两成。更有专家预测,中国煤炭十年黄金期已过,煤炭冰冻期将至。
是陕西能源的时至势成?是榆林能源的锦绣前程?抑或是全球能源形式下的凤凰涅盘陕西榆林能源集团似乎要承载的很多很多。
亿吨产能的榆能目标
对于任何能源企业来说,产能无疑就是塔之基、河之源。“没有产能,任何发展都是纸上谈兵。”身为陕西省能源局长的贺久长非常清楚产能对于新组建的陕西榆林能源集团的意义。王荣泽在揭牌仪式上的承诺是:“到‘十二五’末,集团煤炭产能达到5000万吨,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而在6月18日,省长赵正永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上对榆能的要求是,打造亿吨级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也许对于像陕煤、神华这样的企业来说,这样的目标并不算困难,而对整合后现有产能仅为1895万吨的榆能,还是需要十二分的努力的。
榆能的压力,王荣泽是十分清楚的,尽管这位身材魁梧的董事长看起来充满了陕北人特有的豪放,但是对于榆能的发展他竟是心细如发:“通过挖潜和技术升级改造,现有资源可以达到2300万吨。其余的就要靠新的资源配置了,我们现在正在申请快速启动乌苏海则、郭家滩和吴堡横沟三个大型矿井。预计乌苏海则建成后产能将达到1500万吨、郭家滩为1200万吨、吴堡横沟为300万吨。这样就初步达到5000万吨的‘十二五’目标。”
对于一个综合性的能源企业,榆能的发展框架绝对不仅仅局限在煤炭生产这一个方面。火电控股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完成煤化工转化项目煤制甲醇、合成氨、捣固焦建设,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到“十三五”末,通过扩大产能,配置煤炭资源,煤炭产能达到1亿吨、火电控股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完成煤制油等转化项目建设,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以上。榆能全面建立着一个属于榆林能源企业应有的光荣与梦想。
“我们必须把榆能建成高素质的能源企业,特别是在科技创新能力,它将成为榆能的最大竞争力。”榆林市市长、“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筹备领导小组”组长陆治原说。
“我们将以提高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努力建立能源领域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让科学技术成为榆能的第一生产力。”王荣泽规划着榆能的科技未来。
让能源的华丽转身更有资本
十年前,第一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在榆林召开。那时陕北的能源发展远不是今天的规模。然而,煤向电、煤电向载能工业、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三个转化”战略的勾画,足以看出当年领导者们超前的眼光。
十年后,依然在榆林,赵正永省长明确指出:“十年发展,坚持‘三个转化’是能化基地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而此时诞生的榆林能源集团注定需要承载“三个转化”战略所赋予的意义。从榆能集团所吸纳的六家能源企业,也不难看出陕西建立榆能的长远考虑。榆神煤炭公司、煤炭运销集团、煤炭出口集团、资源勘探公司、盐田开发公司、煤炭物资经销公司,他们是榆林市国资委监管的六家能源企业,注册资本金总计12.52亿元。这些企业不仅长期经营着煤炭生产和销售,同时在发电、供热、盐化项目上也多有建树。
“集团公司围绕资源勘查转化、煤炭开采与运销、发电与热力供应、煤炭出口4个板块,按照债随资走、人随资走、业务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对子公司进行整合。”王荣泽对榆能未来的转化战略成竹在胸。
而在榆能的筹建框架中我们更是能清晰地感受到,榆能对实践“三个转化”战略的力度。煤盐资源勘探有限公司。由原市资源勘探公司、盐田开发公司组建成立,属榆能集团全资子公司。其主要职责是,对榆林境内外各种矿业资源进行投资勘探。持有矿业权管理职能,采取参股合作、合资、收购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储备。参与煤炭生产转化、盐化项目建设、盐资源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盐和盐化产品的运销。
榆林煤炭集运公司。以市煤炭运销集团为主,整合市煤炭物资经销公司及能源类企业的煤炭运销业务组建成立,属榆能集团控股子公司。其主要职责是:经营全市煤炭集装站;统一负责全市煤炭铁路运销专线计划的管理、落实;集团公司各子公司所生产原煤的运销业务;煤炭物资、五金交电的经销。
榆林煤电热有限公司。以榆神煤炭公司为主设立,属榆能集团控股子公司,其主要职责是:筹建大型热电企业,开展煤电热联营,承担现有煤矿的资源开采,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营,市区供热业务。
榆林煤炭出口有限公司。对原煤炭出口集团公司进行更名,属榆能集团控股子公司。主要职责是煤炭出口、内销、中转及原有生产经营业务。
“我们将依托原有方圆化工等化工企业迅速做大化工板块,同时加紧建设大型坑口电站,让我们生产的电能通过国家高等级电网进行对外输出。未来我们还将依据地域优势筹划建设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让榆能成为一个全产业链的先进能源企业。”王荣泽说。
在榆能的蓝图中,我们很容易找出陕西对能源转化,能源输出模式的期待。
“榆林建立的能源企业努力实践能源转化战略,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他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是给其他到这里来投资的企业作出了一个标杆,其他的利益诉求会在这样铁的要求下变得苍白。它将是榆林乃至陕西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对于统揽着全省能源发展的能源局长贺久长来说,他更希望看到榆能起到的转化带动作用。
“如果说过去零散的资源不利于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在榆林能源集团成立后,雄厚的资本将使榆林能源发展实现华丽转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说。
“榆能不仅仅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三个转化’战略,更要加快实现‘三个深化',即化工产业高端化、电源建设大型化、载能工业特色化。同时要推动榆能实现’三个转变‘,即向更加注重生态环保、能源民生和社会和谐转变。”陆治原市长似乎要用“三个转化”、“三个深化”、“三个转变”完成对榆能更深层次的期盼。
属于榆能的制度期待
“我从干能源行业以来,一直希望有这么一天,让能源产地的人民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这对于资源地的人民来说是一种回报,会增加凝聚力和热情,他们会为此而骄傲。”贺久长对陕西榆林能源集团的建立充满了深情。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榆能所能拥有的凝聚力必须建立在一个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它也为陕西能源企业的制度发展提出了时代命题。
我们所能了解的是,榆能集团与下属有关企业是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形成集团总部、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并存的组织架构,职能定位和内设机构做到人事、资源、规划、资金统一垂直管理。
“人事统一管理,就是榆能集团对人事和人力资源规划、计划与配置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完善的管控体系;资源统一管理就是省、市政府配置给榆能集团的煤炭资源,由榆能集团统一配置管理;规划统一管理,包括研究与编制榆能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拟定集团公司重大项目投资方案,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分解集团发展目标;资金统一管理是通过建立资金结算中心(财务公司),实现资金的统一筹措、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王荣泽一一解释着四个统一管理的细节。不难看出这样的管控模式发挥出了国有企业最大的凝聚力,极其有利于发挥大集团作用,使企业形成规模效应。榆能的组建框架也显示了这样的管理力量:
榆能集团(一级企业)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行使重大决策、选择经营者和资产收益三项权利,对所属全资、控股子公司(二级企业)行使战略管理、产权管理、资源配置、运营监控、投融资、专业服务六项职能。集团公司下设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对集团公司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遵守集团公司章程,执行集团公司重大决策。
“我很担心这样的大型能源企业的建立虽然有利于提高煤炭生产的规模效益,加强政府调控能力,但是却挤压了民间资本的出路。”白永秀院长很直接地道出了自己的担心。
“原本还计划在榆林进行下一步投资,现在出现了这样的巨无霸,估计要想获得资源会更难了。”某民营企业家道出了自己的担心。
“另外我还看到榆能集团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市国资委行使股东会职权。这样政府的权利会更加集中,不利于决策民主化,也不利于让市场力量推进经济发展。”作为多年研究经济规律的专家,也作为一个地道的榆林人,白永秀更希望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能源企业。
制度,是大多数国有企业需要面对的最大课题。好在榆能有自己的打算,“榆能建立后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能源企业;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对集团资源进行整合,尽快走向资本市场。”王荣泽还是一贯简单而低调的回答。尽管还算不得完美,但是榆能已经做好了建立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的打算。
无论如何,作为陕西建立的第三大能源企业,这本身就足以让陕西人引以为傲,不论还有什么样的道路要走,我们都期待着陕西榆林能源集团能走出一片欣欣向荣!
来源:
第五篇: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章程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立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法律地位和行为准则,保障集团公司的合法权益,规范集团公司的管理和运作,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其合法权益和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集团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在境内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以下简称所出资企业)和分公司、代表处等分支机构。集团公司以其出资额为限,对所出资企业承担有限责任。
第三条 集团公司的中文全称: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集团公司英文名称: China National Coal Group Corporation。
集团公司的法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乙88号。
第四条 集团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维护国家利益,自主进行各项经营活动。
第五条 根据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有关规定,集团公司接受国资委派出监事会的监督,支持监事会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集团公司接受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
第二章 注册资本、经营宗旨和经营范围
第六条 集团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453728.2 万元。
第七条 集团公司的经营宗旨是: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保值与增值,依靠科技进步,深化企业改革,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着力发展煤炭生产与国内外贸易、煤焦化、煤层气、煤电铝和煤矿装备、科研设计、工程建设等产业,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第八条 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经营范围为:组织所属企业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炭焦化和制气、煤层气开发、电力生产、电解铝生产和铝材加工、煤矿机械设备制造、科研、勘察、设计、工程和设备招投标、工程建设施工和监理;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包括煤炭出口,其他国家规定的专营进出口商品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等特殊商品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开展对销贸易和转口贸易;煤炭经营;矿产品和机械设备的国内销售;焦炭、煤炭制品的销售(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除外)。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集团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为集团公司法定代表人。集团公司设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根据集团公司章程的规定和总经理的委托履行相应的职责,协助总经理工作,并对总经理负责。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由国资委管理。
第十条 总经理负责集团公司的全面工作,主要行使下列职权: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执行国资委的决议,向国资委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请示、报告工作。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重大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制定和实施经营计划及其他重要生产经营决策。
(三)组织制订和实施集团公司财务预、决算方案。
(四)组织制订集团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五)召集并主持总经理办公会议。
第十一条 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以下重要事项:
(一)集团公司经营计划、市场策划、技术开发、业务规章、内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调整及内部机构设置等重要决策。
(二)聘任或解聘集团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和全资企业及直属单位的领导成员。
(三)按法定程序和出资比例向控股、参股企业委派或更换股东代表,推荐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
(四)拟订集团公司章程修改方案,制定集团公司重要管理制度。
(五)集团公司其他重要事项。
总经理办公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副总经理和有关负责人参加。
总经理办公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总经理办公会议议事规则采取“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领导班子成员必须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行使职权。总经理办公会议决议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致使公司严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领导班子成员应对公司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曾表明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成员可免除责任。
总经理办公会议对所议事项的决定应作成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存档,按秘密级资料永久保管。
第十二条 集团公司根据经营管理和发展需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管理机构,并在总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十三条 集团公司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总法律顾问全面负责本集团公司的法律事务,并对本企业法律顾问机构实施领导。
第十四条 集团公司的党组织及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置,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及有关规定办理。
集团公司中工会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职责和权限
第十五条 集团公司的主要职责:
(一)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依法开 展经营活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完 成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其经营管理的企业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国资委报告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
(三)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组织拟订和实施重大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制定和实施经营计划及其他重要生产经营决策,对投入产出效果负责。
(四)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转换经营机制,妥善做好减员增效和富余人员分流与再就业工作,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五)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制度。
(六)指导和加强所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搞好集团内部企业文化建设。
(七)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统一管理集团公司的名称、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
第十六条 集团公司的主要权限:
(一)集团公司及所出资企业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享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经营自主权。
(二)集团公司对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可依法决定(对公司制企业 通过股东会、董事会决定或参与决定,下同)重组、转让、租赁与购并,并依法决定所出资企业的存续、合并、分立或解散。重要子企业的重大事项需按有关规定报国资委批准。
(三)自主决定集团公司内部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按照管理权限和程序,任免和管理全资企业的领导成员以及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负责人。按法定程序和出资比例,向控股企业和参股企业委派或更换股东代表,推荐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
(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管理集团公司及所出资企业的涉外工作,经批准,统一行使已经国家批准享有的外事权、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经营权,并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集团公司领导人员出国审批权限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国务院、国资委及有关部门授予的其他权限。
第五章 集团公司与子企业的关系
第十七条 集团公司与子企业是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按照《公司法》及有关规定、集团公司章程规范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调动子企业的积极性。
第十八条 集团公司负责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负责集团公司产业结构调整,是集团投融资、科技开发、经营协调、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和管理中心。
第十九条 集团公司子企业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要遵守集团公司章程,执行集团公司有关发展战略、结构调整、专业分 工、项目建设、市场规划等重大决策,对集团公司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集团公司依照规定程序检查、考核子企业的业务经营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
第二十条 集团公司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及审计监督制度,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加强资产和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发挥集团整体优势,确保国有收益。
第六章 集团公司与国资委的关系
第二十一条 国资委依照《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集团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维护所有者权益。国资委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除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干预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集团公司应接受国资委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不得损害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 国资委负责指导推进集团公司优化重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管理现代化;指导和协调解决集团公司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十三条 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向集团公司派出监事会。监事会的组成、职权、行为规范等,依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国资委依照法定程序对集团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
第二十五条 国资委通过统计、稽核等方式对集团公司国有资产保值 增值状况进行监管。
第二十六条 国资委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有关规定负责集团公司重大事项管理。国资委对集团公司国有资产投资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集团公司重大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依照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履行出资人职责。集团公司的重大资产处置,需由国资委批准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财务会计和审计
第二十七条 集团公司的资产管理由国资委负责,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
第二十八条 集团公司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和所出资企业统一的财务制度。
第二十九条 集团公司以自然为会计,以每年12月31日为会计截止日,在每一会计终了时,编制财务报告并依法通过有资格的会计(审计)机构审查验证。
第三十条 集团公司按国家规定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告。
第三十一条 集团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根据经营需要,经批准可分别开立人民币帐户和外汇帐户。
第三十二条 集团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在总经理领导下,对集团公司和所出资企业以及分公司、代表处等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并定期提交内部审计报 告。
第八章 劳动人事制度
第三十三条 集团公司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生产经营需要,制定劳动、人事和分配管理制度。
第三十四条 集团公司依据国家政策和集团公司长远发展的要求,深化内部改革,加强科学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竞争有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三十五条 集团公司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职工参加地方社会保险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经国资委同意,由国资委印发后生效。
集团公司根据需要可修改章程。章程的修改经国资委审核批准,由国资委印发后生效。
第三十七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