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监理措施

时间:2019-05-13 23:1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施工监理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施工监理措施》。

第一篇:绿色施工监理措施

绿色施工监理措施

一、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二、绿色施工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1)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的规定,监理按照与绿色施工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及规程规范、验收标准的要求,编制包括绿色施工监理内容的项目监理规划,明确绿色施工监理的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以及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等。编制绿色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明确绿色监理工作的方法、措施、工作流程、控制要点和评价指标,以及对施工单位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

(2)监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绿色施工的主要内容:

①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②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了绿色施工责任制。③检查施工单位是否配备了专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④检查分包单位绿色施工规章制度的建立情况。

(3)监理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和与绿色施工有关的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审查项目经理和专职绿色施工管理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合法资格,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审查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是否合法有效。

(4)监理在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时,审查施工单位是否编制了独立成章的绿色施工方案,绿色施工的内容是否符合《绿色施工导则》的要求,绿色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审查绿色施工应急预案和绿色施工费用使用计划。

(5)绿色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②节材措施:在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建筑垃圾减 1 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

③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④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⑤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⑥人员安全与健康施工措施:从施工场地布置、劳动防护、生活环境和条件、医疗防疫、健康检查与治疗方面,制定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措施。

2.施工阶段

(1)制定绿色施工监理控制节点、评价内容和标准。

(2)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

(3)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巡视检查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工序作业情况。

(4)检查施工现场主要施工设备是否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5)检查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标志和绿色施工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6)督促施工单位进行绿色施工自查工作,并对施工单位自查工作进行抽查。(7)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

(8)检查施工单位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证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障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及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9)督促施工单位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10)督促施工单位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绿色施工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11)督促施工单位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的培训,增强绿色施工知识。

3.项目验收阶段。

(1)督促施工单位对照《绿色施工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 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评估。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含绿色施工内容的竣工资料。

(2)协助业主组织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施工,进行综合评估。

(3)及时组织包括绿色施工内容的工程预验收,对验收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整改工作。

(4)总结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绿色施工监理措施和经验,查找控制不力或不足的环节,提出改进意见。

三、绿色施工监理措施

监理作为工程建设参与主体之一,在切实做好“三控二管一协调”的同时,监理工作中还要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和《绿色施工导则》的要求,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节约土地

优化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土方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1)临时用地指标

①根据现场条件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② 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2)临时用地保护

①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②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③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3)施工总平面布置

①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②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③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④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⑤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⑥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2.节能

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

(1)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形体、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②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③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④照明器具宜选用节能型器具。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②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③ 220V/380V 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④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3.节水

(1)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3)建设工程施工应采取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新开工的工程限制进行施工降水。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降水的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4)施工现场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体循环,有条件的宜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用。

(5)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4.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

(1)优化施工方案,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2)根据施工进度、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3)加强保养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4)实行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废料利用率。

(5)建设工程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应采用可拆卸可循环使用材料,并在相关专项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

5.环境保护(1)扬尘污染控制

①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②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③施工现场大门口应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④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

⑤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⑥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 应进行绿化、美化。⑦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⑧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⑨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 措施。

⑩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2)有害气体

①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②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③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对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④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应符合国家标准。(3)油料和化学溶剂

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4)噪声污染控制

①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 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②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可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声措施。

③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5)光污染控制

①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②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6)施工固体废弃物

①施工中应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

②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 定及时清运消纳。

(7)环境影响控制

①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工程开工前,应由建设单位提供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②建设项目施工中涉及古树名木确需迁移,应按照古树名木移植的有关规定办理移植许可证和组织施工。

③对场地内无法移栽、必须原地保留的古树名木应划定保护区域,严格履行园林部门批准的保护方案,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④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制定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管理部门。

⑥建设项目场址内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地上文物,应积极履行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原址保护方案,确保其不受施工活动损害。

⑦对于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造成的裸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土壤侵蚀、流失。如采取覆盖砂石、种植速生草种等措施;施工结束后,被破坏的原有植被场地必须恢复或进行合理绿化。

四、职业健康与安全

1.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

(1)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应与施工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要求。

(2)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或农民工夜校培训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

(3)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建设工程竣工一个月内,临建设施应全部拆除。

(4)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2.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

(1)施工现场应设置标志牌和企业标识,按规定应有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 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公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2)施工单位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与建设工程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安全和地下管线安全。

(3)施工现场高大脚手架、塔式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应与架空输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高压线路应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安全防护。

(4)施工期间应对建设工程周边临街人行道路、车辆出入口采取硬质安全防护措施,夜间应设置照明指示装置。

(5)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6)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施工季节、气候和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施工现场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3.职业健康

(1)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2)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

(5)深井、地下隧道、管道施工、地下室防腐、防水作业等不能保证良好自然通风的作业区,应配备强制通风设施。操作人员在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场所应戴防毒面具或防护口罩。

(6)在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喷淋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7)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4.卫生防疫

(1)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

(2)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应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负 责。

(3)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

(4)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5)生活区应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蝇,及时清运。(6)施工现场应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7)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8)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二篇:绿色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节水措施

(1)编制详细的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方案,使施工现场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采用合理的管径、简捷的管路,有效地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2)施工现场办公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100%配置节水器具。施工生产和用水采用两套临水系统,均使用节水型产品,分别安装计量装置,对施工生产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防止扬尘措施

1、工地主出入口设置冲洗设备,并由专人管理。

2、工地主干道浇筑10~20cm厚的混凝土进行硬化路面。

3、工地的施工土方车辆离开工地时应及时冲洗,运载土方的车辆应检查车辆是否有覆盖。

4、土方开挖现场采用湿法作业:对扬尘如土方工程施工采取现场撒水。堆放的土方采取安全网覆盖,并定期进行撒水,并及时记录。

5、地下室等通风不良的场所施工采用通风方式,有效控制降低施工中产生的粉尘浓度。

6、加强个人防护,粉尘作业的操作者在作业时,一定要带好防尘帽和防尘口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体检。

7、保护和美化环境,在工地出入口、施工主干道两侧及生活区栽花种树植草或局部草坪绿化,创建一个美好舒适卫生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8、项目部派设专人对生活区、出入口、主干道、施工现场定时进行打扫、洒水。

防治水污染措施

1、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设排水沟,流向大门处冲洗槽沉淀池,沉淀后利用;不能利用的污水,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小区污水管道。

2、定时由专人清理排水沟,现场内不得存有污水、烂泥。

3、厕所、浴室应设置简易有效的化粪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排放要经过化粪池,排向市政污水管网,化粪池有专人应定期清理。

土方回填安全措施

一、土方回填分机械回填和人工回填,不管用哪种方法回填,作业人员都必须按施工员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使用推土机回填时,严禁从一侧直接将土推入沟坑,配合平整的施工人员要远离推土机错开作业,以防被机械碰伤。

三、人工回填用手推车推土时,沟坑边应设挡板,下方不得有人操作,卸土时不得撤把,以防碰伤他人。

四、回填土应从基槽两边对称进行,分段分层夯实,切勿一边回填完再回填另一边。

五、使用打夯机打夯时,打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打夯机的安全操作规程。打夯前应对回填的工作面进行清理排除故障,搬运打夯机到沟槽中作业时,应使用起重设备,上下时选用跳板,打夯机时要注意防止触电事故,必须有两人协助作业。并穿好绝缘用品,一人扶夯一人提线,两人要密切配合,防止拉线过紧和夯打在电线上造成事故。

六、回填土方时,作业人员不要太密集,作业现场严禁追逐嬉笑打闹,以防使用的工具碰伤他人。

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

1、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

2、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5、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施工现场节约材料措施

1、一般性要求

1)加强材料采购、堆放、入库保管、发配料等环节的管理,减少非实体性材料消耗。

2)科学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材料运输时,选用适宜的工具和装卸方法,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就近堆放,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2、钢筋工程

1)优化钢筋配料方案,钢筋加工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在加工过程尽量使用短了,减少钢筋浪费。

2)原材与半成品钢筋分别堆放,有防水措施,加工成型的钢筋必须有由计划组审核发放的明显标识,有质检部门的检验状态标识。

3)损耗钢筋要分类集中存放,马凳筋、埋件、短洞口加筋等尽量利用此类钢筋。钢筋加工机械项目部安排专人检修,确保机械良好有效运行。钢筋下料单由劳务队编制,项目部进行审核,确保合理搭配利用钢筋。

3、模板工程

a)在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最大限度的提高模板、支撑架的周转次数。

b)木模板进场后四周侧面刷防水油漆封边保护,防止使用时渗进水分。

c)模板必须仔细计算,对各部位的模板进行配模,尽可能使加工的模板有利于二次使用。

d)模板拆除后,立即进行模板表面的清理和刷水质脱模剂,使模板处于保养状态。

4、混凝土工程

a)与商品混凝土厂家签定合同时,要求以图纸算量为混凝土工程量结算依据。

b)浇筑墙体等竖向构件时必须使用挡板配合布料杆施工,以减少混凝土的浪费;每次打灰时派专人进行捡拾落地灰,集中到灰槽中再利用,降低浪费。每段浇筑前准确计算混凝土用量,在现场根据实际的浇筑量控制进场的混凝土量,避免多要或少要。

5、施工现场临建

a)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以提高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

b)降低施工办公耗材,能用电子文档的尽量避免用纸质载体,如施工日志、施工日报表、会议纪要等。

6、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尽量与结构施工同步,减少后期打洞或剔凿。

7、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以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对施工区域内的遗址文物、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到遗址文物、古树名木,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马上通知文物部门前来探查和发掘,待有价值的文物发掘完成后,经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施工。

对工人进行教育,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向负责人汇报。

第三篇: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第一节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环境管理策划(1)管理目标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国家、地方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要求,制定项目部环境管理目标。

(2)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项目经理部还要建立获取途径,获取项目所在地适用于项目生产的地方性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环境的识别与评价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识别出生产、服务等活动中存在那些环境,同时对这些环境进行评价,从中判定出那些为重大环境,并建立《项目经理部环境识别与评价一览表》和《项目经理部重大环境清单》,由项目经理批准实施。

随工程的进展和施工条件、环境的变化,项目现场的环境因素也将发生变化,项目部必须及时调整工作的策略和重点,做到有备无患。

(4)制定管理方案

项目部针对环境因素制定各类相应作业规程;针对评价出的重大环境因素制定《项目经理部环境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控制目标、法律法规的要求、具体控制方法或措施、负责人及其职责权限、时间表等。编制时可参考《公司环境管理方案》。

常见环境因素管理规程见附件2。(5)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

项目部应制定项目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以确保出现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时,项目部能作出积极、准确响应,从而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和与之有关的疾病和伤害。

1)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火灾、泄漏、地震、爆炸、雷电、暴雨、大风、中毒、污染、停水和停电等。

2)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a保证在作业场所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内部交流和协作以保护全体人员的安全健康。

b通知并与有关当局、近邻和应急响应部门建立联系。

c阐明急救和医疗救援、消防和作业场所内全体人员的疏散问题。

2、入场教育(1)入场环境教育

项目经理部对新入场工人进行入场环境教育,教育内容: 顾客/监理提出的环境管理要求及注意事项;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施工现场扬尘、噪声、污水、废弃物的管理办法;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时上报程序等。

(2)教育效果

通过环境教育应使项目部各级人员都意识到: 1)遵循作业规程与管理方案;

2)作业活动中实际和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和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以及改进个人行为所带来的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效益;

3)在执行作业规程与管理方案,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3、技术交底

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重大环境施工部位,专业工长应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的环境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

4、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检查(1)检查方式

1)项目日常巡查:安全员每天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并记录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

2)班组随时检查:班组每天应对各施工点进行随时检查。

3)项目经理部由安全员填写《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检查记录表》于每月25日之前报公司备案。

(2)检查内容

1)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落实情况、直接接触职

业病环境作业的劳动者(油漆工、电焊工)的健康情况、隐患的处置情况。

2)项目经理部在实施环境绩效监测时,必要时可委托相应的监测机构进行,如:甲醛含量、场界噪声、污水排放、有害挥发性气体的排放、石材的放射性等;

(3)隐患整改

环境出现的隐患可分为一般隐患和严重隐患。凡可能造成死亡事故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0元的隐患即构成严重隐患。

对于一般隐患,检查人员应即时向作业人员发出口头整改指令,由作业人员实施整改,检验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重新检查,直到符合要求;对于严重隐患,检查人员应立即下发《工程整改通知单》,由作业人员限期整改,检验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5、环境事故、事件的处置

紧急事故发生时,项目经理部必须立即按照自行编制的《应急预案》中应急响应部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当事故严重,自身难于处理时,应立即联络紧急救援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6、环境因素识别与管理

项目部根据公司《环境因素台帐》进行识别与评价,通过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确定项目部的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并建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7、环境因素管理措施(1)向顾客获取排污申报信息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以公函或工程联系单的形式向业主索取排污申报登记,得到业主是否有排污申报登记的信息;如果有排污申报登记,应向业主索取,项目经理部保存;如果没有,公函或工程联系单应得到业主的答复,保存相关的答复信息。

(2)建筑废弃物的分类管理

1)建筑废弃物可分为:无毒无害可回收、无毒无害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可回收、有毒有害不可回收等四类;

2)按建筑废弃物的类别,在施工现场分别设置废弃物临时堆放点,并做好明确标识;有毒有害类废弃物堆放处还应设置不泄露的容器;

3)项目经理部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堆放;

4)对于有毒有害类废弃物,由项目经理部按照总包方或业主要求进行处理,并向总包方或顾客索取清运单位的资质证明及清运协议;或由项目经理部委托施工所在地环保局批准的有毒有害废弃物清运、消纳单位进行处理,签订《废弃物清运协议书》,并向消纳单位索取资质证明及相关的资料。

(3)严格原材料的采购

施工中原材料的采购必须严格按照ISO9001和ISO14001的相关执行文件进行。现代装饰中必须强调装饰材料的无害化,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污染物氡,化学污染物甲醛、氨、苯及各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TVOC)是人体健康和环保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石材和各种涂料,油漆;它们的采购必须要有检验机构所出示的合格证明和绿色环保标志。

(4)施工场界噪音的控制

1)概念:施工场界指施工现场建筑物围墙外1m范围内,根据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装饰施工噪声标准限值如下:

昼间(6:00—22:00)≤ 65dB;夜间(22:00—6:00)≤ 55dB。2)措施: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机具应采取降噪措施,如设置封闭的电锯房;在合理的时间段安排有噪音的施工;石材和木制品尽量在工厂加工等。

(5)施工污水的沉淀和排放

施工现场如有石材切割以及大面积水磨石施工等时,应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

(6)有毒有害挥发气体的散发

1)采购材料时严格按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十个国家强制性标准》选择环保材料;

2)保持现场良好的通风,必要时设置排风装置; 3)作业人员在施工时应戴好面罩; 4)油漆作业尽量采用场外作业等。(7)扬尘的控制

1)对易产生粉尘的材料,装卸时应轻拿轻放,并严密遮盖存放; 2)现场设专人对现场进行洒水降尘;

3)对必须产生较大粉尘的作业空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必要时设置排风

装置;或进行临时封闭,并要求作业人员戴好面罩;

4)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所有垃圾袋装运走。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离场上路:在装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道路及冲洗,保证行始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5)车辆运输水泥、砂石、渣土和废弃物时,应不超载、严密覆盖,防止遗撒。

(8)灯光控制

我们将注意夜间灯光照明,在施工区内进行作业封闭,尽量减低光污染。(9)施工现场资源、能源消耗的管理

1)现场材料的管理: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严格审批手续,防止超预算采购;合理控制材料的使用,对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应加以充分利用。

2)现场水电管理:优先选用节能型照明灯具;合理布置照明灯具,使光照射在施工场界范围内;杜绝施工机具无负荷运转及长流水现象;充分利用废水,节约水资源;

3)工艺及设备选型:在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对耗电较大的工艺及设备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逐步替代。

第二节 防扬尘污染措施

为了确保在本工程施工期间对扬尘污染的控制达到当地建委、物业管理公司及其他相关机构的要求,同时达到周围居民、企业投诉率为0的防扬尘管理目标,项目部特编制此措施以加强现场对于扬尘污染的控制力度。

一、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以项目经理牵头,由主要施工工长及材料负责人、质安员、保卫组长组成项目防扬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现场的防扬尘污染工作。

二、现场施工防扬尘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硬质围挡;

2、主要道路做硬化处理,派专人负责清扫道路及冲洗,保证运输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3、垃圾、渣土及时清运;

4、施工土方用彩条布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

5、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清洗池等冲洗设施;

6、施工现场出大门的地方设置洗车处和高压水枪,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时由专人协助将车轮和槽帮冲洗干净后方可离场上路;

7、水泥、石灰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建材必须在库房存放。若有临时存放于施工现场的材料,则必须严密覆盖;

8、严禁向建筑物外凌空抛掷垃圾、渣土,所有垃圾、渣土必须袋装运走;

9、严密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旧材料,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10、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润湿和在仓库进行。

第四篇:农村公路施工环保措施 (绿色施工)

根据文件要求,我单位计划对公路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的环保措施:

1.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配合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2.施工过程中随时保持现场施工道路的畅通。道路、场地的排水系统通畅,并随时疏通。如使用便道,主要路段要经常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3.散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4.在居民稠密区,风景游览区及国家规定的文物保护区内施工,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5.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尽快拆除临时用地上的设施、清除场地,按期归还临建及施工用地,恢复原有的水利设施。

6.衡,减少土石方量和借土量。⑵根据地质设计好边坡防护。⑶规范弃土,尽量在荒地取土,避免占用田地。对路基工程的取土场、弃土场按设计实施,不得向河流和业主指定范围外的场地取土或弃土。施工完毕后,采取措施把取土场、弃土场恢复平整。

7.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令,在合同规定施工区外的生态环境绿色植物、树木等,尽量维护原状,尽力保护施工区内林木、植被。

第五篇:风电绿色施工措施

风电绿色施工措施

8、风电工程施工 8.1植被恢复控制 8.1.1实施原则

(1)以“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生态破坏谁治理”为基本原则,在现场踏勘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查清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特征,根据工程特点,界定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职责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2)坚持“生态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合理安排新增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把控制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保证生态保护工程尽早发挥效益。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布设充分考虑水土流失易发场所。

(4)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保护、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草、树种选择当地适生品种,利于植被的快速恢复。

(5)坚持“重点突出”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对防治区域的划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生态保护综合防治体系,使生态保护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能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使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6)坚持“保护优先、因害设防”的原则,根据南北方水土、植被差异的特点,生态保护过程中,北方地区减少二次动土,防止损毁植被;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及时种植,防止水土流失。

(7)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各项措施制定做到投资少、效益好、可操作性强。

8.1.2控制方法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开挖扰动地貌、占压土地和损坏植被,使原地表蓄水保土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施工中开挖、填筑等动用的土方量较大。在南方一般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红壤丘陵区,主要表现为坡面面蚀和浅沟侵蚀,应采取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为有效防治道路挖填形成的裸露地表和边坡的水土流失,对具备植物生长的土路肩、边坡等部位撒播灌草。道路挖填后形成的土石渣边坡立地条件差,撒播灌草前需覆盖耕植土,以利于植物生长,覆土厚度30cm,灌草种可根据当地气侯条件选择(如荆条、狗牙根和高羊茅等),种子播深应符合生长要求,播种前施用有机肥,播种后及时镇压,防止风蚀。局部路堑边坡如不具备撒播植草的立地条件(边坡较陡、岩质边坡等)的,可在坡脚栽植爬山虎。

一般可以分为风电场风机区和风电场变电所区及道路区等进行恢复治理。⑴风机基础区

基础占地区域为工程永久占地区域,施工结束进行整平。必要时进行地面硬化或绿化。

基础开挖时,表土堆置在回填土的下层,堆放在基坑一侧,顶部采取苫盖措施。

⑵风机、箱变施工区

该区域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以便于植被恢复。风机、箱变施工区为临时占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

风机、箱变施工区堆放的砂石料因其质地疏松、孔隙度大,雨后吸水饱和后,破坏了原有平衡,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流失,因此施工中要注意在预先做好砂料边坡挖填的稳定性防护。同时,在风大的季节,预先采取苫布进行苫盖,防止风蚀。⑶检修道路区及施工便道区

检修道路堆料区坡脚采取临时拦挡措施,顶面采取苫盖措施。检修道路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采取人工整地方式。检修道路施工便道为临时占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⑷直埋电缆

直埋电缆敷设占地为临时征地,植被恢复采用植草方式。表土及回填土堆土点四周采取临时拦挡措施,顶部采取苫盖措施。⑸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场地边界四周开挖临时排水土沟,并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在砂石料堆场周边采用砖砌挡墙围护。在临时堆土场四周采用填土草包挡护,开挖土料表面铺苫布进行防护。

施工结束后,占用的土地要进行清理,拆除各种因施工而建的各种临时设施,对拆除的废弃物等建筑垃圾清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场进行处理;结合周围自然地势对地面进行平整;及时恢复原有植被。

立地条件、草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等同风机基础区。8.2集电线路直埋电缆施工控制 8.2.1电缆盘放置场地清理

电缆盘放置场地的选择是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的,确定几个电缆集中的区域作为敷设基准点,以基准点向外辐射敷设,电缆盘架设场地要选择离电缆沟较近宽敞的空地,事先对场地进行回填平整,电缆敷设人员比较多,走动比较频繁,再加上电缆敷设时的拖动,场地清理过程中要提前采取抑制扬尘的措施,措施如下以下:

(1)作业前期,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2)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8.2.2电缆直埋沟的开挖

电缆沟开挖主要采用挖机作业,遇到特殊地区可能需要人工或者爆破作业,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会遇到噪音、粉尘、破坏土壤植被、破坏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问题。

8.2.2.1针对土方开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洁净化施工的要求

(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电缆敷设路径在最短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开挖。严格按照直埋电缆施工规范电缆间距和埋深执行,尽量节约施工用地。(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以免扬尘的发生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

(5)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6)对开挖电缆沟破坏的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有意识的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在施工结束后,尽量促使其恢复其原有植被。8.2.2.2对于该工序由于特殊地形(岩石)的爆破等机械作业的噪音、粉尘问题可以由以下措施来减少影响

(1)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2)空气压缩机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3)施工现场空压机尽量使用电能作为动力,以减少柴油机动力的噪音污染;再者,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4)本工序凿岩等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上的工作,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5)爆破作业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6)对于扬尘可以借鉴场地清理的扬尘处理措施。8.2.3电缆敷设

(1)该施工工序最容易产生的最重点处理的就是垃圾,电缆包装物、制作电缆头产生的垃圾,建筑垃圾的控制也是洁净化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直埋电缆敷设大都属于野外作业,对于垃圾的回收要指定专人,当天施工结束,当天回收到指定地点集中填埋。

(2)由于直埋电缆敷设野外施工大都是使用自备发电机针对应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3)本工序应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让洁净化施工的宗旨之一节能得以体现。

(4)在电缆敷设时要使用一些周转材料如道木、滚杠等应尽量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使材料得以重复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本工序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电缆使用部位的安排,安排不好就会导致电缆的浪费,也体现不出洁净化施工的节材,这就要每根电缆敷设长度做测量的登记然后根据每盘电缆长度进行合理编排。8.2.4电缆防护

(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到电缆沟,避免其他植被的破坏,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以避免扬尘,回填必须平整,土堆的越高植被越不容易覆盖。(2)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以免其他材料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位于城镇道路等开挖较频繁的地方,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标志。避免电缆被挖破,损坏电缆导致更换,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其他不必要的经济损失。(4)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可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埋设,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5)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 且保护范围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6)直埋敷设电缆在采取特殊换土回填时,回填土的土质应对电 缆外护套无腐蚀性,以免损坏电缆。

(7)位于城郊或空地旷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100m、转弯处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使电缆隐蔽后有明显的指示,不至于被其他取土作业破坏。

(8)施工后现场清理平整,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8.3施工、检修道路控制 8.3.1风电场施工、检修道路概述

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一般有“三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目前我国的风电场主要也是建设在这些地区。风电场施工道路是指施工期需要的道路,主要用于建筑材料、设备运输、大型起重机的转场等,为临时设施;风电场检修道路是指运行期巡视检修需要的道路,主要用于运行期巡视、检修车辆的通行,为永久设施。大多数风电场施工和检修道路采用永临结合的形式,即检修道路兼作施工道路用。

风电场施工、检修道路按地形的不同,可分为平原道路、滩涂道路和山区道路等型式。平原道路指位于戈壁、草原等平旦地区的道路,其地形坡度不大,地质条件较好,一般直接在原始地面上铺设路基、路面后即作为风电场道路;滩涂道路指位于沿海滩涂地区的道路,其地形较为平坦,但上层土为淤泥质或饱和砂土类的软土,需处理后再铺设路基、路面;山区道路是指位于山地的道路,其地形复杂,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回填。8.3.2道路路线及断面控制 8.3.2.1道路路线选择

道路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现有道路和新建工程的关系的布局。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多种线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

平原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简单,路线设计主要考虑就近的原则,尽量减少道路长度、减少运输和检修行驶的距离;滩涂地区风电场虽然地形平坦,但地貌复杂,地面各种设施错综复杂,路线设计除考虑减少道路长度外,还需尽量利用现有道路,避开民房、渔塘等设施;山区风电场地形复杂,路线设计应因地制宜,在满足大件运输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坡度和转弯半径,并尽量减少道路土石方工程量,避免大挖大填。另外路线设计还需尽量避免植被破坏、避开文物或军事设施、减少对现有交通设施及附近居民的影响。8.3.2.2道路断面设计

道路断面设计指道路路基、路面、开挖、回填及横向排水的设计,道路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土石方工程量,减小路面宽度、减小开挖回填、设置挡墙等措施都可以减少道路土石方工程量。

平原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平坦,道路断面较为简单,一般在原始地面上直接填筑一定厚度的路基路面即可,但当地气侯较干燥,植被破坏后较难以恢复,所以平原地区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少破坏地表植被,尽量不挖少填。滩涂地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平坦,原始地面较为低洼,道路断面一般需要大量的土方回填,以抬高路面标高,使路面满足承载力要求,但滩涂地区地貌复杂,河道、渔塘、湿地等水系密布,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少污染和破坏当地水系。山区风电场地形复杂,路线弯曲,断面设计一般为内侧坡开挖、外侧坡回填,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往往较大,所以道路断面设计需考虑尽量避免大挖大填的情况,如设置必要的挡墙、支护措施等,并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8.3.2.3筑路材料选择

道路的路基、路面填筑需大量的土石料,土石料的开采、运输、填筑过程中可能带来植被破坏、扬尘、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道路设计需考虑尽量使筑路材料当地化,采用现场开挖料进行回填,以减少土石料的运输。

平原地区风电场一般应做到挖填平衡,现场的开挖料全部用于道路回填;滩涂地区道路由于地形低洼,往往需要外购大量的土石料,筑路材料设计时需尽量利用附近的土石料,以减少土石料的运输;山区风电场道路往往会产生大量弃碴,道路断面设计时需尽量考虑挖填平衡,对弃碴做好保护措施,尽快恢复植被。8.3.3道路施工控制 8.3.3.1边坡安全防护

为预防边坡开挖施工不当而可能造成塌方、滑坡等生产安全事故,要求严格遵守以下安全生产技术规定。

(1)边坡开挖必须严格遵照“自上而下,先岸坡后基础”的原则开展施工,不得采用自下而上的开挖方式,开挖后边坡不允许出现倒坡。(2)施工程序一般应遵守下列规定:

a.严格按照规程规范中建议的土层开挖坡比进行开挖,以利于施工期边坡的稳定。

b.边坡开挖之前应先清除开挖范围坡顶上部的危险源。

c.应严格按照规程对边坡开挖支护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坡比开挖,且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消除边坡不稳定造成的安全隐患。

(3)切实做好施工用水的管理工作,严禁在开挖坡面及以上设置水池。做好开挖坡面周围及坡面上的排水措施,拦截地表水,防止施工用水浸溢。

(4)临近交通、人员住宿及施工工厂等人员、设备密集场地的边坡坡面浮土必须及时清理干净,或设置足够安全的防护设施加以保护,确保边坡底部各类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严禁在坡顶大面积人为地弃渣或者堆载,以免影响边坡的稳定。

(6)在暴雨发生后,应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在确认边坡稳定后,再行施工作业。(7)高边坡施工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如下安全防护措施:

a.坡高大于5m,坡度大于45º的高边坡开挖作业,应清除设计边线外5m范围内的浮石、杂物。b.修筑坡顶截水沟。

c.坡顶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或防护网,防护栏高度不得低于2m,护栏材料宜采用硬杂圆木或竹跳板,圆木直径不得小于10cm。

d.坡面每下降一层台阶应进行一次清坡,对不良地质构造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高边坡施工要求边挖边支护,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不得一次开挖到底。e.为加强对高边坡的防护强度,施工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8.3.3.2扬尘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建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补充:

1、卸车:(塔筒、机舱、叶片、箱变、电缆),绿色卸车、碾压问题,现场补漆,2、存放:风机、塔筒、箱变中的绿色事项(含装卸)

3、安装:吊装,机舱罩处理,油脂油品应急处理,废旧物品处理过程、方式,打胶,油位控制;电缆安装

4、大型机械转运

5、风机调试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垃圾存放、转移、移交)

9、输变电工程施工

9.1 输变电工程策划与控制 9.1.1 目的

输变电工程洁净化施工属于绿色施工的范畴,是绿色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洁净化施工目的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它使得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和谐协调,从而更好地保障人类生存与健康(包括建设者本身的健康),同时洁净化施工还能带来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和节省建设成本的功效。9.1.2 控制范围与方式

电力建设工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直到交付运营各阶段,洁净化应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各阶段,应从规划设计就综合考虑洁净化施工的各种因素,为洁净化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实践证明已综合考虑了洁净化施工的规划设计能从根本上改善施工条件,为施工单位实施洁净化施工奠定基础,关于规划设计的洁净化施工要素控制参见第二章与第四章有关勘察设计内容,当然施工阶段的洁净化控制显然是更直接的环节。

洁净化施工的控制方式可以从系统性控制与针对性控制两个角度来进行管理。所谓系统性控制是指通过对施工方案或方式的整体优化来达到改善施工洁净化目的,有时也可理解为总体性控制,它也是洁净化施工的重要环节,洁净化系统性控制往往结合施工总平面布置等以及节能、节水、节材的管理方式同时进行;针对性控制是指对工程中出现的主要非洁净危害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如对扬尘、噪声、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9.1.3 洁净化施工过程管理

洁净化施工过程遵循PDCA过程方法管理。

洁净化施工作为绿色施工的一部分,在输电变建设工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中已制订有《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基建标准化管理规定》以及《电力建设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等有所阐述与规定。为简化管理流程,减少过多管理环节和提高工作效率,电力建设过程中的洁净化施工管理控制可作为强化内容纳入上述管理过程。

洁净化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四个方面。

1、组织管理

1)建立洁净化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项目经理为洁净化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洁净化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洁净化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

1)编制洁净化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洁净化施工方案中的内容应包括系统性控制与针对性控制两部分内容。

3、实施管理

1)洁净化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洁净化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洁净化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洁净化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洁净化施工意识。

4、评价管理

1)结合工程特点,对洁净化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2)结合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工程达标创优验收等活动,对洁净化施工方案、实施过程直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9.1.4 洁净化施工的系统性控制

9.1.4.1 变电站洁净化施工的系统性控制

1、总体布局施工方案优化

1)建立模块化分区管理。变电站现场施工总平面应按实际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分为生活办公区、材料加工场、进所道路及大门、施工现场(变电站围墙内)四大模块。工程各模块区主要由现场环形混凝土道路、塑钢网板、铁艺栏杆、钢管栏杆等分隔而成。按区设置安全标志、标识,以达到现场视觉形象统一、整洁、醒目、美观的整体效果。

2)定置化管理。规划、绘制施工平面定置图,机料堆放实现定置化。3)修筑围墙。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先期修筑变电站(换流站)围墙,便于进行封闭式管理。

4)施工场地

a)、施工场地应保持平整。基坑、沟道开挖出的土方应及时清运,运输车辆应做到车轮不带泥上公路,运输途中不遗洒。

b)、混凝土搅拌站、砂石堆放场、库房、机械设备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场以及停车场等场地结实、平整,地面无积水。

5)道路

a)、变电站(换流站)施工应做到先修筑进站硬化路面主干道和站区环形混凝土路面主干道路。站区内混凝土道路既可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形的方案,也可采用先浇筑施工层,工程竣工前再浇筑移交层的方案,道路两侧应形成排水坡度。

b)、根据施工需要修筑的临时道路可采用泥结石硬化路面。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加工场的人行便道路面硬化宽度不宜小于1米。

c)、禁止在路面上拌砂浆(混凝土)或堆放各种材料;禁止漏油车辆或履带式吊车在成品路面上行驶。对路面进行定期清扫,保证路面整洁。

6)修筑排水管沟。道路两侧应先期修筑排水管沟,并定期维护,确保全站排水系统畅通。

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材料合理管理 1)采用先进施工技术

a)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b)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c)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d)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e)优化钢构架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构架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分段吊装等安装方法,减少用材量。

f)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g)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2)材料合理管理

a)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工程材料采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b)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c)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3、节水管理与水资源利用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现场滤油机械、抽真空机组、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5)、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节能和能源利用 1)、节能措施

a)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b)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c)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2)、机械设备与机具管理

a)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b)合理安排工序,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

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合理布置

a)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

b)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c)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4)、施工用电及照明

a)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b)照明设计以满足工作或生活需要的照度为原则。9.1.4.2 输电线路洁净化施工的系统性控制

1、建立模块化分区管理 1)建立模块化分区管理。输电线路现场施工总平面应按实际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分为生活办公区、材料站、施工现场三大模块。再将三大模块分成生活、办公、材料、牵、张场、基础、立塔等区域。做到划分合理,满足各区域的使用功能要求。实行常态化区域维护,做到责任到人。

2、重视输电线路建设沿线的环境保护

1)尽量减少塔位的降基量,减少植被的破坏。工程结束后尽可能恢复植被。2)应按设计要求弃土或将弃土远运,严禁将余土随意堆放而造成水土流失,以避免破坏自然地貌、植被。回填后的余土要妥善处理,不允许就地倾倒,可用编织袋将余土装运至塔位附近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专门堆放场所堆放。

3)施工时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现场临时设置的土坎、水沟等必须按原地形地貌进行填理、夯实,使其恢复原貌。

4)对现场剩余的砂石料应运至其他桩号使用,或者与土掺合后填至坑内。对剩余的水泥必须运回材料站或仓库。

5)现场废弃的编织袋、塑料制品、线绳等杂物,应及时清理、回收,使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6)开挖基础土石方应尽量减少破坏原始地貌和植被,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基础应先生土后熟土。

7)严格按设计及规程规定,砍伐通道林木和拆迁房屋,尽量少砍少拆,以保护生态环境。

8)在施工现场留宿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在工地用餐时,鼓励和提倡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避免白色污染。

9)接地体的降阻剂在人力运输、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剩余材料应回收,严禁乱倒,避免环境污染。

3、成品、半成品防止“二次污染”

1)施工单位必须制订现场成品、半成品保护管理办法及具体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2)运输、基础浇制、吊装、架线等工作应采用主动保护原则,防止对其它成品造成污染与损坏。

3)混凝土基础及承台基础完成后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防止场地雨水流淌污染。4)起重用钢丝绳不得与被吊塔材、绝缘子等直接发生摩擦,连接处必须有软垫物或专用夹具。导线不得直接接触地面。9.1.5 洁净化施工的针对性控制

1、扬尘控制

1)运送设备及材料、土方、垃圾等,不污损站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运输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在施工安装阶段,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2、噪音与振动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4)变电站周围噪声环境质量应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14623-93的要求。

5)城市内变电站施工期间,如遇重大事件、社会性考试等,应停止夜间施工。

6)变电站内导线压接时,使用液压压接方式,避免爆破压接。

3、光污染控制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施工时户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4、水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施工现场泥浆和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各类天然水域。

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5、土壤保护

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2)变压器、电抗器等充油设备在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绝缘油泄漏污染地面土壤。

3)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4)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打印机墨盒、油漆等应分类回收后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5)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6、垃圾控制

施工现场及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办公、生活产生的废料与垃圾应规划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专车负责清运。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建筑垃圾和各类废弃物。

7、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条件、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9.2 变电站、换流站的噪声控制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社会各界对环保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高压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分别对变电站和换流站的噪声控制进行分析。9.2.1 变电站的噪声控制

1、噪声的产生和特性

变电站一般有变压器、开关室、控制室等组成。变电站噪声主要是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电磁噪声主要是由硅钢片的磁滞伸缩和绕组线圈间的电磁力引起的,远大于母线的电晕噪声。机械噪声则是设备振动、冷却风扇运转引起的。其中电磁噪声属于低频噪音,其声压级最大值范围在250~500Hz之间。风冷机械噪声属中高频噪声,对噪声值贡献最大的频率为1kHz~2kHz。低频噪音与高频噪音不同,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 m距离下降6dB,而低频噪声因波长较长,有很强的绕射和透射能力同时在空气中的衰减也很小,随距离衰减较慢,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属于难治理噪声。

2、变压器噪声治理技术

新建变电站采用低噪声设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现有的高噪声变压器逐步更换为低噪声变压器,也可采取其他治理技术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噪声治理主要分三种情况,即噪声源治理、传播途径治理和个人防护。变电站噪声一般从噪声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进行治理,降低变压器本身的噪声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理途径,但噪声源治理技术难度大,甚至需要设备的技术改进和优化;传播途径治理主要是采取隔声、吸声技术,在变压器外部采取消声或隔声措施,使噪声在传播到受声点的过程中衰减,降低到达受声点的噪声强度。

1)电磁性噪声。对变压器本体噪声的降低,一方面可以用高导磁的硅钢片,采用步进搭接工艺使磁滞伸缩减小,以降低铁芯的工作磁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铁芯和引线的夹持结构,在铁芯表面涂环氧漆和加橡皮垫,采用避开共振区的结构设计、加大油箱箱壁厚度、加固油箱和附件等措施减缓并吸收磁滞伸缩产生的振动能量。一般情况下,通过控制变压器铁芯的振动,能降低变压器本体噪声3~5 dB;通过控制变压器油箱振动并采用隔、吸声措施,能降低噪声5~10dB。但是,控制铁芯振动改造工作量较大,控制油箱振动也会影响变压器的散热能力,对于定型的变压器进行这类对变压器内部结构、材质进行技术处理的改造,需要停运设备,难度较大,而且改造费用高。

2)冷却装置机械性噪声治理。降低冷却装置噪声的手段主要有:选用大流量低扬程的油泵和通风流量大、风压小的低速风扇(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自冷方式),出现风扇有轴偏、振动现象时,应及时更换风扇,降低风扇噪声。

3)壁面吸声、隔声屏治理技术。当声能传到吸声、隔声材料的表面时,吸声材料可以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和振动能。室内变压器噪声在内壁反射,形成混响声场,在室内墙面涂覆吸声材料或装吸声砖、板,以增加墙面的吸声系数,减小室内噪声,同时安装隔声门、消声百叶窗和消声通风口。室内变电站的变压器紧邻构筑物,变压器声音传至墙壁时发生反射,和直达声混合向外传播,在边界噪声较小,需要降噪量小的情况下,可选择相应吸声材料,在构筑物、隔墙敷设吸声材料,把到达墙面的声音吸收掉,消除反射声,还可以将半封闭的变压器开放的一面封闭起来。

对露天变压器,根据周围环境噪声水平和周围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可采用隔声屏。根据频谱特性、噪声水平和敏感点位置计算隔声墙屏高度、长度、厚度、隔声屏结构,选择适当的吸声材料。隔声屏内层具有噪声透射功能,外层隔声选用隔声性能好的材料,两层之间设骨架和吸声材料。

4)隔声罩治理技术。对于城市市区内距居民住宅较近的变电站,由于变压器发出的低频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得较慢,可采用在变压器本体外建隔声间或隔声罩,散热器、套管等置于隔声罩外(隔声罩层面结构和隔声屏相似)。隔声罩采用型钢支架,内层采用穿孔防护板,外层采用隔声性能好的彩钢板,两层护板间为吸声、消声材料。隔声罩固定在变压器基础上,使隔声罩与变压器导管之间没有硬接触。为方便变压器维护和检修,隔声罩采用拼插

市区变电站变压器外封闭图片 组装结构,拆装方便,不影响设备检修。9.2.2 换流站噪声控制

1、换流站噪声源及分析 1)换流变压器

换流变压器噪声包括电磁噪声、冷却风扇噪声和变压器振动引起的结构噪声。因其特殊的结构,换流变压器产生的电磁噪声的基频为工频的2倍(100Hz)。属于低频噪声,同样难以治理。

变压器冷却风扇主要由空气动力性噪声、机壳、管壁及电动机轴承等辐射的机械性噪声和风机振动带动变压器壳体振动辐射的固体声。因风扇转速较高,辐射的噪声主要集中在中高频。

2)平波电抗器。平波电抗器分为油浸式和干式。位于阀厅外直流场中,线圈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电抗器的主要噪声,噪声频谱特征为宽频噪声,其中中低频噪声成分稍强,而高频成分稍弱。两侧的防火墙阻挡了设备后部的高频噪声辐射,因此设备向外部的噪声辐射表现为以中低频为主的噪声频谱。平波电抗器的噪声其发声机理、声级强度、频率范围均与换流变压器相同。

3)滤波器组。电容器噪声也是换流站中噪声来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换流站通常设有交流和直流滤波器组,且一般分布在站区角上,露天开阔布置。滤波器组噪声能量分布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在低频段50~300Hz中心频率上出现峰值,在中高频段上趋于平缓。滤波器组中的电抗器和电容器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电磁噪声.只是在声级强度上低于换流变压器和平波电抗器的噪声。

2、换流站降噪措施

近年来,我国三常直流工程的政平换流站、三广直流工程的鹅城换流站、三沪直流工程等都进行了噪声专项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直流工程的噪声治理工作应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并在初步设计阶段就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选用低噪声的设备,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水平;二是位于露天的设备,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噪声治理控制措施;三是合理、优化设计换流站的设备布置,尽量将噪声的设备布置到换流站中间位置;四是要有效利用换流站的楼房等建筑物,用来阻挡噪声向站外辐射。在换流站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1)换流站站址及设备布置优化 在进行换流站站址选择、站内电气总平面布置及路线进出线走向时,结合站址周围地形地貌及构筑物、河道、村庄的分布实况,合理考虑交流滤波器场地及换流变压器、平波点抗器和直流场等主要噪声设备位置,尽量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换流站降噪照片

2)选用低噪声设备结构型式

对于交滤波器组中的电容器组,采用双塔结构布置,降低电容器单塔高度,以降低声源的高度,有效地减小噪声的传播范围。同时将电容器与支撑连接处加装减震胶垫,进一步减少电容器噪声水平。

对于交流滤波组中的电抗器,由于冷却时要求空气能够自由流通,很难完全封闭,并且电抗器辐射的噪声主要是中低频为主的噪声。因此选用低噪声电抗器,在电抗器周围加共振腔式半封闭圆柱状隔声罩,隔声罩上部和下局部敞开,使空气能过自由流通,可降低噪声。

换流阀外冷却系统选用低噪声冷却风扇,并采取屏蔽罩方案,可降低阀冷却塔噪声水平。

3)设置声屏障

受设备设计、制造、造价等客观原因限制,单纯依靠制造和设计方面采取措施对换流站整体噪声水平降低程度有限,因此在换流变、平波电抗器、交流滤波器场等主要噪声源周围或站区围墙上设置声屏障,是降低换流站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之一。

对于降低换流变压器噪声,可以采用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在换流变压器前部设置可移动组装式通风降噪装置。装置上部加装面向声源带有一定角度的挑檐吸声隔声屏障,下部为消声通风通道。在两侧防火墙顶部设置吸声隔声遮板,遮板的位置及宽度按设备的安全运行距离和通风散热要求确定。在两侧防火墙上、阀厅厂房墙上安装复合式吸声体。第二种是采用Box-in设计,既要求设备制造商在设计时将换流变压器的散热风扇对本体外移留出安装Box-in的布置,将换流变压器本体采用全封闭包起来(Box-in),并设有散热通风系统,在全封闭箱体上设有小门,便于运行人员的日常巡视。在封闭体的内侧和墙面上设置吸声装置,以吸收声音减少反射。

对于平波电抗器,可采取在平波电抗器前设置声屏障,为减小噪声的反射,在平抗阀厅侧防火墙和两侧防火墙粘贴渐变腔式吸声体达到降噪的效果。

对于滤波器组电容器,设计时在电容器组架中加装降噪设备,且可通过分段设计降低电容器组架高度,从而减小噪声水平。

滤波器电抗器。滤波器电抗器,可在电抗器外部加装隔音罩桶,来吸收电抗器产生的噪声辐射。9.2.3 电晕噪声

1、电晕噪声的特性

变电站和换流站除上述的变压器、换流变等主设备噪声外,还有电晕噪声。电晕现象常发生在不均匀电场中电场强度很高的区域内,如高压导线的周围,带电体的尖端附近,出现与日晕相似的光环。发出嗤嗤声,产生臭氧、氧化氮等。变电站电晕现象最为明显的部分除导线外,主要是各种金具。因此要对导线和金具均采取防电晕措施,以降低电晕噪声。

2、降低电晕技术措施平波电抗器降噪图片

换流站围墙降噪图片 为降低变电站电晕引起的噪声,需从设备、设计、金具制造和包装运输、施工各环节同时进行控制,以改善电场分布,提高起晕电压。

1)设备环节

电气设备生产厂家不仅要对设备接线端子自身防电晕进行合理设计,还应将引线夹金具考虑进去。主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GIS出线套管等设备接线端子采用双均压屏蔽环措施,提高均压屏蔽环表面加工光洁度。

2)设计环节

设计单位必须选择防晕型金具,从均压环的设置数量和几何尺寸上着手,防电晕措施不遗漏任何设备和部位。对于主要电气设备采取双均压屏蔽环设计,适当加大均压屏蔽环管径,使设备接线端子和引线金具线夹完全处于均压屏蔽环保护范围内。

对软母线引起的电晕噪声主要来自间隔棒固定螺栓尖端和导线上的毛刺,可选用防电晕型间隔棒,固定螺栓为埋入式。另外可增加导线直径和分裂子导线数量,改变分裂导线间距,同时在下料、压接、安装过程防止产生变形和毛刺。

3)金具制造环节

金具制造厂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对产品外表面应采用抛光处理,保证金具外观光洁,使金具在正常使用状态不出现电晕。在金具出厂时要进行严格的包装防护,避免产品在装运过程中碰撞、摩擦、挤压变形等。

4)施工阶段环节

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防止造成导线、金具、均压屏蔽环等自身防电晕性能降低。(1)导线的下料及压接

首先导线外观应完好,凡有断股、松股、扭结、严重腐蚀和明显损伤的不得使用,扩径导线不得有明显的凹陷和变形。导线在展放时地面铺设地毯等防止导线磨损和划伤。导线的压接工艺严格按照SDJl226—198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执行,压接模具规格必须与被压接管配套。压接后耐张线夹外观光滑、无裂纹、无扭曲变形,棱边

导线安装时,铺设地毯防止导线磨损 先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后再抛光处理。导线间隔棒采用防电晕型,外观光滑、平整无棱角毛刺。与绝缘子串连接组装后的导线用地毯等包裹来,防止在搬运和架设时受损。

(2)均压屏蔽环的安装

首先均压屏蔽环外观应光滑、无裂纹、无扭曲变形。在安装过程中不得摩擦与碰撞,且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固定牢靠。金具和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宜直接连接,确保金具和设备接线端子均处在均压屏蔽环的保护范围内。9.3 森林、草木防火控制 9.3.1 森林、草木防火方针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防消结合。9.3.2 组织建设、资源配置

按照森林、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防火组织、防火责任制等制度,划定防火责任区,确定防火责任人。

配备防火设施和设备,设置防火宣传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根据地方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制定火灾应急处置办法。建立火灾扑救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9.3.3 防火宣传

组织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活动,普及防火知识,做好火灾预防工作。设置防火警示宣传标志,并对进入防火区域的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宣传扑救火灾的基本知识。9.3.4 防火措施

施工现场配置灭火器、森林灭火剂、铁锹等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控制野外用火,杜绝野外吸烟。严格火源(种)管理,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携火源(种)进入森林、草原。野外施工用火要做好防火措施,并按程序报告。

高火险期内,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区的,应当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活动,做到不准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燃放爆竹、焰火;不准烧火驱兽;不准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玩火取乐,并接受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施工前,清理施工范围内的林区倒木等可燃物。

需要进入森林防火区进行爆破等活动的,应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爆破必须用电引爆,杜绝使用导火线。爆炸基坑时,应先将药包下方的树干、杂物、干草等易燃物清楚干净。

动用明火或进行焊接时,必须划定工作范围,消除易燃杂物,并设专人监护。进入森林防火区的各种机动车辆按照规定安装防火装置(如防火罩),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甩瓦引起火灾,并配备灭火器材。

不在防火区内的施工现场设置做饭点。严格执行防火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制度。9.3.5 用火控制

防火戒严管制期内,在森林草原防火戒严管制区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经批准进行生产性用火的,要有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或者采取隔火措施,安排扑火人员,准备扑火工具,并将用火时间提前报告当地森林草原防火部门或通知近邻单位。在做好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在三级风以下的天气用火,确保用火安全。

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用火完毕,必须留下人检查,打灭余火,待余火彻底熄灭后,才能全部离开,做到火灭人离,以防死灰复燃,蔓延成灾。

发现森林草原火情,立即进行扑救,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报告。扑救可采用直接扑打林火,或者铲土覆盖、洒水、化学灭火剂喷洒等方法。

下载绿色施工监理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施工监理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南北干渠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卫片区)2015年第二批工程监理II标段 安全、文明施工监理组织措施 宁夏唐徕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中卫市沙坡头南干渠工程监理部......

    绿色施工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

    绿色施工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 绿色施工是建筑管理的核心。认真贯彻“四节一环保”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山西四建集团在建筑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安全生产监理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控制措施 (1) 配备满足工程需要具备相应资质的专职HSE监理人员。 (2) 健全安全监理责任制,完善监理部安全生产......

    监理单位保证安全施工措施

    Xxxx项目安全保证措施 湖北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018年4月20日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为提高本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督促施工单位组织文明施工和实现......

    绿色施工需要绿色监理-江苏建设监理协会

    绿色施工需要绿色监理 南京化学工业园实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卢昌华 姚忠厚 摘 要:绿色建筑在呼唤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正需要“绿色监理”,作为弘扬“社会质量观”新......

    绿色施工

    一“基本规定”检查 3.0.2 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 设计深度不够:已有......

    绿色施工

    某工业园区景观工程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

    绿色施工

    谈如何在施工现场推广实施绿色施工的一点体会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叶兴林 前言 我做为一名项目经理,是实现公司策划及下达各项目标管理的组织执行着,如何在施工现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