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兴义市利惠农魔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写写帮整理)
兴义市利惠农魔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培 训 资 料(2011年6月)
首先给大家讲农民专业任凭社的意义: <一>、什么叫“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哪些特点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条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以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法人一样,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具有法人资格,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并有下列特点:
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近年来,我国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发很快,并呈现出多样性,如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产品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等。这些组织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这些组织在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发展模式以及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具有不同特点,有的已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予以规范。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只是调整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一种,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从事经营活动的实体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那些只为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不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不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调整对象。
2、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之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区别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即以农民为主体、自愿组织起来的新型合作社,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
3、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专业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同类农产品的生产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为纽带,来实现成员共同的经济目的,其经营服务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提供该类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以及与该类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例如可以是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更具体的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
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自愿和民主的经济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他们成立或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位成员在组织内部地位平等,并实行民主管理,在运行过程中应当始终体现“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的精神。
5、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具有互助性质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成员自我服务为目的而成立的,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都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或提供同类服务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目的是通过合作互助提高规模效益,完成单个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不了合算的事,这种互助性特点,决定了它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决定了“对成员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原则。
二、为什么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就是由于同样的需求,一群人聚集起来,共同去做一件事,由于合作,人多力量大,可以做比一个人单打独斗时更大的事,也更
容易把事情做好。
我国农村衽家庭承包经营,在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形式下,农民面对市场出售农产品,购买生产资料,寻求技术服务,由于量小而且分散,产品售价相对低,生产资料购买价格相对高,享受技术服务相对难,使农民进一步发展生产受到限制,增收困难,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要改变这种状况,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是通常的选择,但是,家家户户都要通过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来发展生产,受制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农民以合作的方式生产、销售同样的产品,联合采购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甚至自己发展一些初级的加工生产,通过合作来形成相对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加强自己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产品销售价格,降低生产资料采购价格,更方便地获得技术服务,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就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这样的合作,在广大的农村已经有许多成功的事例,黑龙江某地,许多农民种植万寿菊,以前加工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花时,平均扣杂扣水率达到32%,后来,农民自己组织了万寿菊生产协会,产品集中起来了,协会与加工企业协调,争取到了扣杂扣水率最高不超过10%的交易条件,仅此一项就使参加协会的花农每年增收50万元;渐江某地有一个西兰花产业合作社,制定了西兰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守则等规章制度,统一了生产、用药、施肥等环节,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规范化操作程序,稳定产品质量有了可靠保证,还统一注册了商标,现在产品已经稳定地出口。
归纳起来农民参加合作社有以下几个好处: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谈判地位;实行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
品质,以更优质的产品获得更好的效益;享受更广泛更优质的技术服务,市场营销和信息服务;便于农民更直接有效享受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政策。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党委会等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部法律已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三、国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近年来出台的几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作了具体部署,要求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对专业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建立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门设立“扶持政策”一章,明确了在产业政策倾斜、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自我服务功能,支持专业合作社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支持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动作、规范化管理、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小魔芋—大产业—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中央为新农村描绘的美好前
景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基础,是第一位。因为没有农村生产的发展就谈不上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农村生产的发展除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逐步形成“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运”的长效机制外,还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畜牧业、花卉业、优质林果业等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建立健全以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那么各地在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应该怎样选择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呢?我认为各地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当地的各种资源寻找结合点,大力挖掘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魔芋—这个很不起眼的小作物就是一个潜力巨大,而且是一个可以发展成为大产业,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经济作物。
为什么说是“小魔芋”,一是因为魔芋这种作物虽然在我国二千年前就开始利用,但直至80年代中期之前,它的栽培也还只限于农户房前屋后的零星栽培,其方式也是控大留小,自生自灭,实际上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而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跟本谈不上是产业。二是到现在为止我国魔芋种植面积较小,全国不到100万亩。三是因为魔芋作物的研究和产业化的时间短(仅20年的时间),起步基础弱,影响小。四是魔芋虽然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宣传工作不足,社会影响小,所以仍被认国是“小魔芋”。
大产业:小魔芋可以做成上百亿的大产业,其依据如下: 魔芋产自中国、日本、印度、缅甸等国家。目前,中国是世界魔
芋产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总产量的60%。
据专家介绍,预计中国魔芋产业发展在未来5—10年可做成上百亿的大产业,近5年左右中国魔芋行业将拥有新增15000吨魔芋精粉需求市场的发展机遇,按当前魔芋出粉率测算,生产15000吨魔芋粉,需鲜芋22.5万吨,种植面积按魔芋与玉米或经济林木作套种,需新增60万亩的种植面积,即全国当前生产规模需扩大一倍才能满足需求。
新农村:
为新农村建设而发展的产业应该是产业链的上游在农村下游在国内外超市的长链条产业,只有这样的产业才能持速稳定地带动农村的发展,而中国魔芋产业正是居于这样的产业。一方面魔芋的原材料来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等级地的山区农村,而各种各样的于保健食品、药品等下游产品在国内外大中城市的超市上,由于产业链长,在农村的魔芋种植,初加工、收购与销售、包装与运输等环节解决了一大批农民在农闲时的就业问题,可以使一大批魔芋种植户首先富裕起来。总之,魔芋是西南山区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化开发基础较好,产业链条较长的特色产业。四川盆周山区、三峡库区、武陵山区、云贵高原既是发展魔芋的适宜区域,也是当前魔芋生产的元产区。因此,实施魔芋产业化发展是发展西南山区经济,实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现实途径。
<三>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管理
1、确定适宜种植区域:根据魔芋喜温暖湿润,忌高温干旱的特点,选择海拔700m以上的区域种植为宜,并一定要和玉米或经济林套种,该区土壤为黄、棕壤,有机质积累作用强,土体松泡,适宜魔芋
生长。海拔700m以上的区域将魔芋与玉米套种魔芋的发病率只在10%以内,甚至海拔越高越不易发病。
2、栽培要求:(1)种芋选择在50克以内,下种前一定做到消毒处理,一是紫外线消毒,即太阳暴晒5至7天。二是用高锰酸钾或脱布精混水喷洒并晒干后即可播种。(2)将整好的地打沟播种,每3-4行魔芋间种一行玉米为宜。(3)施放底肥,一般选择磷肥、过磷酸钙、复合肥,任选一种做底肥使用。(4)魔芋的播种期,从11月份起至次年4月份是魔芋播种期,5月开始出苗,8月底开始倒苗,至10月初完全倒苗后收获,所以在魔芋开叶齐后6-7月份施两次尿素肥,第一次每亩施10斤尿素,第二次每亩施30至40斤尿素肥即可。
3、病害防治:(1)我国魔芋病害种类主要有细菌性病害2种,真菌性病害7种,线虫病、病毒病各1种,生理性病害3种,它们分别是:魔芋软腐病、叶枯病:白绢病、根腐病、枯萎病、轮纹斑病、炭疽病、白纹羽病、紫腐病、病毒病。线虫病,叶烧病、黄白化病、缺素症,此外还有药害、肥害、水害、旱害、风害。其中我国当前主要魔芋病害有软腐请帖、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绢病4种,其它病害一般不易发生。(2)对魔芋的病害主要以预防为主,要认真落实综合防治措施,要狠抓“三早”即早发现、早防治、早隔离。一般在早上如叶片上有露水,不准进入魔芋基地,这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生长中后期,就是6-7月份,用农克菌混水喷施叶背部,2-3次,一般15-20天喷施一次,若发现病株,要及时铲除,带出地外作深埋处理。施药选择晴天的下午为宜。
4、收挖及贮藏
(1)适时收挖:一般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应注意采挖技术,避免机械损伤,轻挖、轻放、轻搬、轻运,选好种芋就近种植,不用作任何消毒处理,异地栽培即可;如留作下年的种芋,要精心处理:要太阳暴晒,晒得越干越好,最好上杭贮藏,并加强贮藏期管理,要经常检查,发现病害烂种应及时剔除,并在病害烂种部分及周围撒草木灰,以防止病害扩展,确保种芋安全贮藏,对下年种植打好基础。
总之:作为发展好魔芋产业,就一定要做好事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并确保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才能真正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第二篇: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份,是一个深受果农欢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基本情况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16日,属于社会民间自治组织。位于海港区海阳镇西北部,西北部与抚宁接壤。理事长张志民牵头,理事会协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
由成立时的6户22人发展到现有合作社成员64人。土地由成立之初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580亩。现有大樱桃360亩,苹果20亩,核桃20亩,其他品种蓝莓、梨、桃、李子、杏等180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本着发展林果种植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社员收入的目的。切实提高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质量,受到了全体社员的信任和拥护。合作社带动果农,建立科普基地一处,果品销售额达15万元。
二、建立果业生产基地,渡过发展难关,实行资源整合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的果业生产基地,规模最大、发展最迅速,成为合作社科普实验、示范基地,是农业局、林业局新品种实验基地,更是合作社带动农民学习、实践、培训的平台和主战场。本合作社580亩,属于丘陵地,过去水土流失,荒漠化厉害,表土仅有20—30cm风化层,过去多次造林绿化效果不佳。从开始,中级经济人张志民牵头,年丰合作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本基地进行规划改造,栽植果树,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综合开发。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加速了基地的发展。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
(一)、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一是种子、肥料、农药和包装纸、袋等原材料的采购,只有部分采取统一购买,既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又不能保质保量。尤其是包装和商标,不统一采购,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识别,无法达到品牌效应,更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二是各生产户虽有专家指导,也接受一些培训,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没有统一的品质水平。三是销售没有品牌,缺乏包装,缺乏市场识别度。没有市场知名度,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会更难打开市场。当产量增多时,而销售渠道缺少订单式生产,也就是缺少长期客户,缺少大客户。这也是没有形成品牌的一大困扰。
(二)、农户仍旧缺乏积极性,产业宣传不到位。全村900多人,参加合作社的只有64人,林果特色村并不鲜明,知名度不高。虽然全村有了林果基地,但仍然有部分年轻村民甚至不知道林果基地在哪里。不少村民并不了解农业高级合作社的优点特点,不能将其与过去的大生产很好的区分,情愿投入新的二、三产业谋求发展,却放弃寻求农业的新发展。
(三)、果品缺乏深加工制造,合作社每年只工作两季,没有寻求较高附加值途径。专业合作社产品全部用于销售,合作社没有寻找到除了销售以外的第二条致富道路。果业基地现有新、奇、特、果树系列,30多个品种,共3万株,品种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桃、李、杏、核桃等,其中0株新品种大樱桃2014年进入结果期,亩产400多斤,亩效益4000多元。每年六月份,这种大樱桃占领果品市场一个多月时间。360亩桃园,每年效益都在144万元以上,纯收入70万元,盛果期还有8年时间。本合作社无论在新品种引进上,还是果业基地管理上,都采用国内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如:采用生物杀虫灯、配方施肥、套袋、应用反光膜、节水灌溉、人工授粉等等,基地内广泛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早熟品种和
晚熟品种相结合,林下种植和散养鸡禽相结合等办法,加速了果业基地的发展,收到效益明显突出。合作社对社成员之间的资金、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断扩大合作社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的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根据本社基地的具体条件,合作社把果园区划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杏、桃、李子、药材、养殖、育苗、等小区。目前各小区成效越来越显现出来,绿色生态效益明显,小区将变成了生态效益、游客采摘基地,旅游观光园。游客可在园内农家小院的房舍里品茶,观赏大自然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合作社被海港区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这种模式受到区领导好评。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地实验示范、推广、培训作用。合作社成立以来,开展技术培训15次,受训人数达1500人,开展科普讲座10次,更新宣传栏次数3次,受益人次达1200人,发放各类图书1500册,组织科技下乡10次。对产前的剪枝、授粉、疏果等手把手的教,对产中的施肥、打药、病虫害的防治,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对产后的果品储藏、保管和销售等都有具体的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实打实的工作,合作社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为推动海阳镇科普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区农业局培训1次,培训人数达100人次,通过宣传与培训,在各镇村涌现了一批林果农户包山栽果树的典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造林技
第三篇: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份,是一个深受果农欢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基本情况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16日,属于社会民间自治组织。位于海港区海阳镇西北部,西北部与抚宁接壤。理事长张志民牵头,理事会协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
由成立时的6户22人发展到现有合作社成员64人。土地由成立之初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580亩。现有大樱桃360亩,苹果20亩,核桃20亩,其他品种蓝莓、梨、桃、李子、杏等180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本着发展林果种植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社员收入的目的。切实提高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质量,受到了全体社员的信任和拥护。合作社带动果农,建立科普基地一处,果品销售额达15万元。
二、建立果业生产基地,渡过发展难关,实行资源整合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的果业生产基地,规模最大、发展最迅速,成为合作社科普实验、示范基地,是农业局、林业局新品种实验基地,更是合作社带动农民学习、实践、培训的平台和主战场。本合作社580亩,属于丘陵地,过去水土流失,荒漠化厉害,表土仅有20—30cm风化层,过去多次造林绿化效果不佳。从开始,中级经济人张志民牵头,年丰合作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本基地进行规划改造,栽植果树,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综合开发。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加速了基地的发展。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
(一)、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一是种子、肥料、农药和包装纸、袋等原材料的采购,只有部分采取统一购买,既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又不能保质保量。尤其是包装和商标,不统一采购,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识别,无法达到品牌效应,更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二是各生产户虽有专家指导,也接受一些培训,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没有统一的品质水平。三是销售没有品牌,缺乏包装,缺乏市场识别度。没有市场知名度,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会更难打开市场。当产量增多时,而销售渠道缺少订单式生产,也就是缺少长期客户,缺少大客户。这也是没有形成品牌的一大困扰。
(二)、农户仍旧缺乏积极性,产业宣传不到位。全村900多人,参加合作社的只有64人,林果特色村并不鲜明,知名度不高。虽然全村有了林果基地,但仍然有部分年轻村民甚至不知道林果基地在哪里。不少村民并不了解农业高级合作社的优点特点,不能将其与过去的大生产很好的区分,情愿投入新的二、三产业谋求发展,却放弃寻求农业的新发展。
(三)、果品缺乏深加工制造,合作社每年只工作两季,没有寻求较高附加值途径。专业合作社产品全部用于销售,合作社没有寻找到除了销售以外的第二条致富道路。果业基地现有新、奇、特、果树系列,30多个品种,共3万株,品种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桃、李、杏、核桃等,其中0株新品种大樱桃2014年进入结果期,亩产400多斤,亩效益4000多元。每年六月份,这种大樱桃占领果品市场一个多月时间。360亩桃园,每年效益都在144万元以上,纯收入70万元,盛果期还有8年时间。本合作社无论在新品种引进上,还是果业基地管理上,都采用国内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如:采用生物杀虫灯、配方施肥、套袋、应用反光膜、节水灌溉、人工授粉等等,基地内广泛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早熟品种和 晚熟品种相结合,林下种植和散养鸡禽相结合等办法,加速了果业基地的发展,收到效益明显突出。合作社对社成员之间的资金、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断扩大合作社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的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根据本社基地的具体条件,合作社把果园区划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杏、桃、李子、药材、养殖、育苗、等小区。目前各小区成效越来越显现出来,绿色生态效益明显,小区将变成了生态效益、游客采摘基地,旅游观光园。游客可在园内农家小院的房舍里品茶,观赏大自然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合作社被海港区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这种模式受到区领导好评。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地实验示范、推广、培训作用。合作社成立以来,开展技术培训15次,受训人数达1500人,开展科普讲座10次,更新宣传栏次数3次,受益人次达1200人,发放各类图书1500册,组织科技下乡10次。对产前的剪枝、授粉、疏果等手把手的教,对产中的施肥、打药、病虫害的防治,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对产后的果品储藏、保管和销售等都有具体的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实打实的工作,合作社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为推动海阳镇科普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区农业局培训1次,培训人数达100人次,通过宣传与培训,在各镇村涌现了一批林果农户包山栽果树的典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造林技 术,促进林业大发展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民,从事中级经济人10多年,林果产业,从书本上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多次参加区镇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种植技术。在实践中摸索创新了造林新技术。热心科普工作,经常性的开展科学技术教育、宣传、培训、咨询和服务等活动。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流转
了耕地150亩,荒山350亩。同合作社成员80亩,共计580亩基地上,栽植新品种大樱桃、蓝莓、梨、桃、李子、杏、苹果等系列30多个品种,共3万株,成活率在98%以上。昔日荒山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如今翠绿一片,市、区报纸以本合作社创造出奇迹进行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发明创造了《生物栽植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新的作用
1、把技术服务作为立足点不断拓展范围。利用基地开展技术试验的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组织合作社成员和果农学习,不断培养一批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的乡土科技人才,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应用到林果产业上,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活动。
2、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辐射到周边群众中去,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业效应,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带领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增收提效。二是发挥市场导向,及时提供市场信息,规避市场风险,提供联合购买降低生产资料成本。三是参与产后加工、营销活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同时,通过直接进入市场减少销售环节直接增效。
3、开展技工贸一体化服务,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一家一户难办到、基层组织统不了的难题。社员好果卖不出好价钱,加入合作社后,实行统一销售。
4、打响品牌战略,形成统一经营,向规模化发展。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的首要功能是在于可以方便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缩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而造就强势品牌能享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品牌还可以超越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一种无形资产。正是品牌效应在市场营销中的这些作用和意义,国家也提出了“农村果蔬品牌化”,即: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国都在积极引进和发展水果和蔬菜产业,以此作为发展农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而果蔬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我们发展名特优产品,创立品牌。形成竞争力,立足市场。有了品牌,才能保证农产品的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⑴、依靠合作社的林果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共同的品牌。本合作社在林果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形成了经济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三大产业。将适合自身的品种、种植方式、经营模式引进其中,制定自身发展的长短期战略,制定共同的品牌和商标,发展种植园,实现规模化。本合作社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注册了“年丰”果品商标。
⑵、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统一化管理。强化品牌作用。统一化管理要求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技术管理模式,统一用药配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营销。将品牌意识作为稳步发展的基础,将品牌质量始终贯穿在果品选种、培育,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存、销售整个生产和采集销售过程中每个环节中,并逐步带动合作社成员户同样建立品牌意识,使成员户为自己的品牌品质精心管理每一棵果树。尤其是销售方面。建立营销服务体系,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趋势来改善和调整经营策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拓展销售渠道,不断进行市场开发和策划,扩大销售网点。销售队伍主动与大型超市进行营销,方便品牌顺利进入消费者视野,并努力建立长久关系,逐步向“下单式”种植发展。
5、合作社积极寻求新的致富途径,谋求更大的利润。林果专业合作社目前的大多的发展形式是前向一体化,即向规模化种植生产发展,形成种植园。在此基础上,发展果园旅游项目和果品深加工即蜜饯食品。结合本地实际,分析可行性,制定实行计划,发展亲子游、情侣游、偕老游等不同文化特色的线路。而另一点加工蜜饯食品,是由于水果不易储藏,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变质的特点,制成蜜饯则不用担心,而且零食的消耗量不低于水果的消耗。我们可以采取在采摘果品的时候,根据果品的成熟度,软硬程度分开存放。熟透的果品可以采取加工成蜜饯这种方式,避免在运输途中造成损失。而且发展蜜饯加工又可以解决一批劳动力的工作问题,也创造了更多的产值。
第四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脐橙资金申请报告
高效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中国脐橙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
湖南省道县脐橙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
申 请 报 告
《关于道县旺红脐橙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的申请报告》
一、基本情况概述:
脐橙产业是道县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道县脐橙专业合作社位于道县铺镇,成立于2011年11月,现有脐橙种植面积达2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6万亩,脐橙总产量30多万吨,发展社员400余名,可实现产值10000万元,社员平均收入达20万元,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合作社制定了《道县旺红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章程》、《合作社民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等章程及制度,施行“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收、统一加工、包装及销售”等标准化生产措施,成为当地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典型。目前,道县已被列为全国100个、湖南省12个柑桔生产基地县之一,“赣南—湘南—桂北”柑桔优势产业带脐橙项目区域县,被评为“中国脐橙无公害科技示范县”、“中国脐橙之乡”,道县脐橙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二、项目申请资金的必要性: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开发发展。积极响应道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面推动全县脐橙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2、为了打响脐橙品牌,促进脐橙产品销售,完善旺红脐橙专业合作社营销体系建设。
3、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科技带动科《关于道县旺红脐橙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的申请报告》
技推进来促使农业的发展,实行产销一条龙产业化服务,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三、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四年来,该社秉承“上联政府、下联成员、内联商家、外联市场”宗旨,服务全体社员,谋求共同利益。合作社的顺利发展,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希望,带来了财富,也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下蒋村里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一辆辆崭新的摩托车落户当地果农,村容村貌日新月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技示范作用,带动了农业生产向高新科技发展,从而带动了农业增产和快速发展。
《关于道县旺红脐橙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的申请报告》
四、申请资金:壹佰万元人民币
目前,我脐橙专业合社营运经费严重不足,财政收支存有很大缺口,眼下,脐橙已挂满枝头,再过两个多月,金黄的硕果即将上市,为了加快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进程,进一步提高脐橙的销量,快速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特申请项目资金100万元人民币,恳请县政府就以上三方面的工作给予我旺红脐橙专业合作社必须的资金扶持,共同发展,利国利民!
望相关领导能够给予批准为盼。
道县脐橙专业合作社
2017年1月20日
《关于道县旺红脐橙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的申请报告》
第五篇: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情况汇报
山友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工作情况汇报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我社于 2008 年 2 月成立,是**矿区第一家经过区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我社现有一个核心示范园区、五个辐射园区。核心示范园区—**市凌峰植物园位于**矿区大峪镇老槐山上,其它五个园区分别位于**矿区的大社镇、界城镇等山区。自成立以来在社员们的园区内种植药材经济林,观赏林,林果及生态混合林共个 1 万余亩。2009 年我社的种植任务繁重,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在雨季造林 2 万余亩,并结合区小流域治理造林推广采用仿野生种植地道药材连翘(小灌木类,国家三类保护品种)。为今年 10 月下旬,迎接药厂和药商来峰合作办厂及建基地,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我社所做的工作 1、2008 年 2 月合作社在区农协会的帮扶下,规范了相关登记手续,办理了企业代码证,税务登记以及银行帐户。2、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源型新产业、城需型农业、创意型农业是关键。我合作社开创了在治理荒山的过程中,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和引进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及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技术推广种植地道花卉药材(地道、大宗,名贵)和林果及生态混合林,把绿化、美化、香化、果化、林化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具有农源型新产业、城需型农业、创意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