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城镇建设

时间:2019-05-13 23:5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瓦窑城镇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瓦窑城镇建设》。

第一篇:瓦窑城镇建设

浅谈瓦窑镇建设的思考

写作提纲:

一、瓦窑镇建设现状

(一)基础设施

(二)农业产业化

(三)农村经济

(四)文化教育

三、瓦窑镇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尚未完全到位

(二)水利和道路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三)环境和生活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四、瓦窑镇建设发展规划建议

(一)提高认识,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瓦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

(二)加强乡镇街道建设和环卫配套设施建设

(三)科学规划,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四)拓展投入的来源

内容摘要 :结合隆阳区瓦窑镇小城镇建设工作实际,论述了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必要性,从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筹措城镇建设资金,搞好产业积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瓦窑镇,小城镇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因而,如何加快乡镇建设,怎样合理发展乡镇,应是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隆阳区瓦窑镇建设实际,对如何加强规划建设问题进行阐述。

一、瓦窑镇建设现状

瓦窑镇位于隆阳区东北部,地处保山、大理、怒江三州、市结合部。东临澜沧江与永平县隔江相望,南与板桥镇接壤,西与瓦房乡及云龙县漕涧毗邻,北至道人山与云龙县旧州镇相交,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及金六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隆阳区乃至保山市内联外通的窗口。最高海拔3659米,最低海拔1320米,年均气温15℃,属典型的高寒山区,立体型气候,明显年降雨量965-1480.5毫米,总面积446平方公里,辖25个村委会,124个自然村,207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总人口36503人,其中:农业人口34859人,少数民族14157人,属于云南省476贫困乡之一,全镇共有4个贫困村,5100户14106个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40.47%,人均纯收入3300元。耕地面积29444亩,人均占有耕地0.78亩。瓦窑镇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森林面积52.87万亩,覆盖率达62%,境内盛产核桃、茶叶、枇杷等经济作物。瓦窑道人山特色产品野苤菜、鸡枞、生态鸡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瓦窑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工矿企业为龙头、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乡镇建设为突破口,粮林果并举,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兴科技、抓党建,不断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跨越。2014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 98000 万元,同比增长14.6 %,实现农业总产值 38700 万元,同比增长 9.01 %,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34301.04 万元,同比增长 18.8 %;实现财政总收入 2071 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69 万元,同比分别下降 4.8 %和增长 34.73 %;农民人均纯收入 6687 元,同比增长 23 %。

全镇耕地土壤肥沃,河谷一带水量丰富,山区水资源匮乏,立体气候明显,适宜种植多种农经作物,有蚕桑、魔芋、核桃、茶叶、畜牧、矿厂等主要产业。全镇已完成农网改造,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境内河流13条,总长103公里,有大小水库10座,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均,农业水利化程度较低;纳入养护公路23条168公里,道路以沙石土路为主,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辖区内铁、铜、金、铅、锌、硅等矿产资源有一定储量,拥有“隆阳区工业区”的称号,有保山市最高山道人山为徒步登山和及建于明代的道人山青峰石寺与澜沧江自驾游的好去处,有老营李将军府和横山村赵锡光将军故居及其祖墓可瞻仰,可引进商家开发,包装打造成隆阳旅游景点;有西山和东山茂密的植被森林,周边风光优美,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业;瓦窑鸡枞苤菜在保山市一带久负盛名,还有蕨菜、山菇、竹笋、树毛等野生物品丰富,可以进一步包装打造。

(一)基础设施

瓦窑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步伐进一步加快,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坚持以项目促发展,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一方面积极规划上报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和筹措资金,改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好项目,不断加强水、路、电等综合治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方面;修砌经过水田的各种大沟;修建小水窖;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2.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方面,新建保四中教师宿舍楼、师生食堂和瓦窑中心学校的综合教学楼与全镇最完好的综合幼儿园,各校都配备了教学电脑和图书等设施设备,教学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了25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加快了集镇建设的步伐,目前为止,瓦窑集镇已经进行了第四期的开发,三通一平已经完成,征地扫尾工作在进行中,形成了以瓦窑集镇为主,老营集镇为辅的两个集镇相互依托的良好格局,集镇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带动作用明显。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至2015年底,通往25个村委会的镇村道升级建设将全部完成,大多数村寨都已经修好水泥路,仅有祝家、松坡两条水泥预制小块路,瓦窑集镇、繁荣村委会在公路沿线还设有太阳能路灯。下一步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心将向村村道路、村组道路转移,边远闭塞的山区潜力将会得到发挥。

(二)农业产业化

瓦窑镇人民政府一直把产业培育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深化对镇情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坚定不移地把粮食、蚕桑,魔芋、核桃、畜牧产业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1.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在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保持总产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泡核桃、魔芋等经济作物,注册有农业产业合作社4个,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镇猪、牛、羊出栏率和商品率逐年提高。镜内建有隆阳区努比亚黑山羊养殖场,对黑山羊在周边的推广繁殖起到了提高带动的作用。有畜牧养殖合作社两个,野生竹鼠养殖合作社1个,其中有生猪养殖场18个,提高了生猪养殖对于市场波动的抵御能力,充分发挥了合作社对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作用、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及农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下麦庄村黑山羊养殖,在香港乐施会支持帮助下,引入新模式,开创了山羊养殖由放养变为圈样的历史,节省了劳力物力,保护了生态环境,缩短了成品羊出栏时间,大大提高了山羊经济在市场中运行效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三)农村经济

瓦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充分立足农业大镇实际,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2014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 98000万元,同比增长 14.6%,实现农业总产值24252.778万元,同比增长23.6%,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34301.04 万元,同比增长18.8%;实现财政总收入 2071 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69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8%和34.73%;农民人均纯收入 6687元,同比增长 23%。

1.泡核桃支柱骨干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由于农民种植泡核桃的极性增加,加之气候较适宜种植泡核桃,通过镇村组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的努力,泡核桃获得了丰收。目前,该镇有泡核桃11万亩,占隆阳区泡核桃总种植量的十分之一还多,是一个典型的跑核桃大镇,核桃农发展后劲迅猛。

2.畜牧产业发展迅速:按照高海拔养牛羊,中海拔养架子猪仔猪,低海拔育肥猪、圈养牛羊的畜牧业发展思路,经过努力,该镇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猪牛羊集散地和链接云龙、永平、怒江、保山的畜牧产品中转站。

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的林业支柱产业正在形成:瓦窑镇以资源为依托,挖掘山地资源的潜力,实现了林业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切实做到了“林农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工作目标。自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农的造林护林积极性得到提高,山林植被覆盖面加大,林业产业得以发展。目前,瓦窑镇建有木材加工企业6家,为该镇提高林业产业价值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四)文化教育

全镇有中学2所。总入学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文化发展方针,积极培育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两基”、“普实”工作在巩固中提高,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瓦窑镇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瓦窑镇小城镇建设虽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山区乡镇,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与离城较近的郊区乡镇,还有很大的距离。

(一)思想认识尚未完全到位。少数部门和领导对上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到位,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理解不够深刻,没有真正从战略的高度将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的决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舆论宣传氛围不够浓厚,新农村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上面热、下面冷,讲的多、做的少”的现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城轻乡的倾向仍然存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被动应付和畏难情绪,责任意识和主动精神不够。

(二)水利和道路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水利设备老化、损坏严重,防洪保安存在一定隐患,道路建设不平衡,部分地区尚未建成快速公路,相当多的自然村尚未实现通水泥路;部分地区道路和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

(三)环境和生活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不少村生活垃圾成堆,河道淤塞、水质污染,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垃圾难度较大,改厕任务较重,污水处理尚未破题。虽然近年来自来水普及率提高较快,但供水质量普遍不高,水源污染严重。目前,该镇已经在下麦庄、旧寨、马转弯、中和、老营、瓦窑、中和、毛竹棚等村修建了垃圾焚烧炉,但是生活垃圾污染仍然是一道难题;各村在实施道路硬化、新农村建设后,村内没有生活污水排放的统一规划,导致有的污水随处流淌,又是引起河流污染的一大源泉。

(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乡镇为了发展小城镇,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项目。上级项目争取到了,但往往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投入。为了完成项目投资,地方只好违心承诺,有的挤出吃饭钱搞配套,造成畸形投资,地方财政愈加困难。镇政府多为吃饭财政,在小城镇建设中对公共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资能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欠帐多。地方政府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机制不健全,成为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政策不稳定导致投资增加,瓦窑镇在第四期集镇开发中,投入近千万元,由于新土地价格突然增长,导致超过预算近800万元差额无力解决而是开发陷于停顿。

四、瓦窑镇建设发展规划建议

(一)提高认识,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瓦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

长期以来,瓦窑镇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与其他乡镇差距仍然呈扩大之势,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和公共产品的相对短缺。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认识到工作部署都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迫切需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建设新农村,缩小其他乡镇差距,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到农村,把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好,才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启动农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二)加强乡镇街道建设和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根据乡镇具体情况,合理规划建设街道,加快乡镇街道建设,及时维修破损道路,保证过境街道全面硬化,无侵占、损坏现象,确保过境街道平整,畅通,洁净。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快场镇公共厕所、路灯、垃圾箱、果皮箱等市政环卫设施建设;并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其它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系统性,不断完善场镇功能,增强场镇的承载、聚集和辐射作用,大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在瓦窑、老营两个集镇征用土地建垃圾焚烧场、做好各村污水排放规划实施。

(三)科学规划,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建设新农村,规划是龙头。没有规划,势必陷入盲动;规划不科学,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规划在促进经济建设、调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合理利用土地、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各项建设方面至关重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则,在做好城乡统筹规划的同时,加快编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分级、分类和专项规划。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分类指导镇村规划布局。坚持“严格按规划目标实施和管理”的原则,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四)拓展投入的来源

一是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三是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参考文献:

【1】洪文殊:《永安市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出版社,2012.2;

【2】孔繁洪:《泰安市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2;

【3】季昌伟:《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第二篇:城镇建设材料

一、城镇建设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高起点科学规划,是建设现代文明城镇的前提和基础。城镇建设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应强化精品意识,使城镇基础设施具有双重价值,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使之成为凝固的艺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根据城镇所处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经济规模、发展潜力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立足客观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做到适度超前、合理定位。应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搞好农田保护区、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妥善安排各行业和各项社会功能的协调发展,合理勾勒框架。规划应一步到位,并留有发展余地;建设分期实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规划应体现时代风貌、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规划一旦形成,就不仅对建设实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城镇的发展具有约束作用,不能随意变更。

二、多渠道筹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坚持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相结合,依靠社会力量,广开融资渠道,使城镇建设由单纯的政府行为变为群众性和社会性的自觉行为,形成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支持,重点争取交通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改水和绿化建设资金,实现基础设施的改善。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在保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施工的前提下,支持开发企业建设商品房对外销售,培育城镇房地产市场。对广场、绿地、灯箱、雕塑、公厕、垃圾池等社会公益设施通过向社会招标承包或拍卖冠名权、登载广告等形式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从而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原则,遵循经济规律,公开拍卖土地。在出让方式上,因地制宜,可以拍卖生地后开发建设,可以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后拍卖熟地,也可以综合承包开发。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投资兴业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外地客户进镇建设。用好用活财政政策,运用财政杠杆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政府对城镇建设的投资,财政每年(秘书长提醒您:请根据实际修改)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镇建设。组织城镇干部群众进行义务劳动、以劳代资等活动,搞好城镇公益事业和环境绿化美化。

三、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实行严格管理手段,进行全方位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城镇管理领导分工、部门协调、定期考核、监督奖惩等制度,并对管理队伍定期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严格在规划统一指导下,实行建设项目审批一枝笔,不准乱开口子,杜绝违章建筑,取缔违反规划随意建设的建筑。加强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坚持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招投标,推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理制,加强工程质量的督促检查。依照法规综合管理,对城镇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交通秩序、建筑市场等方面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坚决杜绝乱修乱建、乱停乱放、乱堆乱摆、乱写乱画等现象。强化意识形态管理,着眼于提高居民素质,利用媒体、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使他们能够服从城镇管理,积极主动参与城镇管理

《崇左市关于加强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方案》

为改善我市乡镇五项基础设施条件,巩固基层政权和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乡镇机关办公楼、干部职工住宅楼、卫生院、宣传文化站、敬老院和五保村建设为目标,采取大会战的形式,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用4年时间基本解决这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结构、面积等不达标的问题,逐步改善乡镇基础设施现状,确保乡镇政权正常高效地运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二、任务与目标

全市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总的任务是:维修、扩建和新建面积436147.36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2754.79万元.各单项的具体任务是:

(一)乡镇机关办公楼:总维修、改扩建、新建面积共61044.36平方米,需投入资金2419.38万元.其中,维修面积24361.47平方米,需投入资金418.84万元;改扩建面积2414平方米,需投入资金95.6万元;新建面积34268.89平方米,需投资214.09万元。2005年改扩建面积6965平方米,总投资319.66万元。2006年改扩建面积5860平方米,总投资269.56万元。2007年改扩建面积 6620平方米,总投资 303.72万元。

(二)分步实施原则。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维修、扩建和新建的面积达436147.36平方米,测算总投资12754.79万元。考虑到我市各县(市、区)的财力状况,计划分四年实施,即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三)不留后患原则。要严格按照基础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并根据实际编制项目预算,确保资金不留缺口,做到建设不留尾巴,规划一个,建设一个,达标一个完成一个,使用一个。

(四)乡镇宣传文化站:总扩建、新建面积共782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492.8万元。其中,扩建面积62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 24.8万元;新建面积72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468万元。各任务是:2004年新建面积2400平方米,总投资 156万元;2005年新建面积2400平方米,总投资156万元;2006年新建面积2400平方米,总投资 156万元;2007年改扩建面积6202400平方米,总投资 24.8万元。

(五)乡镇敬老院和五保村:总维修扩建、新建面积共469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922万元。各任务是:2004年建设面积12250平方米,总投资 518万元;2005年建设面积11150平方米,总投资4 5 4万元;2006年建设面积11750平方米,总投资475万元;2007年建设面积11750平方米,总投资475万元。

三、建设原则

(一)坚持标准原则。我市根据国家和自治区五项基础设施有关建设标准,制定了既适合本地实际又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建设标准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这一建设标准进行规划与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在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可适度超前建设,但不能进行超现实的盲目的跨越。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是:

(1)乡镇机关办公楼为砖混以上结构楼房。按在编人员计,人均标准建筑面积达16平方米以上(不够500平方米也要建够500平方米。

(2)乡镇干部职工住宅楼为砖混以上结构楼房。按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计,科级以下干部职工每套住宅建筑面积标准为 55-70平方米;处级(中级职称)干部 70-90平方米;厅级(副高级以上职称)90-120平方米;周转用的公寓式楼房35-50平方米。职工要求增加面积标准的,可以放宽20平方米。

(3)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为砖混以上结构楼房。建筑面积标准为 1-3万人口乡镇500平方米以上;3-5万人口乡镇 1000平方米以上;5万人以上乡镇 1500平方米以上。

(4)乡镇宣传文化站为砖混以上结构楼房。建筑面积标准为 2万人以下乡镇 520平方米(广播电视 120平方米);2-4万人 750平方米(广播电视 150平方米);4一5万人 950平方米(广播电视 150平方米);5万人以上 1150 f(广播电视 150 m)。

(5)乡镇敬老院或五保村为砖混结构房屋,老人住房设有卧室、活动室(厅)和卫生间等,完善配套设施,每所应建有公用厨房和餐厅、保健(医务)室、娱乐室、储存室和管理人员办公室及住房等。敬老院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床位数标准为人口5万人以下的乡镇占地面积4亩左右,设计床位 20张以上,总建筑面积 500平方米以上;5万人(含5万)以上的乡镇占地面积5亩左右,设计床位24张以上,总建筑面积550平方米以上;五保村每个村占地面积2亩左右,设计床位10张,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上。

四、建设措施

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建设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信心,把它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规划与部署。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大会战的形式,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要建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领导小组由各县(市、区)政府的第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的副县(市、区)长担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统一管理项目的建设实施工作,及时协调与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地进行。各级领导小组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突击抓住重点项目建设,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管理,善于协调各方,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各级领导小组下设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从机关有关单位抽调人员,具体负责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情况汇报和检查督促工作,切实把项目建设抓紧、抓实、抓细、抓好,抓出成效。

(二)落实责任,加强指导。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加强指导,具体是:建设部门负责乡镇办公楼建设的指导,房改部门负责乡镇于部职工住宅楼建设的指导,民政部门负责乡镇敬老院或五保村建设的指导,卫生部门负责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指导,文化部门负责乡镇宣传文化站建设的指导。此外,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局要做好用地规划,并在办理有关证件、征地等方面在政策范围内给予优惠和减免;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抓好资金管理和使用监督,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与合理使用。

(三)依法行政,规范操作。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涉及诸多政策性问题,关系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行业标准办事,绝不能违规操作,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于项目建设用地手续与费税方面:国家与自治区均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与有关政策规定,一定要坚决照办,认真贯彻落实。征用土地手续,务必根据用地多少,按文件规定,逐级上报审批,不能先斩后奏,先上车后补票;征用土地的费税,凡属于国家与自治区收取的费税,要按文件规定收取,属于市、县(市、区)政府职能范围内,能减免的要尽量减免,尤其县(市、区*乡镇下属的自收自支单位收费的应少收或不收,由财政统发的单位收费应尽量不收或少收。特别是干部职工住房困难较多,各级党委政府在加大房改政策宣传的同时,要在全市乡镇干部职工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落实单位给职工的住房公积金补贴部分,增加职工工资中的住房消费能力;要积极开展住房租金改革,推动成套住房出售,促进职工购买现住房;有条件的乡镇可以给建房职工适当资金帮助,减轻职工建房负担。

关于建筑收费方面:属自治区有关部门收取的报建两费与造价站应按文件规定收取或代收缴;属市、县(市、区)收取的招投标费用、工程质量督理费、工程勘察设计费、水电增容费等等应尽量少收,有些项目如项目审批费、规划、图纸设计费、技术服务费、城市建设配套费、评估费、工程监理费等应给予优惠照顾,免收或少收。

(四)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要严格标准,规范技术操作。关于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问题,市直各有关部门根据自治区有关厅局的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这一标准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各县(市、区)、乡镇必须按照这一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关于项目建设技术方面,各类项目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以及工程设计方案组织实施。要实行全程的项目管理,从设计方案、征用土地、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到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方面都要规范操作,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行业标准。要建立项目负责制与责任追究制。每一个项目都由技术人员签订技术和质量责任状。每一个项目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一名领导或干部来负责和监理,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无质量问题。要强化安全意识,科学组织,文明施工,确保生产安全。对于玩忽职守,因违规操作或监管不到位因造成质量或安全事故的有关人员,要依法从严处理,坚决杜绝各类工程事故发生。对各类项目建设需要购买的“三材”物资,要通过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有计划,分期分批采购建设物资,做到

既不影响工程进度,又不致于过分集中采购造成物价上涨和项目建设成本增加。各级工商部门要加强监管,依法打击趁大建设之机哄抬物价或提供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为乡镇五项建设提供宽松的市场环境。

(五)积极筹措经费,确保资金按时到位。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广开渠道,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1)各级政府要把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2)积级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3)乡镇自筹,尤其结合城镇化的建设过程,盘活闲置的土地、资产;(4)认真抓好西部大开发与入世后的有利机遇,用足用好政策,引进资金;(5)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捐助;(6)向银行贷款;(7)于部职工集资等。以确保资金按时到位。

要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制定的资金管理办法进行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效益。不管是哪项资金,都要严格控制,严格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挪用和截留。凡挪用和截留的,一经发现,都要严肃处理。

(六)单位挂钩帮扶,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县(市、区)直单位都要挂钩一个具体项目工程,并认真落实挂钩帮扶的各项工作。每个单位要有一名领导挂点,并经常到点上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加强指导与督战,积极协助、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要发动机关和干部职工捐资捐物,对口支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以推动与促进项目建设的进程。

(七)加大宣传与督查力度,扎扎实实推进项目建设。各级宣传、新闻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墙报宣传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项目建设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级领导小组与下设的办公室要加强对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要健全汇报制度,各县(市、区)与市直有关部门要每月两次向市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市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每月将对各部门与各县(市、区)、乡镇的工作进展情况通报一次。还要派人下去,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检查工作,做到领导督查与专业督查相结合,定期督查和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确保全市乡镇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

(八)建立激励机制,促进项目建设按预定目标完成。每年工程结束后,市与县(市、区)政府将对所有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逐一进行验收,并视工程完成情况,予以奖惩

第三篇:城镇建设

林西县城镇周边绿化简介

林西县林西镇城镇周边绿化工程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创森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06)16号文件,决定在“十一五”期间打造万亩樟子松基地,该工程将对以林西镇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荒山、荒地、荒坡全面绿化。实现创森城市的各项要求,该工程由县组织部党工委牵头,林业局绿化办具体组织规划设计施工,县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通过义务植树的方式实施完成。“十一五”期间,每年造林都在2000亩以上,已绿化地段主要分布环绕在林西镇周边的西山、北山、和东山。截止2012年5月共营造绿化面积1.2万亩,其中樟子松8400亩,杨树1100亩,封山育林补植造林2500亩。几年来共栽植樟子松67.2万株,云杉1.8万株,杨树8万株,总体成活率都在95%以上,保存率面积达百分之百。2012年义务植树0.8万亩,栽植苗木100万株,其中:城镇东山绿化完成1500亩。四旁植树5000亩,栽植苗木60万株。

具体做法和措施:

1、县五大班子领导每年都带头完成义务植树和挖坑整地任务,并对各个单位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2、造林执行“七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统一验收。

3、必须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好的植树传统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打造50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全面完成林西县生态文明示范县试点工程的建设任务。

目前,西山是林西人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是老年人散步的好地方,是学生们娱乐休闲的好场所。

林西县城镇周边绿化,是林西人创森城市的一张永恒的名片,是义务植树者馈赠给大自然的一张崭新的贺卡,是林西“务林人”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四篇:瓦窑头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瓦窑头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一、村情概述

(一)地理位置

中涧河乡瓦窑头村地处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的东部,距东山过境高速公路100米左右,东临牛驼寨村,南毗山庄头村,西与敦化坊村邻连,北与牛驼村壤接。瓦窑头村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10℃,年平均降水460mm,年平均降水460mm,无霜期179天,年平均日照数为2800小时,气候温暖,热量充足。区城地貌为丘陵,位于东经111°31′~111°34′,北纬37°26′~37°27′,远离市中心,环境清洁,气候适宜,且紧邻乡村公路,水电资源充足。(二)人口状况

瓦窑头村现有农户98户,人口315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175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50人。低保户33户,五保户1人。

(三)务工和就业情况

常年外出务工130人,其中男性98人,女性32人,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业、运输业,女性主要从事服务业。(四)农民生活条件及公共基础设施状况

农民居住方面:目前,20%的住户居住在村内山脚下,近80%的住户分散在山坡、山顶。居住特点:杂乱、无规划。遇恶劣暴风雨雪天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生活用水方面:村内自打井一口,更换了村内已上山主管道600米,通过上山主管道通向全村各家各户。投入20余万元补修了村内出现质量问题的水井,改善了村内水质,保障了村民的饮水安全。

交通方面:现已投资38万元完成“户户通”工程,硬化全部大街小巷9500平方米。

全村有电视农户90户,电话用户60户,卫生所1个,2个农村便利店。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两委办公室占地180平方米,村中心休闲健身场所900平方米,计划生育服务室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五)社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每至节日或酷暑寒冬,福利品均按村民个人分发,过年发一袋大米,一袋白面,一桶油,一箱新鲜蔬菜,中秋节每人发一袋大米,一袋白面,一桶油,端午节发江米白糖,夏天发消暑茶、夏凉被等等。

对于村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50元的补助,组织老人们免费去首都北京参观。

组织村内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去皇城相府等地参观新农村建设,学习当地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

对于村内考上重点高中、技校、大学、研究生的孩子实施1500元-3000元不等的奖励。全村村民的新农合费用全部由村委会支出,并积极体察民情,帮助困难家庭申请医疗救助和资金扶持。(六)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瓦窑头村属东山丘陵地带,全村现有耕地4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为373.94亩,果园20亩。

截止2010年,我村经济总收入为69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5万元,畜牧业收入19万元,工业收入487万元,运输业收入36万元,商饮业收入111万元,服务业收入26万元。人均纯收入为7500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5万元。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50万元,增加值75万元,营业收入3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上缴税金5万元。粮食产量30万斤、果品产量5.83万斤,猪110头、鸡6600只、肉产2吨、蛋产18.66吨。(七)村主要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太原市惠丰园物贸有限公司 主要经营项目:环保型砖 用地规模:64亩 职工人数:200人 产值(万元):2000万元

二、发展设想

发展思路: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位一体”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及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目标:

1、在本村原有杂乱无章的住宅分布进行旧村改造,整体迁移,实施新规划,建设人文、绿色村落,和谐村庄。

2、路以西进行以住宅为主的建设用地开发,吸引投资,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低保、社保、设置公益性岗位以及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配套齐全的小区。

3、依靠创新优势,在高速路以东,连接牛陀村片区,打造以文化、休闲、度假、体育项目为主,太原首家东山体育、休闲度假中心项目的建设用地。休闲区环绕于中心城市,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禀赋,方便居民出行。以休闲度假体育为龙头,拉动体育用品、中介、赛事、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发展,保证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取稳定的收入。

该项目以绿色生态、康体休闲、宜居养生、低碳环保为理念,通过差异化竞争打造个性化旅游文化、休闲、体育、度假的旗舰基地,项目建设走循环之路,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集约用地,不浪费一寸土地。围绕健康、绿色作文章,建设一个天然的空调城。

中涧河乡瓦窑头村委会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第五篇: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XXX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XXX位于县城南X公里,S省道贯穿东西,XXX公路纵贯南北,交通极为便利,是县南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回顾过去,XXX曾荣获XXX省XXX名镇,是XXX县重要的工业强镇、经济重镇,一度在社会繁荣、经济消费等方面与县城相当,但由于形势的变化,加之全国白酒行业下滑,XXX酒业破产等因素影响,XXX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缓慢期。坚持初心,正视问题,XXX的昨天怎么看、今天怎么理解、XXX的明天怎么憧憬?就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论述精神,加快推产、城、人、文、景的融合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举全镇之力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争创新时代城镇样板。

塑造城镇风景,实现环境美。

一是优化城镇品质。

近年来,XXX结合“美丽乡村、整洁村镇”建设工作,对辖区街道、广场等进行综合整治,亮化绿化,安装了路灯、绿化街道,积极开展街道治理和店外经营、私搭乱建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了以党委书记为政委、镇长为指挥长的XXX城镇化建设指挥部,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分片包干,实行路长负责制,划分责任区,确保了镇区街道干净整洁有序。建设改造了张弓文化广场和中心广场,提高了XXX城镇化品位,打造全新的中州名镇,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畅通交通网络。以S省道、XXX公路贯穿我镇东西、南北便利条件,加快建成过境公路和城镇内部微循环道路网,构建起辐射XXX县、XXX周边乡镇的交通网络。三是打造美丽家园。深化巩固小城镇整治成果,以省级卫生镇创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持续开展环境卫生、城镇秩序、镇容镇貌整治。目前基本落实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工作,加快推进镇区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城区“污水零直排”;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处置,全镇垃圾交由XXX环卫公司代为管理,做到日产日清,全面改造农村厕所、旅游公厕,加快构城乡融合全域美丽的新格局。

创造城镇品质,实现生活美。

一是优化商贸服务功能。

在东村老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合理科学增设农产品自产自销区,建设XXX商贸综合体。特色化发展饮食文化特色街,做好“吃在XXX”文章,围绕四千年XXX酒文化及绿豆丸子、聋子烧鸡、路家水饺等特色小吃,着力打造“特色”经济。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投资700多万元建设XXX中心幼儿园,大力支持

中心小学、XXX镇中学、XXX村幼儿园、XXX楼幼儿园等学校建设。对XXX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投资1000余万元的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医养结合,提高我镇养老水平。加强XXX医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三是加强文体设施建设。优化完善XXX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场所,推动文化项目招商。开展送文化下乡、戏迷大赛、广场舞大赛等相关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培育城镇经济,实现产业美。

一是扎实抓好项目建设。

围绕XXX农村农副做好产业融合,加快XXX羊肚菌种植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文农旅“三位一体”产业链,实现羊肚菌为主的农业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积极推进XXX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结合XXX酒酿酒工艺,大力发展工业游,参观先进的生产线和酿酒设施,观赏百年发酵池和老酒坊的沧桑容貌,现场品尝千年佳酿的窖香浓郁,了解XXX酿酒的工艺流程等科普知识,几年来,已先后接待旅客20万人次。二是做大农业产业平台。积极申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解决多年以来XXX没有重大产业平台的困境。通过农业强镇建设,力争明年完成万亩羊肚菌种植基地建设、同时推进农业观光园、农产品配送交易市场、农业体验区等项目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三是做活文旅融合文章。深挖革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红色精神,结合XXX淮海战役后方医院救治站、XXX镇

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年共接待参观团体120余个20000余人次。

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镇基础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持续投入时间长,除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外,其余资金来源主要为镇财政和扶贫贷款资金,由于镇财政拮据,项目建设后续投入资金存在困难。

二是项目建设中,由于城区基础设施投资大,无专项资金支撑,对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带来一定难度,短期内无法得到彻底改善。三是存在项目重建设、轻管理现象,需健全长效机制,将建设与管理有机衔接起来,用制度倒促管理,以此保障美丽城镇建设成果。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大资金融资力度。

积极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干方百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并通过金融扶贫贷款等渠道筹措资金,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加快项目申报工作。

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统筹安排,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齐短板不足,推进我镇城镇建设不断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是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健全管理机制,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张弓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XXX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18日

下载瓦窑城镇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瓦窑城镇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城镇建设汇报材料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城镇的整体服务功能、载体功能日益完善,有力的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全面......

    城镇建设汇报

    某县关于城建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立足本县,站位全市,着眼长远,科学谋划三年上水平工作 推进城镇建设工作,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又一轮攻坚战。我县把城建工作摆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城镇建设总结(下载)

    **镇镇域面积60平方公里,总人口29000人,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集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2006年被评为长沙市省届魅力乡镇和全市经济发展十快乡镇,2007年又成功创建望城县第一个......

    东海城镇建设[★]

    东海城镇建设 作者:发布时间:2011-11-15 08:49:50 2010年,东海县全年完成城区基础设施投资6300万元,完成利民东路、站前街、钢铁路等9条道路人行道改造任务,改造面积9万平方米。......

    2008年度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酉酬镇人民政府 2008年度城镇建设及管理工作年终总结 2008年度城镇建设及管理工作,在县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开展工作,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已将该项工作拿入了党委政......

    城镇建设规划(定稿)

    2010到2015期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将遵循“规划引导、环境优先、拓展新城、完善老城”原则。 一是继续深入和完善各类规划工作。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提升规划设计水......

    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XX县XX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2005年,XX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紧紧围绕“三化互动战略,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战略目标,在省建设厅及市规划局、县建设局的指导下,立足镇情,提高......

    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城镇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据会议的安排,我就xx乡城镇建设情况作交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xx乡位于盘县北部,距县城红果88公里,东邻保基,南通羊场,西连鸡场坪、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