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客旅游交通体验调查研究
游客旅游交通体验调查研究
在体验经济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要求旅游交通具备舒适性、安全性、和观赏性。在此背景下,景区交通作为旅游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研究的必要性。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交通的研究多是理论、规划等方面,而在旅游交通体验方面的研究虽有涉及,但主要是关于大中尺度的外部交通的研究,对微观尺度的景区交通中关于游客体验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一、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华山景区为研究区域,其景区内部交通有步行、索道及公路交通三种交通方式。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游客在游览景区后关于景区交通的体验状况,然后总结归纳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因素。此次调查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特征调查;第二部分为游客游览概况,了解游客的上下山方式;第三部分采用李克特量表让游客对华山景区交通的基础设施、便捷度等作出评价;第四部分为游客对景区的相关建议。本文通过对游客的问题反馈进行分析,归纳出主要问题,为景区的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二、样本分析
(一)游客人口特征
第一,性别。在所调查的50个游客中,男性游客多于女性游客,分别占60%和40%。
第二,年龄。从调查结果来看,华山景区的旅游市场以中年轻人为主,占所有游客的80%。
第三,客源地。在此次调研中华山景区的游客主要来源于河南、陕西、宁夏和四川等省份,主要为陕西周围的游客,空间距离较远省份的游客所占比重较小。
(二)游客游览情况
游客的游览情况包括上下山方式,上下山方式主要包括上下山均为步行、上下山均为索道、上山乘索道下山步行和上山步行下山乘索道几种。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游客乘坐索道上下山,若是加上单程乘坐索道的游客,体验过景区索道交通的游客比例达到80%,由此可见,索道交通在景区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是游客上下山的主要方式。
(三)游客评价
问卷的第三部分采用了李克特量表法,让各位游客分别对华山景区的交通设施、便捷度,以及交通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评价。游客对各指标的评价基本呈正态分布,三个指标的得分别为3.06、3.1、3.1,由此可以看出各项的得分刚刚超过3。这表明景区内的交通设施、交通便捷度,以及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仅能满足游客基本的需求,远远没有达到令游客满意的水平,这样则很难为游客提供畅爽的旅游体验。
(四)游客意见
在此部分,游客给出了关于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态度、旅游区管理等各个方面,而关于交通方面,游客提到频率最高的问题集中于景区内的交通成本高、交通状况差两方面。
首先,交通成本。交通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在景区中?票、乘坐大巴、索道等项目均需时间不等的排队,过长时间的排队延长了游客的游览时间,增加了游客的疲乏感,减少了游客观赏风景的精力,影响了游客的游览质量以及体验,很难让游客达到畅爽的旅游状态。另外,景区内的交通成本也超过了游客的预期。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游客来自省外,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花费,再加上景区内的交通费,对于大多数经济基础薄弱的青年人来说,超出了其预期花费。因此,交通成本太高也会影响游客的游览质量。
其次,交通状况。对于旅游业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淡旺季明显,且由于我国的假期制度使得一年中游客选择出游的时间比较集中,大都是选择小长假出游,“十一黄金周”这一现象更为明显,这使得景区的游客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为旅游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于华山景区这样的山岳型景区来说,景区内的空间有限,交通的承载力也有限,很容易形成景区内的拥堵现象。这一方面会增加游客游览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从游客角度来看,其他游客与景区共同构成了服务场景,环境嘈杂、交通状况差的服务环境仅仅能勉强能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不能令游客真正地感受美好的景色,甚至是享受整个旅游过程。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根据游客的反馈总结出华山景区交通中存在的两方面问题,即游客的交通成本过高,景区内交通状况不佳,主要是交通拥挤。导致存在这两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假期制度使景区游客数量激增。华山景区内能够容纳大量游客的空旷场地很少,景区内的道路成为主要的容纳场所,这势必会影响游客的游览进程,因此,景区可以开辟多种交通方式,从而缓解特定交通方式的运客压力。另外,还应该加强核心景区与边缘景区的联系,边缘景区一方面可以缓解核心景区的游客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边缘景区的发展,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
旅游交通对旅游业至关重要,景区内的交通是整个景区的骨架,将景区的各个部分有效串联起来。目前游客越来越强调对旅游过程的体验,这是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表现,但我国的景区交通还比较落后,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景区内的交通在整个景区中扮演的角色仍然是仅能满足游客空间位移的需求,因此,在后续的旅游开发中,景区交通的规划与设计还应与景致相结合,与景区的主题一致。另外,还要具备美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甚至是畅爽的旅游体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各景区还需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中找到合适的、独特的发展路线,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第二篇:游客体验综述
游客体验综述
一、游客体验的概念
(一)国外
有关游客体验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对游客体验的界定各不相同。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托勒夫在其著作《未来的冲击》中第一次构建了一个体验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标志着体验经济及体验作为作为经济提供物的开端。
Boorstin认为游客体验是一种大众化的旅游方式,是游客在预先构想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旅游活动。他强调游客体验是一种大众化的时尚旅游方式,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旅游。MacCannel把旅游体验看成是对现代生活所遭遇的困难的积极响应,他认为旅游者是在寻求“真实”的体验以战胜困难。Ryan认为,旅游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一种休闲活动方式,它是多种休闲活动的有机结合,旅游者不仅能够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还能通过旅游习得更多知识。
1998年B.Joseph Pine和James H.Gilmore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文中肯定了托勒夫的思想,指出现在的经济时代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后出现的体验经济时代。
(二)国内
谢彦君在1999年出版的《基础旅游学》一书中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旅游者心理与旅游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旅游者以追求旅游愉悦为目标的综合性体验。”这个定义是从旅游市场需求的单一角度,对旅游体验进行界定的。而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理解旅游体验,它是指旅游企业提供的以体验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并留下深刻难忘印象的旅游产品,也就是时下学术界谈论较多的体验式旅游。因此,旅游体验可以解释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实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受。
二、游客体验的内容
旅游体验范畴的提出和界定问题 旅游体验的动机、行为和意义 旅游体验过程中的住客互动
旅游体验过程中愉悦的生成机制和表现形式 旅游体验的外部效应问题 旅游体验质量
最倚重的研究方法是田野工作的方法。
三、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
在对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的研究方面,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结论。肖轶楠、夏沫认为体验主题的凝练与提升、体验项目的设计与更新、体验活动的构思与变化、体验场景的布置与渲染、体验服务的完善与优化以及体验回忆的再现与沉淀等六个方面。认为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体验主、客体两个方面对影响旅游景区体验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即旅游者自身因素和旅游景区因素;其中旅游景区因素是旅游主体所要体验的内容或对象,也是旅游景区能够控制的因素和营销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景区旅游资源条件、旅游产品特性、旅游氛围、景区旅游服务质量等。郑聪辉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研究后得出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体系由9个主因子、34个具体影响因素组成。9个主因子分别是游客内在特征、他人言行、旅途经历、旅游资源条件、引导服务水平、游览过程与感受、食宿购物条件、安全及基础设施、环保及游览过程控制。卢军霞立足于古城镇旅游产品,从环境体验、设施体验、活动体验三个方面探讨了古城镇旅游产品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细分为古城镇旅游产品自然环境体验、社会环境体验、大众服务设施体验、基本保障设施体验和活动体验五个方面。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对游客体验的研究可以从游客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客观因素是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环境,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经济文化或的目光,带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人类是生活在一个社会大环境之中,人类的行为方式、内心活动必然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旅游者所处的政治环境、自然环境、旅游景区的环境因素、旅游景物自身的美感度等,都将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受。主观环境主要是影响旅游者体验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旅游者个体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受教育水平、年龄特征、自身对旅游事物的感知、旅游动机、在旅游中受他人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获得。
四、旅游体验研究的意义
1、旅游体验研究可作为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硬核
2、旅游体验研究能够体现林业学的跨学科视角 3.旅游体验研究具有深入挖掘的潜力
4.旅游体验研究嫩巩固解决旅游研究理论空洞化的最有效的途径
旅游体验研究的框架
从现象学视角,有层次的构建有关旅游体验的各种相关范畴 以现象学为基础,组织观点
在动机理论基础上,综合各学科理论,对旅游体验进行深入剖析 完成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的标准与内容(一)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旅游体验基本理论的探索是国内外学术界相对薄弱的环节, 但又是核心领域。国内只有少数学者涉足于这方面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1.旅游体验的本质内涵、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
谢彦君指出, 旅游世界最核心的要素即旅游体验, 是指个体借助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时序过程, 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 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结果。2.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
本文认为, 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深入研究, 对提高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质量和体验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主要从基础理论、民族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遗产旅游及其对旅游管理当局的影响等方面对旅游体验的真实性进行研究。3.旅游体验理论模型、层级模式
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相关模型及旅游体验的层级模式研究, 始于本世纪初。谢彦君等提出了旅游体验过程中满足获得的渠道和影响机制, 在国外学者研究基础上从期望和感受两个角度建立了旅游体验质量的交互模型。谢彦君从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旅游现象尤其是旅游行为的分析, 构建了一个可以描述旅游行为动力过程的基本理论模型:旅游场;他建立了一个衡量旅游体验愉悦度的快乐—痛苦两极情感模型, 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旅游体验的本质性和过程性的特征。
第三篇:游客文明旅游倡议书
倡导文明旅游,青年旅游从业者担负着重要使命。让我们努力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在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做出榜样,起到表率作用,搞好礼仪示范和引导,推广文明礼仪知识,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教育,及时提醒和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青年导游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用优质服务满足游客,用丰富知识启迪游客,用健康情趣引导游客,拒绝用黄段子和政治笑话哗众取宠;遵循行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尊重游客权利,维护游客利益,不欺客、不宰客,竭诚为游客服务;在涉外旅游中率先垂范,引导游客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习俗,说明其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民族禁忌及行为方式,对游客尽到提醒告知的义务。让我们争做文明导游员,为推动文明旅游贡献力量。
城市文明旅游倡议书 全市出游市民: 美丽的旅游景点,给予我们美好的享受。在尽情享受美景的时候,请千万不要忘记文明旅游。因为,我们的美好言行,也是这美丽风景中的一部分。我们在旅行观光的同时,也在向别人展示着自己。
遵法规、守秩序、讲卫生、懂礼仪、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这些,都是公民行为的基本规范,在常州应该如此,在外地也应该如此。为促进我市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提高市民旅游文明素质,在此,我们发出文明旅游倡议:
我们应当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他人权利,以礼待人,健康娱乐,文明旅游。这是每个游客应尽的义务。
我们应当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尊重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其他宗教的文化习俗,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文明行为,防止个人行为给国家和城市形象带来损害,展现我们礼仪之邦应有的风采。
我们在恪守公德、讲究礼仪、文明出行、文明游览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纠正他人在旅游过程中的陋习。
全市出游的市民们,让我们携手提升旅游文明素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塑造文明旅游的新形象!
旅客文明旅游倡议书
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健康有序发展,是每位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倡导文明旅游、优质服务,是提升国民素养、树立旅游行业良好形象、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值此首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在宁海举办以及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契机,我们向广大游客及旅游从业者发出如下倡议: 广大游客应做到:
从自身做起,遵纪守法、恪守公德、讲究礼仪、文明旅游、安全出行。在旅游过程中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讲究文明礼貌;注重礼仪,尊重他人劳动,尊重民俗民风,争做文明和友谊的传播者;理性消费、信守合约,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广大旅游从业者应做到: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公开服务内容和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和投诉渠道;强化职业道德意识,讲求职业礼仪和服务规范,挂牌上岗,举止得体,使用文明服务用语;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技能熟练、态度热情,为游客提供优质、细致、规范的服务;努力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及时提醒劝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做文明旅游的实践者、传播者。
第四篇:旅游景区 游客须知
游客须知
1、禁止在游船码头及游船上吸烟,禁止将垃圾丢弃在水中及船舱内。
2、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病、传染病、精神疾病醉酒等影响乘船安全的患者、严重晕船者及孕妇请不要乘船,如果有隐瞒上述情况,造成登船出航发生意外的,后果自负。
3、游客须排队登船,在游船上应注意安全,以免失足落水。
4、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和十周岁以下儿童应由成年人陪同乘船。
5、请自行保管好自身携带的手机、相机、摄像机等贵重物品,以免丢失或掉入水中。
6、在航行过程中,游客应坐稳抓牢,同时应服从工作人员指挥,如有不适,应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
7、严禁将宠物带上游船,严禁将易燃、易爆及具有腐蚀性的危险物品带上游船。
8、对不遵守以上乘船安全要求或未听从工作人员在航行过程中的指令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游客应自行承担责任,造成了游船财产损失的要照价赔偿。
9、因特殊情况影响到游船正常航行,工作人员有权宣布回航,乘船人所付费用按乘坐时间折算退回。
天津地成旅游有限公司制
第五篇: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初探
摘要:随着人们自由支配时间及 旅游 供给的增加,人们的旅游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旅游正从服务 经济 向体验经济转变,体验旅游将可能逐渐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未来旅游 发展 的趋势。正是在这种趋势下,景区成为体验旅游选择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游客体验质量的高低与景区的游客体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影响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质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景区游客与景区的互动缺失、景区员工和游客的互动缺失和景区员工与景区的互动缺失三个方面。从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的系统要素、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设计和管理制度创新三个方面构建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既可以实现景区游客、景区和景区员工三者的有效互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景区游客体验管理水平。
关键词: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体验管理是旅游 企业 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建立符合游客期望体验的研究设计、生产、销售等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国外关于游客体验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体验的归因、游憩体验质量与评价和游客满意度三个方面,案例主要集中在 自然 类景区和城市旅游活动。国内关于游客体验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体验管理的途径和手段方法、游客满意度、体验管理模式和体验经济下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纵观国内外关于游客体验管理的研究成果更多地是集中在游客体验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上,研究重点体现在微观层次上,而对于游客体验管理的运行机制缺乏系统研究。
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景区相比游客体验管理更加重视游客行为的管理。诚然,游客的行为与游客的个人素质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游客的行为与游客的体验有着更直接的联系。游客的低体验感会直接导致游客行为失范。景区作为体验型景区。忽视游客体验管理就势必导致对游客行为管理的失效。因此,探讨景区游客体验管理的运行机制具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影响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质量的因素
(一)景区游客与景区的互动缺失
游客体验获得是一个过程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都应引起企业高度关注的。作为景区,游客的体验更是决定景区经营成败的关键。目前。很多景区重视旅游体验过程的消费前和消费中这两个阶段,包括很多游客体验产品和项目的设计、策划展示旅游体验产品等,并在营销时突出这些体验的内容,但却忽视了旅游体验过程消费后这个阶段,使得景区与游客之间没有建立一种有效地反馈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景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体验与游客期望之间存在差异,不利于景区体验品牌的建设。
(二)景区员工和游客的互动缺失
景区和其他类型的景区一样,其旅游产品的生产、服务过程是由员工来完成的,特别是景区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更突出员工与游客互动的重要性。虽然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重视游客体验管理;但景区员工普遍没有以体验管理的要求提供服务,这就容易造成景区的体验产品不能给游客带来产品应有的体验效果,不利于游客形成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提高游客对景区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三)景区员工与景区的互动缺失
景区员工与景区互动的缺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与景区决策互动缺失。景区体验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不仅缺少与顾客的互动,而且缺少与基层员工的决策互动,而基层员工作为游客体验服务的最直接提供者,比决策层更能了解游客的体验需求,这种决策互动的缺失势必导致决策层体验产品和服务设计的模式化。二是员工自我体验缺失。景区在体验管理时由于缺少与员工的互动往往无法准确地向员工传递体验管理的相关理念,这也导致了员工对景区的自我体验缺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员工无法领会体验管理的真正内涵。
三、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构建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机制是指一个系统运行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合理制约,使系统整体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规则、程序的总和。而运行机制则是人们想方设法建立的以达到某种目标、实现某种愿望和需求为出发点和终点的机制。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作为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的系统要素,这是管理运行机制的基础;二是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设计,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和决策机制,这是管理运行机制构建的核心;三是管理制度,这是管理运行机制的保障。
(一)系统状态特征
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一个有序的褴体,由管理的主体、对象、管理方法和管理控制四个要素组成。由于文化遗产旅游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管理主体由景区、景区员工和游客三部分组成,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彼此的互动(α1);管理对象由游客和员丁:组成,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彼此的互动(α2)。管理方法主要是在完善现有的游客管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设计针对员工体验、景区营销系统和服务系统的管理方法(α3);由此得到一个修正的表示系统状态特征的函数r=f,(α1,α2,α3)。景区游客体验管理系统的整体性的发挥取决于α
1、α
2、α3三个要素的功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二)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设计及制度安排
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组成的系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主体和客体之间也不存在自动协调:同时,管理方法和管理控制也不会自动作用于主客体。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构建管理运行机制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解决。
1、激励与约束监督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者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包括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目标、激励手段方法。景区游客体验管理激励机制的激励主体主要是景区的经营者,但政府也可以成为激励的主体,从而促使景区实行游客体验管理,激励客体主要是景区员工、游客,景区经营企业也可以成为激励客体,从而形成政府对景区经营者、景区经营者对员工、景区经营者对游客的多方激励。激励目标主要是内化游客的行为外部性、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及游客与员工参与景区管理的积极性。激励方法主要是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但激励机制也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与相关的约束监督机制的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景区游客体验管理的约束监督机制主要通过景区游客体验管理效果评估体系来运行,景区游客体验管理效果评估体系由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组织体系、评估制度体系组成。通过景区游客体验管理效果评估体系,可以有效地评估游客体验管理的质量,保障激励与约束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而与之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和景区游客体验管理效果评估制度、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手段有效性评估制度则是激励与约束监督机制顺利运行的保障。
2、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是指以系统活动的结果来调整系统活动的作用方式。由于环境变化,总会使受控系统的输出状态偏离预定状态。只有借助于反馈控制,才能调整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从而顺利地达到系统所预定的目标。
景区游客体验管理反馈机制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媒介在景区和员工、员工和游客、景区和游客之间建立以景区为核心的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得信息在三方之间流通,并最终反馈给景区。景区游客体验管理反馈机制分为前置反馈、中程反馈、后继反馈。前置反馈即景区在员工与游客接触之前就对员工发出控制信息,对员工进行游客体验管理的 教育,使得景区员工在与游客接触前就树立体验管理的理念。中程反馈即员工将游客体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景区管理层,从而使景区管理层及时了解游客体验管理的相关实施情况,使得景区能根据外部环境和游客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管理策略,同时把修正的管理策略重新输出。后继反馈即景区通过对游客满意度的调查。及时了解游客的体验感受和影响游客体验感受的相关因素,同时,通过综合员丁游客体验管理相关意见,反馈给景区管理层。