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

时间:2019-05-13 23:4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

第一篇: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

内容提要:“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认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急需搭建、县乡机构改革应进行到底、尽快通过农村再组织变革提高农民收入;并提出了当前支农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乡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初始分配能力和禀赋以及财政拨专款设立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基金以及其他鼓励性措施,专门资助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创业活动。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财政政策;政策取向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在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左右,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市场才能够扩大,也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新年伊始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支出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四年多来,这一政策在提高经济增长率方面的确起了作用。但是,这种政策效应由于投资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而打破了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消费与积累的平衡,造成了消费占GDP的比率逐步下降,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种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长期发展而言才是更为可怕的。目前的现状是,拥有很大一部分财富的高收入者消费倾向很低,绝大多数人因缺少财富而无力消费,居中间阶层的人,有一定的财富而有能力消费,但因市场能够提供刺激他们消费的新产品不多,也不去消费,这类人主要是城镇中的中产阶层,但是调查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在耐用品消费方面已接近饱和,因此,国家出台的如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税、增加公务员工资、开办消费信贷等旨在刺激消费的政策,对消费需求的增长作用不是很显著的原因主要在此。如果不能把占人口2/3左右的农村需求搞上去,任何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都难以持久。调查资料显示,1985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58.5%,到2000年却降到38%。中国农民最需要消费,农村市场潜力最大,但是农民无钱消费。有人疑惑中国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却出现了买方市场,这与广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进入不了消费市场直接相关。另据调查,中国农村人口8.7亿,大约有2.1亿个家庭,任何商品在农村的普及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至少210万的销量。根据《2001年中国统计年间》的统计资料,2000年底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对比情况,仅在彩电、洗衣机和电冰箱城市居民拥有量分别为116.56台、90.52台和80.13台,而农村地区的这一数字仅为48.74台、28.58台和12.31台。如果农民收入能大幅度提高,这些耐用品消费在农村就大有市场。[!--empirenews.page--]近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注重投资需求的扩大,轻视消费需求的增加,而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所引致的投资需求的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政策作用点应调整到刺激消费需求,而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应当成为重中指重。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急需搭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以农补工阶段、农工自养阶段和以工补农阶段。按照国际通则,在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一国就进入农工自养阶段;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般是以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作为结束提供农业剩余发展工业的标准(刘书明,2001)。中国目前人均GDP2000年已达到人均800美元的水平,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严重滞后,在近20年的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城市化率极低,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为17.92%,到1999年为30.89%,仅上升13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导致中国工业在国有企业攻坚改革和入世冲击的内外双重压力下,难以自养,还需要农业继续输血。所以近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很快,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由1994年的139.9下降到1999年的87.8,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减少,1998年用于农业支出的财政支出比例为10.69%,1999年就降到8.23%,2000年又降到7.75%。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四年多,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平台已搭建好,但是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公共设施尚十分短缺,据调查,全国仅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村不能饮用自来水,13%的村不通公路,53%的村没安装电话,已安装电话的电话费比市话费高近一倍;虽然95%的村能通电,但电价昂贵,普遍是城镇电费的2倍以上;93%的村能接受电视,但信号相当弱,彩电信号尤差(文启湘,陶伟军,2002)。公共医疗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照明设施都十分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借助积极财政政策,下大力抓一抓,把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必要的前提,为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搭建平台。

三、县乡机构改革应进行到底 “三农”问题不是农民的问题,根源不在于农民,而是思想上的重工轻农,政治上的“城乡分治”,体制上的机构臃肿、人员过冗,制度上的唯“家庭承包责任制”、反对任何制度创新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对“三农”问题,给人普遍的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近年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似乎很少把“三农”问题考虑在内,似乎只要把土地的承包期延长30年就可以了,根本没考虑到由于现有的制度使农民负担沉重,农民已不迷恋生养他们的土地。难怪以研究“三农”而著名的温铁军博士疾呼慎言“三农”。可是,广大农村、广大农民有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要想把这种巨大的潜在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只能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对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大多数人认为通过稳定延长土地承包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对农民征收的各项非规范性的收费、调整农业税和农产品税等规范性税收税率即可。笔者认为这种“切分蛋糕”的做法在短期内可以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十分必要。而根据付光明等(2002)调查表明,以政府数十个涉农部门从部门利益出发,从农村、农民、农业中争夺自身经济利益为特征的部门内生交易费用“综合症”是农民负担重的根本原因。如果不彻底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削减不必要人员,就难以达到乡镇机构减人减支、农民减负的目的。但现实推行的政府机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名义上已基本完成,从上到下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层层分流非常顺利,而到县及以下乡镇机构人员再难分流了,或者名义上分流出去了但仍然要拿农民负担的工资。因此,如果不彻底把这些人从政府职能部门剥离掉,政府机构改革成果难以巩固,税费改革也难以推进,从长期来看,即使把“蛋糕”做大,而切分“蛋糕”的人有增无减的话,不能保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经验证明,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扩大市场,国民经济才能稳定发展,“无农不稳”就是这个道理。[!--empirenews.page--]

四、通过农村再组织变革提高农民收入 要想做大“蛋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只能通过组织变革或制度变迁来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销售方式、劳动和资本的组合方式,使农业内部重组和重新分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实现舒尔茨(Schultz,中译本,2000)所说的“农业的报酬递增”。要使农业产生较高的回报率,关键是在农村再组织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生产要素。农村再组织的形成首先需要摆正农业和农村基层政府职能的[1][2][3]下一页 定位,服务和保证再组织所需的各种契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这样现有的庞大的农村县乡村机构和人员,必须精简去2/3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才能不受干扰地自主地形成农村再组织;其次要取消各种对劳动力流动的人为限制,如废除户籍制度,以国际税法中通用的居住标准来判定一个人的居民身份,允许承包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流通,农民有权放弃土地承包权,城里人如果有好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可以到农村来承包经营土地;否则,即使再组织形成也发挥不了作用,先进的生产要素不会进入。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农业资本利润率低,但这一观点也反证了一旦变动后,农业资本的利润上升的空间非常大,这是工商业资本投入农业的极大驱动力。这从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这两种哈耶克(Hayek,1988)意义上的“市场合作的扩展秩序”的农村社会的再组织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可以证实。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中国农村社会的再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国内自1990年代初由山东诸城市提出,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成果颇丰,笔者无意再置喙于此,这里只想谈一下积极财政政策在农业产业化推广方面的设想。虽说农业产业化是以农民为主体推动的农村秩序的重构,是基于自利原则上的农户与工商企业的自愿合作的结果;但是实践中,由于政府仍维持着的垄断,使农业产业化无法涉足一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由于多年的工农“剪刀差”和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由于现有教育体制安排,忽略了广大农村,致使农民的知识存量普遍不足;也由于运输、信息收集、监督合同等环节的规模经济要求;还由于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发展的落后,致使其农业产业化缺少应有的基础设施平台支持;因此,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作用空间。

五、解决上述“三农”问题的构想 理论上被视为短期政策的积极财政政策自1998年以来已实行近五年了。最近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呼声很高,马拴友(2001)认为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以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无论从短期、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都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刘尚希和赵全厚(2002)引入政府资产存量、政府收入流量对中国政府债务进行分析,分别得出政府以资不抵债和政府已无法再提高收入流来降低财政风险和改善债务状况。他们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靠发债搞政府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不能再实行了。他们从理论上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上断定国债不能在大规模的发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应考虑淡出了。对此笔者不这样认为,关于目前中国政府还能否大量发国债支持上述提到的农村经济发展,引用陈云同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话,让这些同志查看一下中国金融机构、投资企业近年的国债资产增长情况,再走到老百姓为购买国债而排的长长队伍中,从中国城乡居民拥有近九万亿的储蓄存款的情况来看,三到五年内拿出1/3左右存款投资国债是非常可能的。这就是说三五年内还有3万多亿的国债发行规模。至于债务风险问题,对内发行国债,只要保证政府的可信性,本金偿还不应在令人担心的考虑范围内(可用新发行的国债的一部分来偿还),只需考虑每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国债利息支出的可行性。从近年税收增长的情况来看,这似乎不成问题。从中国具体国情(而不是比照国外的经验数据)来看,发行国债、推行政府主导下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仍有空间。再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来看,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国债市场是一国金融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因为(1)国债为社会公众、社保基金、投资基金、银行、保险公司等提供了一种零风险(目前我国还是较高收益)的投资对象;(2)国债市场的价格,既为中央银行提供市场信息以随时调整政策取向,又为其他金融市场产品的价格提供参照基准;(3)为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形式金融监管提供重要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发达的国债市场具有足够的市场流动性,可保证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最主要的是为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货币政策意图提供操作对象和场所。可是目前中国国债的规模、品种、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和交易方式都远没达到发达的国债市场标准。今后围绕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效应,国债发行的空间也会很大。[!--empirenews.page--]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新年伊始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今后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方向应重点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支农发展方面具体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目前中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3,而政府财政支出直接用于农村人口的农业支出比重不足1/10(1999年为8.23%,2000年为7.75%);农民自身的收入由于农产品价格下降,增产不增收;乡镇企业多年的不景气;许多城市限制农民工打工的歧视规定等原因,农民收入增长逐年下降,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实际收入近几年呈绝对的减少,所以,1997年政府提出的开拓农村市场,到现在也没有多少扩大的迹象。不是农民不需要商品,而是农民没有钱消费。调查表明,农民有限的剩余资金还被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系统零星收购然后缴存到中央银行。农村经济现在成了无人扩大再生产,仅仅维持简单再生产,有些地方连简单再生产也做不到。在此情况下,政府如果不再对农业投入,后果将十分严峻。国外经验表明,国家对农业支持越多,农业盈利水平就越高,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也就越大。中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积极财政政策在这方面很有文章可做。因此,政府应对农业投资给予各种优惠或奖励或补贴,如通过税收优惠鼓励农业利润用于农业再投资、对农业贷款实行财政贴息、对私人兴建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给予财政补贴等等。二是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乡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可借鉴新加坡在社保方面的做法,把目前中国农户自发进行的防卫性储蓄以省或市为单位协调统一使用,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短期内的资金缺口可考虑国债资金贴补,从长期来看,经济的全面增长,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只要制定合理的社会保障给付水平,建立这一城乡统一的社保制度是可行的。经济理论告诉大家,最终消费提高是扩大内需的关键,包括增量消费和存量消费。消费增量的提高依赖于边际收入的增长,边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不是短期能实现的;而社会消费存量的增长则主要取决于居民预期的稳定。针对预期的不稳定,城市居民的基本对策是增加个人储蓄保障,所以储蓄存款不受降息、征利息税的影响仍以年均14.3%速度增长;农村居民的对策是多生孩子,养儿防老,农民收入大多用于计划生育罚款了,不能进行农业投资和和生活消费。只有建立充分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分散的个人储蓄保障转变为规范的社会保障,才能提高城乡居民的预期稳定性,才能把他们的存量财富用于消费;只有建立涵盖县乡村基层干部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要大规模的精简基层机构和人员),通过政府买单来保障基层干部的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基层政权的稳定,另一方面解决农民负担过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民投资和消费的资金约束。三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初始分配能力和禀赋。这是解决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起点上的不公平,通过教育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民主意识,才能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另一方面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中国教育与人力[!--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下一页 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成败。把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重点是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的能力。从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自1996年以来逐年下降,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幅度低于GDP和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2000年国家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2.56%,低于国家制定的4%标准,也低于世界5%左右的平均水平;用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上的经费与用在高等教育上的相差无几,1999年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占当年教育总经费的25.7%,而同期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22.8%,但农村中小学教育是义务性的,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性的。因而,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先考虑特困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以后逐步惠及全国适龄儿童,真正体现国家在基本教育方面的义务性。另根据Persson和Tabellini(1994)使用OLG(overlappinggenerations)模型研究了在财政纯粹进行再分配的情况下,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合经济均衡和政治均衡,他们认为基于初始能力和禀赋分布的收入分配越不平等,转移支付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低。在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日趋拉大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税收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的再分配,将会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产生影响。因此,增加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是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价值、能力和禀赋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四是财政拨专款设立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基金及其他鼓励性措施,专门资助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创业活动。当前,农业大学或其他大学的适农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去,有缺少创业资金的原因,也有农村即使是乡镇企业也提供不了与城市可比的就业环境方面的因素。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到农村去的大学毕业生,专门设立基金资助是一个方案;允许他们的人事档案户籍关系保留、或挂靠在所在省市的人事部门,不用迁移到他们所去的农村基层部门,并可以做一些期权安排:如规定凡到农村工作若干年以上并做出较大社会贡献的大学生以后子女上学费用可免除、考大学可加分等。另外建议农业大学以培养农村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为主,不纳入高考入学范围,免试入学,免费培训(所需费用由财政投入,目前的资金缺口可考虑国债筹集资金)或者被培养人员回到农村生产经营有了收入后再交学费,农业大学的课堂最好设到农业试验田里,设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去。切实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农业科技生产力,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总而言之,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得不到较快增长,制约农村消费需求增长,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多年积极财政政策既没有改变物价指数持续下降、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缓慢、经济持续低迷的局面,也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反城乡经济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继续推行积极财政政策,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支持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的小康,进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

第二篇:浅析“三农”问题

浅析“三农”问题

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是指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地域、以农业为纽带相互交织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总称。“三农”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三农”问题的存在是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素质,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将分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三农”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解决对策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二)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二、“三农”问题对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八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幅员辽阔。农村的现代化,意味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与稳定,意味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三农”问题不解决,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将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将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耕地资源将减少,水资源将不足,草原面临退化,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人类文明也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人类要生存,首先要吃饭,所以说农业是根本。农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其它各部门提供劳动力。农业又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农业的高度发达,将为工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工农产品剪刀差。建国初期,为了发展工业,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发展工业。

2、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凸显。

3、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指导下,多数地方政府重视重工业发展而轻视轻工业,重视生产性建设而轻视非生产性投入,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二)政策原因

从发展上看,农村经济超常增长后,出现了滑坡。农业内部积累机制弱化,短期行为严重。政策因素也造成了不利于粮食生产形势,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地方财力增加,但地方投资却明显向城市倾斜。全国工业投资大幅增加,但为农业服务的农用工业投资却不断下降。在城市工业经济过热增长中,投资膨胀和消费

基金膨胀导致持续通货膨胀。农村基本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税费体制不合理。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不足日益暴露。

(三)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了相互分割、相互对立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了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上的巨大差异。户籍制度把农民限定在小块土地上,使单位面积上的劳动力过多,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导致农业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十分低下,经营规模化难以实现,农民的小农思想意识浓厚,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四)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外生化特征

过多地依赖政策的支撑,而这种支撑往往以农村地区的牺牲为代价,政府对农民的反哺工作又严重滞后,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长期以来,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广大工人与农民勒紧裤带,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改革开放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随着改革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工进入城市,促进了全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

(五)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

乡镇企业的幼稚性和盲目性,以及国际现代化农业对我国小农经济的挤压,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艰难。改革开放之初,外资规模小,试探性强,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我国农村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外资促进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量廉价商品,如服装、玩具等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外贸出口和农村承包责任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后,墨西哥抢走了我国在北美的贸易份额。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

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实现城镇化,最关键就是要提高效益,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

(二)加速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要放弃计划思维,树立市场理念,确立服务职能。实行县乡干部直选制度,使基层干部受上级领导,对下级负责。切实精简政府人员,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管理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

(三)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

取消现行户籍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制度,恢复宪法赋予农民的自由迁徙权利。有条件、有步骤地将进城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纳入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之中。废除农业各税,实行城乡统一的财税政策。取消一切农民负担,从根本上遏制乱收乱摊行为。开征高消费税、社会保障税,提高赠予税率和遗产税率。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赋予农民国民待遇。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计划生育政策

逐步废除退休工资制度,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三三制的原则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失业而有所助。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加大计划生育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消除城乡差别。只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才会积极配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五)改革现行教育体制

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修改《义务教育法》,实行12年义务教育,在中小学开设科普课程并纳入高考。实行高校招生全国各省市统一的录取分数线,以扩大在农村的招生规模。颁布《义务支教法》,创立国家助学基金和支教基金,保障困难学生入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任教。改革农、林院校的学科设置,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高新科技发展所需的农业人才。

(六)实行行政区划改革

实行行政区划改革,促进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加快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调整省级区划,把特大省区分割成几个省区,废除地市级行政机构,实行县辖市改革,缩短政府管理链,提高管理效率,以利于发展中小城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七)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组建行业协会和农民协会,促进农产品的流通,维护农民利益,增强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上的主体地位,为完善农村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创造条件。

五、总结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

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虽然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和政府的政策,坚定信心,奋力开拓,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在广大农村实现,三农问题也一定能够解决。

第三篇:“三农”问题

4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不超过1200字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参考答案: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有新思路 “三农”问题的形成,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和特殊国情决定的,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出现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也会不断涌现,这就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三农”问题靠以前的一套是不可行的。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有新的思路,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必须坚持系统和统筹的观点,必须采取经济、政治、法律、行政手段以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等,既要支持“持久战”,又要保证每个阶段有目标、有成就,需要全社会戮力同心,更需要每届政府薪火相传。第一,要在调整政策、协调城乡发展上有新突破。抓紧调整不平等的城乡、工农发展政策如教育、卫生、科技、文化、金融、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政策,特别是教育发展政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此外,还要积极研究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优惠的问题,农业、农产品结构如何适应市场的问题,外向型农业、农业产品的经营体制问题等,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第二,要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有新突破。一是以规模经营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二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培养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三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形成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搞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四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第三,要在农业科技水平上有新突破。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鼓励大型涉农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第四,要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上有新突破。健全村民自治体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并对基层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稳步推进乡镇自治,同时,要完善农村基层重大决策的规划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思路。只要随形势的变化改变思路,就能保证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从而使“三农”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第四篇:对当前“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目前是中国农村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深感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时期。从政策层面上,有了一个很好的政策环境,从舆论氛围上,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就农民增收问题下发文件,是历年来力度最大、反响最强烈的文件。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把中央1号文件誉为当前“三农”问题的“百科全书”、农民致富的“冲锋舟”,为之拍手叫好。

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三农”,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谏言献策,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良言,各级干部也在大声呼吁,基层干部按照政策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正开始热火朝天的贯彻执行。但是许多基层干部,有个共同的感受是中央1号文件出台前大家千呼万唤,出台后又猛然不知如何下手抓落实,这反映出基层干部在做农村工作中如何科学理解领会中央精神、如何积极主动地落实中央决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但大家也感觉到,有两对矛盾需从政策层面解决。一是“三农”政策与各级基层落实之间的矛盾;二是“三农”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因此,在政策的制订上,必须体现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在抓落实上,必须是“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学者和研究机构既要有使命感,又要切忌片面性、理想化。实践者既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又要防止盲从和畏难情绪。

二、“三农”问题必须拆分细化逐项解决

“三农”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农村、农业、农民的合称。农村是一个大概念,农业是一个产业,农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三农”问题急不得、慢不得。因其是历史造成,并在历次体制变动中不断积累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经济的实践也证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科学、理性,从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瓶颈入手,拆分细化,逐项解决。

三、解决农村问题要三管齐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台了农村三项政策,即土地二轮承包期限三十年不变、减轻农民负担和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当前解决农村问题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当前应该急速出台土地“永佃”,使用权继承、抵押、转让的土地政策,建立一个能使土地迅速流转的平台,如建立农村政策性银行,赋予其经营货币和经营土地的职能。

第二,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改革开放二十年,仅城市建设用地一项,城市就从农村拿走增值的2万亿。1979--1994年的16年间实行农副产品剪刀差,农村就向城市贡献15000亿。目前,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金融资产不足30%,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现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4,这是建国以来差距最大的时期。因此,政府对农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必须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建议每年全国人大的例会审议财政预决算报告时,专题审议财政支持农村预决算执行情况。各级人大例会也照此执行,使财政支持农业制度化、法制化,不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领导人的更迭而变化。力争在近年内将财政支持农业资金量由现在的占财政收入10%左右提高到16%左右,达到发展中国家的中上等水平。

第三,建立有效的农村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农村管理体制不仅是政治的需要,也是经济的需要。现有的农村管理体制特别是乡镇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的发展,乡镇政府被赋予越来越多的义务,官僚主义、机构膨胀、收费欲望强烈,因此必须重新构筑乡镇治理机制。现在有一种建议,撤销乡镇政府,从基层的实践来看,这种建议不现实。目前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和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城乡人口比例4:6,城乡收入比例4:1;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稳定压力大。加之我国地理条件复杂,农村防灾、抗灾和救灾能力脆弱,防灾抗灾任务繁重。需要有强有力的政权机器和政治动员能力,需要基层政府行使职能保护产权、维护法治、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乡镇治理机制如何设计?中央党校曾业松教授提出的“建立乡镇村一体的自治行政体系”的构想,很符合农村实际,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地方行政自治的思路和原则,使行政体制和自治体制结合起来,使乡镇政府具备更多的民意基础和责任意识。

四、解决农业问题要充分考虑产业规律

正确认识农业是一项产业。以工业理念指导农业的确是不少地方的实践,但目前一些地方还停留在微观层面,还没有从宏观上将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从产业政策上来研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更应该把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这个产业不管是弱势产业还是强势产业,还是传统农业状态下的小农产业,它毕竟是一个产业。大部分国家,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从农业起步的。我们应在认识上树立农业是一个产业的概念,从产业政策和市场经济规律角度来研究农业。

正确认识国家农业直补政策。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对农业的直补政策,是对农民“多予”的一个直接体现,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但这只能是暂时性的措施,从长远考虑,应该研究直补资金效益最大化的问题。目前国家从总量上拿出了一大笔钱,但具体到每个农民头上,补助效益如何,值得深思。农民一亩地国家补上十几元,农民也很高兴,一家三四亩地得几十元补助,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解决不了多少问题。许多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反而没有能力和资金来解决,比如灌溉用的塘湖堰渠的修缮,农资市场的假冒伪劣整顿与治理等等,若政府在这方面对农业产业扶持就大有作为。

发展农业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重点支持与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基本农田的治理和保护、旱涝保收田的建设、蓄水和灌溉工程、防洪除涝工程、机耕道路的修建、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再如建立质量检测体系、质量评估体系和品牌保护体系,在注册、保护和申报农业产品等方面出台一些政策。这些资金补助和政策性支持并不是对哪一种产品进行的,而是对整个产业进行补助。

发展农业应走产业化的道路。只有走产业化的道路,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够解决全国2.3亿户农民分散经营的问题。通过产业化把农民组织起来,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才能使我国农产品“优的多起来,多的优起来”,产业的“蜂窝型”才能“板块化”。在过去我们对于产业化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用行政手段干预和干涉的形式来发展产业化;二是把产业化限定为农特产品的经营,忽视了对大宗农业产品的发展。所以,必须走出这两个误区。

首先应考虑传统的优质农产品,比如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性特产,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能够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都是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的,适合当地农民种植习惯的,也是后来推广发展成本最低的产品。所以,应从传统优良产品入手,走产业化的道路。

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具有比较经济优势的优良产品,迅速整合成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比如说山东的蔬菜、沿海的渔业,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等优特质产品。

其三,农业产业化不能忽视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比如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等的产业化,应迅速用政策催生一部分龙头产业。同时,农业产业化要走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现在很多人认为工业化只存在于城镇,而且普遍认为乡镇企业已经垮掉了,工业化道路没法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新时期农村工业化的道路怎么走呢?有三条路径:做大做强现有的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项目;从提升传统农业入手,走劳动密集型、资源转化型的工商业。如果在农村也搞高科技,这是一个指导性的误区。应着力发展一头在田间,一头在工厂,产品进商场的产业,特别是千家万户都能上的工业产业。

五、解决农民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城乡统筹

当前城乡统筹亟待解决的是农民绝对贫困问题,农民的市民待遇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的入手处,出路就是要加大农民市民化的福利建设,这也是城乡统筹的必然要求。城乡统筹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农民贫困的体制性障碍也就清除了。

第一,建立农村低保体系。农村低保主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鳏寡孤独问题。过去民政部门有一个优抚政策,就是对五保户和鳏寡孤独赡养。当时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补一部分,以群众自筹为主,现在来看这种形式已经很难实施,原因是我们对农民的政策是多予、少取、放活,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实施以后,这一部分的统筹就没有了。从我国目前的资金规模和农民的参保意识上,建立低保体系还存在一些困难,但一笔帐算下来,基本条件还是具备的。据统计,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00万左右,如果按照每年每人800-1000块钱的低保额标准,每年需要300个亿。农牧业税每年是280亿左右,农业特产税80亿左右,如果加上各级民政部门配套的对鳏寡孤独的救济金这一部分,然后再从中央财政每年预算用于农村扶贫的80个亿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鳏寡孤独集中供养设施建设和供给),这部分资金即使不够,也相差不了太多。这样既解决了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平衡了农民之间的贫富差别,又稳定了农村,也体现了党的政策的优越性;既从制度上使农民和市民都能平等的享受低保,又不增加中央财政的支出。

第二,建立农村养老体系。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农民占总人口的74%,其中,60岁以上的有7285万人。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不解决,农村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比如计划生育问题,农村家庭的规模虽然逐渐变小,完全核心户不断增多,理论上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由于养老仍以家庭为主,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迁徙。农村若建立像城市一样的养老体系,可以参照城市筹措资金的方式来进行。有个人部分,有集体部分,以及中央政府的补助。从操作层面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解决资金的问题。一是可以将7285万60岁以上老人承包的责任田的使用权的若干年抵押给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既经营货币又经营土地),获取社保资金。如果使用权按15年抵押,每年使用费按300元计算,可以一次筹集近4000亿;二是将粮食直补资金和各级承担的粮食风险基金打入个人养老帐户;三是个人缴纳。四是集体收益和社会筹集部分。

第三,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开展的有声有色,国家应该把它制度化、规范化。在解决了低保和养老问题后,农村合作医疗可以考虑自筹资金,国家适当补助的方式。

六、成立政策性银行为农村金融输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本金

目前农村的金融现状是既贫血又失血。邮政储蓄拿掉农村发展资金的一部分,四大商业银行拿掉农村的一部分资金,近年来从农村拿走的资金基本上都没有用到农村这一块,从而使农村发展资金极端匮乏。农民想拿到发展资金,贷款的成本要占到25%左右,即使是这样的贷款还很难拿到。报表上看县域存贷比在70%左右,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贷款构成,有人民公社时期转存到乡村的、乡村集体发生的债务、农业发展银行向粮食供销的政策性贷款,新发生、能够发挥效益的贷款量少得可怜。所以,建议金融体制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成立农村政策性银行。改变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职能,把农业发展银行改为农村政策性银行,农村发展银行过去是围绕着粮、棉、油的购销而设立的银行,对这种银行进行改造,并把农业银行过去承担的扶贫资金、贴息资金划归农村政策性银行,把现有的各部门支持农业的资金归口到农业政策性银行当中。(2)农业政策性银行可以收购或者划拨现在农行下面的营业所,把它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3)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当兼有经营农村土地的职能,实现土地的流转,把土地盘活。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实行土地私有化,目前条件还不具备。但可以将农民土地使用权实行继承、转让、抵押等,这需要建立一个中介组织,这个中介组织由农业政策性银行来担任,来行使这个职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家开发银行的做法,只给资本金,给政策,不给它贴息,让它自己来进行运作。(4)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允许集团资本进入农村信用社,允许民间资金参股信用社,扩大规模,增加实力,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的银行。(5)放开农村的金融市场,允许兴建合作金融组织。我国2.3亿户农民,仅仅靠一家农村信用社来解决农村的金融问题是不现实的。应该允许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6)加强金融监管,成立金融组织保险公司,防范金融风险。

第五篇: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思考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正逐步受到重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还是个生态问题。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众多,但此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此文探讨三农问题,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三农”问题;意义;表现;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几年来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从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与大力扶持如减免税、给种粮户补贴和给购买农机的农机户补贴,应该说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关怀,同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小康和农民的富裕起到极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国“三农问题”并不十分乐观,与世界接轨差距还很大,尚需我们加倍的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在减少农民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基础,突破性地发展工业是关键,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是现实途径,推进小城镇建设是重点。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1、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其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我国13亿人口,有9亿多在农村,农业人口比重高达70%,且人均耕地不到3亩,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致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如果不很好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可能会引起和诱发犯罪和其他的不法行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有利于社会的健康稳定,——“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

该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尽管我国城市改革在经济的市场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至今尚未解决好“三农”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难提醒我们:如果再不以务实创新的态度解决“三农”问题,执政党和政府最大的“问题”最终会来自农民“,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2、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报告着重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更是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基本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但相对城市而言,农村面临的困难更多,农村全面实现小康还有一个任重道远的历史过程。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矛盾在农村而不在城市;在基层而不在大中城市;在中西部地区而不在东部。“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我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竞争力,才能为农村小康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雄厚的基础,“三农”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中国正处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之中,依靠农业补贴工业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改变观念,如果没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眼光,对“三农”问题的理解会有很大偏差;要增强对农民的感情,不要把农民的贫困看成是麻烦;要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真正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来解决,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和要求,解决好“三农”问题更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农”问题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国民 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前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中,广大农村还有3项没达到: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医疗卫生条件,其中,农民收入是个关键。尽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平均增长,达4.8%左右,但城乡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不同经营类型、农户收入差距拉大的问 题仍未改观。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环境不容乐观,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就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必然也制约着城市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紧迫问题,也是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结构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农业促进工业,工业反作用于农业,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的经济更加的发展,农业更加的合理化,使产业结构链更加的衔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们应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等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用市场之手激活农村各种资源,使农业走上大市场,实现效益的倍增。科技就是生产力,没有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农业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要“土里刨金”也无从 谈起,要在农村建立长效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帮助农民掌握科技这个强有力的武器,产业雷同、特色不够是不少农村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下大力气,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同时,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相当紧 张,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土地既是生产要素,又是生活保障,大多数在外流动就业的农民是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因此,在没有别的手段可以替代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障之前,农民的承包地必须保持长期稳定,确保土地安全,土 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只有在二三产业发达、大多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地方,才有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同时也为国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同时由于农村内外部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又产生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被综

合概括为“三农”问题。

1、农民问题

它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主要是三个方面:(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增收放缓以后,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是被动接受土地的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而不能分享其利益,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由于事实上缺乏强有力的利益代表者,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农村,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即使进入城市,实际上成为城市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但不能享有与原市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更没有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力。

2、农业问题

它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的生产低效率,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二十多年来,实际上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制度变革,传统农业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分家分户经营、自给性生产为主,出售剩余产品为辅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土地产出率不高、劳动生产率也不高,因此日益缺乏竞争力。(2)缺乏有效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从外部注入新的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以及新制度要素。(3)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导致农产品卖难伺题经常性突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沟通城市、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流通体系,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缺乏有效的联结手段,难以避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致使农业发展长期缺乏有效的市场拉动力。

3、农村问题

它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庞大的乡村管理构架与薄弱的乡

村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使正常的经济周转困难,还使乡村的信用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足够投入,农民素质差、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费等现象十分突出。在原有的严密组织被破除后,乡村社区建设成为整个中国社区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缺乏互帮互助机制,缺乏行业协调机制,从而农民成为最无组织性的群体。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也无法得力执行规划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村容、村貌不堪人目,乡村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工业化、城镇化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要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前提,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学校、医院、文化设施、水电的供应等方面是关键。而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只有在满足了一定规模的人口,或者说在某一区位集聚了足够的人口规模,其投资才具有经济效益。可见农民与农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城镇化的过程,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不断转移,农村小城镇、小城市。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以在对待“三农” 问题,就必须要把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以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障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让第三产业惠及农业,提高农业的社会支撑能力。第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巨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金融、流通、科技、信息等多方面支撑系统的完善以及农产品销售、仓储加工、农民培训等都离不开第三产业,因此,要注重第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持,在第三产业中有关以服务于农业为主的企业要给予支持和优惠,使之在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了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这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必须要学会统筹兼顾,发挥城市对农业的支持作用,政策上允许城市企业和个人使用农业用地,消除城市的资本向农业活动的体制性障碍,培植城市农业,在城市郊区和近郊区,按照城市环境需求开辟以经济林木、花卉、高附加值农产品及传统农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开辟城市与农业的“绿色产品”通道,通过对农业区块生产质量的监测,形成农业对城市的“特供区”,逐步扩大,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建立与城市联通的便捷配套服务。统筹规划农村建设。可以采取城市带卫星城镇,城镇带卫星乡村,乡村建设带贫困户的办法,合理配置区域公共资源,将城镇规划与村镇规划结合起来,在公用事业建设上与农村分享结合起来,在创业环境上与农村协调起来,保持农村建设能够通过机制调整,注入新的活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使解决“三农”问题有思想依据,更好的来解决“三农”问题。

2、深化体制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必须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率先突破;必须注重发展民营经济、民本经济、民生经济,鼓励科技能人、经营大户加快发展,实现优势群体率先突破。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必须建设农产品优势产区,形成优势产业带,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双重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为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还必须精减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农业体系,农业产业化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开发名特优稀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形成优势产品区域带,使产业、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就要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这两方面的工作,处理好“给”与“取”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采取“多于、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就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建立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即是在政策上支持保护农业,物质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生产经营上为农民服务.“少取”,就是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做好“减法”.一方面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清理和规范涉农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另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切实精简机构,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要求,从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的角度,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主要是加快选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这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缺乏竞争力、增产不增收的重要途径。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可以带动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着力做好粮食加工转化这篇大文章,通过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拉动产业结构整体跃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这是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四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继续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积极开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为粮食主产区腾出粮食市场;粮食主产区,要充分发挥粮食优势,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发展优势、专用粮食品种。五是加大退耕还林力度。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退耕还林,国家给农户一定的粮食、苗木费和现金补贴,这是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民收入。

3、调整城乡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根源,要缩小或消除这种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就必须改革造成二元社会结构的主要根源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使城乡间劳动力自由流动 ,平等就业,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二元结构深刻的影响着国内生产、生活和社会形态的各个方面,这种二元结构主要体现为城镇社会和农村社会两大部分。也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区别,这种生产方式的二元结构 ,更深刻的表现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利益集团。应着眼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应把逐步缩短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作为重要目标。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稳定土地承包制度,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着眼于把土地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就业保障功能从土地制度中逐步分解出来,努力为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为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构建城乡和谐的社会。应当改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先城镇后农村的顺序,加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现阶段最为迫切的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东部一些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省份,应率先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欠发达省份和地区应保证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创新教育投入体制机制,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承担更大份额的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在着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各方面的问题时,应当突出解决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师资质量问题。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都要注重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加强教育,提升农民素质。解决贫穷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跨越知识门槛。当前农民教育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在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农民的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还在进行着艰苦探索。因此,要加大农民的教育投入,开展多个层次,多种需要的教育,让农民迅速成长为有知识、有创业能力、懂市场经济,有现代思想的劳动者。

努力减少农业就业人口,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大幅度减少农业就业人口,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力争取得较大突破,我国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培训工作,应当由农村劳动力输入地和输出地政府共同承担,其中输入地政府应负更大责任。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4、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理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就其本质意义来讲,不失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尤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调整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发展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全区城乡差别、工农业差别、农民与市民差别仍然较大,主要表现在,农民增收趋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整体落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一些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综合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巩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成果,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政权建设,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五个统筹,推进农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碍,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解放、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进一步跳出“三农”抓“三农”,以“非农”的办法解决农的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之,需要我们大力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用大战略指导农村大建设,破解“三农”大难题,赢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谐,着力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建设,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村镇建设,加速融入中心城市;着力推进社会文化事业,实现协调发展;着力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加速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郊区新农村。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只有全面和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使农民的生活安居乐业,收益提高,形成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景象。

参考文献

[1] 刘卫平、陈许华:《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2] 解决三农问题应在深与阔的背景下进行易宪荣理论参考2006.2 [3] 陈桂棣,春桃著·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 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66.[5] 邓丽君 城乡一体化之我见[J].现代城市研究,2001(2).[6] 吴力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为何不导致城市化———江苏省城市化滞后原因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1,(7)

[7] 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N).天津日报.2004-04(13)[8] 王珏.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举[J]理论动态.2004(总1632):1-9 {9}陈锡文·中国农村的五大问题·经济观察报,2004-7.[10]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3).10

下载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贫困山区“三农”问题

    贫困山区“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

    “三农”问题及建议

    “三农”问题及建议一、财政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直接支持和间接引导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农业投入呈倒......

    关于三农的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 1、 建国以来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不同时期,为“三农”问题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 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宏微观经济学关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论文 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物流管理09级1班 王珊璐20093319 王腾飞20093316) 摘要: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

    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宏微观经济学关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论文 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物流管理09级1班 王珊璐20093319 王腾飞20093316)摘要: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

    论“三农”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论解决“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性论文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

    对农信的认识[范文模版]

    1对农信的认识: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1年,共有机构网点6035家,从业人员5.4万人,是全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多功能地方性金......

    三农分析及对政策

    在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大国,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开拓新的思路,正确认识和把握“三农”问题的实质,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