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药购销诚信风险预警制度
XXXX医院
医药购销诚信风险预警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树立卫生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加强药品使用的监督管理。
加强和完善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制度、医生不当处方公示点评,进一步规范我院的用药行为。
第一,我院建立了药品用量“双十排名”通报制度。每个月要对本院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列出使用量最大的前10种药品品种和前10种药品处方量最大的前10名医生,通过医院内网、院内公开栏、文件等形式予以公示,并针对“双十排名”组织专家开展用药合理性分析,形成药品使用合理性分析报告并予以公布。凡是“双十排名”发现不合理用药的科室或个人,要予以警告谈话、限制处方权、取消处方权、经济处罚、医德考评扣分、院内通报批评等处理,而对用药量异常的药品要及时列入预警、监控名单,密切监测,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品种采取暂停用药、限制用量、取消采购等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第二,我院将进一步规范医药供应商和医药代表行为,对医院供应商的诚信管理作为防控重点之一,建立诚信准入、诚信承诺、诚信评估调查和不良记录等制度,对医药代表进行登记备案并签订医药购销廉洁承诺书,并约定其开展业务的场所、范围等,严格规范医药代表行为。第三,我院将严格落实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凡经执法执纪机关认定存在行贿行为的企业或个人,必须及时列入不良记录,对省卫生厅公布的不良记录企业,我院将在2年内不得采购其任何产品。
二、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我院认真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规定,严格按照招标合同确定的中标规格、价格、数量采购药品,坚决禁止在招标合同之外擅自采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药品加成的规定,严禁提高加成比例和药品价格。加大对行贿企业的处罚力度,凡发现并查实有商业贿赂行为的药商或厂商,坚决取消其投标资格。
三、要加强重点医务人员管理。
坚持重点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对药房、财务、采购等重点科室和岗位人员要做到定期轮换。同时,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领导干部、科室负责人和重点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医院经营活动。要积极探索、规范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制度,严禁个人收入与药品销售、科室收入直接挂钩。
四、完善奖惩机制,加大惩处力度
建立健全对我院防控商业贿赂工作情况的考核奖惩制度,将防控商业贿赂工作情况纳入业务和目标考核内容,做为评先、树优及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对违纪人员,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坚决查处收受红包和药品回扣等违纪违法行为。
第二篇:《公司风险预警制度》
公司风险预警制度
一
目的风险预警制度是通过公司运营和资本管理过后检查,发现资金管理、投资、风险的早期的预警信号,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尽早的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趋势,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问题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及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风险预警主要是通过风险预警信号来实现。
即:资本管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危机,进行事先预测和防范的一种战略管理手段。是指为了企业生存发展而建立的预测警报系统。该系统事先发现迹象或征兆,警示决策者,提醒其采取防范与调整措施,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是为进一步促进预防风险和未知损失,规范与完善金融服务,提高竞争能力,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违约风险。
二
风险存在(一)预警制度:
1、法律合同规范预警制度
---双方签订合约条款,合同签订严格规范权利义务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执行合同时,合理规避法律风险,严格落实法律的要求和规范。不断按时(按照顾客签订的协议来确定时间)督促借款方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清偿借款及利息,承担合同约定的各项费用;每月一次的短信和电话回访关于借款利息费用的缴纳的提醒和督促。
2、信息提取预警制度
采用合理合规权限内的手段积极获取借款人的住所、法定代表人、经营方式、联系方式变更情形时,应当在变更后的5
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出资人,并书面附变更后的相关材料,因未及时通知出资人而造成的损失由借款方自行承担;
在未还清出资人借款本息之前,未征得出资方同意,不得用本合同项下的借款形成的资产向第三人提供担保。否则,出资方有权提前终止合同,收回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如出资方拒绝返还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出资方有权处置担保物,借款方不得干涉。合理提前预警顾客出现以下情况,而导致的经营不善,不能及时还款
(1)当出现死亡或被宣布死亡而其财产的合法继承人不继续履行本合同的;
(2)借款人被宣告失踪其财产代管人不继续履行本合同的;
(3)借款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而其监护人不继续履行本合同的;
3、事后追踪预警制度
追踪借款人或其财产合法继承人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卷入或即将卷入重大的诉讼或仲裁程序及其他法律纠纷,借款人认为可能或已经对其偿债能力造成不利影响的;
(1)借款人的个人资信情况或还贷能力出现其他重大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国籍变更、住所地变更、婚姻状况变动、家庭财务状况恶化、收入降低、失业、重大疾病、拖欠其他债务等),借款人认为可能或已经对其偿债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且借款人未追加借款人认可的其他担保的。
(2)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出资人认为可能危及本合同项下债权安全的:借款人没有履行其他到期债务,低价、无偿转让财产,减免第三方债务,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其他权利,或为第三方提供担保;
(3)本合同约定的发放借款的任一前提条件没有持续满足;
(4)质押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出资人认为可能危及本合同项下债权安全的,出资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或提供出资人认可的新的抵押物:
4、财务运营监测预警制度
1、因第三人行为、国家征收、没收、征用、无偿收回、拆迁、市场行情变化或任何其他原因质押财产毁损、灭失、价值减少,出资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或提供新的担保物;
2、质押财产被查封、扣押、冻结、留置、拍卖、行政机关监管或者权属发生争议;
3、质押人违反质押合同的任一约定或陈述与保证的事项存在任何虚假、错误、遗漏;
4、担保不成立、未生效、无效、被撤销、被解除,担保物价值减少等其他情形;
四、违约救济制度
借款人出现上述任一情形,出资人有权行使下属一项或几项权利:
(1)停止发放借款;
(2)宣布借款立即到期,要求借款人立即偿还本合同项下所有到期及未到
期债务的本金、利息和费用;
(3)行使担保权利;
(4)要求借款人对本合同项下所有债务提供符合出资人要求的新的担保;
(5)委托第三方或通过任何公众媒体发表公告等方式进行催收或追偿,所产生的费用由借款人承担;
5、预测市场风险预警制度
摩根大通的风险度量模型(Riskmetrics
Model)。
一、风险度量模型中的市场风险
在由摩根集团所建立的模型中,金融机构的经营者最关心的就是当下一个交易
日的市场条件向不利方变化时,该集团潜在的损失为多少,即
市场风险=在不利市场环境中所估计出的潜在损失
(1
1.7)
更具体地说,摩根集团用日风险收益(Daily
Earnings
at
Risk,或简写为
DEAR)来表示市场风险,它有三个可以量化的组成部分:
日风险价值(DEAR)=头寸的本币市场价值×头寸的价格敏感度
×收益的潜在不利变化
(11.8)
由于后两项的乘积实际上就是某项资产价格波动的程度,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式
(11.8)改写成:
日风险价值=头寸的本币市场价值X价格的波动
(11.9)
价格敏感性以及“收益的不利变化”的测度取决于金融机构对测度价格敏感度
模型的选择及其对价格或收益不利变化的认识。在这里我们将集中讨论风险度量模
型是如何来计算固定收益证券、外汇以及股票的日风险价值,并如何得出交易性资
产组合的总市场风险,这一数字测度了摩根集团在下一个交易日所暴露的全部市场
风险。
例如:
6、国家政策导向预警制度
(一)符合《规划纲要》制定的相关政策,符合国家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项目审核程序、用地政策、用地标准、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二)在政策性银行支持的范围内,优先选择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且产品和技术具有创新性的项目;
(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项目的建设需得到国家有权部门的批准,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四)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市场前景、较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五)项目申请人应当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机关)依法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事)业法人,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六)项目申请人建立了产权清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可操作的风险管理制度;
(七)项目申请人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或风险覆盖能力,能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第三方保证或抵质押担保;
三
定义
(一)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本联社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本联社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1)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2)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3)
道德风险:是指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4)
法律风险:是指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要求,导致公司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5)
市场风险:是指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
(二)职责与权限
部门/岗位
职责与权限
不相容职责
风控
(1)负责组织、指导和规划中间业务的发展;
(2)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等职能;
(3)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1)定期开展全面中间业务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的培训、指导与辅导;
(2)负责对中间业务收入入帐情况的检查,确保中间业务收入按规定地在相应会计科目中记录和反映;
(3)定期开展客户安全知识与风险防范教育宣传活动,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业务
(1)按照规定将有关收入如实地在相应会计科目中记录和反映
(2)按规定领用、保管、存放各项中间业务的凭证。
内审监察部
(1)开展中间业务专项稽核检查,防范内部风险
(2)协助个人银行部建立健全相关内部管理制度
(3)负责合同性法律文件的合法性审查,防范法律风险
(4)协助个人银行部建立健全相关内部管理制度。
(5)协助个人银行部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四
原则与基本规定
(一)原则
1、一线岗位要坚持双人双责的控制原则
2、营业前台实行适当的责任分离制度,钱账分管、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与使用相分离的原则
3、实行计算机系统的技术人员、业务经办人员与会计人员相分离的原则
(二)基本规定
1、柜台办理中间业务的工作人员,对国家有统一收费或定价标准的中间业务,应按国家统一标准收费;对国家没有制定统一收费或定价标准的中间业务,由本联社与委托代理部门共同确定收费或定价标准;不得擅自更改业务费用标准。
2、职务人员不得利用职位岗位优势,向合作的中间业务公司收取回扣。
3、联社员工依法为中间业务申请人提供的个人信息保密。
五
管理要求
阶段
管理要求/工作要求
风险提示
内部风险
(1)公司实施不同岗位操作人员只能进入所授权限许可的范围内办理业务,一线岗位要坚持双人双责的控制原则,同时将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纳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中。
(1)中间业务敏感岗位人员离任应开展离任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对象相关业务的关键风险点进行披露,促进被审计对象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责成整改存在的问题。
(2)负责中间业务文件发送的办公室或文件传递的部门要将文件传到位,各个部门经理以及各社主任要及时传阅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发现、预测和评估主要风险。
(3)柜台人员在办理中间业务时,中间业务发起柜员的凭证应做到及时准确、交接清楚,接收柜员接到凭证后应及时处理,不得拖延或拒绝办理。
(4)代理保险操作、卡折对账簿的使用及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的操作,个人银行部应及时与运营部、内审监察部沟通,针对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办法,完善业务管理,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及时堵塞漏洞。
(5)代理保险业务中保险单、批单、保费收据和无赔款退费凭证等属于重要保险单证,各信用社及营业部必须按重要凭证管理的有关规定由专人领用、专人保管、专柜存放。
(6)重要保险单证要严格按照流水号的顺序使用,不得跳号、空号,作废单证要加盖作废章并妥善保管,对遗失的单证要及时通知被代理保险公司,由双方协商处理。
(7)个人资金管理业务员应加强对中间业务收入入帐情况的检查,配合监察稽核部开展中间业务收入专项稽核,杜绝中间业务收入游离于大账之外,各基层社要按照规定将有关收入如实地在相应会计科目中记录和反映。
外部风险
(8)资金管理业务员要定期开展客户安全知识与风险防范教育宣传活动,从第三方防范中间业务的风险。
(9)资金管理业务员要防范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约义务的可能性或中间业务合作公司在宣传营销方面存在误导成份所引发的信用风险。
(10)资金管理人员要密切注视市场动态和客户情况变化,要关注和防范因市场价格波动给农信社带来的风险,提前做好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准备。
(11)对有关中间业务的负面信息所导致的客户减少或收入下降的问题个人银行部要及时处理,避免带来信誉风险。
(12)资金管理人员在中间业务创新方面除了强调技术的成熟性、稳定性还重视防范法律风险、重视合同性法律文件拟订和审查,谨防客户故意利用中间新业务中的漏洞,甚至与金融系统内部的不法之徒内外勾结,进行金融欺诈。
应急措施
(1)因指令执行不当、信息传递延误、信息传递错误、信息领会错误、业务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操作人员要及时上报本联社业务发展部处理,防范更大、更多的风险发生。
(2)在发现中间业务系统故障时,柜台业务人员要及时上报个人银行部,个人银行部要及时联络专门的维修人员去处理问题。
(3)如遇客户的无理投诉或恶意捣乱,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专业、耐心的解释,对劝告建议不听的应及时报告保卫部,维持秩序保证业务正常办理、运作,保护好其他客户与工作人员的安全。
(4)对于已发生的并造成损失、纠纷的中间业务事实风险,属于欺诈、内外勾结等违法犯罪行为,应立即移交司法处理。
6.1检查监督
牵头检查部门
检查内容
检查频次
报告路线
检查结果利用
风控部
中间业务开展是否按照规定执行
一年不小于一次
逐级向上级汇报
防范内部风险
内审监察部
中间业务开展执行情况
一年不少于一次
监事会
防范内部风险
6.2企业的风险和风险管理
企业的风险大致可以归纳为决策风险、经营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和其他类。
决策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上至国家对企业的决策,下到企业内部对某一个项目的决策,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建设了一大批以分散、进山、钻洞为特征的“三线企业”,其中,部分企业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给职工及其后代造成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至今无法消除,就是典型的决策失误案例。
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在市场环境、产品结构、签订合同、合同纠纷的处理等方面。
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财务制度、资金运作、成本控制、汇率风险等方面。其中,资金链条的断裂是最大的财务风险,经常导致企业的破产。
其他风险包括管理制度、监督体系、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的风险,当然也包括内部审计风险。在人才管理风险方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由于国有船舶企业的收入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某企业去年出现了较多的技术人才、生产、管理骨干“跳槽”,严重影响生产经营,后采取有效措施才得以扭转。
风险管理因风险而生。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内容,就是要认识有那些风险,风险程度有多大,如何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但是,风险并不等同于危害,有时甚至可以从风险中获得机遇。
6.3、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
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内容,已经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向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比质比价审计、管理控制审计等方面的同步发展转变。风险管理审计就是管理控制审计中的一项重要审计种类。内部审计的目的正从保证资产安全为主向资产增值为主转变。
企业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风险管理必然成为应对风险的必由之路。作为企业管理监督控制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风险管理审计对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审计部门已下达了一些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方面的文件,我们应该坚决有效地贯彻执行。
进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首先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我认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大系统,涉及到企业的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技术质量、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监督体系等方方面面。风险管理审计仅仅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以,应该做“一个子系统”应该做的工作,承担
“一个子系统”应该承担的责任。工作要到位,但不要越位。而这些工作职责和工作责任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需要明确规定的,当然,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的规定应该符合国家审计部门的政策和要求。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责任就是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再监督。按照“全面监督,突出重点”的原则,监督的重点是风险管理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以及这些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效果。通过和整个系统的协调一致,达到协调增效的目的。
谈到责任,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和教训,风险管理审计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这是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则。例如,物资采购比质比价审计的责任主要是制度和程序监督,重要物资采购的“参与”和“介入”。但是,“参与”不可“代替”,“介入”不可包办,审计程序不要离开监督责任。
6.4、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就是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及运作过程进行评价和有效监督,协助企业改进风险管理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达到提高运作效率和增加价值的目的。具体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审计监督。包括企业是否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建立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涵盖了企业的决策、经营、生产、财务等主要风险方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在涵盖的几个方面正常运行;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内部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在提高,但是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这是很值得关注的。
第二,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审计监督。这是重点监督的内容,因为没有好的管理制度,所谓风险管理形同虚设。这些管理制度既包括总体管理制度,也包括各个分系统的管理制度,内容应该切实有效,利于执行。
第三,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运作过程进行评价和有效的审计监督。这是一项工作量比较大的事情,在审计人员比较少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全面监督,突出重点”,而且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也不一样。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四,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审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研究,提出审计建议,作为高层领导改进风险管理的参考意见,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例如,我们在比质比价审计建议中提出,审计的重点应该放在事前和事中监督。一旦风险对企业造成了大的危害,我们进行事后审计,只能是总结经验教训,处理责任人,已经产生的重大经济损失一般无法挽回。这也是风险管理审计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的地方。
第五,为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风险管理审计大体要有调查了解、分析评估、提出建议、监督控制四个步骤和做法。
调查了解是风险管理审计的基础。应该包括对企业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调查了解;重点项目的深入了解;查账;市场调查等。
分析评估就是要分析有没有风险,属于什么风险;对风险的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多大,以及如何防范风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
提出建议主要是针对如何防范风险提出审计建议。使企业在抓住机遇、减少风险中取得快速发展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监督控制分体系和制度监督、具体项目的监督两个部分。风险管理审计涉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监督。根据风险管理的特殊性,重点是事前和事中的审计监督,要切实做到有序有控。
7、风险管理审计对内审人员的素质要求
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还处于初级阶段,内部审计人员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切实做好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应该说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风险管理审计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根据风险管理的特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多,除政治素质外,业务上需要学习财务知识以外的更多的东西,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否则,难以胜任。
由此可见,从事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审计人员加强学习和提高;二是审计队伍除财务人员外,要吸收一些经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参加。“强身健体”才能勇挑重担,有了高标准、高性能的船舶才能在惊涛骇浪中“游刃有余”,有了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才能为风险管理审计和国有企业增加价值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7.1.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防范和规避石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1居安思危,确立风险意识和预警意识
企业经营者及其全体职员都应树立市场风险意识,风险预警意识,学习、掌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技术,加强对经营风险的预警、监视和控制,加强风险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和规避风险。
经营者首先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预警意识。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有句话,叫“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海尔集团张瑞敏也把经营企业称为“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过快的成功会掩盖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我国飞龙、三株、秦池集团在此方面有十分沉重的教训。
其次,企业应树立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即在风险发生前,企业全体员工对风险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要有足够认识,将风险预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列入管理程序;面对风险,临危不惧,积极主动迎战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最终消除风险。
2设立企业风险管理和预警组织,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预警管理程序和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的识别、监控和预警管理
企业预警风险管理和预警组织是企业预警风险、分解风险、降低风险,化风险为优势的重要职能部门。企业风险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的具有自我纠错防错功能的组织,专司风险管理系统的监测、识别、诊断与矫正,承担企业风险管理功能的实现,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执行管理进行监测、识别、诊断与风险管理的功能。
企业预警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发生前的预防,而非发生后的处理。为此,首先,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预警管理程序是必要的:
(1)企业内部组建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尽可能选择敢于创新、善于沟通、严谨细致、处乱不惊、具有亲和力等素质,熟知企业和本行业内外部环境,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和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员参加。
(2)常规性的调查分析征兆。危机总会在不同阶段和领域表现出一些征兆,应从消费领域、生产部门、研发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经销商及同业竞争者等渠道收集显性和隐性的危机信息,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开列清单,预先予以警示。
(3)建立灵敏准确的外部环境监测系统。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外部环境监测系统,密切关注其具体状况及变化趋势。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对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状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密切注意与本企业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目标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变化发展趋势,从因素变化的动态中分析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
(4)拟定预警管理计划,进行风险管理的模拟训练。定期确定危机主题,进行危机处理训练,这不仅可以提高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还可以监测已拟定的管理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5)开展风险教育和培训,建立风险教育制度。以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技能。一旦发生危机,使员工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
END
—
第三篇: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医疗风险预警、控制和追溯制度
为了进一步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因此而产生的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如下医疗风险预警、控制和追溯制度。
一、医疗风险警示范围
在实施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生任何“作为”与“不作为”的医疗事件,无论患者与家属有无投诉,都是医疗风险的警示范围。
医疗风险警示分级
根据诊疗过程中责任人实际造成的影响医疗风险的缺陷性质、程度,将医疗风险警示分为三级。
一级医疗风险警示
1、未及时完成入院首次病程记录、病历、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前记录(术前诊断)、术后记录;未及时签订各种重要的医患协议书及书写影响病案内涵质量的重要医疗文献内容;
2、未及时查房,连续两次以上,患者有投诉,但未发生医疗缺陷后果(以下简称后果);
3、在诊疗过程中,有一定缺陷,但无后果;
4、各种医疗操作不当或不成功,患者投诉但无后果;
5、其他未引起后果,但有患者投诉的诊疗行为。
二级医疗风险警示
1、超过24小时未完成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后记录等重要医疗文件,或超过6小时未补记抢救记录,可能酿成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投诉;
2、非特殊、疑难病人,未及时确诊(超过72小时)或未及时确定与更正、补充治疗方案,延误治疗,造成患者投诉;
3、三级查房不及时,特别是上级医师查房不及时,造成患者投诉;
4、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鉴定或法院判决虽未构成医疗事故,但有一定的过失或差错;
5、一年内,被二次一级医疗风险警示。
三级医疗风险警示
1、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人民法院判决为医疗事故;
2、由于各种“不作为”因素,酿成医疗纠纷,责任人过失严重,虽未认定医疗事故,但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的损害;
3、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医疗缺陷,经调解,给患者经济补偿的;
4、一年内,二次被二级医疗风险警示。
二、医疗风险控制制度
各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中的“三三五五”医疗安全制度:
(一)三看制度
1、手术患者床头看
对于手术患者,主管医师应当在床头查看术后生命体征和恢复情况,及时
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将病情变化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
2、危重患者随时看
危重患者,原则上必须转入ICU,待病情平稳后转回原病房,但因其他因素未转入ICU的,主管医师和值班医师应随时查看病人情况,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对于转入ICU的患者,ICU医护人员应当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3、新入院者24小时看
新入院患者往往病情较重,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应尽可能随时查看患者,留意其病情变化。
(二)三查制度
1、住院医生每日3次查房
2、科主任每周3次查房
3、完善三级医师查房
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不断提升查房质量,增强医疗水平,进而防范医疗风险。
(三)五大谈话
1、入院24小时内医患谈话
即首次医患沟通必须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
2、术前、术中、术后医患谈话
手术病人,必须做好围手术期的医患沟通。
3、创伤性诊疗活动前谈话
开展有创诊疗操作,必须签有创操作同意书,待患者及家属知晓并同意后,方可开展。
4、麻醉前谈话
在对手术病人麻醉前,麻醉医师应与患者谈话,告知麻醉方式,手术操
作时长,并嘱患者有不适随时告知。
5、输血前谈话
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护士应事先与患者沟通(患者昏迷时与家属沟通),并嘱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告知护士。
(四)五大关键
1、关键制度:13项核心制度
2、关键患者:危重、新入院、特殊患者——重点观察、监管
3、关键人员:新上岗人员、责任意识淡薄人员——多重视、教育
4、关键环节:急危重门诊、急诊住院患者——检查环节
5、关键时间:节假日、交接班时间、事故高发时段——应重视
三、医疗风险追溯制度
为更好的减少风险,规避医疗纠纷,惩罚风险意识淡薄人员,制定如下风险追溯制度。
(一)事后及时查明缘由
风险消除后,相关人员(事发科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
(二)及时追究主要责任人责任
根据当事人员的过错程度,结合其平常表现(业务水平和相关技能掌握情况),确定其应承担的具体责任。
(三)科室必须全员讨论总结
事发科室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全科人员讨论总结,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下一步具体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定期督查措施落实情况
职能部门应根据科室的整改计划,逐一督导整改落实,杜绝风险的再次出现。
四、医疗风险规避措施
(一)认真落实《医患沟通制度》
1、住院病人沟通制度
住院医师接诊病人后,认真向病人介绍自己,同时将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计医疗费用,告之病人,并记入病程记录;
2、实施有创性检查与治疗(纤维支气管镜、胸穿、腰穿、腹穿、肝穿、骨穿、心包穿刺等),必须在实施操作前向病人或家属交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疗意外及医师在操作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将谈话内容记入病程记录。
认真落实高风险环节签字制度
3、为了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同意权、认真履行民法通则中规定的“作为”义务,在诊疗环节中实施规范性签字制度。如《输血同意书》、《纤支气管镜手术同意书》、《各种穿刺检查同意书》、《结核病化疗同意书》、《各种介入诊断(造影)治疗协议书》等等,这些协议书规定了向病人告之的内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医疗意外,并要求患者或家属(监护人)签署同意书;
4、对上述高风险医疗环节,除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同意权外,同时也要尊重病人的拒绝权。病人明确表示不同意的手术及操作,原则上不做,以避免医疗纠纷;
5、医务人员在危重病人交接班环节中要认真签字,书面交待,医学影像报告单、病理、检验报告单要实行复核双签字。
(二)敏感时段查房制度
1、落实节假日主任查房制度
节假日主任查房是使住院病人在特定的时段不间断地处于质量控制中;主任节假日查房有利于危重病人、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后病人、新入院病人的确诊及治疗,有利于对值班医生的考核、监督与管理;
2、夜班、交接班、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敏感时段,必须坚持督查岗位责任制,使医疗工作始终处于警戒、应急状态。
(三)绿色安全生命通道
1、建立以病区为龙头的全方位、全天候院内急诊急救机制;
2、抢救病人过程中涉及的各医技科室、通讯、后勤保障部门实行限时制度。因超时影响急救工作,追究责任。
—
END
—
第四篇:廉政风险预警制度
廉政风险预警制度
1、项目部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及工区长、职工之间签订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书。
2、针对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点及确定的风险等级,分三级进行预警:根据项目部和个人在党风廉政方面存在问题的程度,实行“一级(红色)预警、二级(黄色)预警、三级(蓝色)预警”管理办法。一级预警是面向全体干部职工“敲警钟”,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廉政风险防控责任状,向社会公示,强化自我防范意识;二级预警是为重点岗位和人员设“警戒线”,当群众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有反映时,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书,进行廉政谈话;三级预警是向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人员“亮红灯”,实施重点预警,及时开展诫勉谈话,敦促相关人员主动接受调查,及时纠正错误。真正做到以防为主,惩防结合,及时纠正和处置权力运行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廉政风险,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转变为违纪违法行为。
3、及时进行反腐倡廉教育,进行提醒警示,避免不廉政行为的发生。
4、对发现问题的个人及岗位,根据问题严重程度下发《廉政风险警示提醒书》、《廉政风险诫勉谈话,责令改正书》,及时提醒、诫勉、限期改正。
廉政风险点定期分析评估制度
1、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通过自查、信访举报、检查、民主评议、日常监管等渠道,及时发现掌握各种风险因素和征兆性、苗头性问题,确定部门、岗位的廉政风险点。
2、廉政风险领导小组要每季度召开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汇总风险防控情况,分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认真分析评估,分析风险点发生的规律和内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对确定的查找出的风险点按照危害程度划分为一、二、三三个等级,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即A级风险度最高,C级风险度最低,建立每个工作岗位风险“警戒线”。
3、依据分析、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风险防控措施,健全规章制度,进行事前防控。
廉政风险防范思想道德风险预防制度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始终把加强教育、注重预防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本制度:
一、科学合理安排廉政教育计划。把党风廉政教育融入项目部的学习计划,定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不断提高廉洁从政意识。项目部党支部要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纳入每年党员教育工作计划,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二、增强教育针对性。在教育对象上,以党员领导干部和涉及行政审批、资金的使用、物品采购等重要岗位的干部职工为重点,加大遵纪守法教育的力度,增强防范意识。
三、开展以理想信念、党员先进性为核心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登记制度
一、畅通廉政风险信息收集渠道,通过信访举报等各种途
径,广泛收集各类廉政风险信息。
二、坚持日常登记,及时收集并整理各类廉政风险信息。
三、坚持廉政风险信息举报及登记保密原则,并做好调查核
实工作。
四、把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和环节作为廉政风险信息
收集登记的重点,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第五篇:医药购销廉洁协议制度
医药购销廉洁协议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医药购销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和药品经营秩序,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要求,决定实行医药购销廉洁协议制度。特规定如下:
1、我院在医药购销活动中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认真执行招投标规定。医院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医药企业索要回扣,索取好处费和接受医药企业相关人员的礼金、有价证券和礼品等。
2、我院与医药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同时签订医药购销廉洁协议,明确约定法律责任,一旦违反协议,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处理。
3、医药企业每年都必须与我院签订廉洁协议。对不及时签订廉洁协议或拒不签订廉洁协定的企业,我院有权解除购销合同。
4、加大社会督促力度,公布举报电话5244900。对违反廉洁协议的人员,双方有权向上级部门举报。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014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